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在袁绍的连横之后,秦峰顺利达成了合纵。

冀州因此风云际会,龙虎齐聚。秦峰、曹操、刘虞,袁绍、吕布、公孙瓒,六方势力汇聚在了冀州。三对三,冀州之战,顿时成为了天下的焦点。天下十几路诸侯,个个垫脚伸脖子,等待这场决定北方未来的战役,又将如何发展下去。

纵横,合纵连横简称纵横,乃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六路诸侯汇合在冀州,也是一次合纵连横。吕布在西,袁绍公孙瓒在东,就是连横。刘虞,秦峰,曹操,南北一条线,就是合纵。

十字星的焦点汇聚在邺城,邺城是秦峰的大本营,有他亲自镇守。邺城若是有失,合纵就失败了。

幽州军五万,在阎柔田畴的率领下,南下进入了冀州中山郡。曹军五千,在夏侯惇夏侯渊兄弟的带领下,从白马渡江北上,进入冀州清河郡。

秦峰、刘虞、曹操的兵马会师冀州。

当袁绍、公孙瓒、吕布三方得到消息后,他们连连受惊,没想到秦峰瞬间来了两位帮手,形势虽然没有出现大逆转,但已经和之前大大不同,他们不得不暂时停下了攻势。

191年八月,袁绍、公孙瓒、吕布秘密会晤与信都。

袁绍三巨头不分先后,三角坐在堂上。堂下,各有大将谋士列席会议。

“没想到,刘虞那老不死的东西,竟然派出五万兵马支援秦峰。我不得不暂时采取守势。”公孙瓒颇有阳光魅力的面庞,却是一种别样的狰狞。

吕布不屑道:“尔等无能,无力破敌。”

三巨头里面,要说兵力雄厚,袁绍连败秦峰手中后,就是吕布兵最多了,如今只有吕布保持了对秦峰的压制态势。

公孙瓒大怒,袁绍急忙止住,道:“如今重中之重,还是守备邺城的秦峰。若是温侯能够尽快破城,秦曹刘三家的合纵之势立刻瓦解。”他又说道:“我和公孙将军这边,暂且守备,牵制敌人兵力。温侯想办法尽快破城吧。”

袁绍此刻心里有些怪异,就在一年前,众人还在战吕布,而现在,竟然是和吕布联手。这个世界,变化真是太快了。

吕布心里不满,但不知如何表达,就去看陈宫。

堂下的陈宫起身,道:“诸公,邺城的确是合纵的关键所在。但秦子进征调百姓助战,若是强攻,我主兵力损耗严重的话,就算是能够破城,也破不了合纵的形势。”

袁绍和公孙瓒打算让吕布不惜一切代价破城,而他们得利,吕布方面是不会同意的。

“我早有一计,可助吕将军不费吹灰之力攻破邺城!”这时候,袁绍的军师许攸站了起来,遍视三巨头外的其他人,傲气的模样。(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七章断粮之危

“各路兵马,暂缓攻势。有我主和公孙将军牵制敌军兵力。温侯继续围城,邺城中五十万人口的消耗巨大。眼看秋收就到了,秦峰无法秋收,邺城五十万人就会断粮,不攻自破。”

许攸说到这里,傲视众人,自信满满。

也就是说,袁绍和公孙瓒牵制住其他人力量。让吕布能够单独面对困守孤城的秦峰,秦峰若是毁于一旦。曹操一定就走了,刘虞根本不足为惧。

陈宫惊讶的重新审视许攸,“子远先生真不愧是司马上师的高徒,此计大妙。不过,若是秦子进撤兵解邺城之围呢?”

许攸看出了陈宫的担心,他刚要说什么,忽然看到袁绍不悦,心里一个机灵,急忙跑到堂上耳语道:“主公,陈宫在担心我们过河拆桥。秦子进若是撤兵解邺城之围,我们正好进兵收复地方,给吕布个定心丸吧。”

袁绍这才明白过来,脸色缓和了,立刻起身发言道:“若真是如此,我袁绍必定与温侯一起,再次兵围邺城,此次联合不消灭秦峰,绝不收兵!”

