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洲各族自然听过罗马人口中的雷神之锤的传说。

罗马人皆恐惧的雷神之锤,果然强横。

但欧洲各族人民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好事情,毕竟议长大人回来了,再没有比这个更加令人振奋的了。

于是,欧洲各族领导者,都带着善意,宽慰曹操。并且,他们重新提到了当年的请求,他们希望曹操能够成为欧盟正式的议长,带领欧盟对抗罗马人的入侵。

感受着欧洲兄弟的情分,曹老板唏嘘不已,他的信心在逐渐恢复着,他同样询问了欧盟的近况。

各族领导人,十分尴尬。

罗马人有三个势力圈,核心圈北边的第二势力圈,西北延伸到高卢和日耳曼之间的莱茵河,正北延伸到多瑙河,向东延伸到里海西边的亚美尼亚地区。

核心圈南边的埃及属于罗马人跨海第三势力范围。

当年,曹操带领欧洲人民战斗,将罗马人压缩到了核心圈,刘备解放了埃及第三圈。秦峰带领的华夏联盟军,实际上将罗马人打回到了五百年前。

当时,整个罗马帝国的公民,都以为要亡国了。

然而罗马人能够崛起,绝非偶然。当罗马人从一个叫刘皇叔的人那里打开突破口后,华夏联盟军不得不离开。随后,以塞维鲁为首的罗马军方强硬派掌管了罗马政权,塞维鲁带领罗马人反攻,先是将埃及二百万奴隶打回了原型。被奴役二百多年的埃及人根本已经忘记了怎么去战斗,根本不是罗马人的对手。

解决后顾之忧的塞维鲁用铁腕治军,又利用欧洲各族间存在的矛盾,收服了第二圈。再一次将边境线压到了多瑙河、莱茵河。因此,欧洲各族又一次暴露在了罗马的铁蹄下。

经过这一次的交战,双方的仇恨更深,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随着塞维鲁不断辉煌的收复战胜利,他的声威如日中天,他实际执掌了罗马军队。兵权在握的他,又得到大多数公民的支持,因此脚踩元老院,罢免了皇帝康纳德,塞维鲁成为皇帝,他不断的胜利,被人民称呼为凯旋大帝。

此刻,罗马人在凯旋大帝的带领下,正在积极的备战,在西北部的莱茵河和高卢人交战,在多瑙河一线,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三大蛮族交锋。罗马人强劲的后勤输出支撑着他们的大军,欧洲各族人民苦不堪言。稍有差池,就是全欧洲沦陷的可怕结局。

“我们要团结,只要团结一致,才能够抗击罗马人,才能够消灭罗马人,才能够长治久安,解放数以千万被罗马人奴役的同胞。”曹操语重心长的说道。

欧盟各族领导者,深以为然。

欧洲各族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矛盾,而曹操,却是和各方都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反而有历史遗留的情分。传奇英雄曹操,早已经深入人心。现如今,欧盟正是缺少曹操这样一个能够联络各族人的人。

曹操出现了,成为了欧盟团结的纽带。

欧洲各族饱受罗马人威胁,随时可能灭族的危急下,他们从曹操的回归看到了希望,他们再一次请求曹操能够成为欧盟真正的议长,带领欧盟抗击罗马人。

欧盟和罗马人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争后,矛盾根本无法调和,唯有一方的覆灭,才能够结束近千年的夙愿。

