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硬汉兵王-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军攻占许昌后,第27师团及第37师团第227联队,于1944年5月1日夜。由许昌南进,5月5日下午。攻占漯河和郾城。
中国守军第89军新1师,向东撤走……
武汉地区日军第11军根据“日…本的中国派遣军”的命令,在日军占领许昌时,派独立步兵第11旅团,于5月1日夜由信阳北上,2日至明港,3日拂晓至新安店。
由于中国防守确山一带的第五战区第68军部队不战而走,日军第11旅团当日占领确山。
日军第27师团先头部队仅受守军第29师的轻微抵抗,即于5月7日占领遂平,9日进至确山,与第11旅团会合。
平汉路南段被日军打通。
当日军第12军南进时,驻于上海地区的中国第13军奉“日…本的中国派遣军”之命,派第65师团师团长率其步兵第71旅团和第64师团的步兵第69旅团,于4月25日开始从安徽凤台、正阳关向颍上、阜阳进攻,以牵制位于平汉路以东的第15、第19集团军,策应第12军的作战。
该师团的师团长惟恐过早深入而被歼,27日占颍上后即缓慢前进,至5月6日,9天时间仅前进约3o公里。8日,日军27师团因已占领遂平,京汉路又基本打通,故日军返回原防。
……
日军第1方面军第69师团,于5月9日夜,从垣曲及其以西一带强渡黄河。日军于11日攻占英豪、渑池,中国守军新8军军部也稍一接触日军后,即行南撤……
日军在渑池获得了大批粮食、弹械,并切断了陇海路的交通,洛阳守军从此陷于孤立。
1944年5月12日,日军第37师团第225联队击败**第12军第81师,接着占领嵩县。汤恩伯兵团各军间的联络,被割断。
13日,日军战车第3师团一部,击败刘戡兵团的暂4军,攻占磁涧;**第47军也放弃新安南退,撤向洛宁。日军紧紧追击,14日占宜阳,15日占韩城,17日占洛宁,2o日占卢氏……
第一战区的第4集团军、第36集团军、刘戡兵团等部队均退至闵乡附近地区,战区司令长官部移至闵乡东南的官庄。
此时汤恩伯兵团,早已溃退至伏牛山地区,洛阳陷于完全孤立。
防守洛阳的**第15军及第94师共7个团的兵力,分为“城厢”、“邙岭”、“西工”3个守备区,第94师担任城厢区守备,第65师担任邙岭区守备,第64师担任西工区守备。
日军在第12军及第1军追击第一战区各部期间,对洛阳采取了“封锁”措施,日军第12军在洛阳周围的部队和炮兵等,凡属不参加洛河追击的部队,全部配属给菊兵团,负责执行此项任务。
划归菊兵团指挥的有日军第11o师团第163联队第1大队、独立混成第1旅团的步兵第74大队、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步兵第5大队、独立混成第9旅团的步兵第38大队及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的1个大队。
连同菊兵团本身的1o个大队,总计14个步兵大队、1个重炮兵大队。
1944年5月17日,菊兵团各部队全部到达洛阳周围。兵团长野副昌德决定18日开始进攻洛阳。
当天,除城北邙岭区仍为**第65师防守外,城西、南、东三面日军均已迫近城垣。
在守城**的坚强抵抗下,日军的多次突击均被击退,激战终日,毫无进展……
日军的“华北方面军”,于2o日晚,下达命令:“应以目前态势继续进攻,并纳入第12军司令官指挥。”
21日至23日,日军先后攻占邙岭区内后洞、上清宫、苗家岭等各要点,中国的守军退入城中。
1944年5月24日13时,日军在航空兵、炮兵及坦克支援下,对城垣起猛攻。激战约1小时,日军战车第3师团及其机动步兵,即突破城西北角。
17时,日军第63师团也突破了城东北角。
18时2o分左右,日军的坦克冲入洛阳城内……
中、日双方军队展开激烈的巷战……
**第15军军长武庭麟,下令各部队各自夺路突围……
黄昏后,**大部撤出,未接到命令及未及撤离的**官兵,仍英勇地进行逐屋争夺战……
激战彻夜,至 1944年5月25日8时,日军完全占领洛阳……
……
豫中会战仅3o余天,日军即打通了平汉路南段,并占领了沿线各要点及古城洛阳,击溃了**第一战区的主力部队,实现了战役企图……
**的第一战区的军队,损失严重,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撤退中牺牲……
**第一战区,在此次战役中伤亡军官817员、士兵18327人;日军伤亡4ooo人……
第一战区的司令部,在豫中会战结束后,所作中说:“此次中原会战,挫师失地,罪戾难辞。”
这确是事实……
为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均被迫撤职……
远在东北的华胜利得知了,中**队在豫中会战中失败了,洛阳等要地也沦陷了,但是,纵1944年的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这一点是可喜可喝的。
