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锦衣(夜半)-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大德让弓弩手放完了最后的弓箭,然后把长矛掷出远远地插在城墙前挥动板斧道:“全体攻城!自本将以下,退过此矛者,斩立决!后队斩前队。小旗斩兵,总旗斩小旗,将斩士,帅斩将,不死不休!”

说着夏大德身先士卒的冲了上去,主帅亲自冲锋,军心大振,其余三千人如同洪水般的冲了过去,各个奋勇直前毫无畏惧,顿时杀声震天气势如虹。向来以彪悍自居的西北民族。看到这群视死如归的汉民,顿时心生胆怯之意,竟然退缩了片刻。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且不说这片刻的重要性,就是气势上明军已经压倒了亦力把里守军。战争是残酷的。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这在攻坚战中算不上长的,但是持续攻坚战时间就算得上长的了。

夏大德坐在残破的城墙上,双腿搭在外面,斧子劈入了身旁的一具尸体中,立在那里。刚才自己正是用这把斧头,劈开了已经濒临极限的城门。

望着残垣断壁和血流成河的尸体,所有的一切在渐晚的天色下都是那么灰沉沉的,分不清是敌人的尸体还是我军的尸体,分不清是黄土还是人,分不清是活人还是死人。

“将军,您中箭了。”一人在夏大德身后说道。

夏大德嗯了一声,回头看去,之间自己肩头大臂上各插着一只箭矢。夏大德笑了笑说道:“不碍事的。”说着折断了箭杆,防止挂到其他地方。身旁副将道:“将军不可如此,还是快让从军郎中看看吧。”

“无妨无妨,我皮糙肉厚的,不过是皮外伤。”夏大德咧嘴笑了笑说道:“你去整顿一下,别闹出来什么别的事情,当然有些事情还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亦力把里人让咱们的兄弟死了这么多,也该发泄一下,谁让他们抵抗呢。这种事情我不方便出面,刚才我打的太累了,坐在这儿歇一会儿。”

“这……”将领面色一沉,突然想到了大明开国元勋,屠城著名的名将常遇春。

夏大德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的意思是尽量少杀人,遇到依然抵抗的格杀勿论,妇孺不准伤害,其余的就让士兵们随意吧,反正我们只是进攻而非占领,也不具备实力占领。所以该抢的该夺的,尽管拿就好了。”

“是!”副将这才放心下去了。

不过一会儿功夫,郎中上来了,说是郎中不过是个赤脚医生罢了。夏大德见他笨手笨脚的,拿过刀子在火上烧了烧,自己挖出了箭矢然后撒上了止血药。郎中替夏大德包扎好后,夏大德挥手让他下去了。

的确现在夏大德是不方便进城的,他需要乱,自己在的情况兵若劫掠自己定是于心不忍,自己的缺点自己明白,只有眼不见为净才是上策,亦力把里的士兵们,愤怒吧,愤怒会把你们带入万劫不复。

夕阳如血,耳畔传来城内愤怒的喊叫和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夏大德扬天长叹:“三弟,快点打完这场战役吧,我们共同解甲归田岂不快哉?”

亦力把里回防的军队来的比夏大德想象的更快一些,第二日正午时分,他们已经赶到了亦力把里城下。亦力把里汗国就是因为亦力把里这座城池而命名的,亦力把里汗国没有几座像样的城市,作为优秀的士兵。不少人的家人亲友都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他们知道都城要被偷袭的消息后,却不能撤防,待和土鲁番约定好后,他们才急速撤军。

救人如救火,早回去一刻。就能少死一个人。西北狂沙铸造成的汉子们人马不歇,跑回了自己的都城,望着狼烟滚滚残破的城墙,听着城内静悄悄毫无动静,大部分人都明白了,城破了。不少人都哭了。心气一灭自然肉体先垮掉了,不少人忍受不住疲劳栽倒在地,弄得队中一时间混乱不堪。当然有更多的人则是握紧了马鞭,仇视着东方,汉人们,你们要付出血的代价。

