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蜀军被秦军一冲,先是堆积成一团,随后彻底混乱溃散了。军马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孟达只能顾着自己逃命,那里去管他的兵马。
秦军这边,颜良继续守备阳平关门户,老黄忠、马超二将,连夜追杀败退的蜀军。
时夜,三更天的时候,天荡山蜀军营寨。
“报……,将军?将军呢?”
王威来不及穿衣,就从内帐跑了出来,瞪着通红的睡眼,道:“什么事情?”
“将军,大事不好了,孟达将军大败,正在被黄忠等敌将追杀!”
“什么!”王威大惊失色,急忙找来霍峻商议。
霍峻焦急道:“孟达不听我们的良言,他小看了黄忠,如今中计。”
王威道:“若是孟达不保,天荡山也是不保。我这就领兵下山去救孟达,你来守山。”
霍峻提醒道:“孟达败回,秦军势大,我们去救时,反有危险。”
王威道:“如今我军兵力匮乏,还需接应孟达的兵马回山,才好继续守备。”
于是,王威带五千兵马下山去救,霍峻带五千兵马戒备山寨。
到了第二天天明。
“休叫走了孟达!”
秦军失地尽皆收复,追到距离天荡山十里处,孟达带出来的蜀军,已经全军覆没。只剩下孟达等寥寥数骑,丧家之犬逃窜。
孟达羞愤,都不敢回头去看,这时,前面一彪军马来到。孟达浑身一抖,“我命休矣!”
“孟将军莫慌。”来军将领一声招呼。
孟达又是一阵哆嗦,喜道:“王威将军……。”
王威接住了孟达。
孟达惭愧道:“未听将军之言,就有此败。”
“孟将军,你的兵呢?”王威问道。
孟达脸红,又是愤怒。
王威恍然大悟,心里就是发凉。他这次下山来救,就是要救出兵马的,合着事到临头,孟达已经将兵马全败光了。早知如此,他绝不会冒着风险来救败将孟达的。
王威心里不悦,但还是安慰,又道:“尽快回山,还有机会。”
“休叫走了孟达!”
秦军追兵渐近。
孟达心惊肉跳,王威也是心里敲小鼓,二人不约而同,不用多说,就开始撤退。
然而这时候,一声炮响,一路大军杀了出来,拦住了二人的去路。
孟达和王威定睛一看,“张辽!”人的名树的影,他二人顿时心里就发凉了。
眼瞅着去路全无,还被敌人两面包夹。
孟达大叫一声,“南边有一个小谷,快去那里。”
此刻的蜀军已经没有了去路,他们奔进山谷后,很快就被黄忠、马超、张辽三人给包围了。
然而,秦军暂时没有发动进攻。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前方定军山
秦军黄忠、张辽、马超三员大将,领军二万,就将蜀军孟达、王威的五千兵马,包围在了天荡山之南的山谷之中。
“围点打援。”张辽提议道。
老黄忠摸了摸胡子,道:“张将军和老夫想到一处了。”又对马超笑道:“若非伏波将军来助,还无法用此计。不知伏波将军,可愿意打援?”
‘打援’,那可是为将者最喜闻乐见的事情了。
于是乎,马超带领五千兵马,便去左近的树林埋伏。
老黄忠就同张辽商议道:“敌霍峻在天荡山,听到王威等人被围,他定然会来救援。他一离开天荡山,天荡山空虚。张将军可愿去夺天荡山?”