同盟国的联军在各个战场上,都取得重大胜利。
在欧洲战场上,苏军给德军以毁灭性打击,完全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英美联军已控制了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战局中,墨索里尼的垮台,意味着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已经瓦解,反法西斯战争已胜利在望。
华胜利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光,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美军已经夺得海、空的制控权,突破日军防线,直逼日…本的本土,中国远征军正向印缅战场展开大规模反攻。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抗战。日…本军部被迫抽调中国大6上的大量日军兵力,以支援太平洋战争……
作者的新书早已签约,创世和,23万字了,就差您前去阅读和收藏了。求支持本人新书!
第786章 日军诱降未得逞,盟军登陆诺曼底
第786章日军诱降未得逞,盟军登陆诺曼底
华胜利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曙光,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美军已经夺得海、空的制控权,突破日军防线,直逼日…本的本土,中国远征军正向印缅战场展开大规模反攻。
华胜利了解到,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抗战。日…本军部被迫抽调中国大陆上的大量日军兵力,以支援太平洋战争……
华胜利命令分散在东北各地东北抗联独立旅中的游击队,对日军的适时地避实就虚地发动了数百次攻击,以达到扰敌疲敌的战略目标。
华胜利知道,以现在的东北整个抗联的军事力量,还无法地日军对发总攻,必须等待时机,也就是到了明年………………1945年,那么小鬼子必将完蛋了。
6月3日,日本从南京向重庆国民政府再次发出诱降广播。
1944年下半年,日…本已进入垂死挣扎阶段,其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通过汪伪政权对重庆政权再次诱降。
日方的条件是:“同意蒋委员长返回南京,建立统一政府”;废除日、汪签订的;“满洲国不改变现状”,但“把香港让给中国”等等。之后,汪伪政权的考试院长缪斌访问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自称受重庆政府委托,想努力于日华和平谈判。
一切准备就绪后,缪斌飞往东京谈判。缪提出的条件是:日…本要取消南京政府和建立留守政府,重庆政府还都南京,并要求日…本停战并撤兵等等。但是,这些条件,在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遭到反对,谈判戛然而止……
进入1944年的中旬,华胜利得知,在6月6日的那天,由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多国部队组成的盟军,在德军占领下的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第二战场。这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虽然直接打的是轴心国中的德军,但是,华胜利明白,盟军消灭了德军后,不会多长时间,转过头来,就会共同对付侵华的日军,及其日军的本土………………日…本国。
诺曼底登陆的代号是“霸王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华胜利知道,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这场战役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万6千人,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攻下了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此后,288万盟国大军如潮水般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
