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好!洪先春,你果然没有让本官失望,哈哈哈。。。。。。”
  熊文灿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那股兴奋劲儿,情不自禁地连连大呼,更是放声大笑起来,心情更是从所未有的愉快,像此时此刻这般的酣畅淋漓。
  演练依旧在继续,熊文灿却已经看到了将来,凭着眼前的这一幕,各种火器相互配合,所表现出的强大威力,熊文灿相信,那些洋人和海盗等宵小之辈,再也不敢轻易进犯近海。
  否则的话,等待他们的将是葬身于火海,就是沦为鱼鳖的腹中之食,绝不可能是福建水师的对手,在拥有这么大的火力之下。
  同时,笑着看操演的壮观场面之时,熊文灿心里也很清楚,这哪里是在打仗啊?这根本就是在比谁有钱,这就是在烧钱,用大量的银子堆积起来的强大战斗力。
  想到这些,熊文灿的心里就愈发沉重起来,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将福建的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还要保证通商码头的顺利进行,并能够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财源。
  否则的话,就对不起皇上对东南大明水师的巨大投入。
  不说别的,单单是这次的海上操练,不算那些火器的价值几何,只是那些发射而出的炮弹与火箭,以及用掉的火药,还有喷筒所使用掉的猛火油,粗粗估计之下,没有个万把银子,根本就拿不下来,根本就无法举办如此规模、具有这么大威力的演练。
  更不用说,朝廷这几个月补发与更新过的大量火器,还有平时训练所消耗的炮弹与火药,目前为止,朝廷投入的银子,少说也得有三百万纹银。
  “这每个声响,都代表着银子啊~!”
  朱一冯颇为感慨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虽然为花费那么多的银子感觉心疼,但眸子里还是精芒闪烁,非常的兴奋,一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的样子,没有一点花这多钱而可惜的表情。
  “是啊,朱将军,说得不错,这一枚炮弹的价钱,都够一个普通老百姓吃好几个月的了。”
  熊文灿附和了一句,扭头看向朱一冯,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而问道:“对了,朱将军,本官听说,此次返回福建,你可是从京城带来了宝船的图纸以及相关资料,不知道你们新水师的大型战船建造的怎么样了?”
  听到熊文灿的询问,朱一冯从海上的演练场景收回了目光,看向熊文灿,没有丝毫的隐瞒,径直回道:“熊大人,您将宝船的建造想得简单了,图纸和相关资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最主要还是在于擅长这方面的能工巧匠。”
  “目前为止,以船舶司召集的人手,以及具备的条件,暂时还无法建造宝船这样的超大型战船,现在只能先从福船、海沧船、苍山船这样相对较小的大中型战船下手,其中又以后两者为主。”
  “只要将目前的战船更新完毕,将那些老旧的船只淘汰出去,再填补一定数量的海沧船和苍山船,就算是没有现在这般狂轰滥炸而又极耗钱银的打法,在近海海域,朝廷的水师也能占据一定的主动权,可以与那些海盗、洋人平分秋色。”
  。。。。。。
  熊文灿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等到朱一冯刚一说完,紧跟着说道:“是啊,这种打法,这种歼敌、灭敌之策,委实过于消耗钱财,短期之内,尚且可以,若是时日久了,朝廷的财政肯定吃不消。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打法还是很大的浪费。”
  听到“浪费”二字,朱一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片刻之后,面露之凝重之色,附和般地说道:“是啊,如果这些火器是放在更加平稳的战船之上,命中率将会更好,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击中敌人和敌船,自然而然地,所要消耗的火器弹药,也要少很多。”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如今的水师战力太弱,只能拿银子堆积上来,暂时弥补战船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否则的话,如果不使用这种战法,根本就无法保障近海的安全。”
