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抗战918(寒冬)-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地剧烈一颤,一股毁灭一切的冲击波中,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奔跑中的朱可夫一个趔趄被掀翻在地,耳朵嗡嗡直响。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先遣军火炮的威力,让地道的朱可夫心胆俱裂。

这是什么口径的火炮?这么大威力。

但他同时明白,听到啸音的一刻,是数枚炮弹而不是一枚炮弹的声音。

灵光一闪,他抓住护卫的手,腾的站了起来。

他明白了,明白了对方火炮威力大的原因了。

对方的火炮不是炮弹的威力巨大,而是炮弹一起落下,落点在小范围,也就是说,是几门,十几门炮轰击一个点,一同靠跑,让爆炸的冲击波叠加,这样一来,就不是壹加壹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他能够当上将军也不是白给的,只一次亲自感受敌人火炮的轰炸,就想的**不离十了。这就是效力射的几本要求,只是他要研究明白效力射,还需要不断的摸索,最终能否找准效力射的所有技术。还要看研究的方向是否正确。但即便这样,他的想法已经无限接近实际了。

他的念头还没落下,身后几公里外也传来了一声惊天巨响,他惊愕的扭头看向身后,那里,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起天空。

敌人两面夹击了!

朱可夫瞬间回过神来。他知道,这一刻不作出决定,自己,包括大军,都要被对方摧毁一切的炮击,和无法抵御的空中打击撕碎。

他回过神来的一刻,在又一声巨响传来的一刻大喊道:“地图!!”

护卫在剧烈的震荡中扶住朱可夫,掏出地图,铺在了雪地上。

朱可夫快速的看了一边地图。他看到两面炮轰的位置是个夹角,而自己东北面是森林,对于对方的装甲部队来说,行进阻碍非常大。

他短短的几秒就判断出了局势,对方两面夹击,却进攻的有点着急了,没有完成合围,就迫不及待的发动了攻击。

哼!武器厉害而已。还是缺少将才!

朱可夫冷哼了一声,大声下令道:“传令。所有部队向东北方向布拉茨克撤退!!”

命令,随着一个个电话的响起,一匹匹战马在剧烈爆炸中奔出,命令快速传递。

那些在爆炸以外六七百米的俄军接到全线撤退的命令,一个个如蒙大赦,手忙脚乱的离开了前沿阵地。炮击虽然还没有够到阵地。但敌人的炮火是会延伸的,在一炮,他们就爱你给尸骨无存。

能够撤退,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大赦。

就在这一刻,天空中轰鸣传来。剧烈的爆炸声中,一架、两架……天空中先后冒出五架飞机,在天空快速盘旋。

“不好!这是侦察机!”

俄军纷纷喊叫,枪口对准了天上的飞机,随即哒哒砰砰的枪声中,弹雨罩向了天空。

可飞机盘旋着急速飞行,速度不说,距离地面三四百米,哪里有那么容易打到?

飞机不断的盘旋着,在慌乱撤离中的队伍上方不离去,显然,是要给火炮指引目标。

果然,没过数秒,炮弹的尖啸传来,一枚枚的炮弹落在撤退的大军中。

轰轰的爆炸让俄军立时乱套,人影乱飞中,战马嘶鸣,马爬犁和卡车被冲击波纷纷淹没,树林里到处的惨叫。

“卡车不要了!放弃辎重!”

朱可夫躲过了一劫,灰头土脸的在耳朵嗡鸣中大喊。

一辆辆卡车上的物资被卸下,马拉人扛,快速的向山林里撤退,向东北面的缺口撤退。

天空中的直升机里,于磊亲自坐在上面,他看着下面还有秩序的大军,看到丢弃的卡车和辎重,笑了。

老毛子开始按着安排好的路子走了,没有傻到鱼死网破,被绞杀殆尽的地步。

“坦克出动,装甲车出生动!”

