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紫钗恨)-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斯桂差不多是这个时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他跑走外洋,接触过外国人,甚至还会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就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绝望。
  宝顺这么一艘蒸汽火轮很了不起吧?但在外洋却是寻常物事,每天都有几艘蒸汽火轮下水,连这样的明轮船已经快被外洋淘汰了,现在流行螺旋浆驱动的新船。
  更不要说那铁路、电报、蒸汽机等无数日新月异的科技,张斯桂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西洋人已经在一日千里,甚至连扶桑国的某些小藩属也在飞速进步,只有黑暗中的大清朝仍旧是十足的泥足巨人。
  太平天国看起来难以平定,但是只要往外洋购买火轮船二十个,洋枪洋炮一大宗,就能轻轻松松推平了太平天国,但是那些高官要员却以最保守的思想拒绝任何变化,甚至连蒸汽船也不许突破。
  这次购买这艘宝顺轮,在严格运行中的体制中总算实现了一丝突破,但是就这一丝突破,却是费了上上下下多少人的心血,他甚至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因此他是个真正清醒的人。
  因此冯文镒的话一下子就击中了他的心事,接下去冯文镒娓娓而谈:“如今满清固步自封,长毛近于邪教,皆不能成事,唯有成事者,唯有虹军检点柳畅是也!”
  张斯桂还是不敢相信,冯家千余年的名门就这么把注押在柳畅身上:“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冯老太爷的意思?或是冯孝廉的意思?”
  冯文镒笑了:“我的意思,他们老人不容易接受新观念,对了,郑重介绍一下本人,冯氏电报公司的总裁!”
  “冯氏电报公司?”张斯桂是知晓电报的少数人之一:“这怎么可能?柳绝户他同意你办电报了?”
  “办电报,修铁路,设工厂,造火轮船!”冯文镒笑着:“现在一应俱全,只欠东风!”
  “真的可以?”张斯桂没想到一个反贼有这样的认识:“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物?”
  但是冯文镒让他见识了一番自己的电报设备:“现在连西洋技师都已经请过来了,只要柳检点兵进宁波府,这电报线立即能架起来!”
  张斯桂那是真信了:“好!我答应你,到时候你在陆上主持电报铁路,我在海上负责造船航运,我们齐头并进!”
  原来张斯桂还以为驾船投靠虹军这么一支反贼是极其坚难的事情,但是他很快发现,没有比这还要轻松的事。
  现在宝顺轮上的水手,大约有二十个华人和六十个洋人,华人之中有一半是他的自己人,绝对靠得住,其余人也都有交情,他一直担心这些洋人。
  要知道这些洋人可是掌握着整艘宝顺轮的要害位置,别的不说,蒸汽机没有这些洋人就无法开动,但是很快这些洋人就主动和他搭上线来。
  在这些洋人之中,又分了两拔,一批是露丝雅派进来的棋子,另一批则被德蒙斯收买,这两位奸商都是靠柳畅的军火生意赚得家财万贯,自然不愿意这样的好生意自然告一段落。
  这一艘蒸汽船即使价值十四万两白银,但是驾驶这艘蒸汽船还是一个个普通人而已,说得简单一点,什么样的步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扣动板机的那个手指和手指之后的人。
  德蒙斯和露丝雅布下的棋子起初还发生了一些冲突,但是两股人很快实现了合流,接着就同一心驾船南奔的张斯桂搭上了线。
  现在整艘宝顺轮百分之七十的人员,已经是铁了心驾船南向,但是剩下百分之三十还是些骑墙派,不过幸好中国人吃饷的优良传统帮了张斯桂。
