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抗战918(寒冬)-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几里外的军需库。飞机库都是同样,在这北风呼啸的山林里,别说有上面的命令要隐蔽行踪减少外出,让日军出来也不会满山乱跑的。这大雪一两米深,呼啸的风里根本就无法行走。

可山洞里的日军并不知道,就在他们不远处的山坳里,有着一支要他们名的队伍。正在雪窑里休息,等待攻击时间的来临。

虎头要塞,数个联通的交通壕里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积雪下的暗堡一个个望远镜紧盯着前方的雪原。铁门后面道轨上的大口径要塞炮都支着炮口,等待随时出去透气。一挺挺的重机枪、马克沁在碉堡里盯着被木板挡住的射击口,任由是不是飘进来的雪花落在枪口。随时准备喷射火舌。

这些交通壕的密闭还是相当不错的,为了避寒,所有水泥建筑联通山体的要塞,并做了足可以挡住任何风雪的保暖工作,可说是一旦有战事,灯火通明,且不远处就有煤炭火炉的交通壕。战壕就会伸出獠牙,并相互支援而不会被敌人发现。

此时的日军除了放哨的,都在山洞里,要塞里无聊的喝酒聊天,打发漫漫长夜,打发百无聊赖的寒冬。

时间在北风中被刮的快速流逝,天,慢慢的黑透。又逐渐进入了深夜。

黑暗中,气温在呼啸的北风中降至零下三十几度,如果保暖措施不到位,这样的严寒足可以在三四个小时内将人冻死。

山林里,雪粒打在树干上莎啦啦的作响,黑暗中,一个个人影走在大风中。一步一挪,艰难的向山顶走去。

这些人背着奇怪的东西,一个个卡车的轮胎包裹的东西,一柄柄东北特有的大木头锤子。他们三人一组,在风中坚定的向目标挺进。

随着时间临近凌晨三点,一簇簇人影蹲伏了下来,随之,背着轮胎的人将轮胎放下,几人快速带上防毒面具,将剪开的轮胎一头塞进了雪窝中的一个小洞穴里,紧接着,一人扶着穿透一层轮胎,并跟轮胎用铁丝拧住的铳子,一人打着手电照着,按着伸进洞穴的轮胎一头,另一个背着木锤的身影比量了几下,轮圆了木锤,砰的一声闷响,就砸在了铳子上。

随着木锤的落下,一头扎住了口的轮胎突兀的响起了轻微的嗤嗤漏气声,扶住铳子的那人快速活动了几下铳子,随之提起。

要塞里,每隔二百多米就有人值夜,虽然是有点多余,可万一要是敌人攻进来了,没有示警的,那不是完蛋了?

值夜的日军躲在通道拐角的岔洞里,他前面仅有几个射击孔,要想攻击到他,必须通过他眼前的射击孔,向里走上二三十米,进入有七八人休息的房间,才可以进到这个分段拦截用的岔洞里,可说是非常的安全。

这里面没有火炉,却有一道小火墙,有外面鹿子提供热量,本就不是很冷的山体里,在这道小火墙的烘烤下,温度足有零上十七八度,也正是因这样,值夜的日军和才昏昏欲睡,抱着枪,盯着射击孔,时不时的点下头。

就在这时,他前面的通道里慢慢的飘起一片烟雾,飘飘荡荡的向整个通道里扩散,飘渺的烟雾让昏黄的灯光变得更加朦胧,也让这个通道跟仙境一般,充满了东方神话的味道。

打瞌睡的日军点了几下头后,一下子惊醒,习惯的看向前面的射击孔。

“着火了?”

看到前面朦朦胧胧的,他迷糊的脑海略微的清醒了点,随之背起枪,起身准备出去看看。

就在他起身的一刹那,他腿一软,紧接着感觉到呼吸困难,皮肤更是火辣辣的难受,跟火焰烧灼一般,咽喉紧接着如吞进了炭火,让他在各种折磨中呼吸难以为继。

他双手紧紧的卡主脖子,试图将咽喉内的异物抠出。可随着他的眼睛快速变得血红,身上燎泡气吹的一般鼓起时,他无力的垂下了手,侧身歪倒向地面。

哐啷!

