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非是假话。
宋朝已形成制度,这种制度限制了王巨的发挥,到了西夏,他利用前世的记忆,反而会有更多的机会。
不过他带着狭隘的民族思想,内心深处对西夏是排斥的。
可逼急了,为了活下去,为什么不可以?
史大哥面带苦色。
这个妖孽少年在宋朝想发展起来相反的很难很难,除非唱名东华门。但到了西夏,一旦成长起来,那会是一个比张元还要恶劣的妖人。
不行,等程公到来,我一定劝说程公。
各有各的心思。
然而这群凶恶的宋军宋将被乡亲打惨了,有的居然打得嘴解吐血。
史大哥心里又想到,恶人终需恶人磨啊。
PS:谢谢十分钟的等待788起点币打赏。
青涧城营田官兵捉百姓过来强佃,王韶手下杀熟蕃冒功,庞籍因为军纪不象话了,气得砍手断脚,甚至活活将兵士打死。所以这段不算夸张。不过想请教大家的是,这种夸张程度能不能接受,或者能不能再加大一点。请赐教。
第五十章满意
“见过程公。”
程公听闻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好不容易将去年的事抹平,说不定修路得到政绩,又来了。
但他知道这事儿可不小,本来因为去年的事,民间就有些怨气,又出来了,弄不好就会产生民变,立即带着十几名亲卫,以及几名官员立即骑马奔到王家寨。
可他看着诸乡亲,气乐了。
场面很不友好。
对于王家寨百姓来说,去年的振武营乃是黑蜂盗,但今年调来的官兵比黑蜂盗更恶劣,至少人家不敢公开。并且去年官府一直在找他们,吓得王家寨的百姓都不敢说话。所以对朝廷彻底失去了信任。
王巨带着大家出来迎接。
可是大伙儿面色很不善,有的人刻意将沾血的衣服露出来,甚至还握着刀,背着弓。
王巨挥了挥手:“诸位乡亲,还不快见过程相公。”
大伙儿有气无力的唱了一诺,见过程相公。
当然,王巨可不相信程勘会象程平那样粗暴地处理。可能程勘同样还是不快活,官兵这样做不对,可他们是官兵,百姓反抗则是更不对。
天地无情,视万物如刍狗。官本位思想,那么官员无情,视黎民若刍狗。
做为官员,第一要任,得维护官员的威信,也就是尊尊!
有人说宋仁宗后期变好了,无他,许多文学大家上位,士大夫逼得宋仁宗一步步让权,产生了类似民主的制度。王巨却不以为然,宋朝的内治要感谢感谢的人是柴荣,是赵匡胤赵匡义,因此才有了赵普的齐人之说法,因此才有了宋太宗时一个百姓失去了一头猪崽子居然敲响闻鼓院的大鼓,惊动了赵匡义的古怪事。实际只要萧规曹随,宋朝内治就不会差。
有没有变好,得看经济民生。事实这两条在剧烈恶化。
这种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模式更非是民主模式,只不过是士大夫成功地从皇帝手中抢来了更多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并没有让给百姓。百姓依然没有分配到权利,何来民主模式?
百姓依然是刍狗!
“这是怎么一回事?”
“禀报程公,事情经过乃是这样的……”王巨将经过讲了一遍
“然而程公,你也是知道的,寨中铸打的不是真正的夏国剑,一把售价不过几十贯钱,而且成本高昂,虽是得了一些钱,家用以及寨中为了防御,治了一些武器,也就没有了。至于羊确实养了几百头,但都是羊羔子呢。可是此人刻意混淆,说成真正夏国剑,未提羊羔,那寨中财富可就多了,况且他自己也拿出一千匹绢。”
“你说他拿出一千匹绢,仅是为了陷害你们?”
“也不全是,刚才我们问过俘虏,还有一个用意。寨子位于边境,财富巨大未必是好事,物以稀为贵,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因此小子有意限制了铸剑数量。但换一个想法呢,它仅是几十贯钱的剑,想来宋朝能佩得起的人还是不少的,若是一年能铸五百把或者一千把剑,那将是何等的利润。因此他又提出一个要求,务必活捉寨中的铁匠,想来就是得到这种铸剑的技术。又报了仇,又得到铸剑技术,为什么不做呢?”
原因就说出来了。
发生了这么大事,总有一个动机吧。
“侥幸我们提前听到消息,似乎将要出动六七百人。”
“为什么不报官?”