于磊大声下令。

炮击,在这一刻停止了,坦克,装甲车呼隆隆的开近了俄军的阵地,向着俄军撤退的方向追去。

俄军在炮击停止的一刻刚刚松了口气,炮弹,咻咻的再度落下。不过,这回的炮击威力小了很多,显然口径也就一百多。

没错,这是坦克发射的炮弹,但也不是炸人的,而是追着在林间穿梭的身影轰击,追着大军的屁股轰击。

装甲车此时也纷纷上阵,高射机枪嗵嗵的鸣叫,巨大的子弹打的树木碎屑乱飞,追赶着敌人的脚步轰隆隆的开动。

敌人这一追,苏俄部队后面的再也挺不住了,纷纷扔下携带的物资,狂奔上前。

队伍在这一可立时乱套,满山比那也奔逃的人影谁还管你命令,等在后面就是格斯,先一步撤退,或者可以生还。

人群这一拥挤,行军的秩序大乱,子弹箱,手榴弹箱,粮食,所有自身物品以外的,都被丢弃,空身拎着自己的武器,在林间爆发出巨大的潜能,狂奔起来。

飞机,在这时也加入了主机的行列,不断的在队伍末尾盘旋,只要有马匹,子弹就密集的落下,更有数架飞机飞到了前面,专门射击那些战马。

一匹匹的宣战马被击毙,一个个马爬犁被丢弃。很快,苏俄士兵发现了这一现象,战马的目标大,只要有战马的地方,必保招来打击。

于是乎,苏俄士兵非常配合的放弃了马爬犁,在树木林间躲躲闪闪,快速奔逃。还别说,轻装后,行进速度快了不说,招来的空中打击也少了不少。

一追一逃,这场追逐战就此展开。

大军密密麻麻的涌进俄军的阵地,向溃逃方向追赶,卡车,紧随其后,在坦克和装甲车的后面紧紧的跟随,在巨大的树木间绕来绕去,一路向前挺进。

朱可夫被护卫着,一路狂奔,他此时就一个念头,逃离这片地方,再往前,树木密度要打的多,敌人的坦克射装甲的追击就会停止,天空中的打击,他感觉要好的多,不至于向地面一样,让他们无地躲藏。

果然,前方林子密了以后,后方的爆炸停止了,坦克显然无法追击了。

“加速行军!速度快!”

朱可夫狂喘着,大声下令。

他不下令,队伍都不受控制的狂奔呢,哪里还需要命令?

看着俄军大军中马匹很少了,于磊笑着下令道:“追击三十里,别太急,别打散!”

地面,刘海松和于柯,还有赶来的韩杰可是一个个兴奋的直吆喝,催促部队尽快的打扫物资。

韩杰比刘海松和于柯心眼多,他没有在卡车被抛弃的位置停留,而是全员下车,向前狂奔,沿途竟是干货,不是手榴弹箱就是子弹箱,更多的是粮食。

而他的目标,正是这些粮食。

“哈哈!老子稳赢了!!”

韩杰看着林间满地的粮食和弹药,兴奋的哈哈大笑。

他跟孟昭成大度,就看谁不抢老百姓能够多弄回粮食。这回,他可是能够弄到不少。

林间的尸体不多,还有无数的马爬犁沿途丢弃。有的马匹已经挣脱马套,逃进了树林里,也有的还规矩的站在那里,爬犁上满满的各种物资,包括钱都有,都是一些随军的必需品。

“都手脚快点!那马匹开膛,肠肚扔了,别捂膛了!快点向前搜索!”

他的两个师,此时全部都涌到了这里,快速的打扫着战场。

刘海松看到韩杰没有跟他们抢战场,还笑着跟于柯说道:“这个老土匪什么时间风格高了,打扫战场不抢了?”

于柯也看着快速奔跑的那些人影,有点疑惑。这不像韩杰的风格啊?这货打扫战场那才叫利索呢,速度快,专挑好东西,等他走过一遍,再想找好东西就难了,可回头你们不打扫那些垃。。圾,他返回来再接着打扫,吃着还占着。

俩人正说着,一个个马爬犁从林间走了出阿里,向着停在那里的坦克和装甲车奔去。

“咦?于柯,你看……”

刘海松指着那一爬犁一爬犁的的队伍诧异的喊道。

“我艹!”

