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首席御医(谢王堂燕)-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他的手缓缓向下,猛然的按在了那饱满的臀丘之上。

    杨延琪身子剧烈一颤,红唇上牙印咬得更深。

    石韦的那双“魔爪”,肆意的抚揉着那柔弱之地,心中的邪火越演越烈。

    突然之间,他双目暴睁,竟是“哗”的一下,将杨延琪的袄子从中撕开。

    一刹间,那傲人的玉峰便颤巍巍的印入石韦的眼中()。

    才从小芸那里享受**的她,观得这般香色,立时便烈火再生。

    杨延琪情知他想要做什么,羞与恨已至极点,此时的她,或许恨不得当场将石韦掐死。

    只是,一想到兄长之命全系石韦之手,便只能默默的忍受着这份羞耻。

    她闭上了眼睛,准备承受将要降临在自己身体上的羞辱。

    石韦哪管许多,嘴又凑上前去,轻轻的在她的脸上吻着,腾出来的另一只手,则在那玉峰上肆意。

    就在他打算抱她入屋,一享**时,嘴唇间,却忽然感觉到一种咸热的味道。

    石韦睁开眼,看到两行清泪,正从杨延琪的眼角滑落。

    她哭了。

    那眼泪之中,饱含着一个女人万般的委屈和无奈。

    看着那楚楚可怜的委屈之状,石韦顿生怜惜,心中的烈火也随之褪色了不少。

    “石韦啊石韦,你又不是缺女人,犯得着用这种手段么,有失风度啊……”

    心中自嘲之下,石韦摇头一笑,松开了怀中的她。

    本已痛苦的打算承受波折的杨延琪,忽然被石韦放开,睁开眼时,却发现石韦已经在转身离去。

    她又惊又奇,匆忙收拾衣容时,却又忍不住道:“姓石的,你到底想怎样对我?”

    石韦停下了脚步,就在这一刻,他脑海里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草原再会

    第一百四十三章 草原再会

    石韦回过头来,笑道:“我想对你怎样,还看不出来么?”

    “可你方才却为何……”杨延琪没好意思把话说完()。

    她所指的,当然是石韦方才明明可以得到她的身体,最后却又放过了她。

    石韦耸了耸肩,淡淡道:“想强占你的身体,我随时都可以,不过我石韦却不是那种没品的人,我要你主动的献身于我。”

    杨延琪又是一羞,除此之外,脸上又流露出不屑()。

    她冷哼一声道:“姓石韦的,你就休要有那非份之想了,我杨延琪就算是死,也绝不会主动委身于你这样的恶徒。”

    石韦眼珠子转了几转,说道:“这样吧,杨小姐如果有胆量的话,咱们不妨不打个赌。”

    “什么赌?”杨延琪疑心顿起。

    “咱们就赌你北汉的国运。”

    杨延琪眉秀微皱,脸庞奇疑重重。

    石韦却不紧不慢道:“一年之内,北汉若还存在,那就放杨小姐归国。如若一年之后,北汉为我大宋所灭,那杨小姐就要主动献身于我,不知这个赌,杨小姐你敢不敢打。”

    石韦这个赌倒也不是信口而来。

    因是之前时,石韦已经从赵匡胤那里探得口风,这位大宋开国之祖,想要借着扫灭南唐的余威,一举将盘踞在太行山上的北汉扫灭,然后再起倾国之力对付辽国。

    便是因此,石韦估摸着宋廷对北汉的用兵,已然迫在眉睫。

    所以,石韦才敢跟她打这个赌。

    当杨延琪听得石韦这番话时,惊异之余,脸上却又浮现出几分不以为然。

    北汉不比南唐,其国虽小,背后却有强大的辽国支持。

    这数十年来,从后周到大宋,经历过多少场战争,北汉依旧屹立不倒,杨延琪当然不相信在短短一年之内,她的国家就会覆灭。

    沉吟片刻,杨延琪豪然道:“好啊,你有这个胆量,我杨八妹就跟你打这个赌()。”

    哥哥我脑子里可是藏有“外挂”,敢跟我打赌,哼哼,看你到时候怎么履行赌约。

    “杨小姐果然有胆色,那咱们就在此立约,一年后的今天,再见分晓。”

    石韦豪然而应,二人击掌为誓。

    定下赌约之后,石韦便又道:“杨小姐,咱们这赌约也立了,不知你今后还打算再砸东西吗?”