随着曹操的答应,峰会进入到了高朝。

随后,在欧盟议会上,各族领导者通过了建设欧盟中心城的议案。

欧盟会用全部力量,建造一座中心城,是为抗击罗马人的大本营,各族共同管理。随后,议会又讨论了很多其他欧盟的事情,包括军事的互相联系,内政的互相联系。

然而,如今各族的领导者已经有了统一民族并真正建国的打算,因此想法就变了。各族领导者,丝毫不提多年前愿意出人出钱,为曹操打造属于曹操领地的事情。

就在这一天晚上,曹操找郭嘉谈了很久。

虽然各族领导者十分热情的迎接曹操,请求他担任正式的议长。但曹操看出了一些事情,各族也在限制他,这让他没有实际的领地,未来也不太可能会有。

简单点说,曹操无限接近于后世大公司董事会招聘的CEO,董事会随时都可以投票罢免,扫地出门。

曹操就是欧盟的CEO,听起来议长很炫,其实大权还是在欧盟各位‘董事’的手中,曹CEO十分担忧。

郭嘉却是笑了。

CEO看到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心腹‘总监’竟然还能笑出了,顿时就恼火了。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曹老板带领欧盟秦总称王

曹操提醒道:“奉孝,他们看起来很真诚,实际上防着我,分明就是利用我,我出力不得势。”

“这些人已经跟以前不同了。”曹操唏嘘一番,“听说他们一个个也想着学习罗马,建立国家。”

郭嘉道:“主公最近罗马语大成,因此也耗费了不少心力。主公静下心来,再好好想一想。欧盟那些人想要限制主公,就是痴人说梦,井中捞月。他们想要建国,想要如同罗马人一般。但他们又怕罗马人,他们需要主公,主公有的是机会。”

曹操稍微一琢磨,哈哈大笑起来,“果然如奉孝所说。奉孝,你看欧盟的中心城,建设在什么地方好?”

郭嘉道:“维也纳。”

曹操翻看地图,好半天找到了维也纳城所在,原来是在多瑙河中部。

“为何选维也纳?这地方已经是欧盟在多瑙河南部地区最后的突出部了,三面被罗马人包围。”曹操不解道。

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后世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两国重要的农业区,素有“谷仓”之称,而维也纳就坐落在中游平原。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维也纳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凯尔特人在约公元前500年建立维也纳,称其为“Vedunia”。公元15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前线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在这里建立城堡。

公元2世纪,欧盟议长曹操带领欧洲人民,将罗马人驱逐出了多瑙河地区,夺取了维也纳。

随着华夏远征军撤离,罗马人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塞维鲁以铁腕治军,一个个收复了失地,再一次势力扩张了回去。当他凯旋的时候,在罗马人民的支持下,塞维鲁将康纳德赶下台,成为了凯旋大帝。

而欧盟在多瑙河南岸地区,只剩下了维也纳城。

“维也纳是个好地方,乃是桥头堡。罗马人但凡得知在欧盟在这里建设中心城,定然调集重兵来攻,欧盟那些人不想打也不行了。”郭嘉又道:“以战养战,就在战争中壮大自己。”

曹操是欧盟议长,一场场战斗打下来,但凡获胜时候,他的战利品一定少不了。曹操手下还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这些大将,还有五百精锐的族兵,也完全可以去抢。

罗马境内遍地都是奴隶,有了钱粮,完全可以招募。以曹操的威望和议长的地位,他的招募,水到渠成。

有了兵,会没有地盘吗?

虽然曹操身为议长,不能抢欧盟的,但罗马人庞大的地方,他完全可以占领。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欧盟领导人峰会上,曹操的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欧盟各地区领导者的心,彻底点燃了欧盟人民的心。

曹操将维也纳设为中心城。再次吹响了进攻罗马的号角。

而欧洲各族,意图学习罗马,建立国家,开创霸业。他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推翻罗马在欧洲的统治。他们纷纷响应,欧盟开始进入军国主义,大批的军队集结了起来。生产力全面向战争倾斜。

而罗马人,已经开始集结他们的军队。

另一方面,东方。

秦公回到邺都后,政务繁忙。但他依旧抽出时间,化身秦校长,开班讲课,科学的理论,又真挚的谈心。似学学员程昱、刘晔、陈宫、逢纪、李典、乐进、于禁等人,备受启发,对于过往多有惭愧,投入秦公麾下。

