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惇沉重点头。

曹操拍案,满帐皆惊。他低沉道:“我自会为国为民出力,但在秦子进手下,绝无可能!”

此时此刻的曹操,大本营许昌丢了,大半文武都被抓住,可说已经到了绝境。

纵观天下,江东是秦峰的大徒弟,西凉是秦峰的四徒弟,荆州的刘表无能,蜀中的刘璋跟本不必提,宛城的张绣也是上不了台面。

“消息已经在全军传开了,士气低落。”郭嘉道。

时至今日,曹操没有了后方,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壁垒,真的无法要求士兵有士气了。

不管是战术上还是大局战略上,曹操都无法翻身了。

怎么办?

郭嘉他们都不知如何是好。

曹操忽然冷峻,道:“秦峰说的不错,我华夏儿郎,当为华夏出力。然,世界之大,在其他地方,同样可以为华夏出力。秦峰常讲华夏影响力,可见其野心极大。今虽无法将其败,来日必定惊其殊。”

就在第二天的晚上。

曹操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愿追随主公!”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他们,满是坚定。

曹操欣慰,“我曹家夏侯家是为一体,必定成就一番伟业,终回故土,让那些人好看。”

他忽然神伤,“奉孝,你我理念相投,原本要成就一番伟业。然我终是不及秦子进,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在我这里却是无法发挥一二。不是你比不过秦军的那些军师,实乃我之势,不及秦峰太多。这来自于,秦峰的施政,极得民心。万民所望,让他的势极大。”

“其实我愿一心为民,然掣肘太多。我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原本还以为,是秦子进走错了路,原本还以为,他会是陈胜吴广那些人的下场。没想到,秦子进的纲领,根本就不是陈胜吴广那些人能够比的。”

“不过,我会重新来过。这一次,我绝对不会走错路。”曹操渐渐慷慨激昂起来,“我忽然开朗了,再次选择的道路,定然不会错。”

郭嘉明白了曹操想让他明白的事情,“愿追随主公,一路走下去。”

曹操神伤,就是哈哈大笑,走下去拉住郭嘉的手,“我有奉孝,不虚此生!来日,必让秦峰好看。”

郭嘉道:“可在夜间,四散军队以为掩护,从容离开。就是家里人……。”

曹操道:“我这就写一份书信,我那子进贤弟,是不会难为人的。”

一日后。

许昌。

“报……,主公,前方张郃将军传来加急军情。”典韦狂奔而来。

秦峰打开书信一看,扑通就座回去了,“什么!曹操的兵马解散了,曹操等人不知去向!”

“报……,主公,曹操的书信!”张平跑了进来。

秦峰也不免吃惊,又再次细看。

“子进贤弟,回首十余年,仿佛隔日……。”

书信上,曹操说了十余年的往事,从黄巾到讨伐董卓,到远征罗马。曹操十分钦佩秦峰,尤其是钦佩秦峰的政策。

曹操在书信上写道,一开始,他不认为摒弃士族的秦峰能够长久的走下去,只能是旱花一现。可没想到,秦峰为百姓摒弃千年士族并不只是单纯的德厚,政策有着一系列的延续,以至于达到大圆满的境界。

因此,以不是旱花一现,而是可以传世的政策制度。

曹操敬佩秦峰,敬佩秦峰能够规划出这样的政策制度。同时,他对秦峰的民族大义,赞赏有加。

曹操并没有提他的去向,他最后希望,希望秦峰看在他放弃抵抗解散军队的份上,看在十余年的兄弟情份上,善待曹家和夏侯家的人。

秦峰能够感受到,曹操赞赏他治世理念后的大彻大悟,而曹操的雄心壮志不曾磨灭。

“孟德去哪里了?”秦峰忽有领悟,“终有相遇的一天,但愿那时候,你以走出一条大路。”

