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摇!

秦峰也就和伏寿一起收拾起行囊,龙卫在府中全面戒备,以免走漏消息。

话说荀彧回到家中,急忙吩咐家眷准备离开。他就去找侄子荀攸。

荀攸,表字公达,颍川颍阴人。虽然辈分是荀彧之侄,但年纪比荀彧大一些。是一位杰出的战术家,后世乃是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

在何进死之前,刚刚被任命为侍郎。

荀攸得知叔父的来意后,想了想,道:“叔父在外,助冠军侯讨伐董卓,荀攸在内,想其他办法。此乃双管齐下,同讨董卓。”

荀彧看到荀攸坚定,说的也有道理,他没有时间多说了,就道:“既如此,侄儿快些离开我府,以免被牵连。将来若是事情不顺,可出京来投,我主必定不会薄待侄儿。”

于是,荀彧马不停蹄,带着家眷暗中离开府邸,荀攸也是暗中离开,府中其他人皆不知此事。

……

秦峰得到荀彧回报后,摇了摇头。

如今还有许多人对汉室抱有那么一丝希望,荀攸想要在朝廷有所作为,也在情理之中。

一刻钟后,朱雀街曹府。

秦曹袁刘,以及各自的手下家眷,还有伏家的人,蔡邕还不想走,被秦峰绑了来,众人汇聚一堂。

秦峰望了望厅外各家的亲卫,道:“不可带人太多,董卓的目标是我们这些人,我们先行一步,其他人可随后正常出城。”

曹袁刘从其言,于是乎,典韦、许褚、张辽、关羽、张飞行动了起来,就从曹操家翻了墙头,就去了城门校尉伍琼府邸。

这五员大将组成的阵容之华丽,说是三国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少顷。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张飞提溜着伍琼就进来了。

看到原本应该在监牢里的秦曹袁刘,伍琼什么都明白了,为了活着,他很快就答应送秦曹袁刘出城。

“家眷生病了,急需去外地医治,还愣着做什么,快快给本校尉打开城门!”

伍琼带着车队,两边是典韦他们化妆成的亲兵,来到城门就是一阵大叫。

若是别人,守城兵一定不会开门,还会立刻报告城门校尉伍琼。但来人就是伍琼,守城兵一看顶头上司来了,二话不说,立刻开城门。

秦曹袁刘顺利出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走了不到十里,伍琼就跪了,求饶,叫道:“诸位皆是我大汉英雄豪杰,请遵守诺言,放下官一条生路!”

秦峰就派了一个小兵,吩咐看守伍琼到天明,才能放了他。

日上三竿,丞相府。

董卓演练了一套拳法,白鹤亮翅,恶狗撒尿一类的,他回到堂中的时候,就得到了汇报。

“什么?”董卓噗的一声喷出去了漱口水,叫道:“秦曹袁刘越狱了?这怎么可能!”

董卓大怒,传下命令,天牢狱卒一个不留,全嘁哩喀喳了。又查出夜间伍琼出城,伍琼虽然讨饶,也被董卓给嘁哩喀喳了。

董卓那叫一个压抑,憋屈,踢飞伍琼的首级后,叫道:“李儒,马上檄文天下,追捕秦曹袁刘,当场杀死,当场杀死!”

李儒得知这件事后,一直心里沉重,此刻闻言,弹着胡子道:“主公,秦峰四海盛名,极聚人望。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刘备是皇叔,宗亲旗帜。曹操合曹家夏侯家,乃是首屈一指的地方豪强。”

“你想说什么?”董卓抚着胸口道。

李儒语重心长道:“此四人忿忿而去,若追捕太急,他们一定会反叛。他们四人的声望地位,倘收豪杰以聚徒众,乱世英雄因之而起,天下一乱非丞相有也。”

董卓便感到李儒说的有道理,现在天下已经是到处百姓叛乱不断,若是加上秦曹袁刘,天下就不受他控制了。“怎么办?”