  听着两人的交谈,郑芝龙忍不住地嘴角扯动,更像是撇嘴,对于这次演练的花销,更是为之咋舌。
  他郑芝龙虽然有钱,几乎是富可敌国,但也不敢向像这般大手大脚的花钱,万把两银子,就好像打水漂一般,就只是听了一个响儿。
  当然,郑芝龙更多的还是嫉妒,心里酸酸的,朝廷对东南的大明水师投入了那么多银子,多达数百万,郑家军却没有捞到一点好处。
  最为关键是,让郑芝龙心里发堵得是,随着朝廷逐渐开放海禁,他的财路正在一条条被斩断。


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望的郑芝龙

  尤其是,朝廷还加大了对茶叶、丝绸、瓷器等货物的管控力度,更加使得他郑芝龙走私这些东西的难度,大幅度增加,有时候,更是很难私下弄到这些洋人非常追捧的东西。
  产自福建的这些东西,情况倒还好一些,只要提高价码,付出一定的代价,以他郑芝龙在福建这些年积累的威望和人脉,还是能够搞到一些。
  可是,江南的供货渠道,算是彻底断了,想要搞到没有任何名目的货物,根本就不可能。
  通往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往福建与广东的关口,全都被熊文灿派以重兵驻守,严格盘查过往的商旅与客商,若无朝廷的文书,货物将会被收缴,还将面临巨大的罚金。
  被断了财路,亦或是有着所有的财源都有被掐断的趋势,放在今天之前,郑芝龙还想着动歪脑筋,心里还有着大不了再次当海盗的念头,可是,今天发生的事情,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郑芝龙迟疑了。
  眼前正在演练的水师,也就是福建水师里面最为精锐的一支,和他的郑家水军一样,都驻扎在泉州湾,距离还那么的近,不难想象,在没有军令调动的情况下,如果郑家水师有一个风吹草动,擅自离开驻地,很难抵挡得住这么密集的狂轰滥炸。
  尽管郑家水军有近千艘战船,大型战船也有数十艘,但是在这狭窄的泉州湾海面上,根本就发挥不出丝毫的优势。
  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郑芝龙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没有立即行动,就是在最近的一两月里,他发现,有一种被人时刻监视的感觉,那种感觉,如芒在背。
  经过手下的情报组织,天地会的一番调查,那不是幻觉,确确实实有人在监视他郑芝龙,而监视之人,正是来自于锦衣卫和东厂两个特务机构。
  相比于这两个特务机构,天地会就是渣渣的存在。
  因此,知道了朝廷安排了人手,确切的来说,应该是皇上派来的,让人时刻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尽管心中不满,想要重操旧业,郑芝龙依旧不敢轻举妄动,做出什么过激举动,免得引起误会。
  毕竟,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是直接由皇上统辖的存在,不隶属于任何衙门。
  虽然他们的恶名远扬,但办事效率却没得说,郑芝龙没有把握,在这么两个特务机构的严密监视下,还能复叛成功?还能保证家人的安全?
  心有戚戚然,很是后悔当初投降朝廷的决定,但现在也是为时已晚,不管是他郑芝龙,还是麾下的郑家水师,现在都是砧板上的鱼肉,几乎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当然,还有一个下下策,那就是鱼死网破般的反抗,逃回海上,重回海盗的生涯。
  轰轰轰。。。。
  又一阵更加猛烈的爆炸声骤然响起,伴随着的还有物体划破空气的摩擦般的嘶鸣,瞬间将陷入沉思中的郑芝龙拉回了现实,循声望去,顿时震惊无比,面露难以相信之色。
  当然,郑芝龙最主要的还是疑惑。
  只见,数十枚炮弹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天际飞来,相继落入演练海域的靶子区域,这些炮弹就像陨落的流星一般,就那么突兀的出现在演练的海域,对着靶子区域就是一波轰炸。
  郑芝龙的疑惑与不解并没有持续多久,周围并没有其他装载有大炮的船只,随着朱一冯的声音再次响起,所有人的疑云都随之消失了。
  “熊大人,这些炮弹,就是来自于泉州湾出海口附近的南北两个水师军营,由军营的炮台发射而出,若是泉州湾南北两个炮台全开,就可以完全封锁住泉州湾的出海口,”
  “好好,这样的炮台建得非常好,具有非常高的战略价值!具有非常好的震慑作用!”
