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乡,让我躲一下吧!”叛军无处可逃,纷纷叫门。
谁知备受****的百姓,早就狠他们入骨,门是开了,但菜刀剁了下来。
“秦将军进城了!”
“大救星来了!”陡然间,秦峰之名,在数万百姓的呐喊中,响彻全城。
声音传到郡守府,张举就从睡梦中醒来,耳边开始回荡,“秦将军进城喽!洛阳及时雨,邺城呼保义,大救星秦子进!”
“哎呦~。”张举还没有完全清醒,满耳就充塞了他最害怕的人名,顿时肝胆俱裂,摔下了床。伸臂呼道:“来人,来人呀!”
哐当~,房门被粗暴的打开,张纯跑了进来,惊叫道:“陛下,乌桓人造反了,接应汉军入城了!”
“什么!”张举大脑当时就当机了。
好在血腥让张纯很清醒,目前的情况,已经无法抵挡入城的官军,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跑路。
于是乎张纯大手一挥,对亲卫们道:“快带陛下撤退!”
众人架起张举就走。
谁知刚刚来到前堂,就见无数乌桓士兵涌了进来。为首一人光头锃光瓦亮,绑着一根老虎尾巴,不是别人,正是塌顿。随后,太多汉军士兵闯了进来,分开的时候,曹操大步流星,黑着脸,提着青虹剑到场。
张举也是个人物,此刻稍稍冷静下,惊问道:“塌顿,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官军杀了你们的王,你们为什么还要听官军的。”
塌顿挠了挠大光头,哈哈大笑道:“我塌顿这辈子,谁的话也不听,就听我姐夫的。”
张举疑惑道;“你姐夫?你姐夫是谁?”
塌顿举起弯刀呼呼一阵挥砍,带起锋芒无数,这才道:“洛阳及时雨,邺城呼保义,大汉屯骑校尉、幽州讨伐军统帅,秦峰秦子进,就是俺姐夫。”
张举出口就是一阵东北话,“唉呀妈呀~,原来秦子进是你姐夫呀!”此刻的张举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原来把秦子进的小舅子放进来,这还能有活路?
曹操脸黑,心说子进贤弟这头衔够多的,妹夫也不少。他想起他也是秦峰的妹夫,顿时脸就更黑了,然而他娶了卞小妹,妹夫的身份是跑不了的。他就对另外一位妹夫道:“塌顿,别跟他废话,杀!”
沧啷,谁知张举先拔出旁边亲卫的宝剑,叫道:“左右都是一个死,杀!”
这些亲卫都是狠角色,闻言冲了上去。
谁知士兵们冲上去了,张举和张纯却是转身就跑了。
当塌顿和曹操清光了人后,就找不到张举了。
一个时辰后,平叛工作告一段落,官军彻底消灭了肥如的叛军,只有为数不多的叛军侥幸逃出了肥如城。
紧跟着,幽州讨伐军主帅秦峰入城,就在议事厅升帐。
“什么?没有抓到张举和张纯?”秦峰得到这个消息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曹操作为代表,道:“兵荒马乱,一不留神,就没抓住,现在找不到了。”
秦峰恨铁不成钢,手指嘟点道:“你说说你们这些人……。”他开始掰手指头,“袁本初,曹孟德,流癣多,公孙伯珪,哪一个放出去不是响当当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威震一方的霸……那啥,是不是?”
