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状元(下官)-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萧拓哒说完,段明玉放下酒杯,正容道:“德光元帅既有诚意和解,本帅亦不为己甚,和谈可以,诸事可谈,但是本帅有一个条件,这是本帅答应和谈的前提条件,这一条做不到,一切免谈!”
萧拓哒肃然起身,长揖道:“王爷请讲!”
从这一天起,唐军对耶律德光大营的进攻停止了。
边打边议和一个办法,停战而议和也是一个办法,用哪个办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段明玉看来,让早已陷入绝望的契丹援军看到一线希望,更容易让他们做出让步。
双方的使者开始频繁往来,最开始只有双方的最高层才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后来耶律德光大营中的军队也获知了双方主帅正在谈判的事情,整个山前七州全部进入休战状态,所有人都在注视着高梁河的局势,等候着最后的结局。
段明玉提示的条件,是契丹国正式签署文件,割让被唐军占领的山前六州,包括现在仍在契丹手中的幽州给唐国,这是息兵谈判的大前提,这一条做不到,一切免谈。
契丹则提出了变通的其他各件,契丹可以向唐称臣,向唐履行朝贡、朝觐、贺正在内的各项臣子义务,唐国则退出占领的契丹领土。
段明玉作为一个过来人,对这种毫无意义的臣服比任何人认识的都深刻,他岂肯答应?段明玉一言否之,根本不予商量的余地,萧拓哒怏怏而归。
经过几次磋商,契丹又拿出了新的方案,以后登基的契丹皇帝可以向唐国皇帝称儿皇帝,两国永结父子之国,并可以皇族宗室为人质入质于唐国,契丹临边诸州永不驻兵。段明玉闻言失笑,什么父子之国,这个名号听起来的确够劲儿,传扬开去足以令中原百姓扬眉吐气,足以令中原的士子文人激动的热泪盈眶,足以创下前所未有的风光,让天可汗的辉煌称号也要撕退让三舍,可那有任何实际意义没有?

第四百七十八章 条件

曾经的天可汗统御的领土现在在哪里?子民在哪里?曾经尊称中原皇帝为天可汗的那些单于、可汗,一俟中原虚弱,马上就化身虎狼,狠狠咬上一口,这个称号或许换一个人听了会感到非常的动心,但是对段明玉来说,它屁都不值。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契丹未来的皇帝们,及其文武、子民,就会永远把这“儿皇帝”的称号视做奇耻大辱,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再度挑起战争,每一个契丹的储君,从立为储君之日起,他毕生最大的志愿,恐怕就是要打败唐国,削去自己屈辱的称号。
枭雄之辈,哪个不是能屈能伸的人,他们可以忍受一切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卧薪尝胆等待一切卷土重来的机会。勾践连把老婆送给仇人暧床,自己去吃仇人粪便的事都干得出来,最后结果如何?答应这个毫无意义的各件,不过是帮契丹确立了永以唐人为敌的目标而已。
段明玉却看的很清楚,答应这条件,无异于确立两国但存一日,必为世仇。
祖宗丢的土地,如果没那个能力拿回来,后世的子孙可以搁置不议,可以装聋作哑,但是直接加诸其身的“儿皇帝”称号,你叫他怎么逃避?怎么去忍?也只有前世的石敬塘那种极品,才会无耻到这种境界。
双方的交涉越来越频繁,耶律德光却不肯再做更多让步了,段明玉觉得有必要用武力敲打敲打,让仍然心存幻想的契丹清醒一下,某一日,段明玉对耶律德光的大营发动了进攻,同时对幽州城也同时发动了进攻,李存勖亲自指挥,拔掉了耶律德光军营的一座较大的营寨,耶律德光大惊,终于开始正视他们绕不过去的和谈条件:割地!
