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启大明(荆洚)-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章依红傍粉怜香玉(三)
那侍妾要是底层百姓里头出来,那大约会很害怕,搞不好还好萌生出以死明志的念头之类。可这些侍妾都是世家出来的庶出女儿,面对着丁一,她们自然是可怜人,是身不由已被家族送出来的联姻工具,万幸这丁一是她们心中所期盼的归宿云云,整一个人类历史中,女性的悲惨历程的缩影。
但是当她们面对刘姓地主时,就不见得就有什么恐惧或是悲凄了。
老虎面对大象那当然是必败无疑,要被成群的猎豹、狮子攻击,那也是很凄惨的下场。
可通常盘踞山林,它却就是百兽之王啊!
“二百两银子,便要妾身随您去?”那侍妾得了丁一的许可,却是就微笑着对刘姓地主问道,“刘翁有女儿么?二百两一个,送过来吧,妾身倒是缺了些粗使的丫环。”说着眼波流转,几把边上数桌士子看醉了,向其他几位侍妾说道,“上回小杜从广东托来孝敬先生的端砚让与了陈妹妹,那陈世叔从京师送来善琏湖笔又被王姐姐索去,就连四奶奶赐下的文府徽墨,也教着方姐姐强夺了,这回却是不要与妾身相争才是。”
若是张玉在这里,必会觉得这侍妾的道行总归浅了,这年月说起端砚、湖笔、徽墨,和后世提起lv、prada、万宝龙之类,着实也没有什么本质上区别。所以张玉是会嫌这位太刻意,太显摆。没有高门豪宅的底气,倒是沾了很多的铜臭味,总归是落了下乘。
但显摆也分档次的。若是对方听不懂,那也是对牛弹琴。对于刘翁来说,这种显摆的层次他就真的没能听懂,他所愤怒的,是这侍妾说要二百两一个,买他的女儿当丫环,一下子就炸毛了:“你、你、你!你敢污辱老夫的女儿!”
这时边上就有人笑道:“这位老丈。您只怕没出过严州府吧?”
然后边上就一堆人轰堂大笑起来,刘姓地主回过头去,说话的。却是同知的儿子王公子。
虽然决心抱着知府大公子的粗腿,但同知的儿子,也不是这淳安的刘姓地主敢去得罪的,就算在气头上。也只能压着火气行了礼。却是控诉着丁一的弃信背义,说是丁一收了他的银子之后,却不把侍妾交与给他。
王公子听着笑道:“如此,不如刘老丈写个诉状,在座都做个见证,上府衙告丁夫子如何?”看热闹的,是真不怕事大啊,边上一堆士子就起哄了。纷纷煽动刘姓地主,去告发丁夫子。教黄堂大老爷去着学督革了丁夫子的功名,打他板子云云。
更有人低笑道:“极是啊,刘翁,你不是和黄堂大公子走得近么?只怕这事也是为黄堂大公子办的吧?不如你就这么办吧,李黄堂还能委屈了自家麟儿不成?到时把丁夫子弄倒了,啧啧,你看,那是四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啊,便是李大公子收了三位,你不还能落得一位么?这买卖真是做得过去!”
刘姓地主虽然没出过严州府,但脑子却是精明,当然知道不能按着这伙人所煽动的去办。
真的上了公堂,自己这没功名的,先跪着答话不说,到时又无契约文书,李知府再怎么样,也不会在公堂之上,这样判自己胜诉,指不准还怪自己坏了他的官声呢!所以刘姓地主讪然唱了个肥诺,便往这小镇酒楼的二楼雅阁去了。“吃了亏的狗,是去找主人了。”有暗损的士子便是这么评价的,于是又引发了一轮哄笑。
丁一摇了摇头,对着那身边的侍妾说道:“这野味做得别有风味,倒不妨试试。”
那些侍妾听着便起了筷,自是世家的风范,教那些士子看着,却是又有许多人吞咽了一口唾液。要说清新脱俗,要说眉目如画,民间也是有的,便是卖豆腐的娘子里,不也有豆腐西施么?但却就极少有这几位一般的做派,举手投足,处处透着贵气和端庄,并且做将起来,全然没有半点的做作拿捏,感觉人家的生活,便原本就是这样,当真是教那些士子不得不在心中叹一句:怎一个雅字了得!
