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呀,是汉献帝!”无垠的广场上,因此汉献帝的出现而沉寂可怕的广场上,突然有童声回荡。
原本这童声根本不会传出去很远,但沉寂中,就格外响亮了。
民众依旧没有动静,都是看陌生人的眼神汇聚在汉献帝身上。这一刻,一生的经历在民众的脑海中划过。
在他们的记忆中,幸福的时光里,充满了秦峰的影像。那和蔼可亲的丞相,那为子民浴血沙场的丞相,那是百姓的大救星。
而在黑暗的时光里,充满了汉室及其走狗士族的丑恶嘴脸。
汉献帝的帝王气势瞬间就没有了,他的气势来自于他统治着天地苍生。有天地苍生的支持,谁的气势不大?就算是最懦弱的人,也会成为霸主。但此时此刻,苍生都是看陌生人看他,他胆怯了,他的气势立刻就瓦解了。
“汉献帝,献……。到底是谁,给朕起了这样的谥号造谣!”汉献帝心底里愤怒。他到是聪明,马上想到这是谥号,同时也是他整日担惊受怕所致。
观礼的刘备大耳朵扇了扇,“献帝?”作为文化人刘备,他马上就猜出这是谥号,不禁疑惑道:“马大人,陛下还没那啥,这就有谥号了,这谥号太……。”
马日磾欲哭无泪,“也不知是谁……。”
刘备大耳朵又是一阵猛扇。
“陛下?”秦峰提醒道。
“哦哦~。”没人支持的汉献帝到底是虚得很,他一阵手足无措,就示意一旁的德全。
少顷,德全的声音就在皇城内外回荡,“朕承天命,膺兹丕运,率循地义,以为人极……。”
诏书中大致是这个意思,汉献帝是天子,奉天承运,统治天下,紫禁城是皇权的无上象征,今日天子迁入新宫,权利中心更替到了这里,因此祭告天地,又告百姓得知。
诏书宣读完了,内外数以万计的百姓,没有想象中的欢呼雀跃,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这太冷藏了,太砸锅了,太丢皇室的面子了。
汉献帝不敢怒,反而尴尬,就说道:“请丞相宣讲。”
场面不能这样,汉献帝下意识就请秦峰出来救场。
徐庶立刻示意司仪。
司仪这才反应过来,大声喊道:“陛下有请丞相宣讲。”
话音未落,呼声一阵高过一阵,先是紫禁城下的秦军将士,随后就是皇城内外百万民众的呼声。
“有请丞相宣讲!”
“丞相宣讲……。”
秦峰上前一步,他顿时成为了这方天地间的中心。民众炙热的目光汇聚在他的身上,就跟刚才汉献帝那会格外不同。
天地苍生气运,汇聚在了秦峰身上,这让他得到了洗涤。他心有感触,应声而发,“华夏,是华夏人民的华夏。紫禁城,是华夏人民的紫禁城。君王的权利,来源于他保护人民责任!”
秦峰的话语在天地间回荡。
一开始,四周死一般的沉静。
但在随后的一刻,皇城内外,数以百万的民众沸腾了。
“华夏是华夏人民的华夏!”
人民疯狂呼喊着秦峰的名字,他们狂热依赖着他们的领袖。
汉献帝脸色大变,摇摇欲坠。
刘备大耳朵猛扇,表情无法控制。
这一刻,秦峰对帝王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历史,因他的诠释,开始发生改变。
华夏不再是一个人的华夏,而是华夏人民的华夏。保卫华夏,发展华夏,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华夏人民的力量,因此团结在了一起。
君王无上的权利,来源于他保护人民的责任。这惊天的全新理念,更在民为贵君为轻等言论之上。
秦峰更加成熟的帝王心术,开始引领这个时代的华夏。
所有人沸腾了,追随秦峰的人更加沸腾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追随主公!”紫禁城下,那雄壮的军队前,将星闪耀的其中之一,赵云激动的说道。
似张辽、徐晃、张郃、甘宁、太史慈、魏延等将,他们仰望着那个人,攥紧了手中的兵刃。
“华夏,是华夏人民的华夏。”城上的文臣中,老贾诩激动的浑身发抖,“凭这句话,我主已超圣贤,教化天下。时机已至,王太常!”