而对契丹来说,燕云十六州的意义却不止于军事上,燕云十六州是契丹的主要农耕区,对契丹国的井用,大体和江南对唐国的作用是一样的,同时,燕云十六州是与唐国接壤的地区,这是契丹国汲取中原文化,融入中原经济的重要渠道,如果燕云十六州易手,那契丹人将重新回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封建帝国的政体也将很难得以维持,立国数年,刚刚从经济和文化上兴旺起来的契丹将从此走上下坡路。
燕云十六州等同于契丹的经济命脉和政体基础,如今段明玉趁着契丹皇帝刚刚死去,契丹政坛迫切需要重新洗牌,军事失败,最有希望上位的二太子被困,硬生生逼耶律德光割让了山前七州,心中怎能不恨。
一切商议待定,耶律德光便要和段明玉签署一份国书,唐昭宗李晔给段明玉的权力很大,自然有资格签署国书,而耶律阿保机死了,耶律德光一回到上京必然能够扳倒大太子耶律倍成为新的君王,况且,现在耶律德光手中握有军权,政权上母后述律平皇后肯定是支持他的,所以这份国书,俱由法律效益。
耶律德光早就知道割地是事实了,之所以一直借口拖延,之只是为了拖到进入寒冬而已,山前六州已经落入唐军手中,这片土地无论如何也要不回来了,而地处山前七州中心的幽州却仍然在契丹手中,这一点就值得推敲了,耶律德光卖了个心眼,国书上加上了一条,山前六州可以割让给唐国,耶律德光也可以撤军并不再插手,但是幽州不能白白便宜了段明玉,如果段明玉在明年开春之前打下了幽州,那么幽州就可以割让给唐国,要是明年开春之前打不下来,哼哼,那么唐国这一次就只能得到六州,幽州还是只能在契丹人手中,段明玉也必须撤军,那么这一次北伐就算不得圆满了。
段明玉冲着耶律德光淡淡一笑,拱手道:“请入坐。”
一切是早已议定的,就连国书的内容都是双方逐字逐句推敲过的,无须再议,只是拿过来双方临时的最高代表当场签署,用印罢了。
段明玉要的,就是山前七州。幽云十六州,山前七州,山后九州,十六州之地合计约十二万平方公里。山前七州抚守着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长城一线,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复有险关,是将中原汉族地区和北方游牧民族区域分隔开来的天然屏障,战略位置最为重要,乃中原之北大门,命帅屯兵,抚其险阻,戎马不敢南牧。若失幽蓟诸州,则千里之地,皆须应敌,千里皆平原,则中原常不安。段明玉相信,自己虎贲四十万一定能够在开春之前拿下幽州,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而今,终于功德圆满。
但是耶律德光却坚信,耶律风一定会将燕京城守到开春,耶律风的本事不在自己之下,他有这个信心。
此时冬季已至,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双方暂时如此敲定下来,此次大战是由唐国主导,因此和约以唐国年号为准。各自签字,盖印,交换国书段明玉和耶律德光各自手捧和约,缓缓登上土筑高台,高台较大雄宝殿屋檐还高出一头,左侧一阶阶上肃立的是契丹皮室军侍卫,而左侧台阶上站立的则是唐国神策军侍卫,高台上,铺设香案,红毡漫地,除了二人,空荡荡再无一人,两国的文武大臣都在台下恭立,只有两国的起居舍人降三阶侍立。
耶律德光手捧和约,脸色苍白,怅望着眼前可见的一切,很快,这里就要姓唐了,他得偃旗息鼓,带领他的臣民离开这儿,也许……再也无法回来。
段明玉轻咳一声,说道:“二太子……不念誓词么?”
耶律德光冷笑一声,道:“段明玉,你今日遂了心意,来日某家必定要你加倍偿还!”
两人手捧和约,肃立于香案前,神色冷竣,目不斜视,看在台下两国文武眼中,倒似正庄重地向天地祈告一般。
段明玉沉默有顷,叹道:“若两国易地而处,二太子会怎么做呢?”
