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状元(下官)-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明玉现在对徐温很客气。本來就走出身自己军营的官员。那时候的人本土观念重、出身派系观念重。朝中的官员因为藉贯是同乡。亦或是同科进士、同一位老师的门生。都能觉得亲近拉帮结派的。何况是从他军中走出來的官儿。再加上徐璟带來了水图。让他不必依靠水军便顺利过江。更让他欢喜不胜。一听之下便和颜悦色地问道:“徐将军有何疑虑不防说來。”
徐温说道:“国公。在下所言属实。秣陵关一共才两万兵马。袁袭冒冒失失派出一半人马來赴援就十分可疑了。国公你想。既然那袁袭足智多谋。那么他纵然不知道咱们有多少人马。可是采石矾有两万驻军却被咱们攻陷了。他们的水塞大营的消息他至少是知道的。咱们是攻方。兵力比起來石矾守军來自然应该只多不少。袁袭就这么放心。拿出一半的本钱來挥霍。笃定能收复采石矾么。”
段明玉目光一闪。脸色渐渐阴沉下來。
徐温又道:“秣陵关并非极难攻的地方。连一个不知兵的秀才都晓得采石矾既失。秣陵关根本无险可守。必将陷落。袁袭会不知道吗。他那么集中全力死守。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就该倾巢出动。救援采石观。本來兵力就弱。还要分兵。这样的兵家大忌像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大将所为么。”
段明玉目光闪烁不定。却沉住了气问道:“那么。徐将军以为他是什么意图。”
段明玉沉声道:“秣陵关守军一半是水师。一半是步卒。都虞候刘威率步卒正向我里面赶來。那一半水军。如今还在秣陵关吗。”
段明玉脸色攸地一变。一字一顿地道:“声东击西。毁我浮桥。好险。险些中了这厮的奸计。”
段明玉用兵虽未必如徐温。王彦章那种百战老将。但是杀伐果断。确也有将门之风。徐温的疑虑虽只是一个可能。段明玉却不敢大意。立即分兵一万。令徐温和徐璟统率返回采石矾增援。
徐璟年轻很轻。矫健的身子、刚毅的神情。年轻的脸庞。一双坚定有神的眼睛。得胜钩上挂一根白蜡杆儿。依稀有几分昔日电视上初见风度翩翩的岳飞小将军时的神韵。

正文 第三百七十四章 技术高超

此处距采石矾已然不远。二人率兵匆匆赶到。把留守的葛从周唬了一跳。还以为国公东进这么快就败了。一听徐温的话。葛从周将军也谨慎起來。忙把吴军水寨中俘获的战船都驶出來。沿着长江一字儿摆开。做好了警戒。
吴军水塞的战船都很犀利。如果他们能主动出击。战局绝不会是今日这般局面。可惜他们早已怯了唐军的威风。又得了杨行密坚壁清野、据险固守。绝不主动出战的命令。以致坐失战机。如今反为唐军所用。
未几。远处帆云蔽日。果然有一支水军鼓足风帆浩浩荡荡而來。早已有备的两岸唐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张弓搭箭。严阵以待。水上的船只中最前面是几十条小船。上面堆满了柴草。落下了风帆。只待敌舰一到。就点起火來顺流而下去烧敌船。余者虽不擅使船。亦不擅水战。但是在两岸弓手的掩护下。也尽量集中战舰。紧紧依靠在一起。准备誓死阻敌护桥。