李儒弹着胡子道:“不如赦免他们,告他们的罪过与天下,贬他们的官。他们喜于免罪,就无大患。而天下人知道了他们的过错,就不会追随他们。反而称赞丞相大度,就能收民心。”

董卓大喜过望,认为这个办法好,道:“文优,怎么贬他们呢?”

李儒琢磨了一下,娓娓道来。

董卓脸色一变,道:“不行,岂能这么便宜了秦峰,要给他来个狠得。”

李儒知道董卓的脾气,若是他铁了心,谁不顺着他,谁就倒霉。他只好道:“主公要下狠手,当然没有问题。”于是他就耳语道:“咱们这么办,秦峰这辈子无法出头。”

“喋喋……。”董卓大笑起来,道:“好主意,就是如此!希望秦子进能够尽快看到。”

李儒马上说道:“檄文天下后,村镇皆知,无论秦峰在那里,他都会知道的。”

于是乎,董卓就以皇帝和朝廷的名义,明诏檄文天下,历数秦曹袁刘渎职、诋毁新帝、越狱等罪过,又大度的赦免。

诏书檄文天下,特别提出,让秦曹袁刘看到檄文后,立刻前去上任。

董卓原本打算贬低秦峰他们,彰显自己的大度。可是他在洛阳搜刮民脂民膏,他的军队草菅人命,用百姓的首级充当贼首邀功。董卓的行径,天下人看在了眼里。

而秦曹袁刘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历经平定黄巾,平定幽州,平定匈奴为国尽忠。尤其是秦峰,洛阳及时雨,大汉秦青天,百姓大救星,封狼居胥,冠军侯,声名显赫,他是什么样的人,天下人能不知道?

当檄文行于天下的时候,这就是诬陷忠良,更加激起了天下人对董卓暴行的愤慨。老百姓愤慨,儒士也愤慨。

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剪除忠良沦丧朝廷的残暴行径,彻底激怒了世人。尤其是得知董卓竟然格外对付大汉第一功勋,冠军侯秦峰,从此之后,天下人痛骂董卓是****,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

至此,董卓檄文天下,没能成功抹黑秦峰他们,却是为他自己惹来了最强骂名。

****董卓,人人得而诛之。董卓大怒,他因此更加残暴。

另一方面,秦峰他们离开洛阳,他们快马一鞭,因此在董卓的檄文之前,就过了虎牢关,进入到了关外地界。

四人就在关前盟誓,回到老家,招募天下豪杰,共讨****。

于是,袁绍就准备回去老家汝南,曹操就回去老家谯县,刘备三兄弟当然是去涿郡,秦峰自然是去邺城。

“哎~,侯爷,你走错路了。曹将军是要去东边谯县的,而咱们是要往北走,从官渡渡江进入冀州……。”

刘备看到秦峰往东走,急忙提醒招呼。

秦峰没事人的模样,道:“本侯随便走走,散散心,你们先走吧。”

刘备眼珠一转,“秦子进从来不做没用的事情,莫非其中有事。”

秦曹袁刘,都是搭了多少年的老伙计,彼此几乎是屁股一翘,就知道拉什么屎。曹操和袁绍也有感,二人就和刘备一起,带着人跟上了秦峰。

“子进你到底去那里?”袁绍头大道。

秦峰看到曹袁刘死跟着不放,早晚也会知道目的地,于是道:“颍川!”

于是乎,《秦曹袁刘来巡山》的歌声响起:秦曹袁刘去颍川~,不得谋士不回还~。争先恐后,来到学院,皆要请出大贤~。秦曹袁刘去颍川~,听说学院有大贤~,为成大业,还需抢先,得到大贤美名传~。

马上就要打仗了,谋士重要性不言而喻,曹袁刘恍然大悟,对视一眼,二话不说,争先恐后,撒丫子猛蹿。(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又到颍川