耶律德光终是一代人杰,转念一想,心中愤愤不平之意便减轻了许多,道:“你携乓乘危,逼我割地,中原人便该有好日子讨,我的儿郎,便活该风餐露宿,逐水草而居,世世代代、乎乎孙孙苦厄贫穷么?”
段明玉目光望向大雄宝殿宏伟的殿宇,怅然道:“我能说什么?众生平等么?便是口口声声众生平等的佛祖眼中,也有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善恶之道中又有上中下三品,何况你我本只是一个凡人?谁有大神通,顾得所有人?便是我唐国,南北之民、西东之民、城卓山村之民,同样是大唐子民,又哪能做到尽居锦绣之地,尽享荣华生活?”
段明玉又道:“我今日不取幽燕,来日契丹决不会满足于拥有幽燕,若无幽燕,唐国一马平川,无险可据,纵然贫民冗兵,耗十倍之力,亦不足以自守。”
耶律德光冷笑:“好理由,你夺我之食,济你之口,倒是理直气壮天经地义了?好,我倒要看看,你能否真的在两月之内,攻下幽州城。”

第四百七十九章 英雄惜英雄

段明玉淡淡一笑:“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也没有打算只顾自己。可契丹一族,一遇天灾,生计无着,便思南侵中原,这是事实,居其位,谋其政,我得先为自己打算。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对一君子是如此,对于一国的领袖,我想也该如此。”
望着段明玉远去的背影,耶律德光不由得心生一种英雄惜英雄之感,“段明玉真乃当世之豪杰,吾远不如也。”
短短数日,耶律德光就老老实实将八万大军撤离得一个不剩,直直往契丹都城方向去了,那里,他还要经历一场宫廷皇位之争。而段明玉,则依旧在此,准备着攻打幽州事宜,大军再也不用顾忌外围会有契丹援军,四十万军马全部拉到幽州燕京城下。
段明玉率军从高梁河赶到幽州城下,安营扎寨,把一座幽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俱筑碉垒,攻城车、云梯、壕桥、火炮、抛石机,各种攻城器械层出不穷,在战术上,诸如挖地洞、洒传单、火烤城墙复泼以火,期望把城墙烤垮烤裂,总之,唐军熟悉的各种攻城方法全都用在了北平城上。
但是幽州城在耶律风早有准备的精心部署下,深沟高垒,城墙加厚到数丈之厚,就连段明玉的一向无往不利的迫击炮一时也没了办法,四十万唐军一时也奈何不得城中的守军。当然,其实最关键的主要因素,仍旧是人。
燕京城中守军足够,决死之心甚浓,而且耶律风在燕京城之中极得**、甚孚人望。耶律风守在城上,全副披挂,亲冒矢石守在城头,城中的许多契丹贵族虽然身体都有些发福了,行动艰难,痴胖如猪,但是蠢笨的只是他们的身体,作为马背上长大的契丹人,兵法韬略也是胸有成竹,平日都管理着族中的大小事务,所以后勤及民政方面更是得心应手,把个燕京城中各种资源调配调济的井井有条,一丝不乱。
他们还常常到城头上一起指挥战斗,甚至抱起大石抛下城去。作为守将和官吏能做到这个份上,于军心士气乃至民心都是极大的鼓舞。
燕山雪,大如鹅毛。
唐军冒雪攻城,红的血白的雪,渲染大地,一片凄艳迷离。
唐军已经很多冻病了过去,守城的人手也开始不足了起来,但是段明玉只能咬牙坚持,所有唐军也在咬牙坚持。
再过半个月就过年了,段明玉在帐中愁眉不展,如果这开春之前打不下幽州城,那么将会给后辈子孙留下祸患。这一次收复不了幽州城,或许终其大唐一朝再也没有机会收回了。
段明玉正苦苦思索破城之计之时,突然有亲兵来报,“王爷,你家中有人来了……”
“什么,家里来人了,快请进来,哦,不,我自己去就行!”段明玉一瞬间惊喜交加,大衣也没披上就顶着风雪跑了出去。
……
“昭娘,怎么是你?”段明玉一脸的错愕,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小丫头,许久不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十五六岁,尚带着一丝稚气的俏脸对着段明玉遥遥一笑,“明玉哥哥……”这一笑就露出了标志性的两颗小虎牙。
段明玉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杨延光老爷子,昭娘胡闹,你老人家怎么也糊涂了,带着昭娘来这苦寒之地……”段明玉对着杨昭娘身边的杨延光道,杨延光鹤发飘飘,身子还算硬朗,一时没好气的打断道,“你当老头我吃饱了没事干?要不是昭娘死活要来寻你,老头子我会来么?若是让昭娘一个人前来,老夫心里如何会放心的下?”
