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大发明家(血祭)-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说只要这些世家能够自保,那么他们就绝对不会再多出一份力。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刘尧这所谓的科举完全触犯了世家的利益。一旦他刘尧取得天下,世家只有毁灭一条路可以走。这样子一来,那些个世家唯一的机会那就是将所有的实力全都压在他袁绍的身上,为的就是能够确保将来他袁绍可以获得胜利,保存他们世家的利益。

这样子一来,他袁绍那可就开心死了。要是到这些个世家那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啊。虽然他们的实力一个两个的虽然算不上是什么。但是几十个呢,那绝对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啊。

真要说起来,要是这些个世家每家出一万的家奴,在提供一份一万人的粮草。那到时候想要举起一只五十万的大军那绝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啊。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世家的实力,就拿袁家和荀家这样子顶尖的世家来说,想要拿出大量的钱财,几万家奴,那无疑就跟玩一样的。要知道就像是糜竺这样子新兴的商人小家族,想要凑出来一只万人的精锐大军来,那也不是一件什么难事,更不要说袁家,荀家这样子传承了百年甚至千年的大世家了。

现在的袁绍那恨不得好好的感谢一番刘尧,要不是他有着这样子的举动,恐怕他袁绍想要得到世家的全力支持那恐怕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总之不管怎么说,无论那些个诸侯是什么样的反应,这科举制的消息现在也已经传出去了,知道这一消息的寒门子弟以及一些个世家子弟也已经纷纷的开始动身了,动身前来这幽州,一来是想要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科举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二来那也是想要看看到底在这其中有没有自己的出头之路。

幽州,幽州书院内、

此刻的刘尧正在和郭嘉,蔡邕等人一起,为了那些个试题而烦恼着。而这蔡邕等人则是一封封的打开着来信,一个个的都是眉开眼笑了的。因为他们的那些个好友全都答应了前来幽州了,这样子对于这科举的事宜那绝对又是一大宣传了。

“咦!”这时候蔡邕拆开了一份书信,有些惊讶的叫了出来。而且这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了起来。

“恩?岳父大人,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刘尧看着蔡邕的样子,放下了手中的笔,有些疑惑的问道。

蔡邕将那一份书信递了过来,有些凝重的说道“尧儿,你来看,那孔北海身体有恙,可惜了不能前来参加这科举,而我此刻也无法动身欠我北海看望一番他,还真是可惜了啊!”

蔡邕一连说了两次可惜,可见他心中有多么的不高兴了。那孔融可是他的至交好友,而且对于文学那也有着近乎于偏执的喜爱。这科举那可是历史上的一大创举啊,他不能来参加,蔡邕确实为他感到可惜了。

“恩!?”刘尧听到了这个消息,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连忙接过了那封书信,仔细的看了起来。倒也不是这刘尧大惊小怪。而是因为这件事情由不得他刘尧不重视。

虽然这孔融他刘尧一直都没有太过于重视过,一个大儒而已,就算是蔡邕的至交好友,那也不足以刘尧太过于去重视。但是他蔡邕的麾下还有这刘备的存在,这却由不得他刘尧不在意了。

第三百六十章出诊北海

刘尧在看完了之后,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起来。按照这书信上所说的,这孔融已经病重了有好一段时间了,一直都是卧病在床,而且他居然还在书信上说自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前来幽州有些可惜之类的云云。这言语之中丝毫没有像是再跟老朋友叙旧了的语气。反而更多的是一些官面上应付的话语。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孔融卧病在床,那么现在在北海掌权的人会是谁,那就不言而喻了。

“岳父大人,这封书信的字迹可是孔北海他自己的?”有些有些疑惑的问道。因为他发现这上面的字迹虽然写的也不错,但是绝对不会是出自一位书法大家之手。

“恩?!”这时候蔡邕才发现了这其中的问题,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这不是,孔北海的字迹老夫最熟悉不过了,这绝对不是他亲笔所写的,可能是他卧病在床,才找人代笔的吧。”

“果然吗!?”刘尧心中暗道,而那郭嘉也发现了这刘尧有些不对劲了起来,连忙从刘尧手中接过了书信,仔细的看了起来,没一会同样的,脸上也出现了刘尧一样的表情。

刘尧见状,连忙对着郭嘉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不要说话。这其中很明显,这孔融的身子骨一向是不错的,但是现在一下子病的那么重。按照刘备的野心,这其中要是没有什么问题,打死他刘尧也不相信。不过这政治上的事情他刘尧还不想要蔡邕他们去操心,而且还是关于他好友的事情。刘尧也不想要他们担心。有什么话还是避开他们几个人说的好。

