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紫钗恨)-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我从春田兵工厂拿出来的好东西!”邓肯十分神秘地说道:“只是你们这个东方国度没有什么人认识到他的价值,绝对是好东西!”
  “您只想做一个小军阀,或者是想接受中国政府的招安,那么我的好东西有没有无所谓,但是您想成为一位真正的皇者,那么我的货物对于阁下来说,不可缺少!”
  说着,他已经拿出了自己的货物,柳畅看到了许多个钻头,大大小小的型号都有:“这是钻头?”
  “您果然是识货的,知道这是钻头,了不起,了不起!您是第一个认出这些宝贝的中国人!”邓肯连声赞道:“我还有更多的好货物!”
  他不仅有钻头,而且还拿出了几十个保养得很好的拉刀头,柳畅眼睛仿佛是看到第二个周秀英那样的美人:“非常好,非常好!”
  有了现成的钻头和拉刀头,那么就可以直接上马机床了,特别是这拉刀头,可以直接拉制膛线了:“您用使用这些钻头和拉刀头吗?”
  “怎么不会,我在春田兵工厂是一名真正的工程师!”邓肯告诉柳畅:“只需要几天时间,我就可以替你制造出一台拉床了!”
  这真是捡到宝了,柳畅看着邓肯手上那些钻头和拉刀头,简直就是看到了周秀英这样的绝色一般。
  邓肯继续说起了自己的身份:“您是个真正识货的大人物,有眼力,我在中国这么久了,想要出售这些拉刀头和钻头,都没有人识货,只愿以废铁的价格向我购买,如果您愿意的话,我愿意接受您的雇佣。”
  “好!”柳畅对于这个自愿前来投效的洋人那是非常乐见其成,虽然这个邓肯显然是在经济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他手上就缺这样的人才:“您每个月想要多少薪水?”
  “多少薪水?”邓肯犹豫了一下:“我懂得很多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您一定会懂兴趣的,我参加了美利坚与墨西哥的战争,还有,我会制造爆炸物,还懂得怎么制取硫酸。”
  “硫酸!!!”柳畅的兴趣一下子来了,谁都知道硫酸是工业发展的关健中的关健,有了硫酸,等于有了一切:“您会制取硫酸?”
  “没错!”邓肯的话头打开了,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怎么用铅室法制取硫酸:“从一七四九年以来,这是全世界最通行也是最好的方法,只要给我足够的人手,我能制取出来的硫酸几乎和欧洲生产出来一模一样。”
  这是什么样的人才啊!柳畅觉得有点不靠谱,这个邓肯参加了美墨战争也就罢了,还在春田兵工厂当过技术人员,能制取硫酸,甚至还会制造爆炸物,这简直是穿越者居家必备者!
  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位邓肯是一位真正的爱尔兰恐怖份子,在欧洲和美洲都制造了好几起恐怖事件,对于一名恐怖份子来说,怎么制取硫酸,怎么制造爆炸物,那简直是家常便饭一样的事。
  “而且我从上海带来了整整一百升的浓硫酸,我有一种特殊的办法,可以用浓硫酸充当铅室法的引子,源源不断地制取出更多的浓硫酸来了!”邓肯炫耀着自己的本领:“有了硫酸,就可以出硝酸,可以出雷汞!”
  旁边德蒙斯已经叫了起来:“上帝啊!你把硫酸带上船了,上帝啊!还好没发生什么事!”
  邓肯作为一名相当资深的恐怖份子,无视德蒙斯的惊呼:“还有,我会制造黑火药,真正的粒状黑火药!”
  柳畅更感兴趣的是他会制造雷汞,有了雷汞就可以制造火帽。
  对于柳畅来说,火帽是必须自制却完全不能自制的必需品,击发枪没有了火帽就成了烧火棍,可是击发枪又是柳畅目前能拿到的最好装备,把这次采购的四十五杆计算在内,柳畅手上已经有六十杆击发枪了。
  邓肯继续说明自己的知识:“作为一名美墨战争的老兵,我还会保养部队装备的一切火器,滑膛枪,线膛枪,燧发枪,击发枪,米尼步枪……”
  人才啊!人才啊!
  柳畅只有这样的感叹,这人在上海或许不起眼,但是柳畅这里却是真正的至宝,柳畅毫无犹豫地问道:“你想要多少?”