似乎曹袁刘公四人不能说不是,立刻道:“是是是。”
秦峰忽然充满了失望,又道:“四门合围连个小小的张举都抓不住,以后你们还怎么混?我看,都回家抱孩子算了。”
“这……。”曹袁刘公四人,差一点没被秦峰后一句话憋死。
京城三少里面的袁绍曹操十分尴尬。
而刘备和公孙瓒对视一眼,心说秦子进太坏了,夸人的话也能用来骂人。
“你们说,现在怎么办?本帅的奏章怎么写?城打下来,人没抓住,跟没打下来又有什么区别。”秦峰目视袁绍道:“袁本初,若不然本帅也如实上报。本帅千辛万苦从内部打开了城门,城池一战而下,而你们四个不用心,没有抓住贼首。够实诚吧,一点都不带抓瞎的。”
曹袁刘公四人面皮一阵抽搐,然而他们无言以对,只因秦峰这么上报,果然是没有半点抓瞎。
如此一来,打下肥如城,只有秦峰有功劳,曹操他们就都有罪。
“太卑鄙了!”刘备的大耳朵甩着,一阵暗骂。
公孙瓒忍不住暗道:“我本以为,刘焉那个出工不出力,那里安逸就去那里的老狐狸已经够卑鄙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跟秦子进相比,真是萤火与皓月争辉。”
没抓住贼首,是一件大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上表不能这样上,袁绍急忙走了出来,道:“大帅,咱们马上散出兵马,四处搜索,或有发现。”他又道:“贤弟,看在上一次的事情上,拉兄弟一把。”
上一次的事情,就是秦峰收拾刘备公孙瓒的那件事情。在那件事情上,袁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若当时袁绍以大帅的身份治秦峰违抗他军令的罪,秦峰后面就不会如此顺利了。
这一世,号京城三少者,皆是弟兄们。另一方面,秦峰就这样上表,对他的好处也不大。借此打击刘备等人,也不够狠,没有多大的历史意义。
秦峰缓了缓,道:“既如此,你们马上下去,搜捕张举张纯。”
曹袁刘公四人大松一口气,急忙行礼告退。
四人走后,秦峰着实夸奖了塌顿一番。
第二天,就有消息传来,张举张纯带领数百残兵,一路向东而去,追之不及。
自从张举叛乱后,北平、辽西、辽东落入到了他的手中。他现在丢了北平和辽西,显然是向辽东逃窜。
那只能是追了。
秦峰一方面上报朝廷平叛的进展,一方面继续追剿张举,又派人告知幽州刺史刘虞,一定要尽快把军需送到位。
稍后有消息传来,张举和张纯进了襄平。
如今的辽东大地,并没有后世富庶,反而是更加地广人稀,人口大多集中在了襄平,谁控制了襄平,就等于控制了辽东。
当秦峰率领大队兵马穿越近千里不毛之地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了。农历的十月,已经是冬季。
襄平城,议事厅。
得知秦峰追来了,张举肝胆俱裂,他到了这里,勉强凑起来五千兵马,根本不是数万官军的对手。
“要不,咱们跑高句丽去吧?”张举惶恐道。
高句丽,中国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高麗”简称“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人及韩人。
扶余、肃慎、高句丽三个地区政权,现在统治着东北东部广大的地区,以及半岛。
张举一说跑路,麾下将官们个个点头。但张纯紧皱眉头,道:“陛下,不可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不是好事,但总比被杀强。
不过张纯又说道:“陛下,已经入冬,马上就会下雪。秦子进等人从关中温暖之地而来,根本无法适应辽东残酷的寒冬环境。”他目光泛出笑意,“根本就不用咱们动手,秦子进这些人,就会冻死在野外。”
话说东北,严冬时节,零下四五十度,绝对是冻死人不偿命。
对于张举这些有城池有房子的人来说,只需要坚持到下雪,就赢了。
于是,张举坚定了守备下去的决心。
天公作美,远来的秦峰还在制造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的时候,鹅毛大雪就降了下来。气温骤降,转眼就到了零下三十度。
对于汉军来说,天寒地冻,又是千里之外而来,朝廷的补给又不给力。士兵缺少冬装,大面积出现了冻伤,兵器都拿不稳,别说攻城了。