  这艘宝顺整整花了十四万两银子,可是接下去这船上八十人的工资单也不是个小数目,象三个轮机长,按照上海雇佣时商定的价格,一个月每人能拿三百五十银圆。
  但是购船花的银子太多,只能在这方面扣回去,原定拿三百五十银圆的三位轮机长到了宁波才被告知,他们只能拿到二百银圆而已,无论华人洋人,都发现自己的待遇几乎减半,而且到了宁波之后,还没正式发过一次工资,结果整艘船的士气十分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叶娘子接应宝顺轮的行动就再顺利不过,谁也不愿意替大清朝送死,不到十分钟,整艘宝顺轮已经尽在张斯桂的控制之下,接着张斯桂开出自己的赏格。
  只要到了台州府立即发三个月的工资,而且接下去大家的工资一律翻倍计算,而且这还是底薪而已,只要出海巡逻执行勤务,都有格外的津贴可领,更不要说击沉敌舰、俘虏敌军,那赏格更是高得不能再高。
  叶娘子原本觉得这个方案代价太大,光是三个月工资的一次性支出,恐怕就要支出上万银圆,但是柳畅却告诉她,这买卖再合算不过了:“段光清花了十四万银子才买下的火轮船,你用一万银圆就拿回来,这一进一出,就是二十八万两银子的赚头。”
  这么一说,如果不是时间紧急,叶娘子原本还想当场就发了这三个月的工资。
  即使如此,现在宝顺轮上的船员士气很高,更不说虹军派了一个步兵排上来增援宝顺轮,把一切要害位置都控制住了。
  在这种情况下,宝顺轮率先乘风破浪,就杀往布兴有船队而去。


  第272章 一炮破敌

  那边布兴有终于反应过来了,作为一名曾经在中国海面纵横无敌的海贼,他大声叫道:“不要慌乱,不要慌,不就是一艘火轮船而已?我们也有金宝昌号!”
  他把所有的本钱都押在金宝昌号,这一艘超大型红单船可是布兴有全部的本钱,但是下一刻宝顺轮就告诉了布兴有和他的船队什么叫近代海军!
  宝顺轮的速度一下子变得比箭还快,蒸汽机加上风帆联合运作,那速度根本不是这些中国式帆船所能比,他很快就冒着海盗们发射的枪林弹雨抢到了上风位,接着,他开始了本次海战的第一次火炮射击。
  六十磅的线膛炮在旋转炮架上疯狂地运作,直接就朝着一艘不幸的小米艇轰了过去!
  这艘不幸的小米艇虽然被称为“小米”艇,但只是相对于大米艇而言,在中国近海这算是相当可观的大中型货船,理论上可以载一千五百石,可不是什么运杂粮的小艇。
  但是这艘小米艇实在运气不好,他怎么也摆脱不了宝顺轮的攻击,双方的距离已经被拉近到米尼枪的有效射程之内,船员们已经用米尼步枪开始没有多少效率的射击,却让小米艇上一边慌乱。
  而此刻,宝顺轮这一发线膛炮在很近的距离直接轰开了这一艘名义一千五百石的小米艇,接着,整个布兴有船队的斗志、勇气与牺牲精神都化作乌有!
  这一艘一千五百石的小米艇,仅仅挨了一发线膛炮弹而已,却在这一瞬间变得分崩离析,土崩瓦解,这艘货船在挨了一发六十磅的线膛炮弹之后,已经成了火的海洋,又有无数的海水从船舱里涌出来,船员们纷纷跳上了舢板,四处逃生!
  只一炮而已!仅仅一炮而已。
  所有的海盗都因这一炮的威力而惊得口瞪目呆,这就是近代海军的威力。
  在蒸汽战舰之前,普通武装船只加装的火炮威力很有限,象十二磅炮就差不多了,而西式战舰的软帆太复杂,没有几百人是玩不转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有美国与北非海盗那样的长期海上战争。
  但是蒸汽战舰之前,以往大规模海盗就成为了历史,原因太简单了,蒸汽船的维护人员少,象宝顺这样的明轮船,虽然属于西方已经淘汰的货色,但是只需要七八十人就可以操作,可以在船首加装一门六十磅或八十磅的线膛炮,或者是一门三十二磅的滑膛炮。
  而即使是金宝昌号这样的超大型红单船,能安装上一门十八磅的滑膛炮就已经是极限,还是担心船体的结构问题,每隔半年一年就得进行一场大修,在这种情况下,蒸汽船取代风帆船成为海战的主角已经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而现在布兴有船队的海盗们已经顾不得回头与叶娘子的船队,只是一炮而已!一炮就把一艘小米艇打成了海上飘浮的一堆木板而已!
