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临战国(龙竹)-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夫人又折兵。
※※※
就在司马错发飙的时候,公孙衍却兴致勃勃地召集了赵、韩、齐三国的主帅来到帅帐内议事。
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韩大将军韩鹏举三人坐下后,眼角睡意仍未褪去,哈欠连连,瞅着公孙衍就是一连串发问。
公孙衍哈哈大笑道:“两位公子,韩大将军,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秦军求和了?”韩鹏举不以为然道。
公孙衍继续道:“辰凌率领两万先锋军去攻打平阳,途中伏击了秦国最精锐的王牌铁鹰剑士劲旅,八百剑士,死伤七百多,小将白起只带着几十人正逃回秦军大营;平阳城也在几个时辰前,被辰凌攻克,传信回来,让我们提前发动对秦军稷山大营的进攻,全面出击,把秦军赶出河东之地。”
“甚么?辰凌这么神速,平阳城都破了?”
“秦国铁鹰剑士近乎覆亡?”
“真的假的?太不可思议了。”
三人全都震惊了,在这前一刻,三国主帅和谋士都认为辰凌孤军深入,异想天开,完全不相信他能顺利完成奔袭的使命。
成功率只有三成,却逆转了局势!
“太好了!”“彩!”“痛快!”三人各自兴奋得手舞足蹈。
公孙衍直入主题道:“急着招各位过来,就是商议立即出兵的事,同事赵国在北面榆林关对岸,有赵奢将军五万铁骑,如果能挥师南下,定能横扫黄河上游的秦军,夺取沿岸渡口,不让秦军渡河。”
“我们四国军队,分成四路,左中右加工秦军大营,另一路赶去风陵渡口堵截秦军,彻底围歼河东的秦国驻军,同时抵挡住黄河西岸的秦军增援,如此一来,秦军将面临全线崩溃!”
“彩!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回去安排,齐国军选择左路,从偏南方向进攻!”孟尝君说道。
赵胜道:“我赵军从右路,偏北方向夹攻秦军大营!”
韩鹏举跟着道:“那我韩军就去风陵渡,阻截秦军后路。”
公孙衍捋须笑道:“很好,老夫带领魏国十万精锐,正面列阵,压向秦国大营,与秦军抗衡,吸引敌军主力,齐、赵两路夹攻,见机行事,形成包抄之势,秦军一旦溃败,必然逃往风陵渡逃回三川,就交给韩军伏击阻截!”
“当该如此!”
“事不宜迟,诸位请立即回应,调兵遣将,发号施令,半个时候后,天交五鼓,夜色最浓,趁黑出兵,天亮前赶到秦军稷山大营十里外,擂鼓出战!”
“好!”三人同时起身,孟尝君瘦小,平原君魁梧,韩鹏举细高,三道身影在风灯映射下,走出了公孙衍的帅帐,回去调兵去了。
半个时辰后,合纵大军的营盘号角吹起,四路大军各就各位,火把通明,有如白昼,清点人马之后,熄灯赶路,骑兵、甲士排成浩荡的长队,向稷山进发。
此刻的秦军大营也在整兵,司马错接到战报后,再也忍不住了,召集谋士和将领,讨论一番,先派蒙骜带骑兵五千,追赶王龁的兵马,然后尽快到平阳援救,此时司马错尚不知平阳遭破的消息。
剩下六万多人马,四万清一色的铁骑,两万甲士,司马错决定先下手为强,立即整兵出发,向合纵大营发动奔袭,孤抛一掷,投注全力,如不成功,就是彻底地大败,因为这时刻,他已经没有其它良策可施了。
司马错在赌博,希望能在合纵大军未行动之前,还在等候平阳城的成败消息之前,给予雷霆一击,但是他估错了辰凌的实力,也估错了公孙衍吸取上两次合纵教训经验之后的成熟,一接到先锋军战报,立即发动进攻。
就这样,魏军与秦军在天色朦胧的时刻,相隔两里,正面相对。
黑色的铁骑,红色的武卒,秦魏精锐的人马来个正面大对抗。