华夏,是华夏人民的华夏。这句话,如同暮鼓晨钟,震彻了所有的人。人们心中华夏的热血,因此沸腾,奔流不息。
激动的王朗几乎是扑出去的,呼喊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第八百九十九章封公建国
王朗这一跪。
徐庶、荀彧他们这些人,跟着拜在地。心中回荡着秦峰的那些话,无法自制。
刘备、马日磾、董承三人就震惊了。“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他们三人对视一眼,便预感到会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汉室的遗老遗少还是有一批人的,但能够登上承天门的,就他们这三。这时候其他人都摆在地,他无奈也是拜倒在地。
一下子,城上就秦峰和汉献帝站着,其他人都拜了。
甲胄声中,赵云他们都是下马,带着甲胄在身的秦军将士,单膝跪地,但手中的战戈,锋芒向天。
紧跟着,广场上数以万计的民众,人浪一般接连拜倒在地。
外围的许多百姓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当秦峰的那些话传来,百姓们沸腾了,纳头便拜。
一时间皇城内外,数以百万的人行大礼,他们是拜他们心中的那个人,他们的领袖。
秦峰只是说了两句话,但这当惊世界殊的话语,却是远超汉献帝诏书的那万字之言。
秦峰不需要拜任何人,他肩负着职责,他拥有着这样的权力。
对于汉献帝来说,秦峰不拜,那再正常不过了。那一天秦峰若是拜了,汉献帝反而会怕的要死。
汉献帝无奈中又深知,这么多人拜,可不是为了他。他因此有些慌,急忙对面前的王朗道:“爱卿有何事启奏?”
王朗又一礼,这才说道:“昔日十常侍、董卓、李郭等先后乱政,汉室陵迟,纲维驰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
王朗语气渐起,“而今呢?丞相谦虚恭谨、礼贤下士,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又宽仁有度,仁政爱民。实乃圣朝之辅,股肱之楷模。丞相大小百馀战,讨蛮夷,征罗马,扬我大汉威名。”
“中原一战,灭伪帝袁术,宵小之辈望风披靡,这才有了如今的复治,新宫辉煌,苍生感恩,汉室得以中兴,实乃丞相之功德也。”
汉献帝脸色开始难看了,暗地里发狠,“秦子进才是乱臣贼子,天下第一奸贼叛逆,伪帝袁术也不及他一根汗毛反叛!这里面……有事……。”他一方面愤怒,一方面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开始害怕起来。
秦峰不动声色,只是静听。手底下的人忠心耿耿,他心里蛮欣慰的。有自己人那就是不一样,措辞就是严谨工整,他听了都不好意思了。
但王朗说的都是事实,大义凛然,底气十足。
众人的精神头全上来了,就等着王朗说重点了。
军师们还好一些,鲁肃、诸葛瑾、费祎、蒋琬等,都是激动的面色潮红。他们都是奔着秦峰来到了这里,满心理念就是追随明主重整河山,如今这要开国了,他们真是激动的很。
刘备大张着嘴巴,大耳朵盘旋,“不好,秦子进要发动了!”
马日磾和董承有所醒悟,颤抖起来。
这时候华歆按耐不住,他出来道:“我大汉四百年来,没有一人的功德能够与丞相相比。但是,丞相竟然仅仅是县侯,令朝廷大失人望,乃至于宵小之辈都已经敢割土称帝了。陛下应该昭告天下,进丞相爵位为公。四海百姓,必定拍手称颂,有德之士,披肝沥胆,则宵小之辈,泯灭也!”