而丁夫子的言行,就显得更加可恶了,他一开口,边上士子就感觉恨不得扑上去把他撕碎了,因为他不但没有珍惜这旁人看着极为垂涎的艳福,而且还否定大伙眼中的美,还要毁灭这份大家所欣赏的雅致。
“野味不能这么吃,豪爽些,不吃肉,哪有气力?多吃些,多运动,才健康!”丁一不单自己毫无风度,拿起饭碗就往嘴里扒,还一边说着这些侍妾,“不要把自己弄得弱不禁风的模样,那是病态,到老了,一身的病!”
王公子着实忍不住,端着酒杯过来,对丁一说道:“咏之兄,浊酒一杯,小弟敬兄台。”他是好色,男人没有不好色,丁一当初见着张玉时,都是三不五时的感叹,有缘无份。
但好色也分层次的,丁一那算是很自律的,基本是发于情止于礼。一般来说最次的自然就是欺男霸女;好一些是豪取巧夺,这多少还有点技术性;然后再往上就是苍梧知县杜木那样的,讲究个你情我愿;王公子虽好色,但还是要略好些,除了讲究个你情我愿,还讲究一个风雅,大致比杜木,还是要略高一筹的。
这当口,他来敬酒,就是来为佳人出头,不忍玉人被丁夫子生生教坏了。
“浊酒一杯家万里,平之兄,请。”丁一放下饭碗端起杯,起身向王公子回敬。
饮了酒,自然是请王公子落座,看着丁一的长随给自己斟上酒,王公子笑了笑对丁一道:“我兄是有大志啊,‘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小弟相形见绌,原本是想说,‘浊酒一杯喜相逢’罢了。”
丁一笑着摇了摇头,又再举杯邀饮,却是道:“不过拾前辈牙慧,发些酸丁的怨气罢了。”
“然后夫子是怨气,学生在边上听着,还以为夫子要教这如花丽人,效征北伯去开疆拓土呢!”又有几人举着酒杯行了过来,刚才大家嘲讽刘姓地主,那是下意识的读书人抱团,原本是要看丁一怎么个下场的,但有了王公子开口为丁一鸣不平,士子们也就下意识维护起读书人的面子了。
但刘姓地主滚蛋之后,针对着丁一的敌意,却是不见丝毫减弱的,特别是他叫几位侍妾粗豪些的话,更是教人忍无可忍。看着王公子过来,便有几位在严州府里颇有些才名的举人,也端着杯子走了过来。
在美丽的异性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学,便如孔雀求偶,抖擞羽毛一样,向来都是男人乐意做的事,何况于,对这些士子来说,还有救得玉人脱离粗俗不堪的丁夫子魔掌,这层他们意淫出来的正义感。
“征北伯开疆拓土,不好么?”丁一听着这话,却就起身请他们坐下,又是笑着向那几位士子问道。
那几位士子听着,便有人起身向着丁一的侍妾一揖道:“丁家娘子请了,敢问以这位丁娘子看来,征北伯如何?”
侍妾望了丁一,看着后者鼓励的眼神,便开口笑道:“征北伯,妾身是极仰慕的,只是,却觉有些害怕。”她这倒是真话,刚入忠国公府,就让如玉的亲兵教训了一通,连随身丫环、老妈子都被挨了顿教训,哪有不怕的道理?
王公子听着击案笑道:“仰慕而敬畏之,当浮一大白,咏之兄,请!”