秦峰并没有难为在许昌的夏侯家、曹家的族人,反而是放了他们。

然而,秦峰依旧开始搜捕曹操。

但是,只是在很久以后,得到了曹操曾经出现在汉中的消息,之后,就再没有曹操的消息了。

秦峰还满是担心,“也不知孟德听到散布的消息没有,奉孝身体不好,可要好好照顾。”秦峰忽然想到:“当年袁本初给了奉孝一块加了料的糖果,没准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病根。”

秦峰想起那时候‘秦曹袁刘’一起去颍川学院访贤的日子,就是唏嘘不已。

……

秦峰送走了来支援他的四徒弟马超,还有庞德等人。吩咐沿途郡县,供给西凉大军粮草,不得怠慢。

凯歌,在中原高奏,秦军红色的旗帜,在中原飘扬。

三百万户,千万百姓,欢呼雀跃。

史记,公元199年十一月,秦峰统一中原。诸侯曹操失踪,诸侯袁绍在华夏钓鱼岛颐养天年,诸侯吕布改过自新投入秦公麾下。诸侯刘皇叔,投奔刘表。

当秦峰完全统一中原的消息传来,天下为之震动。中原、北地,二千余万百姓载歌载舞。歌颂大救星的歌声,全境飘红。

西凉、江东发来贺信。

然荆州震荡。

新野。

“秦子进统一中原了!!!”刘备无法自制,道:“曾几何时,在同一个地方,本皇叔和秦子进同时起兵,兵不过千,而现在,人以八州之地,还开拓出东北州,是为九州之地,而我……。”

刘备痛定思痛,便仰头长叹,“终是谋略不济,事倍功半……。今秦峰大势已成,我老刘家汉室半壁江山落入奸贼的手中,吾等已经是螳臂当车……。”

关羽大红脸,道:“大哥不可自暴自弃,昔日光武帝,也只是一城起兵。伪更始帝,暴握半壁河山。然光武帝,终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中兴。”

简雍和孙乾也是大红脸,他们非常惭愧无法帮助刘备。

孙乾灵光一闪,道:“主公,听闻司马徽先生在襄阳南郦,开了个水镜山庄,贤才汇聚。主公何不去那里访贤才,共成大事!”

刘备得到了提醒,遥想当初,戏志才还在的时候,真是风生水起。自从戏志才早亡后,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于是乎,刘备无法等待了,就带着张飞、关羽,直奔水镜山庄。

“待我访到贤才,何惧秦子进!”刘备又是振作了起来。

第九百六十七章诸葛四友

就在刘备直奔水镜山庄的时候,隆中茅庐中,一场辩论正在激烈进行中。

崔元平唏嘘道:“显然,秦公大势已成,统一天下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观秦公施政,必重开盛世,气运悠长,就不是秦皇暴政能够相提并论的。”

石广元道:“崔兄说的有道理,似天下各家,顺应时事,才能得以保全。”

“然也。”孟公威道。

一声冷哼传来。

三人望去,就看到诸葛亮嗤之以鼻的模样。三人会心一笑,心说孔明这杠头子又要抬杠了,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他都要抬。

“尔等所说,皆是片面之词。”诸葛亮摇着羽扇道。

崔元平道:“孔明贤弟为何如此?”

诸葛亮大笑,轻摇羽扇,道:“我原以为诸位满腹经纶,必有高论,没想到出此粗鄙之语。”

崔元平三人脸色大变,他们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就感到他们的这位贤弟,为人是挺好,但一到‘学术’上,就变的不通情理。往往以才压人,总是跟人针锋相对,唱反调。

然诸葛亮才华横溢,说的总有道理。

石广元便想听一听,就说道:“贤弟为何如此说?”

诸葛亮不屑道:“秦子进虽然霸占中原,但其封公建国,图谋篡汉之心,昭然若揭,此等无德之人,岂能取天下呼?”

