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黎民疾苦,后金威胁,不过是他们攻击对手的一种策略而已,并未真心想要解决问题。
  一念及此,贾亦韬的心情愈发的沉重,不禁想起了一句话,重病须用猛药,而大明王朝就是已经病入膏肓,必须来一副虎狼之药,方可实现中兴。
  暗暗点头,想到小冰河的即将大规模爆发,还有后金的威胁,贾亦韬愈发坚定自己的信念,感觉局势的紧迫性,必须尽快掌控军队!
  至于两党之争,那就让他们使劲地斗去吧,自己坐山观虎斗,好坐收渔翁之力,只需在适当的时候出手,使得两者的势力趋于平衡,再慢慢削弱。
  只要掌握了军队,就能大刀阔斧的改革!
  恍惚之间,贾亦韬不禁想起了明末时期的几支军队,战斗力最为彪悍,关宁铁骑,天雄军,秦军,白杆子兵。。。。
  自然而然地,贾亦韬就想到了他们的主帅,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一代女将秦良玉。。。。
  “等到那些皇家店铺正式开业,运营起来,稍有盈利,有了银子,就可以召集那些名将,组建天雄军和秦军,以及加强版的白杆子兵,替换京城的三大营,还有那些禁卫军。”
  贾亦韬的心里刚浮现这个念头,就立即被自己给否决了。
  “不行,局势越来越严峻,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弄到银子,组建天雄军和秦军,前者拱卫京师的安全,为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保驾护航;后者镇守于陕西,防止民乱。”
  呼。。。
  贾亦韬暗暗长呼了一口气,神色一敛,愈发的凝重起来,再次心中自语道:“看来,得尽快开掘朱元璋留下的那批宝藏了,只要掘取其中的一处,天雄军与秦军的初期军饷也就有着落了。”
  刹那间,贾亦韬的神色转瞬恢复了正常,再次变为了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淡淡的瞟了一眼还在争执不休的百官,满脸的漠然之色,就不再理会朝堂上的争论,而是信手拿过一本奏折。
  一看之下,贾亦韬的神色明显好了许多,嘴角微微掀起一个弧度,淡淡的笑意随之浮现,忍不住地喃喃自语道:“还真是没有想到,巩永固的动作这么快,这才不过几天的时间,皇家拍卖行居然就已经弄好了,马上就能开业了,看来自己应该去看看,首日的生意怎么样?第一桶金有多少?”
  求收藏求推荐,拜谢了


第十三章 微服出宫

  几天之后,贾亦韬正在看着一本奏折,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就站在对面,一脸的恭敬之色,虽然眼前的这位皇帝年仅十七岁,但即位以来的种种举措,杀伐果断,沉着冷静,使得洛养性心寒,不由自主地有一些犯怵,心存紧张之感,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片刻之后,贾亦韬这才抬起头,终于将手里的折子看完了,合上之后,在空中晃了晃,神色古无波澜,淡淡地问道:“上面写得都是真得?福王骄奢淫逸,为祸百姓,强抢民女;唐王沉迷于女色,宠幸于姬妾,想要立幼子为世子,不惜囚禁长子、长孙,想要弄死他们。”
  洛养性迟疑了一下,身体为之一颤,最终还是咬着后槽牙,硬着头破的回道:“启禀皇上,确确实实是真的,末将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有丝毫作假之处,甘愿领取污蔑皇族宗亲之罪。”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怎么调查的这么快?”
  虽然有置疑之意,但贾亦韬问话的语气是那么的轻飘飘,漫不经心,不以为意,更是将手里的那份折子随意地扔在龙案上,直视着洛养性,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很显然,洛养性敏感地扑捉到贾亦韬言这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那一丝意味深长的态度,不禁微微松了一口气,相对而言,回答的话语也轻松了许多,不再那么拘束。
  “启禀皇上,前朝之时,唐王与福王就有案底,留有罪证,末将调出这些档案之后,以此为根据,立即派人火速赶往河南的河南府和南阳府,着手调查,加以印证,多方求证之下,确实如奏折之中所言,所以才会这么快。”
  虽然有理有据,有事实作基础,但洛养性还是那么的没有底气,心里是那么的紧张,毕竟,事情牵涉到皇室宗亲,一个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贾亦韬没有继续追问,前朝为何没有追究两个藩王罪责?