颍川郡城外的涂山上,有一座颍川学院,久负盛名。乃是海内大儒,名士司马徽所办私学。有许多的才俊,在这里求学。

历来有价值的人或物,都不多,去晚了就没了。

而对付麾下二十五万大军的董卓,靠嘴皮子是不行的,还需枪杆子。

曹袁刘皆知颍川学院有大贤,上一次他们也没有这么急迫,他们就吩咐手下徐徐而来,他们快马一鞭,快去涂山。

秦峰见状,也只好离开车队先行一步。

一路上,那真是风尘滚滚,曹袁刘个个挥鞭,跑的浑身大汗,灰头土脸。秦峰有追云驹,脚程快,赶起路上,轻松写意。

只是一天的时间,他们就来到了涂山脚下。

第二次来到这里,秦曹袁刘四人各有感慨,但目的惊人的一致,就是请出大贤出现。上一次,他们已经见识到徐庶、郭嘉、程昱、戏志才、许攸等人的本事,实乃不可多得的大贤,子房一般的人物。

去晚了就没了,曹袁刘快马一鞭上山。

秦峰来到涂山脚下,他不着急,信马由缰。

曹操和袁绍一看秦峰溜达着走,心里一动,也就慢了一下。

刘备一家伙就冲到了前头,回头看时,就见曹袁刘并马慢步上山,说笑之间,指点江山的模样。“嗯?”他眉毛抖动中就想到了一件事,立刻举目在地面上侦查,嘀咕道:“郭奉孝那小子好打野,好在山上挖陷阱,上一次我就被坑进去了,这一次说不得要小心一些。”

于是乎,刘备不打算去做秦曹袁的“探路者”,他也就停了下来,等秦曹袁一起走。

忽然山中传来嘹亮的山歌声,“师父派我来巡山,我到山上转一转,拿起我的弓,背起我的剑,生活多姿又多彩。师父派我来巡山,抓个野兽做晚餐,山间的茶,格外的甜,不羡公侯不羡官。”

歌声传来,刘备心中一惊,叫道:“郭奉孝这兔崽子又在巡山了,诸位小心谨慎,可别掉进坑里。”

曹操和袁绍有感于上次刘备差一点摔死在郭嘉的坑里,难免脸色有变。

歌声是从山中传来的,有道是“望山跑死马,听山歌找不到人”。

曹袁刘开始小心谨慎前行。

刘备心有余悸,他就下了马,十分小心的看着地面前进。

有感于刘备的这种情况,曹操和袁绍也被感染,下马小心前进。

只见不宽的山道上,曹袁刘并肩步行,低着头。知道的明白他们是在“探雷”,不知道的还以为丢了什么好宝贝。

“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秦峰见到他们的这个样子,唏嘘不已。忽然,他就来了一嗓子,“有情况!”

“哎呀!”

曹袁刘听这一声大喝,吓的五内俱焚,举起手齐齐蹦起,落地的时候转身就跑。

“哈哈哈哈……,这比赛跑起步都快!”秦峰大笑了起来。

曹操脸黑,“子进,你太坏了!”

袁绍头大,“子进,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闹?”

秦峰微微一笑,对于他来说,穿越到这东汉末年,争霸是最终目的,但能够戏耍一下枭雄,又何乐而不为呢?简单点说,不折腾曹袁刘这些枭雄一番,岂不是白穿越了?

刘备大耳朵盘旋,暗道:“还太坏了?合着你们之前还把他当好人了?这小子肚子里的坏水,直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也!”

曹袁刘丢了人,也知道是自己太小心所致。于是,他们硬着头皮上马,尴尬中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打马就上山。

如此一来,上山的速度就快了许多。

小半个时辰后,四人就来到了半山腰的颍川学院。

学院门口,有几个学子正在溜达着念书,他们看到秦曹袁刘来了,吃了一惊,跐溜,就跑回了书院内。

秦曹袁刘四人,就下马等待。

果不其然,不过一会,司马徽带着所有的学子,出来迎接他们。

司马徽道骨仙风的模样,老远就抱拳一礼,道:“四位大人安全离开了洛阳,真是天下幸事。”

看来,这些大贤们虽然隐居山中,但也比市井小民知道的多。

司马徽身后跟着五大弟子,程昱、许攸、戏志才、徐庶、郭嘉。随后就是其他一般弟子,众人一阵行礼。

秦峰他们急忙还礼,秦峰说道:“来此打扰司马先生,真是惭愧。”