这就没道理了,孟公威不同意道:“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幸得秦公,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今天下万民敬仰,得立社稷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

诸葛亮眼睛一瞪。

石广元见诸葛亮要发飙,虽然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但还是劝住,道:“此番秦公破北约,九州之地尽在掌握。观中原以外,能与秦公争长短着,唯有西凉马腾、江东孙策、荆州刘表、西蜀刘璋。其中,马腾年迈,其子马超武勇,必继承其业。马超乃是秦公的四徒弟,而江东孙策,乃是秦公的大徒弟。”

“秦公师徒情分,世人皆知,有道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两路,便是已经退出了争夺。而荆州刘表,西蜀刘璋是什么样的人。恐怕不用多说,贤弟也能得知。”

“似天下大势以在秦公一方,无人能挡,贤弟已为然否?”

崔元平、孟公威一阵点头称善。此时此刻,无人能敌秦峰,诸葛亮说秦峰无法取得天下,就是强词夺理,自己打自己的脸。众人都是那种这一下不会再被你辩倒的眼神看诸葛亮

孟公威还说道:“贤弟,你说秦公无法夺取天下。如今秦公三十万大军云集许昌,我料定秦公以有趁胜南下之意。似刘表这些人,能挡秦公呼?”

诸葛亮面庞一阵跳动。

崔元平笑道:“便是贤弟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此逆天理,背人伦,恐也无能为力。”

“哈哈哈哈……。”三人一阵大笑。

四人为友,常论天下大势,军事政治,但也是彼此争雄。然诸葛亮二十最年轻,却是最是有才,自比管仲乐毅,绝非只是自夸。去年以前,他们常常能够辩倒诸葛亮,自从去年以后,他们就从未辩倒过诸葛亮。而诸葛亮凡事都要说出截然不同的道理,并且头头是道。

这一次,众人真是扬眉吐气。

崔元平曾经说过,“孔明自比管仲乐毅,虽有持才傲物,自高自大之嫌,但却是有大才。若能谦虚一些,必成大器。”

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那得是什么样的人。

孟公威就说道:“孔明还是年轻气盛,成熟了或就改变。”

不过崔元平三人经常在诸葛亮这里吃瘪,也是真心想要扳回一城。此刻,说道秦公夺天下,诸葛亮又来反对,真是机会难得。

“呵呵呵……。”诸葛亮轻摇羽扇,也是笑了。他便感到说出自己的见解,有些不妥,但看三人分明就是嘲笑他,他终于是忍不住,“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蜀地、荆楚、江东联合,可占半壁江山,又有长江天险,又有蜀道之难,可敌秦峰。待中原有变,一军出川,直击西都。一军出襄,直击宛洛。一军攻合肥,***淮。则秦子进虽然势大,瞬时间土崩瓦解……。”

崔元平三人听到这‘无限接近隆中对’的策论后,大惊失色。

少顷。

崔元平望着得意的诸葛亮,道:“恐怕贤弟一厢情愿了,就刘璋、刘表这二人,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江东,孙策可是秦公的大徒弟,早有传闻,孙策敬秦公如父,断不会加入这个联盟的。”

“呵呵呵……。”诸葛亮自信的笑了笑,他日夜研习天下形势,早有一计在心。但此刻,他是不会全盘告诉崔元平三人的。他就说道:“燕雀只能低飞,怎能看到鸿鹄所见的广阔天地呼。”

崔元平三人脸色难堪了起来。

孟公威恼道:“如此说来,贤弟打算以管仲乐毅之能,这是要逆天行事了?”

诸葛亮眉头一皱,急速摇着羽扇,没吭声。

石广元哈哈笑道:“还以为贤弟要做哪惊天动地的逆天大事,原来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他又笑着拱手一礼,道:“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贤弟也是妙人。”

诸葛亮听这暗中嘲讽,面上挂不住,脸色一变,急摇羽扇道:“逆天而行,有何不可为!”