  熊文灿连连夸赞完之后,对于福建的海防愈发的自信,更加的放心,进而继续说道:“哈哈。。。如果沿着附近临海地区,每隔一段距离,就建造像这样的炮台,沿海百姓可以安定的生活了,不必再担心海盗的袭扰与劫掠。”
  “大人所言甚是,只要在福建临海地区,多建造这样的炮台,就能够很好的阻吓敌人。”
  朱一冯轻轻点头,附和了一句,嘴角带着丝丝笑意,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进而又解释道:“大人,这是朝廷军器局改进过后的红夷大炮,虽然重量依旧高达四千斤(两吨),但是有效射程却达到了三里地,最远可以射出五里地的距离。”
  这个时候,朱一冯话语一顿,眸子里的精芒消失不见,脸上的神采也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感慨之色,更是连连摇头。
  “真是可惜,这样威力巨大而又射程极远的红夷大炮,由于自身委实过重,高达两吨,根本无法装备到中小型的战船之上,即便是像福船和宝船这样的大型船只,也能装备寥寥数门,否则的话,战船就无法承载更多的人和其他货物,以及火器装备。”
  “如果大明的战船都能装备上改良后的红夷大炮,在以后的海战之中,将会占据更大的优势,将会对战争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尽管是一名文官,对于兵事所知不多,对于这些火器不甚了解,但熊文灿还是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像这样笨重的火炮,要想装备在大型战船上,要么放置于战船的中央位置,要么就是成对地布置在战船的两边,唯有如此,方能维持船体的平衡。
  因此,听到朱一冯的这一番感慨,也就摇了摇头,露出怅然之色,并没有任何的言语回应。
  然而,郑芝龙的神色难看不已,满脸的惨然之色,心中近乎于绝望。
  郑芝龙算是明白了,熊文灿与朱一冯是在唱双簧,这场演练就是一个下马威,目的就是是为了敲打与警告自己,让自己老实一些,让自己不要乱来,否则的话,你的郑家水师还未动身,就已经意味着败亡。
  总之就是一句话,你的郑家水师,时时刻刻都在朝廷的红夷大炮群的轰炸范围覆盖之内,随时都能被朝廷全歼。


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会(上)

  这一刻,郑芝龙的心里再也升不起一点的反抗念头,身体犹如被抽掉了全部的气力,整个人变得无精打采起来,浑身乏力,那种属于海上霸主的气势越来越淡,越来越更像一个大明的海防游击将领。
  忽然间,眸子里的精芒明灭不定过后,转瞬即逝,郑芝龙的神忽然变得轻松了起来,就好像想通了什么,心情格外的舒畅,心中还是念念有词,暗自嘀咕,正在自我安慰。
  “算了,算了,就这样,以目前的这种形式,朝廷对东南沿海越来越重视,水师的装备越来越先进,大型战船也正在建造,还有许多的炮台也在兴建,即便是顺利的返回海上,即便是郑家水师全身而退,恐怕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难过。”
  “那些洋人相继与朝廷交好,以他们对于那些商品的渴望程度,要想在开放的码头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就不可能不卖朝廷的面子,更加不可能像过去那般,大力支持海盗。”
  “既然这样,还不如早一点接受朝廷的招抚,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当一个水师将领,如果等到东南的大明水师真正强大起来,恐怕已经是为时已晚,朝廷不可能会再开出像现在这般优渥的招抚条件。”
  。。。。。。
  一时间,想通了这些的郑芝龙,反而变得老实起来,不再有那些小心思,懂什么歪脑筋儿,以官府之名,壮大自己。
  形势比人强,不外如此。
  爪哇岛,巴达维亚城。。。。
  同时,这里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大帝国的总部,是荷兰统治整个爪哇岛,乃至于整个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基础所在。
  此时,在巴达维亚城的市政厅的会议室之中,现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正在与十几位董事开会,商议着事情。
  “各位董事,对于福尔摩沙台湾长官彼得·奴易兹的决定,我是怀着非常赞同的态度,甚至于是非常的支持,答应中国朝廷的要求,公平地进行贸易往来,而不附加其他外交条件,比如中国的海军不得在这一带的海域通行等等,明朝不仅不会答应,根本就没有必要。。。。。。”
  然而,科恩还未说完,就有董事提出了质疑。
  “可是,科恩总督,一旦如此的话,明朝海军也就有了正常的理由,可以在这片海域自由航行,这样的话,咱们的海军不仅时刻要防着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国家的舰队,还增加了来自于明朝海军的威胁。”
  “不不。。。这位董事,你过于抬举明朝海军了。”
  科恩满脸的笑意,对于董事近乎于无礼而粗鲁地打断自己的讲话,只是淡淡一笑,突兀的来了这么一句,话里满是轻蔑之意,进而颇为强势地继续说道:“先不说现在大明朝已经是自顾不暇,被其他外敌牵绊住,而那所谓的大明水师,不过是一些破船小舟,在本督看来,更像是一群海上捕鱼的渔夫。”
  “哈哈。。。。”
  周围一片哄笑,会议室的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变得轻松而愉快。
  然而,还是那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他并没有笑,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样子,在其他董事哄笑的有一些嘈杂的氛围之中,却是淡淡地予以了回应。
  “科恩总督,不可否认,你说得这些十分正确,如今的大明水师不值一提,毫无战力可言,就连他们近海的海盗也打不过。”
  说话之间,这名董事的神情越来越认真,越来越郑重,似乎是不满会议室的杂音,声音忽然拔高了几分,目光鄙视着科恩。
  “可是,未来呢?科恩总督,你能够保证,未来的大明水师,随着明朝逐渐开放海禁,他们的海军不会恢复到郑和时期的那般强大?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还能像现在这般轻视大明海军吗?”