司马徽温文一笑,道:“老夫早已经恭候多时,诸位大人,请。”

秦曹袁刘闻言就明白了一些事情,显然,司马徽已经猜测到了他们的来意。他们一方面惊讶颍川学院果然是卧虎藏龙,另一方面,既然司马徽他们知道了秦峰他们的来意,对于秦峰他们来说,一些事情就无需多解释,一些事情就无需多说,省事太多。

另外,他们更加期待能够得到颍川贤才相助,好成大事。

“子进上师……。”程昱五人又是行礼,其中徐庶的目光最是热切。

“刘大人。”戏志才第一个打招呼道。

“曹将军!往年之事,晚生感激不尽。”郭嘉行礼道。

“袁大人四世三公,只需登高一呼,何愁大事不成。”许攸自信道。这些人里面,他最看到袁绍。虽然秦峰的名声很大,但袁绍的根基最雄厚。

少顷,学院礼堂。

秦曹袁刘高坐,下面坐着学子们,司马徽就主持道:“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皆因十常侍蒙蔽汉室所致。四位将军柱国之士,荡平阉宦,有大功在社稷。怎奈宦官之祸,衰弱朝廷,乃至于董卓乘衅纵害,欺天废主,社稷沦丧!”

司马徽语气渐渐激昂,“董卓暴行,实乃****。吾等之士,学文韬武略所为何也?乱世以致,正是我辈匡扶社稷,报国安民之时。凡我义士,齐心戮力,同讨****,以致臣洁……。”

一时间,程昱、徐庶等人虽然都是文人,但儒家浩然正气勃发,厅中犹如千军万马回荡。

司马徽言毕,就对秦峰他们道:“各位大人可畅所欲言,说天下大事于他们听。”

秦峰他们闻言,就知道到了他们显露胸怀之时,谁说的好,必定有志之士追随,谁说的不好,自然是鸡飞蛋打。似乎秦曹袁刘他们,都对自己很有信心。并且,他们也知道对方的能力不在自己之下。如此的话,谁先说,就站了先机。

曹操和袁绍几乎是同一时间起身,然而,没能站起来。

“什么情况?”二人仔细一看,原来是刘备拉住了他们两个。多亏了刘备手臂长,若是一般人,三人并排而坐,坐在最外边的刘备,绝对无法同时拉住两个人。

刘备拉住曹操和袁绍后,他就要起身,却是被曹操和袁绍同时拽住。

三人同时较劲,谁也不让谁起来,用力拉住对方,一时间,三人都起不来,还憋了个大红脸。

这时候,秦峰起身了,对曹袁刘一礼,道:“既然三位腼腆,不好意思说,只好秦峰来说了。”

吾去!曹袁刘松手时一起暗骂。

秦峰说他们腼腆,他们就丢人了,就失去了先机,但他们的确是脸红。堂下,许多学子摇头,议论道:“曹袁刘威名,看来传言不实。”

“台都不敢上,就这胆量,还能成大事?”

刘备看到秦峰上去,大耳朵一阵盘旋,埋怨道:“二位,你们拉流弊做什么?”

曹操和袁绍大怒。

袁绍头大道:“无耻,还恶人先告状!”

曹操脸黑,直言不讳道:“妈拉个巴子的,你先拉的!”

秦峰侃侃而谈,大谈治国理念,为民思想,学子们敬佩的目光,点头静听。

同一时间,洛阳城,皇宫。

李儒带着大兵,来到了囚禁何太后、少帝刘辩和唐妃的永安宫。他手里拿着一个酒壶,里面是毒酒。

董卓做所作为,就是****行径,他自己也知道这些。****名不正言不顺,最怕有人搞事,所以董卓就要杀掉少帝。因为搞事的人,一定会打着少帝的旗号。杀了少帝,就能绝了许多人的念想,也能让反对他的人失去反对他的最大王牌。

