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抗战918(寒冬)-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锣鼓喧天,战士们站在坦克和装甲车上向老百姓行注目礼,但无人下车,队伍也不停留,让那些送水送鸡蛋的百姓攥着东西无法送出。

大军行进中,一刻没有停留,在那些赞叹的注视下,直接奔山海关驶去。

从沈阳到山海关四百多公里,大军上午九点出发,到了天黑,已经抵达山海关城下。

董库在直升机上直接下令,大军不在关外宿营,连夜入关,司机换班休息,战士们下车活动活动,半小时后向山海关进发。

就这样,大军连夜进入了山海关,接上秦皇岛和唐山留守的部队,直奔张家口而去。

天津,那里还是驻扎着一个团,董库不处理了租界,是不会就爱你给这里交付的,上海同样,他出面处理租界,将不会让那些列强带走太多的东西,一旦二战开始,租界会撤离的。

老蒋对于这点一直不能说什么,上海和天津在先遣军手里这么久了,他一直不敢提。先遣军也不给老赵。自己驻扎,他自然不能提醒先遣军这里是政斧的地盘,毕竟那里都是先遣军打下来的。

大军过境,先遣军一路秋毫无犯,除了每天天黑宿营外,大军不进城市,绕过北平,直奔张家口,绕过包头,直奔兰州,到了兰州,继续前进,直奔西宁。

那里,就是孙涛大军的终点,那里就是大军做高原适应训练的位置,青海湖。

青海湖湖面都海拔三千多米,周围的山地正适合做适应训练,这里的条件相对也还可以,大军驻扎,直升机也可以抵达。坦克和装甲车在这可以直奔蒙古,或者构筑补给基地,用直升机从蒙古直接运送补给抵达,给进藏的部队提供补给。

一路上,先遣军秋毫无犯,征粮也是先头部队贴出告示,了解了粮价后,进行现金收购,能收多少收多少,总比从蒙古空运造价低。

这一路,那些有政斧管理的地方非常配合,可以说要什么,只要给钱,他们还有的话,基本上就给什么,一直没有事情发生,很是安静。

将近三千公里从山海关,大军昼行夜伏连续行进了十天,终于抵达了西宁。

第784章驼峰航线

董库的行军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大军几十万的行进,道路上满是坦克、装甲车、自走火炮、步兵车,还有大半链轨式运输车,以及天空上千架,黑压压一片的直升机,这些,根本就瞒不了人。而董库也没打算瞒着谁。

他闷头赶路,一路非常的顺利,但日本人这里却出现了难以抑制的恐慌。

日本人在沿途都有留下潜伏人员,以便了解敌人的动作。他们急速赶路的原因就是担心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先遣军打来。

此时虽然朝鲜那里谈判终止,但双方也算相安无事,可他们知道,先遣军睚眦必报,欲铲除山西这股精锐的想法不可能停止。毕竟谈判的焦点是朝鲜,而不是中国国内的精锐。

而先遣军大张旗鼓的行进,无疑是向世界宣告,他们要动手了。

接到包头那里潜伏人员的汇报,日军高层上下一片紧张,甚至出现了恐慌。他们知道,先遣军这是摆明不会停手,注定会撵上**,消灭那里的精锐。

于是,天空中电波飞射,快速的给跟已经招收了十余万藏民武装的东条英机联系,让其做好迎战先遣军的准备。

东条英机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吸收藏民武装就是要利用藏民对于地形和环境的优势没来对先遣军。

在指挥部里,东条英机指着已经近乎完善的藏区地图说道:“诸位,我们的第一目标已经完成,敌人也要准备进攻了。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家不要保留,我们的压力不小。”

冈村宁次虽然没有成为掌控这支精锐的指挥官。但他并没有什么抵触,他非常清楚,所谓压力大,那不是空话,一个弄不好,自己就要葬送这里。与其说出谋划策。不如说是自保。

于是,在东条英机话音落下后,他率先站起来说道:“我们的部队数量是够了,那些藏民,一个月的训练也可以上前线,利用山岭阻击敌人。可我们的武器生产因为这里条件实在落后,所有的都要建设,恐怕三两个月无法让弹药生产出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大蒜,迎接残酷的战斗。”