  面对如此强势的逼问,科恩默然了,其他的董事也停止了喧嚣,不再哄笑,会议室里开始弥漫一股暮气沉沉的紧张气氛,谁也无法做出这样的保证,尤其还是一件未来的事情。
  片刻之后,科恩脸上的那股嘲弄之早已消失不见,却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缓缓吐出一句话:“菲斯曼董事,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担心也是无可厚非,没有什么不对的。”
  语气一顿,科恩的身上再次散发出那种强势而好不相让的气势,话题一转:“可是,这又与彼得·奴易兹答应大明进行贸易的条件,有何关联呢?”
  菲斯曼董事张口欲言,就要反驳,却被科恩颇为强势地阻止了,语气显得是那么的冷漠。
  “菲斯曼董事,请听我把话说完,如有异议,请稍后再讲。”
  “好,科恩总督,您请讲。。。。”
  见对方的态度不再那么的咄咄逼人,变得客气了许多,科恩也没有立即讲话,而是沉吟了一下,像是在组织语言,片刻之后,在众多董事期待的目光之中,这才缓缓张开口。
  “各位董事,我不仅是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同时,还是一名海军将领,荷兰海军舰队在东印度地区的总司令,作为一名海军统帅,我本人认为,面对很有可能日益强大起来的敌人,能做的事情,只有两点。”
  “其一,就是在敌人变得强大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设置障碍,尽可能地拖延对方的成长时间;其二,就是强大自己,唯有始终坚持这一点,方能让咱们荷兰海军立于不败之地,能够随时应对来自于各个方向的敌人。”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听得都很入神,看到如此情景,科恩的眉宇间萦绕着几分得意,神缓和了许多。
  “而且,对于咱们的而言,如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所面临的紧要之务,不是预防随时都有可能强大起来的大明海军,而是加强巴达维亚城以及周边的建设。”
  这个时候,作为市参议会主席的汉斯·普特曼斯,郑重地一点头,紧跟着接话道:“不错,如今之计,紧要之物,就是尽可能地从非洲东岸、印度和锡兰运送劳工,建造与完善巴达维亚城。”
  说到这里,汉斯·普特曼斯的语气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面露凝重之,眉宇间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忧虑,转而抛出了令其他人为之紧张的话题,使得气氛为之一滞,众人的心情愈发的沉重起来。。。。“”,。


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会(下)

  “而且,根据可靠的消息,爪哇岛上最为强大的马达兰苏丹国的国王,正在暗中与英国人接触,看其架势,是想卷土重来,和英国人勾结在一起,想要再次偷袭巴达维亚城。”
  “要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削弱马达兰苏丹国的威胁,唯有增加爪哇岛的人种结构,降低本地土著所占的人口比例,从其他地方迁移人口,充实到爪哇岛,唯有如此,方有利于咱们荷兰的长久殖民统治。”
  “普特曼斯主席说得不错,这也正是本督所想的,也是本督支持彼得·奴易兹的原因所在。”
  科恩忽然插了一句,一副颇为赞同的样子,进而徐徐补充道:“就我本人的意愿来说,相比于非洲东岸、印度和锡兰的劳工,我更加瞩意于中国苦力,没有什么人比中国人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他们不仅吃苦耐劳,还深谙制砖和砌砖工艺,为人称道,极为有利于巴达维亚城的建设。”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中国人以勤勉、爱好和平、生性懦弱而著称,最为有利于咱们的殖民统治,事实证明,亦是如此。”
  “诸位董事不要忘了,咱们东印度公司超过一半的财政收入,都是中国的商人缴纳的赋税。而且,从这些华人里面选定的甲必丹,作为总督府利益的维护人和联系官方事务的中介人,着实方便了咱们在巴达维亚的统治。”
  这个时候,有一名董事表现的颇为不耐起来,喝问道:“可是,科恩总督,这些与你支持福尔摩沙台湾长官彼得·奴易兹,又有什么关系吗?”