斜跨着的枪掉落地上,他人也噗通倒地。

他倒地的声音并没有引起二三十米外石室内七八个日军的警觉,似乎,他的栽倒并不重要。

要塞的那些暗堡明堡里,交通壕内的烟雾快速的随着气流弥漫向那些透着寒气的铁门和木板遮挡的射击孔,短短不足一分钟,整个暗堡里就变成了美轮美奂的仙境,烟雾飘荡间,一个个日军陶醉的倒在了地上,痛苦的抓挠着咽喉,满眼血红如欲滴落液体。

他们痛苦的扭曲着,一个个连喊叫的能力都失去了,在暴露外面的皮肤气吹般鼓起锃亮的燎泡时,他们停止了努力,在烟雾飘荡间,静静的享受着着美丽的仙境。

跟他们相比,那些睡梦中的日军比较幸福,在梦到自己捡到仙女的一刻,就睡着美丽的仙女遨游仙境了,一点痛苦都没,少有中途能醒过来的。

山洞外,要塞外,那些在寒风中的身影在一切趋于平稳后,用木锤压住轮胎的中部,快速的离开了那里,在积雪中一路滑下山坡,摘掉防毒面具,确认没有沾染到任何液体后,返回了给他们单独准备的雪窑,三人一个雪窑,拿出酒,拿出肉干,默默的喝着酒,咀嚼着肉干,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狗蛋在寒风中静静的站立着,心里为这些鄂伦春族的汉子默默的喝彩。

在得知一旦沾上毒气弹内的液体将无法医治,结果就是死亡的时候,这些战士没有人退缩。在大河镇的山洞里,十几个人将毒气弹卸掉引信,并用剪断的卡车轮胎包裹好毒气弹,将铳子带尖的一头扎进轮胎,并将轮胎跟铳子紧紧拧住,后头端口拧住,留下了一头开口,让毒气顺着轮胎被山洞内,要塞内的抽风机顺着换气孔吸进要塞、山洞,完成董库准备已久的任务目标。

他们不让太多人跟着,并在袭击前就已经给自己三人准备好了雪窑,如果到了早晨他们还不出来,那,就可以直接将雪窑埋上了。

芥子气、路易斯混合气毒气弹,加上光气弹,这两种毒气弹是这次袭击主要使用的毒气弹,在日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虎头要塞、二龙山要塞、青龙山要塞和饶河山里的军火库。军需库和飞机库在同一时间,将里面的日军焖杀。

此时要塞内一片的寂静,只有无数个节点的发电机还轰鸣着,烟气顺着管道直接通进了山体,通过微孔排烟系统,排出山体。

昏黄的灯光下,浓烟依旧滚滚,浓烟覆盖下,一具具尸体躺在那里。

日本人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认为坚不可摧的要塞堡垒,居然让自己制造的毒气弹轻易拿下,整个三万多人的要塞防御体系,仅用了四十几枚毒气弹,就解决了全部问题。

那些辛苦运送藏匿,准备跟苏俄大战用的秘密仓库,连启用的机会都没有,海量的物资就落入了敌人之手,或者说,他们辛苦建造的弹药库和运送来的弹药物资,就是给董库准备的。

这时,董库在哈尔滨并没有睡觉,他早早的爬起,就等待狗蛋传回来消息。这次的袭击是他酝酿已久,并根基后世研究这些要塞和山洞做的记录里那先进的通风系统,做出的这个袭击方案。

选择这个时间段袭击是因为太早不行,只有严寒的时候要塞才会将交通壕封闭,这样毒气才会弥漫整个要塞,让战果最大化。再者,他夺下要塞必须有人看守,他可不会那么轻易的相信莫斯科的那个大胡子。

第185章大战前的沉寂

在天亮前,董库终于接到了狗蛋完成任务的电文,放心之余,还不忘再叮嘱狗蛋,一定要在上风头的山谷内宿营。同时祈祷苏俄那边因烟炮而不会有想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苏俄人就算现在进攻,他也只能退避,将要塞让给他们。那里可是满满的毒气,三天五天是不会挥发干净的。这也是他挑选液体毒气弹而没用油性毒气弹的原因,要是油性的,要塞基本上不用惦记入住了,那可不是十天半拉月能会发干净的。

