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想想王熙凤霸王似的性格,看好贾琮的人,着实不多……
  众人担心之余,就听李纨又笑道:“琮兄弟,今儿我来除了断这桩公案外,还有一桩私事,想请琮兄弟帮忙。”
  贾琮道:“大嫂有事只管吩咐。”
  李纨道:“二年前,琮兄弟没入监读书时,兰哥儿就跟着琮兄弟读书习字,颇有进益,连老爷都夸了几遭。琮兄弟入国子监后,兰哥儿就去了学里读书,进益就不怎么好了,老爷后来考校了两回,也只是勉强鼓励一番。如今琮兄弟就回家来读书了,兰哥儿昨儿夜里就求我,想再来跟他三叔读书写字,不知能行不能行?我知道琮兄弟如今忙,又要侍疾,又要备考秋闱读书。若实在没功夫也不当紧,等过了秋闱后再说也不迟。”
  贾琮笑道:“没事,并不冲突,也不耽搁什么。明儿就让他来吧,到这边书房一起读书。兰哥儿坐得住,是个读书种子。”
  李纨闻言大喜道:“哎哟哟!如此可真是太好了!但愿他日后能和琮兄弟一样出息!”
  贾琮笑道:“必比我强,不过大嫂子还要将此事禀明老爷和学里的太爷。”
  李纨道:“合该如此。”
  “咳咳,嗯,咳咳……”
  正这时,角落里传出一阵干巴巴的咳嗽声。
  众人齐齐看去,就见贾环都快坐不住了,半拉屁股都抬了起来,仰着脸冲贾琮挤眉弄眼。
  见他如此,旁人好笑,独探春脸上挂不住了,喝道:“什么话不好大大方方的说?做这些鬼祟模样给谁看?一点不尊重!”
  贾环“噗”一下又瘫坐在椅子上,半死不活的模样,让探春险些没气出血来。
  贾琮则笑道:“环哥儿想来也一起来,记得告诉老爷就是。”
  贾环这才得意起来,眉开眼笑,不过见众人看他,又忙低下头,自己瘪嘴歪眉偷乐。
  看他这猥琐形容,探春就觉得有些绝望的窒息……
  见她如此,黛玉“噗嗤”一声笑出来,劝道:“日后跟着琮三哥必能学好,前二年不是已经慢慢好了吗?瞧你脸都青了……”
  湘云闻言忙瞧去,也咯咯笑出声来。
  不过其她人却不会说什么,因为都知道贾环这样,皆是因为背后赵姨娘熏陶的好……
  就算说这些是好心,探春也未必高兴。
  到底是她生母……
  公事私事说完,李纨就要告辞了,如今王熙凤还没出来料理家事,多是她帮着王夫人在管,清闲功夫不多。
  只是见她们姊妹们有说有笑的正高兴,便问道:“你们随我一遭走还是再坐会儿?”
  众人也是好不容易才出二门儿一回,哪甘心这么早回去,便让李纨先走。
  不过探春还是强行命令贾环,乖乖的先回家……
  李纨叮嘱了平儿要仔细看顾些,就由几个婆子媳妇护着,带着贾环先行回了西府。
  待送走了李纨后,众人重新落座,气氛却忽地变得微妙了许多。
  众人的目光,若有若无的总往平儿身上打量。
  贾琮之前就从宝钗口中得知了那阙相思词的事,这会儿自然明白她们为何这般模样。
  见平儿被打量的不自在起来,贾琮率先“发难”笑道:“林妹妹,前儿我书房里的书,可是被你翻动的?”
  林黛玉闻言,俏脸登时飞起一抹红晕,羞愤之余,小眼神闪了闪,先凌厉的看向周围,啐道:“哪个耳报神长舌妇告的密?我再不饶她!”
  眼神在湘云、探春之间徘徊。
  两人都理直气壮的回视着,用磊落的目光表示,不是她们!
  黛玉见之奇怪,又看向迎春、惜春……
  迎春尚且茫然,惜春眼观鼻鼻观口,显然也不是……
  黛玉又不大情愿的淡淡看向宝玉,宝玉忙赔笑脸,郑重摇头。
  黛玉收回目光,最后落在了面红耳赤的宝钗面上,见她如此面色,小脸儿登时沉了下来……
  别看黛玉模样秀美娇弱,脾性可一点也不小,那副质问的表情,真真是……
  “呵呵呵!”
