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紫钗恨)-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现在陈玉成身边不但有刘玱琳,还有上万太平军追随着自己,因此他也多了不少信心:“玱琳,如果张乐行不肯干,那么我们就甩开捻子自己干,捻子中与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可不在少数!”
  刘玱琳却不这么看,他说了一句:“可他们更想的是交枪投降,和我们不是一条心,英王,打下开封不是问题,打下开封后才是个问题……”
  这是刺了刺了陈玉成,陈玉成也知道自己的老毛病,在太平军之中,他可以说是最好的兵团指挥官,百战百胜,可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骄傲,致命的骄傲,特别是胜利的骄傲。
  在困境之中,陈玉成往往能把会战组织得相当出色,但是当处于优势,或是取得胜利之后,陈玉成就变成过于骄傲轻敌,在过去的几年之后,先胜后败不止是上演了多少次,这或许与陈玉成少年得志无人节制大有关系。
  陈玉成也知道自己这个致命的缺陷,但是他少年得志,十六七岁就已经做到万人规模的指挥官,年少轻狂的毛病终其一生都改不了,因此他回头说了一句:“那也得打上开封再说,只有这么一条出路了!”
  “还有一条出路!”刘玱琳却是轻声说道:“还有一条出路!”
  “我知道!”陈玉成叹了一口气,这个英俊的小个子将军幽幽一叹,却有着过人的坚决:“到现在这个境地,我就是天国,天国就是我,我若是从了柳绝户,天国的江山就差不多了。”
  他又变得坚决起来,继续说道:“张乐行想在雉河集与柳绝户决一死战,这是死路一条。”
  别说是陈玉成看出来了,就是刘玱琳都看得出来张乐行战略布局的问题,没问题,雉河集附近百余里都是捻子的老巢,捻子在这些根据地可以轻易得到补充,而且这是他们的老家,一切都方便,似乎很适合展开战略决战,或者作为南下两淮的根据地。
  可这个战略布局有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这一带原本就是整个安徽最贫困的地区,黄河夺淮之后,黄泛区让这些地区变得更加穷困,更不要说是闹起捻子之后这里的生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
  更要命的是捻子手上根本没有什么城市,他们只是一堆圩子的结合,即使是捻子的大本营雉河集,也不过一个大集镇,这个地方就是后来的涡阳县,即使在安徽那个多县城里,这个地方也算不了什么。
  他们甚至连毫州州城都没有拿下来,在人多地少出产贫乏的情况,他们只能闹起捻子,到百里之外四处劫掠,用劫掠来的赃物养活自己的宗族,可现在在柳绝户的兵锋之下,他们只能困守在雉河集附近上百里密密麻麻星罗棋布的圩子里。
  因此陈玉成继续捶着桌子说道:“向北,只有向北,捻子肯定有和我们情同意合的朋友!”
  虽然陈玉成觉得雉河集困住了几万太平军,可是在虹军之中,太平军与捻军联合的消息却是让冯思贤十分震动了。
  这两个强敌联合起来,对于接下去第八师的大攻势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冯思贤自己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尽快解决雉河集的敌军:“现在在雉河集为核心的皖北地区,到处都是捻军与太平军,总数以最乐观的估计来看,也有二十万人!”
  “真是杀不好的一群土匪!”当即第八师的军官嚷出来了:“前次我们杀了他们多少万?五万?六万,一回头又冒出这么多。”
  “所以殿下就反复叮嘱过,捻子是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咱们要尽可能分化争取。”
  从某种意义上,柳畅说的确实是真理,捻子是人口压力和政治黑暗下的必然结果,但问题在于怎么解决捻军,冯思贤很直白说道:“现在几个战略方向,就以福建与安徽两省兵力最为单薄!福建好歹还有一师两旅的兵力,咱们安徽只有一师一团,加上从江西借来一个的步兵团,如果不算上民兵、乡兵、县独立连、州府独立营,总兵力只有一万六千人。”
  即使把作为地方部队的独立营、独立连计算在内,整个安徽战场的兵力也不过是两万出头的正规军而已,而他们面对的太平军、捻军、清军如果不考虑素质的话,光统计数字的话,总兵力或许接近三十万。
  “一对二十!”冯思贤很快作出总结:“而且我们占据着很大优势。”
  事实上,冯思贤并没有把民兵、基干民兵、乡兵这些实际参战的部队计算进入,如果把这些非正规军计算进去的话,虹军在安徽战场上的陆军总兵力应当能超过十万人,但这些非正规军没有多少意义。
  这些单位用于防守或许还行,可是用于进攻的话,意义就不大了,现在冯思贤遇到的问题就在于正规军兵力过于单薄,特别是失去了总司令部的重点支援之后,进攻雉河集似乎变得十分困难。
  冯思贤喜欢现在这样的局面,困难会让他变得充满激情,有足够的干劲,他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肃清整个安徽,就象捻子也不是一块铁板,许多捻军,特别是属于蓝旗的捻军都常常与冯思贤联络投诚的问题。
  “我们或许可以在捻军中打出缺口来,只要一个典型就够了!”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比方说那个刘三娘就是一个不错的典型,他们可是占据了凤阳县城。”
  “毕竟只是一个女人,任她有怎么样的本领,也只是一个女人!”冯思贤不同意这样的意见:“我倒是向殿下建议过,可以将江西的杨辅清旅借调给我们安徽,这可是老太平军底子的队伍!”