众人脸色一变。崔元平急忙道:“贤弟切不可如以往雄辩般意气用事,天下之势,私下里另有想法只是分析可能,切不可真的逆天行事。秦公有德之人,万民敬仰……。”

孟公威截住道:“元平兄不必管他,就好像他真的能挡秦公一样,也只是纸上谈兵尔。还真以为自己管仲乐毅,还南联盟……,还真以为自己的能力能够逆天了。”他说出这番话,也是气恼往日里诸葛亮总是以辩倒众人为乐。

其实诸葛亮琢磨这些,也是研习军事政治,研习天下走势的各种可能。然此刻纠缠成了这般,意气相争下众人都这么说他,他脸上也是挂不住,恼道:“何为逆天,何为顺天?人定胜天。”

“年轻人不可意气用事。”孟公威见诸葛亮顶牛,让步道。

“认输就好。”诸葛亮道。

孟公威顿时恼了,起身道:“好好好,专看孔明作成这逆天大事,待孔明成就中原大业,为兄必来拜于阶下。”

“转等这天就是。”诸葛亮甩袖子道。

崔元平傻眼了,急忙道:“二位兄弟,切不可意气相争。咱们论天下大势,也只是闲聊而已,不可当真呀。”

就在不欢而散的时候,一阵大笑传来,“诸位兄弟,依旧如此,定然是孔明又抬杠了,切不可生气,他就是个杠头子。”

众人望去,见到是庞统来了。

第九百六十八章庞统请贤

崔元平三人急忙走出来迎接,又是见礼,道:“原来是军师来了,有失远迎。”

庞统急忙还礼,面上也有些衣锦还乡的模样,道:“诸位兄长真是折煞小弟了,切不可如此。”

诸葛亮轻摇羽扇,冷眼旁观。他岂能不知庞统是当朝军机处军师,位比三公,崔元平三人如此迎接,他想到自己还是个白身,心里不得劲。

“贤弟别来无恙。”庞统抱拳说道。

诸葛亮抱了抱扇子,道:“兄不在秦公那里谋划大事,来我这穷乡僻壤作甚?”

庞统笑道:“转为四位兄弟而来。”

庞统回乡,见到昔日好友,非但不觉得情分淡了,反而因为好久不见,情分更加深了。因此他也是直言,道:“我主求贤若渴,今破北约,光复中原。中原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特派小弟,来请诸位兄弟。”

崔元平三人大喜过望,他们虽然是士族,但他们看得清形势。便感到顺应天命,改革士族,才能延续家族长盛不衰。并且,秦峰的政策并不是将士族一网打尽,他只是要求士族将目光从土地上转移到工商业等其他方面,还给与优惠政策。

秦峰的这个政策,也是根据这个时代的形势制定的。毕竟这个时代,百姓没有文化普及。百姓主要还是种地,文化、经济等方面还是需要士族的。

庞统看崔元平三人模样,就知道没问题了。就对诸葛亮道:“贤弟,秦公专门让我来请贤弟出山。秦公对贤弟的才能,大加赞赏,将来必是我华夏栋梁。”

孟公威他们就看着诸葛亮,面色里有些其他表情,毕竟诸葛亮刚才说了那些话。

他们面面相觑,心说士元你是不知道,孔明抬杠抬习惯了,我们说秦公得天下,他也出来抬杠。

又看诸葛亮,心说现在秦公来请你出山了,机会多难得,看你还说那些傻话胡话不。

诸葛亮也是看了出来,就有些骑虎难下,羽扇急摇,又急摇。

“贤弟?”庞统见他半天没说话,就道:“贤弟,当年你说以你的才华,可比管仲乐毅,不屑考试,专要吕尚一般来请。今秦公肯定是无法进入荆州来请贤弟,特派为兄前来请。”

孟公威哈哈大笑,道:“士元,你是不知孔明刚才说了些什么。”

