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秦峰考虑,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又纷纷道:“现在不是,以后就是了。”
又有老太太追着马车,语重心长的对蔡琰道:“这样的夫君打着灯笼都找不到,闺女切不可错过良缘呀。”蔡琰脸红的时候,老太太又说了,“别跟我一样,嫁给一个老不死的东西。”
老大爷立刻就不乐意了,喊道:“你这老太婆,当年,我也是这么载着你出城的。”
老太太噘嘴道:“你那排子车,就别提了。”
虽然老太太和老大爷拌嘴,但也能看出,感情极好。
蔡琰不敢露面了,马车里羞的脸红。小月和小兰儿刚要说话,外面就传来老太太的声音,“咦,里面还有两个俏丫头,正好一起嫁过去,陪床丫头也不用找了。”
这陪床丫头,就是古人大户家里,夫人来月事无法那事的时候,替班的。这事情若是后世看起来不掂对,但古代,可不是每一个丫头都有资格陪床的。一般都是夫人的贴身丫头才有这样的机会,其她丫头想都别想。
秦峰“惊秫”,心说越说越不靠谱了,赶紧走人。
由于发生了秦夫人、陪床丫头的事情。一路上,秦峰多次找机会说话,也没有得到蔡琰的回应。不过看蔡琰红扑扑的小脸蛋,显然是没有生气。
秦峰不禁想到,百姓们真是太热情了。
虽然发生了这样尴尬的事情,但秦峰却是感到于他和媳妇的关系更进一步,真是情愫暗生,百般丰茂。
小半个时辰后,孟津渡口西侧的孟西村。
秦峰来到村口的时候,就见密密麻麻,少说一千人在等待。
原来地方长吏早接到消息,先一步召集村民来迎接秦峰。
当秦峰来到后,当地“有秩”率众而出。这“有秩”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官职的名字,类似于后世的乡长,是个一百石的官。
而秦峰虽然只是洛阳令,但管理三十万户二百万人口的洛阳地界,秩二千石,品级不在州刺史之下。
地方官员和百姓,见到秦峰带领五百陷阵营而来,兵强马壮,威势惊人,个个浑身发软,急忙拜倒在地,山呼三拜,“秦大人在上,请受吾等一拜。”
“都起来吧。”秦峰下马道。
有秩急忙起身,弯腰送上户籍册,转身的时候,就对陆陆续续起身的百姓呼道:“从今天开始,你们这个屯,就是秦大人的屯了,你们以后就是秦大人家的佃户了。一定要听秦大人的话,当一个良民。”
有秩又转身,躬身道:“秦大人,请您给这个屯赐名,下官也好回去重新登记造册。”
秦峰心说我也有个屯了,他望着屯里土生土长的人,道:“就叫秦家屯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招幕僚
吾滴老嘎,就组在则个屯。
吾系则个屯里,土生土长的羊~。
别看屯子不仔大呀,有山有水有速棱~。邻里先情挺和睦~老少爷们更花裙。
因此,虽然这个屯,现在成为了秦峰的屯,这屯里的老少爷们也没有走。而是从此成为秦峰的佃户,为秦家屯种地。
并且,屯里的老少爷们,都愿意成为秦峰的佃户。因为秦峰是一个仁义爱民的好官,相信在他屯里当佃户,就要比之前给朝廷种地好多了吧?
屯里的老少爷们,都用那种渴盼的目光望着秦峰,
秦峰不能让他屯里的老少爷们失望,并且,他有了则个屯,就算是有根据地的人了。他并不在意则个屯里能出产多少财富,而是更加在意能够出产多少名声。
因此秦峰就开始讲话了,大白话,道:“诸位老少爷们~。”
他并没有用文绉绉的话,只是简单的一句,顿时拉近了秦峰和乡亲们的距离。
秦峰继续说道:“我秦峰来到了这个屯,但凡是拿了屯里东西的,借了屯里粮食的,欠了屯里债务的……。”
他说到这里,撸了撸袖子。
乡亲们立刻露出恐惧的目光,心里敲小鼓,“难道秦大人的传言都是虚的,这是要秋后算账!”