來者果然是秣陵关守将袁袭。袁袭使刘威率步卒赴援。自己也亲率水师赶來。弃了秣陵关倾巢出动。目标就是这座使采石矾水军大寨陷落的浮桥。这座浮桥太重要了。只要浮桥在。唐军就能进能退。能把无数的军队源源不断地送过长江來。能把无数的粮草运过江來。让唐军奋勇直前。无后顾之忧。所以必须毁掉它。不管付出多少代价。
然而当他急匆匆赶到时。两岸箭矢如雨。水面上又有几十条火舌喷涌的小船顺流而下。唐军早已蓄势以待。偷袭战变成了阵地战。此时。田令孜迎战天德军都虞候刘威的一万大军。佯败而逃。已把他们顺利引进了包围圈。
一时间。旗幡招展。号炮连天。刘威所部西有长江。东有慈湖。段明玉掐断他的退路。开始关门打狗了。凭心而论。刘威的确是一员径将。然而若论勇猛。吴军绝非唐军可比。再加上兵力相差过于悬殊。一钻进包围圈。他的人马就立即陷入苦战。遭到了唐军一边倒的屠杀。
刘威并洠в新砩贤晃А>」芤蕴凭男酌汀K幢懔⒓赐晃б参幢爻晒Α5庵殖⑹远紱'有做。因为他要为袁袭那一路兵马尽量争取时间。哪怕为此全军覆洠АV灰魉г芑倭颂迫说母∏乓彩侵档玫摹
浮桥一毁。唐人再想搜罗所需物资重新建桥。又需几日时光几天的宝贵时间。只要吴军抓住战机。集中各路人马打一个漂亮的歼击战。就能把这支入侵之寇予以消灭。
而这打算。他们甚至來不及报知扬州。今日果断应战。奇袭浮桥。是袁袭与他个人的计议。他们的使命。只是像飞蛾扑火一般。毁去浮桥也就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至于吴王杨行密能否抓住这个难得的战机。自有吴国的文武官员去判断。或许。他们会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仍然龟缩于城池之中被动地等待。但那已经不是他能操心的事了。他是吴人。是一名吴将。他尽到了自己的本份。死亦无憾。
决心以死赴国难的刘威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诱饵。眼见受到唐军主力的包围不惊反喜。他指挥所部一边抵抗一边向人数稍少的段明玉一方移动。做出试图突围的姿态。紧紧牵引住唐军主力。为主帅袁袭争取着宝贵的时间。
袁袭的战舰还未驶到浮桥处。迎面便遭受了一番狂风暴雨般的洗礼。每艘战舰上都密密麻麻插满了箭矢。尚未交锋便折了一成人马。随即数十条火船便封锁了大江江面。肆无忌惮地向他的战舰群扑來。
“唐军早已有备。”
袁袭大吃一惊。随即桅杆高处的膘望台上又传來兵士的惊呼:“慈湖以西发现大股唐军。刘威将军已陷入重重包围。”
袁袭的脸色变了。奇袭、奇袭。攻其无备才叫奇袭。想不到这声东击西之计竟然如此轻易地被唐军看破。看这架势。唐军早已预料到他的到來。他还能得手吗。
满心希望自己以奇军奏奇效。立不世之奇功的袁节度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当看见火船之后驾驶着缴获的吴军巨舰的唐人在殷殷如雷的战鼓声中向他逼近时。袁大将军果断地做出了决定:“撤。”
一矢未发。丢下以性命为诱饵的袍泽兄弟。纵横大江惯于水战的袁将军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以迅捷无比的速度。在唐军面前展示了他的水军是如何的训练有素。操舟技术是如何的高超。在两军交战之前。他们逃之天天了。
徐温和徐璟硬着头皮指挥着那些经过匆匆训练。略知操舟之术的神策军战士。一半借助于长江水力的自然流动。慢吞吞地向來敌靠近。由于船速慢。有劲儿洠Тκ沟氖勘侵缓冒蚜桨蛑Χ加迷谡焦纳稀0岩幻婷婢薮蟮恼焦睦薜蒙较臁H缓笏蔷涂吹絹淼性谒敲媲耙约康牟僦壑趼读艘皇制恋脑刈砑记伞H缓蟊惴煽斓靥恿恕?斓盟窍胱范甲凡簧稀
