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30-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所有的人却都不做声了,因为他们在被押送过来之前,就被搜过一次身,身上什么工具都没有了。
见大家都不吭声,桑托斯就蹲下来,直接用手挖着试试。地面毕竟是压实了一下的,只用手指头,还是很难挖得动。
“要是有水浇一下就好了……水……”桑托斯想道,一个火花在他的脑子里面一闪,他猛地一下子站了起来。
“你们谁要撒尿的?”桑托斯问道。
大家都没有回应,显然,他们还不知道桑托斯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桑托斯也顾不得和他们解释,自己先朝着墙角撒了一泡尿。可惜的是他刚才在路上已经撒了一泡尿了,这泡尿分量上当然就很不足了,只打湿了很小的一块地方。
桑托斯看着尿水渐渐地渗入地下,然后又蹲下来,用手挖了起来。这一次,挖掘的速度就快了不少。很快桑托斯就挖出了一个小坑,只是这时候,下面的土却又变硬了。
“谁还有?快来!”桑托斯站起来低声道。
“我,我来。”旁边的一个小伙子低声的回应道,也朝着桑托斯刚刚挖出来的小坑里面撒了一泡尿。更多的人也围了过来。
有了这个办法,再加上大家一起动手,挖坑的速度快了很多。接着他们又在地下挖到了一些片状的石头,有了这些“工具”,他们的效率自然就更高了。虽然后来他们遇到了尿不够用了的问题,但是越挖到下面,下面的土地也越湿润,本身也就用不着再撒尿了。
大概是为了对抗可能出现的台风,中国人把那些原木埋得很深,再加上随着挖得越深,能够帮着一起挖的人就越少,所以虽然他们挖得很顺利,但直到后半夜,他们才总算是挖出了一个洞。
桑托斯小心翼翼的从洞口露出头去,外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桑托斯侧着耳朵停了一下,周围也没有什么声音。于是他小心地从洞口爬了出来,然后转过身,弯下腰,把另一个土著从洞里拉了出来。
但就在这时,旁边突然传来了一阵犬吠,接着就响起了一片人声。桑托斯顾不得其他人了,转身朝着大海的方向就跑。
这时候,周围已经有马灯亮了起来,还有人将一根火把抛了过来,那火把就落在桑托斯他们挖出的洞口旁边,一个土著正想要从洞口里爬出去,他一下子就被火把照亮了,接着立刻就有枪声响了起来,那个土著挨了好几枪,当场就死掉了。
不过桑托斯可顾不上这个可怜的家伙了,他自己此时正在被几条狗追赶,那个刚才被他拉出洞口的土著,已经被两条狗扑倒了,而另外的两条狗也已经追到了他的身后,他甚至都能听到那两条狗的喘气声了,好在大海已经近在咫尺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教化(10)
桑托斯的右腿突然被向后猛地一拉,奔跑中的他立刻就失去了平衡,滚倒在地。他知道这是被狗咬住了。但好在大海就在前面,他就着惯性打了两个滚,滚到了海边。几条狗扑过来准备咬他,但这是后一道海浪正好涌了过来。这些狗被汹涌而来的海浪吓了一跳,都呜呜的叫着退开了。这些狗并不是专门训练的军犬,就品种而言,也不是那种凶猛的獒犬,而只是一般的柴狗而已。看看家还行,真要靠它们去和别人搏斗,那还是不够看的。
趁着这个机会,桑托斯迎着海浪猛跑几步,一直跑到海水齐腰的深度,然后向前一扑,就像一条鱼一样的游走了。
桑托斯虽然暂时逃脱了,但是其他人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他们忙碌了一夜,但还是功亏一篑了。
到了天亮的时候,这些人被拉了出去,四百多人都被喝令站到了码头边的空场上。望着包围着自己的,全副武装的华人民兵,大家都害怕得瑟瑟发抖。
“你们这些蛮子听着!你们的主子勾结白鬼,欺压我华人,才有如今之争。但是老子们是最讲道理的,老子知道,你们只是听命于你们上面的那些酋长。你们是被他们坑了的,他们平时欺压你们,他们什么都不做,就能拿走你们种出来的粮食,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可他们还不满足,他们还和那些白鬼勾结,带着你们来抢劫杀戮我们。”一个华人用流利的土语向着他们喊道。
“大……大人,我们当初不想抢你们的,是那些族长他们逼着我们来的,我们不干,他们会杀了我们的……”听到这个华人的话里面似乎有可以给自己开脱的机会,那些土著也不真的是傻子,顿时就有人喊了起来。
有了这个带头的,更多的喊声也响了起来:“大人,真的呀,我们从来没有抢过华人,更不要说是杀华人了。都是那些族长,村长他们干的呀!”