  原因很简单,福王朱常洵乃是天启皇帝的亲叔叔,地位崇高,深得先皇万历皇帝的宠爱,自己的亲哥哥,不,应该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亲哥哥,又怎么可能拿福王怎么样呢?
  至亲血脉的关系,救了福王朱常洵,使得天启皇帝只能坐视不理,听之任之,只要没有造反的企图,这或许就是历代帝王容忍藩王胡作非为、种种恶行的原因。
  至于老唐王朱硕熿,原因那就更简单了,人家只是将自己的长子长孙关起来,并没有闹出人命,天启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作为一个历史学教授,又对明末时期的历史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贾亦韬当然知道唐王与福王的斑斑劣迹,之所以有这一番言语,不过是明知故问、欲盖弥彰而已,不想引人起疑罢了。
  “嗯,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暂且就搁置下来,以后再做处理。”
  听到贾亦韬这样说,洛养性顿时长松了一口气,刚想说些什么之时,贾亦韬似乎想到了什么,后者郑重地交代道:“洛将军,一定要注意保密,不准将这件事情透露给任何人,还有你的那些下属。”
  “是,皇上。。。。”
  回答之时,洛养性的一颗心再次悬了起来,不禁有一些猜测,暗道:“难道。。。皇上并不想放过老福王和老唐王?”
  在这个时候,贾亦韬突兀的抽身站了起来,边往外走边说道:“洛将军,你去换一身便服,随朕出宫一趟,微服私访,不准告诉任何人咱们的行踪。”
  “是,皇上,末将遵旨,这就去准备。”
  尽管十分不愿皇上出宫,太过危险,有心阻止,但经过刚刚的一番胆战心惊之后,心有余悸之下,洛养性还是老老实实地答应了一句,连忙退出去了,做一些安排。
  。。。。。。
  承天门之外的街道之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往来不绝,异常的热闹,忽然间,一些百姓奔跑而行,向西而去,奔跑之间,议论纷纷,言语中夹杂着兴奋与催促之意。
  “快快,刑部衙门就要开审了,快去看热闹,再晚就来不及了,寻不到一处好的位置,听说,有名的大秀才黄宗羲就在衙门外,准备替父申冤。。。。”
  这个时候,大街上有那么一行五六人,缓缓而行,其中的两人正是贾亦韬和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一身的便服,贾亦韬的打扮就像富贵人家的公子哥,洛养性与其他几人正是乔装打扮的锦衣卫,一副权贵家护卫的装束。
  “诶。。。养性,这里怎么这么热闹?今天,刑部有什么大案、要案要审理吗?使得百姓们热情如此高涨,蜂拥如潮,全都去刑部衙门看官府审案子。”
  很显然,洛养性被贾亦韬问住了,一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在这时,从旁边跑过一个百姓,对着一行人喊了一句,神情是那么的高兴,就好像过年一般。
  “嘿嘿。。。这位公子,这件事情你都不知道,一定外地人吧?京城里早就传开了,刑部衙门,今天要当众审讯魏忠贤的爪牙徐显纯、崔应元和李实,人们能不高兴,前去围观吗?”
  这一刻,贾亦韬为之恍然,不禁想起了几日之前的一本奏疏,正是黄宗羲为父申冤,被冤杀的“七君子”之一的黄尊素。
  恍惚之前,贾亦韬佩服黄宗羲的举动的同时,更是深深地鄙夷那些东林党官员,全都是一群胆小如鼠、贪生怕死之辈,总是借助这些秀才、监生之手与阉党交锋,自己却不敢出头。
  “皇上,咱们现在去哪里啊?”