  更加无礼地被打断,科恩依旧是淡淡一笑,不答反问道:“各位董事,本督想问一下,从其他地方迁移人口,尽可能地弄到更多的劳工到这爪哇岛,哪国人最难弄到?”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中国的劳工啦!”
  另一名董事毫不犹豫地喊出这番话,几乎是脱口而出,进而又补充道:“自从十七年前,科恩总督你派出一支舰队,前往澳门,想要打通明朝通商的门户,同时想要掠夺更多的人口,却未能够成功,遭到中国当局的强烈抵制,大明水师的激烈反抗,致使计划搁置下来,加上明朝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严,到爪哇岛上的华人也越来越少。”
  “是啊,就是因为如此,本督才会非常支持福尔摩沙长官彼得·奴易兹。”
  科恩笑着回应了一句,看到众人一脸疑惑的模样,听得满头雾水,犹如云山雾绕,进而解释道:“先不说明朝开放海禁,对于咱们通商的巨大好处,可以购买到更多的货物,达成了咱们一直以来的夙愿,能够与明朝进行正常的通商往来。”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开放了海禁,咱们就能从中国贩买到更多的华人,吸引更多的华人,来到这爪哇岛,随着大量华人的涌入,充实到爪哇岛,为咱们所用,马达兰苏丹国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小,咱们的殖民统治也就越来越稳固。”
  刹那间,听到这番话,众人为之恍然,更加明白了,科恩总督的野心,不仅仅是从中国那里购买到大量的商品,还有贩卖人口之意。
  毕竟,在各个殖民地之中,吸收华人,作为主要劳力与商人,已经是东印度公司内部公认的事实,达成的最为默契的一点。
  这个时候,就在科恩洋洋得意的刚一说完,汉斯·普特曼斯再次站了出来,发出不同的声音。
  “可是,科恩总督,关于福尔摩沙长官彼得·奴易兹,有一些事情不能忽视,比如,在彼得·奴易兹全权负责东印度公司在福尔摩沙的事宜期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而且,还有去年的滨田弥兵卫事件,致使日本国背弃契约,不仅将所有的人质与船员下大狱,关了起来,更是关了咱们在日本平户的商管,单方面宣布,停止通商事宜。”
  “还有,科恩总督,各位董事,我还不得不提醒你们一点,在东亚的贸易之中,日本占据着重要的一环,是仅次于中国的存在,如果失去了这个通商国家,咱们东印度公司的收益至少损失三成左右,而且,咱们非常需要日本的白银,从而购买到更多的中国商品。”
  “嗯。。。普特曼斯主席,日本现在是什么态度?”
  科恩的眉头微皱,再也没有了一开始保彼得·奴易兹的坚持,问出这句话之时,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落到了汉斯·普特曼斯的身上,神情紧张不已,显得颇为期待。
  “根据多次的接触,日本的要求只有一个,也非常地坚持。。。。。。”
  “普特曼斯主席,你就直接说是什么条件?”科恩隐隐有一些不满,不耐烦地打断了普特曼斯的讲话,催促道。
  “很简单,就是将福尔摩沙长官彼得·奴易兹引渡到日本,接受他们本国法律的审判,监禁起来。”
  一时间,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寂静无比,谁也没有想到,日本这么的强势,本来就是没理在前,居然还提出这样的过分要求。
  会议室的气氛变得异样起来,十七位董事的神情是那么的古怪,虽是犹豫不定之,却像是已经做出了某个决定,还是非常不利彼得奴易兹的那种。
  在东印度公司呆了那么久,科恩当然知道这些充满铜臭味儿的商人心里想得什么,没有再理会普特曼斯,目光开始在董事们之间来回扫视,沉声地说道:“各位董事,如果真将彼得·奴易兹交出去,会让人寒心的,恐怕以后再无人愿意前往福尔摩沙,主持公司的相关事宜。”
  “科恩总督,我愿意接任彼得·奴易兹,主持福尔摩沙的一干事宜。”
  在紧张的氛围之中,普特曼斯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让科恩下不来台,有一种被人严重挑衅的感觉之时,董事们的眼前却是一亮,不再有任何的顾虑,科恩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普特曼斯再次打断了。