乡里的小官“有秩”闻言,便太佩服秦峰了,“这就叫下马威!”他恨不得替秦峰说出,“咱们一笔一笔,慢慢算!”
谁知秦峰一笑,挥手道:“都一笔勾销了!”
“啊!”百姓惊呼。
“哎呦~。”有秩差一点惊倒在地,心说秦大人这是不是喝多了?这正是杀鸡儆猴,立威的最好机会,怎么就一笔勾销了?
百姓短暂的冷场后,一个个激动不已,拜呼起来,“秦大人仁义!”
秦峰笑了笑。就示意一旁的许褚,代替他说话。
许褚十围大腰一鼓,走上前无,喝道:“你们都听好喽!”
百姓在虎痴的大喝中心惊。
许褚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都是我家主公的佃户了,地租要准时上缴。并且,我家主公的这个地租跟朝廷的不一样。以后,不叫地租了,都改叫“交公粮”!”
“交公粮?”百姓心里犯嘀咕。
许褚解释道:“此乃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意!”
村中的老者,哆哆嗦嗦跪出来,拜道:“大人,不知一亩地缴纳多少公……公粮呢?”
许褚伸出三根手指,“三成!”
“三成!”有秩只以为他听错了。
“三成!”百姓们震惊了!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如同所有乱世一样,地租都是恐怖的七成。“艰苦”的年代里,世家大户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对百姓的压榨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们都算计好了,收七成地租。留下三成正好够种地的佃户不至于饿死,也无法有余粮。
他们也知道,不能都饿死了,饿死了谁来种地呀。三成正好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百姓就不会有积蓄,俗话说钱才能生钱,一分钱都没有,就永远没有钱。如此一来,就需要一生一世,子子孙孙给大户种地。
然而秦峰开出了三成地租。只比后世解放后交公粮多那么一点点。这意味着,为秦峰种地,就有余粮。百姓中的老人,活了半个多世纪了。从来不知道余粮是什么。一般都是一碗饭分两顿吃,精打细算,才能够在粮食收获前,吃下最后一粒粮食。但凡算计不到,收获前都要饿肚子。
百姓的眼神变的迷茫,这来自于无法相信这般美好的现实。
屯里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屯老。激动的无法自制,颤巍巍举起拐杖,振臂呼道:“老少爷们,这不就是你们的期盼吗?如今,秦大人来到了屯里,从今天开始,咱们就都是秦家屯的佃户了。大家要好好种地,多打粮食,跟着秦大人,奔个好前程!”
“秦大人万岁!”
“秦大人仁义!”
自古以来,貌似只有上古的孟尝君曾经定制过这么低的地租。于是乎,洛阳小孟尝秦子进的名声,呼呼就传了出去。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闻之,便对秦家屯的人羡慕不已。
其他地方的百姓们多想着,“秦大人什么时候来我们屯?”
就此,各地百姓都朝思墓想,渴盼秦峰能够来他们村。因此,也为秦峰将来的霸业,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跟随秦峰来到这里的蔡琰,虽然一直没有下马车,但她能够听到外面百姓的呼声。通过这件事情,让她更深一步了解秦峰,“秦大人,真是一位仁义爱民的好官。”
小月和小兰儿闻言,不禁点头。二人突然心里就想到,“若是小姐嫁过去了,我不就成陪床丫头了,真是羞死人了!”两女脸红了。
试问,谁不愿嫁一个仁义无双的英雄豪杰。更何况,秦峰和蔡琰是自由恋爱,就要比包办婚姻更胜一筹。因此,虽然这一天秦峰和蔡琰并没有说太多的话,但彼此更加亲近了。
天快黑的时候,秦峰护送蔡琰的马车回到了蔡府。
马车刚刚在门口停下,朱红的大门就开了,蔡邕跐溜就跑了出来,因为他十分担心女儿。
“咦?这不是秦……秦大人吗?”蔡邕狐疑中打量秦峰又打量下马车的女儿。
秦峰知道这位老古董级的未来岳丈,是个守旧思想的老顽固,一定无法接受约会的现实,急忙抱拳一礼,“蔡老先生,秦某路遇令爱,生怕路上有事,就护送了回来。”
蔡邕摸了摸胡子,心说被你送回来,才回出事。他一方面让女儿马上回府,一方面抱拳一礼,“多谢秦大人,今日天色已晚,就不留大人了,告退……。”
咣当,蔡府大门关闭了。外面只剩下两盏随风摇摆的气死风灯。
门内,蔡邕背靠着门,抹了把汗,“可吓死老夫了。活土匪在外面……。”
管家蔡琳不免问道:“老爷,秦大人难得是为好官,为何不请他府中一叙呢?”