“程公,你乃是我们大宋的重臣名臣,非是庸官,应当明白当时那种情况报官,谁信啊?不信又打草惊蛇了,何苦之。”
这是给程勘台阶下的,否则王巨就要说了,报官屁用啊,有几人会管边荒地带百姓死活!看看土门南面的百姓吧。
“特别是我们回来问情况,程指使破口便是一句,你们想造反哪。”
“程公,边区百姓很苦,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人命如刍狗,兵役,力役,赋税,一样还不少,但我们还是大宋子民。因此我主动将铸剑关健的技术写在纸上,交给朝廷,就是希望国家强大。人生自古必有死,可死也要死得其所。一个造反意味着什么?他们马上就要用这个理由动手,会用我们人头进一步冒功,会给我们扣上谋反的大帽子。程公,你让我们怎么办?”
程勘脸色便青了。
不要说不可能,而是很可能。
那么到时候冒功不提,连这个寨子都会让这群无良官兵给灭了。
若是不懂罢了,但知道后果,这小子不急吗?
讲道理,那就好办,史“大哥”长抚了一口气。
程勘大踏步迈向寨子里面。
里面还有几十名被抓起来的官兵。
一个亲卫轻拽了他的官袖。
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在寨子外与在寨子里面是两回事的。
“无妨。”程勘冷静地说道。
一开始王巨下令射腿,他便知道这个野小子也给寨子留下后路,留下后路那么及时处理,便不会有**烦。
寨子里情况很惨,死了许多乡亲的,分成了两排,东面是那些躺在地上直哼哼的妇人,以及一具死尸,西面死尸更多,还有许多伤者。
程勘又闷哼一声,这是有意摆给他看的。
都大半天过去了,太阳也渐渐落山,尸体还摆在这里做什么?
但不用说,东面的那些伤者与那个老年人就是官兵做的孽!
“程公,我们冤枉哪。”程平大叫道。
程勘冷冷地盯着他:“为什么来王家寨?”
“我们是好心来救援的,那知道这群刁民想谋反。”
“闭嘴!”
临来的路上他已先骑马赶到围林寨,大约问了一下情况,然后史矸又抢出来迎接,在到寨子门口的路上又将大约情况说了一遍。各人角度不一,说法也不一,但大约情况程勘已经很清楚了,就包括程平这一行前来抢功劳丑行,围林寨也有官兵招供了。
抢功劳也不丑,丑的就是他们前倨后懦,开始那么凶悍,结果一波箭射在腿上,便一个个将武器扔掉,伏手投降。这样的官兵还能上战场吗?
“小子,是谁动手杀死王老六的?”
“他,他,他……”王巨连指了七人。
正是这七人用刀活活将王老六捅死。
“拉出去,斩了。”
“程公,饶命哪。”七人狂叫。
叫也不行,不要说他们丢了那么大丑,就是青涧城那边的老兵功将,因为营田的丑行,也让程勘斩杀了好几人。
程勘又看着王巨。
王巨于动无衷。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好诗好诗,好雅趣的小诗。”
“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这首诗柔美之极,却是出自唐太宗之手。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这首清丽的江南春小令却是出自寇莱公之手。诗词的好坏未必与人好坏有关,若此,江南国主李后主都是一代名君了。”
“奇少年,”史矸心想。
一个蛋大的孩子与若大的相公程勘侃侃而谈,不但讲道理,诗词信手拈来,能不是奇才吗?
这是赏识的看法,不赏识的看法则是这小子无法无天,性子野,刁滑!
包括程勘也是这种想法。
真是糟糕的一天,又遇到一个糟糕的野小子!
不绕弯弯了:“你可否满意?”
还不放人哪。
“程公,小子自有分寸,”实际王巨心中也叹了一口气,在中国得学会低调做人哪,他也不想发生这种事:“昔日曹宝臣公久在秦中,治军森严,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世人却讥之。可是军纪象这种样子,官家欢喜吗?程公乃是一代名臣,当向官家禀明。”
“小子,这是程某的事,勿劳你操心,你还不放人!”程勘索性喝破。
第五十一章想法
其实王巨说的真的很重要。
无论戚家军,岳家军,或者后来那支人民的军队,都以军纪闻名于世。正是森严的军纪,才造就了强大的军队。前朝也有,不仅是曹玮的军队,还有程不识的军队,周亚夫的军队,李绩的军队。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似乎一起看不到,曹玮以严治军,反遭到种种讥讽嘲笑。这真是一个古怪的朝代啊。只要沾到兵,一切变得不可思议。
“小子能否提出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围林寨驻军前面是黑蜂盗,后面比黑蜂盗更恶劣,程公能否换蕃骑营或者保捷军驻扎?”