于柯看到那些满载着物资的爬犁立时明白了,“我还以为老土匪转性了呢,感情他知道前方有好东西啊!”

“可不,你看那些,都是粮食和弹箱,肯定是随军的必需品,咱俩还傻呵呵的鼓捣这些乱七八糟的破烂,人家可是捞干的,不愧是土匪。”

刘海松摇头崇拜的书说道。

韩杰哪里知道这俩人在研究什么,他指挥大军快速跟进,近乎急行军的速度,沿途漫山遍野的划拉那些丢弃的物品,用马爬犁一趟趟的往回送,乐的跟弥勒佛一般。

他弄到的物资鱼肉都有,粮食罐头,油盐都不缺,正是随军的必需品,还有很多当官的随身物品,也被马爬犁扔下,顾不得带走,倒是便宜了他。(未完待续。。)

第603章全线撤军

这些物品当然是要上交的,他只是喜欢这个过程,倒不是他多贪婪,当然,军法也是他不敢触碰的底线。再说,先遣军的军饷他一月可是五百大洋呢,关内的省长也没他收入高,而且,高层已经通过了退役后的福利分配方案,他们,将永久享受每月五百大洋意外,额外不低于三百大洋的粉红的。根据柳败城说的,这些知识初步估计,或许会翻倍都有可能。

这倒是实话,董库那些专利还没有开始销售,等战争结束,各国闷头发展的时候,这些专利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且会越来越多。

于磊,在天空中稳稳的跟着溃逃的苏俄大军,不时的开枪扫射,驱赶着他们一路疾奔。漫山遍野都是人影,在时不时倒下的人影中,玩命狂奔。

追赶了一个来小时,于磊这才意犹未尽的下令返航。

这一站,歼灭敌人连五万都没,之前的炮击根本就没有打到阵地上,充其量是敲山震虎,吓唬朱可夫罢了。

可朱可夫那里知道回事这样,他在听不到直升机轰鸣后,气喘的瘫软在雪地上,拉风箱一般,大口狂喘。护卫们也好不哪去,连警卫营都跑散了,倒是身边狙击着无数的将官,他们可没掉队,都紧跟着朱可夫。

喘息良久,待身上的汗变冷的时候,朱可夫才站起身来,浑身发软的下令道:“收拢部队,我们继续前进。”

随着命令,喘的差不多的士兵们动了,通讯营不多的人撒了开去,开始满山遍野的传令,收拢部队。

大军慢慢的集结着。两个多小时后,大军集结了个七七八八。跑散的,找不到的有十来万,这里包括战死的,也就是说,沿途。丢下了四五万人,跑散了,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了。

朱可夫在部队算是集结完毕后,再次下令:“派出通讯员,沿途往回找,尽可能的收拢部队。”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队队的小分队出发了,沿途返回,收拢部队。

这边。大军则在山林里穿梭着,赶奔布拉茨克。

朱可夫哪里知道,他去的地方,先遣军已经光顾过了,政斧机构已经干净的连纸片都不剩了,根本就不能能养活得了他近四十万的大军。

那里,先遣军快速突进,顺着公路突袭了就近的两个村镇后。早已经在他收拢部队的时候,离开了。消失不见,仅留下了一帮没有遭到劫掠的平民,疑惑的议论着。

董库接到所有任务完成,曲军刚也完成了突袭,正等待直升机运输大队将最后一个村镇的物资运回,给他们坦克补充燃油。于磊那里,大军成功的被驱赶,他们也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后,董库笑着说道:“游戏可以开始了,我们改准备迎接疯狂的进攻了。”

左伯阳也笑了。一天。仅仅一天的时间,苏俄境内的防线全部被扫荡一空,所有城镇都被光顾,萨彦岭以里,没有被占领的城市搜刮了一遍,等待朱可夫大军的,将是无粮食度日,没有过冬的物资。

除非朱可夫愿意冒着严寒,穿越乌拉尔山脉,但那个结果,可是比长征过雪山要严峻,不知道他们能否有这个气魄呢?