他话音落下。板垣征四郎接过话头说道:“恩,岗村中将说的没错,我们的处境堪忧,不知道岗村阁下有什么好办法熬过弹药不足的这段时间。”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严峻的事实,他们的的弹药是用一些少一些,大不了多久。毕竟没有后勤补给。所以,在冈村宁次说话后,目光都转向了他,看看他有什么策略。

见目光聚焦,岗村宁次沉吟了下说道:“我认为,我们抵触险恶环境,我们的士兵体力上无法进行剧烈奔跑,这里氧气稀薄,既然我们的士兵无法承受,那先遣军也会同样。所以,我的方案是在那曲东面二百公里开始,设置层层阻击阵地,阵地的规模不用太大,用山体。抠出仅容十几人的山洞,隐蔽好,地形选择立于防守不利于进攻的位置,储存食物和水,还有取暖的物品,常驻里面,时间一个月。过了那曲,才是真正需要防守的阵地。这些地方利用藏民对于山地的熟悉,层层构筑阵地,没有重炮,先遣军的炮击优势起不到作用,对于我们防守,是相当有利的。”

“这样,坚守到武器弹药可以生产问题不大,而我们的火炮,就是先遣军的噩梦,毕竟他们的运送不会由我们细致,我们的山炮和野炮就足以构筑起无法逾越的防线。”

“那您的意思前方那些零散,互不相连的山洞即便敌人过去也不出击,只是在里面射击?”

一名师团长狐疑的问答道。

“是的。”

冈村宁次阴险的笑了笑:“这些钉子足以让敌人头疼,全部肃清就要时间,放过,他们还不敢将后背留给那些山洞,山高陡峭,清理肯定麻烦。”

在座的心里都冒起一丝凉气。他们都明白,冈村宁次这是用了敢死队,钉子一般的楔在沿途的山梁山峰上,让敌人耗费大量的精力来清剿。

不过这倒是个可行的方案,起码有效的延缓了敌人前进的速度,等他们肃清沿途几百公里,再来一个硬碰硬的阵地战,在这氧气稀薄的地方,战斗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捷,会拖很久,拖到对方拖不起为止,那样,他们就站住脚了。

这个方案大家都觉得可行,在这个基础上,又将一些细节细化。但宗旨就是i这些的山洞各不相连,**作战,避免敌人顺着山洞将其他节点攻破。

会议很快通过了这个方案,日军在会议结束后,在先遣军越过包头向兰州挺进的时候,就开始了动作。

董库这会并不知道敌人的动作,虎牙战士也不可能听到这些会议内容。他在抵达西宁后,开始着手安排适应训练。

初次上高原的战士们这才知道他们的身体有多差,而且体力越好的,越容易气闷,个怪异的现象让所有人都不解,但还是严格的按着适应训练开始从北侧,慢慢向青海湖挺进。

沿途,走上十几公里就休息,取暖,喝热粥,严禁吸烟,严禁喝酒,不许跑动,一个个跟老头老太太逛公园一样,一天连二十公里都走不到。

在这里,那些管理者已经够不上了,空有政斧,却办不了政斧的事。这里民风彪悍,汉藏混居,还有蒙古,和哈萨克人,维吾尔族人。但在漫山遍野的大军面前,所有的不满和想法都被憋在了肚子里。

倒是有一点让这些人心里稍安,前段时间日军过境虽然没有来西宁,也到青海湖,但兰州以向玉树的方向却是尸横遍野,十室九空。那些不论是什么民族的,只要是那就年轻人,一律都被日军抓了劳工。岁数大的则全部在大军离境后,被处决。东西,自然一样不剩,都被大军带走。