“保捷军就能变好吗?”程勘忍住怒气说。
“保捷军与蕃骑营虽不能变好,可他们是二等兵,行事必有忌惮。否则围林寨临近最边陲所在,又夹在保安军与延州管辖的交界处,天高皇帝远,即便换其他京城禁军,依然有种种不好现象发生。非为王家寨恳请程公,乃是为这一带数千户所有边陲百姓向程公恩请。”
程勘又是冷哼一声。
不算太过份的要求,即便王巨不请求,他也要换人,否则以后必有冲突。
至于看到七名手下被斩首示众吓傻了掉的程平,回去后好好处理!
太让他失望了,就害怕围林寨会再发生不好的事,派驻前,刻意招见程平,再三嘱咐,甚至将本家同姓程都使了出来,那知道才来几个月,便丢人现眼了。
“世间高尚的隐士却是不多,多数人为了名利,也就是权利金钱美色而奔波操劳,因此矛盾多多,我朝有内争,西夏辽国同样也有。然而不管如何争,不能勾结外敌,这就是规则。但延州城为了仇怨,为了利益,勾结西夏人,一旦此头一开,祸起萧墙,大事休矣。此人就是丁家,但请程公务必处理此案。”
“丁家?”有几个衙役低低叫了一声,立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王巨看到了,果然那几个头目招供得没错。
不怕藏在明处的敌人,那都有办法对付,就怕藏在暗处的敌人。
“这个不用你说!”
是不用说,可事态发展总是在变化当中的。得到了承诺与没有得到承诺终是两样。
王巨手一挥道:“乡亲们,程公给了大家公道,放人吧。”
…………
“翁翁,留下两匹母马,或者有事时能备用,或者拉一拉货物,但不能正式养马,那比大规模铸剑危害还要大。”王巨说道。
朱欢也以为然。
边陲许多羌寨与蕃寨也养了一些马,但人家是羌人与蕃子,王家寨戳破这一战带来的威望,实际并不强大。之所以看上去如此强大,乃是有一个逆天的少年。但这个少年迟早必走出这个小山寨。
马,剑,羊。
三样合在一起,看似越来越好,实际危机是越来越重。
实际除了这些入侵,因为宋朝懦弱的政策,以前西夏人也多次入侵陕西边境,包括去年的土门地区,不然丁家都不敢蛊惑山那边对王家寨发起这次进攻了。
也因为如此,去年程勘给朝廷写了一道奏章:沿边德靖等十堡寨,频有贼马入界,开垦生地,并剽略畜产。虽以戍兵扞守,比稍习山川道路,又复代去。请就十堡寨招土兵两指挥,教以骑射之法,每处留屯百人。
也就是被动地增加防御强度吧。
不过这个方法比范仲淹的堡砦战术还要笨拙,朝廷虽同意了,程勘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执行下去。
王全与村民有些不舍。
“再者,也要准备上门提亲了。”
为了迎娶归娘家的小娘子,花费不菲,但这些钱帛不是王全家来出的,而是整个寨子垫付。但意义重大,虽说联亲未必就能将王家寨与归娘族捆绑在一起,不过联亲了,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强大的归娘族游离于保安军管辖之外,但无论是保安军或是延州官员,都不敢忽视他们。
除非宋夏真的长久和平友好。
但那是不可能的。
王全点点头。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太多,总的来说,还是寨子力量不强大。
王巨便让二叔将余下三匹马牵出来,交给朱欢带回去便卖。
李万元定定地看着这个未来的“准妹夫”。
王家寨一战,轰动了整个延州,虽说归娘族也参战了,可那只是锦上添花,整六百七十五人,王家寨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六百多西夏军队击败,击得大败!
这一战背后那个十四岁的少年终于完全走入大家的视野。
包括李万元在内,听闻这条消息,一起吓尿了。这还是他所认识的王巨么?