在战国初期,笨重的车战已经渐渐隐退,快速灵动而又冲击力极强的骑兵,渐渐成为最有战力的新兵种。
秦魏双方最前排都投入了闻名天下的铁骑兵,所谓铁骑,战马和骑士均用当时上好的精铁马具与盔甲兵器装备起来的集团骑兵,马蹄装有铁掌,使战马能够在任何粗糙的地面奔驰而不惧荆棘尖刺;马头装有铁片与皮革相连的面具,使步兵弓箭对战马的威慑大大减弱;马具也用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好的精熟铁,代替了又重又厚又软又脆的铜质马具。
马上骑士的兵器也从长大的矛戈演变为轻型厚剑,这种厚剑普遍用精铁铸造,长短一般在三尺左右,锋锐轻捷,便于集团冲锋格杀。
面对笨重缓慢的战车与步兵结合的古典方阵,这种铁骑发动的狂飙一样的集体冲锋,具有摧枯拉朽般的威力,战国初期,这种铁骑以魏国最为精良,韩国赵国次之,楚齐秦燕四国不相伯仲,但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发展的铁骑兵更加威猛,已超出赵国、齐国、魏国的骑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了。
第0187章 秦魏铁骑大战
公孙衍站在六尺顶高的青铜轺车上,望着两里外的黑色秦军,在雾气朦胧中,遥遥相对,杀气腾腾,气血方刚。
“秦军听着,平阳城已经失陷,铁鹰剑士全军覆灭,你们已经没有了退路,速速败兵离开河东,还有一线生机——”前军校尉对着秦军大喊着,要削弱秦军的斗志。
“什么?平阳失守了?铁鹰剑士全部覆灭?”
秦军将士听到这些消息,都惊讶万分,交头接耳,刚刚凝聚的杀气顿时出现了飘忽不定,没有了勇往直前的气势。
司马错同样站在青铜战车上,一手握剑,脸色凝重,再也不理对方如何呼喊,只顾传令道:“乌获听令,率领两万铁骑,一鼓作气,冲向魏军的中军,撕破魏军的阵法,擒贼擒王,先擒杀公孙衍,魏军自会溃败。”
“遵命!”乌获乃六阶武者,刚柔并济,内劲绵绵不息,战力比五阶百脏共鸣强出两倍,而五阶武者又比四阶武者强出两三倍多。
“郝志、梁敖听令,弓箭手配合骑兵冲击!”
“遵命!”
“吉晨阳、黄彦峰各带五千铁骑,等中军冲锋出去,从两侧杀出,斜插入魏军方阵!”
“遵命!”
“击鼓,准备出兵!”司马错大吼一声,决定与魏军正面厮杀,即使失败,他也不愿意当逃兵撤出河东,一辈子的战绩彪炳,不想在晚年付之东流,沦为笑柄,战死沙场,那是光荣,临阵退逃,老秦人万分鄙视。
“咚—咚—咚——”战鼓雷动,军威震天。
“布楔型阵,进攻!”乌获大喊一声,手持长戟,背着长剑,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带兵杀出。
骤然之间,数十支牛角号呜呜长鸣,秦国铁骑第一个浪头便呐喊着飓风般冲杀了出阵,先锋犹如半月刀锋,摆成楔形阵冲锋,两万骑士分为三个梯队:前军五千骑,中军一万骑,后军五千骑。
秦军三叠浪,第一浪为快骑冲锋,意在打乱敌军的阵脚,二重浪是主力压制,三重浪是收尾包抄,配合紧密,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在西戎之地,与少数戎狄和胡人交战,创下的铁骑阵法,如果再配合两翼的辅助包抄,几乎是无敌阵法。
公孙衍见秦军一个照面,还没有把话说完,就发动了攻击,主要是想以泰山压顶之势,压垮魏军,给魏军一个迎头棒喝,粉碎魏军的意志。
“哼,司马老匹夫,我就不信,十万魏军,还阻挡不住你五万秦兵!”
公孙衍心头发狠,喝道:“西门惊虹、庞劭、乐雄听令,带铁骑三万,正面抗敌,记住,这是秦军的铁骑三重浪,等待交锋的时候,西门惊虹带骑兵正面阻挡,庞劭、乐雄各带骑兵从两侧抄过去,不等秦军骑兵二重浪叠加,直接切断上去,破坏秦军铁骑的冲势!”