汉献帝惊的连退数步,恍惚一下后,彻底愤怒了。这都是借口,这都是套词,从前秦开始又到王莽,都是这个调调。
马日磾和董承站立不稳,色变中摔倒在地。旁边秦军士兵以及宫中太监,都当作没看见。
汉献帝摇摇欲坠,他眼神来到秦峰这边,又飞快的闪走了。
王朗继续说道:“即位公,依照周礼祖制,当有封国,置社稷宗庙,立文武百官……。”
“啊!”汉献帝脸色大变,九五之尊的他一蹦三尺高。
他这才彻底明白,秦峰不单单称公,还要建国,要在汉朝之外,在华夏的土地上另立新的社稷。他一开始为什么没明白,是因为汉武后,已经二三百年,汉朝没有公爵出现了,人臣的极致就是侯。
所以当华歆提出晋封秦峰为公,并建立昔日的诸侯国,对任何人来说都意义巨大。秦峰就此便可以突破人臣的范畴,真正成为一名有国家、社稷、宗庙、百官的国君。
刘备震惊了,一阵摇晃,就感到背后一个有力的大手扶住了他。他回头一看是关羽,激动道:“二弟,秦子进要陛下加封他为公,还要建国,你知道这……这代表什么吗?”
关羽大红脸格外红,他熟读《春秋》,当然知道封公建国是什么。从周朝大封诸侯国开始,各国君王都称公,那时候虽然周朝是共主,但其实在规格上,各国跟周朝是一个级别的。
后来周朝衰弱了,有齐恒公什么的五霸。后来,就都进一步称王了,周朝反而什么也不是了。
“一朝两社稷,这怎么可能!”
汉献帝要发疯了,也难怪他发疯。从小便接受王权教育的他岂能不知,这是秦峰在蚕食他的汉室。秦峰今日称公立国,来日称王就顺理成章,而后称帝也是合情合理。
“封公建国,秦子进就是被我汉室承认的诸侯国君了!他的地位,几乎和朕一般无二了!”此刻汉室社稷式微,秦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新社稷,那么汉室就和周室一样的下场。
汉献帝瘫在了城头上。
秦峰封公建诸侯国,是关系到未来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虽然秦峰和曹操他们之前也被人称诸侯,但都不是名正言顺的诸侯,列土分疆都是乱臣贼子的举动。但得到汉室认可就不同了,秦峰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裂土分疆。
汉天子、秦国君,一朝两社稷。马日磾急眼了,这天下只能有一个社稷,就是汉室的社稷。他也不知那里来的力气,疯狂爬了起来,咆哮道:“秦峰,秦子进,你只不过是草民出身,你有何资格封公建国!你这乱臣贼子!”
有人出来反对了。
秦峰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封公建诸侯国,对他是意义重大,此刻开弓不会有回头箭。秦峰见识马日磾,冷笑道:“乱臣贼子?马大人这是在说自己吧。”
“什么!”马日磾一愣。
王朗机灵,接住秦峰眼神后立刻出来谴责道:“马大人,记得当初陛下被罗马人捕去后,马大人全力支持立新帝,还和某皇叔宗亲勾结,说到乱臣贼子,马大人当仁不让。而若不是丞相,陛下,您可想到后果!”
“啊!”
“啊!”