王巨扭头看着这对兄妹,李小娘子也看着王巨,不过调皮的二妞同时也用大眼睛盯着她看,终于将她看得不好意思,飞红着脸,低下头。
三月正是春衫正薄,放飞梦想放飞青涩爱情的好时季……
朱欢看着这场景,不由呵呵一乐。
然后冲王巨暗中使了一个眼色。
两人走了出去。
“你提的条件,李家那边有些不悦。况且她是李家唯一的女儿,还是家中老小。”
王巨笑了笑。
其实说开了,他三个条件也不算过份,聘礼节省,自家穷啊,认了俺这个穷小子,就休想得到什么聘礼了。不入赘,有志气的人谁个入赘?晚点结婚,是拖了一拖,不过宋朝为了找好郎君拖到二十来岁未婚的女子还是有的。如范仲淹的妻子李氏便是二十三岁才成亲,还有张载的妻子郭氏……
不过自己非是范仲淹,名士李昌言将女儿嫁给范仲淹时,范仲淹已经不是穷**丝了,而是一名进士。晏殊将女儿嫁给富弼,那时富弼落第,不过富弼已经名闻天下,而且富家在洛阳也是一个富人家!但自己呢?自己娶李家娘子,眼下来说绝对性是高攀,居然还提条件,李家当然不快活。
但王巨态度主要是无所谓,能成就成,不能成就拉倒。
不但李家小娘子,恐怕所有小娘子他都未必会产生兴趣,为逝去的爱情悲哀吧。在王巨眼中,已经完全没有爱情存在了。
“不过寨子这一战传出,李家又有些动心。”
“谢过东翁,但我还是那句话,愿意我就正式找媒婆上门提亲草卜。不愿意我也不强求,我也想拖一年。”
朱欢不知道怎么说是好。
真不行,再看看李家口风吧,这对兄妹随着一群少年人再次好奇的来到王家寨,说明李家同意的还是多过反对的,不然也不会让李家小娘子继续与王巨接触。
“那天你不当让程公生气。”
“东翁,你以为我愿意啊,然而不那么做,以后麻烦会更多。”
“我就担心拖累你解试。”
“这个倒不要紧,东翁,我打算再苦学大半年,准备年底去鄜州拜师张子厚公。”
“啊。”朱欢吓了一大跳。
与程勘相比,张载官职太小了,一个小知县,但这两人乃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官场上大人物,一个乃是学问上的大人物。王巨求学,张载帮助作用肯定大于程勘的作用。
不过张载那是何等的人物,人家的学生包括关中四吕这样的猛人。
但也不好说,在这个少年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事,别人不大可能成功的,王巨却未必不能不成功。
朱欢也明白了,为什么王巨不惧程勘。
如果王巨继续在王家寨自学,或者以后进入州学,只能在延州参加解试,解试这一关就可能被暴怒的程勘给卡住。即便程勘离开延州,下一任知州过来,他努一下嘴,还得继续卡。
但按照范仲淹给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王巨到了鄜州,拜师于张载门下,然后再进入鄜州州学学习一段时间,便可以在鄜州参加解试。
那么也就不会受到程勘影响。
其实王巨只是说一说,程勘多少算是一个能臣,虽说不能大肚到肚子里能撑船,但也犯不着为一个小孩子生一辈子气。现在会是气,过了一段时间也就不会生气了。
当然朱欢也会意为什么王巨说拖一年再议亲事。
拜于张载门下,也不等于就一定能唱名东华门,不过以王巨的天赋,又得到这样一个大儒教导,那就等于半个脚迈入东华门。那时王巨与李家差距就不大了。或者一定要等到唱名东华门,真到了那时候,即便李家将所有财产做嫁妆也晚了,中原好人家的女子不要太多!
同时也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目标,与苦读的动力来源。
“东翁,难道不对吗。”
“这个想法很好。”朱欢艰难地说,想法是好,但关健你拜师张载就会收吗?
“那个丁家如何处理的?”王巨问。
这一战**爆了,可是在这个风光的背后,寨子损失惨重。水库的水陡放出来,淹了许多庄稼,而且寨中死伤了许多百姓。
王巨损失更惨。
别看这一战为他带来许多名气,若是在春秋战国汉唐,这个名气就会化为良好的效应,说不定王巨便能飞黄腾达。但这是在宋朝,弄不好以后他进入仕途后,便影响他仕途的升迁。权当张亢呆在徐州做总管吧,在徐州做个总管也不错的,有时候他悲观地想到。
因此他对这个丁家恨之入骨。
第五十二章不能得罪的人
“老夫正在说这件事呢。程公将那几名俘虏押回城中,又将丁家的人抓起来审问。丁家丢车保帅,让家中一个管事出来顶罪,又承诺拿出两万贯钱捐款给官府做善事,程公才将他们放过。”说到这里,朱欢会心一笑。
延州有钱的人家也很多的。
不过它的地理位置太过靠前,实际延州经济的发展还不及后面的鄜州。
有钱人家多,可顶级富豪并不多。
况且这个财产不意味着手中的活动资金,有房舍,有作坊,有田产,车马牛羊,金银首饰,想一想丁家拿出两万贯钱会带来什么影响吧。
没有了钱就没有了势,若是朱赵两家乘机联手打压,丁家说不定就会迅速衰落下去。
王巨皱了皱眉头。
“王小郎,这也是你说的所谓规则,程公可以严查下去,可那样,各个大户未免心中又会产生恐慌。已经拿出两万贯钱,又派人顶了罪,程公能交待过去了。我来的时候听说程公用这笔钱派送给各个修路的民夫。”
本来是役,无偿劳动。
现在用两万贯钱做补偿,一个民夫可能分到四贯钱,那就是意外之喜了,不管是役还是募吧。道路修好了,老百姓欢喜了,政绩也就有了。
干了一件很漂亮的事。
至于王巨有什么心情,在乎吗?