“遵命!”三员小将抱拳得令。
“出兵!”公孙衍点将过后,令旗官挥舞大旗,战鼓划破天际,长角与苍穹争鸣。
“吼——”方才还沉寂的大魏骑兵,瞬间人嘶马鸣,爆发出狼一般的怒嚎,手中长兵利剑闪着寒光,马蹄来回打转,大地瞬间地动山摇。
“杀——”地动山摇中,三万魏军骑兵掀起的尘烟,刹那冲击,正面迎向秦军黑甲铁骑。
远远望去,好像红色的浪潮与黑色的浪潮奔流相汇,好像携带着滚滚泥沙,汹涌呼啸而去。
双方弓箭如飞蝗互射,掩护骑兵冲锋,但是片刻之间,两股奔驰的洪流便激烈地碰撞在一起,震耳欲聋的疾驰、刹那的凝止,然后便是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哗——”刺耳地兵器声响成一片,伴随着战马地嘶鸣、将士地凄嚎,蓬蓬血雾,像是瞬间绽开的花朵,染红了河东大地,荒野山原。
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大魏的精锐骑兵,与秦国的黑甲精骑,终于迎来了一场最惨烈地正面交锋。
自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战国初期开始,秦国与魏国就在河西与河东之地,不止百次地交锋,争夺边疆领地,杀伐不止,血海深仇,已经说不清道不明了,这次激烈对抗,冲锋最前的骑士抱了必死之心地绝境之中,所有将士瞬间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勇猛如虎,鲜血淋漓中,年轻地身躯一个个倒下去。
“噗—噗嗤——”“咔—咔嚓——”
碎裂之声不绝于耳,那是长枪贯入马体人身等血肉之躯时,发出的声音和被巨力折断的声音,马上的骑士在惨叫,地上阻击地长枪兵也在惨叫,人仰马翻,血花四溅。
乌获一马当先,手中一杆长戟,威猛无论,用力一轮,与他对面的魏军骁骑校尉、千夫长被他一戟,就扫飞三个,连人带马,摔出好几米远,再一戟横扫千军,十多个士卒被他重戟锋砸死。
“好猛的秦将,本将前来会你!”
西门惊虹、西门越两员小将提着长矛长戈,夹马来攻,分袭乌获左右。
乌获冷笑一声,一戟挑出拨开左面西门惊虹的矛锋,用力一振,后者闷喝一声,虎口欲裂,那股内劲与外劲叠加的力道,差点一招就把他击败,好歹他也是半步武尊的实力。
西门越从右路听戈刺入,却被乌获戟身挡开,紧跟着,斜戟划破,一气呵成,威力无穷,西门越刚刚收招,还未等组织进攻,见戟锋劈落,赶紧抵挡,只听“当”的一声震响,手中长戈竟然脱手而飞,手腕被震得骨折了。
“好霸道的秦将!”西门越实力在三阶武者,武师的级别,与乌获六阶武者,大宗师小成阶段,相差甚远。
“挡我者死!”
乌获丝毫不留情,一戟再挑,顿时刺入西门越的腹部,把整个人都挑在半空,手中铁戟一扬,西门越惨叫一声,甩出五米远,跌落战马群中,呜呼哀哉了。
“三弟!”西门惊虹惊叫连连,满脸愤怒,虽然他就在身旁夹攻,无奈那乌获出手太快了,他这边手臂刚缓和过劲儿,还不等和西门越联手,后者就被刺死了,他这时报仇心切,挺矛刺向乌获心窝。
“不自量力!”
乌获拨戟回撩,唰唰唰三戟连刺,戟锋虚虚实实,犹如繁星乱追,看不出戟锋所在,刚柔并济,虚实难辨,普通武者根本分不清对方真正的杀招,无从可挡,这就是六阶武者可怕之处。
就在这边激战的时候,蹄声如雷,第二波秦军铁骑迅捷无比地到了,与庞劭、乐雄所带魏兵从两侧插入,交锋在一起,扬在空中的鲜血还未落地,他们的马蹄已将战马和人体毫不留情地踩踏在地,又是沉闷地枪戟贯入人体马身的沉闷噗声,和士兵绝望的惨呼声。
第0188章 败势难以回天
乌获武力震慑全场,八荒六合,无可匹敌,一戟斩了西门惊虹的左肩,后者惨叫一声,顺势翻身落马,连滚带爬就要闪避逃命。
“想跑!”