公孙瓒这才明白过来,也是说道:“温侯放心,到时候秦峰只剩下孤城一座,我们三家联手围城。”

袁绍想起前番他就被秦峰围在信都里面,若不是吕布出兵邺城,恐怕他现在早就败了。袁绍又道:“子远的主意绝妙。”他就对吕布道:“若用此计,不费一兵一卒,就能破邺城,温侯还有何话说?”

吕布去看陈宫,后者微微点头。吕布长身而起,冷笑道:“既如此,南北之敌,就交给二位了。秋收之时,切看某成全功。”

在这次会议上,三巨头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划。袁绍和公孙瓒会牵制住南北的敌人,使得吕布得到兵围孤城的机会。切断邺城和外界的联系,秦峰粮草耗尽,不攻自破。

……

月后。

邺城,秦峰已经开始面临断粮的危急。

秦峰和他的军师们,面对三家分秦的危急,设计了许多办法应对,如今援军也已经到达中山和清河的战场。但秦峰他们无法凭空变出粮食。

敌人是狡猾的,他们也有他们的办法,他们做出了应变,围困秦峰。若是此刻的秦峰调回兵力破吕布的围城,那么公孙瓒和袁绍一定会大兵推进。到时候,就算能够破了吕布,秦峰也只剩下孤城一座,最终的下场也是一样。

转眼到了九月,金秋时节,大地一片金黄色。尤其是冀州富庶,广阔的耕地里皆是等待丰收的粮食。

这一日,秦峰登上城头,遥望城外远处金黄色的田地,却是眉头紧锁,艰难的模样。

一个月的时间,吕布没有攻城,而在中山郡的安国战场,清河郡的界桥战场,双方僵持着。

只要能秋收,秦峰的粮食会十分充裕,然而无法完成秋收,城中五十万人就要集体断粮。

田地里开始出现秋收的身影,那是吕布军正在挟持城外的百姓收粮。

“主公,我军的粮草,今天就会耗尽,除非……。”徐庶艰难道:“除非不给百姓粮食……。”

秦峰的军粮储备很多,但是,城中五十万普遍百姓可没有这么多余粮。秦峰用军粮去救济五十万百姓,军粮很快就没有了。

“若没有百姓帮助我们守城,我们也坚持不到今天……。”秦峰黯然道。

晚上的时候,邺城百姓断粮了。百姓的情绪开始不稳定起来,这根本无法瞒住城外的敌人,秦峰的形势变的巍巍可及。

敌人是狡猾的,他们用正确的策略,围困秦峰在邺城之中。

邺城是战略要地,不能放弃,秦峰因此毫无办法,明知敌人会围困,他也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敌人算准了秦峰不能放弃邺城,一步一步将他逼入到了绝境。

191年9月的第三天晚上,邺城就断粮了。当百姓领不到粮食,得知没有粮食后,难免乱套。

城外。

宁静的黑暗之中,陈宫倾听到了邺城传来的骚乱声,他已经在这里等了太多天了,终于让他听到了这样的声音。陈宫大喜过望,“快去请主公来。”

少顷,赤兔马带着吕布来到。

陈宫遥指邺城,“主公静听,邺城忽然大规模骚乱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秦峰断粮了。”

吕布耳目轻灵,听到后面露狂喜。他等了太久,已经迫不及待看到秦峰跪在他脚下的模样,手中画戟一舞,“攻城吧!”

“现在还不到时候。”陈宫胜券在握的模样,对副将道:“不分昼夜,严密监视城中。”又对吕布道:“等待城中大乱的时候,就是我军攻城之时。”

城内,各处百姓领不到粮食,的确有些乱,嗡嗡全城议论着,但并没有骚乱。

秦峰府邸。灯火通明的议事厅,压抑的气氛,渐渐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仿佛划一根火柴,被浓缩挤压的空气就会轰轰燃烧起来。

“主公,恐怕需要您亲自出面,解释一番,才能安定军心和民心。”荀彧心绪低迷,徐庶摇头叹气。他们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秦峰苦笑,他没有粮草,又能对百姓说些什么?