张辽笑道:“黄老将军甘愿把这大功让给某张辽,某岂能不去?”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于是,张辽带五千兵马而去。
另一方面。
天荡山。
“报……,将军,大事不好了,王威将军和孟达将军,被敌人包围在了十五里外的山谷之中了。”
“什么!”在大帐里面转悠了少说一个时辰的霍峻,却是得到了这种骇人听闻的消息。
霍峻的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我该怎么办?对,火速将消息报给军师。”
走了一个传令兵。
剩下一屋子中级军官,都用惊恐的眼神望着霍峻。
霍峻有些回避,他本说等诸葛亮的命令在行事,但他自己一琢磨,就目前的情况,若是孟达和王威被消灭,他肯定是守不住天荡山的。诸葛亮的命令恐怕还没到,他就被消灭了。
霍峻还是犹豫不决,就问众人道:“我打算去救王将军等人,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窥,就有人出来说道:“若不救时,天荡山定然无法继续坚守下去。”
于是,霍峻作出了决定,领军去救王威和孟达。
半个时辰后。
霍峻带领三千兵马,来到了山谷外。
黄忠带三千兵马前来迎敌,阵前提刀笑道:“霍将军,老夫早已经算到你回来。你也是我荆州一条好汉,若肯归降,老夫在秦王面前保你。”
霍峻见到黄忠已经有了准备,心里一沉,但看黄忠兵马不太多,暗道:“若我进攻时候,孟达他们一定从内里向外杀,内外夹攻,救出就走,黄忠其奈我何?”
霍峻欺黄忠年老,策马来战,喝道:“老匹夫,当日二将军一刀,没要了你的性命!”
黄忠大怒,“霍峻,本以为你是条汉子,听你这二将军叫的亲切,当年刘荆州提拔你的时候,真是眼拙了!既然不知好歹,纳命来!”
当啷~。
噗~。
“呜哇~。”
只是一刀,霍峻就挂了彩。
由于事情来的太快,他所带的蜀兵,当时就傻眼了。
霍峻肝胆俱裂,这才真明白什么叫老当益壮。他拨马就走,眼瞅着本军骚动,呼道:“敌只有黄忠尔,其余不足为惧,全军冲锋,擂鼓进兵!”
副将急忙擂鼓,领军冲杀了过去。
霍峻反而是往回跑。
黄忠这边,也是擂鼓进兵。
谷内。
王威和孟达听到外面交战,就知道有人来救他们了,急忙领军冲谷口。然而秦军据住谷口,猛射,蜀兵不得出。
王威一方面领军不断冲击谷口,而孟达就爬到高处探察情况。
他爬到高处那么一看,顿时肝胆俱裂,就看到霍峻军后,尘头大做,显然,有秦军从后面掩杀过来了。
孟达心惊,就在高处四处遥望山谷情况,就有发现,急忙对心腹道:“事以危急,快去寻找绳索,我有大用。”
谷外。
霍峻败退回了阵后,一边包裹住左臂的伤口,一边指挥兵马猛攻秦军。
这时候,马超带领五千生力军到了。由于霍峻在阵后,反而是首当其冲。
“霍峻,纳命来!”
霍峻回头一看,心脏就受不了了,本以为在阵后不用厮杀了,没想到一转眼,后方就成前线。比之前的前线,还要‘前’。
“马……马超!”
西凉锦马超,霍峻岂能不知其厉害。他现在又受了伤,顿时汗毛一竖,来不及细想,拨马就走。
“哎……。”
副将正说问询接下来的进攻战术,一看主将跑了。又见敌人援军来后,“既然霍将军跑了,我也跑吧。”
这一下,蜀军丢失了指挥系统。
“霍峻将军跑了。”
“当官的都跑了,咱们也跑吧!”
蜀军大乱,纷纷逃窜。虽然已经混乱了,但逃跑的路线出奇的一致,尽往天荡山而去。
黄忠与马超会面,道:“此刻张将军肯定在进攻天荡山,马将军速去支援,谷中孟达等人,就交给老夫了。”
于是马超马不停蹄,一路追杀霍峻。
半个小时后。
霍峻距离天荡山还有一定的距离,他就听到天荡山方向传来的喊杀声。就看到,天荡山开始冒黑烟了,又有烈焰闪烁,满山‘山林大火’。
前有敌军攻入了天荡山,后有追兵。霍峻前后不能敌,只得放弃了天荡山,领着残兵败将,撤往定军山。
另一方面。
黄忠这边。
“报……,将军,蜀军投降了。”
黄忠正在和几员部将,布置进攻战术,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众人喜悦,既能战败敌人,又不必多损兵力,最是喜闻乐见。
谷口。
蜀兵黑压压一片,从这里纵深进去跪了一地投降。
黄忠问道:“既然投降,孟达和王威呢?”