即便王巨以后能唱名东华门,也未必能达到程勘的高度,人家做过参知政事,做过枢密副使。可怜老包如今还是一个三司使呢,几个月后才混成枢密副使。
但王巨心里面是不快活啊。
他坐在草地上细想了一会,问:“丁家与你们两家如何结怨的?”
“那还是咸平年间的事,赵家与丁家那时候情况比我家好,已经是延州城中的富户,朝廷与李继迁作战,便由城中大户带着民夫押运粮食去前线,半路遇袭,赵家家主的太祖父也就是当时赵家的家主被杀,但后来据逃回来的百姓说是丁家家主被西夏人捉住,出卖了大家,这才让赵家家主遇害。赵家不服,便打了官司,当时的知州刘廷伟便将丁家家主斩杀,以示警效。两家仇恨便结了下来,再也不能化解。”
“原来是这样。”
可能丁家确实是冤枉了,可能就不是冤枉的,当杀。
这与王巨无关。
但不应该将这份仇恨加于自己身上,更不应该让王家寨死了那么多人。
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不仅是投与入的过程,还会带起涟漪,如果带着其他人也投了石子,这个涟漪将会越来越大。
所以说一步错,往往步步错。但只要用心去弥解,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黑岙岭一战带起太多后序的风波,王巨不想多事了。
可是他想拜张载为师,意味着不久就要离开王家寨,那时丁家将会成为寨中的大患。
想了一下他说道:“东翁,我都有一个主意,让他们雪上加霜。”
“哦,说来听听。”
“为什么他们要勾结西夏人,一是报复我,二就是为了夏国剑的技术,不如……”王巨低语了一番。
“这是一个好主意啊。”
然而朱欢没由来打了一个冷战,丁家悲催了,他们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
…………
史旰看着远处。
与去年才来时相比,王家寨多了许多生机。远处的几十座土山全部都绿了,苜蓿之所以成为牧草之王,不仅是它的高蛋白质,另外它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一场春雨落下,这些小草瞬间便将群山点燃碧意。
寨民全部在学习王巨。
当然定牧比游牧意义更大,但拘于延州的地形,王巨不是很热心。
不过想要收割起来,还得要一个来月。
寨子养的那些羊在这段时间继续得要吃苦,于是它们嘴馋地看着豆子粟子的青苗。寨中的百姓没办法,只好砍来野竹子继续做围栏,连王巨也加入这一行列。
“小郎,读书还是你最要紧的。”
“史大叔,劳逸结合,张弛有道,才是学习的好法门,如果一天到晚只埋头于书本当中,即便自律性再强,也会感到乏味,乏味了如何能学好东西?况且适当的劳动,对身体也有帮助。”
史旰不大懂,古来读书为了自己偷懒找到太多太多的理由,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士大夫要远离疱厨,如……
“我要走了。”官家有密旨也不行,俺人找到了,确认了,不呆了,谁愿意长年累月呆在这个苦逼的地方?
“哦,那个人你不找了。”
“那个人何必要找,他早晚要替朝廷效劳的。”史旰试探性地说了一句。
“是啊,效命朝廷,换来功名富贵,才是正途。不是他不出来,可能时机不到。”
“你承认了?”