而先遣军,一路秋毫无犯,虽然语言不通,可这些人都面善不说,最关键的都是汉人。

在董库大军向青海湖行进的时候,慢慢的接触了一些当地会汉语的,或者本来就是汉族的,充当了向导,为大军带路,解决一些先遣军无法出面,也不好解决的问题。

不过,即便没有向导,大军不进入村镇,就不太容易起摩擦,所以,他们快到青海湖了,也没有麻烦发生。

西宁,所有的机械给部队原地停留,在野外构筑了营地,在慢慢适应高原的同时,为直升机清理停机的位置,构筑简易的机场。

这里,不用什么平整土地,直升机在还冻着的地方降落,根本就不存在问题,至于要就爱你给杂草,树木,积雪清理出来就得。

成片的飞机降落在了这里,随之,短暂的适应后,那些运输机开始返航,分批的直飞蒙古,为这里准备给养。

董库不会让战士凭借枪榴弹和子弹来进攻山地,那样即便有狙击枪,有重狙,依旧会伤亡惨重。

巴祖卡改装的火箭筒虽然可以攻坚,但射距太短,面对三四百米,五六百米,的山峰,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与此同时,于磊率领三个师赶奔了玉树。他们在缓慢的行进中,轻装前进,除了必要的粮食和每人携带四枚枪榴弹,五百发子弹外,连手榴弹都没有带,仅带着半自动和一把驳壳枪,可以说真的是轻装前进。

他们的任务是在玉树构筑第二个机场。让西宁为第一站,玉树为进攻拉萨的最后一站。

董库要让日军知道,高寒,气流复杂的世界屋脊不是无法飞行,其后复杂,机身结冰不是不能克服。他已经为日军准备好了礼物,一个让日军难以想象的礼物,那就是空袭。

要知道,喜马拉雅山在二战的时候横断山脉的飞行路线,也就是驼峰路线,可是因为无法除冰导致十六架飞机坠毁,后来才在研究中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这条航线得以畅通。

飞机除冰,携带氧气,最新电热服在去年冬天董库就已经完成这个研究并给直升机,远程轰炸机配置上了。同时,直升机有一批专门是适应这种环境飞行的。这也是为何要设立两个机场。西宁,所有飞机都可停靠,而玉树平均五千米的海拔,就不是所有直升机都能靠近的了。

就在战士们或多或少出现高原反应,部队的一声全力以赴的投入救治时,在董库抵达青海湖三天后,终于,虎牙队员传来了消息。

董库看着电文不由的眉头紧锁。日军这是要弄出满山都是阵地的架势。根据虎牙的汇报,日军将山峰中段陡峭的位置,用绳索垂下,用**炸开掩饰,慢慢的抠着山东,显然是在设立防御阵地。

赶到拉萨,一个月的时间,董库的速度到用不上,可也相差不多,至少到那曲那里,二十天是必须的。这个时间,日军的阵地也构筑完毕了。等他们到达那里,将会是艰苦的战斗。

第785章世界屋脊的空袭

董库怎么会让日军消停的构筑阵地?一旦阵地构成,进攻的阻力就会加大。仙子阿部队还不能行进,再说,赶到那还需要时间,空运的话,危险系数太大,虽然有除冰措施,可也不敢保准。

在接到虎牙战士的汇报,日军在那曲周边的山区开始开凿洞穴,羊肠小道上牦牛往来,运送物资时,董库瞬间做出了决定,提前空袭,不把飞机空袭当做底牌了。

随着董库的命令,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的二百架特殊运输机轰鸣起飞,在蔚蓝的天空里,飞向了世界屋脊的顶端。

日军,此时忙碌着开始开凿洞穴,有的已经一两米深,路上,无数的物资在运送,士兵也跟着队伍缓慢向目的地行进。

那曲前方百公里处,一队上百头牦牛组成的运输队伍驮着粮食,枪支,弹药,向前方的目的地行去。亲爱呢放,已经能够听到时不常传来的爆炸声。声音虽然不大,但也让这宁静的高原多了些生气。

队伍里,两个中队的日军缓慢的跟随着。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叫高原反应,但发现动作缓慢的话,就不会气喘,所以,一个个散步一样,懒散的跟着队伍行进。