蔡邕白胡子乱摆,道:“你知道什么,人言秦子进是活土匪。专盯闺女……。”
蔡琳一愣,道:“老爷,恐怕传言不实吧。秦大人的为人,洛阳百万百姓人尽皆知。另外,他若是真对小姐有意,这可是一门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亲事呀。”
这次,蔡邕反而是愣住了。
蔡琳急忙解释,“您想呀,秦大人年轻有为,未来三公十有八九。又心地善良爱民如子,小姐若是能嫁过去,不单一生幸福,咱们蔡家也跟着水涨船高……。”
谁知蔡邕冷冰冰道:“此事休要再提……。”
门外,秦峰摸了摸下巴,望着蔡府牌匾,露出深思的模样,顺手打马走了。
时光如梭,匆匆过去三日。
由于秦峰仁义爱民,秉公执法。因此以前不敢来打官司的百姓,都来请他伸冤,每日里公务那叫一个繁忙。
这一日,侍卫领班张平不忍主公日夜操劳。说道:“主公,典韦、许褚二位将军,已经带领陷阵营开始建设秦家屯。这方面的事情,主公不必操心。但属下看,洛阳城人口众多,事物也多。其他大人多有幕僚。分忧解难,主公为何不招募些幕僚呢?”
“幕僚?师爷?有道理!”秦峰从其言,就张贴了招募幕僚的榜文。
听说秦峰招募幕僚,来了太多人。秦峰立刻出题考核了一下,发现其中不乏有文采的人,但政务军略都是狗屁不通。
秦峰是要争霸天下的,身边的人,都是要带一辈子的,这些人,自然不行。
曹操和袁绍得知秦峰招募幕僚,也来凑热闹。
“子进,怎么,都看不上?”曹操问道。
秦峰摇了摇头,“华而不实,只会做表面文章,要之何用?”他拿出一张卷子,道:“此题目是:如何防止黄河决口。你猜猜这位考生是怎么答的?”
曹操和袁绍露出感兴趣的目光,齐道:“如何作答?”
秦峰摇头晃脑道:“交给下属去办。”
“哎呦~。”曹操和袁绍闻言,一阵哆嗦。
曹操脸黑,道:“世风日下,文人只知道卖弄文章,对时下政治没有任何见解,皆是腐儒要之无用。”
“哎~。”秦峰叹了口气,他本以为能够捞到一些有用的人,没想到运气这种东西,不太好使。
袁绍忽然眼珠一转道:“子进贤弟,听说过荀彧没有?”
秦峰眼睛一亮。
袁绍察言观色,笑道:“你若是能将他请来当幕僚,分分钟所有的事情就办了!”
秦峰喜道:“若不是本初兄提醒,小弟险些忘了此人!”
曹操则是心里在想:“多少人请他出山当幕僚,都没有请出来。”他看了袁绍一眼,恍然大悟,暗道:“一定是袁本初,故意说出,难为子进的!”
