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状元(下官)-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般。肆意而痛快地收割着人命。
战事结束了。这场宫廷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段明玉的最后一步棋子完美的发挥了作用。这支军队是段明玉在寿春之战中借给杨复恭的。麾下将士只听命于段明玉。杨复恭一般也不会插手这支军队。在这最后关头。谁也洠в邢氲酱竺ΧΦ奶频墩蟪晌ǘΦ挠辛Τ锫搿
“陛下。”杨复恭跪在李儇面前。颤颤巍巍的呼喊道。
“杨爱卿。你我君臣一场。你能否在遵朕这最后一道旨意。”李儇双目血红。脸色发黑。已经中毒太深。神仙也难以救回他的性命了;“朕自登基以來。有愧于祖宗。有负于父皇。今皇子年幼。朕要回师长安。传位于七弟。岐州一应军伍暂由宋文通暂领。文通。”
“末将在。”宋文通全身甲叶整整作响。上前俯首恭听旨意。
“此番你立下大功。李昌符已然授首。朕封你为陇右节度使。赐名李茂贞。愿卿家毋做第二个李昌符……”
“末将定效死于大唐。效死于社稷。”
李儇在人生的最后一刻。竟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來。李儇起驾从岐州到长安途中虽然一直昏迷不醒。直到长安城外。七王爷在渭桥相迎。李儇竟然醒转过來。
“皇兄。”七王爷李杰见到李儇瘦骨嶙峋的模样。不禁潸然泪下。虽然皇兄于政事之上一塌糊涂。但是毕竟是骨肉兄弟。此刻两兄弟紧紧的握住了对方的手。
“七弟。为兄这副担子就交给你了。为兄……”李儇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说出口。却一口气洠蟻怼d廴怀な拧
三天一过。新帝登基。
灵堂那边白茫茫一片。金銮殿殿却已恢复了金壁辉煌的模样。皇家比不得寻常百姓家。家事也是国事。新帝登基乃是举国同庆的大日子。既延误不得。也不能带出一丝晦气來。
登基大殿异常隆重。从内朝、外朝、再到牛门、御街。所有的灵棚都已撤下白绫。换上彩绸。装饰的花团锦簇。唯有灵堂一处仍然带孝。穿白衣、扎白带子的的宫人、内侍们暂时也被约束在灵堂内。大典期间不得随处走动。
新帝登基。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元老宿臣。各依序列。依次入殿。参拜致礼。山呼万岁声中。李杰小心翼翼地把他的屁股放在皇帝的宝座上。心里终于踏实了些。
今天。万众瞩目。他是唯一的主角。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秉承天意。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望着御阶下跪拜的群臣。他就像高高在上的神明。俯视着脚下的蝼蚁。那种感觉。实是飘飘欲仙。
参拜新君已罢。蒋玄晖。崔胤。孔纬。张俊。杜让能等一干朝廷重臣正便率中书、门下、枢密两府一院、六部、九卿进请陛下更换年号。
循旧例。先皇驾崩的当年。年号是不更改的。新任皇帝要在次年元月一日。再拟立新的年号。可是如果仍然沿用旧的年号。对如今的大唐來说就会多一年陷入阴影。就无法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所以也顾不得古制旧礼了。在他的授意下。三相率百官请立年号。早已有备的李杰假意椎让一番。便更改年号为“龙纪”。
随即。李杰又改了自己的名字。
他本名叫李杰。七王爷秘密延请京师有名相师。为自己拟了一个新名字。单名晔字。今后。李杰就叫李晔了。
唐以火德兴国。这个晔字华中有日。正合大唐国运。在他看來是大吉大利。虽说命相风水之说终究有些虚妄。但是对急于巩固政权的李晔來说。但凡能诗些吉利彩头的东西。他现在都不厌其烦。从善如流。
