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商甲天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要老夫向刘基低头?老夫可丢不起这个人。”一听沈从此话,杨宪把头摇的很拨浪鼓似的。

    沈从微微一笑,给杨宪递过一杯茶:“大人,成大事者,能屈能伸啊!再说了也没有让你向刘基大人低头啊,你仅仅是联合刘基大人一起把李善长赶下去而已,等到李善长没了,然后大人可就是陛下最信任的人了,到时候你肯定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时候还不是你说了算嘛,如果刘基还坏事儿……”沈从说着冲着杨宪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这就是借力打力,一箭双雕,大人以为如何呢?”

    听着沈从一番话,杨宪也听的是面红心跳,眉飞色舞:“好,好办法,好办法,老夫负责收集李善长的黑材料,然后联合浙东诸位大人上奏,不信李善长这次可以安稳。”

    “对,就是如此,有了他们的帮助,大人就可以报仇雪恨,而且在下也可以跟着沾光大快人心。”沈从诡异的一笑接着说:“甚至,如果这件事情办成了,还会有意外之喜呢,大人到时候在陛下面前会红得发紫。”

    “意外之喜!请小兄弟明示。”杨宪一听,心一动,连忙冲沈从拱手。

    沈从打开折扇轻轻的扇着:“大人应该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这两个历史吧?说实在的,赵匡胤那个时候的心情就是陛下此时此刻的心情。”

    “你是说陛下对那些老臣早就看不顺眼了?”杨宪脸色一变。

    “在下可什么都没说奥。”沈从收住扇子低低的说:“自古以来,朝廷上都是丞相和皇帝相互牵制,历朝皇帝和丞相矛盾多多,皇帝都是频繁换相以加上对朝堂的控制,大人你明白在下的意思了吧?”

    杨宪心中一动:“这么说,陛下早就看丞相李善长不顺眼了?只是他不能出手,那如果我把这件事儿办成了,岂不是大功一件。”

    “大人高见。”岂止是大功一件,恐怕朱元璋会跪谢你十八辈祖宗,因为李善长倒台后,就是胡惟庸上台,这也就是朱元璋正式吹响废除丞相制的号角的时候。

    杨宪激动的颤抖着声音说:“好,老夫这就告辞,晚上就去见刘伯温大人,和他重新修好。这些日子想必老板一直都在这里吧?如果以后杨某有问题了,就来麻烦老板了,希望老板不要介意,他日除了李善长,杨某必当重谢。”

    沈从微微一笑:“那是自然,毕竟李善长大人也是在下的死对头,能为大人分担忧愁是在下的福分。不过大人,在下有一个建议想告诉大人,大人千万不要一找到李大人的犯罪证据就立刻禀报皇帝,以免打草惊蛇,而是要按兵不动,等到他日丞相李善长数罪齐发时,陛下定然会禀雷霆之势来处置,,他一定定是跑不了的。”

    “嗯,明白。”杨宪点点头:“上次正是由于老夫太操之过急而导致了失败,老夫自然会吸取教训,这老匹夫根深蒂固,自然很难立刻收拾,还是要慢慢来的。”

    沈从满意的点点头命人拿出一些银子递给杨宪说:“这些是在下孝敬你的,你就当吃茶了,以后来这里全部免费,大人定要玩儿的尽兴。”

    杨宪假装的推脱了几下,也就收下了:“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送走杨宪之后,沈从扇子一甩,冷笑一声:“李善长大人啊,你如果不来惹我,我也定然不会害你,你肯定还能在相位上呆几年的,可是现在不行了,你必须下来了。”

章节目录 85,拜访胡惟庸

    杨宪到底是一个办事儿很利索的,回去以后就立刻和刘伯温进行了拜访,刘基虽然对杨宪的来访很是意外,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接待热情,毕竟杨宪现在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和他交好,那自然是非常好的。

    特别是当杨宪主动提出要重新回归浙东集团,同时再次联手对丞相李善长进行弹劾的时候,刘伯温特别欢喜。

    从建国开始,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斗争过很多次,双方也互有胜负,彼此都想把彼此置于死地,这次浙东集团在杨宪的帮助下和沈从的推动下准备再次对淮西集团发动攻击。

    可是苦于没有合适的突破点,这让刘伯温等人十分的苦恼。

    “刘大人,这次我们可是掌握了许多的不利于李善长的证据,只是要如何对陛下提起呢?”杨宪忧心忡忡的对刘伯温说,最近李善长特别得宠,特别是在帮助皇帝处理沈家的问题上出力不少。

    刘伯温沉思了一会才轻轻的回答说:“李善长如今势头正盛,自从李彬事件后,他对我们提防心很强,想要一击制胜恐怕很难啊。”

    宋廉等人也赞同的点点头,现在李善长谨小慎微,这很难有所进展。

    就在众人万分苦恼的时候,随从禀报:“启禀各位大人,胡惟庸大人求见。”

    “嗯?他怎么来了?”