  很显然,贾亦韬并未告诉洛养性此行出宫的目的,话语一出,顿时使得处于失神中的贾亦韬清醒了过来,并临时改变了主意,后者一挥手,抛下一句话之后,径直跟着人流而去。
  “走,咱们也去看看,刑部衙门究竟是如何审理五彪的四人?”
  洛养性明显楞了一下,刚想要说什么,看到贾亦韬已经走远,就要消失于拥挤的人流之中,顿时浑身一个激灵,心中一紧,连忙跟了上去,深怕贾亦韬有一个闪失,同时招呼道:“快跟上,如果主子出了什么差错,小心你们的脑袋,全都得抄家灭族。”
  还好大街上鱼龙混杂,很是嘈杂,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否则,如果让过往的行人听清洛养性的这一句话,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惊天的骚乱,震动所有人。
  毕竟,莫要说整个京城,就是放眼于天下,又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待遇,稍有闪失,负责护卫人员动辄就会被抄家灭族?
  求收藏求推荐,拜谢了


第十四章 锥刺奸臣

  刑部衙门前,人头攒动,审讯还未开始,就已经挤满了人,既有文雅的书生、举人,也有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平头老百姓,全都围堵在门旁,等待着审讯的开始。
  人群之中,嗡嗡的声音此起彼伏,议论不断,显得十分热闹。
  “真是没有想到,皇上除了魏忠贤、客氏与崔呈秀之后,这还没有过去多久,就开始对五彪下手了,为民除害。”
  “也不知道崔应元、徐显纯这些人会被判一个什么罪名,这些阉党的鹰犬可没少做坏事儿,最好全都杀了,省得继续为祸天下。”
  “是啊,这些魏忠贤的鹰犬坏事做尽,除了好事之外,什么都做,全都是一帮黑了心的家伙,一群祸国殃民的狗东西,老百姓可没少吃他们的苦。”
  。。。。。。
  然而,相比于那些老百姓的兴奋,讨论的十分热烈,那些围观的书生却是反应平平,十分冷淡,好像很不看好今天的审讯一般。
  而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个满脸怒气冲冲的少年,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正是孤身入京、为父申冤的黄宗羲,不时地有书生压低着声音提醒道:“黄兄,你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啊,如今之时,阉党虽然已有衰败之势,但依旧遍布朝野,在朝堂之上,还有很大的势力,恐怕很难扳倒这四彪。”
  “尤其是五彪之一的田尔耕,依旧逍遥法外,还在朝堂上当官,以及内阁四大辅臣,更是魏忠贤时期入的阁,这些因素都不得不考虑,充满不确定性,你要有心理准备啊。”
  黄宗羲一脸的凝重之色,神情很是难看,但眸子里又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轻咬嘴唇,微微一点,刚要回话,就被刑部衙门里的一阵棍杖之声所打断。
  “升堂。。。”
  “威。。。。武。。。。”
  “带人犯和证人!”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惊堂木,紧跟着就是两班衙役发出沉闷而浑厚的鼻音,黄宗羲将到嘴的话语全都咽了回去,径直迈步而去,走到大堂之上,站定之时,看到崔应元等人之际,目露仇恨的目光,藏在衣袖里的右手动了动。
  一时间,不管是大堂之上,还是衙门之外,全都安静了下来,四处寂静无声,庄严的大堂,给人以压抑之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随着刑具被打开,徐显纯慢悠悠的站了起来,面有不屑之色,看了主审官一眼,宛若在自己家一般,转身环视左右,同时颇为倨傲的徐徐说道:“提醒你们一下,我乃是孝宗皇后的外甥儿,也算是皇亲国戚,即便是有罪,也不归你们管,而是宗人府。”
  “何况,你们所指控的那些罪名,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栽赃嫁祸,乃是魏忠贤所为,与我何干?”