统帅领兵入城。血海尸山的场景不免让这些彪悍的蛮人们连连作呕,再看城内还有无死者,却发现除了老弱妇孺基本权被杀害了。亦力把里是蛮族,蛮族百姓性子烈,城破之后士兵战至最后一人,百姓依然有抵抗的,跟明军玩起了巷战。若是说马战骑兵或许汉人不行。可若说起巷战,那亦力把里人就不行了,关于巷战的阵法策略汉人那是又有理论又有实践,在大明哪样的城池没有啊,亦力把里城根本不算什么。

他们抵抗,夏大德又不在,有了授意后的副将也不管,一时间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不过士兵们牺牲同伴的愤怒也渐渐地消失,身旁戾气也因此消退不少。而现如今。夏大德却撤了,向着明军防线撤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士兵根本抵挡不住愤怒的守军,而且城内余党未灭若是里应外合,那自己必然打败。更何况……

明军没有杀害老幼妇孺,没有屠城不光是因为兵力不足以屠城,更是因为夏大德的命令。在这场战役中,明军死去了一半以上的将士,如此重大的伤亡,明军没有屠城已经是很克制了,足以称作是仁义之师。但回防的军队却格外的气愤,乃至仇恨明军,于是他们下了一个决定,出行追击夏大德,或许他们很快就知道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明军攻入亦力把里城池后补充食物稍作休息,当夜就回撤,不管在谁看来,这都是自知兵力不足而且士兵疲惫又都是伤病故此才仓皇而逃。明军早走了半多日,而且牵走了许多城内的牲口马匹,亦力把里军则不同,长时间的奔袭回援导致人与马的体能都到达了极限。

不过愤怒支撑着他们毅然决然的追了下去,疲兵必败并非被抛之脑后,他们明确的知道,明军与自己一样疲惫不堪。

实施情况的确如此,虽然早走半日,而且补充了大量马匹,但明军依然走得不快。山东响马旧部虽称作是响马,但不是人人会骑马,但陆炳介入之后花了重金大量购买马匹,给他们训练了马术,虽然不精湛但是也大多会骑了。不过面对地形多变的西北,他们那点儿马术用起来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朝廷的兵马就更不用说了,汉武帝时用全国财政才训练出一支优秀的骑兵,即便这样尚不能和马背上的民族直接对抗,燕云十六州丢掉后,汉人更是失去了少有的养马地。故此不光良驹稀少,就是普通的马匹也很难得,想组建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军团,无异于天方夜谭。既然能被发配到边疆援助,那这支朝廷的兵马就是亲娘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他们哪里轮的上骑马作战,很多士兵甚至连牵马都不会。

中原之地多平坦,骑兵是步兵天生的克星,故此京城三大营中的三千营才可以如此所向披靡。也正是因为此,陆炳在山东的时候送入京城的良驹,会让见多识广的王公贵族乃至皇帝都欣喜若狂。

不会骑马的人伏在马背上,有时候还不如走路快,跌跌撞撞的弄了两个时辰,大部分人才学会了如何骑乘。当然只是骑乘,马步是平缓而行或者颠步小跑,若是策马狂奔,依然会从马背上栽下来。

不光如此,骑马对地形的要求也很大,陡坡的时候不管上下坡这群士兵都会颤颤巍巍的,翻身下马牵着走。这么一来二去,便耽误了时间,虽然比步行要快,但远远达不到夏大德想要的速度。夏大德暗探一声只能听天由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人生如此,战场之上更是如此,说是瞬息万变也一点不过分。

一个跑一个追,亦力把里人知道一旦这支进攻亦力把里城的军队躲入明军防线之内,自己就再无可能打赢他们。凭借着刚刚收复的嘉峪关屏障,和明军不断完善的工事,和以逸待劳人数众多的明军,亦力把里的追兵想也没想与之直接对抗。汉人的建筑工事是美轮美奂的更是牢不可破的,纵然如同蒙古铁骑这样强悍征战天下的军队,也被汉人的城池挡在城外,足足打了三代大汗的时光。

亦力把里的追兵并不傻,他们很清楚,所以更要抓紧时间,在这伙凶手回去之前消灭他们,报仇雪恨!