随着董库的命令,苏俄境内的大军,除了萨彦岭沿线,新西伯利亚到乌拉尔山口,其他的大军全部快速回撤,在天黑的时候,携带辎重返回了各自的位置。

恰尔兰,韩杰看着孟昭成哈哈大笑。孟昭成连续攻打了七座村镇和小城,拉回来的粮食还没有韩杰的三分之一多,让孟昭成郁闷的直嘟囔。

董库看着俩人也笑了,“你们两个,回头我让你们抢个够,不是愿意搜刮吗,大胡子要是不服气,我们就打进莫斯科,抢光那里!”

“真的!那可太好了,我绝对把他们祖坟都刨干净!”

“队长你不是忽悠我们吧。”

韩杰和孟昭成眼睛一亮,先后说道。

“你们什么时间被我忽悠过?”

董库一脸的笑意。

“你两个混蛋,队长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了?”

邢远伸出巴掌做出要大人的架势吼道。

孟昭成知道自己口误了,一缩脖,没敢再说话。

董库扭头看向韩杰说道:“挖祖坟可不行,那有损阴德。”

“队长放心,我只要他们祖坟里的值钱物件,没准里面多少中国抢去的好东西呢,至于挖坟,嘿嘿……”

“不就是用老毛子人自己挖吗,你那点小九九……”

孟昭成嘟囔了句。

董库耳朵当然听得到孟昭成嘀咕的啥了,他一阵无语。这俩货没一个好饼,在老张手底下肯定没少干这活。

他们在各地物资集结点清点物资呢,朱可夫还不知道状况,在大山里穿行着,在天黑的时候,就地宿营。

大军个人携带的口粮仅有一天的量,晚上倒还不至于饿肚子。大军中,也有部分的弹药和粮食没有被扔下,都是人扛着的,和打头的马匹驮着的,幸运的还有几十个马爬犁没有被丢弃。

这时,朱可夫还没有意识到他的困境。他要在这过一夜,然后直奔目标。

此时,姆林宫的大胡子却先一步接到了各地的电文。先遣军美哦与抄家,或者说抄的不细致,导致这些城市里还有电台存在,在晚上确认先遣军撤走后,这些电台纷纷发出了电文。

电文各种途径都有,但很快,都汇集到了大胡子那里。

大胡子看着一份份的电文,缪头紧锁。他想不明白,对方明明攻打下了城市,为何撤军了呢?只为了打秋风?还是他们的粮食和燃油紧缺?物资匮乏?

苦思中,他认为燃油紧缺的确可能,没准不敢让机甲部队驻扎在外面,唯恐燃油供给不上,在被自己缴获这些武器。

前方的信息里,详尽的描述了先遣军的坦克,装甲车,还有一种可以在车里用步枪射击的车辆,跟装甲车类似,个头也差不多。

还有那种可以垂直起降的飞机,这些,都需要燃油。先遣军的油料来源一直是个谜,大胡子从日本人那里得到的准确情报称,先遣军曾经进口过巨大的管道,肠肚有百公里开外。但这不可能作为钻井的粗大管道不说明什么,或许,燃油就是抢日本人的,一直没有用尽。加上他们的补给线已经联通上海,或许有国家在偷摸支持。

可无论如何,攻打了城镇,有能力占领,为何不占领呢?难道是担心那些国家插手?

大胡子可不相信先遣军会在乎这个。先遣军的作风来看,他们根本就没有惧怕任何人的感觉,他们两线作战,跟日本,跟自己两个国家作战,他们都没有一丝的胆怯,连谈谈的的意思都没有,上海和天津租界的银行,他们都敢抢劫一空,还有什么不敢干的?那可是当着各国的面,直接将银行,商店,饭店等地方搬空,只要属于苏俄的,都没放过。

到底要干什么呢?管理不过来?