要塞到手,他的心里踏实了,在天快亮的时候沉沉睡去。

日军所有高层都不认为要塞能失守,他们在紧张调度中,将兵力向新京集结,他们还惦记着等大军集结后,要塞的兵力冲击敌人的后方,来个两面夹击,必保可以取得胜利呢。

日军不动,正好是董库需要的,在大风的三天里,哈尔滨被柳败城打造的跟铁桶一般,库存的高射机枪全部架上,到时高炮,让董库否定了他的方案。

董库想起抗美援朝时,自愿军因没有能力跟老美争夺制空权,屡遭轰炸,高炮阵地无法护住清川江沿线的运输线,于是想出用卡车拉着高炮,运动到美机飞临的地方,机动性强了不少,还拥有突然性,让侦察机反馈没有高炮的地方成为美机的噩梦。

柳败城对这个方案大加赞赏,于是,哈尔滨那些日军原来的机械和工人派上了用场,一辆辆卡车被掀去大箱,稍加改装后,将高射炮架了上去,并奢侈的在每一台卡车上安装了步话机,设定了特殊明码呼叫的暗语。

齐齐哈尔那里得到消息后,也在建造防御体系的同时,将高射炮驾到了卡车上,成为了城区流动的高炮阵地。

齐齐哈尔经过三天的时间。南满抗联的战士纷纷顶风冒雪的赶到了,就连赶到哈尔滨的也在这段时间奔赴了齐齐哈尔。

源源不断的汇集,让齐齐哈尔的实力空前暴涨,有了足够的枪支,那些抗联的战士全部换上了三八大盖,加上董库送给赵将军的五千条改装版半自动,还有三百多挺重机枪和轻机枪。加上迫击炮,和之前董库给的二十门山炮,别说日军的兵力集结的还不够,就算来个十万八万的日军,想跨过齐齐哈尔那也费劲。

日军现在虽然着急,可大风让兵力的输送异常的困难。‘植田谦吉’亲自从奉天赶到新京,可也只能望雪兴叹。

至此,大战似乎沉寂,双方都在蓄势,运输舰云集大连等港口,部队、物资源源不断的向新京挺进。双方也都在等,等风停。风停后。大战就会爆发。

大风越刮越烈,在哈尔滨被攻占后的第四天,达到了入冬以来最大的风势,北风呼啸着,将平原无遮挡的积雪全部卷上天空,让整个黑龙江处于灰蒙蒙,漫天雪粒的笼罩之下。原本的道路没有了,沟壑全平。

大风将城墙全部飘死。人都可以顺着雪壳子直接上到城墙之上。在几乎平坦的城区里行走,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踩到别人家的房顶。

这一刻,什么进攻,什么防守,都是没有衣衣的事情了,在如此的大风中,所有人什么也做不了。

密山等这些被占领的城市因大战并为影响到市民。而且安抚工作到位,贫困的人家领到了粮食、烧柴或者煤炭,让狂暴的大风没有冻死一个人。

接到命令转道直奔虎林的那股援军一百多公里,用了两天多。终于赶到了虎林。不过,这些日军就没有不带冻伤的,且路上扔下了不止一千的尸体,在携带的粮食即将吃完的时候,他们总算到了目的地,避免了全部冻死在大雪里的厄运。

只是这战斗力却没了多少,他们的脚不少已经残疾,手都肿胀的跟馒头一样,握枪是不可能了,只是给虎林的守军增添了一万多张嘴而已。

进攻,就算风停,佳木斯、富锦、虎林等地也是不可能了,这么大的雪,十天八天清理不出来道路,别说人数上不敢冒险,就算有大部队又用什么进攻?