第一百零三章灭国

第三日天蒙蒙亮的时候,亦力把里的哨骑终于发现了明军的影踪,夏大德走了一个弧线,并且刻意的掩盖了己方的行踪。不过这难不倒游牧民族,因为大军行过不管怎么尽力掩盖依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若是这点寻踪的本事都没有的话,那自己的羊群马群可要找不回来了。故此,人家吃饭的本事应用到追寻明军上来,可谓是杀鸡用牛刀了,这也让夏大德的逃窜显得更加真实。

不过即便这么说,夏大德的隐藏行踪和改变路线还是给了亦力把里军不少的麻烦,故此才到了第三日才追上夏大德。

夏大德的军队正在原地休整,亦力把里军开始慢慢地颠马小跑起来。千军万马过,大地不由得颤抖了起来,很快明军发现了什么,喊叫声响起,明军们手忙脚乱的翻身上马。亦力把里的追兵门开始加速狂奔起来,鞭鞭打马之中带着粗野的笑声,因为在他们看来,明军翻身上马那种蹩脚的动作注定是没有战斗力的,而他们在亦力把里伟大的战士面前就如同绵羊一样弱小。真不敢想象,这样的军队是如何攻下亦力把里城池的,或许是城中的懦夫们心中胆怯了吧,或者这就是真主的惩罚。

马尔狂奔着狂奔着,顿时前排的马匹同时马失前蹄,栽倒在地,马背上的骑士们也被掀翻,后面来不及勒马踏着自己的同胞依然往前冲去,顿时那些勇士被还未和敌人交手就被自己人踩成了肉泥。

可是后面的马匹如同反复刻印一般,不停地重复着前面的骑士的场景,一排两排三排四排上百名骑兵栽倒在地,亦力把里军队阵形大乱。汉人的土木工艺岂能是这群红番可以想象的。若是说骑马射箭。身体素质可能汉人比不上番人,可是这等连环前后牵引的小陷阱在汉人看来,不过是和过家家活泥巴一样简单。

亦力把里的将士们也很清楚,在地质多变的大漠之中,想要连续的制成这样的陷阱是不容易的。流沙会随时把陷阱冲塌,故此陷阱的长度是有局限性的。现在若是停下来,那么前面的人就白死了,于是他们没有勒住马反倒是更加疯狂地冲向明军。浮土下的一片铁蒺藜对马队有稍微的影响,只因数量太少,肃然减缓了亦力把里骑兵的速度。并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猛然间只见那群奔跑逃命的士兵们停下了脚步,然后用马匹拖拽着裸露在地表外的石头,地面上的巨石在马匹大力拖拽下来从中分开,十余辆奇形怪状的马车显现出来。明军们忙手忙脚的打开解开绳索,蒙马眼并在马尾巴上绑上了一串东西。

只听一阵噼里啪啦的乱响过后,马儿惊了。上千匹骏马朝着亦力把里追兵而来。在太阳的照射下,马儿的头颅和马屁股上好似有什么东西反射着光芒,德胜勾上也绑上了尖锐的长矛。亦力把里的士兵们愁眉不展,这群狡猾的汉人,竟然试图用受惊的马匹冲散自己的骑兵队伍,而马头上反光的东西不消说也知道那是兵刃。

被蒙住眼的马匹不知畏惧,更不明方向。后面更有噼里啪啦爆炸的鞭炮,别说前面是亦力把里军,就是前面是一座山它们也是敢撞的。但这些难不倒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亦力把里人,他们迅速分出了一部分人,用绳索套住马,对马群前进的方向进行引导,结果立竿见影的奏效了。就在马匹从大队骑兵身侧,突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从马背上的包裹中飞射出铁砂铁蒺藜碎石砖瓦等等,一时间亦力把里追兵死伤惨重队形再次混乱不堪。