当时秦公麾下,文有徐庶、荀彧、荀攸、贾诩、庞统、沮授、田丰、周瑜、程昱、陈宫。

武有赵云、吕布、张辽、徐晃、典韦、许褚、黄忠、甘宁、太史慈、张郃、颜良、文丑、魏延、马超、庞德。

又有鲁肃、费祎、蒋琬、马良、诸葛瑾、辛毗、陈琳、华歆、王朗、石广元、崔元平,朱桓、沙摩柯、高顺、纪灵、田豫、郭淮、郝昭、李典、乐进、于禁、高览、马岱这些骨干。

其余将校不计其数。

公国秦声势何其鼎盛,远超历代盛世的文治武功。

公元201年,建安八年秋,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汉室群臣表奏献帝,颂秦公秦峰开疆扩土,征讨不臣,富国安民的功德。

献帝随不愿,但即令圣人子孙衍圣公孔融草诏,册立秦峰为秦王。

秦峰三次推辞,汉献帝三诏不准。

秦峰十分‘无奈’,只得‘勉强’接受了秦王的王爵位。

当月,邺都北郊建设宏伟的祭天坛,座北面南,高二十丈,四方皆有高十丈的分坛,是为五方封坛,各设王公仪仗。

二十五日,军民百万人前来观礼,欢呼声响彻云霄,不断。

孔融作为孔家嫡脉传人,代表儒家主持了进位大典,并跪进王冠冕玺绶讫。

根据汉室加冕的诏书,为了表彰秦公秦峰的功德,特赐秦王秦峰可用冕冠十二旒。

汉代有异姓王宗亲王,规制只有皇帝的冕冠是十二旒,也就是十二排珠帘。

又赐金根车,驾六马。

还有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分青、黄、赤、白、黑,所驾四马,马与车同色。五色为副车,秦王所御驾六,此乃天子法驾规制,取意驾六龙,以御天下者也。

秦峰面南而坐,受文武百官朝拜,进位秦王。这一刻,他完成了霸业中,极为重要的一步。然而他不会就此停滞下脚步,这只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

秦峰进位秦王,便下诏书,立长子秦琰为王世子,蔡琰为王后。

又晋封徐庶为太傅,荀彧为秦王尚书令,军机处总理军国重事。

秦王大封文武,赵云、张辽、吕布、马超、孙策、徐晃、黄忠、甘宁、太史慈、张郃、颜良、文丑为十二虎将。

高顺、朱桓、沙摩柯、魏延、庞德、郝昭、郭淮、纪灵、高览、马岱、李典、乐进、于禁、张燕、黄盖、程普为十六良将。

典韦、许褚为龙卫将。其余将领,各拟功勋定爵。

似乎徐庶、贾诩等皆为秦国政务核心大员,似费祎、蒋琬等人皆为封疆大吏,依次其余等人各领州郡要务。

消息传遍天下,四方为之震动。

荆州。

“什么,秦子进称王了,反贼、奸贼、国贼、畜生!”刘备得到消息后,拍案而起,满面狰狞,大耳朵垂都砸到了鼻梁骨上。

诸葛亮急摇羽扇,“主公,尽快联系江东,今年北方大丰收,明年开春,谨防秦子进南下!”

刘备又是一阵激动,暗骂贼老天,秦峰那里就是大丰收,他这里刚刚吞下水灾后的苦果。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史官的问题

秦王宫,开始在邺城外、渭河之北,向阳之地修建。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而来,科学院的马钧为总工程师,黄承彦为副。

每日里,都有拿着罗盘的大师,在工地上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而秦峰,暂时居住城中的秦王府。

这一日,秦王府书房。

军机处军师们都来了,汇报着工作。

当时情况,那真是我大秦带甲百万,良将千员,万姓倾心,四方仰德。五谷丰登,府库充盈,家家户户有余粮。没余粮必定是懒惰。

秦峰治下百姓,以秦国子民为荣,朝廷百官,以能成为秦国官员为荣。

乃至于,没能在秦国任职的汉朝廷官员,长跪秦王府前。

秦峰无奈,只好尽可能的安置百官。

一时间,汉室朝廷实际成了秦室朝廷,汉室子民实际皆是秦室子民。

汉献帝立刻成光杆司令了,比之战国时期的周室还不如。汉献帝夜夜以泪洗面,便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了。