  看着这群小儿女们的互动,贾琮真心觉得有趣。
  再见黛玉此时的神态,和记忆想象中的不差分毫,贾琮忍不住轻声笑起来。
  不过却在渐渐凝重的气氛里显得刺耳无比。
  一时间,七八道眼神“唰”的一下盯了过来。
  贾琮忍笑对羞愤瞪向他的林黛玉道:“当时墨竹院还有我的丫鬟在,林妹妹难道以为她们会不告诉我?是我先知道了,然后昨儿我才问了宝姐姐。再者,我也并无怪罪之意。”
  黛玉闻言,这才反应过来,不过输人不输阵,并不低头认输,看着贾琮道:“三哥哥也不是好人,还给平儿姑娘写相思词!”
  这个也字用的极秒,薛宝钗面上的笑容都凝了凝……
  “啊!”
  平儿在一旁忽然中箭,惊呼一声。
  再一听还是什么相思词,一张俏脸早就羞成了云霞,几无颜见人……
  其她人也小心翼翼的看着贾琮,想看看他的反应。
  贾琮却是一派风轻云淡,似觉得有些莫名,反问道:“我是给平儿姐姐写了首词,有问题吗?”
  林黛玉:“……”
  薛宝钗:“……”
  史湘云:“……”
  三春:“……”
  唯独宝玉,对此刻贾琮的勇气,感到无比的钦佩!
  是啊!如今平儿是贾琮的丫头,他喜欢她,有问题吗?
  再想想自己,唉……
  黛玉一双眷烟眉蹙了又蹙,秋水明眸盯着贾琮看了又看,奈何还是看不出他面上有一丝羞赧,终于敌不过“赞”道:“三哥哥果真非常人!”
  虽有心再调侃一二,只是这种话到底不好由她们闺阁小姐们多说,黛玉便岔开话题道:“三哥哥可还有别的诗作没有?”
  湘云也眼睛一亮,也期待道:“如今只得了两首,翻来覆去的品读,爱煞了也还是不够!只盼三哥哥能再多写几首,唔,最好连我们也写进词里去,说不得也能和平儿姐姐一样名传千古哩!咯咯咯!”
  虽是顽笑话,但也未尝没有几分认真。
  宝玉唬了一跳,忙提醒道:“贾琮写的可是相思词……”
  湘云闻言俏脸一红,羞恼啐道:“诗以言志,词以抒情。又不是只能写相思,难道就不能写写兄妹之情?”
  几个女孩子吃吃笑了起来,却也都红了脸。
  这个年纪,相思二字,还是很有几分冲击力的,也让诸少女的心中多了些异样。
  这时,平儿实在忍耐不住了,问道:“怎么还和我相干,什么词啊?”
  众人登时不好言语了,总觉得羞涩。
  贾琮则笑着解释道:“是去年我在先生家住时,刚参加完一次春日诗会,子厚给我寻来师娘酿的果酒,本以为不相干,却不想还是醉了,醒来后心中思念太甚,便作了一首词。虽名相思词,但此相思非彼相思,是思念姐姐之意。”
  这鬼话也能说的一本正经,贾琮又让黛玉、湘云等人侧目。
  平儿也将信将疑,想问是什么诗词,可这会儿哪好意思问,只能先压下心思来。
  却不妨湘云真真爱煞了这阙词,见平儿相问,就毫不犹豫的背诵出来: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平儿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湘云念罢,西厢房内一片寂静,好似都沉醉在这阙词的画面中,不愿清醒。
  平儿虽和王熙凤一般,不怎么识字,没读过什么书,但这阙词只从字面上理解,就足够让人明白了。
  尤其是那句“记得平儿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更让她一颗心都醉了……
  不过黛玉湘云等人最欣赏的句子,却不是此句。
  过了良久,探春才长叹息一声,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真真是让人唇齿生香啊。”
  宝钗则笑道:“我更爱那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意境十足。”
  惜春年幼许多,看着贾琮仰慕问道:“三哥哥,你怎能做出这样的好词来?”
  众人目光再次“唰”的一下聚焦在贾琮身上,连平儿都是如此。
  虽然都是贾家子弟,可认谁也知道,人是分三六九等的。
  这些姑娘公子们,在贾家哪一个都比贾琮地位高的多。
  可是此刻,却都如此钦佩贾琮。
  平儿心里升起浓浓的骄傲,她依旧记得,当年贾琮还被圈在假山后不过人高的耳房时,被虐待的惨样。
  那一会儿,正眼瞧他的都没几个……
  贾琮闻言,想了想,正色道:“应该是……我运气好,所以生的好天赋才好吧。”
  “噗!”