听到这些喊声,那个华人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等着这些人嚷嚷了一阵子之后,便伸出手,做了个向下压的动作道:“都给老子闭嘴,懂规矩点,都老老实实的听老子训话!”
那些土著们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那个华人很满意的扫视了他们一眼道:“老子知道你们是被逼的,但是……”
他故意把那个“但是”拖得很长,然后很得意看着那些土著们脸上的忐忑和慌乱:“你们跟着他们做过不少的坏事,说不定还杀过人!本来老子们应该把你们的脑袋都砍下来,挂在旗杆上风干的。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老子们还是给你们这些可怜虫一条活路。只要你们乖乖的听话,老老实实的干活,老子们还是能给你们留一条命的。不过谁要是不老实,想要逃跑,想要偷懒,就别怪老子……好了,你们都按男女分开,男人站到这边,女人站到那边,孩子跟着女人!不要乱,只要你们老老实实的干活,干满两年,你们就有机会见到自己的老婆孩子了。要是干的好,还有机会获得一块自己的田地,成为一个光荣的预备华人。好了,动作快点,不要磨蹭!”
随着这话,一群华人冲了上来,将一些还在犹豫的土著男女们拉开来,用刺刀将他们逼到相应的位置上去。接着有用刺刀将他们赶到了停泊在栈桥上的一条福船上。接着那些女人也被驱逐到了另一条船上。
塞得慢慢的福船起航了,这时候,太阳也越来越高了,一百多个土著男人挤在狭窄的船舱中,动弹不得。加上吕宋岛一带总是又湿又热,如果不是上船的时候,那些华人还算是仁慈的给了每个人一个装满了水的竹筒子,只怕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人要因为中暑而晕倒了。
船在海上走了一整天,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才在一个码头上靠了岸。
船舱的舱盖打开了,一架梯子放了下来。有人用土语喊道:“蛮子们,都出来,到地方了!”
土著们一个接一个的从船舱里爬了出来。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光秃秃的荒岛。也许是因为海风太大,这个岛上没有积累下足够厚的泥土,自然也就不会有树木,整个岛上只有一些伏在地上的乱草而已。而在码头旁边,则有一些低矮的木屋。
土著们一个接一个的下了船,到了这个光秃秃的岛上。岛上已经有人等在这里了,这些人手里都拿着枪,腰里也都挂着钢刀。
等所有的人都上了岸,一个人就朝着他们喊道:“你们这些蛮子听好了,你们到了这里,就要老老实实的听老子们的话,让你们干啥就干啥!知道不?现在,老子们带你们去吃顿饭,然后就给老子上工去挖石头!”
土著们就在枪口下被带到了一间木屋的空地上,然后被强令按身高排好了队。
“老子不管你们以前叫什么,到了老子这里,叫什么名字就都得听老子的。你们首先要记住老子的名字,老子姓王,你们叫老子王岛主就行了。你们以前的那些名字都太老土了,也不好记,老子记不住。所以,按你们现在排的队,你们这一队,叫甲队,你……”那个华人用皮鞭指着甲队中个子最高的那个道:“你就叫甲大,然后你叫甲二,你叫甲三……都给我记住,记不住的没饭吃!”