秦峰十分满意治下的政务军务,百姓渐渐富裕,他最是开心。然南方之地,还有一些敌人,时刻窥伺他的果实,不可不除。

“我意明年黄河解封的时候南征,你们以为如何?”秦峰问道。

军师们揣摩秦峰心意,也早有准备。此刻,秦峰进位为王,士气大振,将士效死,百姓心向,又府库充盈,正是用兵之时。而在江北庐江,周瑜主持的江南水军已经初具规模。

而秦峰手中的战列舰,明年又一艘下水,就有三艘。可以在长江,取得极大的优势。

“刘备和孙权联合打造汉江长江防线,沿岸建设了许多投石机阵地,盘踞在渡口要隘。物资储备十分庞大。”庞统道。

庞统这么说,并不是不赞成南征,反而是要加快南征节奏。毕竟蜀吴荆联盟,地方庞大,控制人口极多。拖得时间越久,征讨越是困难。

在这次会议上,秦峰决定,明年正月结束,二月就开始第二次南征。

国家大事说得差不多了,军师们就开始说秦王的私事了。

要说天家无私事,其实也是公务。

徐庶就走了出来,道:“大王已行王制,身边不能没有史官。”

秦峰闻言,顿时唏嘘不已,他明白这个。

古往今来,人们对名声十分看重,尤其是在古代。活着时候的名声看重,死后的名声更加看重。

千古留名,才能永垂不朽。

而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帝王有一整套完整的史官体系,确保帝王无论能力高低,无论昏庸贤明,都能个个留名。当然,昏君留的是昏名,贤君留的是贤明。

这套体系,分内外。在内是起居注史官,在外是史馆史官。

由以起居注史官最是紧要,随侍君王左右,二十四小时记录君王的言行举止,并且是无差级如实记录。

而君王本身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

然而秦峰不免就想起了自己前世的史官,小尾巴辛宪英,不禁道:“史官好,好。”

徐庶趁机进言道:“大王,您看杨家的杨修如何?”

“杨修?”秦峰一愣,怎么跑杨修身上了?

“杨德祖颇有文采,实乃年轻人中不可多得的俊杰,大王认为不妥吗?”荀彧道。

秦峰当然知道杨修了,这个后世曹植的‘高级伴读小书童’非同一般。心说别扯淡了,杨修那小子是有文采,但尽耍小聪明,又贪嘴,他来当起居注史官,零嘴本大王的娃们都不够吃,还不都被杨修给吃了。

另外,秦峰当然知道,这起居注史官,什么都记。为了什么都能记住,就是跟屁虫。无论秦峰去那里,都要跟着。

秦峰虽然是秦王了,但他也是个人,是人就会有许许多多事情,许多都是隐私,私密事。

这家伙整天一个大男人跟着,啥事都关注,秦峰又不搞基,这家伙谁受得了这个?

军师们揣摩上意,估摸着可能是大王不喜欢杨修,于是荀彧另外举荐一人,道:“大王,您看衍圣公家的长子如何?据说颇有孔圣人遗风。”

秦峰翻了白眼,心说有圣人遗风管我啥事。

军师们见状,就又开始琢磨,田丰出班,就要另外再举荐。

秦峰一摆手,琢磨了一下,道:“起居注史官需要一天十二个时辰跟着?”