在一月六号,大风终于停了。早晨,所有的城市村镇都是一个动作,那就是开始清理积雪。

哈尔滨等被占领的城市全员动员,在天亮后,不论新兵老兵,除了执勤的意外,全部费力推开房门,在大雪下抠出通道,露出天光,开始了清理积雪的工作。

一个个巨大的雪堆慢慢的形成,跟交通壕一样的街道慢慢露了出来。一天的忙碌,整个城区的街道才算畅通。

第二天,出城的道路被挖开,卡车轰鸣着,一车车的将积雪拉出了城区,运到了雪薄的地方。估计三天,整个城区就会露出房屋,露出完整的街道。

齐齐哈尔的防御体系在这时进入了高速建造的时段,一堆堆的篝火淡然,一个个能蹲下一人的单兵掩体出现,一道道交通壕随之成立,并开始铺上了木头。

“煤灰渣子运这边来!!!”

一段刚刚完成铺顶的位置有人大喊着。

随之,骡马拉着的爬犁就直奔那个方向。灰尘飘荡间,那里很快就被铺上一米多厚的煤灰渣子,和抠出来的冻土,随之,江岸上排成溜的挑水大军一桶桶、一担担的江水泼在了这些煤灰渣子上面,随着滋啦啦的冻结声音,江水大部分没能渗透到底就被冻结,让煤灰渣子形成了蜂窝状,随之冻出的蜂窝眼被江水灌满,让加了盖的战壕成了堪比水泥浇灌的结实堡垒。

待水饱和,煤灰渣子又铺了上去……

随着一层层的煤灰渣子被灌满水冻结,雪地里,一道四五米高的战壕横在了江岸边,如一条灰黑色巨龙,盘在江岸。

齐齐哈尔这里紧张的忙碌防御体系,赵将军知道时间不多,他跟董库的约定是挡住日军十天,十天后,全境将再无战事。

日军同样在忙碌。大军蚂蚁一般的驱赶着劳工清理着道路,顺着公路,铁路清出四条可行军,两条可走辎重的雪道,正像一条条蚯蚓,蜿蜒的在雪原上拱动。

这边的动作并没有影响到董库,在清理积雪的同时。他已经带队出发。他的目标是佳木斯,那里,将是他要攻占的地方。顺子带六百余人,携带了掷弹筒、机枪,向五常进发。

哈尔宾家里,柳败城并非是将防御重点放在了齐齐哈尔。因为,新京到哈尔滨有直通的火车和公路,这里同样会是日军攻击的重点,最大的可能就是日军分兵两路,一路攻打齐齐哈尔,一路攻打哈尔滨。到是五常,大雪封路的情况下。没有铁路的后勤补给,日军断然不会在这个季节孤军深入,要攻打,那也是开春积雪化尽,土路能够行车后的事情了。

在董库放心出发前,俩人详谈了一夜,最终,柳败城确定了董库在日寇被赶走前会独力领导先遣军作战。并只跟口碑还不错的抗联合作后,他答应了董库的邀请,随之合盘托出整个防御计划。

到了这会,董库才知道柳败城算计之深。他本身也并没有因为有江桥战役而将防御重点就扔在齐齐哈尔,哈尔滨没有同时被攻打当时是日军人数并不多,无法分兵突进而已,并不是只有齐齐哈尔一条进入黑龙江的道路。而且,长春到哈尔滨比到齐齐哈尔更近,哈尔滨的压力会更大。

在大风中突袭了双城和阿城,消灭了那里驻扎的中队编制日军。回到哈尔滨详谈后,董库才知道,双城才是柳败城的防御重点,跟阿城呈犄角之势,拱卫哈尔滨。

柳败城在哈尔滨经营多年,加上一些熟悉的管理人才上岗,动员民众有刘苍浩,他们的动作并不比齐齐哈尔慢多少,双城在董库离开哈尔滨赶奔佳木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大队的民工和新参军的战士向那里进发。

跟他们的忙碌相比,日军心里比较有底。要塞和秘密仓库在每天定时的向关东军司令部发电报平安,这让他们非常的放心。只要要塞在手,秘密仓库不被敌人发现,他们要扳回战局很简单。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报平安的电文都是在基地外的雪窑里发出的,发电的自然不是守卫的日军,而是狗蛋留下的学生兵了。