  “老太平军底子的队伍”,代表着这只是虹军中第二流的部队而已,但是有一个二流的步兵旅已经足够了,至少老太平军最熟悉怎么收拾太平军与捻军,只是冯思贤自己都知道这个建议不会得到批准。
  现在最重要的战场是两湖战场,无论是湖南与湖北都必须拿下整个省份,特别是湖北方面,连冯思贤都自己都期盼着攻克宜昌的一刻,只要攻克宜昌,湖北的施退季第七师就可以回师皖西,与冯思贤彻底联成一气。
  湖北战场的形势自从胡林翼投诚之后已经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施退季这个湖北督军可以说是走了狗屎运,上任没几个月就已经拿下了大半个湖北,不象冯思贤只拿下半个安徽而已。
  只是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老太平军底子的队伍,我们安徽也有,而且还不止一个旅,就看督军肯不肯下这个决心了!”
  “哪里?”冯思贤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你是说安庆的石达开!”
  “没错!现在是轮到解决石达开的时候了!”
  冯思贤当即问道:“石达开不是考虑易帜了吗?”
  “不仅仅是易帜的问题!”一群军官都站了起来,一齐抗议冯思贤的软弱:“是洗心革面的问题。”


  第528章 远征

  冯思贤根本没想到在这个问题,他与自己的军官团居然有这么大的不同意见,几乎整个会议室内的军官都站了起来,一齐向他抗议对安庆石达开太过软弱:“督军阁下,我认为您对石达石太过仁慈,以致于到了影响整个安徽战局的地步了!”
  石达开现在控制着安庆这个长江中上游最重要的城市,这个地方上可以进取江西、湖北,下进取全皖直指金陵,只是现在石达开在虹军的压力之下,只能抱定守成的决心,即不敢向上游进攻,也不敢进取下游,只能困守安庆。
  自从冯思贤进取皖南之后,在安庆的石达开就与冯思贤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双方的使者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还进行多次合作,石达开从冯思贤手里获取了不少战略物资,作为回报,他也曾出兵配合冯思贤的作战。
  只是冯思贤没想到自己与石达开的合作,居然引发整个军官团的合作:“你们这是什么意思?石达开不是我们的敌人!”
  一名军官带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也不是我们自己人,现在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或是敌人,或是自己人!”
  现在整个安徽战场,甚至是整个中国战场的形势已经变得明朗化,接下去将是两大势力的决战,因此或是敌人,或是自己人,没有第三者存在的余地,冯思贤的声音低了下去:“可是,他是石娘娘的兄长……”
  “石娘娘会支持我们的!”这些军官却是不肯放弃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在整个安徽战场都获得彻底的胜利,象石达开这样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与太平天国时有来往的队伍,又处于安庆重要的要点上,我们认为您犯了致命的错误……”
  “如果我不同意,你们会怎么办……”
  冯思贤很想把这句话吼出去,但是他不敢,他没想到在自己以为掌握最稳固的第八师之内,居然会发现这样的抗议,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看问题的态度似乎不错。
  现在是决定整个中国战场胜负的时候,不是考虑石汀兰个人情绪的时候了,是到了解决安庆问题的时候!
  他同意在石达开问题变得强烈一些:“告诉石达开,不仅仅是易帜的问题,他的部队必须接受虹军的改编!”