乌获一勒马缰,战马嘶叫,前蹄高抬过人之高,就要踩落下去,把西门惊虹踩成肉泥。
“休伤我家将军……”
嗖嗖嗖!
十多支弩机朝着乌获射去,后者挥戟旋扫如风,犹如一道屏蔽,冷箭被以一下拨开,根本射入不进。
但西门惊虹也趁机被侍卫拖走,保住一条命。
前前后后方圆数里战斗仍在惨烈继续,如火如荼,攻击如潮水,没有一刻停止,无数地秦兵前仆后继,仿佛遍地管涌,他们要用强大的战力和威势,压垮大魏骑兵。
战马凄声哀鸣,无边地杀戮中,双方将士一倒下,两万秦军黑甲精锐倒一个就少一个,大魏骑兵却像是连绵不绝的海水,迅速冲刷了先前留下的血迹,又卷土重来,三万骑兵发出,片刻后,紧跟着又是两万轻骑出击。
公孙衍要用人海战术,阻挡住秦军的疯狂冲锋,一旦抵挡住了,就为齐、赵两翼的夹攻争取时间来。
一轮喷薄的红日,自山原尽头奋力跳出,艳丽的朝霞映红了天空,照在他们的脸上,血气在晨光下,形成一道道诡异的彩虹,流光溢彩,血煞冲天。
“公孙衍,老匹夫,拿命来……”
声威远远传开,罕有内劲,隐隐一时盖过了千军万马的厮杀声。
乌获挥戟策马追击,一马当先,杀入魏军大阵中,直如无人之境,所向披靡,但凡靠近他一丈内的骑士,全被他斩落马下,异常威猛,近乎无敌的存在。
一里开外的公孙衍,站在青铜轺车上,指着乌获,问向左右将领道:“此人是谁?好生威猛!”
“禀报上将军,此人名为乌获,秦国第一勇士,武学修为极高,是六阶武者,大宗师小成的境界。”
“原来是他,果然名不虚传,我军中,谁能制服此人?”公孙衍惊叹道。
董祉岐抱拳道:“回相国,除非战国山河帮十大高手,否则无人能抵挡住此人,在我合纵大军中,孟尝君麾下客卿慕长风,平原君麾下客卿方震云,都是山河帮上有排名的六阶武者,任何一人在此,皆能抵挡住乌获!”
公孙衍点了点头,轻叹道:“难道我大魏国内,就无此人杰吗?有此等猛将,大军长驱直入,何惧秦国?”
策士鲁维在旁道:“相国,这样的猛将固然厉害,却只是个人勇武,在沙场上,带兵打仗,一个人的本领在高,难敌千军万马的冲杀,向这种勇士,我们可以用盾牌手、长矛手围住,刺伤其战马,然后用人海战术围杀,或者冷箭偷袭,我魏国需要的,正是像辰凌这样的人杰,光靠一人之力,连续三次大破秦军,扭转战局,乾坤大才,胜过山河帮十大高手之和!”
“说得好!”公孙衍哈哈大笑,上兵伐谋,下兵伐战,武将固然重要,但帅才更加可遇不可求。
“时候差不多了,两侧盟军也该偷袭到秦军后方大营了,来人,传令下去,围杀这个秦军猛将,一千人不行,那就出动一万人!”
“遵命!”
董祉岐率领两子董勇、董哲,带领精兵五千甲士,有盾牌手、长矛手、刀斧手,正面直接围向乌获。
就在秦魏大战时候,齐军、赵军从两翼绕走山原,来到稷山两侧,列好阵势后,发动进攻袭击。
突然,仿佛天塌地陷,两座山头的战鼓骤然间惊雷般炸响,山顶倏忽涌出数万人马,呼啸着呐喊着冲入山腰处秦国的营寨!
