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峰可不是好惹的,一不做二不休,“三拳打死了汉灵帝”。

此刻的秦峰,又见到了汉灵帝,想起他上一世三拳就把人家给打死了,又霸占了人家的龙峰和龙谷来喷息。心说这事闹的,这辈子可不能这么干了。

然而,大殿中数百年聚集起来的帝王气息,更加激发了秦峰的王者之心。他望着龙台,目光变的深邃。无论这一世发生什么,他发誓,他一定会再一次坐上那个位置。

“吾皇万岁万万岁……。”

随着身边的声音响起,秦峰回过神来后,冷笑,拜在皇甫嵩、朱儁身后。

汉灵帝刘宏虽然瘦不溜秋跟个老母鸡一样蹲在龙窝里,但他登基多年,帝王的气势还是有的,他扫了秦峰一眼,心说这人就是秦子进了,果然是年轻有为,朕多有几个这样的将军,就可高枕无忧了。

秦峰在殿下,就听到殿上传来汉灵帝的声音,“此番不过半年,就能够顺利平定黄巾叛乱,实乃诸位爱卿之功也。诸位爱卿彰显我大汉武功,皆是汉室栋梁,朕不能不赏。张爱卿,宣诏吧。”

汉灵帝刘宏有流露出许多舍不得,因为他手里的官职都可以卖钱,所以他从来不给手下升官,然而此刻,他不得不赏。

刘宏的阿父,也就是十常侍之首张让,拂尘一挥,就摸出来一卷诏书,摊开,就念了起来。格外尖的声音,就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

曹操和袁绍虽然从父辈那里得到了一些消息,但依旧十分紧张。

秦峰虽然不紧张,但心里也忍不住嘀咕,“上一次穿越,是爷杀的张角他们,这一次被曹操和袁绍捡了漏。也不知,最终给爷个什么官……。”(未完待续。)

PS:  多谢诸位兄弟的大力支持,第二更到了,第三更在路上,兄弟们有月票的投过来吧。保住新书月票榜第十,保住秦峰登场的机会。

第一百二十三章京城三少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九月,东汉朝廷平定了张氏三兄弟为首的黄巾叛乱。

叛乱平定,皇帝不能不封赏功勋。于是,九月初,大汉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灵帝刘宏,召集战功之臣于洛阳。

其中,战功卓越者有五人,依照战功大小,分别为皇甫嵩、朱儁、袁绍、曹操、秦峰。

秦峰为什么战功跑到了最后,这就不得不说大耳朵刘备了。最后一战,刘备不甘“寂寞”,提前杀出,将张氏三兄弟赶到了曹操和袁绍侧。

嘁哩喀喳,曹操和袁绍杀了张氏三兄弟,功劳真是大大滴。

至于皇甫嵩和朱儁,人家是主帅级的。

皇帝大封功勋,由十常侍之首张让宣读。

“中平元年,九月,皇帝诏曰:左中郎将皇甫嵩,统领部众,剿灭黄巾有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

曹操眼珠一转,“这官太大了,距离大将军何进的地位,也就剩下一步之遥了!”

“右中郎将朱儁,统领部众,剿灭黄巾有功,拜右车骑将军。”

袁绍心花怒放,“这官也不小,那吾的官职,会小吗?”

“原北中郎将卢植,虽然战略失误,但功大于过。皇恩浩荡,特免除惩罚,调任尚书。”

皇甫嵩和朱儁听到后,大喜过望,对视一眼,心说:“看来是吾等的上表,起到作用了。”

大太监张让,继续宣召,“北军五校,射声校尉袁绍……。”

忽然之间,秦峰、曹操、袁绍三人来了精神。

“射声校尉袁绍,斩敌首三人有功。其出身之袁家,历代辅佐汉室,至袁绍时,更是为国效力。特,进封射声校尉袁绍为司隶校尉。赏金三百,绢匹五百以为奖赏。”

张让话音刚落,袁绍就已经浑身打哆嗦了,内心呐喊。“哎呀,司隶校尉,真是司隶校尉!”袁绍几乎幸福的要晕死过去了,便感到,他距离三公之位。也就一步之遥了。

太傅太尉袁隗,望着他的大侄子,欣慰不已。九卿太仆袁逢,看着他的儿子,那真是喜笑颜开。一起心道:“袁氏一族,后续有人,后续有人!”