但是刘尧看着那蔡邕一直忧心忡忡的样子,刘尧不禁安慰道“岳父大人你放心吧,明天我就让我们医学院最杰出的弟子关康前往北海一趟。为那孔北海看看。想来不会有事的。”

蔡邕听了有些不悦的说道“为何不让那华神医或者张神医走一趟呢,那样子不是更加好吗。”显然是觉得刘尧有些小气了,光派一个弟子去,有什么用啊。

刘尧对此也只是笑了笑说道“岳父大人,这华神医和张神医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研究一项医术,分身乏术啊。而且你老人家也放心吧。那个弟子可是华神医亲手调教出来的,医术上已经得到了他老人家最少五分的真传。一般的病症,绝对是不在话下的。”

开玩笑,刘尧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孔融就把华佗和张机两个人派出去呢。至于那什么在研究医术之类的云云。那自然也是假的了。这万一那个腹黑的刘备将华佗和张机给暗害了,到时候他刘尧那不是要哭死。至于那个关康的医术他刘尧倒是没有作假,甚至华佗已经有想要将他收为亲传弟子的地步了。只要不是什么绝症,那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有他出马那也足够了的。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刘尧派出关康,也不乏打探打探北海现在情况了的意思。这种事情若是让华佗和张机两个人去做,难保这两个老家伙不会吹胡子瞪眼的跟刘尧翻脸呢。想想这样子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果然蔡邕听了刘尧的话,心情也好了一些了的,说道“尧儿,那这件事情那就拜托你了,一定要让孔北海的身子恢复过来啊。”

“一定!”刘尧自信的说道。不过心中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若是这孔融的病真的和刘备有关系。那恐怕想要救回孔融的命,那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没过多久。心中依旧是有些忧心忡忡了的刘尧,就随意找了一个借口跟着那郭嘉离开了这研究院,直接回到了那大将军府之中,同样的,也命人将那贾诩给直接找了过来。

“主公,唤我来有和要事?”没过多久,那贾诩便来到了大将军府中。

“文和,最近那北海可有着什么动静?”刘尧皱着眉头问道。

贾诩听了不由的一愣。这才说道“没有啊,那北海最近很太平。”

贾诩虽然说的是北海很太平,但是实际上说的却是那刘备很太平。这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了,在这北海也就那刘备还能让刘尧注意上一点。

刘尧听了有些不悦的说道“文和,怎么会没有事情,难道那孔北海没有生病?”

贾诩听了笑了笑说道“主公,原来是这件事情啊,大概一月前传来过消息,那孔北海偶感风寒,因此一直都在府中静养,些许小事,我也就没有打扰主公你。”

“偶感风寒,偶感风寒到了现在怎么会成了病重了的!文和这消息是你亲自查到的,还是从那北海流传出来的?”刘尧不满的叫道。

贾诩听了病重两个字,也同样感到了有些不对了,连忙说道“主公,这北海可是主公亲口说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北海的探子那也是比较多的。甚至还有着一人是在孔北海的府中做事的,这消息就是他传来的,绝对不会有假。”

“呵呵,那还真是有趣啊,难道北海的那些个郎中都是垃圾吗,一个小小的风寒,都一个月了,治不好那也就算了,但是现在居然都能搞成病重的样子!”刘尧讥笑着说道。那言语之中的含义那就不用多说了。

“主公,那北海的郎中哪里会有我们幽州医学院这样子的水平呢,或许真的是越治越重也不一定啊。而且或许他们也是怕丢面子,才会隐瞒了这么久,秘而不发的吧。”郭嘉奸笑着说道。

刘尧无奈的摇了摇头,好笑的看了一眼郭嘉说道“好了也不要贫嘴了。不管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那刘备搞的鬼。怎么说着孔北海那也是我岳父大人的至交好友,跟着我也有些交情。文和你派些你的人马护送那医学院的关康走一趟北海,有病治病,没病吗,嘿嘿!哦,对了,记得动静闹得大一点!”