领着投降的一员蜀军将官,毛呆呆的回答道:“已经找不到他二人的踪迹了。”说到这里,这员蜀将充满了愤怒。
黄忠微微颌首,想来是二人知道必败,心里畏惧,这是潜逃了。于是,他一方面收拢降兵,一方面派出兵马,搜捕孟达和王威。
至此,秦军夺取了汉中四山一关中的天荡山和阳平关,在西路,彻底打开了局面。
秦峰得到消息后大喜过望,便让黄忠、张辽、徐晃、文丑、马超五将,带领五万兵马,去取定军山。他亲自坐镇汉中为后援。
由于蜀军占领的地区皆是汉中盆地四周的山势险要之地,无法大规模展开兵力。人多了反而自己拥挤不堪,因此秦峰的大部队,并未轻动。
秦峰有感历史的巧合,任命黄忠负责定军山的战役。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诸葛挥泪斩孟达
汉中西南部南山,后连剑阁,实乃蜀军在汉中的中枢要害。
坐镇这里的诸葛亮听到天荡山有失,急令张任去救。
“报……,军师,张任将军传来消息,几次三番前往天荡,都被秦军文丑徐晃阻挡住。张任将军生恐定军山出事,不敢冒进,现在已经返回了定军山,特告知军师定夺。”
诸葛亮失神落座,众将心惊。
这时候,又有人来报,孟达、王威、霍峻三将来到。
“回来多少兵马?”诸葛亮问道。
“只有三位将军回来了。”小校怯怯道。
诸葛亮色变,便道:“先带王威来见我。”
法正等蜀将,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少顷,王威进来了,扑通就跪了,“末将有罪。”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怒道:“我派你去增援孟达同守天荡山,孟达下山,你为何不劝阻?”
王威拜道:“军师有所不知,末将也曾劝说孟达将军,怎奈孟达将军不听,执意下山去战黄忠。末将无权调动孟达将军的部众,只能是引本部兵马守山。谁知孟达将军先胜后败,末将听到败绩后,不能不救,谁知中了黄忠的埋伏。”
诸葛亮冷笑道:“什么先胜后败,其实就是老黄忠的战败诱敌之计。孟达忘乎所以,才有此败。”
少顷,诸葛亮又召唤进来霍峻询问。
霍峻自述其罪,道:“比及听到王威将军和孟达将军被围,下山去救时,中了马超的埋伏。张辽偷袭了天荡山……。”
诸葛亮这才叫进来孟达。
孟达跪于帐前,便看法正等蜀将,垂头叹气道:“军师,末将失守天荡山,罪无可恕,请军师责罚。”
诸葛亮此前三令五申,坚守不出,但李严、孟达各自逞能,却是接连大败,又丢阳平关门户,又丢天荡山要隘。可说是接连违反军令,根本不听诸葛亮的话。
作为一个统帅,其他事情可以忍,手底下不听命令,这根本不能忍,忍了今后还怎么带兵?
“孟达,你可知罪?”诸葛亮道。
“末将知罪。”
诸葛亮起身,羽扇一挥,怒道:“你饱读兵书,乃前线大将,我令你镇守天荡山,多次传令于你,令你坚守天荡山。你置若罔闻,不听我的军令,乃至损兵折将,丢失要隘,此皆是你之过错。”
“今日本军师若是不明正军纪,如何服众?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罪责,便休怪本军师无情。你死之后,你一家老小,都会按月给与俸禄。”
“来人呀,给我拉出辕门,斩首示众!”
诸葛亮一声喝,左右亲卫齐出,上去就压住了孟达。
孟达的脑袋直接按到了土地上,他大惊失色,没想到会是杀头之罪。
孟达叫道:“末将罪不至死。王威、霍峻等人皆少罪,为何单单罪我,难不成因我是蜀人呼?”