  他们的红单船、大米艇,虽然比小米艇大得多,但是小米艇挨了一发六十磅的炮弹就完蛋了,而他们的红单船、大米艇能挨上几发炮弹?何况即使不沉,恐怕一炮下来,也要失去了战斗力。
  更要命的是宝顺船在航行上的先天优势,转弯性能好,航速快,甚至还适合在浅水区活动,说难听一点,就是跑得比人家慢,灵活性比人家弱,甚至绕圈圈也都绕不过宝顺轮,宝顺轮只要一个转变,就能切过来干掉自己这边一艘战船。
  只是一看到布兴有船队开始跑了,宝顺船的蒸汽机就开始全速运转,他们想在速度上跑过宝顺轮这么一艘蒸汽船,那是痴心作梦,张斯桂大声叫道:“兄弟们,加油啊!到了台州府就有赏格可发了!”
  叶娘子这边同样看得口呆目瞪,叶娘子好久才说了一句:“好!这一万银圆花得值,这就是二十八万两的价值!”
  要知道叶娘子这边,小米艇也算是战舰中的主力,而其余的红单船、大米艇、福船也未必比小米艇强上多少,但是宝顺轮的表现告诉所有人,这艘就是整个浙闽洋面的最强者。
  旁边的阿凝也赞同这样的意见:“以后我们还造什么帆船啊,等香港的蒸汽船到了,这整个中国海面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叶娘子却是说了一句:“除了洋人!”
  是的,除了洋人之外,她叶娘子的船队就是整个中国海面的主人!
  ……
  “宝顺轮起义了,宝顺轮起义!”
  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让整个交易所的人都呆住了,大家已经想好了这一场海战的结局,但是谁也没想到,宝顺轮这一艘十四万两银子的战舰居然起义到虹军的队列里来。
  这将改变中国海上力量的对比,接下去,就是更加明确的消息:“布兴有大败,除了部分战船突围而出之外,至少被轰沉大舰七艘,被俘获战船四艘,人员逾百!”
  消息刚刚宣布完毕,那边刘志远已经一拍大腿叫道:“胡老板,你可发达了!”
  没错,就在这片刻之间,刚刚还在疯狂下泄的公债立即回涨,许多人在那里大声叫道:“五折,我要了!”
  只是现在五折根本收不到公债了,很快公债就回来了五五的价位上,而胡雪岩笑着说道:“这都是张大掌柜与冯二少给的面子啊!”
  冯文镒很从容地说道:“今天公债肯定能涨破六成,黑道人,等到六成的价位上,我们就出货!”
  就在说话之间,公债已经连跳了二十个点,一路飞涨到五七折的价位上,而许多人已经在外面涌了进来抢购公债。
  这个消息的重要性不亚于柳畅拿下了金华府,要知道在这之前,大家都对柳畅与叶娘子在海上的势力很不看好,关健就在于这一艘宝顺轮。
  而宝顺轮加入了虹军,布兴有大败而走,这浙闽洋面,又有什么人是叶娘子的对手?
  水陆皆是无敌之师,柳畅取得天下的可能性,一想到这一点,公债又逼近了六折的界限,而胡雪岩从容地说道:“好,等过了六折,我也出货!对了,今天晚上还要赴张老板的盛宴!”
  事实证明,冯文镒的估计并没有错,在目前的形势之下,六折确实算是一个顶点,虽然过了六折之后又往上冲了十五个点,但是终究还是跌回了五八三。
  只是在那之前,冯文镒与胡雪岩都已经出清货了,胡雪岩还是十分抱歉地说道:“张斯桂是冯二少同乡,我想到这一点才投了点钱,没想到搅坏了冯二少的规划!”