突然,一个日军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的声音。他不由的抬起头看着天空,琢磨着是不是要变天。要知道他们一路走来,天空前一刻还清空万里,只一会就乌云密布,大雪飘飞。这雪下的或长或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停了,随之天空在极短的时间里,有恢复了晴朗,变天比变脸的速度都快。

可这里是高寒地区。一般来说不大可能有雷声。天空中传来的隆隆声跟闷雷一般,让他觉得非常的诧异。

很快,其他人也在捂得严严实实的情况下,听到了有古怪声音传来。他们一边将枪摘下,一边抬头看向四外,寻找声音的源头。

那些对于天气非常了解的藏民。在听到声音的时候,也是非常奇怪。这不是雷声,这不属于这里该有的声音。出于对位置的恐惧,他们一个个拽紧了牦牛的缰绳,瞪大了眼睛搜索着周围。

突然,一个人眼睛陡然睁大,看着前方山谷的位置,嘴张的大大,已经无法形容心里的震骇。

随着他的目光,一架从来没见过大鸟。轰鸣着从下面的山谷升起,只一会,就露出了全身。

后面,一架架相同模样,银灰色的身影,在洁白的世界里模模糊糊的升上了高空。随之分流。

这一刻,日军也发现了直升机。他们在山西虽然没有见过直升机,但这并不耽误他们判断,这是先遣军的空军力量,是他们那个打败了火烈鸟新式战机的直升机。

那些负责运送的藏民,在看到机群出现的一刻,纷纷惊慌的趴伏在地,向着神奇的大鸟叩拜。那些牦牛则受到了惊吓,一个个驮着东西,四处乱跑。

这对日军在短暂的失神震骇下。快速的反应,不用命令,就跟藏民一样,来个五体投地。

他们连机枪都在牦牛背上,他们还没有自大到用手中的三八大盖对抗飞机。他们都在祈祷。祈祷直升机没有发现他们。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说他们的身影在雪地上多么明显吧,单单这条清晰可见的小路,就足以说明,这里是人走的道路,虽然不宽,可也绝对不是动物行走的路线。

就在他们趴下还没一分钟,十来架飞机拔高了身子,越过山坡,直奔他们飞来。

“不好!发现我们了!!”

日军在牦牛乱套的时候,纷纷爬向就近的岩石,试图躲避空袭。

就在这一刻,直升机忽然减慢了速度,很快就停在了半空,紧接着机身测了过来,将侧面对准了地上的日军,和那些牦牛。

“全部杀光!”

直升机里传来一声虎吼,随之,封闭舱门露着的枪口喷出了火舌。

“嗡!”

地面的日军在马达轰鸣中,只听到嗡的一声,紧接着就是子弹尖啸声音响起。他们一个个心胆剧烈,疯狂的奔向就近的岩石,试图躲避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空袭。

可惜,他们的速度慢的可笑,那些黄黄的皮子让机枪手清晰的看到了影子,子弹下雨一样,覆盖了日军所在的区域。霎时间,冻土雪块漫天飞舞,这两个中队的日军在短短的一两分钟里,就被弹雨淹没。

那些牦牛也没能逃脱,在弹雨覆盖中,纷纷倒地,鲜血迅速染红了洁白的山坡。

那些藏民也同样被但与眷顾。在飘飞的弹雨中,就这么趴在了那里,了无声息。

屠杀,就是要惨烈,董库在他们来之前就明确下令,只要跟日军在一起的,就全部击毙,以此来警告那些准备帮助日本人的农奴主。这么做虽然最大的可能是将这些人推给了日本人,可也避免了他们肆无忌惮的帮助日本人。