大胡子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他现在联系不上朱可夫,朱可夫的电台一直没开,他不知道朱可夫的大军怎么样了。可根据汇报来看,朱可夫还没有在任何大村镇出现,似乎,全部被歼灭了。

五十万哪……

大胡子实在难以相信,他怎么能够相信,五十万大军短短一天就没了?

其实,董库要想灭掉大军,以现在俄军装备的水平,队伍的构架,歼灭,并不难,尤其是对方的空军因为没有燃油,机场都被大雪掩埋的情况下,他的直升机绞杀,不过就是看子弹的数量而已。

他想不明白,但计划不能变,大军依旧加速集结,争取这几天实施攻击。

他对于天山那里的偷袭,心里很是期待,那里,将会改写战局,让先遣军损失巨大,有望一举将他们打回黑龙江,并掐断境内这支大军的补给,留下这支强悍的机甲部队。

董库在大军全部撤回后,开始安排防御,按着跟左伯阳商量的步骤,将所有的直升机安排在沙漠边沿,伪装隐蔽,调回来了五百辆坦克,一千辆装甲车,一千辆步兵车,准备围剿入境的俄军。

此时,朱可夫的大军即便来攻打恰尔兰等地,也不再需要直升机来参与战斗了。他们连火炮都没有,在机枪的扫射下,那还不是来多少,死多少?

乌拉尔山脉,那里是自走火炮和远程火炮构成的远近火力网,远处,直接封锁山脉豁口,让他大军的辎重根本无法越过山口。

新西伯利亚,同样都是火炮和机枪否朱的防线。高炮,高射机枪,在这些城镇里,将会组织俄军任何的进攻。

防线已经开始全线构筑,最多三天,从这边的边境到新西伯利亚,到乌拉尔山脉的通道入口,将会全部联通。

至于大胡子对自己撤军百思不解,董库自然不会去告诉大胡子,自己真正的目的,这,只是他继续积蓄武力而没有投入管理而已,现在还不是时候,到时,这些城市董库还会占领,只是这会不行而已。(未完待续。。)

第604章强征

突入俄军境内的大军全部撤离,这让大胡子摸不着头脑,联系不到朱可夫,让他的心跌入了谷底,但此时他顾不上其他,国家的战争机器开动,他要跟先遣军殊死一战,来界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大军,在急令中快速行进,向乌拉尔军区、中亚军区汇集。公路两侧人影如织,路上车流不断。铁路,一股股的雾气连接天地,一列列的火车首尾相连。

俄军的动作让周边的国家紧张了起来,大军的调动岂是能够遮掩的?

各国紧张之余,也都嗅到了俄军要有大动作的味道,知道他们跟先遣军要来一次激烈碰撞了。

很多有心人开始各种途径接近先遣军,接近蒙古,试图得知先遣军跟俄军大战的第一手资料。

可这些人现在却进入不了黑龙江和蒙古,这里目前实施军管,任何国家的人员不得进入,可以离开,但拒绝再次进入。

这让很多人已经在境内的,不敢离去,可在境内又无法搜集到信息,他们的行动受限。虽然美哦与被禁足,却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的。

于是,这些人在境内,不论是黑龙江还是蒙古,都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民众身上,挖掘那些可以帮助搜集信息的人。

蒙古经过将近一年的管理,那些想自立为王的王爷,贵族,在先遣军强大压力下,都默认了先遣军控制蒙古的事实。他们,民生和生活都很安逸,在这一年里,他们的牛羊卖的非常好,虽然限定了放牧区域,不让游牧。采用轮牧的政策,可他们定居了,也有有耕地的了,粮食更是从来不愁。

这些对于老百姓来说,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吃饱,不战乱,局势稳定,这些就足够了,民以食为天,在这一刻充分体现。所以,那些有想法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一些有着信仰的,依旧做着间谍工作。但却无法传递消息出去,让蒙古和黑龙江内的动静,鲜为人知。

董库当然知道信息战,谍战的重要,在境内早就安排了刘海着手安防工作,他除了防空,更多的是培养便衣,隐入民间去搜罗潜伏特务的踪迹。也让黑龙江和蒙古的内部环境极为的稳固。