红蓝色和紫色的大纛旗迎风飘展,旌旗飞舞,依据阴阳家五德学说,赵国出于晋国,却推演出更加特殊的“火德为主,木德为辅,木助火性,火德愈烈”的火木德,旗帜也就变成了七分红色三分蓝色。
齐国较为微妙,论发端的姜齐,并非周室的王族诸侯。且春秋中期以前的天下诸侯,尚没有自立国德的僭越行为,所以姜齐仍然以天子德性为德性,旗帜服饰皆为红色;但到了田齐时代,战国争雄,齐国既不能没有自己的天赋德性,又不能从传承的意义上接受火德,于是齐国推演出“火德为主,金德为辅,金炼于火,王器恒久”的火金德,旗帜服饰变成了紫色。
紫色军团从南面杀出,红蓝军团从北面切入,犹如两股洪流同时涌入秦军大营,骑兵、步卒一起俯冲杀来,洗刷着黑色军团,滚滚山洪,势不可当!
“杀!杀杀!”
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挥灭这生命,刚刚还在舍生忘死的屠杀着别人的,可能现在已是马蹄下的一堆肉泥。
这是一场硬仗,最终胜负只取决于双方兵力的强弱、士气地高低,此时与战场调遣是否合理、团队配合的熟练程度、以及各种军械的完备、与谋略的运用已没有太大关联。
看哪一方先倒下,那么另一方就是胜利者!
“报——”一名飞骑奔驰进入方阵前的中军核心,斥候飞身下马,在司马错轺车前半跪下,抱拳道:“禀报上将军,大营被齐赵两军偷袭,守营将士全力厮杀,只怕就要抵挡不住了,请上将军定夺!”
“甚么?”
司马错这才意识到,正面只有魏军在冲杀,根本没见其它盟军,起初由于受到铁鹰剑士被伏击,和平阳城安危的影响,让他这员老将,一个照面,几乎忘记了审时度势,只顾着激流勇进,孤抛一掷,撕破魏军,大破合纵联军,现在仔细一想,方知道一切都失策了。
“最精锐的铁鹰剑士毁在老夫手上,平阳城丢失,十万老秦将士洒血疆场,客死他乡,三十年的河东大计,都折在了老夫手里,司马错,你还有什么脸面回朝面对君王、先祖?”
想到这里,司马错一股火气自肝肺间上冲,猛然间,嗓间微甜,仰面喷了一口血柱,身子摇晃就要摔下轺车。
“上将军!”身边将领和谋士见状都惊呼失措,从未见过老将军如此窘态。
司马错被副将扶住后,满脸沧桑,仿佛一下子衰老十年,双鬓瞬息之间,花白不少,皱纹增多,不再是先前红光满脸,满面肃杀威严的模样,这一刻,更像一个花甲的老人。
“上将军,上将军!”他身边所有将领谋士都紧张万分,大敌当前,主帅病危,不是好征兆。
“我司马错,纵横一生,杀伐百战而不败,想不到今日,在河东之地,大败于魏,十万男儿,魂丧河东,我不甘心啊……”
司马错又吐了一口血,已经感觉到大势已去,败局无可避免,刚才得知平阳丢失的消息被强行忍住,现在也接受事实了,身子剧烈激动着,感慨道:“辰凌小儿,这一切肯定都是他的诡计,只可惜,我没有机会再和他交手了,大撼平生,大撼平生……”
第0189章 司马错病危
军师公孙爽和左庶长陈轸看到司马错的状态,都脸色大变,对望一眼,知道大事不妙了。
“司马将军,此刻不是乱想的时候,你一定要挺住,还有数万将士在等候你调遣,发号施令,等着你把他们活着带回河西,与妻儿父老团聚,你要挺住,赶紧下令,停止进攻,选择突围!”
