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紫钗恨)-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的甚是!”新近从文臣转职武将的赖文光说道:“翼王远征,人心不定啊!”
  翼王的出走,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特例的存在,虽然离开了太平天国,但是翼王石达开始终没有改变太平天国的旗帜与宗旨,也没有公开背叛洪秀全,双方将这种形式称为:“远征。”
  洪秀全也同意请回翼王是上上之策,他朝着蒙得恩说道:“我已经派人执金牌去请回翼王,我答应了翼王,这次回来封他为军师,还请他做通天义王!”
  天国方面能做出的让步只有这么多,蒙得恩没有多少才具,他连忙说道:“我主圣明,我主圣明!”
  一听到蒙得思的恭维,洪秀全就心情大定:“诸位功勋,翼王虽然远征,但是大家不必惊惶不定。”
  他给大家分析了一下眼下的战争形势:“如今柳畅与夷兵在上海附近大战,正是我兵收复荆襄的天赐良机,到时候收复皖赣,再收湘鄂,天下可定矣。”
  大家并没清楚上海附近的战争已经告一段落,对于眼前的战争形势表示乐观,从某种形势来看,这是天京起兵以来太平天国在战略形势最为有利的时候,天国终于从四面围困的形势冲出了一条生路,现在天国有着自由转用部队的自由。
  赖文光也是十分兴奋地说道:“翼王远征,还得请丞相陈玉成、李秀成与蒙得恩尽早主持朝政为好。”
  陈玉成、李秀成、蒙得恩这三个人可以说是翼王远征以后,太平天国臣子推举出来主持朝政的人选,现在陈玉成与李秀成都不在天京,只有大家公认不怎么能干的老人蒙得恩在京,洪秀全也表示同意:“让陈玉成、李秀成率军尽快回师,有他们回朝,国事无忧也!”
  他一向对于日常事务没有多少兴趣,而是一个标准的宗教狂人,很快又把话题提到了宗教上:“今年是君臣尝胆之年,眼见国家气运将有变化,又值翼王远征不返,我苦思数日,觉得如今之策,非下猛药不能挽回局面……”
  他从来甚有条理,继续说道:“大家公推陈玉成、李秀成与蒙得恩三人出来主持朝政,我觉得甚好,甚好,国家已经有了希望,但是还是再用一味猛药不可……”
  满朝文武都对洪秀全的发言抱以很大的希望,之前洪秀全已经决定废除洪仁发与洪仁达的王号,让他们闭门思过,而现在洪秀全所说的猛药,似乎能有回天之地。
  大家现在对太平天国这个国家已经不抱太多希望了,可现在是骑虎难下的局面,清军一抓到广西人都要一律杀死,这些天国元勋上了虎背根本下不来,因此只想着洪秀全能想出一着妙招来。
  而大家凝视着洪秀全,也让洪秀全有了更多的信心,他笑着说道:“如今上策之是借天兵天将自天堂下降,而借用八十万天使自天堂下降,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国号……”
  大家已经泄大半气,改国号算是什么事?难道就能改变了大局吗?
  而接下去洪秀全的决定更让大家灰气泄气:“改国号必能将天下形势为之一变,应当将太平天国的国号前加天父天兄天国六字,改称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
  历史上洪秀全将太平天国改称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是迟至太平天国十一年(咸丰十一年)的事,洪秀全将其视为转变国家气数的一搏,甚至要求“要合内外大小军营将相,民家亦然,凡出示以及印内,具要刻天父天兄天王字样安入,口口不遵者,五马分尸”,只有李秀成与李世贤认为无益于大局,不肯尊从,事实上这个劳民伤财的举动完全无益于国事。
  而在这个时空,洪秀全提前数年搞出了“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这个玩意,也同样无益于大局,只见满朝文武都中了痴症,无人敢多说了一句。
  蒙得恩虽然最得幸于洪秀全,可以说是洪秀全近臣中的近臣,可是这个时候却只能幽幽一叹,心中暗道:“国家至此,纵然翼王回京,东王复生,又能有什么回天之术!”
  ……
  石云庆十分兴奋,他一见到人就要求别人跪下敬称自己一声:“陛下……”
  他不再是那个虹军之中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而是一位皇帝陛下,虽然现在只有十几个县的地盘,招募的兵马也不过是一万数千人而已,但是他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他不得不感谢云天纵,如果不是他借来的五百杆燧发枪,他也未必有起事的决心,只是他得意洋洋的时候,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林嵩林师长跑了!”