更为关键的是他将追踪电文的仪器研究方案给了那些电子科学家,已经在几个月前就研制出来。并经过测试改良,已经投入生产和使用。

这样一来,民间那些没有登记备案的电台在很短的时间内,只要发电文,就会被找到地点,也因此抓获了大量的潜伏人员。让各国无端失去跟这些人的联系,但却找不到原因。

再加上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的安定,也让民众有了归属感。尤其是黑龙江,那些原住民饱受日本人的蹂躏。现如今丰衣足食,让他们对于想破坏这里生活的人,都极为排斥,也因此让那些渗透的家伙很难找到下手的对象和机会。

正因为如此,大胡子此时是一点消息都无,只能是按着制定的计划,闷头安排兵力,做进攻的准备。

他这里联系不上朱可夫,大军紧急调动,坦克大炮在公路上连绵成流,为决战捉着准备的时候,朱可夫虽然宿营了,但先头部队却急行军连夜向布拉茨克挺进,在半夜的时候,抵达了布拉茨克。

先头部队抵达布拉茨克后,得知敌人已经撤走,遂在镇子里找到了电台,骑兵紧急赶路,在黎明前,将电台送到了朱可夫那里。

有了电台,虽然只是十五瓦的小功率电台,但朱可夫已经欣喜若狂,紧急发电,了解情况,希望能够联系上某个电台,将电文转达出去。

他的运气不坏,贝加尔区域不止一个电台留存,也因此让他的得知了那里大军尽没,但敌人撤军的消息。

敌人撤出城市?

这个消息让朱可夫同样困惑,他不知道这是为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敌人,全线撤离了境内,除了新西伯利亚那里,和萨彦岭沿线。

电文辗转,他联系上了木斯克,虽然是转发的电文,但他已经看出大胡子对他动了杀念。

大胡子措词非常婉转,让他抓紧收拢部队,集结向贝吉尔胡沿线,做好准备大战,但却没有说明如何战斗,有什么方案,这绝对的不正常,毕竟他是统军的大将,即便是转的电文,也不应该只字不提,最起码要告诉他他该怎么办,就算基于保密考虑。

而说明也不说,无疑是让自己说明也不了解,到临近进攻的一刻,自己只要听令进攻即可,不进攻,必死无疑,进攻,也难逃一死。这就是朱可夫的感觉。

但他别无选择,几十万的大军,无数的辎重,都在自己手里损失掉了,却是节节败退,屡战屡败,毫无建树。

他捏着电文,长长的吐出了口浊气下令传令兵骑着马赶奔布拉斯克,带着精锐的护卫团,到那周围的几个村镇征粮。他必须为大军准备粮食,否则,他们全要饿死在这茫茫的大雪里。

待传令兵离开,征粮队伍开拔,他郁闷的心情也在此时得以缓解。

原因无他,昨天返回收拢部队的回来了,带回来一万多人,而且还有不少的弹药和粮食。他们在敌人离开了战场后,大胆的返回战场,沿途在雪地里找到了些丢弃的粮食和弹药。数量虽然不多,可也聊胜于无了。

“传令,向贝尔加斯克进发!”