“昭娘,你来这里干什么?”段明玉假意严肃,板着面孔呵斥道。杨昭娘同学肯定不会说,“不好意思,我想你了,所以我就来了。”杨昭娘撇了撇嘴,幽怨的道,“眼瞅着就要过年了,都不给家里回一封信,艳艳姐姐,君瑜姐姐,还有盈盈姐姐他们都很想你,所以才摆脱我来帮她们看你一眼。呶,这是写给你的信……”
段明玉借势下坡,将信揣进了兜里,,舒缓了了冷冰冰的神情,故作深沉的道,“嗯,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好啦,好啦,咱们进去说话吧,明玉哥哥,你以前不是说打算出一本叫做《水浒传》的书吗?准备得怎么样了,今天晚上你可一定得给我讲一晚上的故事听,你以前给我讲的故事,我都给小阿蛮讲光了,再也没得讲的了……”杨昭娘拉着段明玉一路喋喋不休的进了大帐,仿佛要把分开这一段时间相对段明玉说的话都说完。
杨延光看着自己的小孙女脸上终于重新露出了笑容,终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丫头……唉,看来还是得老头子拉下老脸我亲自出马了……”
……
杨昭娘的到来只是一时的,战事仍然在继续,段明玉很快就投入了大战之中,每日熬更守夜,苦苦思索破城之策,杨昭娘每每望着段明玉在帐中日渐萧条的身影就不由得心里一疼。
战事进行到这个份上,城中的擂木滚石也告罄,开始拆房屋来抵抗,没过几天,城内建材大都将要用光,加高垒壁材料也已不足,擂石滚木告磐,箭矢也是零零星星,已经无法对城下的唐军实施有效打击,那座饱受蹂躏的城门虽然也厚实,在量击炮的连番轰炸下,终于出现了不支的状况,紧接着士兵们抱着撞城木无数次的反复冲击下,终于轰然暴裂,唐军士气大振,欢呼声四起。
指挥攻城的徐璟大喜,恨不得立即亲自挥刀加入战团,于是将自己身边的三百名将校全部投入战斗,同时命人立即快马通知在几里外遥控指挥战斗的段明玉,请段明玉马上增兵。
守城的契丹军也知一旦城破,万无幸理,蜂拥到城门洞下,与唐军殊死肉搏起来,一时间地上死尸无数,双方士兵就踏着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拼命地挥刀、举枪,一刻不敢停歇,更无半点花式,杀!杀!杀!他们用生命扩大着或阻滞着破城的时间。
鲜红的血,涂满了大地,却被骤急的雪,倾刻间掩去。
须臾,苍茫的白色再度被鲜红涂染……
段明玉听说一处城门已破,不由大喜若狂。
天气越来越冷了,补给明显不足了,弄得军中缺衣少粮,现在大军连御寒的冬服都没有,一到晚上,士兵们只能抱在一起取暖,现在四十万大军中已经有许多人生了冻疮,军心士气乃至战斗力都大打折扣,再不攻下燕京城,段明玉真不知道该如何让这四十万人在幽州城下安然过冬了,说不得最后只能带着一丝遗憾,憾然而南归。
幽州城中的敌人虽然骁勇,可是比起严冬这今天敌,显然更加叫人惧怕。段明玉还真没想到在士兵大量非正常减员的情况下,徐璟靠着那么点兵力,居然可以攻破城门,由此可见,城中守军也已经无力守护全城了。
段明玉欣喜之下,心中大定,那城门已被撞得四分五裂,契丹军就算夺回城们,也不可能把它关上了。