  第476章 雷霆

  对于雄心勃勃的石云庆来说,这个消息简直是当头一棒,他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咆哮起来:“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林师长怎么会跑,我不是刚刚升他做了师长!”
  林嵩可以说是石云庆这个团体的二号人物,份量只比石云庆轻,却比团体里的任何人都要重一些,更不要提入闽之后新入伙的人员,石云庆千算万算,却没想到林嵩居然会跑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要知道林嵩可是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发小,甚至连加入虹军都是他带着林嵩玩的,当时林嵩根本不把柳畅当作一回事,而他也把林嵩视为自己的贴心人,大事小事都不忌讳,以后自己这个小团体发展到两个连的时候,自己担任了一个连长,而另外一个连的连长就是林嵩,发展到两个营的时候,第二个营的营长同样是林嵩。
  至于入闽之后借着法军入侵的机会把部队扩大到一个旅,石云庆同样是让林嵩带自己的一团人,他总以为林嵩那边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只要自己一句话,林嵩肯定带着自己的一团人跟着出生入死,哪料想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再把队伍拉回来,咱们这一旅人总共才两个团,如果拉走了一团人,那怎么玩!”
  这是大实话,虽然石云庆以皇帝自居,但是他的基本力量却不过是这个刚刚扩编起成的新建步兵旅而已,两个团长虽然委任了师长的名义,但实力也就是两个不怎么充实的步兵团,如果林嵩跑了,那自己的大事还没发动就要腹死胎中了。
  还好当天就传来了好消息:“林嵩林老贼只带了两连多人跑了,其余的队伍都被我们拉回来了,一切还好!”
  这是石云庆经营两年多时间的结果,事实证明他对自己部队的经营还是颇有成效的,虽然林嵩一力主张誓死跟着检点干,但是下面的干部却多是石云庆的死党,结果在形势不对的情况之下,林嵩只能带着忠于自己的两连多人仓皇撤走。
  “这就好……这就好!”石云庆算是宽心了不少,林嵩这一团人只被拉走了两连多人,那么整个大局没什么大问题,自己还能在福建这个地方开创出一番事业来,只是他现在倒是明白了云天纵的心情。
  云天纵可是借了他五百杆燧发枪!
  很快他觉得不再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包括地方上的独立营在内,他名义上有两个步兵师又一个步兵旅,但实际上两个团又一个独立营的编制而已,还被林嵩拉走了半营多人,实有兵力不过七个营而已,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扩张自己的实力。
  他第一时间就把眼光盯向了瞿质斌团,在这个步兵团的身上,他可是下了好多水磨功夫,而瞿质斌支队又与柳畅有着宿仇,想必拉过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想到这,他倒是放宽了心,林嵩跑了又怎么样,他不过是带走了两连多人而已,我能拉回来一整个步兵团。
  ……
  只是他根本没想到,现在林嵩就在瞿质斌的团部:“瞿团长,我是拼死从石贼那边突围出来的,现在就等着你一句话!”
  瞿质斌也没想到事情居然起了这么大的变故,他犹豫地说了一句:“林团长,你与石云庆不是生死之交吗?”
  林嵩这个绿营子弟倒是光棍得很:“没错,我和他五岁就认识,过了性命的交情,我是石云庆带入虹军的,这一点上我要谢谢他。”
  只是林嵩很快话锋一转:“可是在这件事上,他石云庆是办差了,洋人来了又怎么样,这中国的地盘还是我们中国人的,还是我们燕王殿下的,因此我宁可不要我那一团人,也要跟着燕王殿下干下去,您难道还要执迷不悟。”
  瞿质斌这个步兵团第十六团是红巾军瞿振汉部的余脉,与虹军在历史上有着难以说清楚的复杂关系,因此瞿质斌的心情也很迷茫。
  他这支武力在红巾军中算是最嫡系的武力,可正是这样,在虹军之中不吃香,眼见着实力不如自己的石云庆支队都扩编成一个步兵旅了,瞿质斌的老红巾军还是一个步兵团而已:“可是……现在柳畅大军在上海附近与洋人没分出胜负来,我看我们还是观望的好,毕竟石云营经营已久!”