然而身为主公,只有他出面,才能安抚下来。秦峰只能抱着挨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情,走出了府邸。

路上,荀彧和徐庶还在讨论。

“看来,是到了放弃邺城的时候了。”荀彧心怀对未来的忐忑,焦虑道。

但是放弃邺城,又退去那里?如今,秦峰已经退无可退,放弃邺城,敌人完全可以追着他去下一个城。而再没有邺城这样的雄城供他坚守,他定然支持不了太久。或是流亡,或是成为阶下囚。

“背水一战!”徐庶望着乱糟糟的城区,“这么大的动静,吕布一定能够猜测到,他大胜在即,一定疏于防范。”

荀彧左思右想,道:“民兵欠缺训练,我军能够动用的兵力不过五千,此策没有必胜的把握,若是败了,却是万劫不复。”

徐庶知道荀彧指出的是真的,犹豫不决。

秦府后宅。

蔡琰找来了甄宓、甄姜二位甄夫人,还有伏寿夫人。虽然秦峰一直尽可能淡化外敌入侵的事情,但数月的围城,又怎能真的瞒过夫人们。府外的吵闹声全府可闻,蔡琰就从下人的口中得知,城中已经断粮了。

没有粮草,形势巍巍可及。

(感谢,“席卷天下灬丿龙涩”的飘红打赏。感谢“席卷天下灬丿啊新,席卷天下灬。丿Z梅果,席卷天下灬。丿东邪,席卷天下灬丿醒,北方女妖,逝去独舞,言语之中,大白菜狐狸等兄弟的打赏支持。改版后看不到十名以后的了,然而虽然无法一一感谢,但小毅感恩在心。

哈~,席卷天下灬丿的家族,更加壮大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八章娘家人出力

蔡琰神情凝重,道:“我们虽然是女人,但也要尽可能的帮助夫君。我打算请见我的父亲,设法说服城中富户,帮助主公。”

蔡琰冰雪聪明,深知普通百姓虽然没有了余粮,但大户人家里,却有很多余粮,拿出来就能够度过危急。

“夫君为我们受苦,我们心痛,却不知如何帮助夫君,我们都听姐姐的。”

“这就请见父亲,拿出家中粮食,帮助夫君。”

“姐姐您说吧。”伏寿、甄家姐妹三人接连说道。

这时候的外面,秦峰正在安抚百姓,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渡过这次的危急。

百姓信任秦峰,几顿不吃饭,他们也能挺住。不过有百姓走了出来,道:“主公,城中大户人家,不愿拿出粮食同舟共济。现在主公没有了粮食,但他们家里却还有许多粮食。”

“这件事情本侯会考虑的,乡亲们坚持一下,总会找到办法。”

百姓信任秦峰,忍着饥饿,渐渐散去。

秦峰的心,却是更加艰难起来。一顿饭能够忍住,十顿饭不吃,百姓岂能忍住?饥荒中,吃人的事情都能发生,还有什么事情无法发生?

“城中富户……。”秦峰考虑起来。

城中富户,就是指士族大户了。历史有记载,鲁肃家就是大户,家里有两囤粮食,指了一囤粮食,就解决了孙策军的吃饭问题。邺城繁华,大户极多,可比鲁肃的大户不少。

荀彧心里一惊,忙道:“主公,粮食是城中士族的底线,他们不会轻易拿出粮食的,若是逼的急了。各家皆有数百不等的武装家丁,若生动乱,吕布必定趁机攻城……。”

士族豪强,都是土皇帝,他们有武装家丁,也就是私兵,来控制土地。光武帝能够建立东汉,就是得到了豪强的支持,各家数百数千的兵马汇聚起来,为光武帝得到了天下,他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特权,势力更加庞大。

而秦峰新得冀州,没有获得改革地方士族豪强的时间。他有十足的把握收缴士族豪强的粮食,杀个鸡犬不留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不能不考虑城外的吕布军,秦峰对内镇压士族豪强,就无法对外了,反而是被内外夹攻。

