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来到大唐的村官(吴笔)-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来吧!”孔龙王说着,转身向崇文殿走了进去。

李承乾看到他压在背后的手竟然拿着一把黑黑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

苏宓拿出手巾,帮李承乾擦了擦头发上的水。因为他把头压得很低,孔龙王又站在台阶上,所以孔龙王的口水都淋不到他脸上。

“孔龙王拿的是什么?”李承乾问道。

苏宓眨了眨可爱的眼睛,问:“爷,怎么能叫……龙王?”

“行云布雨,不叫龙王叫什么?”李承乾手指了指天上的白云,小声地和老婆交流这个心得。

苏宓吭哧了一声,连忙捂住小嘴,不能笑,不然被走不远的孔龙……孔夫子听到了又要麻烦了。她的脸越憋越红,过了十几秒,才消化了这股笑意,回答道:“夫子手中拿着的是戒尺。”

戒尺?

戒尺!你nǎinǎi个大鸡腿啊!

戒尺是什么,老师打学生的!这孔龙王刚才竟然要打自己这个太子,自己可是国家接班人呀,国家二号人物呀,他……%¥#“快进去,不然夫子又要生气了。”苏宓擦完了他头发上的口水,推了他一把。

李承乾走了几步,回头看到苏宓不进来,又回去,“你干什么,不进去?”

“这里是太子进学的地方,妾身按礼制,不能进去打乱了太子进学。”苏宓说道。

“我脑袋不灵……”他一指自己的脑袋,“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进去了怎么走,怎么做都不知道,又有个黑脸龙王,你让我怎么办?”

“这……”

“没事,一起进去,有问题我担着!”李承乾拉着苏宓走了进去。

进了崇文殿,过正厅,进了一间书房,黑脸龙王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这是一间充满了书香气的书房,里间放着两张书桌,里间和外间用木雕拱门做了隔离,外间放着铜香炉,古琴,一面墙上放着一个大大的书架,上面满满的都是书,墙上挂了不少书画,在书架上挂着的一张书法引起了李承乾的注意!

《兰亭序》!

“咳!”一声老人咳嗽声响起。

正在流口水的李承乾被苏宓拉了一下袖子,才回魂。

黑脸龙王从矮凳上站了起来,走到两人前面,不满地问:“太子殿下,为何带太子妃进崇文殿,这里乃殿下进学之处,怎可受扰,简直是败坏学风,有辱斯文……”

李承乾脸一黑,抬起头对黑脸龙王瞪了一眼,喝道:“孔龙……夫子这话就不对了!”差点儿把孔龙王给喊出来了。

黑脸龙王一呆,接着脸上红了起来,他没想到太子竟然敢撞顶他,这让他气得要爆炸了,他气急问道:“何处不对?”

“嘿,夫子不知道我有脚疾吗,不能有个人扶着走路吗,你不知道我得了失魂症吗,连路都不识你让我怎么找到你这里来,你不感谢一下反而说我老婆有辱斯文,你也太信口雌黄吧!”李承乾目露凶光地说。

这是一个容易爆炸的老头,刚才在门口就因为迟到就很火爆地训了自己一顿,带太子妃进书房,他又马上火爆爆地开骂,这时被李承乾一反问,却突然一呆,问道:“太子殿下失魂症未愈?”

“没。”

“那你怎识得老夫?”

“我老婆介绍的。”

“太医不是说你全愈了么?”

“身体好了,但脑子没好。”

“四书五经,殿下可否记得?”

“不懂。”

“识字否?”

“识……但识不全。”

一患的问题后,孔龙王脸sè越来越差,最后好像失望了一般,坐到了矮凳上,看着出气多进气少。

看来他是听到太医说李承乾身体好了,就以为脑子也好了,不失忆了,才急着拉他来上学。

苏宓说道:“夫子不必绝望,太子虽然忘了四书五经,但他聪慧不减,今天早上殿下突发灵感,吟出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和‘文章本天成,妙笔偶得之’两句佳句。所以苏宓认为,殿下是忘了以前所学,但是拜夫子和众位博士多年来的辛苦教学,殿下已经把才学都沉甸在了心里,才能随口吟出此等佳句!”