“是。”军师们开始小心道。

“我睡觉呢?”秦峰问道。

“在外候着。”

“我如厕。”

“在外候着。”

谁知道大王半夜醒了,或是上厕所出来后会去什么地方,所以必须在外候着。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但秦王汉武能忍,作为极为看重隐私的现代人,可忍不了这个。

秦峰就说道:“本王这边多有不便,既然有朝廷史官,一样可以记录,孤王身边就免了吧。”

“大王!”庞统焦急道:“没有起居注史官,就无法记录大王的言行举止,我王英明神武之名,就无法被后人得知。兹事体大,事关千古……。”

庞统在暗示,秦峰不是昏君,反而是圣主,有起居注史官,对于名传千古,是有大好处的。

秦峰岂能不知,但他却说道:“既如此,你们回去再研究研究吧。”

“嗯?”军师们顿时摸不着头脑,但看秦峰坚决让他们再研究研究,他们只好告退了。

秦峰颇为担忧,生怕军师们研究不出来,而他自己可不好说出来。

很快众人就返回了王府旁的军机处。

庞统道:“提了好几个合适的人选,再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大王却不答应,还要让我们研究研究,大王心里到底是啥意思?”

“咦?贾军师呢?”庞统瞅了瞅,所有人都回来了,就贾诩没回来。

好一会,贾诩回来了,笑眯眯,很舒坦的模样。

“老狐狸一定是拍龙屁去了,看起来拍的很成功。”庞统嘀咕一番,就问道:“大王说要咱们再研究研究,就要落在您老身上了。”

贾诩严肃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如何?”

“啥?”众位军师顿时蒙圈了。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女史官

“女史官?”

军师们震惊了。

老贾诩摸了摸胡子,道:“听大王所问,便感到,还是身边随时跟着一位女官,更加妥当,你们说呢?”

荀彧点了点头,道:“宫中女官众多,也曾有过为起居注史官的先例。”

庞统便感到,要想当首席军师,还有许多地方要跟老狐狸学习,赞同道:“服侍左右照顾我王起居,才能更好的撰写起居录,女史官这个提议太好了。”

众人也都恍然,心说若能找个女子,近身服侍,主公想来就不会不同意了。

注史是很重要的,于是乎军机处的军师们行动了起来。

没一会,满朝文武的资料全部到位了。

几十个大木箱子,幸亏现在都用邺都纸了,若是竹简,一屋子恐怕都装不下。

“一定要为主公选择一位端庄、聪慧的女子,当然最重要的是出身好,公正……。”徐庶道。

众人一阵点头,秦峰现在的身份,自然不能随便找一个充数。就算秦峰自己同意,军师们也不会同意的。

“结婚的不要。”

“岁数大的不要。”

“不要……。”

“不要……。”

“不要……。”

虽然有近千官员有闺女,但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所剩无几。

老贾诩见到众人一筹莫展,这才从手袖里摸出来一份资料,趁着没人注意,这才放了出来,道:“你们看此女如何?”

众人都要愁白头了,闻言立刻围观了过去。

庞统拿起资料,“幽州别驾辛毗的女儿,诸位,此女你们有耳闻吗?”

荀彧回忆道:“辛家确有一女,得人称颂。都说辛别驾的这个女儿,美而贤,聪明有才,善鉴人知事,求亲的快将辛家门槛踏平了。”

……

邺都,秦王府,书房。

“女史官?”秦峰大喜过望,心说军师们还是满给力的,研究出来了。但他不能表达出来,道:“这身边随时跟这个人,不自在,这事情还是算了吧。有朝廷史官记录工作情况就行了,私房事记不记无所谓。”

徐庶急忙说道:“大王,天家无私事,您千万不能这么想。您可以这么想,就是个贴身侍女。”他又专门强调道:“主要还是服侍君王,服侍君王起居,晚上有事也有人伺候不是。”

其实这时候的军师们也都感到,的确一个男人跟着大王肯定不方便。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拒绝用起居注史官。

然而若是秦室后辈,百官拼了命也要强行安置起居注史官,但秦峰可是开国大王,王权非一般。众人只能拐弯安排史官。

晚上也能有人伺候!