起好了年号、名号。随即便是大赦天下。颁布新政。新帝皇恩浩荡。普天之下雨露均沾。除杀头大罪不得开释外。所有罪囚都做了开释、减刑等处置。
同时。春闱科举大考正在紧张进行之中。李晔下旨。这一科春闱。扩充取士名额。每科录取人数由太宗皇帝时候的每试几十人扩充了十倍甚至百倍。达到了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并规定从此以后。均依此例。此举自然得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唯求入仕一途的读书人及其家眷的热烈拥护。
科举考试。同科及第的进士们互称同年。称主考官为座主、座师或恩门。自称门生。这样。新进士就和主考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师生关系。新进士常把自己的及第看作是主考官对自己的一种恩情而感恩戴德。于是科举考试就成了主考官结党营私。建立和培植自己势力的一种渠道。唐末的牛李党争就是一例。
李晔有鉴于此。就把最终决定考生能否被录取的大权移到了自已的手上。从而形成了科举的第三级考试:殿试。皇帝成了最终的主考官。成了所有新进士的恩门。所有的新进士都成了皇帝的学生。成了天子门生。他们感恩戴德的对象只能是皇帝了。这样。皇帝就把科举的取士大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上。
李晔大肆扩充取士名额。就给官宦队伍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这些进士将來都要在官府中任职的。这就等于一下子掌握了一支庞大的效忠于他的后备官员队伍。这一手十分高妙。献计者正是段明玉和即将上任为新任宰相的孔纬。
随即。李晔便大肆封赏群臣。
远征在外的将帅固然皆有封赏。朝中文武也不例外。孔纬。张俊。杜让能等人都加官晋爵。自己已升无可升的。就加官、加爵。擢升他们的儿孙子侄为官。
段明玉也升官了。由三等王爵升为一等王爵。靖王改为宋王。并兼任天下兵马招讨使。太子少保。这下子可真的是权倾朝野了。

正文 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

李晔下一道诏令。文武百官便山呼百岁一次。声音如排山倒海。坐在高高御座上的李晔感受到迎面而來的巨大声浪。不禁热血沸腾。这就是权力。无上的权力。阶下每一个人。都是威震一方的文武重臣。而他们莫不跪倒在自己的脚下。这就是帝王。
王爷。哪怕是再尊贵的王爷。和皇帝之间都有着天渊之别。不坐上这个位置。永远不会感受到那种天下江山尽皆掌握手中的滋味。虽然心中仍然是重、肃穆。和缅怀先帝的哀伤。他还是禁不住露出一丝微笑。于是学着皇兄以前的习惯动作。伸出一只手。缓慢而有力地一挥。沉声说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众臣爬起。依序归位。
李晔随即抬起头來。平视前方。沉声道:“朕于潜邸时。掌理长安府事。府中干吏。蝉精竭虑、勤勉用心。皆堪重用。今朕承继大宝。是故擢升任用。來人。宣膘旨意。”
“奴婢遵旨。”
宣旨太监答应一声。说道:“上谕。李芳任给事中、狄杰为东阁门使;程羽任西阁门使、韩全海为殿前左班、刘季述为右班殿直……
宣旨太监一一念來。王府属吏大多在朝中安插了职务。这些官职不但充斥于中书、门下、枢密和六部。而且遍布于京师和地方的军队系统。总人数。足足有八十多人。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就是了。他们担任的官儿都不算大。可是谁都知道。用不了三年五年。这些人便会连连擢升。成为皇帝在文武班中的中坚力量。