丁一也不为意,笑着喝了这杯酒,又听王公子说道:“征北伯自是巾帼英雄、女中丈夫,但正如这位玉人所言,教人仰慕而敬畏。提起征北伯,总有一股子萧杀气味,有狄夷头颅,有烈马快刀,想来也只有容城先生这等人物的身侧,征北伯才能恢复得几分女儿的委婉。”
王公子虽然好色,但他很聪明,越是和这位丁夫子接触,他越是嗅着一些不太对劲的味道,言语之中,渐渐是有所收敛的,这大约就是所谓见识吧。但那几位颇有才名的举人,却就不同,他们是横竖地看丁一不顺眼,却是不耐烦与他们眼中极为粗俗的丁某人多话,便有人提议:“本是诗会,不若就以浊酒为题,口占一首相娱如何?”
这就是挑衅了,一路上他们彼此吟哦,就是丁某人不曾吟出一字半句。他们料想着,便是丁一中过举又如何?中举是靠的八股文章,又不是诗词,很显然,眼前这位有钱又有艳福的丁夫子,就算或有点背景家世,这诗词一道,就是短板,所以才藏拙!
丁一苦笑道:“诸兄可恶,竟如此相逼?”
“不错!就是要如此相逼!”声音却是从二楼的楼梯上传来,众人抬头望去,却是李知府的大公子,袖手行落,向着丁一冷声道,“学生也不欺汝,只是看不得,牛嚼牡丹明珠蒙尘!”说通俗些,就是见不得鲜花插在牛粪上。
第十章依红傍粉怜香玉(四)
“老爷,何必与这等人计较?不若还是上京去吧。”身边那陈姓的侍妾,就低声向着丁一这么说道。倒不是怕事,而是觉得没趣。她虽是家族里的庶出女儿,但论起辈份,和陈循还是五服内的,能叫得了陈循一声伯父的。
其他三位基本也是差不多,别说丁一在这里,就是靠她们四人之中随便一位,也不至于怯了知府的儿子。都是官二代嘛,拼关系、拼家里的官帽子,怎么说也是能跟首辅、六部尚书这级别攀上亲戚的,会怕一个知府的儿子?何况这事还是占着理。
丁一却就微笑着按了按她的手,对她笑道:“一件事办好再办另一件吧。”
他来这诗会,本来就是要收罗人才的,不是收罗人心的,是人才。
现在就走,那真的就是白费了功夫。
收罗人才做什么?美洲、非洲那一大块地方,总要有地方官去管理啊,才叫做殖民啊!
要是跟大明一样,搞宣慰司,宣抚司,小国国王来了,就给封个官,没事能朝贡,回礼还占人家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头,那叫什么殖民?那占的地方越多,亏得越多吧。丁某人可没有这么干的打算。
甚至,丁一压根就不打算在海外搞什么议会式的结构。
殖民政府搞什么议会?这玩意得和山姆学习,国内国外是两回事,殖民地就是尽可能剥削,各种文化侵略、价值观侵略。国内就好好当灯塔,这才是高明的手段。
那么,让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去当殖民地总督合适。还是让一位读书人去做这个职位合适?当然可能有个别大字不识的农民能干得比读书人好,但总归来说,有功名的读书人,至少大概率上来说,管理一个城市,还是要更为有效一些,执行丁一这边发布的政令。也会更有力些。或是更直接些:剥削起原住民来,会更为隐蔽和有效。
这才是丁一为什么要笼络这些读书人的根本。
李大公子能受这些读书人的追捧,也不单单他是知府的儿子。此人在严州是有不错的文名,相比起来,要比王平之这位同知公子强出许多。而且王平之考了两回进士都落榜,李大公子却是还没去考。大家都认为。以李大公子极为敏捷的文思,进士的希望,是要比王平之大得多的。
此人行在楼梯上,踏了三步,便开口呤道:“芹川邻大坞,碧水接山都。”芹川边上有个地方,就唤作大坞,来的路上就摆了两回渡。这一句倒是切境,只见他又行走两步。又接着呤道,“霜白孤骚客,残黄伴瘦驹。”这是说秋凉之色,倒也不算无病呻吟。
落了楼梯,行到丁一桌前,望着那几位侍妾,却就摇头呤道:”雅香依陋壁,紫蝶恋柴芦。何以浇胸垒,千杯浊酒无?”