他们真是太开心了,他们的子侄能够斩杀敌首,消灭百万黄巾,真是太有本事了。将来的成就必定在袁家历代先辈和他们之上。

“谢陛下!”袁绍推金山倒玉柱,当时就五体投地了。

皇帝刘宏十分开心的看着,他最喜欢臣子这样感激朝拜他。

而曹操的脸色就比较黑,心说骂娘,袁本初就是命好,给了司隶校尉一职,还在九卿上,一定是他爹和他叔叔运作的,也不知,吾会是什么官。

吾靠!秦峰也是一阵暗骂。若不是刘玄德这个白痴跑出来坏事。秦峰就能够杀张氏三兄弟,首功就会落入囊中,这司隶校尉能给袁绍?就算袁家势力再大,也不行。

这时。张让又开始念了,“北军五校,越骑校尉曹操,斩敌首有功。特,进封为执金吾,赏金二百。绢匹四百以为奖赏!”

曹操闻言,忽然黑脸就化开了,小眼睛眯缝成了月牙。这执金吾也是不错,跟九卿中中的“卫尉”官阶一样。卫尉执掌宫内安全,执金吾执掌宫外安全。

若说来,在外的执金吾管得多,实权还在卫尉之上。

曹操也是一阵五体投地,谢恩。重新跪好的时候,就与袁绍交换了眼神,两人对他们的职位都很满意。忽然之间,二人就想起秦峰,“也不知秦子进,会是个什么职位?”

而此刻的秦峰,心里忽然波澜不惊了,对于他来说,给个什么官已经不重要,接下来这几年怎么混,才是最重要的。

“嗯嗯~。”张让清了清嗓子,继续念了起来,“北军五校,屯骑校尉秦峰……。”

顿时,大殿之中,除了皇帝刘宏和张让外,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屯骑校尉秦峰,剿灭黄巾有功,其人素有贤名,忠君爱民,忠义有加。特进封为洛阳令,赏金一百,绢匹三百以为奖赏。”

洛阳令?

殿中虽然寂静,但暗地里已经炸开了锅。

“洛阳令?”

“官的不大嘛。”

“别扯犊子了,你白当这么多年官了?这可是国都的政务一把手!”

百官短暂的思索后,震惊了,心说可了不得了,洛阳归活土匪管了,我们可怎么办。

袁绍不断点头,心说还不错。

曹操就有些脸黑,心说啥情况,表面上看起来秦子进的官职没我风光,但大小是一样的。他便感到,他杀张角三人,战功应该比秦峰大,朝廷不应该这么弄。

张让目视秦峰,露出“你懂得”的笑意,而这时候,大将军何进也看秦峰,也露出了“你懂得”的笑意。原来,秦峰让他甄家老丈人送来的贿赂起到了效果。事实是,洛阳令是一个听起来不大,但其实很不小的一个官职。地位上虽然比不了曹操的执金吾,但尊贵和重要性上,是一样的。

这官封的恰到好处。

秦峰短暂的错愕后,就笑了,领旨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秦峰获封洛阳令,也就说是,现在的秦峰,就成为京城区域最高行政长官了。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长,并且不归地方统属,直属中央管辖。虽然在地盘上,还差东汉其他州的州牧一些,但在尊贵和重要性上,却比其他州刺史还要高上一些。是地方上,唯一一个位比九卿的地方长官,俸禄“中二千石”,与九卿相同。