这些人中以韩海全。刘季述等人为代表。代表众受封官员上殿谢恩。李晔和颜悦色地将他们唤起后。突然热泪盈眶。颤声说道:“先帝非只天下之君。也是朕的胞兄。兄皇龙驭宾天。朕心中不胜悲恸。先帝在时。厚爱家人。未尝以至尊自居。朕登基大宝。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岂敢不效先帝。今朕登基。大赦天下。文武官俱受封赏。天下万民俱承宴恩。岂能忘却了家人。娘娘、皇弟、皇子、皇女上前听封口……”
已换穿了宫装礼服的前朝皇后、皇子、已嫁人的两位皇女和公主、全都走上前來。向皇帝见礼。李晔早已离开龙座。一溜小跑地下去。堪堪将他们扶起。热泪盈眶地道:“皇嫂、皇弟、皇侄。你们都起來。都起來。朕这道加恩的旨意。你们不必跪接。静听便是。”
宣旨太监待李晔退开一步。才清咳一声。高声宣旨:“……魏王李建。改封吴王。加永兴节度使、平章事;皇次子李顾。加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弟李贺。加淮南西路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知开长安府、封齐王;先帝子女、今上子女。今后均称皇子皇女。无分彼此……”
随后。又追封先帝已经过世的两位皇后。给皇后上尊号。皇子还是皇子。公主还是公主。在封号上是有品秩的。这一进封。她们的俸禄、待遇便提高了一层……
李晔这般作为。登时打消了许多老臣的担忧。如果说加封的那些节度使、平章事、甚至王爷都算是虚衔。只是增加了俸禄和待遇。并洠в惺裁词等ā?墒腔实芾詈氐H纬ぐ哺V惺榱钊词鞘荡蚴档娜ΑO然试谔煊辛椤?梢园蚕⒘恕
李晔将众臣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不禁生起一丝暖意。这时。皇弟李贺已上前谢恩。他无暇多想。忙上前扶住皇弟。好言安抚一番。说起亡兄时。两兄弟俩执手相望。热泪纵横。好一副兄友弟恭的感人场面。文武百官见了。有人思念起先帝來。也不禁随之暗暗饮泣。
随后。皇后便领着一双子女上前谢恩。
在李晔面前。一些年幼的公主忍不住自己的悲恸之情。则跟在姐姐们后面。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盈盈打转儿。
“陛下。臣妾率一子三女。叩谢皇恩……”
“嫂嫂快快请起。”
李晔赶紧扶起她。动情地道:“皇嫂。皇侄……咱们虽是天家。平坏可废。但是如此称呼。仅止于金殿。按皇兄时规矩。咱们一家人日常相见。只以家人相称。朕仍是嫂嫂的小叔。李贺的二哥。孩子们的叔父。皇嫂。你们不要过于悲伤了。逝者已矣。不能复生。朕继承大宝之后。朝政上会秉持皇兄一向的主张。抚内攘外。与天下黎民共创太平。在家里。联也会像兄皇生前一样。做一个仁厚友爱的一家之主。”
皇后垂下头來。低低地道:“谢陛下。”
李晔点点头。环顾文武。上前两步。大袖舒展。亢声说道:“众位卿家。承天恩赐。以火德王。始有我唐一朝。先帝虽洠в懈咦嫣诘男鄄糯舐浴D险鞅闭健U癯け薅钅凇5焓⑹乐?蚬胖住R灾凉瞬ⅰK暮1龇5杂状鹊壅魈痔煜隆<仁窍鹊鄣某甲印S质窍鹊鄣陌堋I钍芟鹊鄣亩鞒琛=裼质芟鹊垡磐小5贸星Ч胖怠
这番话酝酿良久。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说起來铿锵有力。在金殿上久久地回荡着。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文武百官都知道这是新任皇帝登基的最后致辞。将定下他今后执政的基调。所以无不侧目倾听。
“从來帝王之治。无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先帝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英明神武。千古明君。朕之天资难及先帝万一。唯有夙夜孜孜。寐寐不遑。躬行勤政。焚膏继暴。以勤补拙。谨遵先帝的遗政遗志。不负先皇所托。还望众卿竭力扶助。与朕共创大唐之万世太平。”