    杨延琪冷哼一声:“你放心,一年的时间我还是熬的起的,我还要吃好喝好,养好身体,等着回往故国。”

    石韦此计,亦有安抚其心的用意,见得杨延琪中计,他也松了一口气。

    当下他便笑道:“杨小姐还真是有信心,到时谁输谁赢,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定下赌约,石韦转身而去。

    出得那大铁门时,潘紫苏依然侯在外面。

    潘紫苏看到石韦时,面庞上明显泛现出几分奇色。

    当她看到院中的杨延琪,不再发疯似的扔东西,而是一派闲然的喝起了茶时,表情不禁愈加惊奇。

    “远志,你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怎的那杨姑娘一下子就不闹了?”潘紫苏好奇问道。

    “天机不可泄露也。”石韦笑了一笑,故作神秘。

    潘紫苏顿了一顿,忽又问道:“远志,那杨姑娘到底是什么人,怎么方才你对她那……那样,她都没有反应。”

    潘紫苏的言语有所掩饰,脸颊亦有几分红晕,显然她所指的,乃是方才石韦撕扒杨延琪衣衫之事()。

    “哪样?”石韦假作不知,装起了糊涂。

    “就是……就是你撕剥她衣裳的事。”潘紫苏红着脸问道。

    “原来你是说那件事啊。”石韦作恍然大悟之状,随口道:“方才是那杨小姐身子痒,我帮她挠一挠而已。”

    石韦顺口编了一个颇为荒诞的理由,潘紫苏一愣,竟是不知如何来回应。

    石韦趁着潘紫苏迟疑之际,赶紧打起哈欠,装着乏困的样子借口而去。

    潘紫苏看着那远去的背影,又看看院中喝茶的杨延琪,眉色暗皱,口中喃喃道:“原来又是你沾花惹草……”

    …………………………………………………………

    迁都之事既定,原本形势紧张的朝廷上下,很快便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不觉冬去春来,开春之后,天子与朝廷又移回了东京汴梁。

    正如石韦所料,移驾汴京后不久,赵匡胤便下令从江南大量的运调粮草,攻灭北汉割据政权之事,也很快被提上了议程。

    经过了多年的打击,如今的北汉,全**民加起来不足十万,所据之地,也仅剩都城太原附近的几个州,用苟延残喘来形容都显得有些保守。

    如此弱小一国,之所以能残存至今,无非是依靠着辽国的庇护而已。

    大宋要灭北汉,辽国绝对是绕不过的一道坎。

    入夏之后,赵匡胤正式委任石韦为使臣,出使辽国()。

    石韦所负的使命很简单,通知辽国大宋将灭汉,警告辽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后果自负。

    在石韦的印象中,宋朝一直是被辽国欺压,而今,自己却奉命前往警告威胁契丹人,这份使命,让石韦对身为大宋子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荣耀感。

    石韦喜欢这个差事,领旨之后,便在熊青叶等一行禁军的护送上,由汴京而北上,经由雄州去往辽境。

    事实证明,这一趟的出使,并非石韦预想的那样,是一次威风凌凌的出使。

    光是那路途之苦,就令石韦饱受其苦。

    辽国仿中原,设有五京,其中以上京为首都,其余四京为陪都。

    不过,辽国的政治核心却不在首都,而在捺钵。

    所谓的捺钵,即是行宫的意思。

    契丹人为游牧民族,素来转徒不定、车马为家,皇帝必四时巡狩,故而一切的重大决策,均在捺钵随时决定。

    而今时已入夏,辽帝的行帐已转至黑山,这个地方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西北之地,距离汴京有数千里之遥。