  看他一本正经的这样说,其她人都怔住了,唯独林黛玉,刚啜饮的一口茶水,失态的一口喷了出来。
  然后都顾不得咳嗽,趴在桌几上,消瘦的肩头剧烈颤抖着。
  继而众人如醉方醒,一个个都大笑起来。
  平儿也忍俊不禁,嗔怪的白了贾琮一眼。
  哪有这样自夸的?
  贾琮却没法解释,若不是他真是“运气好”,“生的好”,他的确没法写出这样的好词来。
  一阵大笑后,到底时候晚了,众人也都有些困倦了,便纷纷起身告辞。
  待送至二门前,目睹众人被一架架马车接上,众多婆妇们簇拥着回返荣府后,平儿忽然有些感伤起来。
  都是一样的身份,可是这些姑娘公子们,哪一个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周边妓女、丫鬟围绕服侍着?
  有个头疼脑热,都要劳动太医诊治。
  然而身边的这位,同样是荣国公的子孙,可是……
  看他凝眉肃眼,此刻心里怕正在思量,该如何应付二奶奶的含怒一击。
  贾琮似感受到了平儿的心思,转头看向她,灿然一笑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咱们以后,必会更好!”
  看着他俊秀非常的脸上,洋溢着十足的自信,平儿亦被感染,注视着贾琮,轻轻颔首。
  只是此刻自信憧憬的两人怕想不到,麻烦会来的这样快,这样突然……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言
  却说宝玉一行人回了荣府后,因之前便已见过贾母,不必再晨昏定省,除却宝玉和黛玉外,其她人都散去了。
  三春各自随着奶妈回了各自小院儿,湘云随着宝钗去了梨香院住,只余宝玉和黛玉二人往荣庆堂走去。
  只是,自前两日发生口角后,黛玉就总不爱理宝玉。
  纵是不得不说话,也只是淡淡,因而这两日宝玉心情也不好。
  这会儿见没了外人,黛玉独自一个在前面廊下走,宝玉叫道:“林妹妹你且站住,我知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就撂开手。”
  黛玉回头看宝玉,待要不理他,却听他说“只说一句话从此撂开手”这话里有文章,少不得站住说道:“有一句话请说来。”
  宝玉忙赔笑道:“两句话说了你听不听?”
  黛玉听说回头就走。
  宝玉在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黛玉闻言不由站住脚回头问道:“当初怎样,今日又怎样?”
  宝玉叹道:“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终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三日不理,四日不见。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比我强百倍,姑娘喜欢也当然。只怨我当初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说着,不觉滴下眼泪。
  林黛玉耳内听了这话,眼内见了这形景,心中不觉灰了大半,只觉得针扎似的疼。
  她何曾亲近过贾琮?
  纵然喜欢他做的词,喜欢他的字,可为了顾及宝玉的心思,她从没想过,像探春、湘云那样来寻贾琮。
  家里姊妹们每一人都寻贾琮画过像儿,虽她也极想要,可她还是没来寻贾琮。
  纵然叫他一声三哥哥,纵然这个三哥哥带来了许多惊喜,可在她心里,贾琮也始终只是一个优秀的表哥,与宝玉不同。
  因为宝玉说的那些,她始终都记着,何曾忘过?
  可她再不想,他会说出“只怨我当初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这等令人心碎心寒的话。
  更没有想到,宝玉心中竟这样想她……
  一时间,黛玉只觉得遍体生寒,思及当年母亲尚在时,何等慈爱温暖,又何须寄人篱下,被人照顾,也成了受人恩惠的把柄,成了人说嘴之丑……
  黛玉心疼欲裂,只觉得生不如死。
  她目光隐隐滞然,却没再看宝玉,也没再往荣庆堂去,独自转身一步步往自己小院儿挪移去。
  却说宝玉,说出那番话就后悔了,再看到黛玉这幅神色,更是又悔又怕,他还想说什么道歉挽回,可黛玉已经转身离去,而他也没勇气再去挽留。
  只能怔怔的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若是无人来,他怕会一直站到明天天亮……
  好在,荣庆堂一直是荣国府后宅的绝对核心,几乎不会断了来往的人。
  起初过往的丫鬟见他站在廊下,以为他在等谁,也没在意。
  可过了几遭人后,渐渐就有人发现不对了。
  再靠近细细一看,见宝玉两只眼里眼神发直,嘴边更有口涎流下,登时唬了个半死。
  一边大声呼唤来人,一边赶紧让人去通报贾母、王夫人。
  而听闻宝玉犯了癔症呆呆站在廊下,贾母等人也慌了神,连忙前去。
  呼啦啦一大众婆子媳妇丫鬟护着,往抄手游廊上赶去。
  待看到宝玉直直的站在那,面目呆傻,贾母、王夫人等人面色骇然,当场落下泪来。
  喊他也不应,唤他也不回,好似根本看不到听不到她们,贾母、王夫人都唬的大哭起来。
  一面焦急让人去请太医,一面打发人去请贾政。
  又让健妇抬着软轿将宝玉抬至荣庆堂。
  只是没等太医来医治好宝玉,黛玉院里的丫鬟雪雁就小脸煞白急匆匆的赶来,进门时还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
  等近前后,哭声道:“老太太,不好了,刚刚我们姑娘回去后吐血昏过去了……”
  听闻此言,贾母只觉得脑里一阵眩晕,摇了摇险些摔倒。
  好在李纨、王熙凤在一旁赶紧搀住。
  稳住后,贾母含泪道:“玉儿怎么了?”