秦峰因此犹豫不定,黯然回家。

他刚回到家门口,就听敞开的大门里,传来声音。

“捐钱捐粮,马上回去将那些老家伙们召集起来。别整天就跟我说好听话,该拿出实际行动了。”老丈人甄逸豪气万丈道。

“有道理,我回去就写一篇檄文,痛骂袁本初这个兔崽子。四世三公的颜面,都被他一个人丢尽了。”蔡邕老气横生。

说完二人就看伏完,伏完白眉一阵乱跳,“我又写檄文,又捐钱粮。”

于是乎,老丈人们行动了起来。出门一眼,就看到了秦峰。

老丈人们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顿时围了过去,甄逸道:“女婿勿忧,你不好出面,我去对他们说。面子他们是要给我的。”

蔡邕跟着说道:“老夫也豁出去了,谁若是不出力,老夫就将其写在檄文里,传檄天下儒士手中,好好给他们露露脸。”蔡邕天下鸿儒,这话说出来十分硬气。

“女婿,我们都支持你,我回去就把家里的粮食全给你运过来。”伏完拍着胸脯说道。

秦峰一时间心里暖洋洋的。

一直愁眉不展的荀彧和徐庶对视一眼,他们没想到主公的老丈人们这么开明。有他们出面,就要比秦峰亲自出面好的太多。其实呢,老丈人们一点都不开明,反而“私心很重”。他们把孝顺的女婿当儿子一般,儿子有难,他们豁出命也要帮。若是别人,打死他们,他们也不帮。

三位老丈人分工明确,蔡邕、伏完二人是士家的老前辈,就负责士族大户这边。甄逸大商贾,他就负责城中商贾这边。

邺城富庶,富户之多,不在当年的洛阳之下。

第二天一大早,全城的商贾都来到了甄逸的府邸上。

甄逸大早起就开了“慈善酒会”,商贾们一听是要捐献,顿时没了动静。商人重利,甄逸知道没有好处,实难打动他们,便说道:“我女婿,最是重视商道发展商业,当初他执政洛阳,商贾兴盛,就可见一斑。今日你们若是出力,来日我手里的华夏商会的一级代理权,少不了你们的二级代理。”

商人们顿时来了精神,对于他们来说,甄家的崛起就跟一个传说一样。甄家一开始只不过是中游的商贾,为何很快就富甲天下,就是因为拿到了华夏商会的代理权。而当年的华夏商会,几乎垄断了天下商道,但凡能够靠近华夏商会的全发财了。

甄逸许下了好处,又吓唬道:“吕布你们都知道吧,可是董卓那里出身的,比董卓还狠,当年可是将长安洛阳的富户一网打尽的。他若是进了城,我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名声在这一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到会的商贾们都有精明的头脑。吕布若是进来,供奉索要一定不会少,还没有代理权。

甄逸又开始忽悠,道:“士家那边,蔡老先生出面了,士家会支持冠军侯。”

蔡邕天下鸿儒,累世经学的士家那里,他就是祖师爷辈分的,谁见到他都得跪。商人们立刻作出了“风险投资”的决断,“投资”秦峰这边是不二选择。

另一头,蔡邕发下了“鸿儒令”,召集邺城士家儒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名士崔琰了。

崔琰是清河崔氏,就和与秦峰作对失败的博陵崔烈不同。崔琰原本是在北海郑玄那里求学,黄巾围攻北海的时候回到了邺城,没想到邺城也被围了。

“上师,晚辈家里也没有余粮呀。”

士家累世经学,到了蔡邕这里,无论到来的是家主还是嫡子嫡孙,都是儒家之士,都是蔡邕的晚辈。

这些人家里累世为官,言传身教处世之法,就比商人难对付多了。对于士族来说,无论谁掌权,他们的地位都不会动摇。所以到了一定情况下,他们就不会帮助弱势的一方了。

蔡邕这里遇到了困难。

其实,秦峰依靠人民的力量,拿下士族易如反掌。但此刻吕布大军在城外,这个时间段是个特例,让他暂时无法行动。(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儒家除名

蔡邕和伏完二人,坐在堂上。堂下坐满了各家士族来人,一个个也是愁眉苦脸,一副有心无力的模样。

邺城士族大多不愿意出力,少数愿意出力的,也就不动声色了。

老蔡邕怒了,但他早有手段,就在堂上,唤出冀州名士崔琰,道:“季珪,你的《理学》,学习的怎么样了?”