孔龙王听到苏宓吟出两句诗的时候,就复活了,嘴里不断地把两句诗反复地念,等苏宓说完,他从凳上跳了起来,到了苏宓前面,不敢相信地问:“这两句诗真是殿下所作?”

“嗯。”

“这两句诗,妙啊,妙啊……”孔龙王脸上出现了非常享受的表情,“只是这怎么都是绝妙之句,怎么没有上句?上句呢?”

李承乾正要承认,并且让孔龙王膜拜一下自己,突然听到他问上句,脸一青,连忙出声:“哎呀,小菇大可不必如此!”

一老一少好奇地望向他,李承乾说:“失魂症有什么可怕的,从新学习不就行了吗?需要夫子想不开想憋死自己吗,需要小菇为了维护我的面子而拿出你自己的佳作来说是我写的吗?呵呵……”

两人都是一愣,随即苏宓急了,道:“殿下,明明是你口中吟出,怎么是妾身……”

李承乾那只被命名为如来神掌的手随意地划了划,嘴里笑道:“怎么不是你的,分明昨晚我在你的妆台上看到的一张纸上,那是你随手写下的偶然灵感之句,早上我还问你呢,你可不要在老师面前说谎哦!”

苏宓看到并听到了暗示,很为难地看了他一眼,只好闭嘴不再多言。

孔龙王却还未明白,看了看你,又看了看他,问道:“真不是太子所作?”

两夫妻点头。

“太子妃闺房之作?”

无耻男点头,太子妃羞愧地转过头。

孔龙王眼睛的光芒亮了八度,对太子妃恭手一礼:“太子妃乃女中豪杰,刚才老夫失礼了!”

rì,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老货!

苏宓急道:“夫子不必多礼,我……”她一时都找不到说词了,诗句确实是好,但不是她的,想谦虚也谦虚不来!

“太子妃不必过谦,冰冻三寸非一rì之寒,能写出如此妙句,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文豪不可!”孔龙王把自己的姿势放得低,就像个小学生在和老师说话一般,“老夫恳求太子妃同意老夫把此佳句传唱给弘文馆的学子听,以激励他们用心学习。如果太子妃能把两首诗补全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让老婆去应付这老头去,自己研究兰亭序去了。

苏宓和孔龙王支吾了半天,只好学早上李承乾应付她一样,妙笔偶得之,没有上句也是正常。孔龙王表示遗憾,但对太子妃的尊敬不减。

“太子,你刚才说得好,从新开始学习。”孔龙王转身和李承乾说话,“你有这等决心,老夫甚慰,我们现在就从千字文学起!”

李承乾依依不舍地离开兰亭序,坐到书桌后面,接过苏宓递过来的一本封面有《千字文》的青皮线装书,翻开第一页,哟,入眼四字太熟悉了,天地玄黄……

孔龙王双手背在后面,在李承乾的书桌前面,说道:“太子殿下,现在我们进入识字初期,你跟我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孔龙五在他前面,走一步念一句,走五步再转身回来,继续走一步念一句。李承乾虽然有大学学历,但对繁体字却有很多不认识的,正好借此机会扫一扫盲,所以很认真地跟着孔龙王一眼一板地念书,仿佛有种回到小学一样。孔龙王看到李承乾态度非常认真,倒也满意。

苏宓坐在边上,孔龙王目光和苏宓撞到时,都会用非常尊敬的目光注视,点头示意。

不知道过了多久,孔龙王读到:“xìng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停了下来,说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到此,现在殿下复习一遍,老夫有私事暂时离开一会儿。”

孔龙王在两小夫妻欢送下离开后,李承乾小声地说:“我知道龙王干什么事去了。”

“什么?”