除了军事上受限一些外,掌管京城司法经济治安等权利与一身。

再说曹操的执金吾,秩为中二千石,位比九卿。

执金吾这个职位,中两千石,脱胎自西汉时的“中尉”。这个职位,灵活性很大,权力也很大,担负京城内的巡察﹑禁暴﹑督奸等任务。还能够指挥禁军。

皇帝出巡的时候,便派执金吾留守京城,或是派执金吾守卫皇宫,或是在皇帝出行的时候。执金吾率领缇骑﹑步卒组成仪仗和警卫。

执金吾能够做的事情很多,全看皇帝怎么用。而此刻曹操这个执金吾的权利,就相当于后世的九门提督。负责洛阳城的军事守备,放到后世现代就是首都警备司令部司令了。

现代的守备司令非战事的情况下,没有权利干涉地区政务。并且,一般情况下一个市里面,也看不到士兵的影子。但那是后世现代,现代城市没有城墙,古代城池都有城墙,有城墙,就需要城墙上面有兵。

因此,负责洛阳警备司令部司令曹操,还是与洛阳城有些瓜葛的。负责城墙根下,延伸出去。一定范围内的控制和治安。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秦峰和曹操,一个就是京城的市长,一个就是京城警备司令,由于古代城池有城墙,二人之间,还有许多共同事务要一起处理。

最后说袁绍,司隶校尉可是一个了不得的职位,是司隶地区军务、监察一把手。每天率领一支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在整个司隶州滚滚而来滚滚而去。简单点说,除了具体内政不管,其他什么都管。

虽然是“比两千石”的俸禄,却是比曹操和秦峰的权利大的太多。

也可以这么理解。司隶校尉部,就是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

司隶校尉的权柄很大,每每弹劾三公,上朝的时候,别人都是一起坐,司隶校尉却可以独坐。

至此。秦峰当上了洛阳令,直如同开封包大人一般无二了。

其实秦峰还是感到应该由曹操来做的好,因为曹操脸比较黑,捏一个月牙带在头顶上,那就是曹青天了。

紧跟着,张让宣读了剩下的封赏后,对皇帝刘宏一礼,退到了侧后。

刘宏清了清嗓子,道:“望你等继续忠心做事,为我大汉出力,但凡有功者,朕不吝赏赐……。”

百官闻言一阵悸动,心说陛下您就别骗这些年轻人了,都多少年了,您都没有封赏过,都是我们拿钱买。就这一次平叛,您躲不过去了,才封赏了一番。

皇帝刘宏照本宣科说了一番嘉勉的话后,百官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一个个走出来,开始歌功颂德,什么文治武功,什么天下太平,什么千秋万代,什么明君圣主,不要钱的全扔了出来。

百官的眼神,多在秦峰身上乱转,一个个羡慕不已,心说这大汉四百年,除了跟随高祖的那帮人外,能够起于微末,这么快就进入中枢者,四百年来,唯秦子进一人了。

这位年轻人,崛起的速度之快,真是神了。

然而若是秦峰听到这句话,一定会不耐烦的说道:“这一次,还算慢的了。”

百官的眼神,又在曹操和袁绍身上乱转,个个也是羡慕不已。

百官的眼神,又在秦峰、曹操和袁绍身上一起乱转,不由感叹道:“大汉四百年,能够以如此年轻的岁数,居高位者,唯有眼前的三人了!”

放眼朝廷之上,只要位列二千石以上的朝廷大员,清一色老掉牙,白胡子,一脸褶子,许多更是风烛残年。只有秦峰、曹操、袁绍三人,是年轻人。

文武百官羡慕的同时,又特别看好他们三人,不禁想到,未来三公之位,必在此三人之中出现了。正好三个人,没准正好三公。

此刻,百官心中就有了一个感念:“京城三少”。当然,此三少不是后世那种三少,其中的“少”字没有纨绔子弟的感念。这里的“少”,是少壮派的少,也就是少壮派的代表人物,简称“京城三少”。

于是乎,朝廷之上,一时之间,皆是歌功颂德之声,汉灵帝刘宏十分开心。

然而,张让眼珠一转,走了出来。(未完待续。)

PS:  第三更来了,第四更也不远了。  秦峰大枪一指,“吾于啊新、出国,以及诸位兄弟一体。兄弟说了,票什么的都好说,今天五更,有木有?” 君子毅肝胆俱裂,慌乱道:“主上们,有,这个必须有。” 于是,君子毅奋笔疾书,吐血三升继续赶稿中。