说起理学,崔琰精神一振,行礼道:“上师,《理学》博大精深,亏得有郑玄上师见解,晚辈学之,如醍醐灌顶,对我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蔡邕点了点头,十分欣慰的模样,道:“季珪好学,义理双全,乃是我儒家不可多得的后起之秀。”

崔琰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真是高兴坏了。

蔡邕就问所有人,道:“汝等《理学》新说,可有所得?”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说后,士族就把持儒家经学,从而以累世经学,累世为官。而平民百姓认个字,都不可能。士族皆以儒家思想为思想,以成为儒家鸿儒为荣耀,还在当官荣耀之上。毕竟当官不一定成为名士、鸿儒,而名士、鸿儒想要做官,太简单了。不想当官,皇帝还求你来当官。

在座的儒士听上师问经学是否有成,谁愿意说没有成就?因此齐刷刷道:“《理学》博大精深,亏得有郑老上师、蔡老上师注解成书,晚辈学之,如醍醐灌顶,对我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好好好。”蔡邕十分欣慰的模样,“你们都是虚心学习,有我儒家浩然正气的好弟子,孔圣人若得知,也会十分欣慰的。”

一时间,满堂和气,人们遗忘了刚才的不快,儒家的浩然正气勃发,正气就在堂中震荡飞扬,儒士们也得到了一次洗涤。

谁知,蔡邕忽然变了颜色,拍案而起,遍指所有人,咆哮道:“不孝子弟,诺诺腐儒,混账东西。”

“啊!”所有人全懵了,受惊中齐刷刷小学生一般的起立,看到蔡邕须发皆张,愤怒的雄狮一般,全傻眼了。

蔡邕大怒,喝道:“你们这群兔崽子,你们学习《理学》个个醍醐灌顶,如今《理学》思想的开创者,新圣秦子先生面临绝境。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不出力,你们真是儒家的耻辱。你们还学什么浩然正气,还学什么理学新说。你们就是人面兽心,就是败坏我儒家道德的伪君子!”

伏完早有准备,拿出纸笔,配合中狠狠道:“除名,伪君子全部除名!”

“除名!全部开出儒籍,这就全部记下来,送到曲阜城内衍圣公府,再到孔庙祭告圣人公今日之事,全部通通除名!”蔡邕当时就提笔写字。

扑腾腾,与会的儒士全部惊倒在地,吓的肝胆俱裂,心惊肉跳。

除名,对于儒家学子来说是最严重的,身败名裂,成为庶民,一辈子完了。除名也不是随便除的,需要有大恶。而就在刚才,在场的儒士们大谈理学正宗,醍醐灌顶。而理学的开创者身受大难,弟子却是不管不顾,这般忤逆,不尊师重道,已经是大恶,除名板上钉钉。

除名后,这些人全完了,紧跟着还会被家族除名,身败名裂,要饭的都不如。

崔琰连吞三大口惊液,发疯一般冲上堂,抱住蔡邕的手腕,噗通就跪了,惊呼道:“上师,弟子知罪了。弟子这就回家,全力支持秦子上师,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蔡邕冷道:“你可是自愿的。”

“绝对自愿的。”崔琰举手发誓,“没有比今天更加自愿的了,我学理学,是秦子上师的弟子,岂能不尊师重道?如今师父有难,我作为弟子如不帮助,岂不是禽兽不如?我跟其他人绝对是不一样的,我其实是要帮助师尊们的。”

崔琰说的那真是正气磅礴,大义凛然。

崔琰的话如同捅了马蜂窝,哗啦啦一旁儒士全部狂奔了出来,跪了一地,齐声道:“弟子尊师重道,岂能作出禽兽之事。”