  “多少?”邓肯也是犹豫了好久:“我一个月要二百银圆,不不不,这太少了,不符合我的身价。”
  “二百五十银圆,每个月的月初就要提前支付我的薪水。”
  邓肯报出了自己认为很高的薪水,等待着柳畅把价格砍一砍,他的底线是每个月至少要一百五十银圆。
  他不准备长久在柳畅的部队干,只要赚个几个月,筹足了经费,他准备回欧洲继续他的恐怖爆炸事业。
  “一个月二百五十银圆?”
  “是的,我要二百五。”
  “成交!”
  柳畅回头对德蒙斯说道:“我很满意,两个四十八两的金元宝,只要你有足够的货物,便是你的了!”


  第79章 接风

  “没问题!没问题!”德蒙斯满口答应下来:“这次我还带了好多好东西,光火帽就有十万枚,还有硝石、硫磺,还有……”
  虽然不管是金子还是银圆,或是银两,他们只是相互换算的关系而已,但是德蒙斯还是想先得到那两个三磅重的金元宝,作为一名成功的银行家,他更喜欢金子。
  德蒙斯开出的价格比上海的租界价大约高出七八成到一倍的样子,虽然暴利,但是在周秀英的眼中,却是非常合理的价格。
  要知道,小刀会据守上海县城的时候,他们从洋人那里购买武器弹药的价格比这还要高得多,德蒙斯冒死把军火输送到温州,却只有一倍的利润,这位柳将军杀价的手段也强了些吧。
  至于德蒙斯把他们这些小刀会余部送来温州的运价,柳畅也给出了很高的价格,至于邓肯出售的钻头、拉刀头和硫酸,他同样给出很高的佣金。
  不过柳畅在详细结算了德蒙斯运来的军火总数之后,却是很不满意:“才七千九百银圆吧?抹掉零头,给你八千银圆,多余的算是下一次的订金,你运来的军火太少了,我有的是金子和银子,我的部队迫切地需要先进的武器来武装他们,下一次你不能只带这么少的武器来我这里,不然我会取消你的军火代理人资额!”
  他确实对德蒙斯运来的步枪数量不满意,虽然黑火药、硝石、硫磺比想象中多得多,但是最急需的燧发枪和击发枪数量严重不足。
  此前他从德蒙斯这里购买了六十五杆燧发枪和击发枪,后来又从杨善人府获得了三十五杆燧发枪,加起来就是九十五杆洋枪,这次又购入了四十五杆击发枪,一百杆燧发枪,前后合计起来是二百四十杆洋枪。
  按照一个步兵排三个步兵班,一个步兵班十杆洋枪计算,二百四十杆洋枪只是八个步兵排的装备。
  而现在已经编成的龙枪、楠溪和磐石已经就是三个步兵连,九个步兵排的建制,至少需要二百七十杆步枪。
  后备队已经预备编成一个步兵连,而周秀英带着上海小刀会的余众前来投效,以这部分力量为基干,再加入一部分东乡老兵和清军俘虏,完全可以编成一个步兵连。
  这两个步兵连的西式装备只能等待德蒙斯的下一艘船来解决,但是短缺的不仅仅局限于这二百一十杆步枪,柳家军还有大量的战斗与非战斗人员需要更好的武器来装备他们,柳畅的麾下也不会局限于五个步兵连,这样的话,柳畅短期内还需要五百杆步枪。
  一想到这,柳畅再次郑重说明:“下一次,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希望德蒙斯伯爵能优先输送步兵武器,最少最少,也要向我提供三百杆步枪!”
  周秀英这下算是明白了,她在船上的时候听那个救助自己的洋人邓肯说过,这位柳检点是位非常有钱的将军,他向德蒙斯下了数十万银圆的订单。但是德蒙斯的力量太弱小了,根本无法提供这位柳将军所需要的武器数目,而且德蒙斯所能提供的军火,以弹药居多,步枪和火炮的数量都不大。
  正是柳畅能拿出这样的大订单,所以德蒙斯的价格才会这么合理。
  柳畅继续说道:“这一次你没有带火炮过来,我表示十分失望,如果下一次你能带让我满意的火炮过来,你可以开出你所能确定的一切合理价格。”
  这就是大肥羊了,只要德蒙斯能弄到火炮,那么柳畅可以接受“所能确定的一切合理价格”,德蒙斯已经找不到北了:“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问题!这次之所以不能提供更多的枪炮,只是小刀会事件后的特殊时期,我这次回去之后,会在第一时间组织大量的步枪、野战炮运到您的要塞来!”