秦峰心里哈哈一笑:“侍女加史官?元直,你真是为孤王着想。既如此,孤王这就找一个。”秦峰此刻便满心都是前世的小尾巴了。

谁知徐庶吓坏了,拜道:“大王,史官不能亲自……亲自指派……。”

“你是怕孤王跟史官勾结,私改起居录?”秦峰笑道。

“不不……。”徐庶虽然不承认,但心里已经十分承认了。

秦峰琢磨了一番,道:“既如此,就有军机处安排吧。”但他特意严肃道:“此史官非同小可,你们若是找的人不掂对,本王我也不会用。起来吧。”

徐庶擦了擦汗,起身后,小心拿出一个卷轴,道:“大王,已经有了一个人选,请大王过目。”

秦峰满是担心的接过卷轴,打开一看,顿时两眼放光,同时也是大松一口气,心说本王美丽动人的小尾巴终于是回来了,以后出征在外,身边也有人伺候了,拿个夜壶啥的,也不用下床了,冬天睡觉也不冷了。

三天后,蓟县。

辛家。

辛毗得到了消息,便感到自己的女儿能够服侍秦峰尤其是能够撰写起居录,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事情。原本为了辛评的事情,辛毗这个弟弟满是担忧辛家的未来。

但辛毗还是说道:“女儿,这关系到你的一生,若是不愿,你就说出来,为父想办法帮你推了,就装病……。”

屋子里的这一个女孩子可是不凡,得赞操洁风霜、清芬靡忒、婉娩柔则,娇美不可方物,远超同龄女孩子的才情和见识。后世里,以从容阴礼,婉娩柔则。载循六行,爰昭四德。操洁风霜,誉流邦国。彤管贻训,清芬靡忒,聪明有才鉴来评价她。

又有一说: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学、秦良玉之勇毅、辛宪英之清识、李易安之词章、宋若宪之经术,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鳞角。

可见辛宪英的鉴识。

辛宪英明媚的眸子里,闪烁着光华,“数历代君王,无论见识德才,无有如秦王者。能够为秦王著史,是女儿的荣耀,也是辛家的荣耀。”

辛毗大喜过望,他深知女儿的性子,早有猜测,他女儿一定会答应的。若是秦峰只是召女儿进秦王宫陪王伴驾,女儿是一定不会答应的。

辛毗就去准备赴京了。

门外听了半天的辛敞跑了进来,道:“姐姐要离开了吗?”

辛宪英摸了摸弟弟的头,道:“好好读书,长大了,才好为国为民出力。尽可能的为百姓做一些事情,秦王的这句话说的多好,任凭历代万言爱民书也是不及……。”

“嗯~。”辛敞重重点头,“姐姐总是在说秦王的政策,千百年不得见,是真正为民的,这一下,姐姐也从了心愿了。”

小辛敞反而比他父亲更加知道姐姐的想法。

“小鬼头~。”辛宪英笑着敲过去一个暴栗,辛敞顿时‘痛苦’的捂住了脑袋。

半个时辰后。

“姐姐,我一定会好好读书,长达了为国为民出力!”辛敞在府门外喊着。

辛宪英带着对未来的憧憬,随父亲望邺都而去。她发誓,铁笔丹心,为后世记录下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秦王。

又三日。

秦峰终于在书房,见到了终将成为他‘小尾巴’的宪英。

那眸若秋水,婀娜身段,尽显优雅脱俗之态。眉宇清丽中,露出一丝英气。只是跪在那里,就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或者是那温玉一般,只是看着就有镇静心神的功效。

秦峰经历了许久的等待,一时间看的痴了。

辛毗额头冒汗,就有一种拉起女儿就跑的冲动。

徐庶咳嗽了一声,道:“大王,这就是辛宪英史官了。今后为我王撰写起居注的同时,又照顾我王的日常生活。”