原来夏大德在进攻亦力把里路上受阻后。就决定让看守辎重的部队携带辎重停在此地,而那些所谓的辎重除了部分粮草外,皆是火器和陆炳的智囊们根据他的提示发明的战车。

所谓战车,乃是从陆炳所发明的运输车身上改进而成的,运输车是为了长途运输食物保鲜和应对各种地形而设计的。原型乃是陆炳穿越之前所知的坦克车。介于知识有限和工艺的问题,画虎不成反类犬,只是外面有铠甲,下面是轮子罢了,宛如装甲车。

而今却被利用到战场之上,士兵躲在其中,用步行移动,从而带动轮子,有几个放着铁栅栏的观察孔,整个车身用铁皮打造,若是神兵利器自然可以砍入,但一般兵刃却奈何不得。此时正是这样的十余辆车缓慢的朝着亦力把里军而来,亦力把里军整顿妥当的时候,这些“装甲车”已然开到眼前,刀劈不动箭射不穿,反被其中射出的弓箭和伸出的长矛所伤,一时间兵败如山倒。

其实这样的装甲车并非所向披靡,首先此类车因为靠众人步行带动,所以机动性极差,动作十分缓慢。其次两旁的轮子要在相对平坦的地方才能施展开来,若遇到泥泞之地或者沙地则就动弹不得了。只不过如此当面锣对面鼓的打仗,又是在现在这样一块夏大德精心挑选的特殊的硬沙石地上,装甲车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故此,这些研制出来没人要的宝贝在夏大德的手中焕发除了光芒,兵之利刃在于智,如是而已。

远处,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打眼看去尘土飞扬呼啸的明军丝毫不比红番们骑术差劲,彪悍的神色更令西北的汉子们都为之胆寒。是蔡龙羽部的精锐骑兵,这群山东大汉们在做响马的时候就马背上来马背上去,骑术不差各个有天大的本事,这群桀骜不驯的马匪经过训练换好装备配上良驹,战斗力提升的不是一两个档次。再加之山东人人高马大的,身大力不亏,自然更加威武。

亦力把里追兵见大势已去,连忙撤退,怎奈奔袭回救的时候就已经把体力消磨殆尽。追寻夏大德的时候全凭着一腔热血和满目的仇恨,而今仇恨被胆怯所代替,身体更是吃不住了,没跑多远就被追上了,于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开始了。

嘉靖十年五月。亦力把里境内最后一支铁骑全军覆没,除叶尔羌境内作战的那支部队外,亦力把里再也找不出任何一支成建制的队伍。五月底,亦力把里亡国。

—————————————————————————————————————

海上漂泊了六个月了,沈紫杉的皮肤被晒成了很健康的小麦色,她裹着一条紫红色的头巾。穿着丝绸的衬衣,颇有西洋风范。这套衣服是虏获来了,比起那些蓬蓬裙的女洋装,沈紫杉更中意这套男装,只可惜新衣服太少了,其余都被那些臭男人穿的臭气哄哄的看不出原色来了。不过也无妨,只要有样式了回大明后愿意做几套就做几套。

原来,在半个多月前,一群红夷在海上与沈紫杉的哨船相遇,哨船是在附近海域巡逻的,探寻茫茫大海上未知的岛屿环岛作为标记。这时候偶遇两艘红夷舰船,双方发生了战斗。火炮轰击互不相让,哨船本就是轻快船,火器配备的较少人员也少,故此跟船坚炮利的红夷船根本无法抗衡。

哨船连忙回逃,却被两艘横摆的红夷船开击的火炮打中,旗杆和船舷皆受损,而尾部也被打中,导致船的方向和动力都受到影响。一只小艇借着回击炮火的硝烟偷偷溜走了,其余人负隅抵抗。