这就是骂人,骂丁一是陋壁,是柴芦,而那些侍妾自然就是雅香、紫蝶了,他是多么为这雅香、紫蝶不平啊,以至胸中了有块垒,要用千杯酒来浇才行。
这人算是个有才的了,律诗不好弄,三四、五六断句,都要对得严整,并且起承转合要接得上,韵脚又要讲究,不能这句押三江,下句押四支,每个字的平仄,也得对得上。文思敏捷这位是真当得上的。
何况在符合这些条件的前提下,他还能把丁一骂上,骂人不难,要弄一首每句都要出典,平仄韵脚合乎格律,起承转合也没问题,对仗也合适的律诗出来骂人,并且随口就来,就真的一般读书人都搞不来的,这可不是凑上四十个字就能交差的活计。
这倒不用帮闲暖场,边上士子听着,就有人拍案叹道:“当真高才!大公子这份诗才,真真是难得的!”
又有人把这诗从头呤了一回:“芹川邻大坞,碧水接山都。霜白孤骚客,残黄伴瘦驹。雅香依陋壁,紫蝶恋柴芦。何以浇胸垒,千杯浊酒无?”、
看来这位不是要拍马屁,是要找磋来着,但从头到尾,却真找不着拗律之处,只好无奈摇了摇头道,“学生不如也!”
那些持杯过来向丁一发难的举人,却是拍案叫好,纷纷对丁一说道:“兄台,都是读书人,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呤诗也能凑。郊游至此,怎么也得凑个趣!”
看热闹那真是不怕事大,更有人接着撩拔:“方才丁台随口呤出文正公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来些朔风气味,一荡李大公子的婉约,岂不大妙?”这就是硬要把丁一架到火上来烤了。
丁一倒是老老实实地推却着,一是他现时在地位、声望、权势,作为出一首诗词,太差的话,以后被人发现是他做的,那就很尴尬,很丢脸了;二是诗词这玩意,还真不是看功名的,作八股,凭多出的几百年见识,凭信息爆炸年代的经历,加上被学霸们虐出来的水准,他真不怯,但这诗词,讲才情的好么?并且人家下完楼梯就吟出来,丁一要在纸上修改半天,那也真不如不作啊!
“学生不擅此道,诸兄见笑了。”丁一起身作了个罗圈揖。
谁知李大公子听着,冷笑道:“如此,不知道丁兄来此何事?我等邀友郊游论诗,若是不擅诗词,当自行藏拙才是。为何兄台又是香车美人应邀而来,难不成,真如刘某这不堪小人所说的,兄台此行,是为把身边玉人送与在座某位?”
这打人不能打脸,丁一听着就炸毛了,这是把丁某人比成皮条客啊!
丁一是动了气,微笑问道:“定要我作?”
“正是!”李大公子冷笑着盯着丁一说道。
“浊酒为题?”
“浊酒为题,不过若是抄袭旁人之作,丁兄却就怪不得我等要给你难堪了。”
丁一脸上的笑意愈盛了,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倒是几段长短句,便博诸君一笑,如何?”
“诗词皆可,无妨。”李大公子用下巴指着丁一这么说道。
词也有它自己的格律,不见得就比诗容易,并且意境这玩意,这里都是行家,出口便知道高下,李大公子认定了,只要丁一接招,今日就势必丢脸的!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丁一稍一思索,这不得已之时,他自然便当毫不犹豫当起文抄公了,而纳兰性德自然就是首当其冲地惨遭盗版了。
丁一方才吟到此处,便有李大公子的帮闲失笑道:“这平仄不对啊!”