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
徐温暗自慨叹。他现在已经明白。扬州方面试图割据是多么的一厢情愿。在段明玉这只小蝴蝶的扇动下。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已足以影响历史的许多大事。但是有些东西不是现在的他所能改变的。军事实力、政局、吏治、人性。……
唐军多年积弊。再摊上一个只懂得吟风弄月的皇帝。但是段明玉的军队很给力。皇帝很荒唐。但是不管战事。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唐国的军队面前他们根本洠в械挚怪Α>退闶窍裥煳履茄慕烊匀辉谖夤槐摺R仓徊还嗤涎有┦比铡H梦夤喙堆硬写溉铡<幢銢'人扶得起李儇这个连阿斗都不如的货色。神仙都无能为力。但是大唐有军队。有强军。有段明玉。有一干良将。他们就洠в谢帷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慈不掌兵

刘威浑身浴血地杀到高处。遥望采石矾方向。看到高高的帆椿移动的方向。已经明白奇袭计划失败了。袁帅的人马撤得如此之快。恐怕……恐怕他们根本不曾与唐军认真地交过手。他成了一枚无用的弃卒。所有的一切都是白白牺牲。
刘威悲愤莫名。如今情形。他是报国无门。只能为誓死追随的部属谋一条生路了。刘威率领亲兵卫队杀向堵住退路的段明玉。为他的袍泽兄弟争取着活路。他用血肉撕开一道口子。喝令所部立即突围。自己则率领亲兵卫队向左右绞杀。确保豁口不会被唐军再硬生生堵上。
段明玉分兵一半让徐温带走。结果竟在刘威的拼死搏杀下被他打开了一道豁口。不由得又惊又怒。身边的王彦章再也按捺不住。亲自披甲杀进了战团。使一条碗口大的铁枪。一路向刘威冲去。身旁护兵恐他有失。紧紧护在他的身旁。王彦章一条缤铁大枪势力雄浑。一路趟杀过來。真个是碰着死、挨着亡。无人是他一敌之合。
刘威血染战袍。手中一杆枪杀得力竭。鲜血都糊住了枪缨。正竭力抵挡着唐军汹涌如浪的攻击。王彦章到了。大吼一声。手中一根缤铁大枪一招力劈华山便向刘威劈开。
刘威还未看清來者是谁。便听霹雳般一声大喝。迎头一枪带着凌厉的风声劈來。刘威立即两膀较力。横枪一挡:“开。”
就听“铿”地一声。枪棍相交。长枪微微一弯。又复弹直。刘威双臂发颤、虎口发麻。不由暗暗吃惊:“这人是谁。好霸道的大枪。”
那枪被弹开。使枪的黑面披甲大汉棍随身转。原地一个腾闪。借势又是一枪劈下。根本不给他喘息之机。刘威前后左右都是人…欲待腾挪也不可能。大枪更來不及顺回來挑刺來敌。情急之下只得横枪再挡。
“嗨。”一枪挡开。第三枪又到了。只听“嚓嚓”一声。杜刘威手中的大枪再挡不住那缤铁枪风一般的劈挂之力。枪断。鹅卵粗的缤铁枪端带着殷殷风雷之声砸在刘威的额头。红白之物飞溅。王彦章这一棍几乎一直砸进腔子里去。
王彦章收好大枪…看着已逃出重围正落荒而逃的一股吴军。杀气腾腾地道:“以五万杀一万。还要让他们突出重围。那国公颜面何存。追。”
徐温收拾了采石矾的局面。嘱咐守将沿江上下放出哨卫远至三十里外。这才挥兵來助段明玉。待他赶到…段明玉已亲率大军一路追杀下去了。后续部队正在打扫战场。徐温问明经过。立即循着段明玉的去向追了下去。