诸葛亮是从荆州出来的,王威霍峻都是荆州的。
帐中多是蜀将,闻言色变。
诸葛亮也是脸色大变,便感到若是不好好应对,恐更加无法服众,于是挥退侍卫,道:“孟达你领军多年,你说说不听军令是何罪责?”
孟达慌乱一阵,道:“斩立决。”
诸葛亮冷哼一声,“你还有何话说?你犯了死罪,当明正军纪,你还在这里咬舌鼓噪,挑动军心,真是罪大恶极。”
孟达即刻就被斩首,此刻自救,心里一动,就急道:“军师说要坚守,末将当然奉命。然敌人既来营外,我身为前线之将,择机应变,出寨迎敌,有何不可?若只是在寨中,任凭敌人随意进攻,实乃抱头任凭人毒打,岂能长久?我既然敌不过战败了,的确是无能,但军师说我违抗坚守的军令,我却是不服。”
诸葛亮冷笑,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孟达松了口气,谁知诸葛亮又道:“但凡你出寨与到来之敌作战,无论胜败,我都不怪你。然而你远去五十余里,都到了阳平关外,放弃了你应该坚守的地方,你又有何话说?”
“这……。”孟达无言以对。
“来人呀,给我推出去斩了。”诸葛亮挥扇子道。
孟达慌了神,他无法自救,遍看蜀中众将。
法正疾步而出,忧伤道:“孟将军迎接主公入蜀,是有大功的人。”
于是各路蜀军将领都来求情。
诸葛亮摇着羽扇,心里大怒,此刻若是退步,将来他就无法掌控蜀兵了,强硬道:“军纪如山,岂能篡改?但凡求情者,与孟达同罪。”
法正等人一阵心寒,望着孟达纷纷无奈的摇头。
此刻的孟达,反而是不怕了。他迎接刘备入蜀,最终却是这般的下场,心中充满了对诸葛亮无情无义的愤怒。他站了起来,横眉冷对,道:“既然军师如此绝情,我孟达不再多说什么。”
孟达偶然想起一事,顿时悲痛莫名,道:“但……明日是祖先的祭日,我孟达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也做了一些事情,军师若不否认我曾经为主上所做的事情,就请让我祭拜了祖先后上路。”
诸葛亮这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人家都认死了,想要在祭日祭拜一下祖先,他不能太绝了,就同意了。
孟达昂首阔步,走了出去,大笑三声,“昔日眼拙,当有今日一死。”
帐中王威、霍峻等荆州系的还好一些。包括法正在内,蜀中的将官们,个个面色冰冷。
一时间,大帐中静悄悄的,跟无后人家的灵堂一样。
诸葛亮心里一惊,他可不能‘无后’。
少顷,大帐更加静的可怕,忽然,诸葛亮失声痛哭起来。
“呜呜呜……。”
众人震惊了,尤其是蜀人,心说啥情况,您都把我们蜀中的孟达都斩了,你们荆州的都没事,孟达还没哭呢,您哭个啥嘞?
霍峻急忙问道:“军师为何大哭?”
诸葛亮哭的很伤心,挥泪道:“虽然军纪如山,但法理不外乎人情,然此刻我西蜀已经到了危难的关头,汉室已经到了危难关头,斩孟达,实非我所愿也。希望各位将军,能够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佑我蜀汉。”
诸葛亮说完又是抱头大哭,其悲哀真是闻者伤心。
法正等人恍然大悟,他们便想到,此时此刻,作为统帅的诸葛亮,职责在身,不得不斩孟达。因此才铁面,要斩孟达。这千钧重担都压在军师肩头,而他们,非但没有理解军师,还心里怪罪军师。
诸葛亮哭的那叫真伤心,众人便想起出来的时候主上刘皇叔这是哭的伤心,他们纷纷被诸葛亮打动,纷纷说道:“吾等岂能不知军师难处,自当同心协力,佑我蜀汉。”
后人说此事曰:失守天荡罪不轻,堪嗟孟达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诸葛拭泪感众心。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孟达投秦
诸葛亮擦干眼泪,起身鞠躬行礼,“亮不才,佑我蜀汉,还是多靠诸位。”
“吾等不及军师太多,愿追随军师,佑我蜀汉。”法正等人道。
诸葛亮重重点了点头。
众人冰释前嫌,全心全意为蜀汉做事。然而这时候的战况,对蜀汉极其不利。
此刻的诸葛亮忧心忡忡。
走在超越管仲乐毅道路上的诸葛亮,忽然神伤。一切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只有一座新野小县的刘备,都被他推上了蜀汉之主的宝座。“怎么一到秦子进这里,就出事呢?”