  “作为市参议会主席,我个人以为,恢复与日本的通商,如何处置现任福尔摩沙长官彼得·奴易兹,已经不再是哪个人所能决定的了,应该通过参议院,进行商谈与决议。”
  科恩缓缓闭上了眼睛,脸上异常的平静,在董事们纷纷称是之时,他心里清楚,彼得·奴易兹的命运已经在这一刻决定,将会成为恢复与日本通商的牺牲品。。。。“”,。


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为粗糙的飞行器

  这一天。。。。
  京师的皇城之内,关帝庙旁边的旧监库,经过一番完全的改造,现在已然是修葺一新,门前更是摆放着两个威武而高大的狮子,使得整个院落显得气派不已,尤其是挂上了一个鎏金的匾额,上面镌刻着“皇家科学院”五个大字,更是平添了几分不凡的特质。
  最为关键的是,不管是大门口,还是院落之中,都配备了大量的甲胄鲜明的士兵,负责着皇家科学院的安全与防卫。
  不过,确切的来说,在这守卫森严的皇城之内,普通人本就是很难进入,这些士兵的存在,显得有一些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更像是身份的象征,衬托皇家科学院超然地位的存在。
  毕竟,在这皇城之内,恐怕没有几处有着皇家科学院的这般待遇,由精锐的锦衣卫看门护院,负责严格盘查外部人员的出入,那可是帝王才有的待遇!
  就凭这份防卫森严程度,比之内阁这样的中枢机构,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足可见崇祯对皇家科学院的重视程度。
  此刻,在科学院的一个大实验室里,面积多达数百米,在实验室的中央位置,放置着一个机器,崇祯就站在旁边,周围还有二三十人围观着,其中又以徐光启、王微、李之藻等人为首。
  “各位臣工,这就是朕让工匠打造的机械,也是朕突发奇想,捣鼓出来的新玩意儿,朕将其命名为蒸汽机,只需点燃这里面的猛火油,并打开相应的开关,这个机械就能够自动运行起来,无需人从旁操作。。。。。。”
  不得不说,崇祯一脸认真地说瞎话的功夫,尤其是在“借用”他人成就方面,已经达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将拿来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不红,气不喘,一点都不心虚。
  因此,将蒸汽机说成自己的发明,崇祯不仅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反而还是一副胸怀坦荡、洋洋得意的神,看那模样,就好像蒸汽机真的是他发明的。
  实验室里一片静悄悄地,所有人都是满脸的震惊之时,难以相信地看着正在运行的蒸汽机,发出“轰隆~轰隆~”的声响,屏息凝神,眼睛瞪得大大的,支棱着耳朵,深怕错过哪个一瞬间,不肯错过崇祯的任何讲述。
  这个时候,这些围观的众人之中的一个年轻人,与其他人的表情不一样,眸子里却是光芒闪烁,整个人显得兴奋与激动不已,脸上隐隐有着潮红之意,更是喉咙微微蠕动,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身体动了起来,就要上前,想要仔细地观察蒸汽机的机构,以及运行方式。
  “正明,干什么呢?不得不理,快回来!”
  年轻人被徐光启拉住了,一见行动受阻,无法上前仔细观察蒸汽机,本能地就要挣脱拉扯,刚要动作,转头一看是自己的伯父,瞬间就收敛了起来,不敢有任何的造次,脸上却现出了着急之。
  “伯父,你就让侄儿上前看上一看,如果弄清楚这个机械的运行原理,将其改造一下,未尝不能将其安装到侄儿发明的那个装置之中,木鸟不是没有飞上天空的可能。”
  “正明,说什么傻话呢?木鸟怎么可能飞得上天?至于你念念不忘的鲁班,制作的那只木鸟,不过是传说而已,怎么可以当真?”
  “可是——可是——伯父,侄儿的木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飞行能力,可以离地有好几尺,能够飞行好长一段路程,之所以无法飞得更高、更远,原因所在,就是因为,侄儿发明的木鸟缺少一颗有力的心脏,单凭人的双脚踩踏,提供的力量有限,无法支撑木鸟更高的性能。”
  “真是朽木可雕也!”
  一再的被顶撞,还是自己的晚辈,亲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