  “没错,他是经营了不少时间!”林嵩当即嚷道:“而且在地方上还经营了不少人脉与武力,现在他起事,有不少地方的强人借机支持,但是真正能打的队伍,不过是七个营而已,而且这一起事,恐怕会散掉三分之一,至少我就带了一整个营过来。”
  瞿质斌就觉得还是观望为好:“我没说跟着石云庆一起干。”
  林嵩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老瞿,你不干脆利落地打出旗帜来,就是从贼,瞿振汉瞿大帅的教训难道忘记了!”
  瞿振汉当初就是关健时刻一个误判,导致整个红巾军数万人在数日之间土崩瓦解,基本武力就只剩下了瞿质斌区区一脉而已,瞿质斌却有自己的看法:“可是云石庆掌握的正规军有两个整团又一个独立营,加上地方上依附他的豪强武力,不下七八千人,又听说他从云天纵那边骗到了一大宗洋枪洋炮,不好对付啊!”
  瞿质斌手上只有一个步兵团而已,而且入闽之后虽然建制上有所变换,但实际兵力不过两千出头而已,即使加上林嵩这半营人,也不是石云庆的对手,因此他显得格外犹豫不决。
  而林嵩既然与石云庆撕破脸破了,那当即说道:“七八千人算什么,能与燕王殿下十几万雄兵相比吗?先锋连在虹军之中始终就是个炮灰连,燕王殿下随便派个二流队伍过来都能收拾了石云庆,石云庆的队伍多半是被他裹胁过去,只要你这旗号一打出来,自然就有迷途知返的队伍起义过来。”
  林嵩看到瞿质斌还有点犹豫,当即把随身的左轮手枪拿了出来:“老瞿,您如果不肯亮明旗号的话,就朝我身上开一枪!我若是闪开,就不是汉子!”
  瞿质斌与林嵩在历史上交情不深,但是现在被林嵩这么一逼,也不得站在了柳畅这一边来:“好!我这就亮出旗帜,我们步兵第十六团是燕王殿下的栋梁之材,这现在要讨伐叛军石云庆!”
  他是迫不得已的表态,但是一表态之后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正如林嵩所说的那样,石云庆对自己的武力并不能牢牢掌握,即使他在自己的部队苦心经营有年,但是林嵩与瞿质斌联手打出旗号讨伐叛军之后,立即就有好几只福建独立步兵二旅的部队突出包围,向瞿质斌部靠拢,其中甚至还有成建制的步兵连与一名副团长率领下的半连人,特别是林嵩的步兵团起义过来的官兵可以说是源源不绝,都来投效林嵩这个老团长了。
  不过两三天时间,从石云庆那边起义过来的队伍就达到五百多人,差不多可以编一个步兵营,但是让瞿质斌恼火却是他手下的一个副营长与两个连长都拉了一部分队伍赶过去投靠石云庆。
  他根本没想到石云庆在自己的部队里下了那么多功夫,还好发现得及时,才只被拉走了两百多人,但光是石云庆在自己背后捅刀子这一点就让他不得不与石云庆决裂。
  石云庆也没想到柳畅在自己这个团体里的影响力会这么大,前前后后跑了差不多一千人,而且这一千人都是整个部队的骨干核心,虽然临时提拔了一批军官,又把两个从步兵团改编而来的步兵师再次升格为步兵军,同时还从地方拉来了大批壮丁补充缺额,勉强稳住人心。
  只是很快就传来了毁灭性的坏消息,霍虬已经准备将黄文金团调入福建与独立步兵第十六团会合,后继还有一个老的第三师步兵团入闽,根据进一步的消息,虹军还准备从浙江调集援兵入赣,双方在兵力已经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为了稳定军心,石云庆不得不宣布着这是瞿质斌与林嵩放出来的假消息:“现在曾国藩随时反攻南昌,伪燕王又被夷兵牵制于上海附近,屡战屡败,怎么会支援福建,现在正是我大唐皇朝开基立业之天赐良机,诸位好好努力,都是开国元勋。”
  他又展示了一下自己积攒下来的钱粮枪炮:“何况我们库存军械,足以武装起数万人来……”
  只是话刚说到这,那边又有人大叫:“不好了,不好了……”
  “有何可惧的!”
  石云庆估计是又有哪个忠于柳畅的军官带着队伍跑到林嵩与瞿质斌那边过去了:“他们迟早会后悔的!”
  只是这个信使带来的消息却有若晴天雷霆一般:“燕王大军在上海附近重创法夷数千名,全歼俄夷万名,现在已经同法夷进行停战谈判,龙枪第一师已经准备南下了!”