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的诸葛亮多有退意,但他知道自己已经被秦军盯住,若是撤退时候,必定损失惨重。兵马,物资,肯定多数回不了蜀中了。因此他在等待入冬,冬季对于进攻方格外艰难,他会想办法,将蜀军安全的带回去。
诸葛亮看众将不振,将领士气全无,就别说士兵了。为鼓舞士气,他虽然担忧,但表面上还是十分自信,对众人道:“阳平关、天荡山虽然险要,但在我军范围之外,对我军不会有威胁。前番据守,也只是为了拖延时间。我还有定军山,米仓山之险可守。”
“守住这两处要害,秦军其奈我何?”
定军山、米仓山的险要,的确还在天荡山之上。
众人便感到诸葛亮说的是有道理的,士气少振。
诸葛亮唏嘘道:“都说三将军莽撞人,然此番却是三将军最是稳妥。可见三将军刚强,非只有勇力尔,你等当学之。”
有鉴于张飞在米仓山抵挡秦军赵云部,守的无懈可击,众人唏嘘不已。
诸葛亮这时候提点道:“定军山、米仓山,高数百丈,十分险峻,非只是人数众多就能够夺取的。”
众人一阵畅想,平地雄城也就二三十丈,五六倍的兵力也无法强攻,就别说更加高大险峻十倍的大山了。
诸葛亮道:“定军山的位置,较米仓山更加重要。我料秦子进一定重点进攻定军山,孝直,你和雷同、吴兰二位将军,前去相助张任将军,一定要守好定军山。”
“喏。”
于是诸葛亮就让法正、雷同、吴兰去支援张任。
时夜。
关押孟达的营帐。
孟达戴着枷锁,脚链,锁在一块沉重的下马石上。
孟达将死之人,过往一生,不断浮现在脑海中。他便感到,当初迎刘备入蜀,是一个错误。“刘备看着仁德,其心险恶。”
这时候外面传来闷哼声,紧跟着闯进来两个人。
“赵胜,万林?”
“将军快走!”二人救了孟达就走。
孟达在蜀中为将多年,多有心腹旧部在蜀军之中,这二人便是。
三人对南山蜀军营寨地形清楚的很,趁着夜色,逃出了营寨。
三人出了营寨,反而不知道去哪里了,赵胜万林就望着孟达拿个主意。
此刻孟达戴罪之身,还是斩立决,若是回到蜀地,下场绝不会有第二个。并且他被收押的时候也想清楚了,绝不去刘备那里求情,情是求不下来的,求下来的只有刀俎。
于是孟达带着两个心腹,直奔汉中而去。
南山,中军大帐。
诸葛亮摇着羽扇,喝着茶水,看着地形图发呆。
“军师,军师,出事了,孟达跑了!”