敬天法祖。那就是他不会对朝政大动干戈。僖宗皇帝的一切遗政遗命。他都将奉行不渝。这也让忐忑不安的文武百官们最终踏实下來。
文武百官齐齐跪倒。轰然应道:“扶保大唐。臣等责无旁贷。定当戳力同心。效忠朝廷。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四百章 燕梁袭晋

圣旨宣布完毕之后本该大宴群臣,可是先帝丧期未过,开国宴这样的事情未免不合时宜,于是李晔只抿了抿嘴,百官颌首示意,众武缓缓退下。
朝廷全体焕然一新,对于大唐,现在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唐僖宗提前死了,田令孜提前死了,宦官之宦已然不在,如今天下有五成掌握在大唐的手,按照段明玉的提议,新皇唐昭宗李晔对朝堂展开了一场政治革新,以前节度使兵权,财权,政权具于一身,所以有拥兵自重的条件,段明玉上书,要求制约节度使的权力,节度使不管财权和政权,只管兵权,这样一来,节度使即便想要割据,没粮草,没民心,如何能成事。
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革新就此拉开了序幕,遍观天下,除了蜀,和河北,河东三地,其他的地方都在大唐的掌控之内,蜀的陈敬瑄和王建还打得火热,不过王建已经占了上风,假以时日,应该可以打败陈敬瑄,两人都是不甘心归附朝廷的野心家,打一打也好,河北主要有大大小小的藩镇近十个,主要的藩镇就是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麾下兵马十几万,朱温就率兵投靠了他,如今朱温占据了一县之地,这个县城还是刘仁恭划拨给他的,朱温实力虽然不及从前,几万大军还是有的,被唐军和李克用的河东军夺了汴梁城之后竟然悍然称王,自封为“梁王”,麾下军马称为梁军,朱温招兵买马,地盘也扩张了不少。还有一路藩镇就是河东李克用了,李克用实力雄厚,是藩镇最强,一向对大唐没有恶意,李晔倒不好直接向他伸出改革的魔爪了。
历史已经改变了,大唐重新焕发了活力,前次三藩破田令孜,潼关,长安城之后,李克用就率部踏上了归途,路上,却遭到了朱温的袭击,刘仁恭是李克用出兵帮他夺下的幽州政权,李克用和朱温又是世仇,而刘仁恭却收留了朱温,且坐视李克用遭袭,李克用猝不及防的情况之下被打得大败,刘仁恭见李克用大败,又萌生了吞并河东的野心,自称燕王,发兵六万,与朱温兵合一处,进逼河东,追杀李克用败兵,李克用的军队被打散了,刘仁恭又修书给契丹八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劝其出兵,所以契丹也随即出兵河东,河东形势,岌岌可危,而李克用还没有从刘仁恭和朱温的围剿脱困,并未逃回河东,河东处于一片混乱之,太原人心惶惶。
在逃亡的路上,李克用遇到了一路败兵,这是一营人马,只五百多人,主将是周德威。惊闻晋王在此,周德威又惊又喜,却又担心追兵及,自己兵微将寡卫护不周,伤及王爷性命,所以拿出了吃奶的劲儿,护着李克用拼命地往太原跑,远远跑在各路逃兵和追兵前面,此时的太原也叫晋阳,契丹虽然也出兵了,但是有雁门关在手,晋阳城城池高大,一时也没有大碍。
幸好李存孝和李克用两路败兵虽败而不溃,两路兵马有意押在后阵,且战且退,不时设设埋伏,弄个陷阱,逢山毁路,遇水拆桥,给追兵制造种种障碍,而刘仁恭的燕军实力本不及河东军,乍得一胜,还是心有余悸,一见河东军旗帜鲜明,队列整齐,远远一见他们追兵赶来,森立如林的长枪大戟便在主将号令下齐刷刷逼来,也不敢逼之过甚,这一来河东军得到了最大的保全。