至于善后,等打完日军,帮助他们下,建设基础弥补弥补,也就算了。战争,难免会有死人,只是死多少而已。

空袭,持续了不到五分钟就结束了,地面躺满了冒着热气的尸体,和一片片的血红。

木笔哦啊清楚,这支十架编组的飞机在两架攻击机的护卫下,顺着道路,笔直的攀爬向山顶,追踪道路,直奔那曲飞去。

这里的战斗的同时,那些山坡上,悬崖间,一场杀戮也在展开。

直升机根据虎牙战士的描述,在抵达日军开凿山洞的区域后,展开了对一切目标的袭杀。

那些日军和伪军,还有藏族伪军,在听到天空轰鸣的一刻,一个个到处的乱钻。可他们哪里跑得过子弹?随着弹雨票制,一个个翻身倒地,身体顺着山坡滚落而下,沿途留下了片片血红。

那些正在作业,被绳子吊着的日军恐惧的看到了直升机玻璃窗看死人般看着他们的眼睛,随之,在弹雨撕碎身体的同时,绳索也被打断,人更是如石头一样,坠落而下。

那些在已经有点成型的山东口里忙碌的,同样被弹雨堵在了洞里,短短一刻,子弹击飞相撞,将不深的洞穴搅合的石屑乱飞,或者的估计升不了几个,而且还要带着伤。

在这寒冷的地段,只要流血受伤,一个处理不好,那是必死无疑的下场。在东北都是这样,在这,更是如此。

这些直升机在空袭一开始,就满山的寻找踪迹,就爱你给那些山崖,山坡上的日军兀自连带牦牛,全部撕碎,期间被打炸的迫击炮炮弹,手榴弹那轰轰的炸响,让这片宁静的高原好不热闹。

那些临时搭起来的帐篷同样没有放过,几个油桶下去,随之燃起大火。估计等火熄灭,剩下的不会有啥了。

直升机在完成附近的搜索后,没有管那些漏网之鱼,所有看到的物资被清理一遍,大群人影被绞杀后,机群呼啸集结,顺着山路,直奔那曲扑去。

那曲的日军还没有接到空袭警报。这里还没有架设电话,也没有携带步话机。电池的紧缺,让日军暂时放弃了这些架设,毕竟那里只是施工,知道方案后,不许要请示。

百公里,直升机也就半小时多点,虽然达不到最大航速,一小时也能飞哥一百七八十公里。

沿途,那些运送物资的牦牛队伍一个也没放过,直升机过处,满地的血红,满地的尸骸。

那曲的日军在听到天空传来轰鸣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躲藏了,在几十架飞机扑至,日军立时炸了锅的四散飞遁。

但这位挡不住杀戮,直升机悬停搬空,弹雨泼洒中,钢铁洪流无情的湮灭了下方的身影。

射击中直升机找到了那曲日军储存物资的地点,随之更加猛烈的袭击就此展开。

一桶桶稠化汽油飞落而下,随之漫天的火海扑向了这些只是用帆布盖着的物资,短短的一刻,火海中就响起了爆炸,紧接着爆炸声剧烈喷发,这些油料,弹药,在短短的一两分钟里就被引爆,形成了灾难性的殉爆。

猛烈的喷发摧毁了周围的一切,即便这些地点远离居民区,单独在构筑的军营里,但民居还是受到了冲击波的影响,无数的房屋在爆炸中被摧毁,到处是硝烟和灰尘。

剧烈的爆炸让飞远的直升机都摇晃摆动,大有控制不住的架势。直升机带队的队长在飞机颠簸中下令离去,直扑拉萨。那里,才是他们空袭的重点。

此时,虽然日军已经知道了空袭的到来,但物资的搬运,不是一会半会就可以解决的。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日军根本就没想过这里会有飞机上来,他们就没有防空设施。这次空袭会议最小的代价,博取最大的利益,下次,恐怕不但找不到物资堆积地点,在防空面前,多少还会有飞机损失的。