吴军逃兵慌不择路。逃向了就近的当涂城。当涂是一座小城。又无大军拱卫。待他们逃到当涂。眼见追兵锲而不舍。这座小城根本抵挡不住。只得穿城而过继续逃命。田令孜的神策军中军一哄入城。开始烧杀抢掠起來。
待段明玉赶到时…只见城中处处火起。掳掠者、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者比比皆是。杀红了眼的士兵甚至连寺院也不放过。虽说唐人信佛者也众…但是不信神佛的也大有人在。当初唐高祖李渊灭佛尊道。奉命捣毁佛像。驱僧还俗的军士许多已在军中做了下级军官。他们是不敬神明的。有他们带头。那些临危携细软逃进寺庙…
把寺庙当做保护神的百姓也都被劫掠一空。若见有姿色出众的女子。便在佛堂之上也有施暴者。
段明玉又惊又怒。眼见兵士如匪。散落各处。欲待制止也是有心无力。只得怒火满腔去寻田令孜。
待他见到田令孜。立即愤然禀道:“相爷。我唐国王师侥江南。讨伐者乃是吴主。这些百姓。不日都将是我唐国子民。怎么可以纵兵如匪。肆意烧杀掳掠。”
田令孜不以为然。微笑道:“杂家早与三军有约。若三军勇猛向前。但得一城。可任其掳掠。如今我军破采石矾、灭刘威所部。人人奋勇向前。悍不畏死。理当稿赏。杂家岂能失信于三军。”
“相爷。讨伐吴国。百姓无辜。眼看他们受此无妄兵灾。相爷就忍得下心來吗。”田令孜哈哈一笑。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国公爷岂可怀妇人之仁。你的将士惨死于吴国者多。难道就不恨吴人狡诈。怎么反替他们请命來了。”
段明玉一窒。拱手道:“在下有恨。也不想罪及无辜。相爷。若是纵兵如匪。失却江南民心。江南军民难保不会重蹈黄巢造反覆辙。破城安民。军纪严明。方能招揽民心呐。”
田令孜纵容所部。既为激励三军誓死效命。也是有意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所作所为本有目的。这是他在长江西岸就已暗自决定的。
不过他现在对段明玉越來越是忌惮。识破吴人声东击西计的更是段明玉所部。他也不想太过己甚。如今目的已然达到。他便顺水推舟地笑道:“若非城中未遇抵抗。本相还要下令屠城呢。段右使宅心仁厚。却不是适宜带兵的人啊。罢了。本相看你面子。收兵便是。”
段明玉的实职是神策军右使。此次南征。取代了田令孜担任了主帅。一句段右使的称呼就完全表明了他并未将段明玉当成自己的主帅。而是自己的下属。他是神策军十军使  当然管着这个右使了。
神策军中军虽然烧杀抢掠时一如土匪。但是毕竟是军纪严明的军队。鸣金声起便纷纷归队。段明玉带人扑灭城中各处火势。然后便带着亲兵往城中探看了一番。见屠杀的场面已经几不可见。这才放心。
段明玉牵着马一路往回走。看到处处破败。战火硝烟。段明玉心中愤懑。却也无可奈何。战乱一起。遭殃的总是百姓。所谓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只存在于官方的史书神话中。
即便以岳飞之孙岳河所叙为蓝本塑造出來的岳家军的撼天战功和钢铁军纪。简直就是仁义之师的最佳注解。事实上也要打化七八八的折扣。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六章 扬州保卫战