拼死作战的明军们挡不住这种实力差异,被敌人追上登船。然后被俘。语言不通之下,这群野蛮的红夷人杀害了不少船员,端的是一副海盗的做派。就在他们以杀人取乐的时候,远方绵延至天际的舰队到了,红夷人的笑声戛然而止。他们听到了自己吞咽口水的声音,身子不住的颤抖,然后怪叫着奔回自己的船上,扬起风帆想要逃命。

沈紫杉的舰队在这个时代的大海上可谓是一支无敌舰队,不论速度还是火力都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故此敌人立刻挂起了白旗投降。沈紫杉可没有什么妇人之仁,她看着自己手下死去的明军,便下令把船上的人统统杀掉,以告慰死去的战士们的在天之灵。

杀俘在陆地战争中是大忌,不光受人鄙视认为这样没有人性,是一种野蛮的行为而非仁义之师,更会引起敌军更猛烈的抵抗。在杀俘之后敌人首先会恐惧,继而是愤怒,因为恐惧到了极点就是愤怒,既然投降也是个死,伸头缩头都是一刀就不如奋战到底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所有将领还巴不得敌人都不打就投降呢。所以不管部队打仗多么彪悍,作战方式多么野蛮,都少有杀俘的。

夏大德打入亦力把里是抢攻入城,虽然放过了老幼妇孺但是他也是屠城了,可是那时因为亦力把里并非投降而入城的,强攻入城杀伐由心。

但在海上则是有另外的一番规矩,茫茫大海之中,除了自己的士兵,没有别人看到知道,什么也传不到旁人的耳朵里去,看着被杀害的哨船明军,大多数人都义愤填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怎么解气怎么来了,以便安抚军心。

沈紫杉留下了这两艘外族的船编入船队之中,平行而论这两艘船和明船的建造各有千秋,速度不慢质量也很好,而且设计颇有巧妙之处,沈紫杉想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两艘船。

穿上的老幼妇孺沈紫杉也没有放过,俗话有言,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管财和掌兵都需要心狠,沈紫杉做到了这一点,把孩童充作奴隶,把女人赏给士兵。于是乎粗人出身的士兵们就更加爱戴这个统领了,原本在他们心中的点点疑惑也被这种喜悦冲淡,从而烟消云散,毕竟大部分士兵并不知道战局的布置也不可能知道,这属于军事机密,在他们看来一直东行乃是朝廷的决定。

船继续朝着东面方驶去,沈紫杉望东方握紧了拳头:对不起了陆炳,对不起了清风,为了沈家我必须如此。沈紫杉的眼前出现了一幅蛮荒的大陆,在那里有无穷的银矿和热带丛林以及一片片荒凉的平原。野蛮的土著和同样凶狠却拥有火器刀剑的红番们占据着那片大陆,控制着这硕大的财富。

来吧,彩发白肤,红皮黑发的两个种族,沈家来了,沈家要接管这片大陆的财富,达到无可比拟的高度,成就自己的帝国!一切皆天意。

第一百零四章自己的帝国

陆炳和古田叛军已经交战了数十场了,两边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古田叛军熟悉地形,在百姓中颇有根基,在地利人和上都占据了优势。而陆炳之所以可以坚持,靠的是手下的各种精兵和大批兵力以及先进的武器和自己的智囊团。

战局并非像是先前想象的那样顺利,但也没有达到预计中最坏的局面。陆炳阴沉着脸坐在大帐之中,喜怒不形于色通常对这个飒爽的汉子并不适合。不过,手下依然不敢轻视这名年轻到过分的统帅,不光是因为那个龙影大将军的名号,更是没有人能猜透陆炳究竟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他那脑袋中会在什么时候迸发出一个改变战局的奇思妙想。

昨日刚刚韦银豹的部队夺到一成,结果又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让韦朝奉奇袭了一次,连丢两寨。北路攻打韦朝奉的军队突进颇有效果,但大竹山方向林银汉又给了明军一个偷袭。大批部队集体行动,互相照应的压进根本不奏效,叛军会避其锋芒做迂回战术或者隐匿起来,所以仗着兵力多于对方采取四面开花的打法是陆炳的初衷,可目前来看这样的战术并不奏效。