曹操本打算提醒秦峰一下,但忽然想到,这却是难得看秦峰出糗的机会。于是,曹操自告奋勇,一拍胸脯,道:“子进,我知道荀文若的家,我带你去。”
其实秦峰不用袁绍提醒,心里也有荀彧这些三国牛人。只不过,事情太多,他需要一件一件来办。而现在距离天下真正大乱还有数年的时间,因此,秦峰要先打下自身的坚实基础。
也就是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硬了,开枝散叶了,才能为名臣良将提供栖息的树枝。这也是,种下梧桐引凤凰之意。
然而此时袁绍提了出来,秦峰便想着,他的事情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繁重,也到了招募一个谋士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PS: 拼了一下午,终于完成了四更的码字任务,晚上可以出去聚会了,明天继续。
第一百四十三章蔡府准备会
三匹马,出了洛阳府衙。
“秦大人好!”
“秦大人出门。”城中百姓见到秦峰,纷纷行礼问安。
曹操和袁绍不禁十分羡慕秦峰的名声,他们也想要效仿,但是,由于官职所限,无法真正跟老百姓打交道。
三人望荀彧府邸而去。
话说荀彧出身汉朝显赫的大家族荀家,189年的时候,才举孝廉出仕。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当官,但已经十分有名望,人称王佐之才,也就是说,拥有辅佐帝王才能的人。
一炷香时间后,秦峰三人穿城而过,来到了豪门显贵所在的朱雀街上。
停在荀彧府邸外的时候,门房小跑而出,行礼道:“诸位大人?”
秦峰三人表明身份后,门房更加恭敬,然而又十分为难,道:“诸位大人容禀,我家老爷今天没有在家。”
这么不巧?
秦峰就问道:“文若先生去了那里?几时回来?”
门房急忙答道:“启禀秦大人,我家老爷去蔡府了,回来……应该也到晚些时候了。”
“去蔡老头府上了?”曹操眼睛滴溜溜一转,道:“何事去的?”
这不是秘密,门房也就回答道:“蔡老先生有感于鸿儒大会月底就要召开了,因此召集京城各方文士前去府上,商议接待的事宜。”门房有些内幕消息,献宝的模样说了出来,“蔡老先生说了,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此四人率领四方儒士来京,要早做准备,不能丢了咱们京城儒士的人!”
“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秦峰疑问。
曹操不解的模样瞅了一眼秦峰,道:“此乃二大鸿儒三名士,子进不知道?”
秦峰笑了笑,心说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我说出来,你们也不知道。
袁绍露出站高枝的模样,清了清嗓子,道:“子进起于草莽,不知道也不为过。为兄给你讲解一番。三位名士:南司马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现在颍川学院,教导弟子。北许邵,就是许子将,开月旦评,但凡能被他点评者,皆名闻天下也!西赵岐,乃是去世鸿儒马融的侄女婿。”
曹操接口道:“二位鸿儒,其中之一就是东郑玄,乃是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
“南司马,北许邵,东郑玄,西赵岐。”秦峰啧啧称奇,道:“那中呢?中间有人吗?”
袁绍一副孺子不可教的模样,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就是蔡邕老大人吗。”
“哦~。”秦峰露出恍然大悟的模样,心说爷穿回来了,这时空也大变了,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中蔡邕都出来了。
曹操伸出一个巴掌。道:“此五个人,弟子遍天下,他们五人就能够代表天下儒道正统。”
显然,鸿儒大会上。五位代表人物就要各展所长,一较高下,如同华山论剑一般。而中神通蔡邕在召集属于他麾下的英才之士,以免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来了丢人。
秦峰十分失望,道:“看来,今天是见不到文若先生了。”
袁绍忽然露出不满。道:“岂有此理,竟然不邀请我京城三少前去,蔡老大人太不给面子了。”
曹操则是露出埋怨和回忆的模样,道:“一定是蔡老大人得知子进和蔡家小姐的事情,因此忽视了我们京城三少!”
秦峰闻言,眼珠子就瞪圆了,心说你们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合着不请你们去,都是爷害的?