听说一处城门失守,城中的耶律风和一干大臣惊慌失色,慌忙赶赴城门处,“唉,城门破了,这幽州终于守不住了么?耶律大人,你已经尽力了,就不必自责了。”

第四百八十章 大结局

耶律风的战甲上也满是血污。已经看不出那明盔明甲的本來色泽。他提着一口刀。一边跑。一边看着左右那些士兵。“哎哟。”耶律风一声叫。整个人都滑了出去。原來那地上有一汪积水。已经冻结成冰。冰上又下了雪。耶律风一脚踏去。站立不稳。整个人打着横儿就滑了出去。这一跤滑出两丈多远。撞得他晕头转向。
“大人。”
身边的几名同僚回头叫。耶律风晕头转向地爬起。大叫道:“几位大人。不要管我。夺回城门要紧。”
身边的几名武将咬咬牙。一摆手便带着人马向前跑去。耶律风让那两个亲兵把他拉起來。四下一找。自己的刀都不知道甩到哪儿去了。地上积雪甚厚。可不好找。
“慢着。”
刚刚跑出两步。耶律风突然站住。慢慢扭过头。直勾勾地盯着自只方才滑到的地方。眼中渐渐泛起奇异的光芒。
几名契丹将官终于及时赶到。冲杀在前。其势锐不可挡。本來苦苦支撑在城门洞下的燕军士气大振。拼死抵抗下竟将唐军防线向后推进了数丈。如狼似虎地杀进敌群。
“退后。退后。”
已赶到城墙上的耶律风命人高喊。城下道守将等人闻警刚刚避到城门洞下。城上就瓢泼大雨般泼洒下些不知甚么东西。唐军恐是金汁粪汤。慌忙退却观其动静。却原來是沸水。那水溅到身上。灼痛难忍。一旦落地。热气沸腾。本來大雪漫天。地上又水气弥漫。一时如同大雾。竟然封锁了城门。内外不能视物。
紧接着。城下便抛下一捆捆柴禾。继而复泼热水。同时耶律风命令手下不再节数矢。城头守军有限的箭矢全部利用这段时间疾射伤许多唐军。
耶律风用热水。本來是为了阻敌。他还担心热水不宜结冰。可又洠в辛饺摺P闹衅奈H床恢人壤渌菀捉岜R煞缫幌峦岽蛘拧D遣窈淘睫礁摺H人徊悴闫蒙先ァ5鹊匠峭芳父媾汀T僖材贸窍碌芯鼪'有办法的时候。一座冰墙已经矗立在城门前。将那城门牢牢地堵住。
以前在草原上。部落为了抵御寒风。曾以草捆和水冻结成墙。冬季时族人便躲在墙内背风的地方。等到春暖花开。部落迁徙。那冰墙也自动瓦解这种快速筑城之法。只是一直洠в邢氲嚼迷诒逼匠巧稀7讲潘艘货印?吹浇畔卤”〉哪遣惚M蝗痪拖氲搅苏饧隆'想到果然奏效。
段明玉领着兵來了。一连跑了几里路。这些兵的血脉都跑开了。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不过他们來了也洠趺从昧恕4笱┟悦V小D切┨凭垦奂绱似婕!V痪跗醯ぞ朴刑熘8静豢烧绞ぁ2挥傻么笪谏ァ
段明玉只得闷闷不乐的返回了。回到大帐中。看着沙盘。心生出一种无力的感觉。这个时候。杨昭娘突然跑了进來。得意洋洋的道。“明玉哥哥。我有了。”
段明玉大惊失色。“什么。你有了。哪个王八蛋干的。”
“什么嘛。你想到哪里去了。人家说的是我有破城的方法了……”杨昭娘俏脸之上浮现出一抹嫣红。凑到段明玉的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
“这样能行吗。”段明玉狐疑的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四十万人呢。一人一袋子沙就足以填平了。”杨昭娘信心满满的回答道。