所谓秋毫无犯的王者之师。与其他军队的区别只是造的孽多与少罢了。那时所大夸的秋毫无犯。还时常是指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而言的。他们对敌国领土上的百姓倒底如何可想而知。段明玉默默地行于街头。唷然一叹:“有朝一日。我为统兵之帅。麾下尽是心腹。侵占别人时也会造成许多人流离失所么。”
不过…统帅的意旨。对战时的破坏、战后的重建。总有重大影响。所谓不破不立。战争机器掌握在我的手里。总比掌握在田令孜手中要少造许多杀孽。既然不能拒绝这历史使命。我就尝试着去接受它。
;这一趟江南之战。是我统兵之前一次难得的淬练。也许不久之后。我就要独当一面。弯雕弓、骑骏马…在中华大地上燃起狼烟。或者。我会成为一个失败者。或者。会成为中兴之臣。一身功过。后人评说。历史。将会怎样书写我的名字呢。”
“此战之后。我将名垂青史了。”田令孜勒马持缰。志得意满地看着一河之隔的对岸。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满意的。那就是这一场战役他和段明玉功劳各自参半。未能独占全功就是一个遗憾。
战局毫无悬念地朝着对唐军有利的方向发展着。后续部队陆续渡过长江。攻占山寨。段明玉和杨复恭则亲率主力赶赴扬州。一直不紧不慢地随在其后的杨复恭适时赶到。与二人汇合。
杨行密忙调集水陆军队七余万人前依秦淮河、背靠扬州城列阵防守。是的…防守。他只能拖。这个时候实在洠в斜厩匆话蚜恕
田令孜意气风发。面对着一个把自己划定在一个区域里不肯越雷池一步的对手。这仗真是打得快意无比。田令孜策马站在河畔…身旁甲士林立。身后是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的军队。对岸。吴军严阵以待…一个个方阵正在前军之后进行调动。仿佛流动的潜流。双方数十万军队。却是鸦雀无声…
只有震颤大地的脚步声。仿佛鼓声一般让他们的心弦颤动…压抑的气氛在唐军马军、步军和水师之间流动着。在一河之隔的两岸大军心中流动着。
段明玉骑在马上…默默地看着这凝重的对峙局面。曾经。他见过一次数十万大军对峙如山岳的局面。那一次。双方也是剑拔弩张。统帅三军的是一帝一王。齐国皇帝黄巢。晋王李克用。如今在他身边的是田令孜。而对岸的吴王。仍躲在扬州城的王宫大院里洠в新睹妗H欢庖淮蔚慕粽牌沼仁び谕趼赡且淮巍R蛭馐俏拦朊鸸墓丶徽健
围城三日后。七王爷奉圣旨离京來到了段明玉的大营之中。一干文武跪听圣旨。
七王爷展开圣旨道:“今田相爷与段国公。杨左使齐心合力。兵临扬州城下。实是国家之幸事。然田相对我大唐劳苦功高。前番指挥失误。也可将功补过。朕念田卿年事已高。日后征战时日无多。此后战事由田相担任主帅。段国公仍旧任副招讨。统领神策右军。愿诸卿勿有怨言。为国分忧。理解朕的一番苦心。”
昏君。荒唐。胡闹。众将顿时将唐僖宗全家女性暗自问候了一遍。临阵两度易帅。朝令夕改。便观中华几千年都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既然让田令孜当主帅。这就注定段明玉以后的南征之战只能是一个看客。这一次是看客。那下一次呢。
“王爷。临阵易将乃兵家大忌。陛下为何又想到要换上田令孜当主帅呢。”夜深了。段明玉手握酒樽。不卑不亢的问道。军中不能饮酒。但是谁管得到他和七王爷呢。法令。从來就是为弱者制定的。
七王爷李杰摇了摇头道:“说到底。还是田令孜圣宠不衰啊。近日田令孜一党近臣在皇兄面前进了谗言。皇兄这几日对田令孜的气也消了。也觉得田令孜年事已高。以后再难统帅几次战事了。所以这才把段贤弟换了下來。”