这一日,十月初十,辽阔的辽东大地连降五天大雪,已经是银装素裹,大雪皑皑一尺多深。而秦峰大寨的官军将士,无心赏雪,穿着单衣,缩在单薄的大帐里面,抱成一团围着火堆取暖,依旧是被冻得哎哎惨叫。
中军大帐。
虽然添置了七八个火盆,但秦峰等人依旧冻得打哆嗦。这来自于东北的冬天和中原冬天的概念完全不同。
“阿嚏,阿嚏!”秦曹袁刘接连打喷嚏。
曹操脸黑揉了揉鼻子,蜷缩着手脚,晃了晃被冻结的思维,道:“秦……秦大帅,贤弟呀,这不行呀,太冷了呀,手都伸不出来了呀,根本无法攀爬城墙了呀。”
袁绍头大,举起袖子随便擦去流出来的鼻涕,道:“咱们还是返回北平郡过冬吧,开春再来。这种情况下,朝廷是不会怪罪的。”
刘备等人闻言,个个点头称是。
秦峰搓着手,暂时没有言语。
历史上,张举的叛乱,打了三四年,直到188年才平定。而这几年的时间,却是秦峰最需要的一段安定期,他需要积蓄力量、布局天下,为未来的争霸做准备。若是他被拖在这里三四年,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对秦峰来说,不能拖,要快打,快回京。
“还不到撤退的时候,各部克服一下困难,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秦峰说道。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正要说话的时候,却是被公孙瓒拉住。
公孙瓒机智,就对刘备道:“咱们什么也不说,秦子进不愿撤,就在这里耗着吧。到时候,士兵都冻死饿死,看秦子进怎么向朝廷交代。”
秦峰是主帅,他不同意撤退,众人必须听令。
然而又无法攻城,一时间,秦峰进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各怀心思
中平二年十月二十日,东北的酷寒下,幽州讨伐军已经有士兵开始冻死了。
似乎曹袁刘公四人,前些日的撤退建言没有得到秦峰的批准,此时他们都猫在他们的营帐里,谁也不言语谁也不出面。但他们都在暗中看着秦峰,等待他主动说出撤退。
中军大帐,稍有温暖,但秦峰的心,却是拔凉拔凉的。
荀彧脸色苍白,已经是冻感冒了,他进言道:“主公,辽东酷寒胜过中原数倍,士兵们无法适应,还是早日撤退为上。”
秦峰眉头一皱,道:“若是撤退,一来一回就需要半年时间,或许再征一年,也无法平定张举的叛乱,太耽误时间了。”
对于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在这里消耗二年,回去没准朝廷就大变了。
秦峰这个猜测是极有可能实现的,毕竟曹操和袁绍都在这里。汉灵帝一死,没有曹袁的帮助,何皇后的儿子上不了位,历史就大变了。没有董卓进京,就没有诸侯讨董。
诸侯讨董是一面“义旗”,有这面“义旗”,诸侯们肆意募兵掌控地方,不再听朝廷的,这才有了群雄割据。
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情,东汉的体制就是完整的。秦峰一个人跳出来喊割据,喊起义,一准呼啦啦全天下的人都一起过来将他给灭了。
割据这种事情,不能一个人干,必须一群人一起干,那时候体制就四分五裂了,谁也就不会单独成为众矢之的。因此,董卓乱整,诸侯讨董这样的历史,必须要实现。
然而,照目前的情况看,秦峰的确是在死撑。面对襄平城,酷寒之下,士兵根本无法强攻高大的城墙。
就在秦峰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侍卫领班张平走了进来,奏道:“主公,辕门外来了一个人,说是为主公献上破城之策的。”
秦峰心里一抖,惊讶道:“果真如此?快请那人来见我。”
少顷,张平就带进来一位魁梧的年轻人。
这人来到后,拜倒在地,道:“在下公孙康,公孙文生见过秦大帅。”
公孙康是谁?满大帐包括荀彧在内,都不知道。但秦峰知道,公孙康和他爹公孙度,皆是曾经割据辽东的诸侯。他算算年月,这个时候的公孙度一家,还没有成事。
而历史记载,公孙度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中平六年(189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从此一帆风顺,割据辽东,称雄一方。
秦峰和蔼道:“文生快快请起。”他见公孙康起身,又道:“不知文生此来,有何见教?”