  安庆。
  值得讽刺的一件事就是,这几乎是这个时空最后一座打着太平天国旗号的大城市,这座城市连同附近若干城镇都还着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帜,使用太平天国最原始的官制,甚至还行用太平天国的一些诏旨。
  这些诏旨、印书,即使在洪秀全亲领的太平军余部都已经弃而不用,可是在这支部队之中仍然保持着旧太平军最原始的一面。
  而在历史之上,同样是石达开的远征军全部尽没之后,他的余脉依旧活动了数年之久,除去了李文彩部之外,差不多是最后一支残存的太平军部队。
  只是这座打着太平天国黄旗的城市,也到了不得不易帜的时候了,现在穿着黄袍的石达开的眉毛就拧了起来,他朝着下首的赖裕新问道:“裕新,您怎么看?冯思贤翻脸比翻书还要快,真不够朋友!”
  赖裕新一向是石达开这个小集团的第二号人物,不但能统军作战,而且还是石达开的谋主,他当即说道:“我看这只是冯思贤的意思,不是燕王殿下的意思!”
  “冯思贤的意见,柳绝户的意见,又有什么差别!”说这话的是石镇吉,他是天国国宗,虽然名义是石达开的兄弟,实际只是同姓结义兄弟而已:“柳绝户要来收拾我们的话,咱们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打!”
  石镇吉一说打,那下首的大将朱衣点就说道:“打,拿什么来打,咱们三面受困,何况燕王还有水师与蒸汽火轮相助啊!”
  一说到这蒸汽火轮,石镇吉都有些懈气了:“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把部队交出去束手就擒!”
  他是不愿意把部队交出去的,要知道他虽然名义上是石达开的结拜义弟,绝对服从石达开的指挥,但事实上却是石达开根本指挥不了他的部队,他向来是脱离石达开独立行动,历史上他的败亡也与此有关系,他脱离了石达开独立活动,遇到部下抢了刚刚结盟的头人之妻,他赶过去压制,要把犯了军纪的湖北人尽数斩于阵前,结果占了部队大多数的湖北人发生剧烈反弹,认为是两广老弟兄欺负两湖弟兄,于是就发生了哗变。
  一场哗变之后,石镇吉原有的数万军队几乎尽数土崩瓦解,最后石镇吉被少数清军团练武装拿获,这可以说是极具悲剧色彩的一位天国青年将领。
  事实上,不仅是他,几乎整个翼殿远征集团的将领都是一场悲剧,象赖裕新这样重要的人物,即使在前期太平天国都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到最后竟是下落不明,谁也不知道他是死于何地,又是因何而死,在石达开集团这样下落不明的人物比皆是,而许多突然冒出来的人物又查不出他们的早期经历。
  不过在现在这个时候,石达开这支翼殿远征军却还保有太平天国初起的壮志豪情:“不能交,不能交,不能把部队交出去!”
  说话的是汪海洋,离开天京时他只是一个中级军官而已,可是现在已经在翼殿军中成为能征善战的将领:“真不行的话,我们回去投奔天王。”
  历史上,石达开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进军路线,他先是进军闽浙,结果先是攻克衢州不成,又从福建草草收兵,最后决定回到广西老巢,哪料想广西一省养不活这四十万大军,几十万军队在广西几乎饿跨,于是就有童容海、朱衣点等一批将领率二十万大军回朝投奔洪秀全,当时处于困境的洪秀全喜出望外,当即把这支部队封为“扶朝天军”。
  这支扶朝天军虽然战斗力不行,而且出了不少叛徒,但是也有不少替天国尽忠到底,汪海洋等人甚至坚持到了嘉应州的最后一州,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因此汪海洋提出与天王合兵,当即获得不少人的赞同。
  石达开本来就不是一个善于决断的人,一听到这么多人赞同,又想到虹军占据了水上之利,交战起来败多胜少,当即就有心派人往雉河集一行,只是赖裕新虽然是二流的军师,却是清楚雉河集到底是地方,自从黄河夺淮之后,那里根本养不活大兵。
  “安庆这么好的地方,您就愿意放弃?就是要放弃,也得从燕王那里换几千杆洋枪洋炮才成!”赖裕新倒是痛快:“现在这个形势,安庆确实不可守,但是纵然燕王有水上之利,想要打下安庆府,也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
  “那你说怎么办?”石达开又动摇了:“是不是给我妹子写封信?”