  第一师要南下福建?石云庆的脸色一下子苍白起来。


  第477章 利益共享

  他很快反应过来,大力地批驳着这样的流言:“胡说八道,这肯定是林嵩那个混球放出来糊人的消息,现在柳绝户的大兵在上海附近与夷人争战不息,哪有可能南下福建!胡说八道,肯定是胡说八道!”
  即使是石云庆反复做了这样的批驳,整个小团体的人心还是不怎么安定,两天之内,又有五六百人出走,有些人投向了林嵩与瞿振斌那边,也有些人直接就回了浙江温州老家,石云庆不得不决心痛下硬手,一定要把林嵩与瞿振斌的队伍给解决掉,但是他很快就发现对方的力量与自己形成了均势。
  黄文金的援军已经入闽了,而更多的消息也证明着虹军确确实实与法军打成了平手了。
  唯一的悬念就是第一师会不会入闽?
  ……
  与石云庆小团体对于第一师入闽的关注不同,整个第一军,包括第一师在内都在全力回复着此前付出的牺牲,一万八千人的伤亡并不是一个数字那么简单,许多作战单位等于要重建了。
  第一师没赶上最激烈的战斗,但是全师的减员依旧超过了三千人,而在农历年关时很难得到新兵补充,不得不在农历新年过后才准备接收大量新兵,即使是接收了这批新兵之后,整个虹军仍然被牵制于上海附近。
  虽然俄罗斯远征军已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法国远征军依旧是瘦死的驼骆,随时有可能给虹军以致命一击的威胁,因此柳畅不得不把七八万军队放在上海附近随时准备应战,同时也把这些部队作为已方谈判的筹码。
  双方的战斗虽然告一段落,但是谈判桌上的战争更为白热化,有些时候差一点就是刺刀见红,超过了战场上的掺烈。
  对于法国人与俄罗斯人栽了如此之大的一个跟头,英国人已经从乐为其成到了想要恢复均势的地步,虹军给法军与俄罗斯人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到现在为止,战死的法国人已经超过两千名,而且伤员还在不断死亡,而俄罗斯人更掺,他们派出的五千五百名远征军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一千名,其余的远征军不是被虹军击毙就是被俘虏,或者成了逃兵。
  即使是这剩下的一千名俄罗斯远征军,现在也不能撤回西伯利亚,柳畅的使者已经向上海租界当事各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将这批俄罗斯人交给虹军,虽然这样的建议立即被上海的西方人士所拒绝,但是租界各方也只能将这近千名远征军软禁起来,作为谈判桌上的棋子。
  最近由于虹军与法国人的谈判陷入了僵局,已经有许多人明智的英国人建议将这近千名俄罗斯人再次武装起来,而且租界已经自行武装起一支三千多人的义勇军,作为保卫上海的坚强后盾。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维持上海附近的均势,防止虹军实力做大,加上形形色色的措施,虹军与法国人的谈判上了正轨不说,英国人觉得现在整个上海附近的局势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英国汇丰洋行的大班约翰逊就是这一系列操作的幕后主谋之一,他笑着说道:“虽然汇丰损失了一部分利润,但是和平与发展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东西!”
  与他玩桥牌的对手都是上海英人中最顶尖的存在,大家都笑了:“没错,不能让叛军过于势大,这才符合英格兰的利益。”
  “现在这个局面对于我们列强来说,是最完美的结局。”
  约翰逊告诉他的牌友们:“法国人与柳绝户的谈判进行得很顺利,据说柳绝户作出了相当多的让步,至少法国人不需要贞德那样的女巫来拯救他们的远征军。”
  他的一位牌友,上海领事馆内的一位外交官林登笑了:“是的,这要多谢约翰逊先生的安排,我们不列颠可以在接下去的远东局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英国人来说,均势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虹军取得更大的胜利,满清政府才会做出全面的让步,只是大家的桥牌正玩得高兴的时候,那边却有人气急败坏地跑了进来:“我的大班阁下,什么时候,您还有心情玩牌!”
  大家回头一看,这气急败坏的不是别人,正是与虹军有着切身利益的瑞安先生,虹军最重要的军火提供商之一,他与叛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是约翰逊大班向他施加很大压力的情况下,这位瑞安先生仍然继续向叛军提供大量军火。
  看到他的气急败坏,约翰逊知道法国人肯定在谈判桌上取得了意料之外的进展,他笑着说道:“瑞安,您不用着急,来一杯咖啡,我们好好谈一谈,维持中国大陆的……”
  “放屁!”瑞安这个老头子已经直接搬起了大班阁下的椅子:“您这个混账,不列颠一百年来在中国的经营都将被你的愚蠢毁于一旦,你这个混账!”