“遵命!”贾诩随意的拱了拱手说道。这刘尧已经说得那么明白了,要是他贾诩还不能够听明白,那么他毒师的名号也就可以不要了。

这关康不过就是一个幌子而已,能给那孔融治好病,那自然是最好了的。那样子那孔融身体好了,这北海依旧是在他的治理之下,那样子那刘备的伪君子性格,那就不足为虑了。

至于刘尧让他派出去的人马,那其中无疑就是搜集情报的人员啊。若是那关康没有办法治好孔融。那么到时候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若是能够得到那刘备暗害孔融的证据,那就再好也不过了。到时候那刘备必将身败名裂,在也无出头之日。

至于为什么要声势浩大一点,那自然就是为了安全考虑了。说实在的,若是那关康只带着几个人前往那北海。到时候若是被那刘备关押起来,或者害了。到时候他刘尧一句我没见过,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刘尧也拿他没辙。

因此刘尧才要弄出一点动静来。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刘尧因为心系孔融的健康,从而派出幽州医学院的郎中前去给那孔融治病。

若是在这样子的众目睽睽之下,这关康还出了什么意外,那傻子都知道是谁干的了。以那刘备的缜密心思,他非但不会暗害关康,反而的,还会让人好好的保护才是,生怕在半路出了点什么事情,到时候他可是有口说不清了。

不过刘尧对于此行能够找到刘备暗害孔融的证据,也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也就算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第三百六十一章不满科举

“主公,主公,大事不好了!”就在刘尧等人谈论的时候,一个亲卫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有些焦急的喊道。

被打断了的刘尧,心中十分不爽,在看着这亲卫的样子,怒道“你这样子成何体统!我早就说过做事要处变不惊才是。”

那亲卫被刘尧这么一训斥,顿时连气都不敢喘了,满头大汗的看着刘尧,一句话也不敢说了。他很清楚,这刘尧虽然平时看起来十分和善,好像没有什么架子的样子。但是一旦真的生气起来,那也是很恐怖的。先前的那八十八个贪官污吏那可就是个好榜样啊。

“主公,想来他应该有要事要禀告才是,就算了吧。”这时候郭嘉站了出来,作和事老了。他也知道刘尧并没有怪罪这亲卫的意思,只是心情有些不好而已。

“下次注意这点,有什么话快说吧。”郭嘉对着那亲卫轻声的说道。

那亲卫感激的看了一眼郭嘉,在有些心虚的瞥了一眼刘尧,看到刘尧没有什么反应,这才说道“启禀主公,两位军师。有十几个书生正在那幽州书院门前捣乱。那蔡院长已经前往了。”

“有人捣乱那就直接把他们给丢出幽州去,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还要我教你吗?”刘尧怒道。本来他就被先前那孔融的事情弄得有些心情不爽了,现在居然还闹出了这样子的事情来。居然还敢在他刘尧的地盘上闹事,简直就是不知死活了。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还找上了那蔡邕。要是气坏了他老人家的身体。那该如何是好。

“可是,可是……”那亲卫看着刘尧如此的样子,想要说的话却又再一次的说不出来了。

“说!”刘尧这时候也有些平静下来了。冷冷的吐出了两个字来。

那亲卫得到了允许,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主公那群文人也算不上是捣乱,只是想要见主公一面而已?”

“见我一面?”刘尧有些疑惑的问答“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我仔细的说清楚。”

“主公,我也不是很清楚,消息是幽州书院的一个学生送过来的。只是说那些个人似乎是外来的学子,而且对于主公的那科举制有些不满,这才前往那幽州书院讨要一个说法了的。而主公当时正好离开了幽州书院。所以蔡院长只能出去一见了。”那亲卫小心翼翼的说道,生怕再一次的惹那刘尧生气。

“呵呵,主公,还是来了啊。”郭嘉听了那亲卫的话。也不禁笑了出来。

刘尧对此也只是笑笑而已。他早就知道这科举制的出现迟早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的。毕竟他确实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这其中不仅仅是包括一些世家的利益,刘尧对此反而是不放在心上。毕竟现在的幽州,那些个世家早已经没有什么说话的份了。想要反对,也要看看他们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而这反对科举制同样的还有这一些其他的人。因为刘尧所设立的科举,不仅仅是考一些诗词歌赋吟诗作对,更加注重的是实用。因此必定会遭到一些个只会附庸风雅了的文人士子的反对。刘尧也等了不少时间了,现在总算是来了。也好,趁着这个机会一次性的给解决。省得日后再有麻烦。