  这是让石汀兰在柳畅身边吹耳边风的意思,只是赖裕新也不赞同:“就是燕王殿下容得下您,冯思贤、霍虬与施退季能容得您继续占据安庆府吗?现在如此困守安庆,还不如让出安庆,主动北进!”
  在北进这一点上,赖裕新与陈玉成有着同样的想法,安徽战场之上冯思贤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拿下开封再图后举,只是汪海洋这粗人当即嚷开了:“安庆是我们的根本,怎么一枪不放就让给柳绝户那个小人!”
  “虽然是让出安庆,但绝不是什么都不要就让给柳绝户!”赖裕新倒有好算计:“至少能让我们能暂时保有安庆一段时间,待我们进入河南再把安庆让出去,而且我们应当从柳绝户那要一个军的名义。”
  虹军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是两个军的名义而已,虽然有以第三师为基干组建第三军的决议,但是孙胡子去职之后,于村这个副师长还压不住整个第三师的局面,因此第三军的组建也只是纸面操作而已,现在赖裕新就敏锐地要求一个军的建制:“不仅要一个军的名义,而且还要他接济一大批枪炮枪弹,我们替他们往北打!”
  “不把队伍交出去?”石镇吉关心是这一点:“只要不把队伍交出去,我赞成!”
  有了石镇吉支持,赖裕新心神大定:“我们可以吸取当年北伐的教训,进入河南以后经营中原,只是中原本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如果在河南立足不住,可以继续西进,争取全蜀。”
  赖裕新虽然曾经规划好几条战略进军路线,或是东取江浙,或是回师广东,或是兵进两湖,但是他最终目的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力争天府之国,企图割据四川:“四川义军四起,清妖本来就无力掌握全蜀,只要我们进兵巴蜀,自可传檄而定,汉高故业,随手可得!”
  赖裕新的战略谋划虽然可以说是破绽百出,但是现在在石达开军事小集团的眼中,却是有若天衣无缝一般,当即获得满堂喝彩:“好!”


  第529章 勤王

  “翼王想要远征河南?那是一件好事!”
  柳畅很随意把赖裕新送来的奏折放在桌子上,看了一眼石汀兰和杨长妹,然后才说道:“他要枪炮补充,我也答应下来,只是他要一个军的番号,我不能同意!”
  石汀兰低下头去,这件事与她有关系,她不能也不方便开口。
  倒是一向和她有过交情的许月桂却问了一句:“殿下,为何既支持翼王远征,又答应给他枪炮补充,却不肯给一个番号?”
  现在是柳畅自已家里的家庭会议,许多话都可以挑明了说,柳畅心中自有主张:“翼王若要一个军的番号,我怎么可能舍不得,天王首义诸王,除去天王之后,也就只有翼王尚存了!”
  许月桂已经明白过来了,这样的后宫会议虽然很多时候谈的是家事,甚至是演变成肉帛相见的欢宴,但正因为是一家人,所以能提前定下调子,她小心地问道:“是不是因为翼王还不肯过来的原因?”
  现在不仅仅石汀兰低下头来,许多太平天国过来的女官都垂下来了,这毕竟与她们的过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冯思贤在这里的话,还能认得其中就有他在天京曾经遇到过的清冷妃子,现在都是恭瑾已极地听着柳畅的训示。
  在这段时间的共处之后,这些旧太平天国的女子,特别是昔年洪秀全的妃子们,已经彻底转换了思想,她们彻底与过去割裂,成为新政权的女官,她们对于旧天国有着过多的仇恨。
  柳畅点点头说道:“月桂说得对,现在我们虹军只有两个军,如果翼王肯过来的话,我再给一个军的名义又能怎么样!可是现在翼王不肯过来,首鼠两端,这样的话我给他一个军的番号,又怎么能服众啊!”
  一听到这句话,石汀兰就暗暗怨恨自己的哥哥来,实在是太过小鸡肚肠了,以致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现在正是柳畅这位燕王称皇建制的关健时候,马上就要用兵天下了,如果现在过来的话,石达开身边还有安庆数万之众,不但能成为一军之长,也能与瞿杰、霍虬、孙胡子这些开国功臣相提并论,可是哥哥格局太小,硬是放不下自己这点实力,既要投靠柳畅,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最后反而错过了机会。
  她现在是柳畅的妃子,接下去如果柳畅称章建制,石达开能率众起义的话,把安庆这座名城交出来的话,那对于自己争皇后的位置那是大有益处,可是自己哥哥居然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了。
  她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了,要知道现在她与杨长妹是最有希望登上正宫娘娘的位置,可惜肚子不争气,而叶语蝶虽然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但是出身摆在那里,想要成为皇后基本没戏。
  而且除了叶语蝶之后,现在后宫又有不少新的竞争者,石汀兰在这群女官的身上扫了一圈,她们当中可是有人已经怀了龙种。
  不过叶语蝶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想到这些,石汀兰不由微微一叹,那边叶娘子倒是问了一句:“殿下不担心翼王违约?他若是不肯如期让出安庆,那怎么办?”