关于民心问题,即便陆炳现如今所率军队秋毫不犯,可谓是仁义王师但却依然难以扭转百姓对明军的坏印象,口碑不是一天竖起来的,需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持之以恒才可以。更何况百姓想来就是与政府是对立方。远不如叛军和百姓的关系铁,自然,不收税不纳粮口碑不好那才怪。

陆炳呼哧一人进来问道:“给朝廷再度催促,并给蔡经送个加急信函,质问他为何还不到古田!快快快。八百里加急文书,速度!”

那人退下后,陆炳站起身来,背对着大帐看起了地图。这是什么狗屁地图,各种地形标明不详。这还是自己组织当地将领后重新绘制的,原先的更是模糊,光标明地形。光标明地形有个屁用!两个地方看着很短,但中间深沟河流丛林各种地形都可能出现,行军的时间就受到了影响,计划也会受影响。到时候什么计谋也不好用啊。

自己的智囊团的确管用,熟读兵法足智多谋,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确实出了很多好点子。但这些人也多是些纸上谈兵的货色,他们讲的当地大老粗将领不明白,当地将领的难处他们不清楚,只是在理论上表明活在幻想之中。对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本不加考虑。就以这个地图来说吧,他们在自己来之前这么久,竟然没人对地图的不准确进行质疑!

当地的将领也很气人,有的在这里带兵多年,竟然还不知道一些地图上标明的地形。虽说这些大多都是敌占区。不怪他们不知,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顺民也不知道,大多人都守着自己一亩三分田过日子。所了解的自然有限。哎,岂能事事尽如人意,陆炳揉着太阳穴,只觉得浑身乏力,心中暗自筹措。

突然有快马来报,那人禀报一声便被陆炳叫了进来。哨骑灰头土脸风尘仆仆,但眼中却透漏出来一股难以压抑的精光,单膝跪地抱拳道:“秉大将军,有捷报到。”

陆炳笑了,走上前去。拉着那人站起身来,说道:“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了,我认识你,你是蔡龙羽的人,以前在燕翅山跟燕翅山的大当家洪一山的。我说的对不对。”

那人不可置信的一愣,随机点点头,激动地说道:“大将军日理万机,竟然还记得我。”

“记得,手下的兄弟千千万,我不敢说人人记得,但出色的人才我可都廖记于心,我知道你姓冯,不过叫什么我记不清,因为最初你用的花名。”陆炳拍打着那汉子的身上的尘土说道,汉子虎目含泪,陆炳什么身份,能被陆炳记住自己,这样的主公自己没跟错,替他卖命是值得的,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陆炳点点头说道:“对了,西北有大捷来报,是不是亦力把里大胜了?”

“是,而且亦力把里亡国了!”那汉子用袖口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扬声答道。陆炳突然转身在帐内转起了圈,边走边笑骂道:“他娘的,太好了,太好了,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好啊,天助我也!”

冯姓汉子适时的递上了一封信,陆炳知道刚才自己失态了,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多休息一阵吧,回去的信不用你送了,我让别人来,这么好的兵可不能用坏了。”

“是,大将军。”那汉子再次抱拳,退了下去。

陆炳拆开了信,信上是加密写成的,陆炳为了信件的保密,特意选择了好几套加密的方法。各方势力掌握的方法各不相同,而夏大德和段清风以及梦雪晴所用的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方法,但一旦学会了却极其简单,那就是汉语拼音。

夏大德和段清风以及梦雪晴都是聪慧之辈,汉语拼音自然难不倒他们,剩下的和说话方式一样,于是他们便可以使用自如了。

这封信上告诉陆炳亦力把里大捷的实况,并告知己方除了收复嘉峪关以及嘉峪关外三镇报告给朝廷以外,这次大捷的消息并未告知朝廷。也就是说,并无人知道亦力把里亡国的消息,话中虽未说明,但二哥的意思陆炳却是明白,关于这个问题,他们兄弟之间曾经聊到过。