“文和,那北海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了。奉孝,史阿,随我前去那幽州书院一观。”刘尧说道。随即大步的向着那幽州书院的方向而已。

“诺!”三人同时应诺道。那史阿和郭嘉也慢慢的跟上了刘尧的脚步。

幽州书院之前,此刻正有着不少人正围着一圈的样子,看上去很明显的分成了两派,一派就是以蔡邕为首,身后十几个幽州书院的学生,而另外一边,则是十几个不知道从哪来的文人士子,双方似乎正在那里对峙着呢。

“学生豫州董林见过蔡大家!”这时候那群文人之中为首的一个看上去二十五六岁的文弱青年站了出来,对着蔡邕恭敬的行了一个学生礼。毕竟这蔡邕那还是天下之名的大儒,他董林作为一个读书人,自然是对他崇拜不已。

“好好!不知道你们此次前来有何事情想要见尧儿!”蔡邕随意的点了点头,有些不悦的说道。毕竟这幽州书院那可是他蔡邕的宝贝,被人这样子找上门来,那无疑就像是被打脸了一般,那心情怎么会好呢。要不是自持着身份,他蔡邕恐怕都想要命人把这帮子人给赶走了。

“蔡大家是当今天下的大儒,还请蔡大家为我等做个主啊!”那董林瞬间就变了脸,对着蔡邕哭喊道。

“还请蔡大家做主啊!”那董林话音刚落,他身后的那些个学子们纷纷齐声喊了起来,那个气势倒是将蔡邕给唬的一愣一愣的。

“这,不知道你们有什么事情想要老夫为你们做主!”蔡邕看着这董林一帮子人的样子,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有些尴尬的开口问道。

“敢问蔡大家,自从文景二帝以来,我们大汉一直都是独尊儒术的,而蔡大家那也是儒家出生。既然如此。那为何大将军如今所设立的科举制之中,非但没有考诗词歌赋之类的,反而是多了什么天文地理,木工手工之类的低贱手艺。我等儒家学子岂能与这等低贱之人相提并论呢。难道我们大老远的前来参加科举,到头来还不如那些个低贱之人吗?”那董林得到了蔡邕的同意,当即就理直气壮了起来,毫不客气的抨击了刘尧所设立的科举制。

蔡邕听了顿时恍然大悟了起来,他总算是清楚了,原来这群人并不是不同意刘尧所设定的科举制,相反的,他们十分的同意,或者说十分的渴望才是。

至于为什么有现在的场景,那完全就是他们心中不平衡而已。

在刘尧所设定的那些个科举考试之中。五花八门的什么东西都有,唯独这诗词歌赋那虽然也有,只是这诗词歌赋虽然也考,但是即便是考上了,那也做不了官,反而那些个木匠农业之类的低贱手艺,只要考上了,还能够当上一个小小的官职。难怪他们会心中不平衡了。

大老远的听到这科举制的消息,以为这就是寒门子弟的春天到来了,他们一个个的都对自己腹中的墨水自信的很,相信到时候只要随意的来一首大作,那么其他人还不是妥妥的会被自己的文采所折服,到时候平步青云,升官发财不在话下啊。

但是来到了这幽州才知道,他们引以为傲的那些个吟诗作对,舞文弄墨,到头来居然一点用都没有,心中的希望顿时破灭了,这才会不顾一切的前来幽州书院讨要一个说法来了的。

不过蔡邕对于那董林的一番说法那也是冷笑不已。若是换成他还没有见到过刘尧之前,或者说还没有被刘尧的那一番看起来古怪,实则上是意义重大的理论影响之前。

他要是听到了这董林的话,有人胆敢冒犯他蔡邕心中对于儒家学说的尊重。恐怕以他蔡邕的性格,早已经是不顾一切的冲上门取找人讨要说法了。不过很明显,现在是不会了。

“我……”

“你们是想要见我吗?”还没有等蔡邕想要开口为刘尧辩解,一个满含威严的声音便穿透了人群,直直的传了过来。

听到那声音,董林齐齐的转头看了过去,便看到了一个身着黑色汉服,比他董林还要年轻上一些的陌生年轻人带着几个威风凛凛的亲卫走了过来。

“是大将军!”这时候蔡邕身后的学子惊喜的叫了出来,那董林那些外来的人不认识刘尧,他们这些个幽州书院的学子那可不会不认识。

第三百六十二章怒斥董林

“州牧大人!”那董林听到是刘尧来了,那心中就是一个激灵,额角冷汗不住的流了下来。别看他先前在蔡邕面前好像是很牛气的样子,但那纯粹就是见到刘尧不在,而那蔡邕又因为身份不会发作的原因,这才耍耍威风而已,现在刘尧亲自到来了,他还真的有些怕了。