“那都是意气相争,不可当真。”崔广元急忙道。

“就怕别人不是这么想的,不过承认自己说错了,也就无妨。”孟公威不屑道。

历史记载,三国时代谁都错过,唯独诸葛亮一生都没有说错过做错过一件事情,错了也能借机变成正的。他心里一拧,猛挥羽扇,大声道:“休要多说,来日自见分晓,送客。”

“哎?”庞统一头雾水,眼瞅着诸葛亮气呼呼进了草堂,他急忙追进去。

两旁跑出来书童,挡住了庞统,道:“先生请回吧,我家主人不见客了。”

庞统大惊,望堂里喊道:“孔明,我可是代表秦公来请你的。”

“多谢美意,小弟现在还不打算出山。”堂中传来诸葛亮的声音。

庞统就蒙圈了,回头道:“三位兄长,这是怎么回事?”

孟公威道:“持才傲物,年轻气盛。”

崔元平说了刚才诸葛亮的言论。

庞统吃了一惊。

石广元道:“这是拗不过来,想来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我也没时间在这里等他呀!”庞统烦恼道。

又三日过去。

这一日草堂前,庞统请不出诸葛亮,时间不等人,他就说道:“告诉你家主人,秦公虚位以待,切不可意气用事。”

孟公威道:“士元不必多说了,里面那位自比管仲乐毅,千年以来,敢这么夸自己的,唯有孔明一人也,非吾等凡夫俗子能够相提并论。”

庞统无奈,只好和崔元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离开了隆中。

诸葛亮走出了草堂,“走了?”

书童道:“走了。”

“就这样走了!如此没有诚意!”诸葛亮大怒中,道:“既然无人看重于我,但我干成惊天动地的大事,让那些人后悔。”

书童暗道:“庞先生也真是的,既然已经请了二次,怎么不请第三次。第三次,我家先生就出山了。”

诸葛亮在堂中来回度步,不时看看挂着的天下形势图,顿感虽是火中取栗,但也不是没有机会。他定下心神,就给自己算了一卦。看卦象不凡,喜道:“天命如此,专教我作成大事。”

于是诸葛亮叫来书童,道:“找人去打探刘皇叔的消息。”

“那位刘皇叔?”书童道。

“新野那位。”

诸葛亮观天下诸侯,曹操已经消失了,江东孙策虽然强盛,但是秦峰的大徒弟,十分孝顺,比及秦峰一到,这悟空本事再大,也翻不出他师父的手掌心。西凉是秦峰的四徒弟,也跟孙策一样。

而荆州的刘表快老死了,听说棺材和墓地都选好了,每日里就是颐养天年,根本没有雄心。刘璋那边地域攻击太严重,去了遭受打击,没准还有性命之忧。

诸葛亮已经成竹在胸,专要某些人好看,就打发人去探听刘备的消息。

另一方面,庞统带着崔元平他们三人,回到了许昌。

这已经是十一月了,中原飘雪。

温暖的大堂中,秦峰高兴的召见了崔元平三人。比及听到诸葛亮的事情,脸一沉。

崔元平急忙道:“秦公,孔明年轻不懂事,过一段时间定然会领悟的。”

秦峰微微一笑,也就不当回事了。如今他坐镇许昌,转为安抚中原各州百姓以及士族。而崔元平三人皆是士族名士,秦峰就让他们三人,加入改革中原士族的工作中去,待得改革有成,另有重用。

秦峰收复中原的大战,前期虽然颇有困难,但后期十分顺利。这让他可用的兵力突破了三十万,并且他的人望和政策,让中原地区并没有陷入更替的混乱当中。而他早年囤积的粮草物资,让他的物资很充沛。

这让秦峰,就有了顺势南征的打算。

军师们纷纷赞同继续南征。

田丰进言道:“荆州刘表,无能之辈,虽有二十万兵马,但疏于训练。正是一鼓作气,收复荆襄之时。”