  柳畅回答道:“两湖已入我手,安徽战场已经无关轻重,现在整个战场的关健已经在徐州了!”
  与已经沦为黄泛区的淮北相比,徐州确实要比雉河集、毫州这些苦地方要强得多,更不要说这里驻扎着满清最后一支可以依靠的强大武力。
  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僧王军、胜保军,甚至连临淮军的一部都会集在徐州附近,面对着南方越来越强大的攻势,拼死坚守这座在南北争战最为关健的名城。
  清军很清楚,只要徐州一失,整个山东与河南都落入虹军下一步的攻势之中,因此他们宁可也不愿意放弃这座城市。
  只是这些队伍已经有了新的称号,过去他们来源于不同的建制,现在却统称为“梁王军”。
  张国梁,这位降人出身的汉人武将,现在已经统辖整个江苏方向的清军,准备与不断北上的虹军做决一死战,只是现在的他却有着失意之感:“王爷,我看这徐州也守不了多久,中枢还是尽快给个意思,下一步我们该守哪里?”
  僧格林沁还是痛恨当初咸丰将僧王、胜保部与江南大营余部尽数调集到徐州的决定:“若不是扬州仓促失守,我们至少还能多守一年!”
  江北大营的德阿兴一听这话,当即怒道:“僧格林沁,你是什么意思?意思都是咱们江北大营的错?”
  僧林林沁知道江北大营战斗力脆弱,可没想到江北大营几乎是一触即溃就丢失了整个扬州府,占据了扬州府之后,陆战旅与第三师的一部采取跑马圈地的战术,不断向四周扩展势力。
  与完全采取机动作战的北伐军不同,陆战旅采取的是不断扩大根据地的办法,他们一步步吞食江北大营控制的地盘,并把新占领区经营成自己的根据地,现在南面那些州县都已经有了虹军的独立营、独立连、乡兵排,甚至还有独立团的存在。
  北伐军过境,事后可以轻易地派兵恢复,而在虹军的攻势之下,无论是丢掉一个县还是一个乡,都是永远性的损失,现在连徐州都要彻底丢掉了,因此僧格林沁不得不愤恨江北大营的不争气,他气鼓鼓地说道:“德都统,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德阿兴也闹起了性子:“这是我们满人的江山,轮不到你一个外人多嘴!”
  僧林格沁与爱新觉罗家再亲近,终究只是蒙古人而已,终清一世,满清都对蒙古人采取又拉又打的战术,只是这真是让僧格林沁炸了:“德阿兴,你既是这个意思,我不干就是!”
  胜保胜宫保看到僧林格沁与德阿兴闹起来,当即以满人的立场出面主持公道:“德都统,这就是你的不是,满蒙一家,你胡说八道,影响了大局,我斩了你!”
  胜保说话还是有几份力量,德阿兴只能气鼓鼓地不说话,倒是张国梁还是说那个问题:“诸位,大家好歹替大清朝效力,虽然这大清朝的气数,我看是不长久了,可好歹帮我拿个主意,不守徐州,我们守哪里?”