“王爷此言差矣。你我情同手足。想必你也极力反对此事。在下想问的是。是什么让王爷同意了此事。还亲自跑來准备向我解释一番。”段明玉一语道破七王爷的來意。传旨只需要一个传旨太监就行了。七王爷亲自赶來恐怕就是担心段明玉心有不甘。
七王爷不禁脸上一红:“此事。一开始本王自然是极力反对的。这功劳怎么也得落到段贤弟手里。他一介内宦凭什么坐收渔翁之利。但是皇兄承诺江淮一经平定。这里的空缺职务俱由我王府派系安排。嘿嘿。这笔交易不亏啊。”
段明玉眉头顿时舒展。如此一來。七王爷的实力必然大增。此消彼长。又何必图灭国之功这个虚名呢。
田令孜凝视着对岸严阵以待的吴军。心中热血沸腾。灭一国、擒一君。不世之功唾手可得。做百年宰相。不及做一曰大帅。今日之后。他将永载史册了。
杨复恭和麾下将领宋文通正一左一右。调动水师。尤如一对虎钳。牢牢地钳住吴军。待他们撼动吴军阵势。田令孜就可以发动总攻。一举摧毁这近十万大军了。但是。田令孜并不喜欢这种打法。今日。万众瞩目。他是三军统帅。理应一马当先。岂能被别人抢了光彩。
他慢慢扬起了马鞭。三军屏息看着主帅的动作。策马一鞭。叱喝一声:“全军。进攻。”田令孜突然向前一冲。战马跃进了河水。但是他的亲军是不可能让他犯险的。这只能促使三军冲在他的更前面。
左右虎贲先是一呆。随即纷纷策马前冲。叱喝着扑进河里。在这寒冷的冬季涉水进攻。上下游正在调动的水师一见主帅抢先发动。顾不得再摆出最有利的进攻阵型。立即投入战斗。田令孜先声夺人。震惊了吴国三军。他们惊慌失措。仓促发动反扑。
扬州保卫战。打响了。
这一战。将决定江南最后的归宿。是姓杨。还是姓李。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将怯战

这一战到底是怎么赢的。身在局中的人是无法看的清楚的。段明玉只是被动地随在田令孜身边。跃马。过河。径扑敌阵。用他的剑斩杀迎面而來的敌人。随着手持缤大枪。杀神一般闯來闯去亲自杀敌的王彦章在敌营中后冲直撞。在杀声中厮杀。杀得汗透重甲。直到在巨浪澎湃似的杀声中听到一声不协调的呐喊:“唐人强劲。不可力敌。速退。据城而守。”
这一声喊就像瘟疫一般。吴军立即兵败如山倒。唐军被他们裹挟着。边追边杀。吴军在抛下无数死尸之后。残兵退回城里。于是……唐军胜了。
朱延寿也不明白唐军是怎么败的。他丢盔卸甲地逃回城去。灌了一大碗水。惊魂未定地坐在椅上。魂儿这才回到身上。他官至黑云统军都指挥使。是吴国有数的大将。他的姐姐又是王妃。杨行密的正室夫人。自然身份不同一般。但是他从來洠в写蚬迫绱撕拼蟮恼獭M蚵砬Ь小C恳桓隼顺毙谟俊6际俏奘纳А>拖褚淮岳嘶ǖ南拧
他在亲兵拱卫下拼命地厮杀。眼中看到的似乎全是唐军的身影。耳中听到的似乎全是唐军的呐喊声。终于。他觉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再打下去拱卫扬州的这支武装就得全部耗光。他一定得为大王做点什么。于是他便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唐人强劲。不可力敌……”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吴军果然败了不是。
北风带着恼人的寒潮笼罩了夜色下的整个金陵城。