“人有三急。”低趣味的劣货。

“……”无语。

第22回:【盗版者的报应】

第22回:【盗版者的报应】

“房卿,来得这么早啊!”李世民走进两仪殿,就看到了一身紫sè官服的房玄龄。

房玄龄行礼:“玄龄见过皇上。”

行礼后,他说:“臣也是刚来。”他眼睛看到了李世民手里拿着一张字,刚才进来的时候还在认真的看,不由好奇地问:“不知道又是哪位皇子公主的作业让皇上满意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把手中的纸递给房玄龄,说:“玄龄看看,朕是猜不到这字是用何物所写。”

他手上的字,就是李承乾转交的作业,李世民今天早上因为昨晚的事情有些愧疚,所以早早地去立政殿,皇后把儿子的作业交给了他,他看了后奇怪是用什么东西写的,问了皇后也不知道。他一路走来,脑子里想了半天也想不出那失魂症的儿子是拿了什么取巧之物写了这张作业。

房玄龄接过一看,说道:“此字倒是和昨天合浦公主所献的贞观笔所写的字有异曲同工之处,毛笔字以运笔轻重写出字的形韵,而贞观笔与此字,则是以笔画线条的变化为手段,有毛笔字的影,却简于毛笔字!”

他还用鼻子闻了闻,疑惑地说:“此物有一股火气味,好像在哪里见过,却一时想不起来!”

李世民听了,也拿过来闻一闻。

只可惜他们一个是国家一号人物,一个是国家总理,平rì里关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对木炭的接触少之又少,现在又是夏天,不像冬天要烧木炭取暖,所以就算闻到了一股子炭味,也想不起木炭来。

就在君臣俩都迷茫的时候,一个侍卫走了进来,说:“禀皇上,晋王求见。”

“雉奴?”李世民奇怪了,“他不去弘文馆进学,来此做甚?”

“让他进来。”李世民吩咐下去。

正太李治像个小大人一样,迈着八字步从外面走了进来,向两个长辈行了一礼:“治见过父皇,见过房伯伯。”

“雉奴不去弘文馆,来此何事?”李世民问。

李治:“治有一发明,特来献给父皇。”

他把一张用木炭写了字的纸递给了李世民,房玄龄在旁边看了一眼,眼睛一亮,问:“这是晋王殿下写的?”

“是。”李治很不要脸地说,“这是我和兕儿在戏玩时意外发现的。”

“不知殿下是用何物所写?”房玄龄问道。

李治一喜,连忙从怀里拿出两节木炭,献上去,说道:“治和兕儿在墙上用木炭涂鸦时,发现此物可作书写,而且写字快捷!”

房玄龄看到木炭,这才恍然大悟,这平易之物,反而忽略了!“木炭若是做成笔,倒也和合浦公主献上的贞观笔有同样的贡献啊!”

李治听了一愣:“贞观笔?”然后他看到了李世民的桌台上放着一只鹅毛笔,这不是前些天看到大哥拿着写字的么,接着想到了昨天李漱拿着缕花鸟鸣金薰球炫耀,哦明白了!

“晋王殿下能一式两份,倒是有心了。”房玄龄又说了一句。

李治又一呆,一式两份?

他望向老爹,这才发现老爹的脸sè有些诡异,在他桌上有一张纸,上面的字很眼熟,不是自己刚才拿来的硬笔书法吗,可也不对啊,自己的那张在房相手上!

李治知道自己拿来的硬笔书法,是昨天从皇后小厅里顺来的。昨晚他试着用木炭写字,结果写得惨不忍睹,所以今天来李世民这里的时候,只好拿上李承乾写的那张字了。结果没想到,李承乾后来又补了一张,今天撞一起了。

他想到这里脸sè白了。

李世民盯着李治看了一会儿,声音平稳地说:“雉奴发明此物,可供给寒门士子所用,父皇赏你百鸟玉佩,承乾教导有功,赏夜明珠一颗。”