    而且,辽国经济不如大宋发达,又自恃有马,故而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更是十分落后。

    故石韦经过幽州地区后,便不得不转为骑马,一路翻山越岭的进入草原,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辛苦,方才抵达了黑山。

    时日黄昏,翻过一座草丘,石韦终于看到了辽人的行帐所在。

    远远望去,便见一座大山巍然而立,气象宏伟,一条大河哗哗水响,从山旁奔流而南()。

    山坡之下,旌旗招展,一片大草原上密密层层的到处都是营帐,成千上万的骑兵步卒,围住了中间的一大片空地,空地的中央,则矗立着一片规模庞大的金帐群落,显然,那里便是辽帝所在。

    观此气势,石韦心不免暗生震撼。

    “辽国正值国力上升期,兵强马壮,将来宋辽一战,大宋想轻易取胜,只怕非是易事啊。”

    石韦感慨之际,但见数骑从帐群间飞奔而来,似乎是赶来迎接他们。

    当来骑近时,石韦不禁眼眸一亮,因为他认出了当先那员女骑士,正是辽国郡主耶律思云。

    石韦不由得想起了当初汴京一别,临别之际,耶律思云留给自己的那个猝不及防的亲吻。

    如今再见,竟有一种恍如昨日的错觉。

    “石大人,咱们又见面了,你可好吗?”

    策马近前的耶律思云笑着大声问候,那灿烂的笑容,仿佛草原上的落日一般炫丽。

    石韦从恍惚中回过神来,拱手笑道:“原来是耶律郡主,下官有礼了。”

    耶律郡主格格一笑,神情分外的欢喜,策马过来,牵起石韦坐骑的缰绳便往草丘下去。

    “石大人,你千里迢迢来,一定累了,我带你去休息。”

    她说着便快马一鞭,加快了速度,胯下马儿一声嘶鸣,顺着草坡的陡势,发足狂奔而下。

    石韦这下就有点慌了。

    要知他素来喜欢坐车,骑马只是迫不得已,所以他的骑术一般的紧,这般顺坡道疾下,速度惊人,片刻间便将他颠得坐之不住()。

    耳畔狂风呼呼而过,石韦心慌之下,只得叫道:“我说郡主,咱们能不能慢点,下官可有点晕马。”

    人有晕船晕车,石韦一时情急,顺口就来了一句“晕马”。

    耶律思云听着失笑,鄙视道:“你们中原的男人,怎的这般胆小,骑个马都能晕,真真笑死人了。”

    耶律思云只是随口一言,并无真的藐视之心,但石韦却听着刺耳。

    身为大宋的使臣,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宋的国威,如今岂能给一个契丹女人嘲笑。

    当下石韦便叫道:“谁说我们中原男儿怕骑马!”

    说着,他一把将缰绳夺过,奋力一夹马腹,竟是加速从耶律思云的身边掠过。

    他这是有心想与这个胡女一较高下。

    从耶律思云身边掠过的一瞬,石韦还回头向她投以抹得意之笑。

    耶律思云没想到他竟有如此胆量,不禁面露惊奇。

    正当石韦回头之际,却不防胯下之马踏入一个草坑,嘶鸣一声,便猛的向着栽倒出去。

    石韦无所防备,身子跟着便向前甩了出去。

    耶律思云大惊,不及多想,身子如燕儿一般纵出,顺势将石韦抱住。

    两人从半空中跌落,顺着那草坡便向着相拥着滚了下去。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美人鱼

    第一百四十四章 美人鱼

    石韦只觉晕头转向,不知转了多少个圏,身子终于是停了下来()。

    他感到嘴上似乎被什么软软的东西堵住,两手所扶的也不是什么草地,而是两团极富强性的球状物。

    迷迷糊糊的石韦睁开了眼睛,当视线清晰起来时,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嘴竟紧贴着耶律思云的红唇,而自己的一双手,竟也不偏不倚的按在了耶律思云裹着皮衣的双峰上。