  冯文镒倒是从容地很:“大家一起赚钱,我只是少赚点零花钱而已,你这个头等席位的位置跑不了!”
  “是啊!今天晚上要与实业银业的张大掌柜吃个饭,到时候还要靠他引见高府台与冼司令,但是最关健的是……”
  “我还得托张大掌柜的面子去柳检点而前走一趟,见一见这位柳绝户……”
  冯文镒吃了一惊:“以胡老板的身份,似乎有些不方便!”
  “是不方便!”胡雪岩笑了:“但是要成就一番吕不韦那样大事业,自然要把押对赌注了!”
  ……
  一周后。
  金华府。
  暴雨如潮,披着雨具的柳畅站在马上,大声问道:“龙枪营,准备好了没有!”
  豆大的雨点就砸在他的脸上,夹杂着凛冽的雨风,险些让他睁不开眼来,但是在龙枪营官兵的眼里,这才是那个柳畅柳检点。
  “准备好了!”
  狂风暴雨,浇得这些官兵衣服湿了大半,但是龙枪营的官兵在风雨之中没有半点怨言,只是等待着柳畅的下一道命令。
  这一场暴雨来得太突然,看起来过境的台风影响到金华府,柳畅第一时间就把一边战斗一边训练的部队拉出来:“龙枪营,始终是最好的步兵营,什么时候都是靠得住的部队,但是今天让你们去参加一个陌生的战场,有信心没有!”
  “有信心!”
  柳畅解开了身上的雨具大声说道:“这一场雨来得不简单,看到这气势,还得继续不可,估计整个金华府都浸在水里了,因此这一次,你们获得的荣誉将胜过把战旗插上金华府,我告诉你们,你这次出动将依旧是仁义之师,依旧是无敌之师。”
  “这次抢险救灾行动,不需要发射一枪一弹,但是我相信,你们的表现将会是最好的!”柳畅已经跳下了战马,一个一个地检阅着官兵:“不用担心敌人,即使你们赤手空拳,但你们依旧是龙枪营!”
  “龙枪营!”
  在狂风暴雨之中,整个龙枪营的上上下下以响亮的声音告诉柳畅他们的决心,而柳畅告诉他们:“龙枪营不能改变一切,但是你们将会尽力救出每一个洪水的老弱,尽力堵上每一段危险的堤防,尽力抢回每一件可能受损的财物,把温暖送到每一个金华民众的心底!”
  “我们将尽力实现一切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校场的另一侧,原本还在埋怨天气的胡雪岩已经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狂风暴雨之下,近千名官兵纹丝不动,不动如山,让他在折服之余对着一旁的冼拿说道:“检点的队伍,固然是天下至强之师!可这等仁义之举,我胡某人从来没听说过,恐怕这一场大雨之后,金处人心,尽归检点了!”


  第273章 相见如故

  在共和国,出动大部队抢险救灾,那是家常便饭一般的事情,甚至受人非议,但是在大清朝,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绿营兵和八旗兵,大多数时候是布置在各个要点上,遇到大灾的时候,即使是总兵官这样的二品大员,临时能召集的兵力也只有几百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总兵与知府、知县们首先的是考虑的是治安问题,要重点布防,尤其是注意到地下埋伏的会道门借机生事,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投入,百八十号人已经顶天了,而且多数时候,这些出动的营兵成了前线的监工,负责督促民壮。
  但是在这狂风暴雨之中,胡雪岩看到了一种无可抵挡的锐气,虽然在自己身上也能看到这样的锐气,但是只能在很少的场合才能看到这样的朝气与锐气。
  可是在柳畅这边,每一个官兵都有这样的朝气,他要将万民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因此他问了一句:“这一次检点出动龙枪营,可是皆是徒手,他们能……”
  “铲子、沙袋诸物,都已经准备好了!”回答他的是一同陪他来金华县的黄岩知县冯思贤:“放心便是!”
  “我是说,万一遇到大清兵?”胡雪岩询问这个问题:“不过龙枪营果然是天下精锐!”