李治心里明白。

李世民话一转,“虽然雉奴发现了木炭笔,但书法却不能松怠,所以父皇吩咐你抄写《道德经》两遍。同样你回去告诉你十七姐漱儿,也抄写两遍。”

李治还有什么好说的,老爹在房玄龄面前为了家丑不外扬,没有破口骂得他狗血淋头就不错了。还是快跑吧。

房玄龄看到皇帝赏了李治,又罚了他,很是奇怪,再想到他莫名地赏了太子,就有些明白了,不过他知道自己要装作没明白一般。

………………

“爷,你这是在画什么?”苏宓奇怪地问。

李承乾没有抬头,继续埋头画圈圈:“标点啊!”

“标点?”苏宓看着他在《千字文》上画着一个一个圈圈,有些为难地说:“如果被夫子知道了你拿千字文涂鸦,只怕……”

“是出版社太没良心不加标点好不?”李承乾一头黑线地抬起头来,“我这不叫涂鸦,是给断一下句。你看这《千字文》虽然四字一行,但在第一页还好认一些,到了第二页,开头一个字是前一页的,到了第三页,有三个字是前一页的,到了第四页就不知道了,难道翻个第四页来读,要回到第一页去四八十二十六地算过来吗?”

“这个没办法,要熟读,铭记于心,自然一眼看到就知道怎么读了。”苏宓说。

听了她这样说,李承乾倒有些另眼相看她了,她的意思好像是她对千字文倒背如流,烂记于心了!

“第二十句怎么读?”

“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李承乾倒吸了一口气,连忙制止她,不然太打击人了。

“那你当时读千字文的时候,读了多少才有这样的本事?”

苏宓脸上微微一红,似乎有些羞于启齿:“妾身初进学时,读了三月,才全读完并背诵,熟读于心,也是后来常常读诵。”

这样心理就平衡了!李承乾问:“那当时指着这一页,你能准确的断句吗?”

苏宓想了想,最后摇了摇头。

“那我这标点就起作用了吧,你翻到哪一页就知道那里怎么断句,我这个初学者就可以和你这个烂熟于心的老生同样读得准确了,你说这不是很方便吗?”

苏宓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那你还说我是在涂鸦吗?”李承乾哼哼道,“刚才冤枉我,是不是想吃家法了?”

“爷,妾身错了……”苏宓看到李承乾的如来神掌,忙说道:“别……”

就在李承乾如来神掌要大发神威的时候,外面传来了孔龙王的声音:“殿下所说标点是何物?”

靠,这孔龙王刚才是在外面偷听啊!

苏宓看到孔龙王进来了,连忙闪到一边,她可怕了她男人会不分场合地给她一下,好在李承乾这时咬了咬牙,对孔龙王说:“夫子,学生读起《千字文》来有些吃力,就用标点以作断句,使它易读易记一些。”

孔龙王走到李承乾前面,拿起他画了圈圈的书,看了几下,说:“这标点看着交错,是如何个用法?”

《千字文》上用了逗号和句号两种。

李承乾指着它们说明了一下,然后说:“学生觉得句子想要表达感情的时候,可以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为了区别说话,可以用冒号,双引号;其他各种作用的分号,顿号,书名号,括号……”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来。

从苏宓和孔龙王两人的反应来看,李承乾知道这唐朝还没有这些标点符号,怕以后他们看到自己用标点符号时大惊小怪又问个不停,所以他一次xìng给他们说明白了。

苏宓在旁边越听越惊喜,看向李承乾的目光充满了崇拜和爱的火花!

