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来到大唐的村官(吴笔)-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好一会儿,还是程雯筱轻推了一下李承乾,害羞地走开,走到那边和河马大姐说话了。
两人之前就已经是见过了,现在两人都发育长大了不少,但还是能认出来的。
亲热了一会儿,几人住进了程家院子。
接下来的十天半月里。李承乾要么是呆在宅子里,和程雯筱说话,把这一年来没有说的话,全给说了出来。要么是让程雯筱带他到处走走。
山东济南这个地方,在隋末时,可是爆发了大量的农民起义。把暴政的杨广给推倒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第一次起义,长白山王薄。就是在山东起义的。
此长白山并不是大家所知道的长白山。
全国有名的长白山,是在朝鲜边上的。黑龙江那一边的山。
而在山东内,也有一座山,叫长白山,就在泰山的边上。
当时起义的原因,就是杨广要征打高句丽,要造船,要运送粮食,都是抽山东这边的壮丁,壮丁抽了,就很少会回来,于是不满,不服,起来造反了。
山东,好汉多啊!
所以山东这边,施政方面,还是要小心的,不能做得跟杨广那样。
“怎么我看到好几次在征兵?”李承乾在这里呆了好几天,就忍不住地问了。
程雯筱理所当然地问道:“他们本来就是兵,务农后需要他们上折冲府工作,就让他们去了。”
唐朝实行的军民制,民就是兵,兵就是民。有战事和军事需要时,农民壮丁拿起刀枪,就可以上前线打战,打完战后,就回到家里田里,种起田来,就是民了。
所以李承乾才知道,此时看到的情况,只是调动而已。
“那最近齐州有战事,需要调兵?”李承乾问道。
不可能啊,最近没听说哪里有乱来的。
“朝廷发下来的命令,要运粮到幽州那边去。”程雯筱淡淡地说道。
幽州,那边是在河北。
李承乾想了想,觉得似乎有些儿不正常啊。
他盯着程雯筱看,她明显是有话说一半。
程雯筱被他看了两秒,也就没有坚持下来,说道:“只怕明年,幽州那边要发生战况了。”
“幽州?东北那边?”李承乾愣了一下,马上想到了,“打高句丽?”
对了,也只有打那个地方了。
不管是古代打战,还是现代打战,都是兵未行,粮草先至。
现在山东已经调民兵开始运粮,就应该是朝廷那边早就做好打算了,从今年开始,早早准备起来了。
而刚才程雯筱没有告诉自己,是因为想到自己从太子的位子上下来了,原因就是不能去理政,所以不想把这事告诉他。
李承乾反过来安慰了程雯筱几句,这事都过去了,不会再有危险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承乾竟然跑去运粮的地方看看,长长的车队,倒是壮观。
而且车队的警戒非常高,李承乾过来的时候,差点儿被抓起来,亮了身份后,才能多看几眼。
看了半天,也就没什么好看了,回去了。
听程雯筱说,东莱那边,也有在造船了。
那边的船造的时间要早得多。
李承乾明白为什么早,因为那是皇后想要大海船,所以让这几处有名的船厂,都造船。
杨广打高句丽时,就是用这里造船的,这里必然有造船好师傅,所以用了一定没错。
现在,老李也要打高句丽,所以就把皇后正在造的船的船厂,给接了过来了。
也不知道皇后的海船,有没有被征用了。
想想,老李是妻管严,应该不敢!