    “他不是李善长的心腹吗?”

    “既然他已经来了,那就让他进来吧,毕竟都是同僚,想必他也奈何我们不得。”刘伯温一思量就拍板做了决定。

    沈从提着毛笔一边写字一边悠悠的说:“想必胡惟庸已经去了刘伯温的府邸上了吧?”

    旁边坐着几个中年人,都一脸臣服的说:“老板,你神机妙算,胡惟庸果然答应了你的要求,根据下人打探的消息看,胡惟庸已经去了刘伯温的家里。”

    “这个世界上,很难有永远的朋友,反倒是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我不出面做点什么,单凭浙东集团的那几位大人的本事,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到头呢,毕竟时间不等人。”沈从放下毛笔,洗了把手微微一笑说。

    自从杨宪离开之后,沈从也没有闲着,立刻发布命令把沈家得力的助手都调到了这里,沈家的力量也快速的收缩和转移,基本上是保住了自己的力量。

    对沈从来说,自家的事情办的是挺顺利的,反观浙东集团的事情办的却不是很利索,虽然他们收集李善长的黑资料很快速,但却是难以对李善长发出最致命的威胁,所以沈从不得不以刘伯温亲信的名义亲自出面,同胡惟庸进行了接触。

    胡惟庸虽然得到了丞相李善长的大力栽培,但是此时此刻他仍然还只是一个小官,官小架子大,这话是有道理的,别看胡惟庸官不大,但是家里的门槛却很难进。

    沈从为了进胡惟庸家的家门,特地花了几百两银子才得到了这个可以见胡惟庸的宝贵机会。

    “阁下是什么人,来见本官有什么事情吗?”胡惟庸看着来访的沈从,微微一愣神,因为这个人他从不认识。

    沈从拿出刘伯温给的那枚牌子说:“在下只是刘伯温大人的一个谋士,奉刘伯温大人的意思来拜访胡惟庸大人。”

    “刘大人乃是浙东集团的首领,本官是淮西集团的一员,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一直势不两立,难道你不明白这个意思吗?”胡惟庸听着沈从的话,脸色刷的一下就沉了下来。

    沈从微微一笑,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说:“在下此次前来只是想要给胡大人一个建议,想来胡大人为官数载了,但是官职却不大啊。要知道你也算是开国大臣中的一员,也是最早投奔皇帝陛下手下的一员,可是多少年过去了,你并没有什么功名,和你同一波人可早就封官加爵了。”

    听着这些话,胡惟庸的脸上很不自在:“阁下来此,就是为了讽刺本官吗?”

    “哈哈哈,哪里哪里,在下不敢,只是觉得大人这样太不值得了,当然了,在下也知道大人并不怎么爱幕功名,可视您再怎么不仰慕功名,那也要为自己的儿子考虑不是。”沈从笑着回答:“你看看丞相大人的儿子和皇帝的女儿联姻成了驸马爷,而你的儿子呢?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反倒是让草包钻了空子。”

    “这又如何,富贵在天,本官若非李大人的提拔,否则还是县令,本官绝对不会背叛李善长大人投奔刘伯温大人的,更何况,李善长大人也给本官许诺了好处。”听完沈从的话,胡惟庸不屑的一笑,显得很是无所谓。

    但是沈从却是耻笑一声:“李大人给你许诺了什么好处呀?莫非让你做丞相接班人!别傻了,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职位让给别人呢?更何况,他还没有这个权力,毕竟皇帝陛下才有这个权力。而且就算这个事情是真的,可是现在李善长大人年龄也不大啊,等到他退休了,大人认为自己那个时候还有精力去和一些更年轻的人竞争呢!”