孔龙王的眼睛越来越亮,等到李承乾说完,他拿起李承乾写的标点符号看了许久,李承乾听到他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知道他很激动。半晌,他才慢慢平静了下来。

“有些文人士子习惯在写完一句后,空出半字的空纸来;有人则习惯在尾句随意一点,太子这套标点符号和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却要比他们详细明了,易记好用。老夫会把它们教于弘文馆的学生们!”孔龙王对李承乾的标点符号肯定地说道。

李承乾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孔龙王说这么中听的话,脸上微笑。

孔龙王继续说:“不过这毕竟是取巧之物,千字文和四书五经都需要殿下刻苦熟读,铭记于心才是王道。”

听他这口气,好像对标点符号非常不屑一般。

不过连苏宓都把千字文熟读到倒背如流了,更别说这专攻教育的孔龙王。只怕李承乾随便说出一个字,他能马上说出这个字在《千文字》中哪一行,在四书五经,或者其他古著中的哪一行哪一页。

这样的一个变态,标点符号对他来说都是多余的,表示一下不屑算是轻了。他还知道他身上负着教育皇家幼童的职责,能想到要把标点符号送到弘文馆教学,可见这老家伙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错,责任心很好。

中午放学后,李承乾高兴地和老婆从崇文殿出来。

他没有理由不高兴,这皇家学院就是好啊,一天就上半天的课,下午zìyóu,太美了!

还有什么事,比这还要美的?

想想前世的时候,从小学到高中,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课,周六补课,周rì补习,简直就如生活在地狱一般!

“爷,你拿走《兰亭序》做什么?”苏宓盯着李承乾胸里的《兰亭序》,奇怪地问。

李承乾做贼似的,“嘘!”

第23回:【君子远疱厨】

第23回:【君子远疱厨】

太极宫立政殿外。

“泰见过皇兄!”一个身宽体胖,又装得文质彬彬的男子向李承乾行礼。

“五弟你来看母后啊,要不要一起进去。”李承乾应道。

“我已经看过母后,母后安好我就放心回去完成父皇命题的诗了。”

说完,胖子就走了。

李承乾在他走后,眉毛微微拧了一下。

他这几天遇到这胖子好几次,他是自己同母弟弟李泰,每次见到他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他那双因为脸太肥而显得很小的眼睛,总给李承乾一种挑衅的感觉!

走在他旁边的苏宓,一副yù言又止的表情。

“有话就说。”他对苏宓说道,“你知道我都忘了,你再不告诉我,我怎么知道?”

苏宓得到同意,轻声说:“爷,妾身说的可能是大不为的话,你听过不要怪罪妾身。你要小心这位卫王。”

“以前我和他有仇?”

“没有。但他想坐爷的位子。”

李承乾一下子明白了,他是老二,想来抢老大的位子,以后老李嗝屁了,大唐就是他的了。

这就是皇家的争储!

自己现在是跛子加失忆的双重残疾人士,那么这个弟弟更是觉得自己有希望了!

“如果我不是太子了,你怎么办?”李承乾笑了一下,对苏宓问道。

苏宓扶着他的手搂紧了,笑道:“爷是太子,妾身就是太子妃,爷是王爷,妾身就是王妃!”

李承乾笑了,苏宓总是喜欢说万金油的话,但这话听着舒服!

两小夫妻进了立政殿,一个下午都陪着皇后,杨妃也在,她对于李承乾的妇女故事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

那些公主小妇女都没有来听,李承乾以为是他们没有自己这样的只上半天学的待遇,傍晚的时候见到兕儿的时候,一问才知道,她们都被夫子罚在弘文馆抄作业了。

“为什么?”李承乾奇怪了,如果是一两个人还能理解,怎么集体被罚?

“嘻嘻……”兕儿很兴灾乐祸,“因为她们前几天都玩疯了没写作业,昨晚一晚上又写不完,就听十七姐的话,用贞观笔抄写,结果一晚上都抄好了。但是今天去进学时,被夫子责斥为有辱斯文,每人罚抄三遍。”

“贞观笔是什么?”李承乾好奇地问。

“就是十七姐献给父皇的鹅毛笔。”

鹅毛笔……李承乾张大了一下嘴巴。

兕儿继续说:“不过好奇怪,雉奴哥哥和十七姐被父皇让他们抄两遍《道德经》。都没人和我玩呢!”