曹操和袁绍就用那种就是你的眼神去看秦峰。
秦峰心里便想着,他若是能够参加这个“中神通的准备会”,对名声有极大的助涨,又能和未来老丈人拉关系,还能增加未来媳妇蔡琰的印象分,一石三鸟,不能不去。
于是乎,秦峰大手一挥,道:“二位兄长,切莫自卑,岂不闻,毛遂自荐呼?”
“有道理!”袁绍笑了。
曹操一拍巴掌,就是如此,“此乃不请自来,毛遂自荐也!”
于是,三人再次启程,望蔡府而去。
一来二去,耽误了些功夫,来到蔡府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
秦峰就看到,府外车水马龙,府内鼓瑟吹笙,显然,蔡老头这位“中神通”,正在大宴麾下的儒士。
三人下马,曹操一人当先,门内迎出蔡府管家蔡琳,拱手道:“不知这位大人……。”
曹操短粗的大手一挥,“告诉蔡老先生,就说曹孟德、袁本初、秦子进三人到访。”
此三人的名头,可是震动大江南北,蔡琳岂能不知,他不敢怠慢,一溜烟跑回了府中。
蔡府大厅,暖风熏人。堂上,东汉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蔡邕高坐。他右手边是一个干巴瘦的老头乃是马日磾,此人参与校勘熹平石经,补续《东观汉记》,亦是一代大儒。
左手边一个老头有英气,便是卢植了。
卢植更不用说了,公孙瓒、刘备都是他的弟子,可想而知。
三人曾经一起在太学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因此是好友。
堂下,人头耸动,二三十个席位。那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忽然厅门厚重的帘子掀起,外面冷风吹进来了蔡琳。
蔡琳一阵哆嗦,心说今天的冬天格外冷,急忙道:“老爷,外面司隶校尉袁大人,执金吾曹大人,洛阳令秦大人来访。”
热闹的大厅顿时就没有动静了,堂中各位儒士,一起想到,“咦,京城三少来了!”
众人举目向蔡邕望去。谁知蔡邕不动神色,淡淡道:“老夫又没有请他们来。”又嘀咕道:“此三人对崔家、卫家下手太狠……。”
马日磾从旁说道:“秦子进对崔家动手,也是为了百姓。”
“那卫家呢?”蔡邕不由说道。
卢植哈哈笑道:“年轻者气盛,虽然出手重了些,但卫觊殴打朝廷命官,也是他咎由自取。”
蔡邕胡子哆嗦,心说你们是不知道,京城三少为了几个歌姬,在洛阳楼和卫仲道大打出手。结果卫仲道就是被秦子进给一脚废了。京城三少为了遮掩这个事实。就放出了手下鹰犬刘备,把卫家整死了。
由于卫觊是来洛阳找蔡邕说情的,因此蔡邕知道内幕。然而他不能说出此事,说出来也没有人信。反而老脸丢人。
众人都流露出希望蔡邕让三人进来的目光,蔡邕无法违背众人的意思,只好说道:“请他们三人进来吧。”
少顷,秦峰三人鱼贯而入。
三人并肩而立,果然是年少风华。号京城三少,齐道:“晚辈见过蔡老先生。”
众人不敢怠慢,纷纷起身,道:“见过三位大人。”
就算是蔡邕、卢植、马日磾三人,也是起身。毕竟,秦峰三人的官职,那真是朝廷大员。
蔡邕知道京城三少祸害卫家的内情,因此没什么好气,然而京城三少的地位摆在那里。蔡邕不得不让下人在最近他的位置加席位,道:“三位。请入席。”
谁知秦峰还不乐意做那么近,曹操和袁绍抬步的时候,秦峰指道:“我就座这里吧。”说完,就向大厅靠中间的位置走去。
曹操和袁绍望去,发现秦峰所指的地方,正是荀彧席位附近,便知其意,于是也走了过去。
荀彧急忙起身相迎,左右三人见礼后,蔡府下人一阵收拾。秦峰三人就在荀彧身边入了席位。
秦峰盯着荀彧看了好半天,荀彧不解其意连连拱手,都不好意思的时候,秦峰这才叹气道:“年轻好。年轻好,想当年,吾的子房……。”秦峰愕然而止,原来他忽然想起前一世,两鬓斑白的荀彧为国操劳的情景。