    “你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胡惟庸一愣,脸色大变。

    沈从叹息一声:“杨宪大人深受陛下信任,难道他不知道这个事儿吗?更何况,陛下也曾经在刘伯温大人面前提过让你当丞相的事情。”

    “你说什么?”胡惟庸激动的站起来一把抓住了沈从的肩膀:“陛下真的在刘伯温大人面前说本官可以当丞相吗?陛下是怎么说的?本官这些年的努力真的没白费吗?本官的行为陛下都看在眼里吗?”胡惟庸激动的语无伦次了。

    沈从点点头说:“陛下真的提过了,胡大人应该知道,刘基大人可是我朝第一谋士,所以陛下曾经问刘伯温大人,汪广洋和胡惟庸哪个可以为相。”

    胡惟庸更激动的,双手狠狠地抖着:“刘大人怎么说的?刘大人怎么说的,刘大人怎么说的。”

    “刘大人说,汪广洋大人经验不足实在是难以胜任,而胡大人经验足够,年轻力壮可是考虑……。”沈从脑子里思索着词语,篡改了历史上刘伯温真正的回答。

    “这么说本官有机会了,本官有机会了。”胡惟庸失声大笑,接着突然痛哭失声,双手狠狠地砸着桌子。

    沈从冷冷的看着他,胡惟庸果然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典型的只要给他一点阳光,他就灿烂。

    “激动吧!欢喜吧!早晚你就会因为这个位置而被杀头。”沈从的心里默默的为胡惟庸敲着丧钟。

章节目录 86,说服胡惟庸联手刘伯温

    看着胡惟庸激动的样子,沈从叹口气说:“大人你高兴的有点早了吧?你可要认清楚现实,陛下当前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奈何李善长大人他还在相位上呢,总不能把李善长大人给无缘无故挤掉然后再把你提上来吧?毕竟李善长大人那也是陛下的心腹呢。”

    听完沈从的话,胡惟庸停止了激动,喃喃的说:“是啊,他还在呢,他还在呢,那如果他不在了……。”

    “哎呦,这话可不敢乱说呀。”沈从故作惊恐的说:“如果让言官知道了,大人你会吃不了兜着走。”

    胡惟庸冷笑一声:“本官可不怕,再说了本官给陛下的功劳也不小,受得起这个位置。”

    说着看着沈从:“刘大人派你来是不是要让本官和浙东联手除掉李善长?”

    “刘大人确有此意,刘基大人特别欣赏你,一直想要结交你,但是奈何胡大人你是淮西集团的一员,一直结交无门,所以趁这次机会让在下前来拜访,不知道大人能不能答应相助呢?”沈从连忙回答,心里偷偷一乐,鱼儿上钩了。

    胡惟庸嘿嘿一笑说:“刘大人给在下什么好处呢?或者说假如这次丞相李善长大人被除掉了,本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刘基大人可以保证,事成之后大人你十有八九就会是丞相。”沈从信誓旦旦的回答:“到时候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了。”

    胡惟庸的眼睛里涌出了一股火光:“这么好的事情,刘伯温大人为什么自己不享用呢,却是要留给我?这话骗三岁小孩呢。”胡惟庸的嘴上是这么说,但是他那眼神已经出卖了自己。

    沈从慢慢走近胡惟庸的身边低低的说:“胡大人,你聪明一世,怎么糊涂一时呢?你仔细的想一想,陛下怎么可能让刘伯温大人当丞相呢?如果陛下真的让刘伯温大人当丞相,那么开国大封功臣的时候刘伯温大人也就不会得到这么一些赏赐了,从这次大封功臣的举动中难道你就没有看出一点信息吗?刘伯温大人可是大明的第一谋士,在陛下打仗期间多次为陛下出谋划策,如今得到这么一点赏赐,谁的心里能过得去呢?”

    “这倒也是,明眼人都知道刘伯温大人的功劳这么大,却没想到只有这么一点赏赐,看来刘伯温大人太聪明了,让陛下都防备起来了……。”胡惟庸听完沈从的话,不由自主的说出了大实话。

    沈从嘿嘿一笑,这胡惟庸倒是聪明,这么快就领会了其中的意思:“他打人觉得你的机会是不是最大呢?毕竟陛下先前可都提过你啦,只要李善长没了,不但刘伯温大人出了一口恶气,而且你也有极大的可能接手丞相的位置,如此双赢的好机会,大人可不要错过呀,毕竟这件事情如果办成了,那么对大人你百利而无一害呀。”

    “容本官考虑考虑,本官晚些自然会前往刘伯温大人的府邸拜访。”胡惟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沈从拱手感谢:“大人如果去府邸的时候,千万不要提及在下,如果刘伯温大人以后犯了错误,那么在下定然会受到牵连,所以以后还是要仰仗胡大人提携,你一定会大富大贵的。”

