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30-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好了刺刀的燧发枪,就像端着一只短矛。将刺刀斜斜的指向天空。
  在姜铁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同时,其他的战友也完成了阵型的变化,原来的单排横队一瞬间就变成了好几个双排的空心方阵。方阵最外边的战士们都给自己的燧发枪装好了刺刀,而在内层的战士也正在忙着给自己的步枪装子弹。这个时候,那两门六磅炮的炮手也打出了最后的一炮——用的是霰弹——然后迅速的钻进了步兵们的空心方阵里面。
  这时候硝烟也已经被海风吹散了,满清的骑兵也已经冲到了距离这些战士不远的地方。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截击(3)
  马其实是一种相当敏感,相当胆小的动物,巨响,闪光什么的都容易让它们受到惊吓。至于直接的往看起来就很尖的东西上面撞,这可是违反了马的天性的。事实上,很多时候,骑兵们如果一定要让战马直接撞向刺刀,是需要一个特别的设备的,那就是眼罩,只有把战马的眼睛罩住了,它们才会撞过去。
  当然,满清的骑兵手里的刺枪要比模范军的燧发枪加刺刀更长一些,如果直接撞过去,应该有个大的机会先击中对手,但是,骑手知道这一点,战马却不知道。所以只要能躲得开,战马也都会自动的避开这些目标。
  清军的战马因为提前发起了冲锋,到这里速度本来就已经开始下降了,两门六磅炮最后的一轮霰弹,以及士兵们的这一轮射击,不但打倒了数十匹战马,也让其他的战马忍不住就减了速。而这个时候模范军已经完成了变阵,从一线的横队变成了空心方阵,一下子就让出了可以让马匹跑过的缺口,战马们自然也就朝着那边跑过去了。
  吉哈利骑着马从空心方阵留出的空隙中穿过,他猛地一挥胳膊,大喊一声:“着!”将一个骨朵扔向空心方阵,同时他看到空心方阵中有一排火光一闪,接着他的战马就猛地向前摔倒。
  吉哈利也是打惯了仗的老兵了,临危不乱,几乎是在一瞬间,他就将两只脚从马镫里抽了出来,同时也丢掉了右手的刺枪,双手在马鞍上一推,整个人就跳了起来,然后顺势向前在地上打了个滚,就站了起来。
  好在这个时候其他满清骑兵的马速都不算快,还来得及躲开他,要不然吉哈利说不得就要被自己人的战马踩死了。
  这时候整个马队也已经从空心方阵的间隙中一冲而过了。仅仅只是在刚才的那一次冲击中,两百骑兵就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当然,骑手其实并没有少那么多,很多只是掉下马了。)。而且战马被迫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加速,如今战马的状态也普遍不好,绝对是没法完成第二次的冲击了。而他们这次冲击取得的战果也仅仅只是靠着扔出去的骨朵什么的砸伤了个位数的模范军士兵。
  尖利的口哨声又响了起来,空心方阵在一瞬间就被展开了,又变成了一列横队,只是朝向和刚才相反了。刚才在穿过空心方阵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的几个清兵立刻就分别被好几把刺刀围住了。其中也包括吉哈利。
  吉哈利拔出腰刀,朝着一个模范军战士扑了过去。对面的那个战士也毫不示弱,一刺刀就刺了过来。吉哈利用腰刀一拨,将刺刀拨到了一边,然后跨进一步,就打算抡刀向对手砍过去。但是就在此时,两把刺刀从侧面刺了过来,吉哈利只得向后猛地一跳,放弃了这次攻击。三个模范军士兵也向前跨进一步,三吧刺刀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捅了过来。面对三吧刺刀的轮流攻击,吉哈利只能不断地格挡,毫无还手的能力。突然他腰间一痛,一支刺刀已经从这里捅了进去。吉哈利身子一软,又有两把刺刀刺进了他的胸口。
  刷的一声,三把刺刀从吉哈利身上抽了出来,带出来飞溅的血珠。吉哈利就像一个装满了土的布袋子一样,啪的一声摔倒在地上,手脚抽搐了一下就死了。几个士兵也立刻归队,站入了队列中,队列中的其他人也都向他们喊了声“好样的!”