军师们心气极高,多盼秦峰能够早日一统天下。南征中荆州最是关键,拿下荆州,江东孙策可是秦峰的徒弟,大势所趋,就可说服。

于是,秦峰一方面恢复中原地区,一方面调集粮草物资,训练士卒,准备来年开春南征。

另一方面,隆中。

“先生,刘皇叔如今做客水镜山庄,只不过水镜先生不在家,刘皇叔一直在等,整日里就和山庄的学子谈论天下大事。”细作汇报到。

诸葛亮挥了挥羽扇,细作就退下去了。

“秦子进三十万大军云集,来年定然南下,不能再等下去了。”诸葛亮思索一番,便感到这次要主动出击,然而他又是犹豫了,“孟公威他们都到秦公那里了,只需我过去后,席卷天下易如反掌……。”

第九百六十九章水镜指点刘备

诸葛亮犹豫了很久很久,从日落到日出。

“那些人都不信我能成就超越管仲乐毅的大业,只有南下,才能成就我!”诸葛亮最终做出了决断。

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是管仲,让齐国从极弱成为当时春秋霸主。

乐毅:他统帅弱势的联军攻打强横的齐国,连下70余城,将齐国从最强拉下了‘神坛’,创造了华夏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于是,诸葛亮确定了目标,先达成超越管仲,再达成超越乐毅。

于是,诸葛亮命人备马,单驱骑,往水镜山庄而去。

一日后。

水镜山庄。

早间诵读声不断。

关羽、张飞也是晨练。读书人晨练读书,他们晨练习武。

“二哥,你都吃了少说一百斤大腰子了,也没见胡子长出来,莫不是秦子进骗你?”张飞嚷嚷道。

关羽有些恼,大红脸特别红,警惕看了看四周,见无人听到,这才安心。他这五缕长髯少了一缕,就多出来一块疤痕,幸亏会搭理,用其他胡须遮挡住了。“应该不会吧,我吃了腰子后,甚有活力。当初秦子进说吃小牛腰……。”

张飞就道:“小牛腰可是珍贵的很,供应不上……。”

古代小牛可是最珍贵的,谁肯杀,并且刘备只有新野小县,穷得很,关羽没得吃。

其实秦峰也是大忽悠,幸亏没被发现,若是不然,二爷非找他锁魂不可。

“三弟,你瘦下来后,精神许多。对练起来,还感到武艺也有进步,千万不可再吃起来了。”关羽关切道。

“俺嘴巴都淡出鸟来了。”张飞恼道。

说话间,就看到刘备出了房间,二爷和三瘦子,各自放下刀矛,围拢过去。

关羽摸着四缕长髯,道:“大哥,在这里已经三天了,见大哥夜谈日谈,促膝长谈,抵足而眠,不知可发现贤才?”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擦了擦眼屎,郁闷道:“别提了,别看这山庄里读书人多,每一个能上台面的。”说完,他就望向早读声传来的方向,摇了摇头。

要说刘皇叔,那眼界自然高,一般人根本看不上。另外,他说的也是真的,这里面的书生,还没有能比过孙乾、简雍的,又手无缚鸡之力。得来的时候,还要照顾,他是不肯招揽的。

“那咱们还是回去了,在这里空耗时日,还不如回去练兵!”张飞叫道。

刘备又是摇头,道:“算算时日,水镜先生就要回来了,待得见到水镜先生,再作打算。”

关羽大红脸道:“或许水镜先生有人才推荐。”

“为兄也是这么想的。”刘备道。

转眼到了下午,刘备去外面转悠了一圈,也没在山中发现隐士,他无功而返。到庄前下马,入至中门,忽闻琴声甚美。

刘备大喜。

“大哥笑什么?”张飞道。

刘备高兴道:“三弟你不懂,这琴声就能代表一个人。听这铮铮之音,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

张飞挠头道:“大哥,我怎么就听不出来?”