1944年6月6日,也就是被德军将领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被盟军的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1944年6月7日,希特勒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
德军指挥官隆美尔,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但面对严峻局势,他不得不把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定为先阻止盟军将五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再确保卡昂和瑟堡。
可惜这支装甲部队从100~200公里外赶来,一路上在盟军猛烈空袭下,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即使零星部队到达海滩,也在盟军军舰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再没了往日的威风。
就这样1944年6月7日整个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
当盟军登陆滩头成为巩固统一的登陆场后,就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为佯攻。
德军虽然最初的反击已告失利,但并不甘心就这样任由盟军发展。
隆美尔调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线,抽出装甲部队以反击手段来阻止美军的进攻。但还没等新的部署调整好,英军就先发制人发动了攻势,打乱了德军的计划,有力保障美军对瑟堡的攻击。
1944年6月13日,英军第7装甲师,在向卡昂西南的维莱博日推进途中,与正从亚眠赶来的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遭遇,双方随即爆发激战。
英军人员、坦克损失很大,被迫后撤。
虽然英军的进攻没有进展,但却将德军精锐的第2装甲师,吸引在卡昂地区,为美军进攻创造了条件。
当美军占领卡朗坦后,德军从卡昂地区无法抽出部队,只好从布列塔尼半岛,紧急调来党卫军第17装甲师,攻击美军侧面,以消除美军对瑟堡的威胁,美军经激烈战斗,击退了德军,并乘胜于1944年6月14日,突破德军在圣索沃地区的防线,后最终攻占了圣索沃。
在原来的法国地区的德军,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在该地区的4个师,必须全力阻滞美军的前进,然后向瑟堡且战且退,死守瑟堡。
德军指挥官隆美尔清楚地知道,这4个师,几天来在战斗中,兵力装备消耗很大,已无力胜任坚守瑟堡的重任,即使退入瑟堡,充其量不过使瑟堡多坚持几天而已。
所以,隆美尔向希特勒请求,将这些部队直接撤往塞纳河,加强塞纳河的防御。
但是,希特勒拒绝隆美尔的意见。
当圣索沃地区出现被突破的征兆时,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指示,果断命令所有能联络上的部队,迅速向南撤退,这才挽救了不少德军的部队。
1944年6月18日,美军攻占了科汤坦半岛中部的巴内维尔。
1944年6月19日,美军出色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掉头直取蒙特堡,将科汤坦半岛拦腰切断。
同一天英吉利海峡风暴突起,风力达8级,浪高1。8米,给盟军带来很大损失。在美军地段的桑树A人工港,浮动码头解体,沉箱断裂,十字形钢制件相互碰撞而严重受损。
在英军地段的桑树B人工港,由于受到海底礁石的保护作用,损失较小,只有4个沉箱被毁。
在登陆滩头,盟军共有7艘坦克登陆舰,1艘大型人员登陆舰,1艘油船,3艘驳船,7艘拖网渔船,67艘登陆艇被大风刮沉,1艘巡洋舰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损坏,还有一些舰船因汹涌的风浪引爆了德军布设的水压水雷而被炸伤。
狂风暴雨还将盟军的近800艘舰艇抛上陆地,迫使盟军的卸载中止了整整五天,使2万辆车辆,10万吨物资无法按计划上陆。
风暴造成的物质损失大大超过了十三天作战中的损失,并迫使盟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严重困难。如果德军能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机,进行反击,战局极有可能改写。只是当时,穷兵黩武已经久的德军,此时的兵力,仅仅能勉强进行防御……
此时,德军虽从匈牙利,调来刚从苏联战场撤下来整编的党卫军第9、第10装甲师,这两个师由于法国境内的铁路遭到严重破坏,部队集结机动都很困难,无法及时到达,错失了这一绝好反攻时机。