公孙康不亢不卑,抱拳道:“特来为大帅献上破城之策。”
秦峰本在等着后话,谁知公孙康不言语了。随即,秦峰就笑了。
这必定是辽东地方势力,来帮助秦峰破城的,然而人家肯定不是来白帮忙的。
对于秦峰来说,只要能破城,怎么都行,反正慷的是朝廷的慨,于是他笑道:“文生若能助本帅破城,本帅必定上报朝廷,表你首功。”
公孙康露出喜色,急忙道:“此策乃是在下父亲所献,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若大帅准备妥当,半夜三更之时,我公孙家就会打开西门,迎大帅的兵马入城。”
“好!”秦峰起身,道:“若果真破城拿住张举,你公孙家是首功。你马上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明日三更,本帅的兵马一定到达,务必要准时打开城门。”
公孙康拜离。
他走后,荀彧提醒道:“主公,这公孙康忽然到来,恐防有诈。”
秦峰自信一笑,他后世而来,熟读历史,若评论三国里面谁开门是诈,谁开门是真的,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他了。“公孙度一家绝非诈降,实乃趁机立功爬体制的,丝毫不用怀疑。”
其实荀彧也不知真假,更不知秦峰那里来的自信,但既然主公已经做出了决断,他就不会再说什么。
随后,秦峰立刻擂鼓聚将。
曹袁刘公四人到来的路上,纷纷说道:“一定是咱们的秦大帅顶不住了,要撤退了。”
所以,四人一进帐,曹操就笑道:“将军,什么时候撤退?”
“撤退?”秦峰就呵呵了,挥手道:“不撤退,明日就攻城。”
“啊?”众将官傻了眼。
袁绍头大,急忙道:“子进贤弟,可不能呀,这天寒地冻,士兵们爬不上城墙的。”
众将只以为秦峰发昏,天方夜谭。
秦峰笑道:“咱们不爬城墙,到时候自然有人开门。”
紧跟着,秦峰就道出了公孙度一家会打开城门的事情。
曹操等人面露喜色,只因他们也巴不得早日平定叛乱,返回温暖的洛阳享受。
于是秦峰传下命令,曹操堵北门,袁绍堵南门,刘备公孙瓒堵东门,他本人亲自出马入西门。这一次,决不能再逃了张举。
众将领命而去的时候,刘备就在帐篷外面,大耳朵扇了扇凉风,问公孙瓒道:“伯珪兄,公孙度一家,怎么不先来找兄长,却是将这场大功,单独送给秦子进。”在刘备看来,他们都姓公孙,姓公孙的又少,应该是本家。
公孙瓒吹胡子瞪眼,道:“为兄跟这公孙度不认识!”
原来不是本家。
第二天,天一黑,官军就行动了起来,先是合并一处,随后兵分四路。虽然道路积雪不好走,但若能够顺利攻入城中,从而就可以平叛回家,士兵的士气是高昂的。
时夜。
秦峰率领一万兵马,埋伏在西门外。五百陷阵铁骑在前,官军步兵在后。
秦峰骑着追云驹,提着真武太极枪,凝视远处黑漆漆的庞然大物。三更天一到,他就听到,吱呀呀的响动。紧跟着,黑漆漆的庞然大物下,就出现了一团亮点,晃来晃去。
这就是暗号。
秦峰大枪一举,迎着飘落的雪花,振臂呼道:“最后一战就在今夜,剿灭叛军,吾等凯旋,温暖的家中,父母妻儿在等着我们。全军突击!”
于是乎,士兵们抱着最后一战、抱着归家的热切,士气高涨,踏雪冲锋。
一时间,喊杀之上,响彻在冬季的辽东大地上。
马踏襄平!