  这时候其他的那些落下马来的满清骑兵也早就被杀死了。在这个战场上,没有怜悯只有杀戮。战鼓再一次响了起来,整列的横队开始迈着整齐步伐向着那些刚刚拨转了马头的满清骑兵逼近。
  这队骑兵在刚才的战斗中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指挥官,所以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候那几个炮兵也将那两门六磅炮调转了炮口,将炮口指向了那些清军骑兵。
  这个时候的清军还远不是1840年那会儿,甚至也不是平三藩那会儿清兵,这个时候的清兵无论是在战斗技巧,还是战斗意志都是满清军队的巅峰时期,刚才的那一家伙,虽然打掉了他们的指挥官,但是还是不足以彻底的打垮他们的士气。所以到底要不要继续作战他们还很犹豫。
  这时候六磅炮再次打响了,和往常一样,“荷兰人”的炮总是打得又快又准,在不过六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六磅炮的霰弹展示出了惊人的的杀伤力,虽然仅仅只有两门炮。但这一轮炮击又一次放倒了七八个清兵,而且在另一边,另一队“荷兰兵”也正以纵队方式赶了过来。
  虽然失去了指挥,但是这些清兵也都是打老了仗的,知道不能这样等下去,于是有人带头喊了一声:“兄弟们,冲啊!”
  那些满清骑兵顿时催动马匹,再次扑了上来。只是他们的马速比刚才还慢。
  在四十步的距离上,模范军的火枪打出了一轮齐射,也就在模范军开枪的时候,这些满清骑兵纷纷从本来速度就不快的马上跳下来,结果这一轮射击并没有能打中多少清兵。倒是打死了不少的马匹。
  这些跳到地上的清兵就势一滚,然后就挥舞着长刀扑了上来。四十步的距离冲锋起来转眼就到,而燧发枪装弹速度有限,模范军的动作再快,也来不及开第二枪。
  “全体上刺刀!”常乐喊道。
  所有的战士都拔出刺刀来,将他们安在枪管上。
  “吹号,冲锋!”常乐最后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刺刀,对旁边的司号手说。
  嘹亮的冲锋号响了起来,模范军的战士们一起大吼着朝着前面的清兵冲了过去。
  ……
  多隆敖看得出来,他面前的那个“荷兰人”受过不错的训练,速度,反应,力量都不差,但是却严重的缺乏经验,刚才他向自己的那次突刺就过于莽撞,结果被自己的用盾牌侧向一引,就刺了个空,反而露出了很大的破绽,被自己就势一刀捅在胸口。
  多隆敖没有选择劈砍的方式。劈砍要造成大的损伤需要很用力。而且敌人身上有铠甲的话,劈砍的效果就更是没法看。但刺就不一样了,大多数的铠甲,都很难防住突刺,即使是缀满了铁片的重甲也是这样。然而多隆敖还是低估了“荷兰人”的铠甲,他的刀尖刺在那个“荷兰人”的铠甲上只是溅起了一串火花,然后就滑到了一边。为了保证刺穿铠甲,多隆敖用了很大的力量,结果收不住力,倒是被那个荷兰人趁机一枪托打在左边肩膀上。打得整个左手都几乎提不起来了。
  这一家伙,两个人都有了忌惮,互相攻击的时候也要小心得多了。
  这个时候,其他人的局面却不见得都这么好。必须承认,虽然模范军训练有素,平时吃的也好,身体素质也非常出色,但是真正在战场上和敌军面对面的肉搏却还是第一次,论到肉搏战的经验,他们是远远不如对手,如果不是靠着身上的胸甲非常坚固,现在恐怕已经被砍翻了不少人了。不过胸甲只能保护躯干,对于腿部,手臂什么的保护不足。(在这些地方加上铠甲就会大大的降低机动能力)那些建胬也很快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不断地有模范军的战士出现手臂和腿部受伤的情况。如果不是严格的纪律,和为民族而战的使命感,也许不少人都要崩溃了吧。