于是每个土著男人就都有了一个不老土的新名字。紧接着这个中国人又逼着他们用磕磕巴巴的中国话说出他们的那些不老土的新名字。然后首先说出来了的人都得到了一个木碗,里面盛满了米饭。
甲大的脑袋瓜一向不错,所以他很快就会用中文说出自己的这个名字了,于是他也就最先拿到了那一碗米饭。饭碗很大,里面的米饭也都是正常的米,没有故意往里面掺沙子什么的。而且饭碗里还居然有一点小虾米。这样的伙食水平似乎并不比他原来在土著村庄里的时候差,甚至,老实说,单就吃的来看,还要好上一些。
很快饭就吃完了,王岛主又给他们每个人发下了一个藤编的背篓,一个锤子和凿子,就让人带着他们去上工了。他们被带到了一片满是灰白色的石头的岩壁前。
“你们的事情就是把这种灰白色的石头凿下来,装在背篓里,送过来过秤。每天开采最多的十个人吃饭的时候可以加一碗,而且饭碗里还会有一条鱼。”王岛主对他们这样说。
第三百五十七章 教化(11)
鸟粪石虽然叫做石,但其实并不算坚硬,用一把锤子,很容易就可以把一根钢钎钉入这种“石头”中,然后从侧面敲打一下,就可以撬下一大块来。不过,即使如此,开采这种矿物依旧是非常的耗费体力的。
甲大刚刚从岩壁上撬下了一大块鸟粪石,他费力的将这块大鸟粪石放进藤编的背篓里,然后然后沿着岛上陡峭的小路向着码头的方向走去。
从采石场到码头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百步,所以甲大很快就到了码头边上,在那里有一个堆料场,在那里挂着一杆大秤。甲大走过去,就有两个华人过来帮着他把藤编的背篓从背上卸下来,挂在秤钩上。然后另一个华人就会移动秤砣,很快就报出了重量:“六十三斤!”
那个刚才帮着甲大卸下背篓的华人便用一支炭笔将这个数字记到一排数字的后面,然后转身对甲大道:“你今天一上午已经有五百多斤,今天中午又有一条鱼吃了。”
这话是用汉语说的,不过甲大却也听了个半懂,只是他还不太会用汉语回答,便朝着那人笑了笑,然后用很生涩的汉语道:“总、总……”
那人虽然只听到了这么一个字,但也知道他的意思,便伸出一根指头道:“第一、第一!”甲大见了,便笑了笑,提起挂在秤钩上的鸟粪石,将它倒在鸟粪石堆里,然后又将空背篓背了起来,朝着那几个华人笑了笑,便转身向着采石场走去。
甲大对如今的生活其实也还算满意,采石场虽然很累,但是那些华人在他们的待遇倒也不算坏,每天的饭管饱,菜里面的油水也不少,而且时不时地还能有条鱼吃。单论吃的情况,比起他以前的半饥半饱的日子真是不知道好多少。
甲大知道,今天中午,他的那条鱼是没问题了,不过这并不是如今的甲大最关心的事情了,如今最让甲大担心的就是他的婆娘和两个小子了。王岛主说,等这个月干完了,挖到的鸟粪石最多的三个人的老婆和孩子可以到岛上来见他们一面。甲大如今总成绩第一,不过他并不能因此就放松,因为其实第一名和第六名的总成绩,相差也很有限。
“也不知道那个婆娘还有那两个小子如今在干什么?”甲大一边朝着采石场走,一边这样想道。
……
甲大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最近就被送到了镇远港附近。两个半大孩子如今在干采集椰子的事情。椰子浑身都是宝,椰子汁可以喝,椰子壳外厚厚的纤维可以作刷子、地毯、缆绳,椰子的壳可以用来制造扣子以及各种工艺品或是活性炭,而后者,在开采硫磺矿的时候,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对于郑家来说,最有价值的还是椰肉。椰肉富含脂肪,其脂肪含量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比哪怕是后世的转基因的大豆的含油率都要高很多。这些油脂对于郑家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
甲大的两个儿子都像猴子一样,三下两下就爬到了高大的椰子树上,然后挥舞着刀子将一颗颗的椰子从树上砍下来。接着又从树上爬下来,将这些椰子捡到一个筐子里面,等筐子差不多满了,他们兄弟两个就一起抬着筐子,从椰树林中出来,将这一筐椰子倒到旁边的驴车上。
如今驴车上已经装满了椰子,而他们兄弟两个也到了该回去吃午饭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也一前一后的跳上了驴车。赶驴车的见他们坐好了,便甩了一下鞭子,在空中发出啪的一声响,接着驴车就缓缓的向着前方驶去。