  这次的生意,对于德蒙斯来说,可不是赚了几千银圆那么简单。
  他确认了柳畅这位将军是有着足够支付能力和信用的强人,而且他长期渴求先进的西方军火,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保持与柳将军的长期合作关系,德蒙斯每个月至少能赚取几千银圆甚至几万银圆的超额利润。
  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在地中海的别墅,如果这样的生意继续下去,或许自己几年之内就可以退休了,然后带上几十万英镑开办一个欧洲首屈一指的大银行,还可以随时随地地拍打女秘书的屁股。
  真是幸福的生活啊!
  只是达成了合作之后,双方接下去进行着漫长而琐细的交易环节,德蒙斯拒绝了柳畅对他发出的上岸邀请,坚持留在自己的帆船,交易一结束就启程返回上海,替柳畅购买更多的军火。
  现在交易的具体细节不需要柳畅亲自来负责,瞿杰和霍虬留在帆船上,亲自检查着所有的货物,他们检查得非常细致,毕竟这些军火都会用在他们的步哨上。
  而柳畅则邀请周秀英、邓肯和小刀会的旧部上岸,特地为她们接风洗尘。
  就餐的地点设在了磐石寨南门的客厅里,这些人显然是饿了很久,饭菜一上来就死劲地大吃大喝,邓肯连声赞道:“好吃,这些中国菜很好吃!”
  他在上海滩落魄已经很久了,那些钻头、拉刀头没人赏识,根本推销不出去,无奈之下只能进了一家英国洋行当个小职员,但是那家小洋行的英国老板苛待职员跟苛待华人员工一样狠,到邓肯离开上海的时候,他还欠着邓肯三个月的工资。
  当然,邓肯也没吃亏,他临走的时候带走了那家洋行不少货物,包括这次卖给柳畅的一百升浓硫酸。
  至于周秀英和小刀会旧部的吃相,她们被清军围困了整整十七个月,突围后的一整个月内又是东躲西藏,饿极了自然也称不上文雅,更让柳畅叹服的是一只叫化鸡才端上来,周秀英就拿起了手上的斩马刀,变魔术般将这只叫化鸡分割成了好几块。
  她挥动着这把至于有一米多长的斩马刀,简直是如同反掌观纹一般轻轻松松,刀刃甚至连桌面都没碰到,仿佛这把斩马刀是她身体的一部分。
  事实上柳畅只看到电光连闪,叫化鸡已经散架了,周秀英已经直接拎起了一个鸡腿啃了起来,她一边吃还一边问柳畅:“检点,你们怎么安排我们这帮兄弟姐妹?”


  第80章 时势

  周秀英这句话看似是随意问出口的,但话一完口,她那一双会说话的星眸已盯紧了柳畅,双手不自觉抓住了自己那把斩马刀。
  不止是她,这些小刀会的旧部几乎都很关注这个问题,想知道柳畅会怎么处置他们这些小刀会旧部,至少不能象天国对待小刀会那样让人齿冷。
  柳畅早有预案:“秀英姑娘,我这里队伍刚开张,简陋得很,只能勉强小刀会的兄弟先委屈一下编成一哨,由秀姑娘你来担任哨长。”
  周秀英在小刀会中,是统率数百人的女将军,屡次大破清军,咸丰四年她甚至亲率二百战兵杀出上海城大破台勇,只是虽然现在只有一个哨长的名义,但至少把这支天地会余部保存下来。
  柳畅继续说道:“我们这边的规矩,是每哨三排,每排三班,每班十人,加上杂兵每哨共有百人,秀姑娘你带的兄弟姐妹,都由你自由安排,缺额我补充了三十个东乡老兵,再加上五十名前次磐石寨俘虏来的清兵青壮。”
  这或者是搭起了一个步哨的架子,周秀英没想到柳畅不但没有将她这一批小刀会的旧部拆散编到自己的部队里,反而给她补足了一百人的编制,这真是意外之喜,她的手从斩马刀上松开了:“秀英谢过了检点!”
  不过柳畅却说了一句:“秀英姑娘,我也把丑话说到前头,我以诚待人,也希望你能对住我这份诚心!我们红巾军本钱小,之所以能清军周旋到底,就在于军纪如铁,令行禁止,对民间秋毫无犯!”