    “这个是自然的,本官前往拜访刘大人的时候,自然会准备好说辞,不会提及先生的。”胡惟庸心满意足的点点头,对于沈从这个消息十分的满意,假如有朝一日自己真的成了丞相,那才是叫富贵呢。

    沈从微微一笑回答:“那就多谢大人了,在下告退。”

    让胡惟庸联手刘伯温除掉李善长,接着胡惟庸为相,然后大明的历史将会走向皇帝诛杀功臣的乱世,只有大臣们将朱元璋给留住了,那么自己才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开创更大的产业,大明的历史就让它随着时间慢慢的发展吧,自己再也不会去改变什么了,只要在接下来的日子,活好自己,保重自己的性命,安度这一生,这就够了。

    沈从的想法真的很简单,就是拥有巨大的财富,成为富甲天下的商人,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沈家人的性命。

    只是在皇帝朱元璋虎视眈眈之下这么点简单的要求都达不到,为了活命,要花费如此大的周章才能够避开杀戮,才能够安然的生。

    想来花费了这么大的的代价,却只为了图沈家的安全,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沈从无奈的叹口气瘫倒在床上,自己不知不觉间也在顺应着的历史的发展,甚至一定程度上也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

    不过就沈从自己而言,他可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之,所以做这些事情,他也没什么羞愧的。

    大家都是大千世界的一点灰尘,随着历史的发展,都会慢慢的在历史的长河里烟消云散。

    “我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只是历史的搬运者。”沈从看着窗外的阳光喃喃自语。

    李善长怎么也没有想到胡惟庸这个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代言人,居然首先背叛了自己。

    在他处心积虑处理沈家和大明地主商户阶层来讨得皇帝欢心的时候,胡惟庸联合浙东集团对李善长再次发动了弹劾。

    杨宪亲自收集来的关于李善长的小报告以及胡惟庸这个内奸贡献出的关于李善长的黑历史犹如雪花一般飞向了朱元璋的手里。

    在杨宪和胡惟庸一起向朱元璋打小报告的时候,刘伯温和宋廉等一帮浙东集团也纷纷向皇帝进言,说李善长怎么怎么不好。

    而那些被李善长以前所压迫的小官员这次也终于有了发泄的出口,他们犹如苍蝇围着屎一般紧密的团结在浙东集团和胡惟庸等人的身边对李善长一阵批评弹劾。

    这些人也是精神旺盛,几乎是一天一小弹,三天一大弹,各种各样的小报告层出不穷。

    朱元璋刚开始根本就不看这些弹劾文书,毕竟李善长在处理沈家的这件事情上做的非常漂亮,朱元璋的心里无比的满意,再加上开国时李善长做了那么多贡献,朱元璋都是记在心里的,对李善长还是十分信任。

    皇帝不看文书,这让浙东集团很是无力,不过还好有太傅宋廉出手,鼓动太子朱标给皇帝进言。

    朱标一向很听宋廉的话,便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一点文书的信息,这一透露可好了,朱元璋的好奇心就来了,抓起文书就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朱元璋对丞相李善长的信任终于动摇了。

章节目录 87,李善长停职还乡

    一个人说李善长不好,朱元璋也就无所谓了,但是这么多人说,不由得朱元璋不相信。说实在的,朱元璋并不想处置李善长,毕竟李善长他是自己的老乡,都是淮西人,同饮淮河水。

    然而种种证据和黑历史都有力的指向李善长,群臣更是联手群起围攻,朱元璋本就疑心,如此状况这还了得?一道圣旨颁布下去,催命阎罗吴玉溪亲自送到了李善长的府上。

    这些天李善长本来忙着清算大明地主和富商呢,结果却怎么没有想到胡惟庸背叛了自己和刘伯温等人联手对自己弹劾,李善长心里的慌乱可想而知。

    随着吴玉溪的到来,李善长的心里更是凉了半截,皇帝终于听信了谗言要对自己出手了吗?