杨行密的宫殿里。内侍、宫人脚步匆匆。神色都有些不安。七万大军一朝溃败的消息他们已经听说了。杨行密呆呆地坐在御座上。寒气从心底传到了指尖。
接近十万大军背城一战。就落得这样的结果。他如何不心寒。监军死在战场上了。杨行密统兵多年。身经百战。到现在还洠靼渍饷炊啻缶趺此蛋芫桶芰恕5背踝约核淙淮蚬苷獭?梢膊皇前艿谜饷床摇
难道真是天要亡我么。否则。十万大军怎会败得这么痛快。
杨行密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大王。兵部侍郎陶雅求见。”
“快请…快请。”杨行密如同溺水之人。现在哪怕有一个人來为他出谋画策。他也要紧紧抓住。
陶雅一见杨行密。便愤怒地道:“大王。今日我军惨败…全因黑云都指挥朱延寿临阵脱逃。以致三军士气大挫…大王不斩此人以正国法。三军斗志焕散。再不可用了。”
杨行密吃惊地道:“什么。朱延寿。朱延寿是我家小舅子。怎么…怎么去……”
陶雅痛心地跺脚道:“大王。朱延寿若有匹夫一半忠勇。我十万大军背城一战。也不致在唐军一攻之下溃不成军。”
陶雅把朱延寿临阵脱逃。还高呼“唐人强劲、不可力敌”的经过复述了一遍。又道:“此乃黑云都副指挥使楚三勘向臣说明的。当时他就在朱延寿左近。朱延寿此言既出。带头逃跑。三军再无斗志。这才一败涂地。他是黑云都都指挥使。主将畏敌如虎。未战先自言败。我军如何不败。今日战败。楚将军去见朱延寿。说唐军新胜。兵骄将傲。必疏于防备。可募敢死之士夜袭敌营。不料朱延寿闻之胆怯。反对楚将军。呵斥一番。楚将军稍有辩驳。他便恼羞成怒。斥责楚将军扰乱军心。令亲兵将他绑起。鞭苔了一顿。楚将军悲愤莫名。这才向臣举报。否则……臣和大王一样。还被这朱延寿蒙在鼓里。”
杨行密一听气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地吼道:“來人。來人。速将朱延寿下狱待罪。马上把他下狱。”
内侍匆匆跑去传旨。喊得声嘶力竭的杨行密却颓然倒回座位。喃喃地道:“如今……唐军已兵困金陵。本王……该如何是好。”
陶雅安慰道:“大王。江南诸多州府尚在我朝廷治下。湖口数万水军还毫发无伤。事虽至此。未必不可为。大王切不可气馁。”
杨行密张目道:“如今情形。孤王能有何作为。”
陶雅道:“臣与诸位大人已计议了一番。臣以为。如今局面。大王已铲除奸佞。可委一骁勇善战之良将代其职务。死守城池。兵士不足么。可将城中青壮尽皆组织起來守城;同时派人突围出去。搬湖口大军赴援;再下旨意。号召各州府县组勤王之师。内外合力。唐人之危未必不可解。”
“臣愿意去唐营一趟。为大王多争取一些时日。”  陶雅拱手道。
“陶卿。此番若能渡过此劫。我愿许君万世荣华富贵。尔等亲族但有一人。便与我大吴共享富贵。”
“陶雅。不见。若要本帅休兵。除非杨行密肉袒出城向本帅称降。陶雅來做什么。轰他回去。”田令孜一点也洠в懈昭琶孀印L沾笕酥坏没彝吠亮车幕厝チ恕
南方的冬季本來就潮湿阴冷。因为扬州被困久矣。王宫中储炭不足。不能再燃火盆取暖。空旷的大殿中阴寒阵阵。看着仓惶來去的宫娥、内侍就像一群群幽魂。杨行密神情落寞。呆坐如泥雕木塑。
大势去了。唐军來了。这一天。终究是洠в型瞎ァ
此前。田令孜给段明玉穿了小鞋。段明玉已数次进入扬州议和。与他商谈投降事宜。当然。田令孜想要的结果是吴国恼羞成怒把段明玉给杀了。但是杨行密的人品无疑比他田某人好得多。杨行密并洠в形阉4笫迫ヒ簿腿チ恕6嗌奔父鋈擞钟惺裁匆馑肌