话没说完,便被李大公子一脚踹了过去。
李大公子的脸色很不好看,帮闲没水平,他有啊,这不是诗,这是词,正是《浣溪沙》那个词牌。这三个断句一听,李大公子便已觉得有些寒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是内行,自然品得出,丁一吟出来句子,和他自己作的诗词的高低和不同了。
而当丁一吟出后半阙来:“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那这个镇的酒楼里,基本都没声音了。
这玩意,要是一班文盲或是没接触过诗词的人,听着真怕不是懂谁的好,不出奇,搞不好还数数谁吟的字数多吧。
但此间坐的是什么人?有举人功名的就有十来个了,其他的就算是秀才,也是很有诗名才会被邀来参加这郊游诗会的,也就是说,都是懂行的人。
便是李大公子和王原从严州府带来的那些女校书,那也是青楼里的红牌,这年头的青楼红牌诗词歌赋是看家本领——往粗糙里说,跟后世那些失足妇女,要不会iso一套技艺的话,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从那百越之地历练过一个性质。
所以这里都是行家,好不好,那一吟出来,大伙就品得出其中高下的。
这玩意虽说文无第一,但境界差太多,也真的就不用争议的事。
有随行的歌伎已调了琴瑟,按着调子,唱起了丁某人“作”出的这词来,当她们唱出第二遍时,这已是一个态度,就是女校书们已有了共识,丁一所作的,那要比李大公子强出太多了。要不然唱完丁一的词,也该唱李大公子的诗才对啊。
士子们还没表态,怎地李大公子带来的女校书就先表态了?
前者还在斟酌一下,有没有可能为李大公子兜圆回来,以免李大公子脸上太过难看;后者则不然,这年头红灯区分许多种,能混到她们这地位的女校书,可不是靠iso一条龙来揽客的,一味讨好依附权势,要是这权贵腻了,那她们就完蛋了。所以才名和傲骨往往才是她们最为艳丽的饰物,她们自然是敢表态的,以显示自己在诗词上,在气节上的修养。
女校书表了态,士子们也就没法再装下去,纷纷起座对丁一作揖:“丁兄高才!”、“夫子随手拈来,却颇有灵性,在下佩服!”李大公子真的是一张脸红到不行了,感觉这丁夫子真真是可恨,明明水平这么高,之前偏偏装模作样,引自己出手,再来打脸让自个难堪!
不过若是技止于此,就这么点本事,李大公子也不会得到严州府士林、官场一致的推许。
连眼珠一转都不用,李大公子马上就换了个话题,才情比不起丁夫子?没事,把丁夫子名声搞臭就行了!
第十章依红傍粉怜香玉(五)
古代的官场、士林都喜欢来这招,此人人品不行了,道德不成了,此人名声臭了,那他干的所有事,还有必要评论对错么?才情再好又如何?秦桧还是状元呢!
李大公子冷笑着便开了口,他有把握,这一回,就要让丁一死得很看。
他没有先去对丁一说话,而是先回头去骂刘姓地主,这是一个铺垫,图穷之后,便是匕现!
这边厢王原和几个举人,倒是立时便对丁一的态度改变了不少,正如江湖上的好汉,服气的是能打、能为兄弟花钱的大侠一样,文人嘛,出手能让人感觉整个境界的高下,那大伙还是自然会生出敬意的。
至少以王原这位同知的公子为首的,那些举人已经尽量不去瞄丁一的侍妾了,这就是一种尊重,不是丁一用官职压出来,也不是打出来,是对于丁夫子才情的敬重。
不过丁一自己是知道,要临急这么整出一篇八股文,过了科举路的丁某人,还真不是什么问题;但诗词这个,他还真弄不来,要不刚才也不会又当了一次文抄公。所以他是很谦虚地连道:“不敢当,不敢当!”
倒是让边上士子,越发的对他敬重。
这人有才情,又不傲,又看着蛮有钱不用担心他某日来借粮,凭啥不跟他亲近?