  听到“孝宗皇后”四个字之时,主审官的态度明显软了下来,刚要呵斥的话语又全都咽了回去,显得很是怯懦,轻声说道:“徐显纯,你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佥事之时,与魏忠贤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谋害‘七君子’之事,乃是事实,铁证如山,容不得你在刑部大堂撒。。。。”
  主审官的话语戛然而止,再也说不下去了,态度一降再降,一想到阉党如今在朝廷的权势,五虎有四在朝中依旧身居要职,还有五彪之一的田尔耕,顿时害怕不已,额头密布着冷汗,直往下流。
  最为关键的是,内阁中的四大辅臣,其三曾经都是魏党一派,思及于此,又怎能不让人心存忌惮?
  一时间,大堂上变得静悄悄的,显得极为诡异,围观的百姓更是唏嘘不已,恼怒非常,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以为朝廷真的会惩治这些奸佞之徒。
  很显然,不管是摄于徐显纯的深厚背景,还是惧于阉党在朝廷中的势力,围观的百姓也变得噤若寒蝉,默然不语起来,深怕沾惹是非,祸及自身。
  人的名,树的影,谁也无法忘记阉党的凶狠与残忍,睚眦必报,在他们的心里烙下的深深阴影。
  徐显纯笑了,崔应元、杨寰等人也乐了,虽然他们心有顾忌,不敢像徐显纯那般大刺刺的站起,咆哮公堂,藐视朝廷大员,但心里格外的舒畅,看到了生的希望。
  十八岁,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龄,敢爱敢恨,敢指上天不公,黄宗羲就是如此男儿,身负慈父的冤屈,看着徐显纯嚣张的模样,崔应元等人得意的嘴脸,顿时火冒三丈,眼中直欲喷火,胸中更是怒意滔滔,翻滚不已,再也忍不住了。
  “逆党!你害我父,乃是铁证如山,还敢狡辩?!”
  一个跨步上前,径直来到了徐显纯的旁边,与此同时,右手从衣袖中伸出,一柄锋利的铁锥滑落在手中,霎时,黄宗羲对着徐显纯就是一阵猛刺,扎的徐显纯嗷嗷直叫,同时暴喝道:“我看你是从实招与不招?!”
  一切来得都是那么突然,让人始料未及,当众人反应过来之际,徐显纯已经是满身是血,不断地惨叫,磕头如捣蒜,毫无刚才的强势可言。
  “愿招!愿招!”
  这一刻,不管是一丘之貉的崔应元、杨寰等人,还是主审官以及众差役,亦或是围观的百姓,全都傻眼了,惊愕的看着这一幕,尤其是后者,忍住的相继出声,跟着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徐显纯居然这么软骨头,只是被扎了几下,就哭爹喊娘,立马认罪。
  不知道是一种默契使然,全都对阉党愤恨不已,还是冥冥中的天意使然,亦或是还处于惊愕之中,居然无人阻止黄宗羲使用武力,逼着徐显纯招供,画押,就那么的静静看着。
  随着黄宗羲退到一旁,徐显纯招供、画押之后,似乎感觉威胁已经远离,觉得黄宗羲没有理由再对自己动武,虽然再次恢复了有恃无恐之态,看到黄宗羲瞪着自己,心中就是一颤,没有了刚刚的强势与霸道。
  徐显纯露出一丝忌惮之色,吞咽了一下口水,转而看向主审官,语气变得缓和了许多,轻声说道:“下官虽属逆党,陷害同僚,但也就是孝宗皇上的外甥,当属皇亲国戚一列,朝廷自有明律,应该得到免罪。”
  “这个。。。这个。。。”
  听到徐显纯再次摆出皇亲国戚的身份,主审官再次变得唯唯诺诺起来,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黄宗羲着急了,如焚五内,心急火燎之下,怒目而视的看向徐显纯,由于残存的理性作用,还是忍了下来,没有再付诸于武力。
  刚刚的那番作为,或许还可以有情可原,出于为父报仇的心切,但是现在,人家都已经招了,不可能再用强。否则,父仇还未报,冤情还未得雪,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
  黄宗羲重重地喘着粗气,紧握着双拳,一副即将暴走的样子,但心里却在不断地挣扎,强压下那股蒸腾的怒火,使自己冷静下来,寻找他策,既然徐显纯已经招供,黄宗羲就不信,朝廷会让这样的奸恶之徒逍遥法外。
  黄宗羲搜肠刮肚,思绪翻飞,不断地寻找对付徐显纯之策,一定要这四彪伏法,转瞬间,似乎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转而有一些拿不定起来,最终还是流露出决绝的模样,刚想反驳徐显纯的话语,却被一句高声大喝所打断。
  “传皇上口谕,削去徐显纯皇亲国戚之籍!”