李漱这只小老虎被罚,是老李罚她拿了李承乾的鹅毛笔去抢功,那么李治这小正太受到同样的惩罚,可以想到是他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李承乾昨天的木炭书法突然不见,那么他就想到了,是被小正太给拿去抢功了!

“活该!”李承乾咬了咬牙。

兕儿和李治感情很好,听了不满地问:“为什么?”

“因为偷别人的东西去抢功,不劳而获,是无耻的,是要被惩罚的!”李承乾哼哼说。

兕儿听了有些心虚,不敢看李承乾。

李承乾摸着她的小圆脸,笑道:“不过兕儿山寨大哥的轮椅,我原谅你了,并且决定授权给你,以后你就是合法的了!”

兕儿不明白“山寨”,“授权”,“合法”这三个新名词,但总算知道李承乾不怪她,高兴地搂紧他的脖子。

在立政殿和皇后还有留下来的兕儿吃过了晚餐后,两小夫妻才回东宫,刚下车,李承乾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茶!”李承乾惊喜了,“这是有人在炒茶炒的香味!”

苏宓回道:“是啊,这时候应该是宫外送新茶进来了。”

“在宫里自己炒的?”

“嗯。”

李承乾发现自己的chūn天要来了,拉住老婆的手,“走,咱们去看看。”

“爷,轮椅,你坐上轮椅!”苏宓唤住有些激动的李承乾。

李承乾这才坐回轮椅,由苏宓推着,一路上茶香味越来越浓,心里忍不住高兴,想起前世村里的茶厂,老板是他大姨,他经常去厂里逛,对于如何炒茶还是知道的,如果有新茶叶,那他亲自炒一次,就不用去喝唐朝这些古代人的茶渣了。

这路有些长,李承乾坐在轮椅上,这才发现没给轮椅设计一个放脚的,看来回去要让鲁大师给加上。

到了一座院子,茶香就是从里面传出来的,院门上挂着典膳厨的门匾。

门口的几个宫女见到李承乾和苏宓,连忙行礼:“奴婢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子妃。”

苏宓问道:“这是送新茶来了吗?”

一个宫女应道:“是的太子妃,中午山庄才送来的。”

这时院里面有一个中年宫女小跑了出来,连忙向李承乾两人行礼:“麻掌食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子妃。”

麻掌食,这名字很怪!但李承乾更关心茶叶,问道:“新茶叶在哪里?”

麻掌食回道:“新茶在院内炒制中。”

“带我进去。”

“啊?”麻掌食一惊,“殿下,你不能进典膳厨!”

“为什么?”李承乾盯着麻掌食看,这人好大的胆,连太子都敢管!

苏宓连忙小声解释:“殿下,圣人曰,君子远疱厨。文人士子都如此,更何况殿下呢?”

“君子远疱厨,是说男人不能进厨房?”李承乾问,这古代也太没道理了吧,你们女人炒的茶那么难吃,还不让男人自己炒好茶!

“嗯!”

“圣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有茶喝吗?”李承乾理直气壮的说。

他以前看过大姨给茶厂做广告的资料,其中有茶的起源时间的介绍。首先一种认为茶是上古神农氏发明的,但这过于神话了,自然不能信。第二种认为是起源于周朝,或者是秦朝和三国。

汉朝的时候有人使用了茶的文字,到了唐朝有人把茶字简化,所以茶的起源差不多应该在唐朝以前,到了唐朝时茶的普及才比较广。

而君子远疱厨,是孟子说的,那是个战国人,那时候有茶也不一定能普及到,所以李承乾才问得这么理直气壮。

“啊?”苏宓和麻掌食都呆了,她们当然不知道孟子圣人有没有茶喝了。

“没有对吧,那圣人说这话,是说男人不进厨房煮饭炒菜,但没说男人不能看茶叶,不能去炒茶叶啊!”李承乾大声地说。

“啊?”