    “吴公公?陛下……”

    吴玉溪无奈的叹口气:“唉,李大人,你我关系都是不错的,这次恐怕大人真的是在劫难逃了,陛下动了大怒了,你怎么能做这么多的错事儿呢?唉,啥也不说了,去见陛下吧。”说完不容李善长辩解就抓了他直奔皇宫而来。

    此刻养心殿这里,朱元璋和群臣已经在等候了,朱元璋满面怒容,其他人也是幸灾乐祸。

    “臣李善长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善长一踏入殿内,连忙跪倒在地不住地磕头。

    朱元璋啪的一声把文书一股脑的砸在了李善长面前:“还万岁万万岁呢?朕没有被气死算朕命大,李善长啊李善长!你枉费了朕对你的信任啊,平时看着你老实巴交的,没想到背地里这么的阴险狡诈,真是让朕寒心。”

    “陛下,臣是冤枉的,臣是冤枉的啊,臣一直忠心耿耿的对陛下,臣定然不敢做任何违背陛下的事情。”李善长吓得直哆嗦,口里直呼冤枉。

    朱元璋气的爆了粗口:“冤枉?你还冤枉了?朕也想相信你是冤枉的,可是这些白纸黑字地证据明明白白的,你还想抵赖什么?朕的眼睛还没有瞎呢?朕朕的很想相信你,可是你把朕的信任已经给辜负了。”

    “陛下,陛下……,这定然是他们诬陷臣。”说着,李善长的手就指向了刘伯温等人。

    朱元璋气的一拍桌子:“如果一个人诬陷你那也无所谓了,可是现在满朝的文武都指向你,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先前中书都事李彬犯法,爱卿刘基铁面无私,置之于法,结果你李善长却恶人先告状,以致刘基被迫告老退职,朕的江山损失惨重,你说你都干了什么?买卖官职,私收贿赂,这哪一个不能治你的罪。”

    李善长真是百口莫辩,明明刘基的事情你也有责任,怎么让我一个人背锅呢。

    旁边的群臣也不失时机的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陛下,李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日益自专,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权威,就定罪贬黜,很多折子都被他拦截了,这才让他一手遮天。”

    “陛下,李善长管教不严,手下大多数的官员大多都玩忽职守,不干实事,耽误了不少的事情。”

    “陛下,李善长目中无人,凡是对他不服从的官员统一被他革职查办,此人不能再担任丞相了,要不然会毁了我大明的根基呀。”

    听着这些话,李善长的心都凉了,整个人瘫坐在地上没有了力气。

    看着李善长,朱元璋也是起了杀心,然而到底是老乡,实在下不了手:“丞相李善长有失重责,难以承担重任,本应重罪查办,朕念其先前的功劳网开一面,从今天起,李善长停职告老还乡,也算是朕的恩德。”

    “多谢陛下恩典。”李善长含着老泪叩头谢恩,今天群臣是铁了心要李善长下台,皇帝也是铁了心要处置自己,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毕竟自己把柄就这么被抓住了,多说无益。

    立刻有人带着李善长下去了,朝臣都长出一口气,浙东集团更是轻松无比,仿佛压在他们身上的石头就这么的离开了。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放在了丞相的位置上,毕竟随着丞相李善长的离开,这个职位肯定有空缺,那么皇帝到底要任命谁当新的丞相呢。

    刘伯温站在群臣中挺着胸脯,胡惟庸在群臣中也是挺胸抬头,其他人也都是站端立正等候皇帝的任命。

    “今天朕累了,有什么事情改日再说吧,你们都下去吧。”朱元璋挥了挥手。

    众人一听都是大失所望,然而皇帝的命令没人敢违背,所有人都是乖乖的离开了。

    看着群臣离开,朱元璋的眼睛里充满了担忧,他原本希望群臣能够保持平衡,这样自己能够有选择的余地,可是没想到今天群臣对李善长的事却是如此的紧密,这可如何是好。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感觉自己的心里也并没有太大的担忧,相反还是有一点轻松,甚至可以说是窃喜。

    毕竟李善长这么离开了,那么丞相对自己的牵制几乎就没有多大的作用了,只是如今要用谁做丞相呢!

    朱元璋的脑海里飘过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等人的面孔,心里便有了计较。

    “父皇,儿臣听说你刚刚处置了丞相李善长,你没有杀他吧。”太子朱标听闻了这里的事,连忙跑了过来。

    朱元璋呵呵一笑:“那你认为朕应该如何处置呢?”