第一百二十四章孙坚

百官见到张让走了出来,顿时都不出声了,都用那种恨恨的眼光看着这个老太监。

“张爱卿?”宝座上的刘宏顺着百官的目光看到了从身后冒出来的张让,问道。

张让拂尘下垂中,扑通就磕头了,尖尖的声音,欢声道:“黄巾叛军百万之众,而陛下弹指之间就令其灰飞烟灭。文治武功,可比高祖、光武!”

张让又越发的激动,呼道:“从此之后,汉室中兴,皆是陛下英明神武……。”

张让大夸特夸,说出来的话,直让听到的人,认为已经中兴,国富民强,万邦来朝。刚才百官的夸赞与之相比,顿时大巫见小巫。

汉灵帝刘宏闻言,那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急忙伸手扶起张让,道:“多亏有爱卿这样的贤臣相助呀……。”

殿中,百官气歪了鼻子,都在背地里嘀咕,“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这中兴硬是要得!”

但百官都是机灵鬼,谁也不会在这庆功朝会上说丧气话去得罪皇帝。另外,百官也都不干净,因此也是不敢招惹张让。

已经入列的曹操,便对身边的秦峰道:“早晚有一天,收拾了这些阉党!”

秦峰点头的时候,就见袁绍走出去了。

只听袁绍说道:“张大人,中兴之道,可不是空口白话。”

殿中群臣一阵纷纷附和,“司隶校尉大人说的对,有些人,就会说好听话。”

“俗话说得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曹操瞅着面色严肃的袁绍,便对秦峰道:“子进,看看,看看,咱们的司隶校尉,刚上任没有一盏茶的时间。就开始发飙了。”

张让脸色难堪的时候,刘宏也是十分尴尬,作为一名帝王,他清楚百官与宦官的矛盾。他十分信赖张让等十常侍。但天下还需要百官去帮忙治理,因此也没有去责备百官。

谁知张让被袁绍叱责说空话后,面上挂不住,他心里一动,就想到一个主意。于是脸色一改。喜道:”陛下,可召集天下大儒于一堂,开鸿儒大会,庆祝平定天下。又讲学经典,彰显吾皇中兴之气象!”

汉灵帝闻言,琢磨了一番,便感到这是一个好主意。到时候天下大儒都来了,回去的时候,就能将朝廷和他的文治武功传与天下万民。

汉灵帝刘宏当时就拍板了,“张爱卿所言甚是!”又对百官道:“你们觉得呢?”

“殿中侍御史”孔融第一个走了出来。朝板一举,道:“臣附议,鸿儒大会,前朝所未有,正可彰显大汉气象!”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不论是在野的文人,还是在朝的三公,都是儒家弟子。召开鸿儒大会这样的事情,他们岂能拒绝。

因此,自太傅太尉袁隗以下。都附议。大将军何进,大肚子一挺,也带着武官附议。

秦峰一琢磨,“呦。这是要邀请各方学者,开论坛会呀。”

这件事情,就算是定了下来。

这时候汉灵帝也困乏了,看到功勋也封了,鸿儒大会也定下来了,今天办了不少事。也该退朝了,于是大手一挥。张让立刻就照本宣科,“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于是,百官一个个来到殿中央,列队后就跪了,这就代表着“没事了”,恭送皇帝退朝。

张让拂尘一甩,叫道:“今晚陛下大宴群臣,诸位大人早到,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山呼万岁。

其实,朝廷朝会,也就跟寻常开会差不多,明白了,也就没有任何神秘感了。

汉灵帝喜气洋洋的起身走了,今天的庆功朝会,到此结束。

百官们立刻围住皇甫嵩、朱儁,还有秦峰三人,一边道贺,一边向外走去。

一转眼,秦峰发现身边人群闪开的时候,他就看到,一位大肚子的将军走了过来。此人整体形象,就如同猪八戒还是天蓬元帅时候的装束。

大将军何进!秦峰二次穿越,自然认得。

此人虽然是杀猪的出身,但他很有上进心。他知道他是个粗人,但他不甘心一辈子都是一个杀猪的。于是他每天都杀猪,起早贪黑,挣到了钱,就请那些落魄的士人,教导他读书写字。他很疼爱他的妹妹,又找那些落魄的士人女眷,教导妹妹琴棋书画。