  他知道小刀会起义虽然名为小刀会起义,但实际是多个上海本地与外地帮派的大联合,光是会党系统,就差不多有七个不同本地与外地帮派,这么多帮派的联合,难免就混入了不少败类,更不要提这些帮派与山头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福建帮与广东帮这两个最大的帮派甚至发生过火并。
  周秀英本人是青浦乡间的小土豪家族出身,又经历过小刀会内部那么多纷争,倒是明白柳畅的心意:“我是青浦的乡下人,实在是县里的狗官太过可恨,连年灾荒,乡下人都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可狗官还是要追征几年前的钱粮,别以为我们乡下人什么都不懂,那些钱粮早就贴出豁免的皇榜了,实在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啊!”
  “如果能活下去,谁还作这杀头造反的买卖,我们起事是替天行道,检点要军纪森严,令行禁止,对民间秋毫无犯,秀英我一百个赞成!”
  她就给柳畅跪下了:“检点对得起咱们,咱们也对得起检点,检点以后就是咱们的主公了,让咱们往东便往东,往西便往西,绝不多问半句!”
  不止是周秀英,这些小刀会的旧部也都给柳畅跪下了,在他们眼里,这位柳检点虽然太年轻了点,但从现在开始就是他们的带头大哥了:“检点说什么当做,咱们便去做,说什么不当做,谁敢犯了军纪,我周秀英一刀剁了他!”
  “好!”柳畅已经拉着周秀英的手,把她牵了起来:“秀姑娘,我这就把这个步哨托付给你了!”
  周秀英也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检点的大恩大德,周秀英必以死相报,不过,我想问一句检点,对天国是怎么一个想法!”
  她一点都没怀疑柳畅这个殿前三十六检点是个冒牌货。
  柳畅的外貌不过十五六岁,但是这个时候的太平天国确实出了不少极其年轻的将领,这些将领统率大军时,一点也不比清军中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将逊色。
  这种年轻将领的典型就是陈玉成,他是一八三七年生人,去年(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太平军再克武昌的时候,他亲率五百勇士缒城而上,大队继进,一举攻克武昌城,十八岁的陈玉成因功升殿右三十检点,统领陆军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已经是数万大军的统帅。
  陈玉成这个殿右三十检点,因为特别擅使回马枪战术,故有“三十检点回马枪”之称,而柳畅年纪只比陈玉成稍小一些,但是英明果敢似乎不逊色于陈玉成,他在天国担任殿前三十六检点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只是一提到太平天国,周秀英难免肚里有股怨气。
  小刀会起事之初,并没有与太平天国联络,而是想借着太平天国席卷江南的形势借机崛起,割据一方,所以他们起事之初,用的是大明国号。
  但是当清军开始反扑的时候,小刀会就不得不企求太平天国的支援,他们使用了太平天国的国号,并一再与太平天国联络,企图借用太平天国的力量来攻占上海。
  但是太平天国拙劣的战略水平又一次立功了,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上海在远东的特殊地位,而是只看到了小刀会内部组织涣散,与太平天国在宗教与意识形态上属于南辕北辙,没有给予小刀会甚至形势上的支撑,反而公开声明太平天国与小刀会起义没有关系。
  太平天国领导者的如意算盘是想让小刀会与清军拼个两败俱伤,太平军再出来捡便宜,结果在长达十七个月的上海攻防战,始终只是小刀会独力支撑残局,小刀会使尽百般解数,但处于上海县城这样的绝地,又遭遇清军和英法军队的联合进攻,最终只有失败一途。
  而对于太平天国的见死不救,不管是周秀英,还是这些小刀会的旧部,都有一肚子的怨气,而她提出的这个问题,恰恰是最敏感不过。
  柳畅先往四周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我是天国殿前三十六检点之一,但却发配到红巾军这来,你说我和天国是什么关系!”
  他继续说道:“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周秀英明白过来了,她很直接地拱手:“检点想打出自己的一片江山来,那最好不过了,我可不愿意跟着天京里的那几位。我等都愿意誓死跟随检点打江山,搏一个富贵前程!”
  只是周秀英的下一个问题更加敏感:“不过检点既然打要一片江山,不知道现在有多少本钱?”
  柳畅也直接说了实话:“柳某统率男女不满千人,其中能直接拉出来的就只有三个步哨!不过,我不但有磐石镇这块地盘,也有足够的时间。”
  他说话间信心十足,时间在他这边。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第81章 向北

  “只有三个步哨?”
  周秀英先是有些小小的失望,她在上海的时候就统带过好几百战兵,而这位柳畅柳检点手下才三个步哨,满打满算才是三百人而已。
  要知道,在来温州之前,德蒙斯可是向他一再保证过,这位柳畅柳检点手上至少有两个步兵营的实力,而第三个步兵营正在编成,可以说是红巾军中最有实力的强人之一。
  只是下一刻,她突然想到了一件相当可怕,甚至是恐怖的事实:“三个步哨?三百人?柳检点你购买了那么多西洋火器?”