要知道这刘尧虽然在整个大汉那都是十分出名的,但是那也是有区别的,在幽州那是因为他实行仁政,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至于在中原或者南方等地区,那刘尧的威名可是靠杀出来的,平定黄巾,剿灭乌丸,那些个战绩可都是在站在尸骨累累上爬起来的。在他们这些人眼中他刘尧跟大魔王恐怕都没有什么区别了。让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去面对刘尧,想不害怕都也不行啊。

“老师。”刘尧直接穿越了人群,来到了蔡邕的身旁,恭敬的对着蔡邕行了一礼。

“尧儿,你来了啊!”蔡邕笑呵呵的说道,既然这刘尧来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用麻烦他了,以他刘尧的口才,随随便便的就能打发了那些个人了,自己也好乐得清闲。

刘尧点了点头,说道“给老师你添麻烦了,接下来的事情我自己来吧。”

说完刘尧便直接向前跨了一步,来到了那董林的身前,淡淡的问道“可就是你们想要见我吗?”

这刘尧当主公也当了那么多年了,平时虽然看起来平易近人的。但是要威严起来那也是足够的威严的,就这样一站在那群学子的面前,就已经吓得他们不自觉的后退了一步了。有些害怕的看着刘尧。

说实在的,他们前来讨要一个说法,那也不过就是头脑一昏,临时起意的而已,而且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能够真的见到刘尧。现在这样子反倒是有些不上不下,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的好。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就是没有人敢上前一步,正面面对那刘尧。最终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那董林的身上。毕竟这件事情是他带头的,先前也是他出马的。现在不是他上那还是谁,倒是有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节奏啊。

那董林看着这情况,也知道是不可为,无奈之下治好咬了咬牙。站了出来。深呼了一口气,平静了一下心情。走到了刘尧的面前恭敬的行了一礼道“草民豫州董林见过州牧大人!”

刘尧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这董林,暗自的点了点头,他原本还以为自己往这里一站,再加上那有些问罪了的话语一出。那些个人空恐怕就没什么人敢站出来说话了的。

而这董林不但站了出来,而且很快的调整好了心态,用这一张笑脸面对着刘尧。不管这董林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光是他这一份胆气,就值得刘尧为之侧目了。虽然刘尧的记忆中没有董林这个人。但也不妨碍刘尧对他的欣赏。

也因此,刘尧心中的怒气也总算是消了一点了。再怎么说他今天也是准备来讲道理的,要是用强,早就让人直接丢出去了,也省的自己走一趟了。

刘尧随意的点了点头,明知故问道“董林,是吧,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想要找我的?”

那董林硬着头皮,问道“敢问州牧大人,为何州牧大人你设定的那科举之中。那些个木工农民之类的都可以有着一官半职,而唯独我们这儒家学说却并没有任何官职存在。我等文人岂能在那些个三教九流之下!那岂不是有辱斯文!”

“放肆!”刘尧怒斥道“你告诉我,什么叫三教九流,什么叫有辱斯文!你可是看不起那些个农民与手艺人?”

“难道不是吗,士农工商,历来如此,州牧大人难道还敢不认同吗?”那董林也算是豁出去了,今天就算是死,也要将心中的不痛快一口气的吐出来。

“呵呵!”刘尧冷笑两声,问道“我告诉你,在我幽州,从来就没有什么士农工商的概念,所有人那都是平等的。还有我倒想问问你,看样子你今年也有二十五六岁了吧,你可曾这天下有着任何的贡献?”

董林听了楞然,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他这一辈子做了什么,除了吃喝拉撒,那就是看书再看书,除了附庸风雅,吟诗作赋那就没有别的事情了,还真的没有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在刘尧面前,他又怎么甘心刘这么大一个面子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学生我自知这么多年来碌碌无为,现在却听闻州牧大人开办科举,这才想要前来幽州,想试上一试自己的才能,能够讨个一官半职,将来为百姓做主。”

刘尧看着这董林在这里插科打诨,刻意巧妙避开了刘尧先前的问题,心中倒是有些不屑了起来,没有理会他的话,继续说道“我问你,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若是没有那些农民种出来的粮食,你吃什么东西过活。若是没有那些个手工艺人做出来的桌椅,印刷出来的书籍,你住在哪里,你上哪去看什么书。他们每一个人都对着天下有着无比的贡献,虽然这一份贡献看似微不可言。但是比起你一个一事无成的人来说,那也要好上了千万倍。你现在告诉我,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们?”