陷阵铁骑冲入城中的时候,叛军一触即溃,鲜血融化了白雪,红色的血迹,坑深的蹄印,尸体残肢,从城门一直延伸到郡守府。
“快逃命呀,秦子进进城了!”叛军四散溃逃,出另外三门,却是被曹操等人斩尽杀绝。
“秦将军来了,我们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全城百姓欢呼。
“叛贼张举在这里!”
“围住,打死!”
秦峰未能抓到张举,但百姓发现了张举,此刻的百姓因为秦峰的出现有了勇气。纷纷包围住了张举,张举直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最后被锄头木铲闷倒在地。
咔嚓~
许多叛乱中,极为知名的叛乱者张举和张纯死去了,幽州的叛乱被平定。
秦峰出榜安民,又上奏朝廷报捷,不在话下。
转眼半个月过去,朝廷的诏书到了。
诏书中,朝廷晋升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瓒晋升为北平太守,皆归幽州刺史刘虞节制,镇守幽州。
诏书中特别提到,秦曹袁三人,返回京城后,论功行赏。
于是,秦峰率领大军返回,而公孙度就留在了襄平,执掌辽东。大军来到北平的时候,公孙瓒就留在了北平。
中平二年12月,大军来到渔阳郡,就在幽州治所蓟县暂作休整。
幽州刺史刘虞,设宴款待秦曹袁三人,由于刘备也是宗亲,因此也列席了宴会。
作为宗亲皇叔,刘虞十分感激三人为汉室作出的贡献,大加赞扬三人,未来一定是汉室的栋梁。
而刘备心里不落地,尤其是看到公孙瓒坐上北平太守的位置后。朝廷诏令回京后封赏,他也不知他的功劳有多少,能得到什么样的封赏,职位能做到什么级别。
因此,当宴会结束后,刘备单独找到了刘虞。
“皇叔……。”刘备可怜吧唧的模样,道:“秦大帅可能对刘备有些误解,此次回京,不知前途如何。”
刘虞闻言知意,他宽慰道:“秦将军是一位仁德的长者,不会瞒报你的功劳的。”这里的长者,不是岁数大的长者,是官阶高的长者。
刘备听到后,哭了,他对刘虞倾诉了黄巾叛乱后的事情。暗指就算秦子进不瞒报,恐也有小人当道,不给论功。
刘虞当了几十年官,他也知道朝廷里面有十常侍,又看刘备哭的伤心,就说道:“好好好,我给你上表,好好说说这些事情。你我皆是宗亲之人,陛下他人不用,宗亲是要用的。”
于是刘虞单独写了一份举荐刘备的上表,大致意思是这样的:陛下,刘备是一位有能力的臣子,在平定黄巾,平定张举的叛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宗亲,都是咱们汉室的亲人,应该重用。
一日后,秦峰再次领军开拔,而乌桓单于塌顿,送到这里,就要返回白狼山了。
秦峰望着和马车里黛雅说话的塌顿,当他走过来的时候,就说道:“塌顿,好好休养生息,带族人过上好日子,不能反叛了。”
塌顿当上单于后,在其位谋其政,思想就稍有改变,这来自于他不信任汉室。于是,塌顿实诚道:“有姐夫在一天,子子孙孙都不造反。那一天姐夫没了,朝廷若对俺们不好……,那时候俺塌顿也没了,就说不准了。”
秦峰笑了,心说我这个妹夫太实诚了,道:“好好好,姐夫没了之前,一定想办法让乌桓人来汉地居住,到时候,没有乌桓人和汉人之分,只有一个国,一个家,一个族!”
四周民族皆仰慕华夏的繁华,塌顿大喜过望,道:“若真有那么一天,乌桓人和汉人都是兄弟,都是一家人,生生世世,不会反了!”