昔年前秦符坚一场溃败,九十万大军殁之一旦,后世土木堡之变,五十万大军折损过半,而河东军幸赖有两员名将有意缀后押着阵脚,使得军大量杀伤河东士兵的计划失败,数大军虽扔下无数的粮草箭矢各色辎重,养肥了刘仁恭和朱温,兵力却得到了最大的保全,还有三万人成功地逃出了梁军,燕军的虎口。
一边逃,一边汇合,虽然仍是乱哄哄的不分编制不分统属,毕竟人马斯多,李克用这才心安,趴在马车上,想着这莫名其妙的一败,李克用痛心疾首,心却也明白,此番大战失败,燕军和梁军必趁胜反攻,进行报复。
于是在车上,他便开始拟定应对策略,频频下达诏命,命其义弟李嗣源急赴三交口,总领上党以西军务,命周德威等分驻馈、定、高阳关等关隘,命程思远坐馈雄州,节制保定、保肃诸军。当然,这些将领们有的还没找到呢,诏令发下去,还得先找到这些人再说。
李克用臀部和大腿各一箭,一开始没有及时清理余毒,创处肿的老高,每日只能趴在车上,接到前线急报而来的奏疏,李克用骤逢大败,又逢大变,一时心乱如麻,脑乱哄哄的只想到这败绩出来,河东震动,将相士绅、贩夫走卒,人人皆知,纵然自己能打败两军,退了契丹,也难以让自己的人生抹去这一伤口。一想到此处,李克用不由得心如刀佼,猛地里厮吼一声,如负伤的猛虎,凄厉惨绝之极。
不远处,败兵徂正拖着疲惫的身子扎下营盘,虽然仍是疲惫不堪,不过离故土近了,大家的神色比起前些天惊弓之鸟般的神情却轻松了许多。军大帐一声凄厉的嘶吼,近处的一些兵丁听见了,只是微微一怔,探头向那个方向看了几眼,然后借洋洋躺着的继续躺着,正在埋灶煮饭的继续添柴,远处正有人挖着壕堑、设着鹿角、拒马……
有一个一头乱发、一只军服袖子空空荡荡的伤兵慢悠悠地踱到军大帐附近,一屁股坐在地上,从怀里拿出一个馍,慢吞吞地啃着。几天的相处,站在那儿的几个内侍亲军已经认得他了,他姓安,是太原带过来的兵,本籍上党,听他说话的口音,的确是那边的人。
这人年纪不大,眉清目秀的,要是仔细看看,虽然胡子拉碴,蓬头垢面,可是,要是梳洗打扮一番,就是个俊俏之极的后生。


第四百零一章 予尔三矢

这样俊俏的后生,也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大姑娘小媳妇,可惜了……
看看他的左臂,已是齐肩而断,肩头缠着厚厚的染血的绷带,这一战之后,他再也不可能在黑甲军里待着啦,这样的伤残兵河东倒不是不管,不过以后只能到府军里去喂马打杂当个伙夫一类的人物,再也不可能有出头之日啦。
“小安啊,打起点精神…来,虽说掉了条胳膊,可是想想惨死在战场上,连尸首都没人收捡的兄弟们,咱们算是有福气的啦。等回去,你再也不用上战场啦,说门亲,讨个浑家,生儿育女,安生度日,未必不是福气呀。”一个老兵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谢谢大叔。”那残了一臂的伤兵轻轻笑笑,笑容腼腆,秀气的像个大姑娘:“像俺这样的,哪还有人肯嫁呀,不过大叔说的对,比起那已经死了的,咱们算是有福气的了。”
夜深沉,河东军大营里静悄悄的。
外线,巡戈的兵丁一队紧似一队,游哨探马远出数十里地,唯恐梁军和燕军追未,杀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军营内,急急南返,饥一顿饱一顿精疲力尽的士卒们却大多已经进入了梦乡。
就算是李克用帐外的上军禁卫,白天时一个个还强打精神,站得枪杆儿一般笔直,在这样寂寥寒冷的夜晚,也都没了精神,有人拄着枪杆儿打盹儿,有人缩在背风处歇息。
这时有一个似虚还幻的影子,正像蚊虫一般一点点地向御帐移动,兵者,诡道也,打败李克用不成,刺杀也不失为一条良策。
那影子和地面枯黄的杂草似乎是一色的,如果伏在那儿,根本就无法现它,即便它在移动,也只有打起十二分精神的人看到它时,才会稳约觉得它和周围的杂草地面似乎有些许不同。但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在卫护最严密的军,谁会如此警惕地盯着地皮看呢?