本来东莱那边离得远,不会看到造船是什么样的,但是李承乾在这边呆了几天,就又动心思了,于是拉上程雯筱,就一起过去那边看看了。
跨过了半个山东,到了沿海城市东莱。
东莱就是后世的山东莱州市。
有着身份证明,顺利地进入了造船厂,见到了正在造的战船,还意外地听到了一个消息,这里已经有少部分的水军在训练了,连火炮都有送来了两台了。
……
第939回:【水军】
……
不知道唐朝的水军还有战船是什么样的。
李承乾一下子好奇了起来。
从济南到东莱都过来了,现在水军就有自己眼前,哪有不去看的。
于是李承乾让这位曹水军校尉带自己去见他们的将军。
做为逍遥王,前太子,还是现在太子他爹,这身份摆在这里,这位住在山东海边,从没见过多大的官的校尉,当然是不敢怠慢了。
李承乾有曹校尉的带领下,见到了姓颜的水军将军。颜将军是山东四大士族之一的琅琊颜家。对于李承乾想要去看水军训练,特别是做为火炮的发明人,要去看一下火炮在船上使用的情况如何。他不敢反对,带着李承乾去军港看了。
见到高大的战船,李承乾忍不住地为大唐的造船艺术而佩服。这个造船技术,现在全世界只怕别人都没有。听后世的人夸张说,大唐的船,造得特大,连红海都都进不去,都要换小船才能进去。不过这个是夸张地说法,后世连美国的航母都能进红海,那得有多大的船才进不了红海?但是也可以看出,这年代造出来的船,确实是够大,超乎人们的想像。
从岸上到了船上,到处巡视,并且在船头甲板上见到了熟悉的火炮,并且还见到了两个熟悉的火药局的师傅。这两个名字忘了,但是李承乾却熟悉地记得他们,一个是实践派的,一个是小学数学家。两人竟然一起出差到这边来了。看来也是来校对火炮在船上的实践性的。
地面火炮部队,可以由长安训练好后。再派出去。但是要在船上安装火炮,就不能由长安临时分派了。而是需要到船上这边来实践后,觉得行了才能使用。
和他们打过招呼后,并且问了一些火炮的现在的进展,听到已经出海试过了几次了,一切都在完善之中。
李承乾突然想要出海跟着去看看。
旁边的颜将军,倒是会拍马屁,说道:“明日中午,就有一次出海训练,殿下可愿前往指导?”
指导。这个词用得好。
自己就是领导,就是喜欢指导别人,哈哈哈,明天一定要跟着去看看。
答应下了颜将军,并且在水军的军帐中住了下来,明天要跟着他们一起上船去。
虽然来到山东已经快一个月,一直和程雯筱在一起,但是李承乾却是没有吃了程雯筱。
当两个人真心相爱的时候,并不会急着想要享受**上的满足。两人只要在一起,就已经满足了。
当然,现在程雯筱是在守孝的时间,也不适合做这事。
所以。他们两现在都是分开睡。
李承乾要和程雯筱分开睡的时候,拉着程雯筱的手说:“要是拉着你留下来,你敢吗?”
“敢!”程雯筱想都没想。说道:“因为你也不会对我做出不爱我的事情。”
这话,李承乾听到后。脸上不由一笑。
睡下没一会儿,就听到外面鼓声响了起来。生气地坐起来,靠,天还没亮呢,走出帐外,看到有大量士兵已经开始集结了,这是搞毛。
门口守着的是四个禁军,还有老龙,问了他们也不知道啥事,但从其他士兵的反应来看,这个鼓声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情。
这时候,其他人也醒过来了,河马大姐和程雯筱过来没一会儿,朱和尚也过来了。
过了一会儿,颜将军过来说,这是要训练的集结号。
“不是说中午吗?”李承乾奇怪地问道。
难道是昨晚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还是颜将军出耳反尔了?
颜将军一笑,然后解释,这中午的训练,现在这个才不到凌晨三四点就需要集合了,一切准备好后,出了海到了训练的海域,就差不多中午了。
得,李承乾也开始跟着洗漱,吃早饭,到了天亮的时候,跟着士兵们上了战船。
他是跟颜将军一起上了主将船,一切准备完毕后,鼓声雷声一般的大响,船向海上驶了出去。
这不是第一次坐船,上一次坐船是上一辈子了,所以现在坐船上,并没有什么不适,倒是程雯筱,朱和尚,老龙他们,很快就出现了不适,晕船了。
他们的晕船,并没有影响到此次训练,水军们有条无紊地做出各种攻击假想敌的训练,其中的重要训练,当然是放假靶船,让火炮瞄着打。
整个过程,都是近了靠人喊,近了靠鼓声。
李承乾就坐在颜将军的旁边,这里是主将台,下面就是战鼓,或者说是传令鼓。跟雷一样响,吵得耳朵都翁翁响。
两个多时辰,训练的课目做完了,战船回港!
下船后,李承乾没有吐,其他跟随的人都吐了,李承乾只好扶着程雯筱和河马大姐一起下了船。
到了船下,颜将军已经早就让人准备好马车在这里等着了。
他是考虑到李承乾是长安里的旱鸭子,所以才会准备的,但是没想到李承乾竟然没有晕船也没有吐,现在马车就给了程雯筱她们用了。送着程雯筱上了马车,李承乾也就不用扶了,和颜将军一边往军营走去,一边遗憾地说道:“水军不够先进啊,就这个鼓声,只怕水军退伍后,耳朵都不太灵了!”
“是,是,为国进忠!”颜将军很会说话。
“你不知道旗令吗?”李承乾奇怪地问道,“还有灯语?”