何进相信,通过他的努力,有了钱,懂得经学后,一定不会再是一个粗鲁的人。而他的妹妹,就不会像母亲一样,嫁给什么杀猪的,种地的。

而何皇后比何进还要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生的风华绝代,因此很快就有了美名。美名传到汉灵帝刘宏耳朵里后,就召到了皇宫。一看,果然人如其名。

汉灵帝因此十分宠爱何氏,很快就册立她为皇后。而何进也因此得到了机会。一开始何进只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外戚而已,但何进后天的学习,让他逐渐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

“下官见过大将军。”秦峰拱手一礼,说来,他还是十分佩服何进的,只因,并不是任何杀猪的,都能成大将军的,别说妹妹是皇后了,就算女儿是皇后,你没有真材实料,也当不成大将军。

另外,一日夫妻百日恩,秦峰算算上一世跟何太后的关系,这位何大将军,还是便宜大舅哥。

何进大肚子颤悠中,和蔼一笑,拉住秦峰的手道:“子进战功彪炳,可惜,改了文职,可惜,可惜……。”何进说的是真心话,他十分待见这位跟他一样,苦哈哈出身的秦峰。

秦峰一咧嘴,心说东汉的人就是操蛋,谁也不拉女人的手,都拉男人的。他也就拱手一礼,借机脱离毛茸茸的大手,道:“大将军德高望重,秦峰初为洛阳令,还望大将军多多指教。”

何进哈哈一笑,拍了拍秦峰的肩膀,道:“年轻人。了不得,有事,就到将军府找我。”说完,转身带着一大帮子武官走了。

太傅太尉袁隗看到后。便看出何进有拉拢秦峰这个后起之秀之意,便也走了过去,道:“多听本初言子进之事,今日一见,果然是后生可畏。”

秦峰急忙谦虚一番。

百官不会没完没了围着秦峰等人。于是,众人散开,各走各的。

出宫的路上,秦峰、曹操、袁绍三人走在一起。百官见到后,啧啧称赞,“京城三少,未来三公!”当夸赞声不时传来,曹操和袁绍,难掩得意之色。

然而三人虽然走在一起,却又各有心事。

曹操出宫的时候。忽然对秦峰道,“看到了吧,袁绍没有咱们战功大,看着比咱们的俸禄少,但官职却比咱们有权多了,四世三公之后,比不了。”

秦峰听出曹操一身醋味,他正要回答的时候,身后传来袁绍的声音,“孟德。子进,鸿儒大会开坛讲典,若是吾等得到大儒们的认可,就成“名士”。可是天下扬名的大好机会。”

名士!绝非寻常人儒士能够得到的,必须比天下所有儒士认同。

秦峰便感到这话说得有道理。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名臣良将就会择主而事,而最终的择主条件,就是名声了,他就琢磨了起来。

秦峰、曹操、袁绍就此各怀心思。走出了皇宫。顿时,远处就传来欢呼声,原来是太多百姓都没有离开。直如同后世看状元一般,看着秦峰等人。

离开皇宫就自由多了,百官三三两两,走向广场北侧专门停马车地方。

秦峰三人也是随大溜。

忽然之间,一大群人就围拢过来了,秦峰一开始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就乐了。原来是之前,在外面论功的人没有走。他们为什么没有走呢?这就是为官之道了,这些人都是中下级官员,大多数都是“猢狲”。“猢狲”这种生物,都是要找大树的。

何为大树?后世督邮说的好:“朝里有人好做官,大树底下好乘凉呀。”