名士陈轸审时度势,见状不妙,赶紧督促司马错,做出最后一步打算,突围出去,离开河东,撤往河西,保存实力,否则全部要覆灭在河东郡了。
司马错听到这句话,恢复一些神情,撑起苍老的身体,腰杆笔直,一身的戎装和征战,仍有几分残韵。
“来人,传令,命前军乌获、吉晨阳、黄彦峰停止进攻,阻挡魏军进攻即可,掩护中军突围。”
“郝志、梁敖带兵五千从西南方,不——”他眉目凝重,想了一下,改口道:“向西北方向撤退,赶往龙门地带,此时公孙衍一定和盟军在去往风陵渡的地方设了伏,茅津渡和大禹渡离我们太远了,而且有北面赵军虎视眈眈,必须……必须从龙门河口渡过黄河,那里有老夫布下的一支秘密人马,和龙门镇隔河对望,布下重防,就是为了防止万一,传令出去,所有在河东的驻军,都要从那里回到河西……”
司马错一口气说了好多话,有些气喘不止,又咳了一口血上来,公孙爽、陈轸等人都心知肚明,知道这老将军戎马一生,今日的打击,已经让这花甲老将军难以接受,肝火攻心,忧劳成疾,一生的成就支撑着他的威严和身体,一旦失去了凭证,理想破碎,支撑湮灭,他也就难以续命了。
这也是为何古往今来,一些大人物,为了理想和梦想、目标去奋斗支撑,一旦忽然实现了,或者忽然失败了,所有的心理支撑没有了,或感觉到无比的空虚,极乐极悲,瞬间毙命。
公孙爽转身开始点将,不一会,所有点将令牌发出,一是让前军停止进攻,二是选择从西北撤退,三是派人通知途中的白起、蒙骜、王龁等人,不要留在河东了,全部撤回河西,准备阻挡接下来五国联军进攻河西,秦国本土。
军令如山,前方的秦军已经停止了泰山压顶的攻击,原地截杀魏军骑兵,把魏军阻隔在一里开外,难以越雷池半步。
至于秦军的中军,开始向西北方向撤退,而不是回到稷山大营增援了。
“看,秦军要撤退了,西北方,不是西南方!”公孙衍身旁的将领纷纷指点着秦军动向议论道。
公孙衍看着西北方尘烟飞扬的秦军骑兵背影,感叹道:“秦军终于要放弃河东了,很好,这次合纵之策,终于要奏效了,很快新的战国时代就要到来!”
“来人,全线冲击,围歼这支秦军主力,全部吞噬后,再度追击!”
“遵命!”侍卫赶去传话。
公孙衍之所以不乘胜追击,自然有他的考虑,一来魏军如果逼得太急,很可能遭到秦军誓死抵抗,杀敌一千,自损三千的打法,让他有些无语,伤亡太大,对于接下来的战略十分不利。
只要消灭秦军有生力量,秦军即使逃走了司马错等人,也无济于事,至少公孙衍知道,司马错的戎马生涯完了,毕竟对方年事已高,心高气傲,肯定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回到秦川,即使不受秦王责罚问罪,也活不多久了。
形势对秦国越来越不利,让公孙衍兴奋不已,合纵压制连横,代表着魏、楚、齐、赵有了争霸的机会,只要击垮秦国,中原新的格局,即将形成。
天色大亮,晨曦初照,辰凌睡醒之后,接到斥候快马回报,五十里外,发现了秦军的骑兵,大约一万多人,正不疾不徐地朝着平阳城赶来,大概还不知道平阳失守,铁鹰剑士落败的消息。
辰凌找来范雎、庞淮两位谋士商议,一致认为,可以利用对方不知战情的前提,给予伏击,消灭这支骑兵,又将吞噬掉河东秦军的有生力量,对于河东战局,非常有利。
经过商讨,决定派乔瑛、沈铮带领苍狼特战团,秘密出城,在城外荒山野岭处换上秦军战甲,扮成狼狈样向王龁大军地方逃去。
柳岩、滕虎带兵六千骑兵,两千弓箭手追击在后,要故伎重演,利用秦军疏忽大意的缺点,靠近秦军,给予伏击。
事情非常顺利,秦军小将王龁率领一万骑兵,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接纳了乔瑛、沈铮带领苍狼特战团假扮的狼狈残兵,待魏军骑士追兵冲前之时,特种兵猛然发动偷袭,内外夹攻,使得这支万人的骑兵遭受重创,最后秦将只带少数人突围出去,生死未卜。