  求收藏求推荐,拜谢了


第十五章 遥遥跟随

  随着这一声沉闷的高喝响起,自衙门外传到大堂之上,回荡在众人的耳畔,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围观的老百姓已经让出了一个通道,龙行虎步间,一个彪形大汉径直走了过来,右手举着一枚金灿灿的令牌。
  金。。。牌。。。令。。。箭。。。
  随着彪形大汉缓缓走过,几乎每个人都看到了鎏金令牌上镌刻着的这四个大字,金牌令箭。
  所有的百姓都跪了下来,匍匐在地,主审官更是连忙下堂,迎了上去,跪下的同时,山呼道:“微臣接旨。。。。”
  来到大堂之上,彪形大汉再次重复了那句话,剥夺徐显纯皇亲国戚的身份,进而又补充道:“大人,你先审着,皇上的圣旨随后就到,宗人府也会削去徐显纯的皇亲国戚之籍。”
  一时间,众人并未因为彪形大汉的言语而高兴、喜悦,反而神情怪怪的,从未听说过,事情还可以这么做,先审理犯人,再补发圣旨,削去皇亲国戚在宗人府的籍贯。
  不得不说,徐显纯不愧是奸臣中的奸臣,反应极为灵敏,当即就意识到这一点,连连置疑道:“哼。。。凭什么相信你之言?谁知道你是不是冒充的?谁知道这枚令牌是不是假的?”
  彪形大汉虽然看起来很是粗狂,但心思却是极为的细腻,并未因为徐显纯的置疑而慌乱,对于众人怪怪的眼神,更是淡然处之,目光在徐显纯、崔应元以及杨寰之间逡巡,说话的同时,更是缓缓地撕去了自己的伪装。
  “三位将军,咱们一起在锦衣卫供事这么多年,难道连属下也不认识了吗?”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
  随着彪形大汉露出真实面目,三人异口同声的惊呼了一句,满脸的难以相信之色,转而化为一片死灰,仿佛世界末日到临了一般,而高文采继续慢悠悠的说道:“三位将军都是锦衣卫中的统领,经常出入宫中,想必能够辨别金牌令箭的真伪,要不你们确认一下?”
  此刻,不管是大堂之上,还是县衙之外,早已被喜悦的氛围所取代,当徐显纯、杨寰和崔应元认出彪形大汉之时,再看高文采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不管是围观的百姓,还是大堂上的刑部大员和差役,已经完全相信了。
  这个时候,相对于众人的喜不自胜,徐显纯等一干逆党的绝望,瘫软在那里,黄宗羲的眸子里却是弥漫着疑惑的神采,片刻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眼前一亮,转瞬又恢复了正常,随即踏步而来,走到高文采的身旁,深施一礼,感激道:“谢过皇上,学生才能替父申冤,为父报仇。”
  “哎。。。你可千万别谢我!”
  高文采吓了一跳,连连摆手的同时,更是后退一步,进而又说道:“我只是一个跑腿的,你要谢的话,就谢过皇上吧。”
  话音还未落,“扑通”一声,黄宗羲当即就跪了下来,面朝东北方,皇城的方向,连连磕了三个头,并高呼道:“谢主隆恩!”