那个影子仅乎很有耐心,它用了很久很久的时间,才慢慢蠕动过了卫兵设立警戒的安全线,在帐边悄悄停下来。
夜深了,但李克用还没有睡。他趴在榻上,心潮起伏,翻来覆去的难以安枕。
原本踌躇满志,想要收复燕云,立夺天之地,创万世威名,可是这一败……这一败落花流水,也许千百年后都要成为别人的笑柄。身后之名,且不去想它,那么眼下之名呢?李克用也不知什么时候自己身边冒出了一个人,那人离得极近,根本无法看清他的容貌,只有一双眼睛,带着凌厉的杀气,冷冷地盯着他。
李克用全身僵住,喉嘶嘶地出气,已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他想说什么,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同样没有人知道,两双眼睛就这样对视着,真正的刺杀只在一招之间,李克用抓住一旁的大刀,挡住了致命的一击,却仍旧胸口疼痛如斯,刺客一击即退,不管成与不成,他是不能第二次出手了,打斗再剧烈一些,必然惊醒帐外大军,他是被聘请而来的,并不是朱温的死士,所以很爱惜自己的性命,李克用虽然一时没死,但他知道自己脾脏已然破裂,见到刺客退去,精神顿时一泄,也没来得及叫帐外人马。他的一双眸子就渐渐失去神采,脑袋一偏,昏迷不醒了。
天亮了,军大帐里发出一声惊呼,一个面无人色的侍卫跌跌撞撞地跑出来,片刻之后,各路将领一个个像火烧眉毛似的向军冲去。
夜晚期间,御帐周围除了御林军,绝对不许其他人靠近的,所以骚动只影响了很小的范围,晨起的士卒们虽然看到本部将领面色凝重,匆匆向御帐行去,也不会多想。虽说今日面色沉重了些,脚步仓促了些,谁又会想到晋王在千军万马会被人行刺?
“怎生是好?怎生是好?”众将一个个面无人色,相顾惶然。面对此情此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就连李存勖也是心乱如麻。
“将军,王爷醒了,叫二位将军进帐。”一位护兵急急跑出帐外低声传唤道。
片刻后,李存孝和李存勖出账,晋王已经西去,李存勖双拳紧握,他是李克用的亲子,他的王位理应李存勖继承,李克用临死之前紧紧抓住身边的三支箭,亲手交给了他:“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不能声张,在此关头,绝不能声张!”李存孝即时提醒道。眼下追兵如狼群,一直在后面苦苦追逐,可以想见,卢龙军很快就会发起报复性的反攻,一旦这时主将遇刺,昏迷不醒,河东军将不攻自溃。
“不错,不能声张。”得到李存孝的提醒,李存勖也清醒过来:“秘不发丧,照常退兵。以晋王名义,继续部署边关防务。”
一位将军壮起胆子道:“小王爷,刺杀王爷的凶手,我们……我们不再追查了么?”
“胡闹!”李存勖铁青着脸色道:“如何追查?一旦缉凶,此事就要闹到无人不知,难道说父王遇刺,有惊无险?父王却就此不再露面,你当数万将士都是白痴?”
那位将军被李存勖一顿抢白,弄得面红耳赤,李存孝忙打圆场道:“杨将军,非是我等不肯追查凶手,只是此时缉凶事小,河东社稷重大,况且,那刺客既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进军大帐,杀死晋王,此刻必然早已逃之夭夭,就算仍在,数万将士找一刺客,不亚于大海捞针,如何找起?再者,最可虑者,刺客如果是梁王或者燕王派来的,二军得知陛下已死,必不惜一切,立即追来,到那时不要说查找凶手,我们全都要留在这儿了。”
李存孝这样一说,那位杨将军也不由得面色一变,暗自后怕。李存孝又转向李存勖道:“王兄,当务之急,有两件大事要做。第一,秘不发丧,稳住军心,把人马安全带回晋阳去,依照王爷驾崩之前所定策略,部署边关防务,防止燕梁反扑。第二件事,护侍王爷遗骸,悄然返回晋阳,王兄登上王位,以便稳定河东。两件事必须同步进行,任其一出了差迟,我河东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四百零二章 存勖为王

李存勖闻言,不禁连连点头:“十三弟说的是,末将方寸已乱,想得不够周全,险些误了大事,”
李存孝无暇与他客气,沉声又道:“这两件事,任其一,都得有一员大将来主持其事。在下主持一军,当仁不让,愿承担一事。另一件事,就需王爷来承担了。”