蔡邕哈哈一笑,放下笔道:“我就说嘛,我儒家弟子浩然正气,岂能有不义之举。”

“就是,就是。”伏完道。

弟子们的心里已经是翻了天,心说上师们太狠毒了,这般大规模除名,孔圣人知道了就要诈尸了。他们太憋屈了,但他们学习儒家思想理学正宗,他们就是秦峰的弟子。秦峰有难他们不帮,就是不尊师重道,就是禽兽不如,这样的大恶,必须儒家除名。

蔡邕笑呵呵的又拿出了纸笔,崔琰为首的儒士们一阵哆嗦,惊呼道:“上师,我们已经答应支援了。”

“是呀,是呀。老夫这不是记录一下嘛,季珪,你家支援多少?”说着蔡邕提笔到这张纸,又到那张纸。分明就是支援少了,就是忤逆不孝,就要除名。

崔琰心里一阵哆嗦,急忙道:“上师,我家出三百府丁,三千粮草。”他急忙解释道:“我家的家兵多在地方上,城里只有这些人了。”

这就是三百人,三千人一年的粮草,蔡邕还是比较忙满意的,点了点头,就在支援的纸张上记录了下来。

崔琰大松一口气,终于不用被除名了。除名太可怕了,就算是名士崔琰也吃不消。

其他人就更吃不消了,急忙一个个上前,报出支援的数目。

一百到三百不等的武装家丁,最少的也有五百人一年的粮食。几十户加起来,数目着实不少。

蔡邕乐呵呵的,“你们都是我儒家的好弟子,看来打小《弟子规》没白背,知道尊师重道了。”

崔琰等人肉痛中,“弟子规……。”他们一阵赔笑和苦笑。心说这样的上师多来几个,我们就要倾家荡产了。

天下一共三位鸿儒上师,蔡邕、郑玄、秦峰。然而就算是蔡邕和郑玄这两位鸿儒上师,也很难让他们拿出家财。毕竟蔡邕和郑玄的弟子有限,人家不是自己的弟子,很难要求什么。

但秦峰就不同了,秦峰提出理学新说,天下儒士争先学习。他因此是天下儒士的师父,就算是蔡邕和郑玄,严格来讲,也是秦峰的弟子。古往今来能够与秦峰相比的圣贤,也只有孔圣人了。也就是说,只有孔圣人和秦峰,曾教导过天下所有的儒士,其他人都有局限性。

秦府后宅。

蔡夫人,月夫人,卞夫人,伏夫人,貂夫人,甄家姐妹,褚夫人,还有少数民族的匈奴夫人大玉儿,乌丸夫人黛雅,老秦家的女人们都在。

秦峰一会拉起这位夫人的手,一会拉起那位夫人的手。甜蜜又惭愧的样子,“夫人们费心,真是惭愧……。”

蔡琰说道:“夫妻本是一体,夫君这说的是什么话……。”

“嘿嘿……。”秦峰挠了挠头。

黛雅和大玉儿草原女儿的模样,黛雅说道:“蔡姐姐为何不同我们说,这就写信一封,还需夫君派人送到聚集地,我弟弟得知,一定派兵支援。”

大玉儿不甘落后道:“父王若是得知,一定派兵来援。”

这倒是两路帮手。

“还是我老秦家的女人厉害,秦门女将!”秦峰哈哈笑道,夫人们娇羞中。

“老爷,蔡老大人他们来了。”小兰儿来报。

秦峰来到前厅,就看到三位老丈人喜不自胜的模样,他这心里也就踏实了许多。

三位老人家犹如老顽童献宝,争先恐后。甄逸道:“女婿,妥妥了,这是清单。”

“女婿,士家全摆平了,这是清单。”蔡邕道。

秦峰拿过来一看,各家共计支援“武装家丁”上万,又有数万粮草,足以支持一段时间。秦峰暗暗咂舌这笔财富,怪不得董卓要抄家洛阳。

秦峰起身一礼,道:“多谢三位老泰山,但凡女婿能够度过难过,皆是老泰山们所赐。”