  “这样的大雨,大清兵躲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出来!”冯思贤笑了笑:“至少咱们浙江的兵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气势,再说了,即使是遇到大清兵,在这样的大雨之中,我们龙枪营还拿着铲子,就算是赤手空拳……”
  他的话里带着强烈的自信:“也照样欺负他们!”
  胡雪岩笑了笑,倒是又问起了一件问题:“检点围金华府不下,不但借着雨势攻击,反而把兵力派出来救灾,似乎有点不妥当?”
  “有什么不妥当!”那边已经回答了他:“老冯,好啊!你回来就好了,这次咱们的部队,除酌情留金汤第二营做为总预备队,其余都投入进去了!”
  “什么?全投进去了?”胡雪岩吓了一跳,眼下这是战争期间:“这怎么行?”
  “自从金华合围以来,我们先后击溃从各个方面前来救援的清军十六支,这些清军起初还能跑一跑,后来连兰溪营都能赶着他们跑了!现在一听说支援金华,清妖的战将就是按兵不动,怎么敢来!”
  正说着,那边龙枪营已经分连队出动了,柳畅一个一个地拍着他们的肩膀,叫道:“好好叫!”
  而龙枪营的热情已经压过了这一场豪雨,持续了十几分钟之后,柳畅才目视着龙枪营的身影消失在远方的乡野之中,那边冯思贤已经领着胡雪岩过来了:“检点!”
  柳畅笑着抱住了冯思贤:“冯知县,辛苦了你!最近人事可能有些变动,想问问你的意见,你是准备继续在部队干,还是转到地方?”
  冯思贤知道柳畅的布局一向很有深意,眼前这个选择可能关系到自己一辈子的前途,因此他犹豫了一下才回答:“检点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那边胡雪岩却看得大吃一惊,起初狂风暴雨,他只能听到了柳畅的声音,却不看清柳畅的容貌,但是现在却终于看清楚。
  眼前是一个俊美的少年,年纪至少也不过十六七岁而已,这也太年轻了吧?
  可就是这么一个少年,却凭借赤手空拳,打下了三府整整二十五县的地盘,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他接下去还肯定把宁绍两府拿下来,或是半个浙江都是这个少年的天下。
  更不要说他手下的部队堪称天下精兵,除了洋兵之外,胡雪岩可想不起有什么部队能在这样豪雨巍然不动,能同这样的部队相抗衡的,在江南大营,唯有张国梁亲领之师,而在湘军之中,恐怕也唯有鲍超与阿隆多之师。
  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个人的布局,别的不说,连慈溪冯家这样的千年名门都把宝押在他的身上。
  一想到这,胡雪岩也不顾这狂风暴雨正从身侧洒过来,就直接在雨水跪下了:“见过检点!”
  “这位是?”柳畅已经第一时间把胡雪岩扶起来:“这位朋友不过客气,咱们进去避避雨!”
  旁边冯思贤已经答道:“这位是杭州胡光墉胡雪岩!他刚刚从交易所拿了一个第一等的位置,因此拉着我来金华感谢检点!”
  “胡雪岩?”柳畅已经点起头:“我听说过你的名字,是条人物,你和王雪轩的关系不错?”
  一听柳畅问起他与王有龄的关系,胡雪岩也不忌讳:“我与王有龄是生死之交,这次来金华府,就是替王雪轩赴汤蹈火!”
  “好!”柳畅见他挑明了话:“果然是杭州商界的第一等人物,我一见心折!”