“什么?”诸葛亮眼角一阵乱跳。
霍峻见诸葛亮半天没有动静,就道:“军师,何不派人去搜捕?”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道:“已经追之不及了。”
于是,诸葛亮坐下奋笔疾书,给刘备去信,言孟达、李严败后,皆投奔到了秦峰那里。汉中险要已经不可能长期坚守下去,还需要退守剑阁。他希望刘备能够尽快训练兵马,补充兵力。
刘备得到信后,十分担忧和愤怒,大骂孟达和李严卑劣。于是,刘备下令,将孟达和李严的家眷,全部发配为奴。又令关羽,带领五万新兵,进驻剑阁,一边守关一边操练。
另一方面,汉中城。
秦峰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房外有人道:“大王,有要事禀报。”
秦峰下意识的坐了起来,脑袋一阵晕,就感到芳香扑面而来,定睛一看,是宪英。就道:“天气渐冷,早晚温差大,晚上你就不用管本王了,别冻着了。”
宪英心里一暖,便感到秦王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太坏’。
秦峰便在小尾巴的帮助下穿戴整齐,出了卧室来到厅中。而小尾巴谨记职责,就在内室铺开卷宗,竖起耳朵,准备撰写起居注。
厅中。
“何事?”秦峰问道。
今日是魏延值夜,奏道:“大王,敌将孟达来到了城外,求见。”
“哦?”秦峰表示疑惑。
少顷。
孟达来了,大礼参拜,秦峰还没问,他就自己说出了经过,最后道:“诸葛亮无情无义,我为其效命,反落得如此下场。今已经无家可归,祈求大王收留。”
秦王点了点头,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孟达。
孟达得了性命高兴坏了,主动道:“大王,诸葛亮的粮草全部屯在米仓山。虽然张飞镇守米仓山,但其麾下多有我的旧部,愿去取米仓山,报答大王的恩情。”
“你切下去休息。”秦峰道。
到了第二天,秦峰召集众人开会,同时情报也送来了。
老贾诩道:“大王,孟达素来和诸葛亮不合,他迎刘备入蜀也是出于自保,可见此人惜命。此番来投,定然不假。这人在蜀军中颇有威信,若能用之,再好不过。”
秦峰立刻点将魏延,让魏延带着孟达前往米仓山去汇合赵云,见机行事。
另一方面。
远在定军山,秦军汇聚在这里。
黄忠、文丑、徐晃、张辽四将,五万大军屯兵在定军山口。
蜀军侧。
张任麾下有一万多兵马,盘踞定军山险要营寨。
山间多有染红,乃是秦军屡次攻山未果。
这一日,授命于诸葛亮来帮助张任的法正、雷同、吴兰,来到了定军山。
张任接住。
法正查看山势,进言道:“何不在山间多安插旗帜,以壮我军声势,就令敌人惊疑。”
虽然当时还没有‘草木皆兵’的典故,但张任也明白法正的意图,喜道:“孝直所言甚是。”
张任就请法正巡视他在山中的布置。
来到山中,法正遥望定军山西侧,有一座巍峨高山,道:“对山可在我军掌控之中?”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法正占对山
张任见问,急忙道:“孝直军师,那对山能看我定军山动静,我已经派了五百兵丁,在山中守备。”
法正皱眉道:“将军,只是这些兵力,恐怕无法守住对山。”
张任犯愁道:“孝直军师,我这里只要一万兵马,分兵恐兵力不足。”
“不然。”法正道出另外的见解,道:“占据对山,我军虽然兵力分散了,但此掎角之势,守备力量暴增,相当于增兵了。若是被敌人占据了对山,我定军山内的布置,全落在敌人的眼里,毫无秘密可言。这对于守备方,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张任恍然大悟,道:“若非孝直军师来到,险些误事。”
于是,张任当时就分兵五千交给吴兰和雷同,让他二人去守对山。
法正叫住雷同和吴兰,吩咐道:“你二人今夜才下山,明日天亮的时候,大张旗鼓多大旗帜进入对山,就在山间各处多插旗帜。此乃敲山震虎。”
雷同和吴兰领命而去。