汉献帝和马日磾齐声惊呼。
马日磾大叫一声,手捂胸口。他猛然扑到汉献帝脚下,抱住腿叫道:“陛下,老臣当时迫不得已,都是为了汉室。”
刘备大耳朵甩了甩,脸色难堪,往后撤。
“还有这样的事情!”汉献帝大惊。
“将这乱臣贼子,给我带下去!”秦峰挥了挥手,侍卫凶神恶煞,就将马日磾拖走了。
眼瞅着马日磾有去无回,董承惊恐中不敢吭声了。
这时候,王朗道:“当年陛下被罗马人捕去,若不是丞相,能有今日?昔日高祖得诸王相助,不吝列土封疆,今日我汉室中兴,陛下当以祖制,厚赏功勋。”
汉献帝摇摇欲坠。
华歆再次说道:“陛下,请昭告天下,加封丞相为公!”又道:“丞相功勋卓著,前朝无人能比,当加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加九锡!”汉献帝这一瞬间,感到自己的灵魂,已经被拖拽了出去。他无神的双目,在人群中寻找着,终于,他看到了一个自己人,就是他的舅舅董承。
然而董承面对汉献帝的目光,无力的垂下了头。
城上百官齐呼道:“请陛下下诏,加封丞相为公,赐以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汉献帝感到自己的灵魂完全被拖拽走了,但他很快疯狂了起来,他疯狂的趴在城头上,遥指外面的人群,怒道:“秦子进,今日,几十万百姓见证你的僭越,你敢冒天下之大不为?”
汉献帝话音未落,如潮水般的呼声传来。
“封公建国!”
呼声越来越大,
几十万人的呐喊,惊天动地,直冲斗霄,天上的白云都被那呐喊声冲破,太阳越发散发出温暖的春光,照耀着大地。
几十万人的呐喊,身在其中,热血沸腾。身在其外,魂飞魄散。
几十万人的呐喊,犹如几十枚核弹,炸的汉献帝七荤八素,跌坐城墙下瑟瑟发抖。
董承惊倒在地,刘备面色苍白,皆口不能言。
这就是民心,这就是声威,这就是力量,秦峰的力量,在这力量面前,无人能挡。
这是秦峰的力量,这是他全新全新为百姓做事,得到的善果。
汉献帝刚才的话,犹在耳边。而此刻天下苍生的呐喊,无疑给了他一计响亮的耳光。在这呼声中,汉室帝王刘协完全失去了力量。
(年三十了,提前给各位书友拜个早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利,阖家团圆,心想事成。)
第九百章封公建国(二)
有强大的全民力量支持者秦峰,他的称公建国顺理成章,历史上觐见。
汉献帝没有民心支持……。
秦历建安六年,公元199年二月初,汉天子刘协,昭告天下:
“朕以不德,少遭憨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能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丞相,保乂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
后世史书这样记载:建安六年,公元199年,时辉煌紫禁城建设完毕,秦峰主持了迁宫大典。当时皇城内外,数以百万的民众参与了大典,实乃千年来最大之盛况。
大典之上,九卿之一的太常王朗,建议汉天子刘协加封秦峰为公,建国立社稷,以彰其功勋。当时秦峰权倾朝野,然其仁德,犹有过之,民望无人能及。当时内外百万民众,齐声欢颂。
有强大的全民力量支持者秦峰,他的称公建国顺理成章,历史上仅见。
百官复议,三军扛鼎。汉献帝被迫,册封秦峰为秦公,建秦国。加九锡权威之物,以颂其德。
以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十郡作为秦公的封国疆土,于魏郡的邺城建都。
皇帝的国都为公国都城!实乃汉室依赖秦公,一体同心,彰显殊荣之意。但后世史学家震撼,当时秦峰权利,古今第一人。
当月,秦峰建立秦国,立大秦社稷,并建设祭祀大秦社稷之神以及秦氏祖先的宗庙。
从此之后,天下就有了两个正统的社稷,一个便是汉室的社稷,一个便是秦国的社稷。
秦公秦峰,大封秦国开国功勋,汉朝中不少秦峰亲信的大臣都被授予了秦国官位。