拉萨的日军这会也接到了空袭的消息,虽然知道先遣军的地面部队不会这么快到来,但飞机能够飞到这里,让所有日军高层无不是大惊失色。

那些物资,那些弹药都堆积在明面上,虽然地点并不集中,而且还有的已经进入了隐蔽地点,但这些一旦被毁,他们在这世界屋脊站住脚的可能基本为零。

第786章神鹰天降

三百公里没飞机一个多小时就到,日军在接到先遣军空袭那曲的汇报后,立时疯掉,人员紧急调动,疯了一般的抢运物资,揽地隐藏,或者干脆就是分流。

那些武器弹药还好说,一人一箱,大炮娿好搬运,用牦牛,马匹拖拽没组装的炮筒,但车床等物资就难以快速搬运了,甚至有一些都在组装。

拉萨,顿时鸡飞狗跳,日伪军几十万人气喘吁吁,拼命的枪东西。这会,这些东西才是无价之宝,那些金银什么的,在武器弹药,车床设备面前,根本就不值钱。

那些弹药,被搬到城外的壕沟里,山沟里,快速被枯叶积雪掩埋。那些枪支火炮同样,也都被紧急疏散。这会,才看出了人的麻利,所有日军和围巾都尽到了最大努力,甚至小跑。

忙乱中,有日军和伪军因剧烈运动而出现了高原反应。但他们即便瘫软在地,也没有人理会,都在拼命的忙碌。一会空袭来了,这些炮弹,手榴弹要是爆炸,这些制作火药的原材料要是爆炸,那将是无处可躲的灾难。早死和晚死,只是时间的区别而已。

日军完全没有料到的空袭,让他们不得不拼命,这些物资堆积如山,爆炸了可不是用几百公斤,几千公斤**当量来计算,那会摧毁整个拉萨,撕碎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人。

忙碌的效果是显著的,那些弹药,以及必备的火药原材料,还有一些轻便的物资,比如粮食什么的。都在快速的分流,奔进山沟,奔进树林。

高炮和高射机枪也纷纷竖立,没有掩体,没有伪装。就这么摆放在一些空地上,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空袭。

两个小时的时间,日军成功的将大部分的弹药和枪支藏匿分流,但车床设备却无心他顾。毕竟一旦开战,这些虽然是以后的基础,但却不能装进枪膛打出去。而这些来不及疏散的物资则需要那刚刚支上的高射炮。高射机枪来守护了。

正在紧张搬运的时候,远处二三十公里外放置的阵地传来消息,发现了敌机。

空袭警报凄厉的响起,日军和伪军知道空袭的厉害,听到警报,不管不顾的开始寻找隐蔽的地方。远离城镇,远离住房,

那些藏民看到日军和伪军疯狂忙碌的时候,他们很诧异,但日军本着不能引起这里原住民的仇视原则,并没有太过分的拉民夫,抢劫什么的。这也导致他们没有受到太大的骚扰。可这凄厉的空袭警报却让他们无所适从,看着惊慌奔逃的身影,藏民们一个个奇怪的驻足,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短短的十几分钟,骚乱还没有结束,到处奔逃的人影中,一阵奇怪的隆隆声传入了藏民的耳朵里。

他们震惊的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向那边的天空,都非常奇怪,这不是雷声。虽然他们这很少打雷。

几十秒的功夫,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从远处慢了过来,不说遮天蔽日,也是跟乌云一般。

“那是什么?”

藏民纷纷指着远处天空出现的黑点喊叫着。随之,很多的人就五体投地。拜向飞来的飞机。

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神迹,是神鹰天空飞来。

在直升机出现的一刻,虽然距离有两三千米,但高炮却率先开火了。

轰轰的声音中,更多的藏民拜向了飞机,虔诚的五体投递,老人手里摇着转经筒,嘴里还喃喃的诵经,都没有被轰轰的炮声惊扰,或者说,没有被炮声打断他们的虔诚。

直升机在看到远处的拉萨时,已经开始分流,在日军高炮轰鸣的一刻,快速分散,一架架的攻击机率先扑出,两侧的火神炮和中间的机关炮一起轰鸣,嗡嗡嗵嗵的密集声音中,成片的炮弹和子弹扑向了散乱的高射机枪和高炮。