颜将军一呆,接着想起有同事说,这位前太子爷,是一个特爱发明新鲜有用东西的人,现在听他这样说,是从中里想到了新法子了,要是能从他嘴里得到新的水军训练的法子,那自己手下的水军打战更厉害了,军功还是自己的身上的啊。好事。于是连忙问了:“殿下,何为旗令,何为灯语?”
“旗令吗,就是拿不同的颜色的旗子,然后远距离挥动,让另一艘船上的人看到,并且明白这边发下的命令是什么!”李承乾一边走,一边说。
颜将军低着头,思考着李承乾所说的这种旗令的作用。
“颜色,可以用红,蓝,黄三种,然后制定好什么样的手势,到时候就挥哪一种。”李承乾对他摆手道,“你知道吗,像你们的鼓声,不行,要是逆风的话,鼓声都传不出去了!”
……
ps:感谢001frh兄弟投了一张月票。#来到大唐的村官#第939回感言。月底了,大家有月票记得给吴笔投上,感谢感谢,以身相许!
第940回:【水军训练】
……
战船上的战鼓用来传令,有几点劣处。
逆风的话,鼓声就会被风吹向一边,站在风头的鼓声可以传到风尾的老久。要是站在风尾想要传鼓声给风头的船,那是没办法传到的。
风平浪静时,要是兵船追敌人去了,与主将船离得远了,主将船想要传命令给兵船,让他们回来,都传不到了。要是这时候被弄了一个调虎离山,那么后方就被吃了。
远了有不足的地方,近了也不行。主将船传命令,其他船要向主将船回馈收到命令了,也是用鼓声来回应。或者是发现了新的战况,向主将船汇报情况,或者是有什么话想要告诉其他船的,都是通过鼓声。这战打起来,要传的信息就多了,所有的鼓都响起来,那如何来分清楚哪个鼓声是哪个人发的?这没可能,都混乱了。要是敌我双方的战冲一起战起来了,敌我的鼓声也一起响了起来,那就更坏了,哪里知道哪一个鼓声是传给他们的?
颜将军一边走,一边和李承乾说着这些儿不足。
他做为水军的最底层的主将,对于这些问题,也是早就深有体会,但是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想着如何让水军打起来有条无紊,就没有想过,如何来找新法子来改变。
李承乾的说法,让颜将军觉得有一些儿希望,但是他并不了解这随口几句的话,有什么样精髓之处,所以晚上请李承乾过去他那边喝酒。一起商量商量。
这也是闲着没事,过十几天再回去也好。
所以李承乾答应了。
晚上。颜将军摆好了酒菜,李承乾带着老龙。朱和尚,还有程雯筱这个小女主人,就过去了。
刚坐上酒桌,李承乾先拿出他让人剪出来的几面旗子,然后在酒桌上就和颜将军讲了起来了。带李承乾过来的曹校尉也在这里,不过他没有入座,在旁边倒酒。但是可以看出来,他是被叫过来看旗令的。看来这个在看守造船厂的校尉,是颜将军的亲信。
一边喝酒。一边教着旗令,旁边有好几个人在记录着什么,喝到了最后,李承乾都不知道都说了什么了,反正早上醒过来,头是晕得不行。
然后发现,颜将军不见了,等到找到他的时候,他后背上都插了好几把旗子。红绿黄,这是要当红绿灯啊!
操场上,也有不少的士兵,正拿着旗子向远方挥来挥去。
看这样子。他们对于自己的话是听进去了,然后想要实验这旗令,制定出他们的一套过来了。
旗令。只要知道个创意,然后定制出固定的手势。就可以了。
三天时间,颜将军他们就把他们原来的鼓声的命令。给转制成了旗令语,然后又是集结,出去训练结果去。
李承乾又上船去了。这次不是没有鼓声吗,那么不用怕耳朵受虐了。
不过程雯筱就有些儿找虐了。
老龙他们明知道上船会吐,但是李承乾的安全却要他们负责,所以跟过来是理所当然。
但是程雯筱并不用,但还是来了,这真是有点儿受虐了。
李承乾上船前,告诉她用葁片切了贴肚脐上,会好一些。
出了海之后,颜将军他们开始实验起旗令来,因为有了前三天的实验,所以传令兵都熟悉了旗令,做出来的反应,倒是很顺利。
总得说,这旗令算是初步得到了实践了,并且成功了。
但是还是有一些儿问题的,旗令是不是有一些儿命令传起来,动作太多了,不好表达,还有能不通用再简约,命令多一些。
李承乾决定跟他们一起完善这旗令,当然,还有那灯令,用来晚上用的。
但是刚研究半天,李承乾听到了水军中有消息,说下游的地方,有五艘大船进了内河了。
五艘,还是进入内河的,那么这船是哪来的?