绕过了这片椰林,一片木屋就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左边的用椰树树干和叶子搭起来的大棚子是存放椰子的地方,在大棚子旁边的空地上架着好几口大锅,锅下面是一些还在燃烧的杂木。而那几口锅也还在冒着热腾腾的水汽。在大锅的旁边则摆放着不少的木桶。一些人正用长柄的木瓢将一些液体从大锅里撇出来倒进这些木桶中。
两兄弟的母亲正和其他的一些女人们一起坐在大棚子旁边。和别人一样,在她的左边有一大堆的劈成了两半的椰壳,这些椰壳里面的椰肉已经被取出来了,放在她面前的一个大木桶中,而在她的右边,则放着好几个劈成了两半的椰子,白色的椰肉在阳光下反射出玉石般的光泽。这些椰肉很快就会被人拿去,在一台机器里切成小片,然后再投入到大锅里熬煮,这样很快椰肉中的油脂就会被煮出来并且浮到水面上。然后人们再将它们撇出来,装进木桶,送到另一口大锅中稍微加热一下,去除掉水分,椰子油就提炼好了。
两兄弟从驴车上跳下来,却没有跑向自己的母亲,而是朝着另一边跑去,在那边有一台样子很奇怪的机器,那台机器大部分的部件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它有一个大口子,无数的椰子都从这里被放进去,然后几头牛拖着一个绞盘养的东西一转,那些椰子就一个接一个被劈成了两半,并且从机器的另一个出口被送出来。而那些椰子汁则通过另一个出口流到了旁边放着的一个木桶里。
采椰子的孩子们纷纷跑了过去,从旁边拿起一个个椰壳瓢,在木桶里面舀一瓢椰子汁喝。椰子汁营养丰富,味道也很好,是不错的天然饮料。若是在后世,这东西倒是很有商业价值。只是在现在,这东西的商业开发难度太大,所以这里绝大多数的椰子汁除了工人们努力喝掉,以其直接拿去当淡水煮饭之外,就都是被直接倒掉了的。
两兄弟连续喝了三瓢,将小肚子喝得圆鼓鼓的,这才放下椰瓢,跑到自己的妈妈跟前。
“妈妈,你们还没有忙完?”老大问道。
“快了,你们再旁边歇歇,吃饭还要一会儿呢。”他们的母亲抬起头来,用手抚一下自己头发道。
如今的生活也让女人很满意,除了丈夫不在身边之外,无论是吃的还是住的,都要比以前要好不少。至少,每天都能有白米饭吃。
“以前听说中国人有让地里多长粮食的法术,只怕是真的吧,要不然怎么有这么多的白米饭给我们吃?其实那些中国人也没有传说中那样凶,只可惜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教化(12)
很快,饭就吃完了,那些女人们稍微休息了一下,就重新开工了。这时候,吃饭前投入到大锅中的果肉也煮好了,女工们将火盖灭了,锅中的水也渐渐停止了沸腾。随着锅里的水平静了下来,可以看到水面上有一层厚厚的油。
几个女工一边用长柄的椰瓢将椰子油收到桶里面,一边聊了起来:“他大姨,你听说没有?听说再过半个月,就能安排他们到我们这边来一趟了。”
“我也听说了,”另一个女工回应道,“我听我家鹦鹉说,他们在中国人的采石场干活,那些中国人说,他们干的活很重,不过吃得比我们更好。他们还说这次有三个干得最好的人的女人孩子能能过去看看。”
“你家鹦鹉还听到什么消息了?”几个女人都知道,他家的大女儿鹦鹉最近和管机器的那个青年人走得很近,甚至都学会不少的中国话了。因此她也总能打听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消息,得到一些其他人得不到的好处。不少人对此又是嫉妒又是鄙夷。不过在鹦鹉的母亲看来,这纯属吃不到葡萄就嫌葡萄酸。
……
半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已经到了算总工作量的时候了。甲大虽然早就知道自己的工作量一直是第一,但是当王岛主宣布排名第一的人选的时候,他还是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偏偏王岛主却不肯首先报出谁获得了前三名并因此获得了乘坐免费的船只去探亲的机会,而是先讲起了其他的一些东西。
“大家在我这里也干了一个月了。”王岛主用声调有点古怪的土著语言道,“我们这里的规矩一般都是每个月有一天休息,所以明天大家都可以歇一下,另外,明天大家也可以吃点好的,明天三顿饭,每顿饭,每个人都可以有一条鱼!”