“这……这……”那董林被刘尧说的满头大汗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反驳了。他从前还真的就没有想过这些个东西。但是现在得到了刘尧的提点,他才发现,自己从心里看不起的那些个农民与工人,原来也是有着那么多的作用的。要是没有他们,自己恐怕早就饿死冻死了,哪里还能够看什么圣贤之书啊。

“若是没有他们,你,你,你,你们几个早就不知道死了多久了。换句话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与你有恩之人,而你们现在却反过来看不起他们,这不是忘恩负义还是什么。就你们这种忘恩负义之人,也佩将圣贤之道口口声声的挂在嘴边,可笑,可笑之极!”刘尧丝毫不留情的讥讽道。

顿时那十几个学子包括那董林在内,所有人一张脸全都煞白了起来,那样子仿佛就是被人在胸口重击了一般,冷汗直流。好不狼狈。

其实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了。这信仰上的冲击,那可比**装的创伤要重了多了。对于他们这些个儒家学子来说,最在乎的就是这些名声了,若是被人当成了忘恩负义之人,那么他们也就不用活了,干脆刎颈自杀了算了。

蔡邕略带笑意的看着刘尧,满意的点了点头。显然是对于刘尧的这一番说辞极为满意。当然不是认为他刘尧的理论十分精彩,而是因为刘尧好好的压了压这些人的锐气而满意。

说实话的,刘尧的这番话,乍听之下,好像是无比的正确,但是也只能拿来唬唬这帮子涉世未深的小家伙而已。若是用在他蔡邕这样子的老江湖身上,那纯粹就是狗屁不通。

而蔡邕身后的那一群幽州书院的学生们,看到刘尧随随便便几句话,就将那些个人说的哑口无言,一个个那是得意的不得了。就好像刚刚挫败那董林的人是他们一样。

“还请州牧大人赎罪,我等绝无此意,州牧大人说的不错。我们更本就没有资格看不起那些农民们,没有他们,或许就没有现在的我们了。”那董林第一个反应了过来,对着刘尧赔罪道。

而董林身后的学子们看到了董林的举动,也是连忙的拱手道歉,他们可不想被人当成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这样子的报包袱,那实在是太沉重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给你理由

“罢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你们日后切记就是。”刘尧随意的挥了挥手,大度的说道。不过此刻的他心中那早已经是乐开了花了。当初他能够吧蔡邕都给说服了,现在搞定一群书呆子,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是州牧大人,草民还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州牧大人能够为草民解答?”董林恭敬的问道。

“问!”刘尧淡淡的说道。显然是没有吧这董林的问题看在眼里。他今天就是要让人心服口服了,一次性将问题解决了,免得日后再麻烦。

董林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问道“敢问州牧大人,为何这科举之中,武科举,行军布阵可以为官,这农业可以为官,这手工同样可以为官,就算是那天文地理等等亦是如此。为何唯独我们这儒学却无法为官呢?”

刘尧心中轻笑了两声,暗道总算是问道点子上了,当即仰天看了一眼,这才开口道“这武力过人者,就像我幽州黄忠黄汉升,可以为将为帅,带兵上战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这擅长行军布阵者,就如同我身边的郭嘉郭奉孝,可以为军师,为大军出谋划策,杀敌于千里之外。这两个我就不需要多做说明了吧。”

董林愣愣的点了点头,很显然他对于这两点也没有什么异议。这黄忠和郭嘉两个人的大名,他也是早有耳闻了的。以他们两人的本事,自然是不在话下了的。他在意的其实还是下面的几个。

刘尧看着董林的样子。笑了笑,继续解释道“这精通农业者,就像我们幽州的典农校尉枣祗。他一人所发明的屯田制,使得我们整个幽州这粮食的产量与日俱增,从而使得我们现在幽州的百姓年年有余粮,丰衣足食的。你说以他的本事能够为官?”

董林听了心中一愣,有些傻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