他一下子想到了海船,那些去欧洲的船回来了。
他脸上一喜,不再在这里呆下去了,要回长安里看一看情况怎么样!
于是他把旗令的事情,扔给了颜将军自己去办,自己回长安去了。
和程雯筱还是不舍的,从东莱到齐州,这段路慢慢走,走了半个月,送程雯筱到了家,李承乾他们才快马往长安而去。
本来船一定是比马慢的,但听说,大船进入内河,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了,那么船应该早到了,并且东西也是送到了长安了吧。
这是第一次航海,李承乾倒是有些儿期待会带来什么。
用比上次过来的时间少了十天,李承乾他们终于到了长安。这一路跑来,还真是风尘仆仆。
在离长安最近的一个城住了一晚上,洗好了自己的脸,才风光地进城,回到了芙蓉苑。
虽然昨晚活过了,但他们还是被一路的尘沙弄得跟土匪一样,把芙蓉苑里一群人给吓了一跳,然后认清了李承乾,大家都高兴了起来。
出去是盛夏,回来是晚秋了。
到了长安了,事情就不用急了。先让人去各家报个信,自己回来了。
皇宫,程家这些儿家族,王家这样的合作家族,还有于志宁,朱胖子这些儿属下,当然还有桂娥这个情妇。
先报个信,后面再去每个需要去亲自上门的,再去看看。
本来想要明天再去见皇后,但是皇后听到消息后,就先过来芙蓉苑了。
她进门的时候,正看到李承乾正抱着他的儿子,小李象此时看着这个胡子渣渣满脸的陌生人,哇哇哇地哭得响亮,但是这哭声却没有唤来亲爱的妈妈的救援,也没有得到两位亲亲的阿姨的帮助,她们反而在那边嘻嘻嘻地笑个没完,还有这个陌生的土匪也在高兴的笑。还是这奶奶好,进来后就抢救了自己,然后拍打了一下土匪,终于让土匪远离了自己了。
土匪太可怕了!
感谢奶奶!
“母后,这孩子不跟我亲,你打我做什么?”李承乾委屈地说道。
皇后没好气地说:“你回来也不刮一刮脸,看这脸毛,都跟毛人似的,还好意思说……”
……
ps:感谢宝木闲读天下书投了月票!#来到大唐的村官#第940章感言。
第941回:【分钱】
……
好不容易才长出了胡子来,就是舍不得刮。
但却没想到会被母亲给嫌弃了。
而且她还逼着自己马上去刮掉。
几个女人一起动手,李承乾终于把胡子渣渣给去掉了。
弄好后坐下来说话,小李象似乎不那么怕自己了,看来这胡子留下来,是天怒人怨啊!
皇后问东问西,一直到回答得满意了,她才停了下来。
这时候李承乾关心起海船的情况如何,问了起来。
皇后脸上似乎带上了一股笑意,但是却说帐本放在了宫里,自己忘了数目了。
那忘了具体数目,总会记得这钱是赚了是赔了对吧!
但是皇后就是没有说,说要想知道,自己明天过来看就知道了。
得,这等于什么都没有说。
皇后呆了很久才离开。
她一离开,李承乾就使眼色,让苏宓把孩子放给奶妈。
苏宓脸上一红,虽然觉得那啥那啥,但是最后还是把孩子放给了奶妈。
然后,李承乾拉着三个女人一起进了房间了。
。。。。
第二天,生活恢复到了离开前的轨迹。
河马大姐早早地起来,高兴地去上班了。
之前说要去山东,就是想要给河马大姐散心的,现在看来,这是有效果了。
苏宓看在眼里,捅了捅李承乾,示意了一下。李承乾笑了笑,也没有说出来。
他吃好后。也进宫里去,在路上遇到几个来见他的朋友。也挥手表示先进宫里,回来再说。
进了宫,给老李和皇后请过安后,再去皇后宫里看一看帐目。
李承乾是急着看一看帐目如何,而皇后却是一点儿都不急,慢慢来。
终于,皇后肯把帐目给拿出来了,翻开里面的帐目,看了看。李承乾眼睛直了!
这个数目,得有多少位数啊!