然而董卓不能乱杀,恰好少帝怨恨之时,作了一首诗,给了董卓很好的借口。诗曰: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诗词表达了少帝不甘心被废,希望有人能够忠义相助,帮助他复辟。

这诗就是反诗,所以李儒带着毒酒来了。

永乐宫,阴沉沉的,不见阳光。

李儒进来后,直闯三层楼阁,来到天台,就看到了何太后和少帝以及唐妃。

何太后他们看到李儒突然来到,心惊胆寒。

李儒嘿嘿一笑,指着酒壶道:“春日融和,丞相特地派臣送来寿酒,请陛下太后饮用,添寿。”

宫里的人都知道,被打入冷宫的,但凡有人送酒,那必定就是毒酒了。

何太后护住了儿子,苍白道:“既是寿酒,你可先饮。”

李儒也不矫情,冷道:“不饮?”他一挥手,跟随的兵士立刻就端出来一个盘子,上面放着匕首和白绫,道:“既如此,可随意选一物。”

少帝和唐妃口不能言,抱在一起发抖。

李儒又一挥手,甲兵就包围了过去,虎视眈眈,那意思,若是不自己动手,他们就动手了。

少帝戚戚然,道:“容我和母后作别。”少帝哭拜在地,道:“儿不孝,先走一步,母后,儿不孝……。”

“你舅舅无谋,引贼入京!”何太后咬破了嘴唇,她忽然上前,抓住了匕首。

李儒只以为何太后受不了要自尽,谁知何太后举起匕首刺向他,骂道:“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你等助恶,必当灭族!”

李儒措不及防,虽然抓住了何太后刺来的手,但却被推出去数步。蓬的一声,他撞在了窗户上,窗户大开。

李儒差一点死了,大怒,双手扯住何太后。何太后是个柔弱女子,能到这一步已经不易。她无法抵挡李儒,竟然被他从窗户扔了下去。

李儒疯狂大笑,就命令甲士用白绫绞死唐妃,以毒酒灌杀少帝。

转眼间,血腥一片,少帝和唐妃都死了。

“拖出去,全部烧掉,挫骨扬灰!”李儒狰狞叫道。

“大人,出怪事了,何太后不见了。”

“什么?”李儒吃了一惊,急忙冲窗户探头去观看,果然没有何太后的人影,也没有任何痕迹留下。他眼珠一圆,“这怎么可能?”(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摊上大事了

时夜,颍川学院里,除了虫鸣,就是学子的热切议论声。学子们彻夜难眠,不断讨论着白天秦曹袁刘所说的事情。

另一方面,司马徽的房间里,他召集来了他最得意的五位弟子,也就是程昱、许攸、戏志才、徐庶、郭嘉五人。其中程昱最长,郭嘉最小。

白日里,秦峰他们各自畅所欲言,大讲讨伐董卓,匡扶汉室,并以此为口号,希望得到贤才相助。

司马徽晚上就和得意门生来了个碰头会。他站在窗户前,深深看着外边,眼睛里倒映着明月,反射着他所看到的未来。

少顷,司马徽摸了摸胡子,望着明月道:“汉室衰败,朝廷历经多次大难,如今又被****董卓所乱。已经可以和秦末赵高之祸互相印证。各地诸侯掌握了权利,绝不会再放手。就算一些人原本没有想法,但也会逐渐改变。大乱将至了……。”

他转身的时候,就看到一脸迫切的徒弟们忽然面色严肃。他笑了笑,道:“追随明主,成就霸业,万世流芳。凡有志之士,应该顺应天命,才能重整社稷,重开盛世。若是逆天而行,反而分裂国土,毁我华夏元气,终是不得善终也。”

又道:“我前日夜观天象,太白逆行,侵斗、牛之分,十八星宿耀于紫薇,其中四颗最亮,十八星宿外,又有几颗渐亮。又与左慈老祖验证,天下群雄之中,能够成大业者,就应在秦曹袁刘身上。”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师无法为你们作出选择。但要记住,你们作出了选择,下山后,一切就靠你们自己了。”

司马徽挥手道:“言尽于此,师徒缘分也尽于此,你们准备准备,下山吧。”

“师父……。”徐庶五人一阵不舍的跪拜,但离开的时候,各有所思,渐渐又有了热切。

五人出了房间后,郭嘉忽然拉住程昱道:“大师兄,小弟有话要说。”

“奉孝何事?”