邢远的整编在大风中就已经结束,风停了后,由鄂伦春族的战士带路,将近一万,训练中表现比较突出的老兵被下令赶往哈尔滨,以补充那里兵源不足。其他人马分兵几路,在鄂伦春族战士带路下,趟着厚厚的积雪,赶奔空无一人,正在排放毒气的要塞接替防务,并训练这些老的新兵和矿工。到是那些秘密基地,只有一个排的鄂伦春族战士驻守,等待内部毒气散尽,负责看守。

与此同时,雪地上一溜溜的人潮涌向哈尔滨。征召的新兵,和那些东北军老兵,在大雪中艰难的跋涉,开辟雪路,用马爬犁将密山、鸡西、牡丹江的日军物资向哈尔滨集结。

他们,将会是防守哈尔滨的主力,将会是董库守住哈尔滨的力量,虽然是新兵,但在出发前,这些人就已经知道,他们肩负着夺回被日军侵占领土的重任,他们在得知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沿线都被夺回的时候,本就没有了畏惧的他们,更是热血沸腾,在寒冷中,无人抱怨,无人掉队,硬生生的在厚厚的积雪里开辟出了行进的大路。虽然那些路并不是以公路为基线。

董库率领一千人直奔佳木斯,绕过了方正,绕过了汤原,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佳木斯,至于这些仅有几百日军的小地方,回头就交给鄂伦春族战士雪地突袭了。

此时,狗蛋的大军在汇集了雁窝岛那里在风雪中聚集的两万多鄂伦春族新战士后,分兵几路,直扑饶河、抚远、同江富锦和漠河,此时的饶河和抚远已经被纳入了攻击范围,单等漠河那里到位,他们就会发动攻击。

这些后赶来的鄂伦春族猎手虽然没有经过训练,但,他们对于战斗有着骨子里的那种强悍和意识,对于雪地隐蔽行踪,自然也是远胜于汉族,没经过专门训练的战士。攻打一个地方仅有几百上千日军的城镇,对于彪悍的鄂伦春族战士来说,不会有太大悬念。

此时的董库在天黑的时候也赶到了汤原附近,他们没有接着前进,因为,要想攻占佳木斯就要等天亮后才有机会,否则,强行突袭,他们人数并不比日军占优,这里还有一个联队以上的兵力,坚守的情况下,他的一千人很难轻松突破防线。

雪窑里,董库用电文询问了各部的情况,得知一切都还安稳,日军那里也没有进攻的动作,只是在清理行军的道路,集结着部队。

双城在一天的时间里就构筑出了防御雏形,最多三天,所有阵地就会联通。牡丹江赶奔哈尔滨的一万多新战士将在明天下午抵达。哈尔滨本地招收的新兵已经达到了三万,虽然训练的教官太少,但基本的训练在暗堂的武林人士协助下已经进行。等顺子明天从五常顺利返回的时候,这些就可全部解决。

同一时间,菊月号已经穿过了马六甲海峡,直奔苏伊士运河,将从那里赶奔意大利,铁罗汉将带着样品和图纸从陆路奔德国。至于菊月号,停留在公海上不会有麻烦,虽然这会吓着沿途的国家,但没有旗号,没有标志,在不了解状况的情况下,不会有人贸然攻击军舰,那太不理智。

时间的车轮在有序而稳妥的向前转动,董库最迟明天晚上就会对日军发动攻击。狗蛋的大军距离富锦和漠河已经不远,时间差不多也是明天,就可对日军发动总攻,夺下这些城镇,并肃清境内的残余。

而基地和要塞那里,此时已经大门四开,穿戴防化服的战士几天的进出保证了发电机的运转,让里面的毒气散的差不多了,投放进去的野鸡和兔子在里面一天了,依旧活蹦乱跳,看情况,等邢远的部队到达,就可以入住了。

第186章秘密潜入

在各国的目光聚焦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时候,在日军依旧忙碌集结,准备夺回“失地”的时候,在老蒋还绞尽脑汁要剿灭他的死对头的时候,董库带着十二个近卫一身的雪白,来到了佳木斯江边的堤岸附近,在大雪中仔细辨认方位,用远处还存在的开拓团营区的炮楼大致锁定了位置,顺着两米来深的雪下,挖出了通道,直奔锁定的位置而去。

雪下寻找地道入口哪那么容易,董库虽然记住了大致方向,可这位置哪有那么准确?