  雪雁边哭边道:“刚刚回来,说话也不理,坐下后,紫鹃姐姐斟了盏茶,姑娘还没吃,就呕出一口血来昏过去了,紫鹃姐姐抱着姑娘在哭,打发我来告知老太太。”
  贾母哪里不知又是这两人闹将起来了,滚下泪来大哭道:“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狠狠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一旁王熙凤、李纨、鸳鸯等人忙劝。
  王夫人眼里却只有宝玉,听到贾母之言,心里的厌恶简直腻味的她快要压不住了,双手死死攥着。
  贾母却没发现,只赶紧让李纨和鸳鸯代她去黛玉院好生看看。
  过了会儿,贾政闻言匆匆赶来,见宝玉这个模样,也唬了一跳,问原因也没人知道。
  只说从东路院回来后就变成了这般……
  贾母则打发人去寻迎春、探春来,消息传至梨香院,薛姨妈也带着宝钗和湘云赶来。
  看到宝玉这幅模样都唬了一跳,只是谁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探春奇道:“在东路院时还好好的,二哥哥和林姐姐都在大笑,极高兴。”
  王熙凤听到“东路院”三个字就亮了眼神,忙问道:“你们这是说什么了大笑?”
  探春多聪明,回道:“没说什么,就是四妹妹说了个顽笑。”
  王熙凤闻言,想笑不过又反应过来这时断不能笑,知道探春精明,口风紧,就看向迎春,问道:“二姑娘,四妹妹和你们说什么了?”
  迎春哪里有防备,就老实道:“四妹妹问琮兄弟,怎么做的那样好的词?琮兄弟的词姊妹们都极喜欢。”
  王熙凤闻言,眼珠子转了转,又问道:“琮兄弟又做了首新词,还是之前在琼林宴上做的?”
  探春悄悄给迎春使眼色,只是迎春一时没看到,答道:“新词……”
  只是说出来,迎春陡然想起,这词怕不好说。
  又想起王熙凤这会儿正恨贾琮,面色愈发不自然。
  其实她若没这反应,王熙凤说不得也就过去了,她本只想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晒晒贾琮的得意。
  这会儿老太太和太太都在极度不安悲伤中,贾琮还有心思做什么劳什子诗词,只此一样,贾母和王夫人就会厌恶起贾琮来。
  然而王熙凤没想到,迎春说完后会是这个反应,而一旁探春也一脸的懊恼,下意识就觉得里面有名堂。
  她不好再逼问,没的得罪探春和迎春,便对贾母道:“老太太,是不是和琮兄弟这首词有关?我虽然不怎么读书,可琮兄弟和林妹妹却极喜欢诗词。我听人说,一些悲恸的诗词,最伤人心,有人因此自怄吐血,甚至沉迷在里面出不来的也是有的。”
  听她这般说,宝钗、湘云、探春等人都感到了一丝寒意。
  没等她们分辩什么,贾母已经处于暴怒中了,厉声喝道:“这还了得?他老子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他不好生侍疾,还有心思做劳什子诗词?”
  贾政忙劝道:“太医叮嘱过,兄嫂床前不好多待,琮哥儿一直用心侍疾的,夜里都在那边住着。再者,琮哥儿文墨,极少悲春伤秋之字。此事断和他不相干……”
  王熙凤丹凤眼眯起,看向迎春问道:“琮兄弟做的什么词啊?”