  紧接着,黄宗羲拍了拍长衫,掸了掸尘土,看向高文采的同时,面有犹豫之色,最终还是说道:“将军,学生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将军能够答应?”
  “喔。。。什么事情,先说来听听?”高文采反问了一句,饶有兴致地看着黄宗羲。
  “将军,家父乃是这些逆党陷害而死,如今他们即将被绳之以法,在此之前,学生想要崔应元的胡须,在家父的坟前焚烧,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哈哈。。。这事儿简单,不管你怎么做,反正我是没有看到。。。。。。”
  随着高文采抛出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语,而暗示之意又极为明显,不管是已经站起的围观百姓,还是大堂上的主审官和差役,在这一瞬间,好像默契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全都跟着高文采转过身去。
  “啊~我的胡须!”
  随着一声惨呼,所有人都明白,黄宗羲已经动作利落的完成了任务,不仅仅是想祭奠一下父亲,更是想最后羞辱一下崔应元,毕竟,在某种程度来讲,古代之时,胡须也是男人尊严的一种。
  “好了,不打扰你们审讯了,我还要回去复命呢。”
  虽然高文采的行为振奋了人心,但众人依旧摄于他的身份,锦衣卫,那绝对是谈虎色变的存在,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位于之感,纷纷后退!
  人群再次让出了一个过道,敬畏的看着高文采离去的背影,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黄宗羲混入人群之中,也离去了,遥遥跟在高文采的身后。
  大街之上,依旧是热闹非常,行人川流不息,往来不绝,似乎并未有人发现刑部衙门发生的事情。
  身着便装,只要没有拿出腰牌,即便露出了真容,罕有人能够认出高文采的身份。
  高文采径直走入了一个茶楼之中,而黄宗羲依旧是遥遥跟随着,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不时地引起行人的侧目,啧啧称奇道:“真是一个怪人。。。。”
  与此同时,茶楼的二楼之上,一个靠窗户的包厢,门外站着两人,不准任何人靠近,而贾亦韬与洛养性就在包厢之中,前者更是凭窗而立,静静地看着外面,看着京城的风土人情。
  当高文采走进茶楼的那一刻,贾亦韬遥遥的看着远方,微微一笑,不禁自语道:“真是有意思,被人跟踪了,高文采居然没有发现,而且,对方还是一个文弱书生。”
  说到这里,贾亦韬的神色一敛,脸上弥漫着淡淡的冷意,沉声的转而说道:“洛养性,你们锦衣卫该加强训练了,堂堂的一名锦衣卫千户,被一名文弱书生跟到这里,居然还没有发现,如果事情传出去,不仅是你们锦衣卫丢人,也有损朕的颜面。”
  语气看似稀松平常,古波无澜,洛养性却是清晰地感觉到,其中的冷意浓浓,“扑通”一声,立马跪在了地上,自责道:“末将之失,请皇上治罪!”
  贾亦韬非常满意洛养性的表现,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请罪,尽管满意洛养性的表现,贾亦韬也没有过多的表示,而是话锋一转:“好了,起来吧,禁卫军之中,不只是你们锦衣卫一家军纪涣散。而且,你也是刚当上锦衣卫指挥使,这也不关你的事情。”
  “谢皇上。。。”
  洛养性早已惊出了一身冷汗,回应的同时,连忙站了起来,刚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被贾亦韬给打断了。
  “还有,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没必要再责怪高文采,你们锦衣卫以后加强训练就行。”
  “是,皇上,末将遵旨。。。。”
  求收藏求推荐,拜谢了


第十六章 社长的人选

  吱呀~
  随着一声轻响,包厢的门被轻轻人推开,随之又合上,高文采已经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主子,事情已经办妥了。”
  此刻,高文采察觉到气氛明显有一些不对劲,到处弥漫着紧张之感,洛养性的神情更是有一些不自然,交出金牌令箭之后,就默不作声的站到了一旁。
  尤其是感受到长官扫过自己的摄人目光,高文采的心里就是一紧,愈发的忐忑,同时有一些发蒙与疑惑,自己有干错什么事情了吗?