曹操和袁绍对视一眼,心说秦子进真会说话。直接就将荀彧抬到张子房的地位了。
荀彧也以为是这样,急忙谦虚道:“外界传言不实,在下才疏学浅,当不得秦大人如此赞誉。”
秦峰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堂上传来蔡邕的声音。
只听蔡邕说道:“今日,召集汝等前来,转为月末鸿儒大会一事。大会之上,各方大儒齐聚,难免引经据典,考效文章,汝等这些天,一定要温故知新,别到时候,贻笑大方。”
堂中儒生极多,但也以个别人为首,其中一人就是孔子的后人孔融。孔融四岁让梨,饱读诗书,后来的建安七子之一,在这个时候已经很有影响力了。
孔融起身,罗圈礼后,就开说了,“蔡老大人,鸿儒大会,各方大儒必定登台讲经论典,我京师一系不能落在人后,何不提前挑选几位代表,到时候登台演说。”
秦峰闻言,就想起了后世的百家讲坛。虽然东汉的时候已经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术也有师承门派,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蔡邕、司马徽、郑玄这五个人。可以想象,鸿儒大会的时候,虽然天下名儒齐聚一堂,但若说登台论典,还就是这五个人了。
总的来说一句话,不能丢了京师地区儒士的颜面。其实,这也是蔡邕召集众人到来的原因。
孔融话音刚落,就有人提议,“吾等有蔡老先生三位尊师,何惧各方鸿儒!”
蔡邕急忙示意道:“吾等已经年迈,此次鸿儒大会,只在考验后辈。老夫已经于司马徽先生,郑玄老先生等人通了书信,商量好了,吾等只做点评,你们可知其意了?”
秦峰一琢磨,老恩师们已经功成名就,未免晚节不保,以后都是评委了。
众人则认为,是老前辈给后辈机会。明白后,不免个个摩拳擦掌,期待能够代表司隶登台,出人头地,成为名扬天下的“名士”。
有人忍不住问道:“恩师,如何选拔代表?”
蔡邕便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京师佼楚齐聚在此,就今日选出代表吧。”
蔡邕说完,当看到眼睛明亮的京城三少时,就后悔了。
对于所有人来说,鸿儒的头衔没有几千弟子是别想当了,但当着天下大儒的面,成为“名士”的机会是有的!说不得,也要挣一挣。(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选拔代表
蔡府,后宅。
温暖的绣楼里,飘出动听的丝竹之声。宛如仙画里走下来的蔡琰,正在古筝前抚着秦峰的曲子,娇媚的面庞上不时浮现美美哒的笑意。
突然外面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不用想了,后宅能够走出这种动静的,只有“野蛮”丫头小兰儿了。
“小姐~小姐~,大事情!”小兰儿入了闺房,上气不接下气,玉手不断拍着身上的雪花。
“咦,竟然下雪了!”蔡琰起身,打开窗户的时候,就见漫天飘洒着洁白的雪花。
看雪花个头和密集的程度,可说是一场大雪了。
“今年的第一场雪……。”蔡琰伸手接住了一片雪花,转瞬就在暖柔的手心融化。
小兰儿缓了口气,抱起案几上的茶壶灌了一气。
小月说道:“什么大事情,看把你急的。”
小兰儿抱着茶壶暖手道:“老爷品鉴文采,选拔这次鸿儒大会司隶方的代表。”
蔡琰已经有了后来东汉第一才女的风采,闻言关窗转身道:“这的确是大汉四百年来的大事情。”
小月道:“小姐,大汉四百年来,还是第一次召开鸿儒大会,听说陛下也会亲自到场。这可是那些儒生文士扬名立万的最佳良机,还不打破头争。”
小兰儿道:“打破别人的头不要紧,千万别打破了秦大人的头才好。”
蔡琰心里一动,道:“此话怎讲?”