  但是建胬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身上的铠甲可虽然覆盖的面积更大,但就关键部位的防御而言,反而是不如模范军的。比如说,即使是要害部位,他们身上的铠甲也是挡不住刺刀的突刺的。而且他们身上的铠甲多半都是所谓的棉甲,也就是反复压结实了的厚棉袄上面用铜钉内嵌铁片的铠甲。这一身铠甲要比模范军的胸甲重不少,更重要的是,在受力上,这种铠甲的重量几乎全都压在人的肩部,不像模范军的整体构型的胸甲,整个重量是分配给整个躯干来承担的。所以穿着棉甲格斗要显得更为迟钝也更容易疲劳。
  因为格斗经验更丰富,加上双方人数差别也不是太大,所以在交锋中,受伤的清兵要更少一些,但是因为三棱。刺刀只能突刺,而清兵身上的铠甲任何一处都挡不住刺刀,所以要论起重伤员,甚至是直接死亡的人数,反而是清兵这边更多了一点。
  “兄弟们,我们的战友就要赶过来了!等他们来了,这些狗鞑子就一个都跑不掉了!”一枪托打倒了一个清兵之后,常乐高声的喊道。
  跟着常乐,很多人也一起喊了起来。
  肉搏战最重要的是士气。很多时候,士气甚至比装备和技巧更为重要。当常乐和其他人的喊声传到了大家的耳朵里之后,对双方的心理都产生了影响。模范军这边当然是士气大振,而满清那边的人却也时不时的要转过头去看看另外一队“荷兰人”是不是真的杀过来了。
  正在往这边赶过来的那队模范军也已经离着很近了,嘹亮的冲锋号也响了起来。虽然还要一点时间他们才能赶到,但是那些清兵的士气却大受打击,他们开始纷纷转身逃跑。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进行的围攻(1)
  肉搏战中最坏的局面就是被人追着砍了。这种局面一旦形成,那谁都没有回天之力了。这是因为首先,你在逃跑的时候是背对着对方,人类的关节结构,眼睛生长的方式都使得在背对着对手的时候,你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据说早前年间,南方某地黑社会斗殴的时候,有个叫令狐冲的,能背对着人用剑术击败别人。不过这战场上倒真是从来没有这样武艺高强的大侠。
  其次,一旦你被人追上,你的同伴一般来说,是绝对不会因为你就停下来和那些追兵拼命的。这个时候你就要独自面对一大堆的追兵,所以,一旦一方跑,一方追的局面形成之后,一般来说,就不再是战斗,而只能称之为杀戮了。
  这些清兵身上的铠甲本来就比较重,跑起来自然不方便,至于说丢掉这身盔甲,的确战场上是有所谓丢盔弃甲的说法,但是这盔甲实在不是说你想丢就能很轻快的丢得掉的。盔甲这东西穿起来费劲,脱起来也不简单,在逃跑的时候,还要一边低下头看着,一边两只手去解,那一定会影响奔跑速度的,然后还没等脱掉盔甲,只怕就已经被人家追上来,后心里来上一刺刀了。
  然而不脱掉铠甲,就这身笨重的铠甲,那也是绝对跑不过人家的。当然有些聪明点的,先跑的,倒是来得及抢到了几匹还没被打死的战马,撒开四条腿跑了,剩下的自然就惨了,只能靠两条腿跑,然而又跑不过别人,很快就被一路追赶的模范军赶上杀死。要是比格斗的经验和技巧,大部分的模范军士兵的确是比不过这些清兵的,但要说跑步,吃着鲸肉,每天都有一趟五千米越野训练的模范军可比清军能跑多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去追击了,还有一些人留了下来开始招呼那些难民进入据点避难。在刚才的战斗中,就已经有一些胆子比较大的难民跑进了据点,当然还有些跑到了更远的地方。满清的主力其实就在不远的地方,刚才的战斗进行得很快,算起来其实也就半个多小时而已。这些战士们要抓紧时间把他们拉进据点里去。