  这位胡雪岩的传记,柳畅都看过了好几本,更不要说晚清史,这位胡雪岩是不能不谈的一位英杰,虽然最终败亡,也多半是胡雪岩只看到国内丝价,却没注意到国外丝价的波动,在眼光界限下做了一场惊人的豪赌。
  这样的人物,本来就不能用成败论之,因此柳畅拉着胡雪岩的手就往自己的屋里走,一进门就解下了衣具,看着胡雪岩身上都是泥水,当即说道:“长妹,给胡先生端一碗姜汤,还有,替胡先生找一件换洗的衣物……”
  胡雪岩现在身上狼狈极了,浑身都是泥水,但是心情却很畅快,柳畅这是不把他当外人看,这自己来谈的事多半能成:“不必了,不必了!这事来找检点,是奉了王雪轩之托,要与检点好好谈一谈。”
  算起来,王有龄现在已经是署杭州知府,换在后世就是代理杭州市委书记的位置,但在这个时代,他这个首府的份量就重得多,因此柳畅也十分痛快地坐了下来:“王有龄府台,我记得是福建人?”
  “福建侯官人。”胡雪岩笑着说道:“我和他相交多年,能当他半个家!”
  胡雪岩何止是能当王有龄半个家,他们的关系亲密到不足以为外人道的程度,因此柳畅也很干脆:“如今义师起于浙南,金处已复,宁绍指日可下,不知道王雪轩有什么想法。”
  历史上王有龄是自杀殉城,但这不并代表王有龄是一位顽固的官僚,事实相反,他以头脑灵活而著称,因此胡雪岩也娓娓而谈:“检点,王府台并不是读八股文出身的道学先生,他是捐班出身。”
  清代的体制并不局限科举出身,捐班也是一条上升的途径,而且还有不少人凭借捐班做到了要员,因此柳畅立即领会了胡雪岩的意思:“捐班出身甚好,但是比道学先生强上许多,不知道王雪轩现在对于浙局有什么布置。”
  “他是想请李元度带湘勇入浙,李元度湘军名将,王府台想得简单,以为他一来必能药到病除。”
  李元度?
  柳畅不由轻笑一声,这位李元度也确实是湘军名宿,只是他出名是那一出著名的段子,说是曾国藩出上了一出上联“如夫人”,李元度一时口快,脱口而出:“同进士”,结果曾国藩因为自己是同进士出身,就一辈子恨死了李元度。
  这个段子本来有不少版本,但多数人还是安在李元度身上,只不过现在的李元度与曾国藩还算是新婚夫妻,油里蜜里,曾国藩那个三不忘还有等两三年才能出笼:“常念足下与雪琴,鄙人皆有三不忘焉:……足下当靖港败后,宛转护持,入则欢愉相对,出则雪涕鸣愤,一不忘也;九江败后,特立一军,初意专在护卫水师,保全根本,二不忘也;樟树败后,鄙人部下别无陆军,赖台端支持东路,隐然巨镇,力撑绝续之交,以待楚援之至,三不忘也。自读礼家居,回首往事,眷眷于辛苦久从之将士,尤眷眷于足下与雪琴二人。”
  只是曾涤生口口声声一个三不忘,没两年就完全翻脸了,三番两次接连上折子一定要把自己的三不忘救命恩人参倒,当时为了参李元度的问题,他甚至与李鸿章扯破了脸皮,当时担任曾国藩专职秘书的李鸿章一再反对曾国藩参奏李元度,最后干脆离开了曾国藩祁门大营跑路了,结果让曾国藩因为海量公文折腾得焦头烂额,不得不把李鸿章又请回来。
  只是世人多以为李元度这个“同进士”的段子惹怒了曾国藩,但是实际则不然,曾国藩之所以恨死了昔日三不忘的老夫老妻李元度,完全是因为李元度被何桂清、王有龄这个集团拉拢过去,不但从湘军脱离出去,还成了何桂清集团在军事上与湘军抗衡的重要棋子。
  只是这在历史上是咸丰八年以后的事情,只是李元度与何桂清这个小集团历史上就有关系,何桂清、王有龄看不起曾国藩,但是对李元度这位却是另眼相看,特意把他从湘军集团拉出来,现在提前数年想邀请李元度带勇入浙。
  看到柳畅轻轻一笑,胡雪岩已经知道李元度在柳畅心底没多少份量:“检点还是应当小心应付为好,李元度毕竟是湘军名宿,老于军阵,湘勇能战,亦非浙勇可比。”
  柳畅又笑了:“我不忧心湘人李元度,只忧心湘军,不知道王雪轩府台有无此感?”