少顷,蔡琰莲步,在房间内走来走去,来来回回。秦峰主动寻回真爱起到了作用,在此刻蔡琰的心中,秦峰已经是她关切的唯一的男人。
“小姐,别犹豫不决了,咱们快去看看吧!”小兰儿提议道。
蔡琰忍不住,便答应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蔡琰三女来到了前宅,就发现,前厅里面已经没人了。
“人呢?”小兰儿问道。
下人见到蔡琰到来,急忙行礼。回答道:“启禀小姐,老爷与诸位大人出厅,前去后花园赏雪去了。”
蔡琰三人转道后花园。
就见后花园的亭中,坐满了人,而通往亭中两侧的走廊上。也坐满了人。虽然天气寒冷,但大汉文士的热情不减。身边又有炭盆子,又有火炉子,火炉子上放着鼓鼓冒泡的酒壶。
小兰儿将蔡琰藏起来,又叫下人不得声张,三女就在暗中看。通过下人的描述,三女也就知道,蔡老先生以诗词选拔代表。
蔡琰隐在暗处,当看到秦峰的时候,心生甜美。就与看到其他人极大的不同了。
这时,小月说道:“用诗词选拔,是不是篇幅短了些?”
蔡琰闻言摇首,道:“诗这个题材,字数不多,的确无法和制作经典相比。但因为字数少,更加精辟。一个人的思想、志向、情怀、学识,能不能融合在篇幅小的诗词里,才最考究一个人的才华!”
小月和小兰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原来看起来简单,其实作诗才是最难的。当然。这里说的是作一首好诗。
自古以来,俗人做俗诗,文人做文诗,市井小民唱歪诗。英雄豪杰的诗词则是大气磅礴,豪情壮志,就是这个道理。
人是什么样的人,一听诗就知道了。
场中,文人墨客,猛灌酒。准备来一个“斗酒诗百篇”。
半个时辰后,一篇篇佳作呈到了蔡邕、卢植、马日磾面前。然而三人看到后,却是连连摇头,蔡邕摸着胡子,扔下最后一篇,叹气道:“后续无人呀,只有孔文举的这首还算上乘。”
卢植望着周围一个个喝的脸红脖子粗的后辈,也是连连摇头,心说诗没做多少,酒喝的不少。
众文士见状,一个个更加脸红了。
蔡邕脸色不善,“三五人也凑不出来,难不成,要让吾等老头子登台,撑场面不成!”
众文士多数道:“老师登台,一定马到成功。”
“哎呦呦~。”蔡邕气的就跟黄药师一样,然而又跟黄药师不一样,黄药师是亲手废了徒弟,而蔡邕没有好徒弟。
马日磾急忙说道:“文若还没有作诗,文若之才与文举联手,必定不会逊色他人。”
于是,众人的目光就汇聚了过去,看到荀彧的时候,自然就看到了秦峰三人。
而这时候的荀彧、曹操、袁绍,瞪大了眼睛,都聚精会神听秦峰侃大山。
秦峰也是侃上了感觉,那砍的,一座座大山一刀两半,只把荀彧三人侃的正南正北,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什么,有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还有印第安人?”
荀彧惊讶道:“秦大人是如何得知的呢?”
秦峰闻言一愣,他后世全球度假,啥不知道,但是就是不能说,因此忽悠起来,神秘道:“秦峰年幼的时候,遇到一位仙师,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游遍五湖四海,大洋南北,行程几十万里!”
“几十万里?”曹操三人的眼珠子都瞪了出来。
袁绍头大,摇着不信。
曹操心说子进你就别吹比了,他挖苦道:“那你师父呢?”
秦峰立刻恭敬状,道:“恩师说了,如今天下大乱,让我回归东土。将来事业有成的时候,就来接我。”说完,秦峰看了看老天爷,心说你这兔崽子,这次不把爷送回现代,爷就将这里闹个底朝天。
他想完,便向荀彧望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