    晕眩之后的一瞬间,石韦竟是忘了背上的痛,身体如僵硬了一般,一动也动弹不得。

    他正全身压向耶律思云,而且还以一个相当不雅的姿势。

    身下的耶律思云,则同样如冰冻住一般,瞪着溜圆明亮的眼眸,这般怔怔的望着他。

    “大人,大人你没事吧。”山坡上传来熊青叶的叫声。

    石韦神思清醒,赶紧将嘴巴和手从耶律思云身上抽离,摇摇晃晃的从草地上爬了起来。

    “郡主,你没事吧,方才多亏了你,要不然石某非摔得散了架子不可。”石韦以谢言来掩饰自己方才那“失礼”的举动。

    耶律思云的脸畔掠过一丝红霞,随即神态又恢复如初,面露歉然道:“方才是我不该拉着你跑,你别怪我才是。”

    石韦摇手一笑,以示无妨。

    这时熊青叶等辽宋两方的护卫方才赶到,见到自家主子都没有事时,这班护卫们才大松一口气。

    经过这一场波折之后,耶律思云也再不敢胡闹,只安稳的带着石韦进入帐群,将他安顿在了一间豪华的帐篷中。

    此时辽帝正率文武群臣在黑山以西狩猎,明日方才能归来行帐,且暮色已近,耶律思云便叫石韦先在帐中休息一晚,待明天辽帝归来后再行召见()。

    走了二十余天,石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又经了方才的一场惊魂,他是真的身心疲惫,便也想好好休息。

    食过辽人奉上的羊肉奶酒之后,石韦很快便呼呼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石韦被阵阵的脚步声吵醒。

    金色的阳光从帐帘缝中穿过,照在他的脸上,刺眼的光线很快便将他弄醒。

    石韦起身下床,呼的将帐帘掀开,灿烂的晨光扑面而来,一丝晨风裹着草香的清新浸入鼻中,他的精神很快便清醒起来。

    营帐之中,全副武装的辽兵,正不时的穿行而过,当是在巡逻值守,石韦正是被他们的脚步声扰了清醒。

    石韦向辽人询问一番,得知辽帝傍晚时才有可能回来,他闲来无事,吃过草饭之后,便在熊青叶等人的护卫,以及几名辽人的监视下,信步在这黑山脚下游赏起来。

    不知不觉中,石韦走出了行帐,来到了山脚下的大河之畔。

    这条发源于黑山的河水,清澈却不湍急,滋润着周围青青的草地。

    他驻马远望,却见河之对岸,茫茫一片的乌黑,如同黑云落地一般,仔细一看,才看清是那是成千上万的牛马。

    “我大宋若有如此肥美的牧场,辽国又何足道哉。”石韦心中暗自感慨。

    纵马沿河徐行,拐过一道弯子,忽见近岸的水中,似乎有人影浮动。

    此时虽然入夏,但北国的气温并不算高,况且又是清晨时分,这大河里的水可以说相当的凉,不知是谁有这般兴致,大清早晨的在大河里游泳()。

    策马而近,石韦凝目细看,却才发现,那游泳之人竟然是耶律思云。

    眼帘中的耶律思云,似是不着一衣,头发也披散着,全身都淋满了清澈的河水。

    她游动之际,纤细的手臂,还有那富含青春的双腿击打着水花,若隐若现,这般观之,宛若水中的美人鱼,极是秀色香艳。

    石韦的心头不禁微微而动。

    此时,水中的耶律思云也看到了他,挥舞着水霖霖的胳膊,大声叫他的名字。

    石韦也挥了挥手,笑道:“耶律郡主,你好兴致啊,就不怕水凉吗?”