秦公任命荀彧为司徒,田丰为司空、徐庶为太尉。贾诩为尚书令,沮授为中尉奉常,庞统为御史大夫、荀攸为大理。王朗、华歆、鲁肃、诸葛瑾、费祎、蒋琬等为九卿,辛毗、陈琳、杜畿,董昭为侍中。
周山为大司农、温恢为郎中令,王朗为魏郡太守,糜竺为黄门侍郎。
不设丞相,设军机处。
自此秦峰统北地,成就霸业,封公立国。消息传来,天下为之震动。
曹操、袁绍、吕布、刘备、刘璋、韩遂、张鲁等人大惊失色,想发檄文谴责,但天下民心所向,他们犹豫一番后,就保持了沉默。
东汉两百年来,秦国为第一封国。秦势力内的文武军民,士气大振。
秦峰于建安六年,公元199年受封,初建秦国,置公国文武百官,设都城于魏郡邺城。就此,他拥有极其完备的国家体系,为他日后即位秦王,乃至于代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他并没有停下脚步。有鉴于北约的衰弱,正所谓趁其病要其命。又建秦国,上下气势如虹,又逢春暖花开府库充盈,正是南征全面收复中原的最佳时机。
秦峰趁着封公建国,气势如虹之际,宣布了南征。
三月初,南征在即。
秦峰召集军机处军师开会,做最后一次统一的协调部署。
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徐庶说了另外一件事情,“主公,如今民间正在形成一股迁入我主国内的风潮。”
“哦?”秦峰示意徐庶说下去。
庞统接口道:“这事情我知道,各地百姓托门路找关系,都想将户籍迁入到秦国内,成为真正的秦国百姓。若不加以疏导,恐会出事。”
秦峰哑然。
这时,典韦进来说道:“主公,赵云等将军求见。”
秦峰立刻让他们觐见。
少顷,赵云、张辽、徐晃、张郃、魏延等在京的大将都来了。
秦峰询问何事。
赵云他们大礼参见秦公,赵云就说道:“军心有变……。”
秦峰一愣,“为什么?”
赵云诉说道:“士兵们都想成为秦国的战士,不想在汉朝当兵。”
秦峰一捂胸口,他刚才其实是吓了一跳,原来是这事。
有感于民间疯狂拉关系迁户口到秦国,而军队也是人心思变。
秦峰和军师将军们探讨了一番,最后拍了板,“军队都是秦国战士,百姓都给秦国户籍。”
如此,虽然名义上秦国只有十郡之地,但已经囊括了秦峰治下所有领土。
来日早朝。
王朗就有本启奏了这件事情,他说道:“民意不可违,当顺从民意,让百姓加入秦国,即为秦国子民,又是汉室子民。此举不但能够平复民意,也是秦室汉室通好之意。”
“通好!”汉献帝当时就喷了。天下哪里有既是这国子民又是那国子民的事情。
汉献帝也是‘伶俐’,看出这是秦峰要将他的秦国覆盖所有地方。汉献帝也明白,百姓成了秦国的子民后,就没人惦记他的汉室了。全地方都是秦国的了,他岂不是成了光杆司令!
但大势所趋,汉献帝深知他没有恩德加于百姓,没有人支持他,他不敢吭声。至此,汉室就连战国时期的周室都不如,一个子民一亩地都没有了。
消息一经发布,秦峰治下一片欢呼之声。各地百姓以秦国子民为荣,各部将士以秦国战士为荣。
一时间,地方、军队气势如虹。
秦峰也就此开始南征,并在出征之前,晋封麾下将军位。
晋封赵云为秦国大将军,典韦为骠骑将军,许褚为车骑将军,张辽为卫将军。徐晃为征东将军、张郃为征西将军、魏延为征南将军、高顺为征北将军。
张燕为镇东将军,太史慈为镇西将军、甘宁为镇南将军、纪灵为镇北将军。
郭淮为领军将军,郝昭为安东将军、周仓为安西将军、廖化为安南将军,其余朱灵,孙礼,王凌,田畴,冯习,李通,吴班,晏明,雷薄,张既等依次晋封。
秦国公秦峰,全面南征,拉开了秦国统一中原的序幕。
然北约曹袁吕三人,也是兵强马壮,又团结一致。
秦国公秦峰VS北约曹袁吕,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一时间,天下人的目光集中在了黄河两岸,集中在了中原地区。
第九百零一章全面南征
公元199年三月下旬,秦公秦峰檄文天下,北约私藏玉玺,不肯交出,图谋不轨,奉诏南征。遂起马步军二十余万,开始了征讨中原地区的南征之战。
消息传出,天下一片哗然。人多说北约诸侯可恨,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却做出私藏玉玺的忤逆之事,真是挂羊头卖狗肉,外表忠义无双,内里却是阴险奸诈。