朝中百官,那就是大树。

“大树们”出来后,“猢狲”们就上跳下窜,都想要找到能够依靠的大树。该孝敬的孝敬,该巴结的巴结。

秦峰、曹操、袁绍三人身边,围拢了许多人。对于中下级官员来说,秦峰三人,那都是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就要比一些年迈,即将枯萎的大树强多了。

然而,秦峰三人十分讨厌这种行为,不过他们也懂为官之道,也就虚与委蛇一番。总之好听话来回说,一不接受孝敬,二不接受邀请。

时间一长,人们发现,秦峰三人无法成为他们想象中的那种可以依靠的大树,也就不再浪费时间,道喜一番后,又去公关其他大树了。

曹操脸黑道:“不正之风……,本初兄,你是司隶校尉,监察百官,以后可要管一管。百官上下齐心,清正廉洁,不结党营私,我汉室,才能中兴!”

他将中兴二字说的很重,很严肃,透出他一心施展抱负的决心。

袁绍也是掷地有声,道:“孟德说的很对,且看为兄今后的手段。”

秦峰也就能够看出,此刻的曹操、袁绍,一心希望汉室中兴。

有拉关系的,也有真心结交的,随着众人全都去别处拉关系了,但秦峰三人面前,依旧站着一个人没走。

这时候,此人走上前来,拱手一礼,道:“末将孙坚,见过三位大人。”

秦峰抬头一看,正是孙坚,也就是小霸王孙策、碧眼小儿孙权的爹。秦峰上一次穿越东汉,娶了孙坚的女儿孙尚香,说起来,这位东汉末年数一数二的强势诸侯,还是秦峰的便宜老丈人。

然而交情各论各的。秦峰对孙坚,自然就于其他人不同了,拱手一礼道:“原来是文台兄,兄之名,早有耳闻,小弟有礼了。”(未完待续。)

PS:  第四更到了,第五更也不远了。  今天五更,感谢啊新兄弟充满爱的红包,感谢所有兄弟们的支持。啊新兄弟杀出了一条血路,兄弟们紧随其后带着小毅冲吧!

第一百二十五章刘备冤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字文台,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

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后世赞誉,“勇挚刚毅,孤微发迹,有忠壮之烈!”

秦峰最喜欢忠壮之烈、勇挚刚毅的人,当然,秦峰更加喜欢孙坚的女儿,还有吴夫人。

“文台兄,嫂夫人安好?女儿安好?”秦峰问完了,就后悔了。

孙坚有些傻眼。

曹操和袁绍对视一眼。袁绍便想到,“咦?子进也有孟德的嗜好?上来不问人家,只问家里的女人。”

孙坚不疑有他,十分尴尬,道:“都好,都好。”

话说秦峰三人在北地围剿张氏三兄弟的时候,孙坚跟着右中郎将朱儁,在南边淮、泗一带,与黄巾也是打的如火如荼。平定南方黄巾的战斗中,孙坚的功劳不小。

因此,当秦峰他们在朝堂上获得封赏后,就有太监来到外边,对孙坚这些人也宣布封赏。孙坚累功,获封别部司马。

“原来是文台,久仰久仰……。”曹操和袁绍随后说道。

孙坚再次抱拳一礼,道:“久闻三位大人之名,斥章之战,击杀张氏三兄弟,这才有了平定各地叛乱的契机。末将未走,只为能够见到三位大人一面,冒昧了。”

俗话说英雄相惜,像秦峰、曹操、袁绍、孙坚这样的人,都是有真本事、真战绩的将领。彼此顿时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袁绍大气,大手一挥,“今日能够认识文台贤弟,真是三生有幸,难道吾等意气相投,待得今晚陛下大宴毕,明日为兄做东,宴请三位贤弟。”

秦峰和曹操深以为然。

谁知孙坚拱手一礼,道:“多谢各位仁兄贤弟的错爱。但江南依旧有零星贼众肆虐,小弟不敢久留,今日就会启程。”

曹操一阵点头,他指着皇宫门前广场上到处拉关系的官员。道:“文台贤弟,才是忠心为国,忠心做事之人。”

孙坚得到曹操的赞誉,心中甚慰,说道:“小弟职责所在。兄长夸赞了。在孙坚心中,二位兄长,子进贤弟,才是国之栋梁。”

四人虽然彼此夸赞,但丝毫没有做作模样,倒是豪情万丈。

彼此对视一眼,皆一起大笑起来。笑声中,曹操拉住了孙坚的手,袁绍拉住了秦峰的手,曹操和袁绍拉住手。孙坚拉住了秦峰的手。四人拉了一圈,就听曹操说道:“你我兄弟齐心,辅佐汉室,中兴!”