这消息并没有让甲大感到激动,因为鱼这东西他几乎每天都能吃得到,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的能不能到这岛上来和自己见一面。不过周围的其他人倒是都一起欢呼了起来。
“除此之外,中午一顿,大家每个人还都可以分到一杯酒。”王岛主又道,于是欢呼声又一次响了起来。
等欢呼声下去了,王岛主又笑道:“另外,明天,我们这里干活最卖力的甲大、丁四、丁六三个人的家人都要到岛上和他们团聚了,时间是两天。所以一会儿还要麻烦大家自己动手,在住的屋子里隔几个小单间出来给他们。”
“没问题,王岛主,保证明天天亮前就能完工!”下面的人都喊了起来,虽然他们明天并不能见到自己的老婆孩子什么的,但是至少可以借他们来了解一下自己的亲人的状况。虽然,比照了一下自己如今的状况,他们估计,自己的老婆孩子的状况应该也不至于太差,但是,能听到那些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的人谈谈他们的情况,总也是好事情。
王岛主笑眯眯的等着下面的人乱哄哄的说话,过了一阵子才最后开口说:“最后还有一个消息告诉你们。今年年底的时候,我们也会统计大家开采鸟粪石的数量。前三名将直接获得三等预备华人地位。”
“岛主,什么是预备华人?”甲大立刻问道。
王岛主回答道:“你们现在的身份是俘虏,所以你们不能离开这个岛,在我这里干活,虽然是有吃有喝的,但是却是拿不到一分钱的。因为你们的工钱,都直接给军队了。对吧?”王岛主解释说,“你看,像他们那些华人雇工,除了有吃有喝之外,我每个月还要给他们开工钱。成为三等预备华人之后,你就不算俘虏了,就可以离开这个岛,自己愿意干啥就干啥去了。你们可以回到吕宋岛上去,给人家做帮工什么的,这时候就有工钱可以拿了。比如说,你们就可以搬到你们的家人如今还在干活的地方附近去,找一份工,就能过日子了。本来依照规定,你们是要在着岛上干完两年,才能成为三级预备华人的。”
甲大点了点头,正想要继续问问,却听到丁四开口问道:“岛主,不知道除了三等预备华人还有二等和一等不?”
“有呀有呀。”王岛主说,“三等预备华人有了自由,可以打工、做买卖、买地、自己或者送孩子进学校读书,受到朝廷保护,交税比非华人低一点,并且有资格加入军队服役——当然,只是作为辅兵服役,以及参加二等预备华人考试。要是三等预备华人有了在军队服役的记录,并且在二等预备华人考试中获得了二等以上成绩,就可以晋升为二等预备华人。要是成了二等预备华人,要交的税就更少,而且人头税就不用交了,家人的人头税也能免除一半。而且长子也可以直接成为三等预备华人,不用参加考试了。而且本人也拥有了在战斗部队服役——也就是当战兵的资格。”
“那么,一等预备华人呢?”有人赶紧问道。
“一等?这可不容易。”王岛主摇了摇头道,“这需要立功,比如说作为战兵,立下一定的战功,或者在其他方面获得功绩。要是成了一等预备华人,你儿子就自动算二等预备华人。嗯,你们是不是还想要问问再进一步怎么样?再进一步的话,需要更多的战功,或者通过华人资格考试——我觉得你们这辈子基本上没可能考得过——要是这些你们都做到了,你们就能把前面的预备去掉,就直接成了正式华人,儿子自动成为华人,家里其他人自动成为一等预备华人。成了正式的华人,那不仅仅是税收上有了好处,也能够购买一些限制物资,而且被人欺负了也有人撑腰,而且还有了做官的资格……那个好处真是说不完,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混得比我都强,所以好好努力吧,也许你们这辈子未必能走到这一步,但是你们能给自己的儿子一个更好的位置不是?顺便说一下,如果立下军功,而且死了,得到的好处,你的儿子可以继承。”
这一套东西主要是借鉴了满清的八旗制度弄出来的,其中还参考了阿拉伯人以及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的一些手段(主要是税收方面的手段),再加上一些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制度弄出来的。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当地人进行同化。
在后世,对其他民族进行同化什么的,那绝对是政治不正确的行为。一般来说,对于那些落后地区的民族,你不要说是去同化他,哪怕仅仅只是向他们传授一点科学技术,让他们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稍作改变,在一些圣母白莲花那里,那都叫种族歧视,叫做破坏文化的多样性;当然,你要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让他们继续过着得个感冒就能死人,人均寿命不到二十岁的纯天然的日子,那在同一批圣母白莲花那里,也同样叫做种族歧视,叫做不关系人民福祉。好在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圣母玛利亚了,但却很少有圣母白莲花。甚至于严格来说,愿意用同化而不是用屠杀来对付落后民族,在这个时代就已经算是非常的圣母白莲花了。