  他的拳头差点就落在约翰逊的头上,大家赶紧拖住了他:“瑞安阁下,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我们应当理智一些,到底发生了什么了!”
  “发生了什么?”
  瑞安以看着白痴般的眼神扫过了众人:“您们这些英国历史最白痴的家伙,你们……”
  他看着这群白痴:“孟托班刚刚与中国人达成了协议,法兰西帝国将向大燕军提供三千万白银的军事贷款,作为回报,法兰西帝国将获得上海经杭州至南京铁路的筑路权,你们这些白痴。”
  约翰逊这位汇丰洋行的大班差一点就从椅子上摔下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咆哮着:“三千万白银的军事贷款?这不可能,孟托班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金法郎!”
  他清楚得知道,虽然从印度和其它地方运来了许多法国纸币与金币,但是孟托班手上拥有的现金很有限,他怎么可能向虹军提供三千万两白银的军事贷款?
  “他把自己的火炮、弹药、武器、船只作价出售给叛军,卖了一个很好的价钱。”
  一想到这笔军火贸易对自己生意的破坏,瑞安就气得浑身发抖:“约翰逊先生,您现在总算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吧?我……”
  他说不出指责的话来了,这次约翰逊这群人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拼命地拆柳绝户的台,结果倒是让法国人占去了最大的便宜,而逊翰逊这个汇丰洋行的大班更是火烧眉毛了。
  汇丰洋行虽然现在还打着洋行的名义,但实际上这是一家垄断性质的银行集团,发行港币与发放贷款成了这个银行最有利润的业务,现在在上海与华东方面,汇丰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向那些新崛起的贸易集团发放贷款。
  这些贸易集团虽然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掩护,但实质都是从事着与虹军相关的工业品与军用品贸易,汇丰从这些贷款中获利惊人,只是汇丰银行始终没有介入这种业务最丰厚也是就是最有利润的对虹军贷款。
  在过去的将近一年之中,柳畅与虹军都反复表达了对英国人与英国资本的好意,并要求从汇丰银行手中获得了一笔商业贷款,虹军可以提供英国人认可的抵押品,但是汇丰银行与约翰逊都认为中国内战的角逐还没到最后关头,不愿意介意太深,拒绝了向虹军放款的要求。
  可在事实上,这又是利益极其丰厚的一笔贷款,如果不是虹军只占据了两三个省,汇丰银行甚至愿意提供一笔低息贷款,在战胜法国人之后,向虹军提供这样的军事贷款再次提上了汇丰银行的议事日程。
  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经济服从于政治上的需要,不但不向虹军提供直接的贷款,甚至连向那些虹军贸易商提供的间接贷款都决定抽贷,以迫使虹军在与法国人的谈判桌采取最灵活的态度。
  而现在约翰逊却发现自己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白痴,拼死拼活,最后却让法国人获得了最大的好处,那可是三千万白银的贷款啊!
  事实上法国人只是利用了一些不可能运回本土的破铜烂铁就抵销了这笔军事贷款的大部分金额,直接支付给虹军的贷款说不定不到这三千万两白银的一半甚至更少,一想到这一点,他后悔就想要猛砸自己的脑袋。
  只是作为一名银行家,他必须为汇丰银行的利益奋斗到底,事情似乎还有挽回的可能,他询问着瑞安:“你是怎么获得这个消息?这个消息确切不?”
  瑞安脸上尽是愤怒、痛苦与挣扎,他无奈地说道:“您知道,我与柳绝户以及义军有着全面的贸易往来,因此我与他们有着密切往来,向我提供这个消息的相关人士绝对可靠,而且这条消息我也从其它渠道获得了证实。”
  约翰逊握紧了拳头,他站了起来,朝着自己的这些牌友说道:“我必须声明一句,法兰西人之所以能在谈判中获得若干胜利,完全是我们不列颠大力援助的结果,结果我必须要求法兰西人,这笔贷款,英法两国必须利益共享。”


  第478章 收官

  “利益均粘!”
  “没错,绝不容许法国人夺取我们的利益,无论是贷款、筑路权还是其它方面,我们必须享有与法国人一样的权力!”