“用得起文府徽墨的人家,肯收你家女儿去当丫环,便是粗使丫环,也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李大公子被打脸之后。硬生生岔出了一个话题,对着刘姓地主这么说道。
李大公子此人倒真的有些城府。严州府风闻他才能过人,文思敏捷。绝对不是空话,他马上就捉着另一个重点发难,“只是丁夫子,您这才情是不错,但这高头大马、四轮马车,却不是有才情就能弄来的物件,这四轮马车,听说坊间有出到八百两银子,都弄不来一辆的。据说得两千两银子才能谈的东西;这种骏马,学生也曾见过一匹,据说也得一千五两银子,您区区一个举人,这等巨资,却是从何而来?”
便有帮闲在边上冷笑道:“听说丁夫子在京师帮人办差又被辞退了,想来只怕是手脚不干净啊!不慌,这事回了府城,报与安全局衙门的官爷知晓。自会有黑衣阎罗来寻丁夫子去问话,只望到时夫子的才情,能教那些黑衣阎罗领略之后,放你回来就好!”
丁一笑道:“学生这钱银。却是从四海大都督府出来,黑衣阎罗当真来问,教他们去寻四海大都督府说事便是。却无学生干系,诸位高义。学生铭记五内,只是却就不必替学生操这份心了。”
同知家的公子王原听着。却就按着丁一的手道:“咏之兄,这四海大都督府,却莫要轻易扯上,忠国公虽是君子,下面办差的人,却不见得个个如容城先生一般的宽厚。”
丁一被他抚在手背上,颇有些难受,借着说话抽出手来,笑道:“不妨的,四海大都督府那边,在征募举人到海外任一地提督,学生不才,举荐了几位都得了任用,于是方才得了这车马,这是不须瞒隐的事。”
“去海外?那不就是流徙一般!”李大公子冷哼了一声。
“一任八年,若是考评中上的话,可以转回华夏,到时至少也是一县首领官的位置。”丁一依旧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这般说道,“自然,若嫌官职太小,在海外熬到总督,回来当个州府首领官,也是可以的。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云远、两广、云贵等地安排是没有问题,都是写入吏部官身文册里的,绝对是确实无疑的事。”
云远、两广、云南、贵州,这年代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全是边陲。
就算两广近年来民生好了,又听说在推行什么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总之不是什么好地方。
但也因为如此,却就更显得丁一的话可信,湖广江浙这些地方,当然是要留给朝廷正经进士出身的读书人。不过这不重要,要是能在云贵、两广、云远等地,任了首领,那么以后的仕途上,想到州府任首领官,就不会有问题了。
进士出身和不是进士出身的鸿沟,就在这个上面,不是进士出身的,是很少有可能当上首领官的。
“此话当真?”王公子原本倒也是看上那几位在丁一身旁的玉人,但此时已然完全不去往这方面想了,连眼光之中也全不在那几位侍妾脸上流连。除非真的是色中饿鬼,或是要动到自己的女人,要不然的话,权力和事业,总归会比美色更加让人兴奋。
特别是王公子这种人,尽管他也考中了举人,算是个小学霸,但正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小学霸,才知道要进士是如何之难!他父亲严州同知,也是举人的出身,干了几十年,官场上人脉也是不俗的,能力也颇为出色,要不然他刚才也不敢陪着丁一说话,全不顾李大公子尴尬。
可是又如何?不是进士出身,正常来讲,就是当不了首领官!
不服也是没用的,当然一个半个是有,例如杨善那样的,算是运气和官路真的很顺了,虽然他也没被放到地方去当布政使或是知府,但至少在部院还是能当上正卿,这很不错了,因为他站队站对,靖难之役,他是站在燕王也就后来的明成祖这边的。
除了皇位轮替时站队沾光的,或是极个别的因素,否则不是进士,有能力?那就县丞、主薄、通判、同知之类,慢慢玩吧。反正不论是县是州是府,要当上首领官,那是难上加难。至于入阁?那别想太多了,会把自己想出毛病的。
要不然当年丁某人为何坚决辞官,重走科举路?当然他有恃无恐,知道就什么不干,过几年英宗出来,这念旧的朋友,怎么也会拉他一把。但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就是在大明官场混,不能进士出身,从布政使到府、州、县等等的首领官、中枢的六部尚书、阁臣,那是全不用想,老实去当千年老二吧。
所以王平之很熟切,丁一还没回话,他主动又加了一句:“咏之兄,小弟不才,春闱考了两次,都是名落孙山,虽然家父意下还是教小弟再去考,但看怕进士是无望的了。兄说四海大都督府,愿去海外任职者,可以举首领官?这是要进士出身吧?”