  迎春这会儿反应过来,哪里还会答,只道记不得了。
  王熙凤哼了声,看向湘云,湘云也只说记不得了。
  见宝钗已是低下头不语,王熙凤忍不住笑了声,道:“到底相干不相干,你们不说谁知道?宝兄弟和林妹妹得的是心病,纵是太医来了,不还要问?早些说清楚,早点想法子为妙。”
  王夫人闻言,转头看向探春,道:“三丫头记性好,你说。”
  探春闻言,俏脸登时通红,在嫡母那双眼睛平静的注视下,她实在扛不住压力,艰难的吐出了贾琮的新词……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记得……记得平儿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听她念罢,贾政已是沉迷其中。
  然而王熙凤却如获至宝!
  她一拍手,道:“原因找着了!”
  贾母王夫人正愣着,她二人是识文断字的,自然多少能听出这首词的妙处,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听王熙凤这般说,忙问道:“什么缘由?”
  王熙凤冷笑一声,道:“好个不要脸的畜生!心思也不知长哪里了!老太太、太太忘了,林妹妹的字便是颦儿二字!!”
  听她这般一说,莫说贾母、王夫人,连宝钗、湘云、探春等人,也无不面色大变。
  她们不敢置信的看向王熙凤,她们绝不信,王熙凤不知这词中的“平儿”非“颦儿”。
  可她还是故意这般说。
  看看贾母、王夫人乃至贾政都肃穆下来的面色,宝钗湘云等人,心中无不打了个寒战:
  好歹毒的心思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对峙
  听王熙凤这样曲解,贾母王夫人无不面色凛冽。
  她们亲眼看着宝玉黛玉一起长大,看着宝玉是如何喜欢黛玉的。
  尤其是王夫人,她一次次容忍黛玉在宝玉面前使小性儿,气的宝玉每每哭闹。
  除了碍于贾母的情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知道,宝玉是真心喜欢这个表妹。
  不管这种喜欢是小儿女之情,还是兄妹之情,宝玉如此喜欢,她就不愿打碎这种美好。
  可再想不到,她都一忍再忍的事,竟被一个窑姐儿生出来的庶孽,给伤害了。
  看着成了痴傻的儿子呆呆的坐在那儿,王夫人恨的全身都颤了起来。
  她如此,贾母亦是如此,面色气的煞白,一迭声道:“反了反了,我就道那个畜生不是个好的。有那样一个娘,不怪生下这样一个不知羞耻的孽障。来人,速速与我拿来!”
  堂上几个白发健妇领命而去。
  贾政怔怔的站在那,依旧处于震惊中,忘了去拦劝……
  莫说是他,就连宝钗等人心里都有些动摇,疑惑贾琮那句“记得平儿初见”里,有没有“记得颦儿初见”的意思。
  唯独王熙凤,眼中掩不住的得意……
  却忽感到下面,有一道凛冽的目光看着她,望眼看去,只见探春修眼中眸光凌厉。
  ……
  “现在叫我过去,不知出了何事?”
  东路院,西厢内,贾琮正为平儿画素描,见四个嬷嬷面无表情的来传他,好奇问道。
  嬷嬷冷声道:“老太太传你,还要讲明什么事吗?”
  平儿自然认得这四个嬷嬷是什么人,早就唬白了脸色,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熙凤。
  贾琮感到她的担忧,冲她使了个眼色后,道:“嬷嬷说的是,老太太相传,便是没事也要速速去请安,我们走吧。”
  又对平儿道:“劳姐姐一会儿再去老爷太太房走一遭,叮嘱她们仔细照料。”
  平儿抖了抖嘴唇,紧张的已经说不出话来。
  只有王熙凤身边的人,才知道这个奶奶手段到底有多毒。
  见她担忧成这样,贾琮却是呵呵一笑,满是自信的目光给予她无言的鼓励。
  倒不是他盲目自大,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他虽远谈不上功成名就,但起码的自保能力还是有的。
  他有德望隆重的松禅公为师,有清名重天下的衍圣公牖民先生为书信笔友忘年交,还与芙蓉公子为合作伙伴。
  这些人或许不能让他一步登天,但在他没犯大错的前提下,保住他的周全却绝不成问题。
  贾琮自忖素来行事谨慎,小错都极少,更不用说大奸大恶。
  他不信贾母等人就能一手遮天,不教而诛!!