  “不是一样的权利,我们拿到的应当比法国人更多!”
  约翰逊大班的建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支持,他们已经把法国人视作自己最大的敌人,他们在上海辛辛苦苦经营这些年,好不容易看到打开中国大门的机会,哪料想现在让法国人获得最大的便宜去。
  特别是约翰逊本人,他更是气炸了肚子,他朝着瑞安说道:“瑞安,你放心,整个英格兰是我们在华利益最好的后盾,我们会给法国人一个好看的!”
  仅仅是二十四小时之内,整个上海滩的风向就有了完全的转变,法国领事与孟托班少将见过了三波抗议的英国商人,最后连英国领事与英国驻军司令都提出了直接的抗议,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在长江流域,英国将享用特殊权益,任何对中国交战团体的借款与重大外交事项,都必须得到英国政府的同意才行。”
  他们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法国人退出对华贷款,并把杭州—上海—南京这条最容易修筑,也处于中国最富裕地区的铁路的筑路权与运营权交给英国人处理,他们的决定引发了法国人的咆哮,孟托班大声吼道:“这是两千名法兰西健儿的鲜血换来的代价,我不同意你们的建议,这是属于我们的!”
  他的态度确认了英国人的情报,英国人与法国人在整个上海滩都处于敌对态度,双方的贸易往来都因此中断,租界的英国人为此特别把法国人清除出租界的义勇队,并准备将上海的法国人缴械的准备,甚至还准备向新加坡请求援兵。
  而这一贷款协议的更多真相也慢慢为人所知,法国人将向虹军提供了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军事贷款,这批贷款中的相当部分将用法国人的剩余物资来支付,其余贷款将由金法郎纸币与黄金来支付,年利息百分之九,虹军将向法国人提供上海的海关税收作为担保,将作杭州—上海—南京铁路筑路权交给法国人。
  在获得这一点之后,整个英国商界都哗然,要知道上海海关的税收权因为小刀会之变的关系是交给了英国人代管,现在法国人可以说是虎口夺食,他们的抗议不得不让法国人出面表明,法国方面仅仅考虑税收收入而入,与具体的征收权无关。
  而英国人也改变了对虹军的态度,他们第一时间向虹军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态度极其强硬,上海海关必须交由英国人管理,同时在对华贷款和其它外交事项上,必须得到英国承认才行,但是他们也改变了以往的态度。
  以往英国官方对于虹军是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而现在他们不但承认虹军与大燕政府是中国内战中得到英国人正式承认的交战团体,而且认为他们有权代表着中国的华东部分,甚至承认他们将有机会在短时间取得整个中国政权。
  富马尔领事专程从宁波赶来,他笑着表达着英国人的好意:“我们从来没有禁止非军用物资从上海与其它通商口岸输入虹军的控制区,恰恰相反,我们英国人也对贵军始终有着极大的好意,我们愿意承认燕王殿下是整个中国的统治者,同意愿意拓展与中国合法政权的贸易往来!”
  柳畅也同意富马尔的意见:“您说得没错,除了鸦片贸易之外,我们什么都愿意进口,只是现在我们缺少足够的资金进口棉布和其它工业品,不得不向法国人那里获得一些帮忙,但我还是相信我的英国朋友。”
  “您说得没错!”富马尔领事一向以与虹军关系良好而著称,他表达了英国官方的良好意愿:“我们可以向贵方提供数额惊人的军事贷款,只要这些贷款用于购买英国工业品与农业品,我们可以考虑贵军要求得那样,交出上海附近的管理权。”
  上海中立化,这是英国人的底线,但是之前上海的管理权却始终握在清政府的手里,但是为了将来数十年在中国的商业机会,英国人已经什么也顾不得了,当然富马尔也只是在纸上谈及这件事而已,虹军想要收取上海,那至少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要知道,自从法国人愿意向柳畅和他们的大燕军队提供军事贷款之后,他们统一整个中国本部将是不可阻止的现实,他们本来就掌握了整个中国最富庶的几个省份,有着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有着战无不胜的记录,甚至还与西方人拥有着良好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又获得法国人的支持,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他们统一中国的步伐了。
  而柳畅同样不愿得罪英国人:“亲爱的老朋友,我相信您所说的一切,但是您也知道,我们已经与法国人达成了初步协议,如果我们撕毁协议的话,那么我们将处于极度被动的地步,甚至将得罪法国人,我们已经承受不起第二场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