1944年6月20日,美军有3个师,推进到距瑟堡仅8公里处。
瑟堡,位于科汤坦半岛北部,是法国北部最大港口。德军占领了法国后,在那里筑有混凝土野战工事,还利用河流和水渠设置反坦克障碍,在城郊部署有20个设在暗堡里的炮连,其中15个是口径150mm重炮,这些火炮既可向海上目标射击,又可控制内陆道路。
现在,只是因为德军的兵力不足,因为前一时期的战斗,已消耗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德军的城防司令施利本将军,把勤杂人员编入战斗部队,才勉强凑起4个团的兵力。
1944年6月21日,美军为保全港口设施,以广播敦促德国守军投降,遭到德军拒绝。
于是,美军决定对瑟堡实施强攻。
1944年6月22日,盟国空军进行攻击前的航空火力准备,出动500架次飞机对瑟堡实施密集轰炸,投弹1100吨。
随后,美军3个师,从南面发起猛攻,德军殊死抵抗……
激战到1944年6月24日,施利本所部已耗尽了所有预备队,他致电柏林要求空投铁十字勋章,授予有功人员以激励士气,仍准备死守到底。
为尽快攻下瑟堡,美军迫切需要海军提供舰炮火力支援,可恶劣天气,使得舰炮火力支援,直到1944年6月25日才开始。
盟军的海军派出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组成舰炮支援编队,支援盟军的地面部队。
美第7军军长柯林斯中将,为避免舰炮误伤己方部队,要求军舰除提供召唤射击外,只能对射击军舰的德军炮火还击,取消了其他一切远距离舰炮射击。
海军军舰进行了长达七小时的舰炮射击,极其有效压制了德军炮兵火力。
在强大的海空军火力支援下,美军第7军,于1944年6月25日黄昏,冲入了瑟堡市区。
次日,德军守城司令官施利本和港口海军司令亨尼克少将,一起宣布投降,但个别同主力失去联络的德军据点,仍负隅顽抗,美军使用坦克和轰炸机协同攻击,将德军残部,逐步压缩到瑟堡最西侧的北端。
1944年7月1日,瑟堡城内的最后据点里的德军,被迫投降。
至此,美军占领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达2万5千余人,德军伤亡和被俘官兵大约为3万6千余人。
瑟堡虽被美军占领,却已是一片废墟。
早在6月7日,也就是盟军登陆的第二天,德军就预料到盟军必将夺取瑟堡,立即开始有计划毁掉瑟堡,码头、防波堤、起重机等港口设备都被一一炸毁,港口水域里遍布水雷,还用沉船堵塞航道。
美军的一位工兵专家看了瑟堡的毁坏情况,认为是“历史上最周密、最彻底的破坏。”
盟军一占领瑟堡就派出大批工兵、打捞分队、扫雷舰艇进行清除工作,足足花了三个星期,扫除133枚水雷,打捞起20艘沉船,这才恢复了瑟堡港口的吞吐能力。
7月16日,盟军才能在瑟堡,卸下第一艘运输船物资。
7月底,瑟堡日卸货量已达8500吨。到9月日卸货量又上升到1。7万吨。之后,使瑟堡的卸载能力,仅次于马赛,成为盟军在欧洲的第二大港。这也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盟军提供了大量的后勤军用物资的保障……
就在美军攻占瑟堡的同时,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2集团军,于1944年6月26日以4个师的兵力,发起代号为“埃普索姆赛马场”的作战,猛攻卡昂。于当天中午,攻占舍克斯,并继续向前推进,但在左右两翼,都受到德军党卫军第12装甲师的坚决反击,前进非常艰难。
1944年6月27日,英军经一番苦战,击退德军的反击,占领劳良,先头部队第11装甲师,控制了奥登河上的桥梁。
1944年6月28日,英军主力渡过奥登河,建立起正面宽3650米,纵深900米的桥头阵地。
1944年6月29日,德军集中5个装甲师,发起反击,盟军的空军乘着天气晴朗的有利条件,大举出动,对德军装甲部队,实施了极其猛烈的轰炸,瓦解了德军的攻势。
英军第11装甲师,乘机占领卡昂西南的战略要地112高地。德军深知112高地的重要价值,随即组织多次反扑,但均未得手。
之后,德军集中所有炮火,全力炮击112高地,在猛烈炮击下,英军难以坚守,只好放弃112高地,撤到奥登河岸边。
德军虽夺回了112高地,但一直在盟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下,无法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也就发挥不出装甲部队巨大的突击威力,一般只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辆至20辆坦克组成的小型战斗群,进行短促出击,难以取得胜利,加上几天来,德军的坦克损失约100辆,又得不到补充,隆美尔为确保卡昂,只好放弃外围一些阵地,将全部900辆坦克中的700辆,部署于卡昂近郊。