  张国梁在封王之后,起初那是得意非凡,大清朝两百年以来除了国初的三顺王和三藩之后,也没有什么封王的先例,他一个降人能得以封王,这是何等尊荣之事。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不是一件好事,虽然驻守徐州这等关健之地,可是满清忙于用俄罗斯军火编练新军,他们这些在前线拼生拼死的队伍却被经常遗忘了,只发来了一部分新式枪炮,却根本不是陆战旅米尼步枪的对手。
  更大的麻烦是兵员的补充,江南大营历史就是一支雇佣兵,虽然名义用绿营兵编成,但是主力却是两广、两湖加上四川的兵勇,自从退到徐州之后,每个月都至少有上千人的减员,可是象以前那样补充已经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先是两广兵源被截断,现在在两湖补充也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只能辗转从四川获得少量兵员的补给,但是根本不够消耗,被迫补充起一部分徐州和山东土著,只是官兵之间的矛盾一下子爆发起来,跑的比补充进来的新兵还要多。
  加上军饷军食不继,现在张国梁是绝望了,他只求尽快向后退守,好让自己的队伍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有这个想法的不止是他,在座这些战将谁也不愿意继续呆在徐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陆战旅与第三师的攻势虽然不是雷霆猛击,但是一旦缠上来几个小时,一两千人的队伍就丢了大半,再这么守下去,就是守死的结局,纵便他们当中不乏满蒙勋贵,也不愿意毫无意义守死在徐州。
  “梁王!梁王!”因此就有江南大营出身的大将秦如虎说道:“中枢的意思够明显了,是希望我们去河南!”
  站在军机处来看,这支梁王军自然是去河南最好,这支部队久经百战,虽然是屡败之师,但经过与虹军的长期作战,已经对防御作战有一套了得,只要他们加入河南战场,就可以在河南多坚持几个月。
  “去开封?”张国梁额头拧成了一个川字:“那是中州百战之地。”
  僧格林沁、胜保这些满人和蒙古人都不说话,他们也不愿意去河南这个百战之地,这等于刚从徐州这个百战之地脱身出来,马上就跳入另一个无休无止的苦海,面对虹军一轮又一轮无休止的攻势,把整个部队都拖跨。
  “可是不去开封?”秦如虎还是心直口快说出问题:“我们能去哪里?不管怎么样,要养活我们五六万人马,总得一省的地盘。”
  只是他刚这么说,当即就有人反驳道:“正因为我们有五六万人马,所以万万不能去河南,如今我们的生路只有一条,那就是……”
  “勤王!”


  第530章 北归

  “勤王!”
  一听到这两个字,众人先是一惊,然后心底竟是不可思议的冲击:“勤王?”
  自古以来,勤王这个词可不是轻用的,何况现在他们还是驻守徐州一线的野战军,在没有得到诏旨的情况下,擅自从徐州北撤回京,那等于和造反没有什么区别。
  大清朝开国两百年来,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事,象僧格林沁、和春这样的满蒙重臣,现在干脆把随身的刀剑都拔了出来,就有把这提出勤王建议的当事人斩于刀下的想法。
  果然是他!就是他!
  不用看,大家都清楚提出这么疯狂提案的人是谁,是雷以诫!
  这位雷以诫可是侍郎出名,但是他根本不象个翰林出身的高官,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在江北大营的任上他办了不少坏事,抄的钱不其计数,延误的军机也不知道有多少,可是咸丰三年他就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他在扬州开办厘捐,就地收取厘金,他也因此而自得,说自己是“功魁罪首”。
  厘金这个近于革命性的财政改革就是由他雷以诫一手创立起来,这种厘金制度从太平天国期间一直延续到国民政府改革财政制度,设立统税才告一段落,持续了七十年时间,虽然阻碍国内商品的正常流通,却也先是为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筹措了大部分的军费,接下去又为各个地方政府和军阀集团解决了大部分的财源。
  而现在他根本无视僧王、胜保等人手中雪亮的刀剑,以一个老京官的沉着说道:“诸位可是觉得还有第二条出路?那不如说一说!”
  除了打着勤王的名义北撤之外,还有什么出路?大家倒真是被雷以诫说中了,而现在张国梁这位新扎的梁王却是痛快得很,他站了起来说道:“说得好,说得好,除了北归勤王之外,咱们这五六万人马,确实没什么别的出路。”
  一想到撤到河南去,大家都觉得前途不妙,那里肯定是虹军下一轮攻势的重点方向,甚至有可能遭到比在徐州还要猛烈的攻击,倒是有人小声说道:“去山东怎么样?”
  “山东好!”雷以诫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中枢可有诏旨让我们退到山东?这和勤王不是一回事吗?”
  他声音变得激扬起来:“如今国家多事,正需肝胆之臣,诸位都是我大清朝的忠臣良将,听闻俄夷用兵关外,威胁京城,不得已仓促回师,以解京师之围。”
  俄罗斯用兵关外,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事,虽然在场的满汉文武都不知道战事到底打得怎么样了,但是以关外微薄的兵力,想要抵挡俄罗斯的水陆兵马,那是不可能的事。
  胜保不得已说了一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