“嗯嗯~。”秦峰这才醒过神来,便询问其辛毗幽州事务。

最终,辛毗示意女儿一定要服侍好大王,带着恋恋不舍回幽州去了。

徐庶也告退,书房中只剩下秦峰和他的小尾巴宪英。

宪英一礼,便来到属于她的案几后面坐下,铺开空白还没有一个字的卷宗,准备好笔墨后,秀丽的字迹出现在了卷头上:建安八年九月二日注……。

宪英开始履行属于她的史官职责。

然而宪英发现,秦王总是偷看她。这不能怪秦峰,毕竟他经过了很久的等待,才重新拥有了他美丽的小尾巴。

但宪英被盯住,心里娇羞又怒又有说不出的感觉,反正是很不好。

宪英灵机一动,挥舞水袖,一边捻起笔写字,一边道:“秦王忽然不理政务,发呆半日,眼神轻浮,不知所想。”

秦峰听到后,差点吐血,便感到,小尾巴果然还是那个小尾巴,前世今生不会变。幸亏爷也没有变。

虽然秦峰喜欢小尾巴,但这段话记录上去,就成昏君了,他咳嗽了一下,道:“宪英啊,你身为史官,一定要客观公正的记录,而不能带有个人想法。你应该这样写,秦王无言中,总是望向新来的史官宪英。你写的发呆什么的,都是你个人想出来的,有失客观。”

宪英闻言,娇美的琼鼻皱了起来,想了半天,总是感觉哪里不对,但又想不出来,只好道:“大王教训的是。”

这第一句起居注就往昏君去了,这谁受得了这个,秦峰得脱大难,心里哈哈大笑,果然还是那个小尾巴。

这一天里,宪英就提着罗裙,但凡秦峰去这里,她就跟着去那里,果然是小尾巴的模样。

秦峰政务繁忙,忙得不轻,小尾巴也忙得不轻。

宪英这才知道,为何有日理万机一词。她见到秦王果然如同传闻中一样,是一位勤勉的君王,芳心暗喜。便发誓,一定好好撰写起居录,为百姓记录下真实的秦王。若是秦王有缺失的时候,她也要起到史官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成为一面镜子,让秦王照鉴自己的言行。

“秦王勤勉……。”宪英美滋滋的记录着。

秦峰也美滋滋的。

时夜,秦峰回到后宅,和一家人吃晚饭,宪英也是跟着。

众人这才知道,秦王有了一位女史官。宫女太监们不禁就想,这位女史官真是美貌,恐怕也只有貂王妃等人几位夫人,能够相比了。

要说秦峰家吃饭,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一家人都在一起,不分彼此。宪英美滋滋的记录着,“秦王一家和睦,平常也是团圆用膳,非历代君王后宫可比。”

晚膳毕,秦峰就如同往常一般,令各处侍女送子女归,便对众位王妃道:“我们一起休息吧。”

毕竟今天身边多了一个记录的女史官,众位王妃就脸红。

“一起……。”辛宪英顿时花容失色,铁笔如注:“秦王要求众王妃一起侍寝,真乃历朝历代觐见,便是第一昏君商纣,也多有不及!”小尾巴要以自己当镜子,因此不单写了出来,还念了出来。

“什么!”秦峰一听,顿时浑身哆嗦,心说要是这么写,后世爷就臭名昭著了!

第一千零五十章大举南征

蔡琰她们惊呼了起来,没想到这位女史官看起来娇柔,却是这般铁笔无情。

蔡琰担忧道:“夫君,为了将来,夫君还是忍一忍吧。”

自从秦峰进位为王后,王妃们就知道一定会有起居注史官。原本担心是个老头子什么的多有不便,看到是个女史官,就松了口气。没想到,这位女史官别看模样娇柔,却是不好惹。

秦峰哆嗦完了后,只好暂且好言安慰,送走了王妃们。

虽然秦峰还没有乾清宫这样的住处,但在王府也有自己的院子,转身就回去了。

小尾巴提着罗裙跟着,她看到秦王没有荒唐,就越发要做一面镜子了。

回到住处,秦峰为了将来的幸福生活,就找宪英商量,“宪英呀,晚上你就不要记录那么多了,本王专门给你安排一个院子,白天的公务结束后,你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