  模范军的大声的呼喊,再加上据点上飘扬着的日月旗也让让难民们觉得有了安慰。于是越来越多的难民们开始蜂拥进这座小小的据点。不过半个时辰,据点中就挤满了难民。不仅仅是据点,就连据点后面的海冰面上都站满了难民。而更多的难民还在继续涌入。
  “不能再放难民进入了。”吕西安看了看怀表,已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满清的主力应该也已经接到了消息,正在往回赶了,而且据点中也满是人了,再装也装不下了。
  “关上寨门,告诉那些难民,这里就要打仗,让他们跑远点,要不然一定会被鞑子抓来填壕沟。嗯,还可以吓唬他们一下,就说鞑子在这里吃了这么大的亏,若是打进来了,躲在这里的人怕是一个都活不了。”郭怀一说。
  “嗯,就这样去传令吧,告诉他们就这样说。嗯,等那些难民走远了,我们就在壕沟前面埋下一些尖头木桩,然后把那些野蛮人的尸体的屁。眼插在上面,给那些野蛮人看看。可惜,这些家伙下手都太黑,一个俘虏都没有。”吕西安对站在一旁的传令兵说。
  郭怀一的说辞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大门关闭后原本围在旁边的难民看人家真的不会再开门了,便迅速的散去了。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可明白,真要是让鞑子赶着来填壕沟,朝廷官府什么的可杀起自己的老百姓可绝对不会手软。
  人群散去了大半个个时辰之后,满清的主力再次出现在了据点的外围。壕沟前面被穿在木桩上的清兵尸体当然让他们愤怒无比,不过这时候已经是夕阳在山的时候了,立即发起进攻显然是来不及了。所以清军只好在附近扎营,并且派出骑兵四处搜捕逃亡的难民。
  这一夜双方都很忙,满清那边忙着准备各种攻城的器械,盾车过去已经被证明挡不住火枪了,所以必须加厚,当然,加厚的结果就是盾车变得更为笨重,需要差不多八九个人才能勉强推得动。而且速度会慢很多。
  “这东西怕还是顶不住炮呀。走得又慢,怕是会被炮打得很惨。”豪格说。
  “那你有什么想法?”多尔衮问道。
  “十四叔,侄儿想先让包衣、还有那些汉人推着盾车去填壕沟什么的,也是浪费他们的火。药。枪炮,等到壕沟填好了,我们再用那两门巨炮轰击,他们的那些冰墙肯定也挡不住的我们的大炮,到那个时候,我们再上我们满洲的勇士……”豪格说。
  “嗯,这也是个办法,不过既然是浪费人家弹药的,这盾车干脆就做个样子货算了,还要省事点,倒也用不着加厚了。”多尔衮说。
  而在据点里,当天晚上就有一条快船离开了码头前往日照。登莱的港口被摧毁后,郑芝虎带着水营就退到了这里。如今据点里有这么多人,需要尽快运走。不然物资是在是难以支持。同时还有一条货船也满载着难民出海前往烟台附近的庙岛列岛,他们将把这些难民暂时安置在庙岛群岛的某些无人岛上,等着郑芝龙再把他们运往济州岛或是台湾岛。
  剩下的那些难民到了这里当然不能只吃饭不干活,如今他们被命令去干两件事情,一件事凿冰,将航道开凿得更宽,另一件事情就是将更多的海冰送到前面的防御工事那里,并依照那些士兵的指示加固冰墙。
  而模范军连长以上的人员,除了负责警戒的之外,也全在一起商量明天的对策。
  “明天建胬多半会首先驱使那些百姓来填平壕沟。”郭怀一说,“我们怎么办?”