盟军在占领卡卢克机场后,再无力推进,双方陷入对峙……
1944年6月29日,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晋见希特勒,汇报了当前的战局。
希特勒对此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并将所部改称第5坦克集团军,以党卫军上将豪瑟,接替刚刚病故的多尔曼上将,任第7集团军司令。
1944年7月1日,盟军宣布“霸王”登陆作战中的海军作战,胜利结束。
随即,盟军撤销东、西特混舰队的番号,所属舰艇一部分被调往地中海和太平洋。
盟军又在诺曼底地区,新设立两个海军基地司令部,一个在瑟堡,一个在朱诺海滩的人工港,具体负责指挥调度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卸载。
到7月初,盟军已上陆25个师,其中13个美国师,11个英国师,1个加拿大师,共100万人,56万多吨的物资,17万2千部车辆……
盟军仍觉得,登陆的滩头太狭窄,便继续扩大登陆场。
美军为保障日后能展开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取得有利的进攻出发阵地,美军第1集团军,在攻占瑟堡后,马不停蹄立即挥师南下……
1944年7月3日,盟军集中14个师的兵力,向登陆场正面德军约7个师,发动猛攻……
因盟军前进的道路上,是大片沼泽和诺曼底地区特有的树篱地形,易守难攻,加上天气不佳,盟军的空军也无法出动,所以进展缓慢,在五天里,才前进六七公里,而人员的伤亡却高达5000人。
接下来,盟军足足经七天的浴血奋战,又付出5000人的伤亡,才推约5公里。
盟军前进过程中,伤亡如此之大,主要是前进的道路两侧都是沼泽,只能展开1个师的兵力,在遍布地雷、障碍物的道路上,粉碎德军的顽抗步步维艰……
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具有极强机动力和突击力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巴顿将军的率领下,踏上了欧洲大陆……
1944年7月9日,德国党卫军装甲教导师,被调到维尔河地区,抗击美军的攻势,尽管该师全力奋战,仍阻止不了美军的推进……
1944年7月11日,西线美军向诺曼底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圣洛,发动钳形攻击,但是,德军依托预先构筑的工事拼死抵抗,美军的攻击未能如愿。
于是,美军停止攻击,整顿部队,补充弹药,准备第二轮进攻。
而德军人员、装备、弹药所剩无几,又得不到补充,已是山穷水尽……
在美军随后发起的第二轮进攻中,终于不支,圣洛于1944年7月18日,被美军攻占……
在圣洛战斗中,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重要的前线指挥第84军军长马克斯中将阵亡。美军为夺取圣洛,也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的高昂代价。
随着圣洛的失守,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防线,被盟军分割为两段,局面更为被动不利。
与此同时,东线的英军对卡昂,发动第二轮攻势。之后,盟军出动460架次重轰炸机,对德军阵地,进行密集轰炸,在四十分钟里,投弹达2500吨。
1944年7月8日,英军2个师和加军1个师在海军舰炮火力支援下,向卡昂实施向心突击。不料空军的猛烈轰炸虽给德军造成了惨重伤亡,却也造成了遍地瓦砾废墟,其损坏程度甚至严重影响了己方地面部队的推进,因此英军于1944年7月10日,才占领卡昂。
在随后的一周里,盟军一边补充兵力物资,一边不断向正面德军施加压力,使其无法重新调整部署。
1944年7月18日,为进一步将登陆场,扩大到奥恩河至迪沃河之间,英军继续由卡昂向东南推进,为配合英军的进攻,盟国空军实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共出动1700架次重轰炸机和400架次中轰炸机,投弹达1万2千吨,并吸取对卡昂轰炸的教训,炸弹都改用瞬发引信,以减少对道路的破坏。
德军也改变战术,采取纵深梯次防御,大量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坦克,并在有利地形不断组织反冲击,使英军伤亡很大,英军坦克损失达150辆,进攻被迫停止。