一个小时后,以董库判定的位置周围被挖出了蚂蚁洞般的雪道,所有积雪都被挤在了雪道的墙壁上,露出了下面的杂草。

十二个近卫跟着董库进来十个,两外两个在远处监视着千米之外的开拓团营地。

那里,已经没有居民,因毒气爆发,日本人也放弃了那处营地,只在炮楼附近构筑了堡垒,拉上了五六道铁丝网。虽然这铁丝网已经被大雪掩埋,可要是从雪下进入,那也是不小的麻烦。

在董库寻找地道入口的时候,佳木斯仅有的二百余暗堂人员也接到了命令,开始不漏痕迹的向一个个地点集结,等待攻击的命令到来。

雪下,董库用血纹浪人刀不断的割掉杂草,用刀尖在冻结的草根上划着,刺着,寻找那块石头板。

其他近卫各自分片,跪在地上用剪刀不断的刺着地面,将探寻过的地方杂草清除。

当啷。

一声铁器碰到硬物的声音传来,让门头寻找的附近几人心理一跳,都停住了手里的动作,等待传来好消息。

“次奥!”

一名近卫费力的将冻在草根下的石头抠出,脱口冒出了他们很喜欢的这句汉语,

听到这失望的声音,被雪道隔开的几人也一阵失落,攥紧手里的家把式继续寻找。

可寻找了近两个小时。将周围至少翻了几十米直径的范围,依旧没能找到地道入口。

难道位置不对?还是日军发现了密道,已经填埋?

坐在被清理出来的杂草堆上,董库眯着眼睛琢磨着。

地道入口就应该在附近,从江岸的位置过来,应该相差不远,如果还在的话。不会找不到的。可找了两个多小时了,居然没有找到,如果是这样,极有可能是日军发现了密道,并炸塌填埋。

琢摩着,董库的目光突然被草根处的痕迹吸引。

这是一块用刀尖探出来。有脸盆大小的石块,并非入口。吸引董库目光的不是石块本身,而是略微鼓起的形状。

“次奥!”

董库难得的爆了句粗口。

这个包包让他想起了地道入口周围的情况,那里是一处略微鼓起的高低,并非这里一马平川,显然掘进寻找的位置错了。

“别找了。”

董库小声的喊道,随即开始将雪在身前的草堆上堆积。不等近卫们爬到他这里,他已经站在垫脚的草堆上自雪下抠了个能露出脑袋的窟窿,探出头去。

他露出个脑袋仔细的在雪地上寻找着,很快,左前方三四十米外的雪地形状进入了他的视线。

是那里了!

那处如大海波浪般略微鼓起的地方让董库判断,应该就是地道的入口。

董库认准方向,缩回头来,带着近卫向前掘进。很快,土包的位置就在雪下呈现了出来。

找到了土包,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几下就找到了入口,费力的将草根抠干净,用刀尖将入口石板夹缝里面的霜一点点的抠出来,洞穴随之打开。

“留下四人。一人看守洞口,三人从这直接挖条雪道到江边,通知部队在天黑的时候向这里靠近并进入。”董库一边吩咐着,一边顺着台阶下了地道。

六名近卫紧随其后。鱼贯而入,剩余四人留下一人,其他人估摸着方向,直接向江边挖掘而去。

进入离开了几个月的地道,董库心理才踏实了点。里面可是有着十几吨开外的黄金,和数量不少的银元,银元宝和无数文物的,这要是让小鬼子得去了,他会心疼死的。就目前通道依旧还在来看,这里应该还没有被发现。