一时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北约,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是秦峰自从黄巾起兵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全面作战,不亚于后世的雄师过大江。
所以秦峰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徐庶、田丰、沮授、贾诩、庞统五位军师随军出征。
荀彧、荀攸留守邺都,秦峰又调来,鲁肃、费祎、诸葛瑾、蒋琬为军机处行走,和荀彧他们一起主持后方政务。
而朝廷官员琐事的管理,有华歆、王朗、杨彪协调。
地方军务上,张燕镇守并州,田畴镇守幽州,高顺镇守冀州。
沙摩柯坐镇黑衣卫,监控官员。
情报卫指挥使林新负责各地情报工作。
司隶州将会成为进攻关东的桥头堡,这里的关东,是指虎牢关以东。
秦峰兵分三路,围攻关东。
他委派大将赵云为中路统帅,张郃为副,徐庶为随军军师,又有周仓、廖化、郭淮为副将,领军七万,以虎牢关为前哨,窥伺衮豫二州。
另委派张辽为西路统帅,魏延为副,田丰为军师,又有郝昭、冯习、李通、吴班等将,大军六万,兵出黎阳,经白马这一路进攻衮州。
秦峰亲自统帅七万大军,是为东路军。麾下徐晃、典韦、许褚、纪灵、孙礼、张既等将,贾诩、庞统、沮授为军师,攻商河进兵青州。
又令太史慈和甘宁的水师,全面准备送陆军渡江。
秦峰这一路最为重要,他的意图十分明确,以最快的速度灭掉袁绍。
他选择袁绍为突破方向,这源于袁绍是北约成员里面最弱的。
袁绍连年作战,兵马损失极大。前番他的长子袁谭伙同郭图打掉许攸的南阳派后,官员将佐牵连深广。郭图重新上来后,大肆在地方安插颍川派的官员,这些官员到任后,驱逐侵吞昔日许攸那批人,袁绍治下的政务军务一片混乱。
政务军务的混乱,让袁绍的元气毫无回复,时至今日,偌大的青州只有二万正规军。
而青州民心向秦,渴盼得解放。
对于秦峰来说,这是最佳的进攻时机,他带上了许攸,毕竟许攸对袁绍治下很熟,或有大用。
……
秦峰起兵三路,进攻中原。
又派使者去江东找他大徒弟孙悟空,约攻合肥。
又派使者去长安,约四徒弟马悟道的老爹马腾派兵支援。
秦峰使者到达江东后,孙策二话不说,点兵五万,准备进攻合肥。
合肥是进入江东的前哨站,同时也是江东进入中原的重要军事地点。
周瑜等人对于孙策进攻合肥,高度赞同。
另一方面,秦峰的使者来到了长安。
马腾这几年据长安发展的不错,兵精粮足。
然马老爹对于出兵帮助秦峰犹豫不决,就对马超道:“韩遂狼子野心,常有吞我之意。”
马超说道:“父亲多虑了。韩遂当初口蜜腹剑,如今终是露出野心,其虽有八部将之勇,但守备有余进攻不足。若我师父对北约取得胜利,得到我师父的支持,消灭韩遂易如反掌。”
马腾听从的了儿子的建议,便派一万精锐铁骑交给儿子,又让马岱、庞德随军,进入中原支持秦峰对北约的作战。
……
秦国公秦峰起兵二十余万,兵分三路进攻中原。
消息传来,天下为之震动。
北约成员们慌了神。
尤其是青州之主袁绍,接到秦军七万云集北岸,又是秦峰亲自领兵,又是对青州二万袁军形成压倒性优势。袁绍当时头大如斗,便感到天塌地陷,毛都炸了。
袁绍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派出使者去曹操和吕布那里,请求协防秦峰。
另又召集麾下文武开会。
青州,北海。
大街小巷,到处都在传秦国公南下的消息,百姓窃喜。
“这下好了,大救星要来了。”
“小声些,让官狗听到,小心被迫害。”
偌大的北海城,嗡嗡都在说这事。
袁绍官署里,气氛格外凝重。
郭图、辛评、逢纪,颜良、文丑、鞠义、高览、高干、淳于琼、蒋義渠、吕威璜这些人都来了,个个脸色不好。
堂上袁绍头大,走来走去,“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我北约共同体防区还未建成,秦峰就来了。如今我青州只有二万兵马,如何抵挡秦峰七万残暴之兵!”