老泰山们乐呵呵的,眼眶里有了闪光,道:“女婿不可这么说,我们是一家人呢。”

一家人。秦峰这个孑然一身来到东汉的后世小伙,顿感家的温馨。这也是他的赤诚得到的结果,太多人家,女婿岳丈为了钱财打的头破血流。

秦峰亲自送老泰山出府,马上就召集军师们开会。

军师们到来,听闻募集的支援后,实在震惊。这一下,秦峰就有两万多可以动用的兵力,可用的战略就丰富了起来。

秦峰说道:“我已经派出了使者,请匈奴王赛桑进攻吕布的并州,乌丸王塌顿进攻公孙瓒的北平。相信有这两路,一定极大牵扯吕布和公孙瓒的力量。为我军未来的反攻,打下基础。”

不过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毕竟粮草依旧是有限的。

荀彧提醒道:“主公,城外的吕布已经开始秋收,收的可都是冀州地里的粮食。若是粮食全被吕布收走了,未来冀州的粮食一定会出现极大的缺口,就是饥荒。”

徐庶前思后想,渐渐胸有成竹,道:“敌人已经知道我们断粮,又大举秋收,防备是这一段时期最松懈的时候。既然我主得到了强援,而敌人毫不知情。何不夜袭敌营,杀敌人措手不及,击破围城的态势。”(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章吕布有豪情

这是一个残月之夜,月亮只有那一抹少的不能再少的月牙,无法点亮大地。

天地彻底被黑暗裹挟,只有虫鸣之声。

邺城外的黑夜里,偶有闪光。闪光之处,就有三五人席地而卧,这些都是吕布的伏路小校。

伏路小校的工作就是暗中盯梢,若有敌军前来偷袭,吹号击鼓传讯。显然,这些小校消极怠工了。

“兄弟们,这样不好吧……。”

“别紧张兮兮的,你看邺城上的那些秦军,人数已经不足昨日的一半,个个无精打采,已经是饿的摇摇欲坠。”

“战事不远了,咱们还是趁机多休息,若是不然,疲惫上阵,小命难保。”

夜色中,有黑影不断潜进,直到锋利的匕首划过这些小校的喉咙。

秦峰派出他的心腹龙卫,顺利铲除了吕布军的伏路小校。从顺利的过程中也能够看出,敌人的麻痹大意。

此刻的邺城中心,火把点亮了天地。如林的刀枪,反射着火光,冷森森的。

秦峰金盔金甲,站在高处,他的四周,是森林般的战士。

“儿郎们,豺狼想要吞噬我们的家园,他们只以为我们失去了反击的力量。但是,就在这个暗月的夜晚,就用我们手中的刀枪,摧毁敌人的美梦。让所有人知道,但凡窥伺我们家园的人,必定付出血的代价!”

“团结起来到明天!”

团结起来到明天,秦峰话语下,三军将士昂扬。

二万士兵没有一个人出声,但他们用力举起手中的兵器,那澎湃而出的战意,比之金鼓齐名还要强横万分。

“仲康,你带五千人出南门,捣毁敌南大营。”

“文远,你带五千人出东门,捣毁敌东大营。”

“悟净,你带五千人出北门,捣毁敌北大营。”

“典韦,你随我出西门,捣毁敌西大营。”

“文若、元直,你二人谨守城池。”

秦峰点将完毕,四座兵阵,迈着坚定的脚步,顺着城中心延伸出去的四条街道,向城门挺近。他们经过的路上,百姓们汇聚在街道的两侧,他们虽然无法出声,但他们用热切的眼神,用有力的手势,为子弟兵们打气。

军队里,皆是百姓家的儿郎,他们为能够追随秦峰战斗,保家卫国,而骄傲和自豪。

上满油的城门悄无声息的打开,一列列秦军出城,他们此刻默不作声,但当他们发出惊天呐喊的时候,就代表了敌人的败亡。

同时,吕布军大营。

西大营中军大帐,酒气冲天。

吕布正在和麾下将领郝萌、魏续、眭固等人痛饮,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