    “凉水才舒服,石韦,下来一起游吧。”耶律思云热情的邀请他。

    石韦冬天都敢洗冷水澡,他自然是不怕在这河里游泳的。

    只是,水中的耶律思云一丝不挂,自己身负着使臣的身份,倘若下去和她一起游泳,似乎多有不妥。

    想了一想,他便歉然道:“在下水性不行,恐怕有负郡主雅兴了。”

    耶律思云琢磨了一会,才明白他这话是在拒绝,红扑扑的脸蛋上顿露不悦,她便又是大声的邀请了几回。

    石韦数次推辞之后,便借口有事,纵马打算回行帐。

    就在他刚刚勒转马头之时,忽听得身后传来耶律思云的尖叫之声,回头一看,惊见耶律思云在水中上下扑腾,竟似溺水的样子。

    那些监视的契丹人眼见郡主溺水,皆是大惊,欲待相救时,一众北国的旱鸭子却偏生无人习水性()。

    至于石韦的那些宋军护卫,大多也是中原人,除了熊青叶之外亦无人会水。

    “青叶,还愣着做什么,救人啊。”石韦叫道。

    熊青叶为难道:“大人,那郡主一丝不挂,我这么跳下去的话,似乎有些不太合适吧。”

    他还在为难之时,水里的耶律思云已在大喊救命,挣扎的也愈来愈艰难。

    石韦不及多想,赶紧跳下马来,几下子将靴子和外面的衣裳甩掉,二话不说,一头便跃进了河中。

    河水并不湍急,对于连长江都游过的石韦来说,游起来并不费什么劲。

    至于水温,刚跳进去的话还有些冷,游了一段之后便不再那么冰凉。

    石韦竭尽水性,如浪里的白鱼一般翻飞疾划,转眼之间便游到了耶律思云的近前。

    “郡主莫怕,你多半是抽了筋,你别乱动,我拖你回去。”石韦喘着气,大声的安慰于她。

    正当他打算拉住耶律思云时,这位辽国郡主却忽然不再挣扎了,而是自如的浮于水面上,向着石韦格格的笑了起来。

    这般变化,直令石韦愣在了那里。

    愣怔了片刻之后,他才猛然恍悟,原来这胡女竟然是在假装溺水,为的就是故意的骗自己下水。

    妹的,原以为这胡女是个直性子,原来竟还会耍这种小伎量啊。

    石韦被骗,有点苦笑不得,摇头道:“郡主,拿自己的性命来开玩笑,有意思吗?”

    说罢,他便转身向岸边游去()。

    耶律思云一看就急了,赶紧游到石韦的前边,挡住了他的去路。

    “跟你开了玩笑嘛,真的这般真正,你这人好生无趣。”耶律思云嘟小嘴道。

    河水清澈见底,一衣不着的耶律思云,那白嫩的淑物,那玲珑的身段,还有那若隐若现的水草秘地,皆肆无忌惮的逼入眼帘。

    石韦多看一眼,心中便怦然而动。

    这眼前的美景,冲淡几分恼意,石韦便叹道:“下官原还担心郡主溺水,既然郡主身子无恙,那下官这就上岸了,郡主自己慢慢玩吧。”

    说着石韦便从她的身边游了过去。

    石韦这是在故意的吊这胡女的胃口。

    果然,一见要走,耶律思云急得秀眉直皱,也不多想,伸手便向石韦的身子抓去。

    她这一抓不要紧,偏巧抓到了石韦的裤子,两相用力之下,只听水中发出“哧”的一声响,石韦的裤子竟是生生给撕成了两片。

    裤子一烂,石韦顿时便成了光屁股。

    他心下一惊,低头看时,耶律思云已抢先的堵在了他的前面。

    这一游,她的身体几乎已贴在了石韦的身前,石韦甚至已经能感觉得到,半浮在水面的那两只雪球,正不时的磨蹭着他胸膛的那份酥痒。

    此等刺激之下,石韦腹下那话儿,本能的便起了反应()。

    尴尬之下,石韦赶紧用手握在裆前,没好气的质问道:“耶律郡主,你这是做什么?”