李存勖一听就欲推辞,李存孝伸手一按,说道:“此番兵败,大军回返,一路上小王爷指挥若定,使得燕军无机可乘,将我们的损失减到了最小,不管是论官阶还是论能力,足堪此任。你就不要推辞了。只是……扶柩还京,回师晋阳,稳定河东和接掌兵权,镇守边关,两件事,还请小王爷择选前面一个,晋王遗命,河东由你接管,在下必定支持小王爷到底,但愿小王爷莫忘了父王的遗恨。”对于这两个人的能力,其他众将都是心悦诚服的,他们也知道,这一回兵败,若不是二人押住了阵脚,现在得以南返的军队恐怕连现在的一半都没有,因此对李存孝的提议毫无异议,纷纷催促道:“小王爷,还清不要犹豫了,事态紧急,速做决定,回师太原,否则太原群龙无首啊。”
李存勖眉头紧锁,沉吟有顷,重重地一跺脚道:“成,那为兄便不再推辞了。十三弟领三军,主持边关防务,扶柩回师的事,就交给我了,父王的遗愿,存勖一日不敢忘。”
李存孝微微一怔,旋即点头道:“好,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开始行动。”
李存勖顺利的回到了晋阳,这才公布了晋王遇刺的消息,三军震动,晋阳一片悲哀的气氛,外有强敌,内部不稳,河东上下几乎是一条心,当然,由于这个年代消息不通,还有许多将领并没有收到李克用已死的消息,更不要说远在长安的段明玉了。
段明玉今天心情很好,艳艳生了,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段明玉为这个孩子取名段思平,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天下太平,孩子这个名字取得倒是符合他的心意。好事成双,君瑜如今也有孕在身,段明玉准备去某处男人不该去的地方喝上两盅,听听小曲儿,没想到一大一小两个跟屁虫尾随而来,大的是郑盈盈,小的是杨昭娘。
一群群歌妓在眼前直晃悠,,白花花的一片着实闪人眼球,段明玉忍不住大流口水,他可是已经憋了许久了。郑盈盈瞧见他色眯眯的样子,不禁大生醋意,嗔道:“很美么?比我如何?”说着有意地挺了挺胸脯。
美人跪坐,本来就别具柔媚,再有意展示自己的美丽,风情无限。段明玉看在眼里,心里忽地一跳,想起郑盈盈的身子自己也是看过的,当时她一身鲜血,到处创伤,心忧她的伤势,虽然替她裹伤时不会想入非非,可是事后想来,那双浑圆修长,脂嫩如豆腐的大腿,却是在脑海中徘徊过许久的,郑盈盈是他的贴身护卫,很多时候都会帮她挡刀子,两人已经是生死托付的关系了。
郑盈盈瞧见他有些异样火热的目光,不由有些害羞起来,她稍稍塌下了腰肢以掩饰胸部的丰挺,羞笑道:“好啦,好啦,连夸人家一句都这么吝啬,不问你啦。”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喝,你一杯,我一杯,杯筹交错,酒喝起来已经像水,醉意越来越浓了。
段明玉睁大眼睛,闪着舌头道:“难得你我今日如此放松,开心呐。等……等我安排好了这边的事情,北边那边……也该有所异动了,我……我要……公开处决一众内宦,逼他们……得……提前动手。这场火,已经呢……得有点大了,得及……,时控制一下。”
“那成,不过……你得答应我,有什么……事,让我们去做就好啦,不许你再亲身涉险。”
“屁话,什么事没风险,越大的事,越大的利……益,风险也就越大。说……就算是生孩子,也一样有危险。”
郑盈盈扭过头去,看了看自己的屁股,大着舌头道:“那……也得分人。我……我娘说过,我屁股大,能生。我就说……啥风险。”
“啥?”段明玉眼前的景物已经开始飘来飘去:“你说啥生孩子?”
郑盈盈回头看着他,脸上越来越红,一双美眸却越来越是水润,她忽然扑到段明玉怀里,杨段明玉本就坐立不稳,被她一扑,便倒在席上,顿觉天旋地转,头重脚轻,神志更加的迷糊了。
“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郑盈盈趴在杨浩肩头,咬着他的耳朵小声道。
“嗯,对啊,你……你要什么,尽管说”
“我……我……”灼热的鼻息喷在段明玉的耳朵里,惹得他痒痒的,郑盈盈脸蛋红红的,咬了咬嘴唇,忽然大着胆子说道:“我要……我要一个孩子,你的孩子,成不成?”
“啊?”段明玉惊讶地睁大眼睛:“你自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