尽管英军的进攻没有取得进展,但在整个战场上,盟军已到达冈城——考蒙——圣洛——莱索一线,形成正面宽150公里,纵深15至35公里的登陆场,建立并巩固了战略性质的桥头堡,完成了大规模地面总攻的准备,夺得了供大规模装甲部队展开的进攻的出发阵地,为收复西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此,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底登陆战役中,盟军共伤亡12万2千余人,其中美军7万3千余人。盟军的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万3千余人,被俘4万1千余人,德军共损失11万4千余人……
第787章 中日大战衡阳城,震惊世界的一战
第787章中日大战衡阳城,震惊世界的一战
华胜利得知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后,预见到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这样就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纳粹德国的最终败亡。这样,以后美军也会把主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全力对日军作战,最后苏联红军也会南下出兵中国东北打侵华的日军,将会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华胜利思考,这段时间内,所部的东北抗联独立旅应该做些什么呢?除了一如继往地进行游击战,打击驻东北的日军和伪军外,华胜利命令所部继续扩充兵力、积备军用物资,做好决战关东军的准备……
强弩之末的侵华日军,深刻地感觉到了侵略中国大地的举步维艰,侵华日军不得不被抽调出了很多的兵力,投入到陷入到了困局的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
日军深感来自同盟国军队的强大压力,为了安抚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斗志,侵华日军总部,决定通过汪精卫的伪政权,强征中国妇女充当日军的军…妓。这一点上,卖国的汪伪政府却积极地配合日军强征占领区的大量中国妇女,显示出了其卖国的本质……
此时,欧洲的形式也有利出反法西斯的侵略。在1944年8月1日,波兰华沙军民5万余人,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反抗纳粹德军的占领。起义者浴血奋战63天,终因力量悬殊而遭镇压。起义中约有1万8千余名战士牺牲,18万华沙市民死亡……
8月3日,美军在新几内亚艾塔佩,击溃日军18军团余部……
8月8日,坚守88天的衡阳城失守,中国军队死伤5万5千余人……
1944年,在中国的湖南省衡阳,发生了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这是中国抗战中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军,在湖南衡阳以病惫之师,抗击近6倍于己的日军,血战了整整47天,这一仗的影响,震动了日本朝野,直接促使东条英机内阁为之下台。
日军第一次总攻衡阳,是在1944年6月23日拂晓,日军第68、116师团扑向衡阳。双方激战至6月27日,日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攻占了衡阳外围阵地,阵地上的中国守军连伙夫在内,无一人逃跑、投降,全部战死。
6月28日,日军调上了预备队,对衡阳发起了第一次总攻,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日军如潮水般一波一波发起冲锋,并对中国守军施放了毒气。
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拉锯战,经5昼夜几乎连续的搏杀,日军停止了进攻,中国守军挫败了日军的第一次总攻。
日军忙于补充兵力、弹药,战况稍缓。
在此期间,国军在6月24日晚上,炸毁了衡阳湘江公铁大桥、蒸水上的辖神渡桥,国军又在6月28日晚上,炸毁了蒸水上的青草桥,以阻止日军向衡阳中心城区进攻。
……
日军的第二次总攻衡阳,发生在1944年的7月11日,得到了野炮四个大队、迫击炮二个大队的增援的日军攻城部队,开始了对衡阳的第二次总攻,惨烈的攻防战又开始了。
7月13日,中国守军击毙日军120联队联队长和尔大佐,经过连续9昼夜的血战,日军68、116师团以伤亡8000人、阵亡联队长1名、大队长6名、几乎所有的中队长的代价,只攻占了衡阳防线的一线阵地,日军的第二次总攻衡阳又遭惨败。
中国守军也伤亡4000余人,失守的阵地都打到最后一人。
在日军着手准备第三次总攻期间,城内外大小战斗并未停止,中方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