  这个时候,民族主义教育的弊端之一就冒出来了,换了如果是正宗的我大明军队把守这个据点,那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那些老百姓来填壕沟怎么办?直接开火打死就是了,这还要考虑吗?但是有了所谓的民族主义教育之后,再让士兵们对他们开枪开炮,就算命令能得到执行,也会大大的折损士气。在郭怀一看来,依靠现在的工事,满清无论如何都打不动,如何解决这些老百姓,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郭,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你看,这是我们的工事图,我们新建的冰墙的尖角后面其实是有不小的空间的。这本来是我们用来集结部队,便于随时反击的位置。”吕西安指着地图说,“我们可以放那些老百姓接近到好沟边,然后鼓动他们逃跑到这些位置。甚至于我们也可以放任他们填满壕沟。其实凭着我们如今的火力,以及由海冰建成的棱堡,即使没有那些壕沟,也不是那些野蛮人能攻得下来的。”
  “吕团长,那些野蛮人都很狡猾,他们往往会让一些探子混在老百姓中。”另个叫做胡成的书记官说。
  “这没什么可怕的,几个只有短兵器,没有铠甲的人,能有多大用。”吕西安不屑地说,“我们可不是那种一触即溃的军队。再说,他们被安排到这些位置。”吕西安又用手在地图上点了点,“如果他们要干什么,就要面对五个方向上的火力。在这个距离上,燧发枪已经有相当的准度了。”
  第二天一早,满清军营中就开始忙碌了起来,而多尔衮则发现,一夜之间那些“荷兰人”又用海冰在原来的那道折线形状的冰墙前面有断断续续的修建了一些冰墙,这些冰墙也都被修成尖角形,尖角则直接指向了前方。
  “你们看看这些荷兰人搞的什么名堂?”多尔衮问道,“这些东西有个什么讲究吗?”
  “这墙看起来也没什么,好像也没多高。”一个叫做瓜拉的军官道,“看高度,也就比人骑在马上略微高一点。如果不是冰做的,我直接一跳,用手一攀,都能跳的上去。骑在马上,直接就可以用弓箭和他们平射了。我不知道他们做那么低矮的冰墙是为什么。”
  “豪格,你上次功过他们的城寨,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尔衮又问道。
  “十四叔,上次我来的时候还没有这冰墙,不过他们的那个城寨的样子其实和这冰墙也很像,都是这样浑身长刺的。我想这东西的道理大概和城墙上的马面差不多吧。”豪格说,“荷兰人炮打得准,火枪也又快又准。靠着这样的城墙,我们冲到墙下面了,他们也能用火枪打我们。我觉得,应该就是这个用吧。”
  多尔衮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想着,大概也是这个用处吧。”接着他转过头来望着那道冰墙,用鼻子哼了一下道:“不过是两道矮墙而已,就算有些火枪大炮,还真的能挡住我们吗?”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得不进行的围攻(2)
  辰时五刻,清军吃好了早饭,做好了进攻前的准备,向着模范军把守的据点开始发动了第一轮的进攻。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满清的包衣奴隶以及在这次破关中被满清掠夺到的那些平民。他们在少量的满清士兵的监督下,开始推着盾车,靠近模范军的据点,并且开始拆除模范军设置在据点前的木桩。
  这时候不远处的冰墙上面开始响起了呼喊声:“汉人乡亲们,一会儿到了壕沟边上,直接往里面跳,顺着壕沟跑到了画白线的地方就安全得救了。”
  包衣黄金标正在和几个新被抓到的汉人拆除地上的木桩,喊话声他自然也是听到了。不过他在那边已经有老婆孩子了,这跑断然是不能跑了,而且不但自己不能跑,自己身边的这几个新被抓到的汉人也是不能跑的,要不然自己也会有麻烦的。
  看到喊声传过来的时候,旁边的那几个汉人动作都迟钝了一下,黄金标知道,这些人或许都已经动心了,赶忙说:“别听那些尼堪瞎说,济南那样的大城,都挡不住大清的天兵,就这么个小寨子,怎能挡得住?这寨子里的人杀了八旗的老爷们,大清的天兵打下寨子之后,一定是要给那些八旗老爷们报仇的,那寨子里的人肯定是要被杀光的,千万别跑呀,千万别跑!”