秦峰有感于年轻的塌顿,真诚,一心为族民过好日子着想,没有当权者的自私。于是秦峰就说道:“你一定要记住今天的话,而姐夫我,也一定会实现诺言。”
塌顿就拜道:“塌顿代表乌桓人,对养育吾等的白狼山发誓……。”
……
中平三年1月,威武、喜庆的乐声中,秦曹袁刘率领三万远征军,凯旋归来。一时间,洛阳城万人空巷,全部来到了城外,迎接秦峰等人的归来。
凯旋军中,袁绍头大,心说又立军功了,距离三公之位,更进一步。
曹操脸色黑的发亮,对于建功立业,意气风发。
刘备大耳朵扇着,也不知刘虞的上表到了没了,起作用没有。他拽了拽耳朵垂,“可不能再当北部尉了,在秦子进手底下,做事太累太难了。”
而秦峰想的是,距离真正的争霸又近了一步。
于是乎,秦曹袁刘四人,各怀心思,渐近洛阳。(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东汉“封神榜”
随着幽州讨伐军的凯旋,洛阳城,沸腾了。
那真是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五大三粗的壮士,鼓着腮帮子,吹着三米长的粗大号角。响彻天际的号角声,因此从未停止过。
通往皇宫的路上,净水泼街,黄沙垫道。洛阳百姓带着幸福洋溢的模样,热情迎接秦峰等人的凯旋。人群不断冲击着士兵组成的“防线”,欢呼着秦峰的名字。
跟随在秦峰身边的荀彧,随军走过千山万水的他,深刻感受到了洛阳城与外地的不同。简单的说,外地就是“地狱”,人们生活困苦,而洛阳城就是天堂,人们安居乐业。
似乎荀彧的才智,能够想到其中的缘由。此刻洛阳城的繁华,皆出自秦峰之手。是秦峰的三道铡,震慑了洛阳。没有人敢违法乱纪剥削百姓,百姓因此才能够安居乐业。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他们欢呼秦峰的名字。
秦峰不断用他的仁德和善政,影响着身边的人。不知不觉间,在百姓仰慕的目光前,在百姓欢声笑语中,荀彧心中的汉室不断在秦峰的逐渐厚重的明主身影下淡化。
对于秦峰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脚下的路已经到了尽头,皇宫已经在望。
秦峰等人来到宫门口,就有十常侍之一的段珪,带着那种“恨死你们了”的眼神,尖叫道:“陛下有旨,幽州讨伐军秦峰、曹操、袁绍、刘备上殿听封。”
众人起身的时候。
袁绍头大、曹操脸黑、秦峰皱眉,京城三少略带惊讶的眼神望着刘备。
刘备急忙作揖不停,道:“诸位大人,请,请……。”此刻的刘备心花怒放,只因为能够进殿听封,官位一定不小。显然,他求刘虞上表的作用,凸显了出来。
四人入宫之时,曹操就忍不住小声道:“子进,流癣多给你送礼了?”
秦峰顿时比曹操的脸都黑,曹操吓了一跳,道:“若是不然,流癣多能够进殿?”
秦峰皱眉道:“本官如实上报的战功,流癣多的确不够进殿听封。他没有给本官送礼,或许是给别人送礼了。”
袁绍头大,道:“听说刘备穷的,家里养的下蛋的老母鸡都卖了,他有钱送礼?”