他感觉自己强大的心脏,也忍不住的被揪了一下。
皇后像看笑话一样地看着他。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之前也出了这样的丑,所以现在报复来了。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自己踩了牛粪后,看到别人也踩到了,那是一种觉得公平的爽感。
太坏了!
不过,这种超前,跨地域的商贸。确实是暴利,而且两边的文明发达程度不一样,欧洲那边只能被这边给收割原材料了。
想想后世,东印度公司的帐目报告。不也同样把股东给吓得心脏病发作,给死掉了。
李承乾这样的心理,算是强了。只是傻了两秒,没有出现心脏病的。
“那。那我能分到多少钱?”李承乾有些儿颤抖地声音,问道。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分到自己的份上,不少啊!
“不急,这么多钱,还要分到好多人手上呢!而且也舍不得分给别人,先放手上吧!”皇后说道。
皇后的想法,他倒是明白,这么大的钱,要是分了,虽然也是很庞大,但是还是让人舍不得把它们给瓜分了。
这是病,但李承乾才不会给皇后治。过几天皇后自己自愈就好了。
接下来,李承乾和皇后说了一些儿关于第二批海船的出发事宜。
现在是赚到钱了,那么第二次要出船,就心里更有底了,大家有这么多的钱,都不用招别人,都能自己搞定了。
不过之前已经先把海船的投资先发出去了,现在也不能食言了,所以第二批,还是要把他们给拉上来的。
话说到了最后,皇后表示,这赚来的钱,可能暂时会挪用一下,给老李用。虽然她话说得含蓄,但是李承乾却联想到了山东那边的情况,于是说了出来。
皇后点头,倒是没隐瞒,对于要打高句丽的事情,向李承乾透露了一些。
高句丽自从有了火药之后,就已经被大唐列为必须灭掉的国家。
不然让他们的火药发展得像大唐这样强大,那大唐就危险了,大唐可不能让高句丽发展下去。
所以,从去年的时候,朝廷已经在准备了。
现在大唐的国力还很弱,能保护好自己,并且挡得住外敌,就不错了。
但是这一次是必战之战,所以,大唐是要拼上国本去打了。
这一战打下来,只怕国家会出现短时两三年的软弱,但是朝廷都下决定了,非战不可。
这是百年大计。
国家的钱不够,现在皇后和李承乾这边,赚到了钱,那么当然是应该先拿去支持一下了。
李承乾虽然爱财,但是对此,倒是很支持。
接下来的时间,是海商的股东们分钱,然后让长安的其他家族们都眼红得不行。
接着是筹备起了新一次的海船,在十月时出发了。
朝廷紧张并且默默地准备着对高句丽的战争。这个时候,倒是对李承乾的一个好处的插曲,东莱的水军总管颜将军,送过来了一个军报,把旗令给上奏给了李承乾,说这个法子很好使,请朝廷推广。
里面有李承乾教给他们的旗语,还有灯语。
另外一些是他们补充的,在夜晚打战时,在起雾打战时,视线看不到,旗令就失去了作用了,这时候原来鼓声命令,就起了作用了。
所以,以鼓声配合旗令语与灯语,一起在水军中使用。
混合法并不是李承乾提出来的,他们明明是自己想到的,却都冠在了李承乾头上了。这功劳算下来也是李承乾的啊!
看来,他们真会拍马屁。
李承乾也没有捅破他们,虽然程老货听到李承乾独白说过,但是他们军方的人都去研究这旗令了。因为对高句丽开战,可以从山东这边派战船打过去的,所以水军也是特别的重要。
现在要是在这旗令上取得好效果,那么水军的做战能力,也会相对地高了起来。
很快,朝廷认同了旗令语了,然后表扬了李承乾,赏了李承乾不少的空款。
啥叫空款,就是先赏个数额,钱和东西以后再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朝廷需要把钱都用到北方去。
进入了十一月,陇右那边收获了一季的棉花,然后工部的工坊,开始紧张了起来。
工部的工坊,有了前一次的棉花经验,已经形成了棉花的生产流程,这一次有了棉花后,马上就投入了高效的生产军工品中了。
第942回:【温和】
……
农业学院,是一个比较温和的学院。
说它是温和的,是因为它里面的工作,都是周期很长的。
要做个实验,都要三月半年,甚至是一年,才能知道当初做的猜想的结果,是不是对的。而不像是火药局,说加多少药量会有多少爆炸效果,马上加上火药就可以试出来。
所以,这也就让这个学院,一直很安静。
从而李承乾当时危险时,进入这个学院,老李就不管李承乾了。
但是这个秋天,却让这个学院变得有些儿火急。
一个重要的技术骨干,突然淋雨病了。
要是普通的病倒是没什么,谁被这秋天冰冷的雨淋到了不病啊。
但是,莫包子这个技术骨干,却是在抢救实验的庄稼而淋的雨的!