  黄金标正说着,突然听到啪的一声,然后就觉得背上火辣辣的疼了起来。接着他就听到一声吼叫:“你这个死奴才!不老老实实干活,还在这里说话!爷抽死你!”接着,皮鞭就像雨点一样的落在了黄金标的头上。
  黄金标不敢遮挡,也不敢解释,只能低下头,赶紧使劲的用手里的小锄头努力的刨着冻硬了的土地,好尽快的把一根木桩子挖出来。
  果兴阿的兄弟死在了昨天的一战中,如今他的尸体还被钉在敌人堡垒的冰墙边上,这让他格外的愤怒,他狠狠的抽了黄金标十来鞭子才收住手,大喝道:“下次再看到你偷懒,爷一刀就砍了你!”
  那些“荷兰人”在据点外围埋下的木桩子很多,而且埋得也深。清理木桩要花费很多时间,直到下午,清理木桩的奴隶们才渐渐接近了壕沟。
  因为“荷兰人”那边一直有人喊话的缘故,所以在奴隶们越来越靠近壕沟的时候,满清也派出了更多的士兵去负责监视。
  “那些鞑子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有效射程了。连长,我们开打吧!”姜铁抱着枪,靠在一块被垒作女墙的海冰后面,对常乐说。
  “慌什么?听指挥。”一边说,常乐一边半弹出头朝下面望了一眼,然后道:“这个距离是能打了,不过你能保证打得准吗?”
  “连长,你这就是不信任战友了是不是。”姜铁笑道,“以前在岛上的时候,哪次打靶子,我不是最好的来着。咱们也不吹什么要打左眼不打右眼的牛,这距离,打中还是有把握的。”
  “那好,那你来打几枪。就我们左手边一点的那个鞑子,那小子不是东西,刚才用皮鞭子抽人的时候那个凶呀,马勒戈壁的,教官抽我们的时候都没他凶。”常乐说,“你们对自己的枪法有信心的都可以打了,只准打鞑子,不准打汉人。冯晋,你不要打,你来给姜铁装子弹。你那枪法,真心不靠谱!”
  大家都哄笑了起来。冯晋讪讪的提着枪,猫着腰跑到姜铁身边,蹲了下来。
  姜铁将手里的抢从射口伸了出去,小心的瞄准着目标。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有限,子弹飞远了就会乱飞,但这是和线膛步枪相比的出来的结果。相比弓箭,其实燧发枪在远距离尤其是六七十步上的精度还是不错的。制作精良的燧发枪配上好射手,在这个距离上已经能有效的射击胸靶了。即使是火绳枪,其实精度也不比弓箭差。当然我大明工部仿制出来的未必。另外,我大明之所以将火绳枪称之为鸟铳,就是因为这东西精度不错,可以射落飞鸟。而大明自制的鸟铳中最为出色的鲁密铳甚至能攻击百步距离上的目标。当然能达到这样标准的很少。
  姜铁他们使用的已经是经过了性能改进之后的燧发枪了,通常的燧发枪的枪管和鸟铳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姜铁他们使用的枪管却是用水力钻床钻出来的,而不是像一般的枪管那样用熟铁卷出来的。郑森甚至一度还想要给这些枪拉膛线的,只是因为这些枪的枪管毕竟是比较软的熟铁的,而不是后世那样的钢制枪管,所以拉出膛线之后,打不了几十枪,膛线就会出现明显的磨损。不到一百枪,膛线就几乎没有了。而且与它配套使用的米尼弹的原理,郑森也知道,甚至也造出了一些样品,效果也还不错(限于前几十发),但因为膛线的磨损问题,至少目前,郑森还没有把线膛枪系统正式的投入服役。
  但是现在那些人和姜铁他们的距离也只有六十多步了,姜铁觉得,在这个距离上他已经有了不小的把握了。姜铁小心的瞄准了一会儿,只是那个目标老是走来走去的,总是不停下来……