袁绍气派道:“待得中兴之时,你我四人再聚!”

四人顿时豪情壮志,然而也只有秦峰知道,“待得再次相聚之时,恐怕已经天下大乱了。到时候,你算计我,我打你。再也无法牵手了。”

然而此刻,四人皆有大志向,又感对方志向远大,交臂而笑。

但是。忽然,一个苦瓜脸出现了。

四人吓了一跳,放开手臂的时候,就看到一个人来到,躬身弯腰,姿态很低。

秦峰低头一看。“咦,这不是癣多吗?”

刘备扇了扇大耳朵,拱手一礼道:“诸位大人,在下流弊流癣多,见过诸位大人。”

“流弊流癣多?”孙坚当时就有些晕,心说这是从那冒出来的?耳朵这么长,手臂也长,跟长江两岸的猿猴有一拼。

这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只长臂钻出来”。

曹操摇头一叹,心说你这流弊,你就别用秦子进的家乡话自称了。

刘备见孙坚没听懂,急忙又道:“在下刘备刘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

“原来是玄德兄。”孙坚抱拳一礼,刘备急忙还礼。

孙坚是君子,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义气相交必不忘”。他看刘备一脸我有事的模样来了,又听到是宗亲,只是为刘备跟秦峰三人有事,他就不好打扰了。并且,孙坚也着急赶着回江南,一方面是继续围剿余孽,一方面是回家看老婆孩子。

于是,孙坚道:“孙坚先行一步,将来有机会,再与各位兄长、贤弟相聚。”

孙坚为公而去,秦峰等人无法挽留他。

送行之时,秦峰不免想到他的香妃孙尚香,说道:“文台兄,有机会进京的时候,别忘了带嫂夫人和孩儿们来。”

孙坚只以为秦峰关怀他和家人,回道:“若有机会,一定带家人与诸位兄弟相见。”

若是孙坚知道,秦峰是在惦记他媳妇和他闺女,估计腰间的古锭刀必定是出鞘了。

然而孙坚不知道,孙坚走了。

而秦峰不着急,他望着孙坚远去的背影,暗道:“好生给爷养育媳妇,待得蜜桃成熟时,爷就去娶。”但是秦峰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担心,深深埋藏在心底。毕竟这一世全新的开始,能不能娶到媳妇,还是二说。

不过,秦峰一定会努力的。

皇宫前广场一角,就剩下秦峰、曹操、袁绍、刘备四人。而广场的各个角落里,都有许多受封的人,在彼此拉关系,只为将来好做官。就秦峰这边人少,但谁也不会想到,这四个人将来的成就,就算是其他所有人加起来,也比不过。

但是,这时候的刘备,还没有发迹,他望着秦峰三人,又是搓手,又是摇耳朵,脸红之时,欲言又止的模样。

曹操看刘备的模样,跟不远处拉关系的官员一模一样。曹操最不待见这样的人,因此脸黑,但刘备毕竟是一起打过好几次仗的“战友”,还是问道:“癣多,你有何事?”

刘备顺杆爬,道:“孟德兄、本初兄、子进贤弟,刘备冤啊!”

秦峰眼角一跳,他是后世来的,马上就想明白刘备为什么喊冤了,一定打了大半年仗,什么都没得到所致。他不动声色,在他看来,刘备一辈子爬不起来才好。

并且秦峰已经有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大麻烦了,刚才走的孙坚也是个大麻烦。若是刘备没了。就省了他日后的一个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