第一次來。段明玉劝杨行密:“扬州乃千古名城。殿宇楼阁、文化人物。俱是先人心血。这些存世瑰宝是否毁于战火。全在大王一念之间。如今大军围城。事已不可为。何必苦苦挣扎。扬州数十万人口。多年來辛勤劳作。以民脂民膏奉养王上。今王上无力维护社稷。总该为这么些多年來奉养王室的子民着想吧。”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扬州失守

段明玉言辞肯切。反不如做三军主帅的时候气焰嚣张。杨行密听了不无触动。可是当时陶雅还未回來。他希望田令孜能够答应他称臣逊位的条件。保住江山。他仍抱着一线希望。于是婉言推拒了。
段明玉第二次來时。唐军外线作战硕果累累。北线唐军先后占领了袁州、白骜洲、江阴等州地。东路军也陆陆续续消灭了赴援的吴军。攻克了常州。南线宋文通所部在江州击败吴军万余人。夺取战舰五百艘。
在此情形下。如果杨行密识时务。尽早缴出兵马。出城投降。败也败得漂亮。又或者干脆聚集三军;与唐军决死一战。那这亡国之君却也算得轰轰烈烈。可是杨行密既不打也不和。仍是老生常谈。拖延时日。暗中却连下密旨。催促湖口守军赴扬州解围。做着最后的挣扎。
然而。湖口十万大军。竟然顷刻间灰飞言灭。
湖口守将杨敏挥军十万。号称十五万。以巨舰、巨筏载大军北來。意欲冲断采石浮桥。直扑扬州城下。他们在皖口与唐军水师杨复恭所部相遇了。
双方一场大战立即展开。因长江冬季水浅。水面不宽。杨敏的大军只能排成连绵十余里的一条长龙。虽占据人数优势。却难以施展。当时正刮东南风。杨敏当机立断。马上鸣金收兵。向江中倾倒无数火油。点起大火。烈焰焚天。顷刻间便把田令孜中军先锋八千余人。数百条战船吞洠А2涣暇土咸煲瞾硐放夤4蠡鸶掌稹7缦蛲蝗槐淞恕6戏绫涑闪宋鞅狈纭4蠡鸱聪蛩约荷諄怼Q蠲舻恼浇ⅰ⒕薹び等苏鹾拥老胍采炼紱'有空隙。火势一起。一条船一条船地烧下去。十余里长的长江水面上顿时变成了一团烈火长城。
对面的唐将宋文通看得目瞪口呆。就这时右军大将王彦章又闻讯赶來。守住了长江两岸。但有跳水上岸的。当头便是一刀。剁回长江里去。杨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痛心疾之下。指天斥地痛骂天地不公。然后推开部将投火自尽了。
扬州的唯一一支强援就此土崩瓦解。杨行密听到消息的时候真是五内俱焚。段明玉也随着使臣第三次进城劝降。这一次。段明玉带來了唐军的最新战报。王彦章带领大军辗转数十里在润州败吴军五千。润州守将刘欲开城投降。扬州最后一道外围的门户被堵死。扬州已成一座孤城。
杨行密凄凄惶惶。走投无路。只的答应投降。愿意先使去长安。谈妥投降细节之后献土投降。但是当夜。他却召集五千名敢死之士夜袭唐营。幻想着用一场奇袭扭转战局。
可惜。在将领们的群策群力下。他选择的攻击地点洠в写怼U谴拥乩砩蟻硭底钍屎弦瓜谋背翘朴H欢窒碌慕烀强吹贸龃说刈钜艘瓜H致硪簧奶锪钭斡秩绾慰床怀鰜怼L锪钭卧缫亚鬃韵铝睢A钍亟霞咏浔副背恰1背翘朴缶缫蜒鲜埔源
一夜苦战。吴国的五千敢死之士无一肯退。被全歼于唐军当中。清晨打扫战场时。从许多尸体上现多枚将帅级的符印。这支敢死队是吴国守军中的精英战士。其中不乏将校亲自充当了敢死队。他们尽皆葬送于此。吴军中的基层骨干力量已是一战尽丧。
这一來还触怒了田令孜。他命段明玉四入金陵城。这一次。带來的不是劝杨行密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