  果兴阿拿着皮鞭,走过来走过去,突然他看到一个尼堪也许是因为累了,居然停了下来。这些一钱不值的尼堪居然敢停下来偷懒!看来不杀只鸡,是吓不住猴子了!果兴阿冲过去,先是直接一脚将那个尼堪踢倒在地,然后将手里的皮鞭一丢,就从腰间拔出了腰刀,嘴里大喊道:“狗曰的敢偷懒,爷宰了你!”就准备去结果了这个尼堪。就在此时他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枪响,同时觉得胸口就像被一个大锤子打中了一样一阵闷痛,这疼痛似乎并不剧烈,但却让他全身的力气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他张开嘴想要呼喊什么,但是鲜血一下子就从他的嘴巴和鼻子里涌了出来。果兴阿一头栽倒在地上,死掉了。
  姜铁收回枪,冯晋将自己的燧发枪递给了姜铁,然后憨厚的向他笑了笑,接过他的燧发枪开始帮他装填弹药。
  这时候更多的枪打响了,其中有一些打偏了,甚至有几发干脆误伤了旁边的汉人,但是那些派来监督汉人干活的鞑子却也被一口气打翻了十多个,人群顿时乱作一团。人们开始狂呼乱喊着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奔跑
  “放箭!”站在数十步外的牛录章京里尔哈躲在加厚了的盾车后面大声喝道,他的牛录也是负责监视这些汉人的。
  于是这些清兵便拉开弓,向着那边混乱的人群抛射箭雨。那些一钱不值的尼堪都没有披甲,自然不需要用重箭来射,如今清军一样用的是可以及远的轻箭。用这样的箭,可以保证他们和那些一钱不值的尼堪有六七十步的距离,和“荷兰人”的冰墙的距离自然更远要有差不多一百四五十步了。双层加厚的盾车,再加上这样远的距离,也能最大限度上保证他们的安全。
  要说如今,我大清天兵和这伙“荷兰人”交战已不是第一次了,交战中,这些“荷兰人”喊话都是汉语,唱歌也都是汉语,虽然他们的脸上覆盖着面甲,看不清容貌,但是这些人都是汉人却是无可置疑的了。不过上至多尔衮,下到一般的旗丁,大家还是称呼那些人为“荷兰人”,因为他们实在不愿意相信,那些一钱不值的尼堪,也能有这样的战斗力。
  “炮兵!我们的炮兵呢?”看到箭雨纷纷落下,不断地将慌乱的汉民射倒在地。常乐不禁着急了起来。这时候,从炮垒那边,终于响起了炮声。
  六磅炮向着一百多步外的盾车发射了霰弹,按以前的经验,以及对依照得到的建胬盾车做出来的复制品的射击实验,在这个距离上,六磅炮通常使用的一两二钱重霰弹就足以击穿这东西了。随着炮声,远处的盾车上腾起了一阵烟雾。
  “炮兵好样的!打中了!打中了!”士兵郑三发也兴奋的挥了挥手,他已经能够想象出在那个应该已经满是窟窿的盾车后面,那些该死的鞑子都被打成了什么样子。“嗯,基本上就是一滩肉泥,要是有张大面皮,就可以包饺子了。”这个吃货忍不住这样想道。
  然而情况和郑三发想的却不太一样,从盾车后面还是不断的有箭雨射出来。倒是炮兵的射击反而停了下来。郑三发转过头去,看到炮兵的家伙正在忙成一团,显然他们意识到在这个距离上,他们的霰弹没能击穿那些盾车。现在正忙着换实心炮弹呢。
  工事前面的那些人还是乱成一团,还是不断的被飞来的羽箭射倒在地。
  “快!快往壕沟里躲呀!”常乐首先大喊了起来,其他的战士也跟着喊了起来,然而下面的那些人还是像没头苍蝇一样。
  “大家一起齐声喊!一、二、三、进壕沟!”常乐又想到下面的人都在大声喊叫,自己等人的声音也许被淹没了,于是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