法正又对张任道:“待雷同二人进入对山后,我们也以此行事。我就带五千兵马下山,天明大张旗鼓进山。敌人必定认为我军增兵太多,他们没有‘对山’,无法看清楚我山中形势,就不敢轻易进攻我定军山了。”
张任连呼妙计。
第二天。
秦军侧。
老黄忠聚将,议事,道:“诸位将军,老夫有意去取对山,以观望定军山形势,就可以在进攻的时候,看清楚敌人的布置,此对我军攻山十分有利。”
张辽道:“老将军所言甚是。”
“报……,将军,敌人增兵定军山西山。”
黄忠一摸胡子,同众将出营查看,就看到定军山的对山,旗帜暴涨十倍。更是有许多兵力,陆陆续续入山。
看旗帜,是蜀中大将雷同和吴兰。
“不好,看形势,敌人增兵过万。他们占据对山,成掎角之势,若我攻定军山,对山吴兰雷同必定攻我后。我若进攻对山,张任一定也是如此。”
黄忠、张辽他们心里就有些担忧了。毕竟在最开始,张任手中只有一万人,进攻就很艰难,如今张任得到了援军,又在对山布置下足以威胁秦军的兵力。
第三天。
“将军,敌人又增兵了。”
黄忠他们急忙出去看,就看到定军山旌旗激增,一队队的士兵,喊着口号爬上,然后就进入到了山寨之中。
文丑眉头一皱,“这怕是前后增兵二万了。”
古代攻坚,非五六倍的兵力无法强攻。前番蜀军一万,秦军五万,攻势还受阻。
如今蜀军有三万人的规模了,对于秦军来说,这般规模的敌军,秦军已经无法攻坚了。毕竟敌人占据高地山势,山势铺开的兵力比城墙还要多。只是投掷滚石檑木,秦军就抵挡不住了。
“速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给大王。”
后一日。
汉中城。
“孤欲意亲征定军山。”秦峰道。
庞统出来道:“如今西征汉中,累计快一年,虽有汉中、阳平、天荡之胜,但经年日久,士气疲敝。我王亲征,正可鼓舞士气,激励将士。”
于是,秦峰骑白马配金鞍,龙服王冕,龙卫手执大红罗销金伞盖,左右金瓜银钺,镫棒戈矛,打起日月龙凤旌旗。护驾近卫军二万五千,分为五队,每队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此举极大鼓舞了士气,三军气势高昂,不二日就来到了定军山前。
定军山前的秦军将士得知秦王亲来,士气大振,纷纷出来跪迎。
消息马上传到了定军山寨。
“大事不好,秦子进亲带十万大军来到我定军山。”张任神情慌乱。
法正严谨道:“将军稍安勿躁,这几日定要死守山寨。兵法有云,攻坚全靠士气。如今敌军士气旺盛,皆是因为秦子进亲自来到。但也不必太过自扰,几日后,敌士气必定低落。”
张任深以为然,就令戒备森严。又叫多开山取石,又是伐木,大规模储备滚石檑木。
另一方面。
秦峰来到军前,众将士接住,迎入王帐。
不过秦峰没有入帐,而是立刻出巡定军山。
身边典韦、许褚、吕布、张辽、徐晃、黄忠、颜良等将拱卫住。
秦峰策马来到山口,举目望去,这定军山果然山势不凡。
这定军山属大巴山脉,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
主峰定军山为最高处,海拔833米,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周长1。5千米,称为“仰天洼”可屯万兵,乃是蜀军山寨大本营所在处。
山半腰有一大石,高约一丈有余,宽近丈,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挡箭牌”。
秦峰就看到,此刻漫山遍野,都是蜀军旗帜,人影闪动不知隐藏了多少兵马。
有咚咚,咔嚓咔嚓的声音不断传来。
老黄忠道:“大王,此乃敌人伐木,砸石头的声音。”
话音未落,就见山上草木一阵剧烈的晃动,从半山腰一线蔓延下来。
轰隆隆~。
山脚一颗大树眼瞅着断成两半,轰然倒塌,地动山摇。
原来从半山腰滚落一块巨石,冲击力之猛烈,一颗大树被击断,简直能够和实心弹火炮相提并论。
众人无不骇然。想来一定是敌军不小心落下来这么一颗,若是有意为之,万千大石齐发,多少兵马都要被碾压了。
秦峰皱眉道:“定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