四个近卫很奇怪董库怎么就找到了这么个入口,之前告诉他们找石板,他们并不知道董库要干嘛,当洞口出现时,几人也诧异了下,但都以为是董库早就挖掘好的,等这会启用罢了。

随着他们进入地道,他们推翻了这个想法。虽然是常年在山林里很少跟外界接触,但,建筑的年头还是多少能看出来的。不过,几人都默不作声,掏出手电,拔出驳壳枪,检查了下后,紧紧的跟在董库后面,一大团光亮快速的消失在黑暗中。

静悄悄的行进着,只有几人的脚步声在地道里回荡,他们几人连续过了几道暗门,到达了藏金的密室后,董库这才松了口气。这里并没有被发现。

看到金银,几个近卫有事诧异了下,没有想到这里居然有这么多的黄白之物。不过,他们对于金银的概念奔就不重,再加上董库是他们的追随者,对这些身外之物就更不在意了。

做了个手势,让几人骚安勿躁,董库悄悄的摸到了书房后面的暗门前,将耳朵贴在了暗门的石板上,凝神静听。

外面静悄悄的,隔着几寸厚的石板什么也听不到。听了足足五分钟,董库追踪判断,书房里并没有人。

挥手做了个手势,董库熄灭手电,待几个近卫靠到跟前,收起手电,做好准备的一刻,他按下了开关。

暗门自上而下发出轻微的声音打开了。

光线透入,暗门打开的一刻,董库眼球一缩,不等石板降落到底,人向起一纵,按开关的手随之闪电般的探出,隔着椅背,一把就捂住了那个刚要回头查看的人的嘴,随之向后一拉,在身体扑倒在洞口的同时,将那人拉翻在自己的后背上,让椅子连带人,结结实实的砸在后背。

近卫的反应相当迅速,不等那人挣扎,两边的手齐出,快速卡住他的咽喉同时,一使劲,就将他拖进了洞口,随之按住。

待身上的重物移开,董库手里的枪才深了出去,在椅子被近卫扶起,他确认书房里没有呼吸声和响动。

吗的!

一头的冷汗这会才瀑布般的流了下来,心脏狂跳间,他暗自咒骂了句,小心的将椅子扶好,探头观察了下,退回洞口,随之将暗门关上。

他很奇怪,这个在他身后已经放弃挣扎的家伙是谁?自己的听觉他非常有自信,曾经用竹竿绑着细布条在寂静无风的训练室里练听风辩位,已经能做到竹竿距离自己两米开外晃动,布条带动的风声他都能听见,听了四五分钟居然没听到这家伙的呼吸,这不正常。

这一会功夫,近卫已经将那家伙捆了个结结实实,并将棉手套塞进了他的嘴里,跟个粽子一样,被扔在地上。

手电的光柱下,董库看到一双饿狼一般的眼睛,随着,这个人的的样貌进入了视线。

“日本人!”

虽然猜测可能是日本人,但董库还是吃了一惊。

确认这个梳着标准浪人发型的家伙是日本人后,董库上前提溜起他,转身向地道方向走去。

被提溜着的这个家伙看到一路手电光柱里的金光闪闪,他心里是翻腾起巨浪。

入住这里时,曾经仔细的搜过,除了在被盖住的水井里发现了王会长一家大小外,整个王府里什么可疑的也没发现,而现在,就在他的身后,在他坐了几个月的椅子后面,居然堆满了金银,这让他恐惧的同时,心里更加多的是懊恼,怎么就没仔细搜搜呢!

到了里面的通道内,董库知道,这里即便是打枪,外面也听不到,遂将那人扔在了地上,刚要拽出棉手套,想了想,用左手捏住的他下巴,这才将棉手套拽出。

手电的光柱下,果然,一个小小的异物在这家伙的牙床上被发现。

小心的将这个可能是毒药的东西抠出,在那人面如死灰中,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最终确认这是毒药,这才松垮他的下颌。

“你们是什么人?”

那人强自镇静问道。

“说说吧,你是干什么的?”

董库悠闲的站直身子问道。

“我是大日本帝国优秀的子民……”

那家伙极为的配合,没用董库逼问,失去了自杀用的毒药后,有问必答。

原来,这家伙是日本右翼势力玄衣社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