陆炳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心中感叹,二哥啊二哥,你可算看到我心缝里了,我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夏大德的意思很简单,这事儿是否高速朝廷有待商榷,不告诉朝廷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创造陆炳自己的帝国,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陆炳不把握这次机会都可惜。天时,所谓天时就是天命是机会,此次西北作乱,而陆炳被任命为龙影大将军,掌管全国调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就是天给的机会,乃天时也。

地利,西北既荒凉又富饶,富饶在这里牛羊成群各色水果粮食产物也不少,荒凉在于与大明接壤的那片土地上。荒凉的大漠把大明和西北隔离起来,形成天然的屏障。出了嘉峪关,就很难看到汉人了,甚至少有人烟,这样即便是陆炳在这里秘密建立了自己的国度,只要保密工作做的好的话,京城方面也不会有人知道。

人和,此次攻打亦力把里的部队主力乃是蔡龙羽的部队,这是陆炳的私军,而主帅夏大德蔡龙羽戚景通乃是陆炳的嫡系,故此不会有人乱说出去。至于其他的朝廷援军,因为训练和装备不如蔡龙羽部,因此伤亡比较大,只要略施小计,让他们驻边于此,朝廷便不会有人知道,神不知鬼不觉的,亦力把里就成了陆炳的囊中之物。在道理上,这也是陆炳自己打下来的天下,人力财力物力皆是陆炳所提供,就算和朱厚熜是兄弟也没有这么慷慨的。

陆炳自己知道,放到二十一世纪,自己这样的人就叫做选择恐惧症患者,自己总是思前想后考虑繁多,说得好听叫做考虑周全说不好听就是举棋不定瞻前顾后。关于是否把亦力把里收为己有,各有利弊。

利就不用多少了,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这与山东不同,这才是真正的陆家帝国,天高皇帝远自立为王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实权上都与大明的皇帝并无差异。即便陆炳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若是把亦力把里稳定好了,真正收归自己囊中,这也可以成为一颗救命稻草。况且作为一个男人,想拥有自己的天下是每个男人的梦想。

不过反之想想就不那么美妙了,若是亦力把里稳固不好,那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就算是陆炳也没多大信心,毕竟不同宗不同族,想要统治太难。同时,若是还没稳固下来形成国家力量之前就被朝廷发现,那么不光是陆炳在劫难逃就是自己的家人兄弟朋友,也得受到牵连,这等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自立为王之举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管这次出战的是不是陆炳一手培养起来的部队,也不管这支部队是不是陆炳独立供给,没有花朝廷的一文钱,这次出征乃是解朝廷之围。但朕乃天下,皇帝当久了便认为天下人都该对自己效忠,而天下也皆是自己的,现如今亦力把里被陆炳,一个自己的臣子打下了,那就是该成为大明开疆辟土的丰功伟绩,成为大明的领土,而非被陆炳占为己有。

陆炳来回踱步,不断揣摩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娘的,干了!

陆炳提笔在一封信上用汉语拼音回复道:“吾兄,平定亦力把里,维稳安定勿告知朝廷,一切行动请自行斟酌。”

送出这封信,陆炳熄灭了灯和衣而卧,其实现在才不过刚刚傍黑,但陆炳操了一天的心自然感到疲惫,闭上眼睛也无法入眠,脑中想着这局势的不定。说起来这次古田叛乱大肆崛起还和大明官场调度有关。

第一百零五章慈不掌兵

前来的官员蔡经在此为官多年,是个难得的好官良将,对百姓的熟悉程度甚至比基层官兵都要强,对地形则更是实察实探。朝廷自古就有这样的制度,在一地当官久了就要把你调动一下。

这般做是为了不让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在某地铸下不可撼动的基业,成为土皇帝,也是防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