  第274章 百万公债

  “说得好!”胡雪岩当即答道:“王雪轩府台说了,宁可亡于红贼之手,不可亡于湖南人之手!”
  这话有些诛心,所谓“湖南人”,指的是当然是指曾国藩这个湘军集团,何桂清这个集团历史上就是遵行这一条方针与湘军斗争到底,特别是在浙江地盘的争夺更是如此。
  先是胡兴仁主浙,然后只干了一年,就被何桂清集团拆台赶跑,而接下去湘军集团又推出罗殿遵主浙,结果李秀成围魏救赵带精兵七千奔袭杭州,张玉良领军万余救浙,结果走到湖州就被王有龄留下了,最后罗殿遵只能战死殉城。
  结果换上了王有龄抚浙,李秀成、李世贤大举入浙,湘军用同样的手法拆台,王有龄只能把全部的指望放在了李元度的安越军身上,结果还是落了一个城破身亡的下场,双方的斗争一直持续曾国藩捅了何桂清最后一刀之后。
  胡雪岩顺着柳畅的意思说下去:“检点,接下去可是要攻占宁绍两府?”
  柳畅点点头:“金处既定,我当然可以要克取宁绍两府!”
  胡雪岩笑了:“宁绍两府,素为鱼米之乡,却无强兵劲勇镇守,加上文气太盛,检点定能指日可下,但是雪轩府台若请何中丞派兵南援,多半要多费些手脚。”
  柳畅却是不惧:“如今堪与我相较量者,在大营为张国梁,在湘军为鲍超、多隆阿,在天国……”
  他却没把这句话说下去,胡雪岩已经明白下去:“我可以代雪轩府台与何中丞作主,宁绍两府尽管交给检点,只是检点得了这两府就心满意足了吗?”
  “人心不知足,既得蜀,复望陇!”柳畅答道:“既得宁绍,复望杭嘉湖!”
  如果说宁绍是鱼米之乡,那么杭嘉湖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最富庶的精华地带,随便拿一个府出来,其财力都能供应几万大军,胡雪岩点点头:“可是以检点现在的实力,拿下宁绍两府之后,总得慢慢经营几个月吧!”
  “攻占杭嘉湖是六年之事!”柳畅已经答应下来:“既然何抚台与王府台给我面子,那么今天我便不踏足杭嘉湖一步,不过何抚台与王抚台也要坚持得住,不要被湖南人抄了后路。”
  攻占了宁绍,那么大半个浙江就在柳畅的手里,因此何桂清与王有龄能不能保住现在的位置还很难说,但是胡雪岩却敢于作出保证:“我看检点是极有方略的天纵之材,这台金两府经营得甚好,估计年内就能多出数万精锐,只要今明两年湖南人不入浙,大局可定也!”
  胡雪岩的意思很明显,柳畅不要逼人过甚,打倒了何桂清,那么湘军的触手就伸到浙江来,那么柳畅的对手就从柔弱的浙军变换成能打的湘军了:“因此雪轩府台与根云中丞也多少担了些干系,因此雪岩在这里替他们求一个前程。”
  “怎么一个前程。”
  “何根云中丞绝顶聪明之人,是丞相良选,王雪轩府台催科圣手,可以接何根云中丞的位置。”
  这个价码开得柳畅都诧异了一下。
  何桂清当新朝的丞相,王有龄出任浙江巡抚,两个犹豫不定的降官现在就想到柳畅这里得到这么高的承诺,这价格太高了。
  “关健就得看他们的表现,现在他们若是心向虹军,那么何根云可是兼一兼本朝的闽浙总督,而王有龄聪明太过,兵事非其所长,担不起浙江巡抚的职责,倒是浙江布政使适合他。”
  这差不多是合适的位置,闽浙总督看起来份量重,但闽浙总督多数时候只管福建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