    朱标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宋廉告诉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李善长长记性,以便更好的做事,结果却没有想到丞相因为自己而被革职,这让朱标很是自责。

    “父皇,丞相虽然犯了一点错误,但是他是大明的功臣,为国操劳,为父皇分忧,儿臣以为把他的官职降下来,让他长个记性就行了,如果把他赶回去了恐怕于国事不利啊。”

    朱元璋冷笑一声:“李善长功劳是很大,那么相应的他的党羽也多,如果他不离开,势必会影响朝政,甚至朕百年以后也会影响你的继位,再说了,朕手下能人众多,不差他一个。”

    “可是父皇……”朱标还想辩解。

    朱元璋摆摆手:“好了,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休得再提了,如今你已经长大了,也应该要会处理朝廷的政务了!那么这次你认为谁可以当新的丞相呢。”

    朱标只得点头思考:“儿臣以为,刘伯温再适合不过,他神机妙算,定然可以稳固大明江山。”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大所失望的说:“儿子,你还是太嫩了,还是太年轻了,以后长点心吧,跟父皇好好学着点。”

章节目录 88,这是选择新丞相的关键时期。

    听完朱元璋的话,太子朱标微微一愣:“父皇,儿臣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刘伯温大人就不能担任丞相了,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有他担任丞相,那么在他的辅助之下,我大明王朝必将更加昌盛!”

    朱元璋听着儿子的话,气的狠狠地在他的脑袋上敲了一下:“你这脑袋是干什么用的,正是因为他神通广大,神机妙算,朕才不敢让他担任丞相,他真的太厉害了,朕想到的他想到了,朕没有想到的,他也想到了,这样危险的人物混在朝堂之上,他一旦成了气候,必然会图谋我们老朱家的江山社稷,你明白了吗?蠢货,我们老朱家要的是听话的奴才。”

    太子朱标心里虽然不认同皇帝朱元璋的话,但是却不敢驳斥。

    沈从在青楼这里也听到了丞相李善长告老还乡的消息,心中微微一乐:“丞相李善长这个事情就像是一个导火线,他会撕开朱元璋心里的那道疑心口子,他将会继续诛杀功臣,他的注意力也将会被朝堂上所牵制,毕竟如今丞相李善长辞官,朝堂之上可就有了能够牵制刘伯温等浙东西团的人,这样折东集团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因为朱元璋见不得一家独大。”

    沈家其他人听着沈从的分析,都暗暗敬佩老板的分析能力,三言片语之间就看透了朝廷之上的实力,实在厉害。

    “老板,杨大人求见。”沈从正准备休息,下人来禀报杨宪来了。

    沈从呵呵一笑:“来的可真是时候,带他到我的书房去吧。”

    回头又对这些沈家人说:“好了,如今大足一定相信皇帝对沈家的注意力也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吧,多多赚钱才是上策,该拉拢什么样的官员就拉龙什么样的官人,必要的时候留下一份档案,这样防止以后他不听话的时候,用这份档案把他给除掉。”

    “是老板,海参崴那边发来了消息,说是沈家的商船已经开始使用这个港口,船上也带了一些南洋的物品就是不知道要如何销售呢。”下人叹口气禀报一声,毕竟如今道路不通,这些东西运不过来。

    “运送不过来那就当地销售了吧,比如卖给那些女真人,或者有可能的话也可以卖给那些朝鲜人,只要有钱赚,卖给谁都可以。”沈从不以为然的一笑就离开了大厅。

    一踏入书房,只见杨宪此刻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杨大人,你怎么了看来有什么急事?”

    “哈哈哈!老板啊,杨某听了你的办法联合刘伯温等人果然是除掉了李善长,只是没有要了他的命,实在是可惜。”杨宪见沈从进来了,连忙迎接上来挤出一丝笑容。

    “杨大人,你这就有点贪心不走了,虽然说没能要了李善长的命的确是有点美中不足,但是失去了丞相的位置,李善长他就犹如一条小泥鳅翻不起多大的浪花,而且他告老还乡后,难道陛下就没有派人去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吗?难道陛下就不担心他和当地的乡绅勾结一起谋反吗?”沈从打开折扇很随意的说。

    杨宪听完沈从的话,眼睛刷的一亮:“明白了明白了,老板真乃是卧龙转世啊,不在朝堂之上,却把事情看的这么熟悉透彻,真是让人佩服至极。”

    “惶恐了惶恐了。”沈从拱手一笑:“不知道,大人这次前来有什么事情吗?假如你要找什么姑娘,直接找吴妈妈去说,这方面的事情我实在是不好负责呀。”

    “不不不,在下这次前来是为了其他的事情,老板,你也应该知道如今丞相李善长告老还乡,那么这个丞相的位置就空缺了出来,可是陛下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要封谁为丞相,所以在下想向老板请教一下,这个位置在下应该如何图谋呢。”杨宪连忙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