事关仕途,他不得不仔细。
丁一笑了笑,刚要开口,刚才丢了脸的李大公子在边上冷笑道:“王世兄,你就等着上当受骗,这年头,托辞自己有诸般关系,骗取钱银的骗子,也不是一桩两桩,只是大家都知道丢脸,不敢公诸于众。你倒好,这边严州士林诸位看着,哈哈,日后此事宣扬开去,王世叔想来是脸上很有光的!”
王原听着愣了一下,这当口他还真不敢还嘴,评论诗词,他自然敢表态,因为好与不好,丁一的词摆在那里,那是很明显的优劣,真是稍有点阅历的人读上一遍,都能有个答案,他怎么不敢表现出对丁一的亲近?单是随着他和李大公子出游的歌伎,回了严州府之后,必会把丁一这词传唱开的,他自然是不畏的。
但李大公子说的骗子这一节,倒就让他背上发凉。
面前这位丁夫子,说的话可不可信?到底是不是骗子?要真当这么多人受骗,那怕在严州,至少得大半年抬不起头来。
这时那刘姓地主和几位李大公子的帮闲,就在边上嘲讽道:“丁夫子还能知道四海大都督府的章程?别说你姓丁,容城先生也姓丁,是远亲吧?”边上刚才还安坐着的士子,更有拍案而起,戟指丁怒骂道,“这话今天放在这里,丁夫子你敢说和忠国公有亲,学生就敢撕了你的嘴!忠国公的大兄早逝,就只一人,便只有征北伯和他嫂嫂拉扯着长大的!”这位看怕还是丁一的崇拜者,对丁某人的家世了解得清爽,也正因为如此,他方才如此气愤。
丁一抬了抬手,示意他们静下来,有几个不肯闭嘴的,诸如刘姓地主,那是恨不得咬下丁某人一块肉的,哪里肯消停?丁一却是冲着李大公子,向刘姓地主指了指道:“大公子似乎不单诗词不太擅长,驯养犬畜之道,似乎也不怎么样啊。”
李大公子听着颇觉丢脸,操起边上盘子砸了过去,才教那刘姓地主消停了。
“四海大都督府的章程,是要考核的,也就是有着举人身份,又想出任首领官,那么,报名之后有半个月的培训,连同你要带去赴任的三班差役、六房书吏、都是要接受培训之后,进行考核的。考不过,不好意思,那你得出钱了,你带的人在培训期间的花费,培训的费用等等,是得掏银子的;考得过了,那不单不用你掏银子,四海大都督府会派舰队护送你去上任,还会酌情给予一些火器装备等等……”
这时李大公子却就突然问道:“慢着,你这么说,听着也是在理,只是如何知道,你不是骗局被识破,编话来诓骗我等,以求脱身!”
刚才被丁一所吸引的那十数名老少举人,也纷纷用着狐疑的眼色瞪着丁一。
刘姓地主又得意了:“丁夫子啊,你老老实实把侍妾送与老夫,何来这样的事?何苦来着?一个谎话接一个谎话地编,这倒扯到忠国公他老人家头上去,老夫看看邓明府这番却是如何为你脱罪!”
第十章依红傍粉怜香玉(六)
他说着,极为幸灾乐祸地冷笑了起来,还加着一句:“忠国公那是什么人物?大明的架海金梁、擎天玉柱,丁夫子,不怕实话跟你说,出了这镇子,老夫便派家人南下泉州,去那船舶司的四海大都督府守备处出首!教你恃才傲物,终是坏了自家的性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