  虽然不知道柳畅的手上到底有多少西洋火器,但是就她今天看到的事实,柳畅差不多购入了一百五十杆洋枪,加上他原有的西洋火器,岂不是这三个步哨的每一名士兵都装备了燧发枪和击发枪:“检点阁下,难道您的部队全部装备了西式步枪吗?”
  她的诧异落在柳畅的眼里,柳畅兴奋起来:“没有,德蒙斯伯爵办事太不得力了,我这边三个步哨,光步兵的装备需要二百七十杆步枪,可是他只向我提供二百四十杆步枪而已!”
  二百四十杆?别说是周秀英,就是他手下带来的这批小刀会旧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三百战兵,装备了二百四十杆几乎是最好的西方步枪,在现在的中国没有任何一支非欧洲部队能与在装备上相提并论,其中有人嚷道:“北门之战的时候,法国兵也没有这么多步枪!”
  柳畅知道自己已经震服了他们,却还要加一把火:“可惜了,德蒙斯采购军火不得力,虽然我这边的弹药能够支撑两三年时间,可是步枪始终不足,如果他能提供足够的武器,我马上就可以编出两个步哨来!”
  周秀英倒是趁机替自己争取利益:“这两个步哨中包括我这个吗?”
  柳畅答道:“当然了!还有一个步哨,人员都充实,就是缺乏武器,才只能让他们担任一些守备任务!”
  那边开始插话的青年人又问道:“我们编成步哨之后,能不能也全部洋枪化?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是遇到了洋人的兵队都不怕了,我们在北门之战可是杀得法国兵大败而归!”
  柳畅并没有关注什么是北门之战,他只是说道:“暂时还没有这个条件,前面三个步哨都还缺一个排的步枪,请你们暂时委屈一下吧!”
  年青人却是站了出来,他说明了自己这支小部队的优势:“检点,你不知道,别看我们是空手来的,可是在上海见过大场面,不但玩过各种各样的西洋步枪,甚至还用过大炮,玩过葡萄弹!”
  他怕柳畅不相信,又说道:“别看我们人少,可都是经历过北门之战的老兵,法国兵在两艘军舰的大炮支援下攻打上海城,结果被我们这群兄弟姐妹齐心杀得大败而归!”
  所谓北门之战,差不多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编成的部队对外国军队的第一次正式胜利。
  这一仗发生在一八五五年一月六日,法军先以两艘军舰炮轰上海县城,接着又在法国领事馆安装了两门大炮轰击上海县城,接着法军登陆部队二百五十人吹起冲锋号,从法租界冲入被火炮轰开的缺口,清军也同时发动猛攻。
  但是他们冲入缺口的时候,没看到一名小刀会义军,反而遭到了一门重炮射出的葡萄弹轰击,接着又受到小刀会义军准确的火力杀伤,接着各方面的攻击都先后受挫,最后法军被迫败退而回,换上清军进攻,但是换上场的清军同样大败而归。
  这一役小刀会损失了约四十人,法军则阵亡十三人,负伤约三十余人人(有的西方资料认为法军伤亡六十四人),至于清军的损失,吉尔杭阿的奏折称只阵亡十二名,负伤约五百名,但是这个数字缩水得太厉害,当时观战的中西人士都不支持这个说法,因为仅在广福寺清军就被烧死六十多人,北华捷报和《在华医药传道记事》均认为清军战死约四百名,斯嘉兹《在华十二年》则认为清军战死1200名,负伤约1000名。
  这一仗显示了小刀会所部的战斗力,但也是小刀会最后的残阳余照,在上海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与清军勾结起来的力量是兵力单薄的小刀会会众所无力抗衡的。
  这些小刀会的余部,确确实实地都参加了这一次北门之战,这个年青人就告诉柳畅:“不要小看我们,我们在上海的时候从西洋人那里购入了大量的军械,能熟悉地使用一切火器,如果把步枪发给我们,将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柳畅犹豫了一下,终于被他说服了:“暂时可以给你们发给十杆步枪,让我看看你们的本领,若是有真本领的话,我多发一些!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周秀英介绍起了这个年轻人:“这是陆子云,咱们小刀会的小赵子龙,他击毙的清妖足有好几十人!”