2017…05…0423:12:28
第五十九章 复古
“一转眼都已经是八月了,吕宋这边却还是这样闷热。好在这边椰子多,这椰子水还真是解渴。”郑渡抱着一个凿开了的大椰子,将里面的水倒入放在桌上的两个玻璃杯中,然后他拿起一个杯子,递给郑森道:“大哥,这杯给你。”
这玻璃杯子是海大富的玻璃厂生产出来的。如今郑芝龙的不少老部下都投资于工商,而作为跟随郑芝龙出生入死的老人,他们在工商上不但得到了郑芝龙给他们的不少的资金上的援助,也获得了从郑森这里购买一些不是特别敏感的技术的权利,玻璃的制造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一直以来,郑家所使用的望远镜都依赖于天然的高透明水晶。尤其是海南羊角岭的高纯度天然水晶。不过,高纯度大块的天然水晶来之不易,制作望远镜的成本也很高,如果要在更低级别的军官中普及这东西,制造出高档的光学玻璃就成了必须。郑森大致上记得,玻璃是用石英砂加上纯碱加上石灰烧出来的。石灰和石英砂都不是问题,都很容易搞到,纯碱问题大一点,虽然郑森上辈子读书的时候,也学过所谓的“侯氏制碱法”,甚至还记得大部分的流程,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侯氏制碱法是建立在合成氨的基础上的,而合成氨,要是能实现合成氨,郑森觉得,统一全球什么的都是小意思了。至于其他的更古老的制碱法,郑森是一点都不记得了。不过这也不是大麻烦,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天然纯碱存在。这个时代的一大优点是,有足够的天然资源来供郑森浪费,就像如今郑森虽然没法搞出化肥,但却可以拿鸟粪石直接当化肥用一样。
郑森知道在河南,有一个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天然纯碱矿。不过这个矿暂时是指望不上的,所以他的需要量也不大,完全可以依赖外贸来获得。
不过烧制出来的玻璃的质量却很成问题。他们烧出来的玻璃带着浓浓的绿色,透明度和天然水晶完全没法比,而且还带着大量的气泡。郑森大致上知道玻璃呈绿色是因为原料中的二价铁,不过如何去除这些玩意儿,他却没什么办法。他隐隐记得以前看过的某穿越小说中用的是将所有原料过一趟吸铁石的办法,然而实验却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很有限。事实上,在玻璃工业中,人们是通过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来消除玻璃的绿色的。天然的二氧化锰其实就是软锰矿,也很容易得到。事实上这会儿,威尼斯的那些玻璃工匠就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但是这些细节的东西郑森却并不清楚。所以,如今他们手中的这个玻璃杯子依旧是带着明显的暗绿色的。不过气泡的问题倒是解决了不少,一个工匠突发奇想,试着往熔融状态的玻璃中主动的吹进空气,结果这些大气泡倒是把不少的小气泡都带出来了,倒是解决了这个工艺上的问题。
只是提高透明度的问题始终没有进展,所以用玻璃制造望远镜的打算是泡了汤。不过这种技术用在民用上倒也不错。在这个时代,这种品质的玻璃制品还是能赚不少钱的。
郑森接过杯子一饮而尽,然后道:“阿渡,这一段时间,你的表现很不错。所以如今,我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你来做。”
郑渡立刻睁大了眼睛道:“大哥,有什么事情,你只管吩咐。”
“我也不瞒着你。”郑森放下杯子,郑渡立刻捧起那个椰子,又给他倒满。
“你也看过我的那些书,尤其是讲三代之政的。”郑森很是平静的说着,但郑渡的手却忍不住的抖了起来。
“你知道,‘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郑森一面这样说,一面注视着自己的弟弟。
郑渡知道,“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孔子的话。孔子认为周朝的制度借鉴了夏商两代的优点,他支持周朝的制度。不过郑渡也知道,他大哥说的并不是其他的,被后来的一些儒生吹得天花乱坠的井田制什么的,而是指的分封制度。作为家里的老二,家里如今的情况他也是知道不少的,至少,以如今家里控制的地盘,自立为王还真不是什么问题。甚至于分封几个诸侯国出来也不是大问题。如今大哥突然谈到这些事情,多半和这个有关。事实上,类似的猜测他早就有了,所以他很快就稳住了情绪。
“而周朝的制度中,最好的就是封建。若是没有成康的封建,我华夏也没有今日。如今海上的技术大为进步,大海已经不再是我们的障碍,华夏的扩张,继续变夷为夏,自然是我们的要务,我家今后还会不断扩张。我和爹爹商量过了,如今这吕宋之地,将来会被分封给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