京城三少不得其解,他们不知道,刘备送的不是金钱大礼,而是晶莹剔透可比珍珠子的泪珠子。
这时候的德阳殿,百官早到。
三丈高的龙台上,汉灵帝喜气洋洋中望着一旁张让手中待宣布的诏书,又带着许多舍不得。
对于汉灵帝来说,天下各地的叛乱不断,这让他不得不封赏秦曹袁刘这样的功勋,以免将来没有人为他打仗。然而封赏出去就是白给的,就卖不了钱了。
坐在龙椅上的汉灵帝手肘压在器盖上,一会支住左脸,一会支住右脸,不禁忧愁中自我安慰,“中兴,盛世,收的钱一定就多了。”
就在汉灵帝等得不耐烦的时候,秦峰等人终于是走进了大殿。
百官们喜气洋洋,只因平定叛乱后,朝廷稳当了,他们的官位也就稳当了。他们就向秦峰等人,投去你们辛苦了的眼神。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峰等人行礼的时候,刘备叫的最大声,头埋在地上,屁股撅的老高。
“爱卿们,快快平身。”汉灵帝坐着招手,又示意一旁的张让。
张让就带着“捅死你们”的眼神,瞪了秦峰等人一眼,这才叫道:“皇甫嵩、朱儁、袁绍、曹操、秦峰、刘备等有功之士,上前听封。”
于是乎,直如同封神榜一样,好多人走出了百官队列,来到秦峰等人的身前身后。
“吾皇万岁万万岁……。”
秦峰知晓皇甫嵩等人早一步凯旋回朝,没想到还没有封赏。
原来,随着秦峰方面高奏凯歌,并州讨伐黑山军的朱儁方面也是高奏凯歌,朱儁领军击退了黑山军,张燕再一次退回了千里太行山之中。
而在西凉,皇甫嵩等人挡住了韩遂和马腾的进攻。韩遂和马腾见到无法战胜官军达到战略意图,未免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马腾当上了武威太守,韩遂被封为征西将军,驻守天水。
皇甫嵩等人回京。董卓依旧为西凉刺史,在安定招募羌胡汉人,势力不断壮大起来。
由于秦峰等人的路途最远,因此是最后到达的。不过汉灵帝为了搞一次盛大的庆功,专门等秦峰到来后,三方面聚在一起庆功。
张让扯着嗓子,开始念了,“皇甫嵩、朱儁,平定叛乱有功,加俸禄一千石,食邑五百户。”
这就没了,原来,皇甫嵩和朱儁已经是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这样的官位,又有侯爵,再加官就要顶何进了,因此官位上不去了,但是俸禄和封地扩张了。
秦峰抬头的时候,就看到何进十分友善的笑容,还对他点了点头。
就听张让又喊了,“屯骑校尉、洛阳令秦峰,统领幽州讨伐军平定叛乱有功,特进封为前将军。望其忠于职守,再立新功。”
前将军!金印紫绶,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可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东汉这个时期的将军位,十分正规,没有杂号将军。将军位之崇高,直如同后世,许多人一辈子就卡在二杠四上,就是换不成一颗金星。
将军位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
秦峰得任前将军,也就是说,秦峰在整个大汉军方排名第五。
秦峰也是吃惊,何进就给他一个自己人的眼神。原来何进十分看好年轻有为的秦峰,想要收为心腹,自然要加官进爵,来笼络人心了。
百官望向秦峰的时候,目光带着羡慕,心说可了不得,二年间,寒门出身晋升为开府治事大将者,自古以来,唯秦子进一人也。
曹操的脸特别黑,袁绍的头特别大,二人不免想到一起,“难道秦子进这次要爬到我头上去了!”
刘备抓耳挠腮,心说张让你个死太监赶紧望下念呀。
此刻,十常侍首席张让,心中充满了苦涩,这来自于不断的平叛当中,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强势崛起,十常侍的权柄逐渐削弱。
“封神榜”不能停,张让代表“天帝”刘宏,继续“封神”,念道:“曹孟德有功,升为后将军……。”
曹操面色一喜,随即脸黑。喜的是成为军方排名第六的人物,黑的是名列秦峰之后。这一下,无论是辈分还是官位,都在秦峰之下了。
袁绍就十分担心起他的前途。
只听张让继续念道:“袁本初有功,加封为卫将军……。”
卫将军,统领京城各军,是防卫部队的统帅。不过在汉灵帝时期,主要是掌握禁兵,预闻政务。
话音未落,袁本初就不担心了,嘴巴裂到了后脑勺。加封为卫将军,就意味着不但将军位在曹操和秦峰之上,还依旧保留了司隶校尉的职位。
曹操脸更黑了。
至此,秦峰、袁绍、曹操三人,分别为前将军,卫将军,后将军。袁绍的卫将军最大,秦峰次之,曹操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的大将军原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从此之后,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而其下各位将军也跟着水涨船高。
似秦峰三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