  与平儿告辞后,贾琮与四位嬷嬷往荣府而去。
  ……
  “老太太说,让哥儿先在门下跪着,反省己过。等里面太医走了再进去。”
  鸳鸯面色复杂的看着贾琮,传着贾母的话。
  贾琮闻言,没有多言也没多问,走到廊下青石砖地上跪下。孝字当头,这点哪个也没法。
  鸳鸯见他如此,轻叹一声,摇摇头却也没再说什么。
  若是平时,她无论如何也会传个信儿给贾琮,告诉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这个时候,贾母、王夫人都在极怒中,她虽心善,却不想枉死。
  贾琮跪在地上,四月的夜风还有些春寒,鼻中嗅着身后紫檀大插屏散发出的清香,心中思量着到底何事,让贾母如此大动干戈,雷霆震怒。
  看似没有头绪,其实只要冷静下来去分析,还是有条理可寻的。
  煽风点火的必然是王熙凤,这没什么可说的。
  但究竟因为何事呢?
  寻常情况,贾母哪怕看在贾政的面上,都不会这般激烈,直接让他在庭院内罚跪。
  除非是触动了她的禁忌恼处。
  她的禁忌恼处又会是什么事,亦或是什么人?
  呵,多半不会是什么事,应该是人。
  而贾母的心尖尖,无非就是宝玉黛玉二人。
  之前宝钗就提点过他,不要去追究黛玉翻书看诗的事,以免撞到了刀尖儿上,宝玉和黛玉正闹矛盾呢……
  莫非,真让宝钗说中了?
  想想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大闹的几次,动静都不小。
  惹得贾母大怒,倒也说的过去。
  只是,此事到底和他什么相干?
  莫非是这首相思词,被贾母认为是淫词?
  可是……他写给平儿一首相思词,就算平儿还在王熙凤身边,可她只要没被贾琏收成通房,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啊。
  更何况平儿如今还成了他的人。
  这也值当?
  左思右想间也不得具体缘由,贾琮微微摇头,而后就见贾母房里的两个大丫头琉璃和翡翠提着玻璃风灯,引着一个身着官府挎着药箱的老者出门,顺着抄手游廊往后面走去。
  贾琮见之,眼睛一眯,料想到,必是黛玉身子也出了事。
  继而就见鸳鸯再度出来,对他道:“三爷,老太太喊你进去回话。”
  贾琮闻言起身,先揉了揉两膝,活动了下麻木的脚踝,然后才上了月台,与鸳鸯一起入内。
  见他依旧这般从容,倒是让鸳鸯着实侧目看了两眼。
  ……
  过了抱厦,进了荣庆堂。
  在门口处就隐隐听到女人哭泣声。
  等进了里面,就见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都围着软榻上的宝玉落泪。
  宝钗、湘云、迎春、探春等人也均是面带忧色。
  贾政则面色凝重的长吁短叹,看到贾琮入内后,眼神复杂。
  贾琮上前行礼道:“给老太太、老爷、太太……”
  尚未说罢,就听贾母厉声道:“别喊我们,我们受不起你的礼!贾家也没你这不知礼数教养的下流畜生!”
  贾琮闻言,面色凝重,跪地道:“琮实不知错在何处,还请老太太明示。”
  贾母闻言,气的颤抖,一迭声骂道:“好一个不知廉耻的孽障,好一个不知廉耻的孽障,你写下那等没脸皮的词,还有脸子问我错在何处?”
  王熙凤冷声道:“老祖宗和他说这些做什么?让他给宝兄弟磕头赔罪就是!太医都说了,这是郁气在心,积怒所致。心火不散,宝兄弟就醒不来,让他磕到宝兄弟醒来为止。”
  王夫人沉声道:“现在不是论罪的时候,琮哥儿先给宝玉磕头,等他好了,也算你将功赎罪。”
  贾琮闻言,眯起眼眼神凛冽的看了王熙凤一眼,好毒的心思。
  今日他以兄跪地,往后他在宝玉面前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传出去,什么罪名都能往他头上压,否则他凭什么会磕头以兄跪地?
  眼见王熙凤嚣张的冲他无声一笑,贾琮不屑的弯了弯嘴角,道:“老太太、太太,莫说磕头,就算打杀了我,如果能救宝玉,我也不会吝啬一命。琮受老爷大恩久矣,若能救老爷之子,琮绝无迟疑。只是,琮即使死,也想做个明白鬼,所以……敢问老太太、太太,琮到底罪在何处?”
  听他不疾不徐道来,贾母虽依旧深恨,却也不急着让他给宝玉磕头了,道:“你写的那首词,什么记得颦儿初见,什么说相思,又是怎么回事?人贵有自知之明,凭你也敢惦记着我的玉儿?起了这等下贱的心思,还敢问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