    他话音未落,耶律思云再一伸手,竟是连同他的上身小衣也一同撕了下来。

    这一下,石韦便彻底的赤身果体了。

    石韦那边尴尬时,耶律思云却得意的笑道:“你倒是跑啊,不怕被人看到光屁股的话,你就跑好了。”

    原来她是怕自己走,所以才撕光自己的衣服,让自己碍于体面,不敢游上岸去。

    这胡女竟然想出这等法子,真是够“不择手段”的。

    此时的石韦,犹如被拔了毛的公鸡一般,光溜溜的缩在水里,只能用两条腿划水,双手不得握着裆下之物,这般形容,实在是有些猥琐。

    耶律思云却是看着开心,绕在他四周游来游去,似是在饶有兴致的欣赏着他的这副窘态。

    她游动之际,还不断的触碰着石韦的身前身后肌肤,只挠得石韦心中痒痒。

    窘了半晌的石韦,忽然间在想:我为什么要窘呢,她不也是脱光了身子么,她都不窘,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的有什么好窘的。

    念及于此,石韦的心态一下子冷静了下来。

    他便是坦然的松开了遮捂的手,趁着耶律思云游到身前时,猛的将她拉入了怀中。

    正自得意的耶律思云吓了一跳,慌问道:“你想做什么?”

    石韦将她的**往前狠狠一压,笑眯眯道:“我想做什么,郡主你懂得。”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强人

    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强人

    水下的幽丛,明显的感觉到了抵硌,耶律思云红扑扑的脸庞,瞬间涌上几分异样之色()。

    眼前这个俊朗的宋人,赤身和自己紧紧的相拥,身体的每一处私密之地,都亲昵的贴在一起。

    即使是胡女,碰上这般状况时,也难免会本能的生出羞意()。

    含羞之下,耶律思云手上用力,一把便将他推了开。

    石韦手上用力,想要束缚住她,怎耐耶律思云身有武艺,臂力惊人,这般轻轻一推便将他撞开。

    当石韦想再度伸手拉她时,耶律思云已四肢划动,很快的从他的身旁逃离。

    “郡主,你不是让下官陪你游泳么,你跑什么啊。”身后的石韦取笑道。

    “你们汉儿最是无礼,我才不要跟你游泳,你就呆在水里,冷死你才好。”

    耶律思云抱怨之时,人已及岸,她竟是不遮不掩,袒露着身体走上岸。

    岸边熊青叶等人瞧着目瞪口呆,纷纷的将头转了过去,以免冒犯这位大胆的契丹郡主。

    耶律思云则是一点都不害臊,旁若无人的将身子擦干净,然后又慢吞吞的穿上衣衫,然后才纵马而去。

    水中的石韦,清清楚楚的欣赏过她赤身穿衣的样子,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见得耶律思云踏风而去,他略有些扫兴的上得岸来,将衣衫也穿好。

    翻身上马时,耶律思云已走得只剩下一星影迹,石韦抬手之际,才发现指尖处,仍留有她几缕湿湿的断发。

    “大人,这个契丹郡主似乎对你有些意思,你这一趟辽国没有白来,倒是又享了一份艳福呢。”

    策马近前的熊青叶开起了他的玩笑,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线。

    “什么艳福,别胡说。”石韦白了他一眼。

    “大人,我看……”