朱可夫大声的喊着。

随着他的命令,一个个在雪地上冻了一晚上的士兵,手脚僵硬,浑身冰凉的佝偻着身子,向贝尔加斯克开拔。

朱可夫的行进速度非常慢,在天黑的时候才赶到图伦,距离最近的城镇还要有百十公里。

士兵们,一个个饥寒交迫,他们仅有的粮食也被告知,每顿仅能吃一半。剩余的全部集中,统一分配。

肚子里没有货,天寒地冻的大雪里跋涉,士兵们那里还能走的动?他们并不知道其他地方已经被先遣军攻打,并洗劫一空,否则。恐慌会控制不住的。

老毛子的坚韧在这一刻也算充分的体现。那些士兵虽然很饿,但在寒冷中,却没有倒下,只是行军的速度一天不过五六十公里而已。

朱可夫非常担心这种情况出现,一旦恐慌出现,大军,立时就会崩溃,再也控制不住。

他召集党员,让党员带头。少吃,自己也以身作则,走在队伍中间,吃住都跟着士兵,避免不满的情绪出现。

但这也避免不了又有怨言的,好在苏俄部队的管理已经走入正轨,只是小声,小范围的议论。而没有导致大的喧哗。

他在宿营的一刻,心知肚明。今晚吃完晚餐,明天仅仅够一天的粮食了。可还有百公里,也就是说,他必须在吗,明天晚上,将粮食准备好。

他叫来知根底的中校。杜列夫斯基,让他带领两个团连夜出发,急行军赶往切列姆霍沃,提前征集粮食,返回迎接大军。

他们身后征集的粮食在明天晚上能够赶上大军就不错了。而且还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他必须做好准备。

杜列夫司机带着特拨的粮食,带着两个团,没有宿营,先一步离开了大军,赶往了目的地。

此时,布拉茨克那里正乱着套。征集粮食的部队并没有钱,虽然经过这里原有的管理者帮助,说国家需要粮食,部队需要粮食,大家交的粮食明年可以抵税或者开春可以领救济,领钱的承诺,并没有让并不富裕的民众买账,他们也要过冬,还有漫长的四五个月的冬天,还要度过春荒,前后半年多,让他们一点储备没有,不是擎等着饿死吗?

每户都拿出极少的一部分,并不敢将不多的存粮全部上缴。

一天的时间,在布拉茨克那里,征粮的队伍连三千斤粮食都未能筹集到。这点粮食放在几十万的大军里,毛毛雨一样,喝粥都困难。

有党员,有政斧的公职人员,他们家里不种田,存粮更少,虽然没有被先遣军搜走,可显然过冬不易了。于是,他们将住户还有存粮,还有成袋土豆的事情告诉了征粮的,要饿一起挨饿。

这些当兵的一挺不干了。他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不就是保家卫国吗?有谁是为自己利益的?在大军有困难的时候,老百姓居然还有私心,这让他们如何受得了?

矛盾,起先还被部队的当官压制,没有引起太大的骚动。随着天快黑了,征集的粮食寥寥无几,这种情绪就越来越控制不住。

“又不是不给他们钱,政斧给钱免税,他们还藏着掖着,让我们饿着肚皮保卫他们吗?”

“难道我们饿死了,敌人来了,他们的粮食就能保住了吗?!”

这种情绪迅速蔓延,征集粮食的那名上尉也觉得这事老百姓做的不对。你们挨饿,你们还可以在家附近寻找吃的,他们可是要上战场拼命的,哪里去找吃的?

但他还是控制着,加来地方的官员,协商后,最终定下了打白条的方案,挨家挨户的强征,留下白条,将粮食带走大部分,仅留下少量,让他们度过寒冬。

于是乎,村镇里鸡飞狗跳,士兵们开始挨家挨户的强征,地方的官员不断的解释,说为了国家,部队不能饿着肚子打仗,让他们在家享受安宁的同时,想办法解决吃的问题,总不能让部队放下枪,去冰下刨鱼,山里打猎吧。

老百姓理解,但接受却困难。毕竟关乎到自己是否能够活到开春,能不能挺过漫长的冬季。但没有人过激的反抗,任由当兵的将家里的土豆,粮食,还有酒,都翻了出来,留下很少的一点,剩余的登记造册,打下了白条。

争吵肯定会有,但大多选择了相信白条会兑现,他们也无力反抗,只可能是逆来顺受。

其他几个村镇也是同样,在通讯兵将强征的命令传达后,各个村镇开始了强征。好在有地方官员在,老百姓怨言是免不了的,但也无可奈何。好歹还有白条不是?

更有官员拿出自己家的积蓄,为征粮付款,让老百姓也没什么好说的,知道部队困难,也就忍下了这口气,纷纷在心里咒骂着,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