“这里不方便说,去大师兄房间里说。”

这一夜,太多人辗转难眠。有琢磨人的,有琢磨事的,不过都在琢磨未来。

到了第二天天亮,有道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几乎是同一时间,秦峰他们所在的四合院的四间房门同时打开。

出门的秦峰立刻就看到了门前的徐庶,主动来找的,才是自己人,他立刻亲切招手道:“元直,怎么不敲门?快别在外面站着了,快进屋。”他看了看没有别人,但他也不在意了。

徐庶恭敬一礼,进了秦峰的屋。

旁边,曹操开门就看到了郭嘉,郭嘉拉着程昱,不让走的模样。他大喜过望,心说之前的布置有了结果,他急忙也是招呼,道:“奉孝、仲德来了,快快,进屋说话。”

郭嘉就将程昱拉进了屋子里。

旁边,袁绍开门就瞅见了许攸,许攸急忙行礼,道:“袁大人。”

袁绍四世三公,颇有气派,招了招手,“子远来了,进来坐吧。”

旁边,刘备开门的时候,就瞧到了戏志才。刘备急忙先行礼,尊敬道:“刘备不知先生驾到,有失远迎,请进屋奉茶。”

于是乎,啪啪啪啪,门都关了,各回各屋啪啪啪去了。

话说刘备屋中。

刘备是皇叔,但却平易近人,又有高祖、光武的志向,威名也是显于四海,宗亲当中数第一。戏志才有感于此,大礼参拜,就认了主。

刘备十分高兴,他知道戏志才是一位大贤。他虚心讨教,道:“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期望先生能够教我。”

戏志才直接就说了,“主公,今天下大乱,人们虽说匡扶汉室,但在绝对的权利面前,人心思变。就算是秦曹袁三人,也不能免俗。天下真正匡扶汉室的,唯有主公一人。戏志才此生志愿,就是匡扶汉室,非主公无法寄托志才之志。”

刘备脸色一变,但他很快就领悟了。如今各州皆开始效仿董卓拥兵自重,加上董卓乱了朝纲,各州各自为政,渐渐就是割据的态势。他急忙道:“军师,刘备该怎么去做?”

戏志才被称呼为军师,十分激动,信心十足道:“主公可回涿郡,幽州牧刘虞汉室宗亲,忠心有嘉,但为人太过仁慈,又上了年纪……。可先去依附他,幽州早晚被主公所得,以为根基之地。”

刘备喜道:“军师说的太对了,刘虞皇叔待我甚厚,我也与北平太守公孙瓒有旧。虽孤身过去,必能顺利站住脚跟。”

另一方面,曹操屋中。

于数年前相比,郭嘉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他说道:“主公,还是听听大师兄的意见吧。”

程昱就说了,“主公兼顾夏侯、曹家两家,家族极盛。以两家为根基,散尽家财,就成大事。”

曹操不动声色,脸色发黑,这是他本来的面色。这发黑的面色,却是让曹老板更添几分威仪,道:“各地皆有统属,我没有立基之地。地方之人岂能容我招兵自立?还需听外人号令,岂不是为他们做嫁衣?”

郭嘉别看年轻,面色稳重中带着强硬,道:“欲成大事,需杀伐果断,主公有了精兵良将,还怕没有基业?”

曹操一阵豪爽的大笑,道:“果然奉孝知我心意。”

旁边,袁绍屋中。

袁绍就说回老家。

许攸立刻摆手,道:“主公不可。”

袁绍就头大,道:“子远,我不回老家,我还能去什么地方?”

许攸早有主张,建议道:“河北之地,在野的能人义士极多。主公四世三公,天下士族之首。应该前去河北,举起义旗,则四方有志之士来投,何愁大事不成。而汝南,黄巾余孽肆虐之地,主公的名望,黄巾必来争锋,不利兴兵。”

袁绍犹豫了一下,他对于一个人去河北有些犯怵,道:“要不,我先回去带些人一起去河北?”