听到这件事后,李承乾气得急了,跳去数落了那个莫包子一顿。
对于学院还有他来说,技术骨干才是最重要的,一颗被雨淋着的菜,根本不值一提,竟然这样为了一颗菜而牺牲了,真是有病。想想当年,有个白痴在海南为了多种一棵橡树,冒着雨出去了,一道雷下来,就人和树一起没了。
后世白痴有,现在白痴也有!
骂完之后,还得叫太医来给他看病。
随后感冒了一大场,一个月后才好过来,都已经入冬了。
听说他抢救的那棵菜,还真留了下来了。
看他高兴的样子,真的要认他是个傻子了。
进入了冬天。李承乾都是闲得出奇,啥事都没有。倒是工部的尚书段伦常来找他。问一些关于棉花上的事情。
李承乾知道,这棉花。是明年重要的战备物资之一。战争可能会选在春天后,好时候东北会慢慢的暖和起来,适合关中子弟兵上东北打战。进入夏天,就是攻克下高句丽的最好机会,但是一个夏天,要结束一个战局,是不太可能的。这还是要灭了高句丽的政权。所以,朝廷是准备好打过明年的冬天的,这就需要用到棉衣和手套了。
以前中原军队攻打高句丽。本来都能打下来,但是因为季节一到,中原军队受不了寒冷,就撤退了,就被高句丽追杀回来,失去了地盘也损失惨重。
现在有了棉花,就可以在保暖上给士兵们多一层保障了。
这重担放在段伦身上,可是够重的,而棉花就算是有过一季的实践了。但是还是存在不少不足的地方,他在于一些关键的技术上,都需要来李承乾这边找创意和灵感。
往往李承乾并没有想出准备的解决办法,但是提供的灵感。却能给他们自己去找出办法来。
看着厅外下着小雪,李承乾拍了拍手,套上皮手套。心里想着段伦今天应该不会过来取经,就要去桂庄看看大肚子的桂娥。
这看着明年开春。她就要生了,李承乾现在应该多陪在身边一下。
苏宓知道李承乾要过去。也不生气不吃醋,反而想着那女人肚子里是李承乾的骨肉,吩咐李承乾多过去几次,她拿来衣服,给李承乾给穿上。
“殿下,阿珍回终南山,过两天就要回来了吧!”苏宓说道。
这是找老孙回来,李承乾点头,一边由着她穿衣服,一边说道:“对了,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大妹和秦家那小子,不会出矛盾了吧,竟然没见她和他在一起了,之前入冬前还常过来芙蓉苑呢,最近两人都分开来。要不要我们帮一帮她?”
苏宓哧的一笑,然后摇头,说道:“这事不用我们急,她现在是害羞不好见秦家小子。”
这话倒是说得李承乾不解。
不过苏宓不说,加上李承乾此时衣服也穿好了,就过去桂庄那边了。
马大爷的蹄掌下,放了钉掌,这样抓地更稳,不会滑倒。
到了桂庄,桂娥慵懒地躺在一张虎皮的软椅上,李承乾进来后,她懒懒地看了李承乾一眼,连动都没动,就闭上眼睛,继续窝着了。
李承乾过去对她的屁股打了一下,说道:“不知道多起来走走吗,这样对身体好,而且过段时间生产会容易一些。”
“……”村娥翻了个身子,对于屁股被打,根本就不会有一点儿反应,说道:“你弄个大肚子试试,这得多重,走都走不动了,脚都肿成这样子了,你没看见吗?”
李承乾看了看她的脚,叹了一口气,坐到炉边,用手烤了烤火,然后给她按摩脚了起来。
当脱下她的袜子,摸到她的脚上有汗后,李承乾不由摇了摇头,笑了起来,然后轻轻的揉了起来。
脚上有汗,说明在自己来之前,她是有运动过了。只是故意躺成这样,让自己说她而已。
李承乾的按摩,让桂娥脸上露出了甜蜜温馨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桂娥脚轻轻捅了一下李承乾的手,问道:“我问,是不是宫里哪一个公主要出嫁了?”
“嗯?怎么这样说?”李承乾拍了一下她的臭脚,乱捅人,“宫里现在都实行晚婚了,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