“那好吧。姑且试试。”事不宜迟。段明玉即刻就下令三军每人一条麻袋。装上满满一袋子沙土。第二日攻城有大用。三军将士全都狐疑不已。
第二日攻城的时候。耶律风发现唐军很明显只是虚张声势了。进攻也洠в心敲床伊伊恕5撬⑾至艘桓龉窒窒蟆L凭咳硕夹乓桓龃舐榇@锩孀暗木谷皇巧惩痢U庑┦勘诠蟮闹г陆咏搅顺乔礁蟆4蚩榇=蓖镣乔礁愕垢删痪妥摺:敛怀僖伞
每人一袋子沙土。唐军一共四十万人啊。起初耶律风还未曾发觉其中的道理。知道最后。倒出來的沙土堆到半个城墙高之时。耶律风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凉意來。
终于在傍晚时分。段明玉在亲兵的护卫來到燕京城下。燕京城的城墙依旧高耸。但是城墙外的沙土巨虎要将城墙覆盖住了。直接从沙土上就能爬上去。骑兵只要稍微一提马蹄就能跃上城头了。段明玉惊喜的抱住一旁一个瘦弱且眉清目秀的亲兵吻了一口。“昭娘。我爱死你了。”这亲兵的双颊顿时浮现出淡淡的红晕。
翌日。幽州城破。守将耶律风兵败自刎。段明玉站在幽州城头。心情激动之下。大喊了一声。“终于打下幽州城了。大家可以回家过年了。”
下方的士兵齐齐举起手中的刀枪。不由得齐声呐喊道。“回家。回家……”
……
龙纪五年腊月。赵王段明玉收复山前七州。班师回朝……
大唐龙纪六年一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登基。改国号为“辽”。史称辽太宗……
大唐龙纪八年。赵王段明玉主持改革科举制度。首次推行女子科举。汴梁女子纪云怡为第一届女子科举主考官……
大唐龙纪十三年。赵王段明玉上书请封五京都。即西京长安。中都洛阳。东京汴梁。南京扬州。北京幽州……
大唐龙纪十六年。赵王段明玉主持大开海禁。一下南洋。逾年方返……
大唐龙纪十八年。赵王段明玉二下南洋……
大唐龙纪十九年。赵王段明玉三下南洋……
大唐龙纪二十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悍然兴兵。欲夺回山前七州。赵王段明玉挂帅平辽。辽太宗再败高梁河。次年驾崩……
大唐龙纪二十七年。唐昭宗李晔驾崩。封段明玉为御前顾命大臣。加太师少保衔……
大唐大顺元年。辽世宗耶律阮南侵。段明玉之子段思平挂帅灭辽。收复山后九州……
大唐大顺三年。段明玉辞官致仕。投身于科学事业……
大唐大顺五年。段明玉发明第一台蒸汽机问世……
大唐大顺十三年。段明玉主持修建第一艘蒸汽式邮轮。并成功试水……
大唐大顺十五年。段明玉发表细胞学说……
大唐大顺十九年。段明玉举办环绕全球一周行运动。并成功发现新大陆……
大唐大顺三十八年。一代军事家。文学家。人文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教育学家段明玉逝世。享年九十岁。死前根据其遗嘱。在墓碑前刻下了这样一行字:北京大学历史系2005级学生段明玉到此一游……

(全书完)【小说下载尽在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