火神炮的射击距离也轻松达到一千多米,机关炮更是不在话下,在密集的弹雨中,飞机几乎是笔直的冲向了日军的防空阵地,在对方的炮击中,在高射机枪的轰鸣中,将地面掀起道道的尘土,弹链笔直的抽向那些高炮和高射机枪。

这里,他们无法做到快速转向,他们知道,一但那样,即便带着氧气,也无法承受高压的压迫,会脑血管崩裂的。毕竟这会还没有减压服,所以,他们只能是用最快捷,最惨烈的方式,来给后面的运输机趟平道路,清理那些高炮和高射机枪。

轰轰的爆炸声在天空响起,一架架的直升机被高炮击中,火焰喷薄中,坠落向地面。

但同时,弹链也抽中了视线所及的高炮和高射机枪,轰轰的爆炸和碎屑乱飞中,夹杂着漫天飘舞的血雾。

一门门高炮被摧毁,一挺挺刚刚安装的高射机枪被炸碎。就算不是机关炮轰上,那些机枪也架不住火神袍密集弹雨的的洗礼。

阵地上,日军疯狂的喊叫着,拼命扣动着高射枪的扳机,操控着高射炮,调整射击角度。他们都知道,这一刻,他们无法回避,他们无法躲避,只有打落这些飞机,才能够活命,否则,他们将全部死在空袭中。

有了必死的决心,就算眼瞅着弹链急速扑至,日军依旧瞄准着飞机拼命射击,希望在临死前能够打落一架。

可惜,瞄准飞来的飞机是需要调动枪口的,所以,除了高炮直接命中,导致直升机爆炸,半空解体外,高射机枪一直到直升机扑到近前,也不过成功的击落了几架,反倒是那些重点关注的高射机枪,在狂风暴雨般的子弹扑来时,纷纷没了人影。不但机枪被打坏,连周围的日军也被撕碎。

在攻击机遏制住对方的防空火力时,那些绕向旁边的直升机也纷纷张开了来獠牙,舱门口,那火神炮嗡嗡的奏鸣着死亡的乐章,成片的弹雨飞落向防空阵地,紧接着盘旋靠近中,一枚枚的“炸弹”凌空落下,在日军那些防空炮,高射机枪附近,落向地面。

惨烈的战斗让那些虔诚的藏民这才反应过来,那是杀器,是他们未知的,可以飞上天空的杀器,看那些死亡的日军就知道,虽然大部分人看不到阵地上的情况。

在明白这是武器的一刻,无数的藏民惊慌失措,疯狂的跑向自己的房屋,跑向可以隐蔽的地方,更多的是向最大的寺庙,布达拉宫涌去,他们要保护他们的领导人,也就是现在的灵童。

在藏民狂奔的同时,轰轰的爆响中,一团团的巨大火焰撞落向地面,轰轰的爆响中,一片片火海形成。那些还在怒射的高射机枪,高射炮,在火海从天而降的一刻,纷纷哑火,日军则心胆俱裂的本向四外。

对射,他们有勇气,但火焰的烧灼,那铺天盖地的火海覆盖就不是他们心里能够承受的了,他们知道,在火海降落的面的一刻,他们将没有丝毫的生存空间。

随着一个个油桶的抛落,日军散乱的防空阵地立时被火焰覆盖,凄惨的喊叫声中,一个个火人在火海里狂奔,短短的数秒,声音消失的同时,身体也扑向了烈烈燃烧的火焰,随之快速的抽抽着,或缩成一团,或快速变小。

他们,再为火海添加燃料,他们,在为自己所犯下的罪孽赎罪,即便跑到了世界屋脊上,依旧无法逃脱先遣军的审判。

短短的几分钟激战,可谓惨烈。日军的防空阵地虽然脆弱,但还是成功的击落了十四架直升机。这里还有两架运输机,也被高射机枪击中,盘旋着坠落向地面,在火海里轰然爆炸。

在日军防空阵地被摧毁,剩余散落的高射机枪被弹雨淹没,失去作用的一刻,所有直升机飞行员耳麦里响起一声怒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