一时间内,北面赵国边疆,赵奢率军忽然南下,用兵神速,仅在一日内,一举夺取了黄河沿岸的茅津渡口和大禹渡口,消灭近万的人马,遥望剑指对岸的秦军。
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双剑合璧,粉碎稷山大营后,围剿了落网之余,然后率军东进,与魏国军队汇合,继续乘胜追击,要彻底清除在河东残留的秦军,同时派人给韩军送去情报密函,让韩鹏举带兵攻向风陵渡,如此一来,等于把秦国留在河东之处的所有兵力,全部扫荡掉。
直到天黑时候,秦军开始从龙门镇对岸的黄河秘密渡口——龙门口,横渡黄河,在龙门镇驻扎下来,东临黄河,西依梁山,自古是大西北通往华北的要冲,素有“华北入秦第一镇”之称,是“大禹凿山导河,鲤鱼竟跃龙门”的美丽传说之地。
司马错已经病态怏怏,没有了精气神,迷迷糊糊,发着高烧,吐了几次血后,元气大伤,已经要不行了。
公孙爽和陈轸站在龙门镇的河滩上,望着对岸的合纵大军,与秦军隔河对望,感慨万千:“陈先生,这一次,我秦军遭受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自孝公变法、惠文王继承王业之后,三十年励精图治,在河东之地经营,欲以此为根据点,借此打开通往中原的道路,想不到,这次被合纵大军彻底反扑掉了,一个月来前后损失了十万多精兵,很快,五国会再次调兵,进攻秦川,这将是秦国五十年前,六国秘密分秦之后,又一次遭受国难了。”
“不错,当今秦武王,年轻气盛,好大喜功,不喜欢外交谋计,放走了张仪,推崇武力至高,恐怕面临这次国难,不会迂回应对,只会正面兵锋相对,那就糟糕了。”
“是啊,秦国再强,也难以独抗五大战国,过去两次合纵,均是被我们逐一分化,斗智斗勇,巧妙用计,最后用兵反袭击,这一次,河东失利,秦国已经失去了先机,接下来,就是保国之战了。”公孙爽担忧道。
陈轸同样深忧道:“白起和蒙骜、王龁这些年轻小将,都是秦国未来军方砥柱,现在还没有找到,派人夜里在黄河对岸反复侦查,一旦发现有秦军暗号,立即营救,这些人如果战死了,秦国将来再无将可用了。”
第0190章 惊动列国
秦军败退,合纵大军迅猛横扫河东之地残余力量,曾经无敌的虎狼之师,被逐一清扫,秦兵死伤遍地,尸骨到处横陈。
这一次,东方五国彻底扬眉吐气一番,四处追杀围剿秦兵,夺回河东土地。
大将赵奢率领赵军占领茅津渡和大禹渡,韩军占领了风陵渡,齐军占领了稷山秦军大营,魏军收回了平阳,保住了安邑和曲沃,河东大门再次捍卫住,最大的赢家,还是魏国。
战后公孙衍亲笔写下奏折,连夜派人送往大梁,上奏给魏王,请求犒赏三军后,整军继续乘胜追击,准备联合大军,进攻函谷关,彻底给秦国一个迎头痛击,把秦国人再次赶回河西偏僻之地。
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韩国韩鹏举也都纷纷写下奏折,派人连夜送回王城,奏报前线的战绩,这一次合纵战胜了连横策略,是外交上得一次大胜利,足以改变了战国时代的格局。
打压秦国的绝佳机会,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会放过。
两日后,四国大军击败秦国的消息,传遍了东方诸侯国,整个战国都震惊沸腾了,原本觉得这次又是无功而返,大败而回的世人,都傻了眼。
魏王得到消息后,几乎兴奋了一夜,连御六女,金枪仍不倒,翌日下令举国欢庆,同时让后方朝政官员满足相国任何需求,准备一举攻克函谷关。
齐国、赵国、楚国的君王也都高兴万分,如果能借助这次机会重创秦国,借助五国之力,捣毁秦国,不但解除秦国这个虎狼雄狮的威胁,保住国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