对于袁绍他们来说,秦军太残暴了,没一个好人。
郭图愁眉不展,自从消灭了袁术后,吕布就在整顿淮南。而在青州,郭图也是一直在整顿许攸留下来的烂摊子。这让北约共同体的建设,一拖再拖。
其实郭图心里也明白,秦峰就是趁机来攻的。
“郭军师,如何是好?”袁绍惊问着。如今没了许军师,只有郭军师了。
众人都看军师。
郭图脑筋急转弯,道:“主公莫忧,秦峰自大,三路进兵我北约。这也能看出秦峰心虚,不敢和我北约正面一战,这才分兵牵制我北约力量。可联系曹操、吕布,分头拒敌破之。秦峰来我对岸,欺我兵少,可招兵马对敌。”
袁绍听郭图说的有条理,心里稍安,问道:“兵从何来?”
郭图道:“主公四世三公,士家魁首,可约谈各家士族。言秦峰此来,若不能胜,各家灰飞烟灭。各家恐秦峰土改政策,岂会不出力?可得钱粮二十万,兵马当有二万。主公这就有了四万大军,可以四万大军为根基,收拢军奴壮丁无数,以为进兵前部。”
袁绍大喜,马上采用了郭图的建议,当天晚上,袁绍就约见了各家士族。
各家士族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不能让秦峰进入青州,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家兵的出家兵。但各家士族也是说了,待得胜利,好处不能少。
袁绍又得钱粮,又得兵马,满口答应瓜分秦峰土地。
郭图算的也是准,果然得钱粮二十万,也就是二十万大军一年的粮食。又得士族家兵二万,充实军队。
袁绍既得兵马,就一路抓壮丁前往商河守备大营。各地郡县顿遭苦难,进十万户家庭遭殃。这也让袁绍在民间的名声直坠谷底,百姓渴盼秦峰到来。
比及来到商河守备大营的时候,袁绍已经是猛抓了十万壮丁。
至此,袁绍又有钱粮又有兵马,声势一下子就起来了。便带十四万大军,郭图为军师,辛评逢纪为谋士,颜良文丑鞠义高览为大将,就在商河守备大营布下了阵势。
袁绍商河守备大营对岸,就是秦峰的江北大营了。
“什么,袁绍抓了十万壮丁,二万人这就成了十四万大军。”秦峰听到这消息,一阵无语。
原本他手中七万大军,打算一鼓作气干掉只有二万人的袁绍。然袁绍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不会坐以待毙,如今二万摇身一变翻了七倍的兵力。
秦峰的兵力反而劣势了,他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另一方面,秦军张辽部,正在猛攻曹军白马城,以便得到一处南岸据点。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小毅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祝愿大家从这金鸡报晓的大年初一开始,天天大吉又大利喽。)
由于过年事情多,走亲访友,只有一更了。
第九百零二章多点对峙
秦军南下,中原动荡。
中原的北约组织中,占据衮州、豫州的曹操势力最强。闻得秦军南下,曹老板点起一十二万兵马,调遣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夏侯恩、曹休、于禁、李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