  陆子云又询问了一句:“检点,我知道你是想作一番大事业,现在的时势也有利于你,不知道你想往哪方向发展?”
  柳畅刚想说话,他已经替柳畅分析现在的格局:“来温州的船上,我已经看过地图了,据说现在江北已尽为红巾军所有,而江南也有红巾军的主力,所以磐石镇可以说是整个温州府最安全的地方!”
  陆子云分析得没错,柳畅现在不但有磐石镇这么一块地盘,而这块地盘的位置非常好。
  磐石镇紧邻海口,可以源源不绝地从海口获取军火,又处于整个江北地区的最南方,清军如果从台州、处州方向进攻,必须肃清整个江北的红巾军才能攻至磐石寨。
  而瓯江以南,则是红巾军与清军的主战场,清军当然不可能在消灭江南的红巾军之前北渡,所以现在柳畅就有足够的时间整训自己的部队。
  这是多少英雄豪杰都无法争取的宝贵时间,太平天国之所以能成事,就在于当时广西变乱四起,先有天地会在全境起事,接着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在这种情况,太平天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官府的首要打击目标。
  而陆子云继续分析道:“现在检点准备用多少时间训练这三个步哨!我想检点这三个步哨看起来少,但绝对是百战精锐,随便一个步哨拉出去,打清妖半个步营不成问题吧!”
  旁边的朱顿排长插了一句:“我们龙枪哨绝对包打清妖一个营头!”
  “那便是了!现在有了我们来投,检点更是如虎添翼!”陆子云这人倒是文武双全,他在桌子用手指比划着:“但是有一个大问题,检点接下去往哪个方向发展!”
  磐石镇这个地方的位置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没有发展的余地,不过柳畅却是毫不犹豫地说了一句:“往北,台州!只有台州!”
  陆子云对温州的情形有所了解:“检点高明,只有往北一条路!”
  周秀英倒是不了解这其中的缘由:“为什么只有往北一条路?难道不能有其它的路子吗?”
  柳畅已经用手指沾了酒,也在桌子比划起来:“只能向北,我们这支队伍想要打出一块江山来,只能往北打!往台州方向打!”


  第82章 牛刀

  为什么只能向北?周秀英虽然是员千军辟易的女将,但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柳畅只能向北发展这一条路可走?难道向南、向西不行吗?
  陆子云显然看出了她的疑问,就开口替她解惑。
  首先以温州的地形,东临大海,向东发展只能到海里泡澡了,而温州向南发展,不比到海里游泳好上多少,这是福建最北部的山区,也是整个福建地区最贫穷的福鼎、宁德山区,交通极其不便,又要迎头福州而来的闽省兵勇,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把大部队拉到这种没有油水的山区,完全是下下之策。
  剩下只有向西和向北两条路,向西就是向处州发展,直到今天处州(丽水)仍是整个浙江最穷困的地区,把部队从温州的鱼米之乡拉出来,投入这样的山区也是下下之策。
  当然也可以把攻打处州当作进入金华府的一个跳板,但即便占据了金华府仍是远离海口,而现在这个时代,占据海口获得源源不绝的军火供应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只剩下向北往台州府一条路,严格来说,这只是向宁波发展的一个跳板而已,台州穷山恶水不少,民风剽悍,也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但是丘陵平原相交,既有渔盐之利,又有沿海平原和河谷盆地出产粮食水果,甚至连山间丘陵也可以出产杂粮,足以供养数万大军。
  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台州为跳板进军宁波,宁波府不仅仅处于宁绍平原,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可以说是整个浙江的精华地带,而且还是这个时代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控制了宁波就等于控制着整个浙江的对外贸易,甚至可以供养起十万大军。
  而对于这些小刀会的旧部来说,宁波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宁府好地方啊!”
  “是啊!打到宁波去,咱们也算风光一回!”
  他们这些人是从上海来的,而近代的上海与宁波有着特别亲密的关系,大部分上海人实际是从浙江移民来的宁波人,甚至连现代的上海话都是宁波话演变而来。
  这批小刀会的余部有福建人、广东人,但是最多还是宁波人,他们听说要打回自己的老家就格外热情:“往北打,就应当往北打!”
  周秀英倒是问了一个问题:“除了往北打之外,能不能在温州就地发展?”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柳畅很快告诉她:“温州府非坐守之地,其地不足以割据,欲成就一番事业,必先图括苍!”
  在历史上,只有五代十国的朱氏兄弟及其后的丁章、张惠割据过温州二十多年,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