  贾亦韬接过金牌令箭之后,并未理会高文采,而是侧头看向旁边的洛养性,淡淡地说道:“你也看到了,去将这位意外来客请上来吧,朕要见一见这位青年才俊。”
  “是,皇上!”
  贾亦韬再次转身看向窗外,洛养性离去之后,他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关于黄宗羲的一些内容,历史上记载的资料,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亦有“中国启蒙思想之父”的美誉,可谓是惊才艳艳,精通天文、地理、算学,还是一名教育家。
  心中一动,在这一瞬间,贾亦韬不禁有了一个决定,皇家报社很快就可以开业,黄宗羲是一个不错的主编人选,兼报社的社长一职。
  很快,洛养性将黄宗羲领了进来,贾亦韬并未直奔主题,而是转而问道:“你是怎么发现朕的身份的?”
  此言一出,包厢里的人顿时露出了惊容,高文采的脸上更是流露出一丝明悟之色,多了一份惭愧与自责之意,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进来之时,气氛为何那样的冷清、紧张。
  “学生见过皇上!”
  黄宗羲先是行了一个跪拜之礼过后,缓缓站起身的同时,这才答道:“启禀皇上,学生只是觉得高将军来得蹊跷,也太及时了,皇上的口谕极有针对性,若皇上不在附近,绝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旨意。”
  说到这里,黄宗羲的话语一顿,面有犹豫之色,最终还是说道:“而且,如果学生所料没错的话,一旦主审官反应过来,围观的文人冷静下来,想必他们也会猜到,审判逆党之时,皇上你一定在围观,始终在观看着审讯的过程,就在附近。”
  一语惊醒梦中人,贾亦韬顿时露出恍然之色,明白的轻轻点头,没有继续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开始直奔主题,郑重的说道:“黄宗羲,朕有心想要委你重任,交给你一项重要任务。。。。。。”
  贾亦韬的话还未讲完,黄宗羲兴奋的难以自抑,就要跪谢接旨,以为自己一步登天,不用参加科考,就可以入朝当官,却被前者给阻止了,更是被接下的言语打回了现实。
  “先不要高兴得太早,黄宗羲,朕先讲明一点,朕说得委以重任,并不是入仕当官,而是其他的任务,至于具体是什么事情,以后再告诉你,现在你只需要告诉我,愿不愿意替朕办事儿?”
  不是入仕当官,也就意味着不能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即便心有抵触之感,十分的不愿意,但是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他黄宗羲有拒绝的余地吗?
  “谢主隆恩,学生愿意!”
  就在这时,一名乔装打扮的锦衣卫走了起来,边走边说道:“启禀皇上,消息已经打听清楚了,还有半个时辰,皇家拍卖行就开始营业了,举行首次拍卖,座位也已经订好了。”
  贾亦韬转过头来,看着进来的锦衣卫,露出满意之色,轻轻一点头,询问道:“是大厅的位置吗?”
  “嗯,是的,皇上,正是大厅的位置,那里虽然不能将行拍卖时的全部情景尽收眼底,但也能看到十之七八,还不引人注意。”
  锦衣卫回答完之后,贾亦韬看向一旁愣愣发呆的黄宗羲,淡淡一笑,朗声说道:“走吧,朕带你去看一看皇家拍卖行,见一见京城有名的权贵,风流人物。”
  不等黄宗羲回应,贾亦韬已经走了出去,当先而行,其他人连忙跟了上去,黄宗羲随即清醒了过来,连忙也跟了上去,路过高文采的身旁之时,报以歉意之色。
  然而,高文采却是撇过头去,没有理会。
  与此同时,皇城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办事房,使劲地盖上一方大印之后,张彝宪有一些发呆的看着用黄娟书写的圣旨,嘴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