    熊青叶欲待再言时,忽听得悠长的号角声从西边响起,此声一起,行帐中的众多辽兵闻风而动,迅速的开始往帐外集结()。

    石韦好奇心起,寻声望西面望去,只见大队的人马和旗帜,正从黑山之西向着此地徐徐而来。

    看那旗帜,当是辽国皇帝所在。

    “莫非是耶律贤回来了不成?”石韦心中暗忖。

    自猜疑时,一名辽官飞奔而至,言是大辽皇帝听闻宋使至,已提前结束了狩猎,请石韦速作准备,呆会辽帝便可以召见于他。

    听闻辽帝归来,石韦马上把方才那一裆子的“艳遇”抛之脑后,赶紧策马奔回了自己的营帐所在。

    回往帐中之后,石韦烘干了身子,又换上了使臣的官服,并将大宋天子的国书准备妥当。

    半个时辰之后,辽人通传,言是辽帝宣他前往御帐相见。

    石韦备好国书,整理好衣容,从容的前往御帐。

    他知道,如今的辽国皇帝,名叫作耶律贤,此人乃辽世宗次子,辽穆宗死后,耶律贤被推举为皇帝。

    御帐已至,石韦深吸一口气,信步而入。

    这已经不是石韦第一次见皇帝,早已习以为常的他,并没有太多的紧张。

    只是,当他步入御帐,抬头向那虎皮御座上看去时,却还是吃了一惊。

    御座之上,石韦并没有看到猜想中的辽帝耶律贤,而是看到一个身着华服,风姿绰约的少妇()。

    那少妇相貌绝美,肤色白晳如婴,她的年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但气度却极是沉稳,平静的表情间,透露着几分老练与雍荣威严。

    石韦微怔了一下,猛然间想起,眼前这人,定然是就是辽国的皇后萧绰了。

    石韦亦知,那辽帝耶律贤体弱多病,经常无法上朝,军国大事便多由皇后萧绰代理。

    如今看这情形,多半是那耶律贤身体不适,便令自己皇后出面接见他这个宋使。

    念及于此,石韦惊讶的心情立时收敛。

    当下他便徐步上前,拱手一礼,不卑不亢道:“大宋国使节石韦,拜见皇后娘娘。”

    萧绰微微点头,拂手道:“宋使免礼。”

    石韦直起身来,将国书双手奉上,大声道:“下官奉大宋天子陛下之旨,特将此国书转呈,请皇后娘娘过目。”

    侍奴将国书接过,转呈于萧绰。

    萧绰边国书,边命人给石韦看座。

    辽人风俗不同中原,所谓的赐坐,不过是在御座上给他安置了一个皮垫。

    入乡随俗,石韦便盘膝而坐,静观那萧绰形容。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拥有着国色天香的女人。

    尽管她的美貌与小周后,还有花蕊夫人相比,略要逊色一筹,不过,她的身上却有着周后她们所不具备的一种特殊气质。

    那是一种绝对的自信,手握权力,生杀予夺的自信()。

    小周后和花蕊夫人均曾服侍帝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说到底,不过也是帝王手中的一玩物花瓶而已。

    萧绰却不同,因是耶律贤的体弱多病,眼下辽国的诸般军国大事,几乎多出于萧绰的决策。

    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个契丹女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是辽国真正的无冕之皇。

    这是一个拥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女人,那些权力所带给她的霸道之气,自然是小周后她们所难以启及的。

    只是,眼前这个自信的女主,原本沉静的脸庞,却渐渐凝起眉来。

    她的目光中,开始流露出不悦之色,显然,让她感到不爽的,正是石韦所递上的那道国书。

    那与其说是一道国书,倒不如说是封警告书。

    如果将书中那些文绉绉的官话翻译过来的话,萧绰所看到的也许只有一句简单的警告:我大宋天朝不日将伐北汉,尔辽国最好识趣点,休要多管闲事,否则咱们就战场上见分晓。

    细观许久,萧绰合上了国书。

    她抬起头来,明亮如星的眸子凝视向石韦。

    那看似清澈的眼神中,却暗藏着如针般的犀利,仿佛要穿透石韦的眼睛,看穿他的内心所想一般。

    石韦面色淡然,坦然的迎视着萧绰。

    他的身后,有整个大宋为自己撑腰,面对这个契丹女人,他无需畏惧。

    这种精神上的交锋持续了片刻,萧绰忽然道:“贵我两国素来交好,而今贵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