“这……?”许攸赶紧道:“秦子进,刘玄德,曹孟德皆是野心之辈,若是迟疑,必被他们捷足先登。”

于是乎,袁绍好好想了想,两者比较取其重,他就听了许攸的进言。

秦峰侧。

徐庶来投,“君臣”理念相投,十分投缘。

秦峰拿出茶具,邀请徐庶对席而坐,一起茶道,期间道:“元直,董卓以重兵入朝,执掌了朝廷。其乱政之举,为天下开了先河。各地也开始效仿他用兵自重。主公我欲意重整社稷,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但董卓兵马极多,非武力不能成功。然主公我现在身无片瓦,去那里安身?”

若无法为主上勾画蓝图,又怎能说是效力。徐庶早有打算,道:“主公得四海人望,但主公起于冀州,冀州人更思主公。主公麾下有典韦、许褚、高顺、张辽这样的大将,又有文若先生这样的王佐之才。早晚得冀州为根基,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退可安身立本,进可讨伐****、匡扶社稷、拯救百姓。”

秦峰鼓捣着茶具,故意说道:“可是主公没有兵马。”

徐庶微笑道:“主公骗徐庶,主公麾下三千铁骑,可抵三万精兵。主公但凡散一些家财,兵马唾手可得。”他十分钦佩秦峰早有准备,但他更加钦佩秦峰广聚钱财又广散钱财,富可敌国的财富全部救济了百姓。非真心为民者,绝对没有这样的魄力。

匡扶社稷,拯救天下可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董卓的二十多万大军摆在那里,其他各州的兵马谁知道会站在那一边。因此,对于秦曹袁刘来说,要有自己的根基,要有自己的兵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后世孙领袖失败多次后才领悟的真理,秦曹袁刘现在已经领悟了。

于是乎,有贤才相助,他们也有自己的主张,就有了初期的计划。

吱呀呀各处房门打开的时候,秦曹袁刘各自带着他们的军师,喜悦而出。

众人皆有所得,无人失落,反而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在刘备的提议下,四人就在院子中间,沧啷啷拔出佩剑,举架在一起,光芒闪耀之时,四人对天盟誓。无论其他人会如何,他们四人一定共讨****,匡扶社稷,拯救天下。

四把剑,四个人,炙热的阳光,也难掩他们利剑出鞘的锋芒。天下大势,必将因为他们的亮剑而改变。

誓言毕,他们就下山。

到了山下,众人要分开了,郭嘉、徐庶等师兄弟多年感情,不舍。秦曹袁刘四人也是多年感情,四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媳妇在一起的时间都长,也是不舍。

这时,吧嗒吧嗒一匹快马从远方疾驰而来,带着一溜烟的烟尘。快马上的骑手见到曹操这么多人,他忠实履行了职责,举着一个竹简檄文喊道:“大消息,董丞相赦免秦曹袁刘……,檄文天下……。”

按理说董卓恨不得杀死他们,檄文天下的应该是海捕文书,没想到是赦免的。众人一听,吃了一惊。

曹操急忙喊道:“尤那驿马,快快停下。”

驿马也是跑累了,正好缓口气,于是停下。他看秦峰他们衣着不是寻常人能够穿的,认为是当地士族,急忙道:“各位大人,不知叫停本驿马何事?”

“拿檄文我看看。”

檄文就是要行于天下的,一看曹操他们就是士族,驿马就递过去了檄文。

“吾去!”曹操脸黑。

“吾去!”袁绍头大。

“吾里个去!”刘备大耳朵猛扇。

秦峰眉毛一挑,不知檄文什么情况,他很想拿过来看,正说伸手的时候。曹袁刘一起瞪住了他,叫道:“子进,你摊上大事了!”

秦峰眉头一拧,道:“我摊上大事了?合着你们没摊上?”

“然也。”曹袁刘齐道。

秦峰闻言,心里一沉。(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