“啊什么,别挡路,小菇推我进去。”李承乾手挥了挥。

麻掌食还在发呆的时候,苏宓已经在李承乾的如来神掌的暗示下,推着他向里面走进去了。过了好一会儿,麻掌食醒过来,只有在后面追的份了。

典膳厨是个大院子,里面分成了好几个院子,苏宓推着李承乾进了一个叫茶园的院子,看到了里面十几个宫女太监正在忙碌不停,其中很多人正在把炒好的茶味捣碎。

原来喝到的茶叶全是碎的,就是这群家伙弄的啊!

“停!”李承乾喊道。

全院子所有人都呆住了,转头看到李承乾,全都跑过来下跪行礼。

“你们不会把新茶叶全炒完了吧?”李承乾急问。

他们一时反应不过来,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回答太子。这时麻掌食跑了进来:“殿下,你……”

“别废话,我都进来了。新茶叶在哪里?”

第24回:【炒茶】

第24回:【炒茶】

(哟呵呵呵……又傻乐了,第一名出榜了,我的小说从第四名进入了第三名。捡便宜了啊!都遇两次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了啊。求收藏,收推荐票,望真正实力挤进前三。)

“啊?”麻掌食为难地看了看太子妃,只好说道:“殿下,新茶在那边。”

在麻掌食的带领下,李承乾夫妻来到了五六筐新鲜茶叶前面,李承乾露出了兴奋之sè。

有太监要来搬新茶叶去炒,李承乾喊道:“不准再动新茶叶,这些都由我来!”

太监,麻掌食,苏宓都吓了一跳。

李承乾开始指挥了起来:“给我准备个大铁锅。”

茶园里自然不缺大铁锅,李承乾很快站在大铁锅前面,让人把大铁锅加热,看着差不多了,就把准备好的茶叶倒了进去。

他拿起一只大铁铲,快速旋转翻炒一两分钟,这叫满锅旋,等叶质柔软,叶sè暗绿时,将锅抬高使温度降一些,再用力使茶叶在锅中旋转,这叫做带把劲,当叶片皱缩成条并有粘xìng时,再将锅抬高温度再降一些,炒到茶叶钻到把扫帚的枝内时,反复多炒几遍,等叶子有三四成干时,就可以出锅了。

炒好的茶sè泽暗绿卷曲成条,看着和前世喝的茶差不多。李承乾前世听茶厂里的老师傅说,茶还是自己炒的好喝,这些机器制作出来的茶,太没味了,李承乾就去过他家看过他炒过好多次茶,还有两次让老师傅让位,他下去炒。来到大唐第一次炒茶,李承乾发现自己超水平发挥了,炒的茶和前世的老师傅的水平一样!

“殿下,你这炒茶法倒也奇特,只是新茶叶不蒸过,能行吗?”麻掌食问道。

原来他们炒茶前要先蒸一回,难怪茶叶的味道会那么苦。

“当然行。”李承乾笑道。

苏宓闻了闻,没有外面宫女们炒的茶的香味浓,问道:“殿下,这茶不知道煮后喝起来是怎么样的?”

李承乾知道外面的宫女把蒸过后的茶叶炒得茶香味都跑掉大半了,自然不能和这茶相比,说道:“这茶不是煮的,用开水一泡就可以了!”

麻掌食机灵地让宫女拿来茶杯和开水,李承乾亲自夹出一撮茶叶放在茶杯里,苏宓倒上水。

开水冲入茶杯,蜷缩成一团的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茶水也变成翠绿透明,看上去如同翡翠一般。不过片刻功夫,一股清淡悠远的茶香弥漫开来,闻起来让人jīng神一震。

“好香的茶啊!”苏宓喜悦地说道。

“好茶,好茶啊!”麻掌食赞道,她在典膳厨工作了十几年,经过她手的茶不知道有多少,只要一闻茶香就能知道这茶叶的品质。这炒茶冲泡出来的茶叶绝对比她以前喝过的茶,都要好上不止一筹。她兴奋地看着李承乾的那杯茶,就像看到了一件心爱之物一般,眼睛的光芒亮的惊人!

李承乾待水温差不多了,拿起来喝了一口,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