刘备笑道:“你听,似山涧小溪,清澈见底,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定然是胸有韬略之人。”

张飞道::“大哥,几根琴弦岂能如此传神?”

刘备摆手道:“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坦则音清。听人弹琴,如观其肺腑也。”

“大哥真有本事,听音乐还能观其肺腑,我不如也。”张飞晃着大脑袋道。

刘备道:“此必定是大贤,我能听出琴音,可为其知音,不胜荣幸!”

刘备就闻声而去,就看到一处幽静的小院里,一人坐在亭中弹奏。一旁竟然有猿鹤起舞,刘备惊道:“真乃神人也。”

他示意关羽张飞不可惊扰,就仔细倾听起来。听到妙处,不禁也和那猿鹤一样起舞。关羽和张飞极为吃惊,“果是知音!”

琴声忽然停止了,弹琴者笑道:“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

刘备急忙走了出来,行礼道:“在下刘备,不知先生……咦,水镜先生!”

“原来是水镜先生,怪不得能够弹奏如此佳曲。”刘备急忙再次见礼。

水镜也是还礼,道:“明公幸免大难。”

刘备果然是逃难来荆州的,一方面惊讶水镜竟然知道,一方面又是忧伤。

水镜请刘备入堂,分宾主坐定。刘备见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果然是不世出的大贤。他不禁想到,若能得水镜先生相助,胜他人十倍。

毕竟郭嘉、程昱、徐庶、许攸、戏志才等人,都是水镜先生的徒弟。若能请出师父,那还怕什么。

刘备心里迫切。

水镜道:“志才得遇英主,可惜英年早逝,玄德公至今落魄至此,真是令人惋惜呀。”

刘备眼圈就红了,“惜哉志才,痛哉志才,若有志才在,断不会叫我如此。”

水镜道:“明公可知为何如此落魄?”

刘备道:“命途多蹇,所以至此。”

“不然。”水镜摆手道:“因明公左右不得其人。”

刘备叹气。

水镜道:“关、张皆万人敌,可惜无会用之人。而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刘备听水镜如此说,便感到应该是推荐大才的前奏,心里高兴起来,面上却是低姿态,悲伤道:“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可惜无人相助。水镜先生乃是我汉室名士,看在我汉室的份上,助我一臂之力。”

玄德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

水镜却是说道:“我只是山野闲散之人,不堪大用,自有胜我十倍者来助明公中兴汉室,公宜访之。”

刘备惊喜,道:“备愚昧不识,请先生指教。”

水镜笑道:“明公可曾听过荆襄诸郡小儿童谣?其谣是这样说得:‘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又道:“此谣始于年末,正是明公来荆州的时候所生,刘景升年迈,无孑遗者,不久则景升将逝,文武零落。天命有归,龙向天飞,应在明公也。”

刘备闻言大惊,又喜,道:“备安敢承当!”

水镜这时候说道:“今天命所归,明公当兴,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

刘备急问道:“奇才安在?果系何人?”

水镜道:“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急切道:“卧龙凤雏何人也?”

水镜笑道:“隆中诸葛孔明,庞家庞士元。此二人高才,重要的是年轻,有为,可托付百年之事,将来不可限量,还在他人之上。”

刘备惊道:“先生,那庞士元今已经在秦……公帐下了!”

水镜笑道:“不是还有一卧龙呼。那庞统性情不稳顽劣,诸葛亮稳重,还在其之上。”

刘备百爪挠心中。

水镜就道:“那就不留先生了,可速去隆中往求之,以礼相待,君臣得宜,何愁汉室中兴?”

刘备大喜过望,其实他也已经不愿意待下去了,恨不得飞到隆中就将卧龙放进口袋里。暗道:“我得抓紧下手,若是不然,没准又飞了!”

于是,刘备大礼参拜,道:“若汉室中兴,永世不忘先生大恩大德。”

刘备起身,就拉着关羽和张飞,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