“我承认了什么?就算承认,你敢说是我吗,莫要忘记了,我今年十四岁,去年才十三岁。”王巨狡黠地说。
王家寨一战,已经有人猜出来去年山道一战,就是王家寨的人做的,正因为这个少年参与,才将那几十名化为盗匪的官兵击败。
不过这时候暴露除了可能以后对王巨仕途形成影响,已经没多大问题。
在薛向主持下,加上去年的影响,各个大户主动减少了私盐规模。程勘也不敢将大家逼急了,实际去年的案子已揭了过去。除非嫩头青才会将它再翻开,翻开也未必有用,说不定还会将自己逼入绝地。程勘肯定不是嫩头青。
至于那群黑蜂盗,大多数击毙强抓捕,只有三名首领还没有落入法网,可能他们真的逃过去了,不过他们还敢回延州?
问题不是军事才能。
在王巨反复洗脑下,史旰也认可了在宋朝立军功不是好事,多半是坏事。所以韩琦、范仲淹、庞籍、文彦博他们呆在陕西数年,或无功,或大败,反而仕途青云直上,张亢有大功了,他还有一个有名的大哥张奎,却被一群君子泼墨,官越做越小。狄青有大功,官家保护提携,一度做到枢密使,可是后来被一群文人气得背疽发作而死。说不定张狄二人立的战功再大一点,下场还更惨。
狄青就罢了,武将嘛,当悲催的。
可张亢是进士唉。
其实这种说法有点儿武断。
定位于武将与武臣,确实有点儿不大好。不过张亢悲催还有更深的背景。
首先他与韩范他们相比,文采不够。在宋朝文章写得好,出息会更大一点。所以无论党争如何激励,苏东坡作为最不受欢迎的温和派,两面派,墙头草,却一直活跃在宋朝政坛上。
其次自从斗吕开始,这些人渐渐抱成团。虽然其中有许多人是中二青年,中二青年不怕,有学问的中二青年才可怕。吕夷简病重,无法理政,这些人上位乃是必然。王巨对庆历新政持着很不好的看法,但实际庆历新政许多措施还是好的,至少远没有王安石的改革激进,但因为二人太多,就象疯子一般乱咬一气,咬得大家都恨之入骨。并且最好玩的一幕,似乎所有人一起咬下去了,咬得不敢作声,于是弄出一个水洛城,自己咬自己。
这么一弄,实际等于出现了隐约的党争,“小人”党与“君子”党。
张亢一非小人党,二非君子党,可他那个战功又让诸“君子小人”们惭愧,不弄臭他弄谁!
王韶也是如此,他是王安石扶持上位的,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背疽发作而死,被一群士大夫恶毒地诅咒成因杀人太多,烂心穿背而死,就差一点开棺鞭尸。
但也不是绝对,章楶就平安无事。可莫要忘了,章楶有一个牛得不能再牛的堂兄弟章惇!
不过就算战功的神马是拖累物,然而有一件事不能忽视。
那就是去年的宝藏案,这是民生,是内治,若是没有智者插入,引西夏人过来,说不定延州整个东北地区动荡不安,甚至能让宋吉成功得逞,因延州动荡让他将西夏军队引过来,使延州全面失守。
那时候程勘急得不行。
然而问题就来了。
这是否意味着宋朝重臣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少年?
史旰不由苦笑。
不管了,将自己看到听到的一起禀报给官家,让官家去判断吧。
两人相视一眼。
王巨有话想说,仁宗皇帝,你不要指望你那个儿子了……但是不敢说。谁会信啊,只要自己说了,不但不起作用,那个笨笨的曹大妈,偏执的高大婶,固执的英宗,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将自己弄死。至于西夏那边,说了也来不及了。
史旰也有话想说,你不要呆在这个小山村了,还是去州学苦读吧,那才是你的正路,然而想一想延州的州学,说不定还不如这个少年自己自学呢。
于是两人都没有说。
“祝你一路顺风。”
“你也要保重。”
第五十三章贺礼
“王郎,你家的庄稼长得最差。”李妃儿捂嘴偷乐。
没办法,王家三口人,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一个八岁。
二妞能洗洗衣服,做做饭,王巨就乐得不行了,与人家如何比拼劳动力。
“个体户”经济最大的优点就是多劳多得,刺激了大家劳动的积极性,于是收入也就随之提高。
但王巨一家也就苦逼了。
王巨也无所谓,他还有夏国剑分红呢。再说到了年底,他就要去拜师了,离开王家寨。
“怎么办呢,不如这样,你替我帮帮忙吧。”
“好啊,怎么帮?”
“帮我撒肥。”王巨将一箩筐发酵的羊粪推到李妃儿面前。
李妃儿看着这羊粪,吓得花容失色。
王巨哈哈一乐,然后道:“李小娘子,坐下吧。”
李妃儿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