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只能封王,不能当太子……”
茶娘子一下惊醒,连连摇头道:“什么也不当,什么也不当……”
贾琮气笑道:“又是看戏看魔怔了吧?想着天家都有夺嫡之难,会有人暗害孩子?你放心,天家没那么些事,且我也才十五岁,虚岁才十六,考虑这些事还早着呢。家里人口简单,都心思善良,哪那么些事?你以后可别说这些了,真真笑死个人!”
茶娘子闻言,大眼睛里满是迷茫,将信将疑的看着贾琮。
正这时,就听到脚步声传来,未几就见叶清面色似笑非笑,迤迤而入。
贾琮指了指她,对茶娘子道:“还认得她罢?当初你就是代她顶了锅,才有了身子。她也整日里在外面跑,和你差不离儿一样的江湖儿女,如今也有了身子,但她更了得,都不稀罕做我的妃子,日后诞下麟儿,还要四海去逛,去游顽。不谁也不敢说甚,连我都不敢多嘴?你这又值当什么……”
叶清没好气的白了贾琮一眼,然后对茶娘子道:“我和太后说了,等二三年后,十三娘陪我一道去逛,正好有个伴当。她又会武功,还能保护我。”
贾琮挑眉问道:“太后怎么说?”
茶娘子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巴巴的看着叶清。
她总觉得,方才贾琮说的话,不大靠谱……
这会儿还得听太后怎么说。
叶清灿然一笑,对茶娘子道:“太后当然说好了!听说你只将孩子送回来,自己要走,只说没娘的孩子可怜,怎能没娘照看着?”
“啧!”
贾琮一拍手,对茶娘子斥道:“听听,听听,这才是天家!太后多仁慈宽厚!我的女人多通情达理!嗯?你还担心什么?快快快,好生躺着去,歇好了身子养利落了,还得去奶孩子!快去快去,对了,一会儿我让宫人进来服侍,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哪里不痛快都要说,赶紧养利落身子,奶孩子要紧!!”
不给茶娘子开口反驳的机会,贾琮揽着她的腰送她重新入了里间,送上了床榻,然后亲吻了下额头,又摸了把后,直到安下心的茶娘子满面娇嗔,方折返出来。
引着叶清外出,问道:“太后怎么说?”
叶清轻轻一叹,道:“还能怎么说?太后只给了两年功夫,等孩子养结实了,还是得出宫。你也别怪太后,此事实在是……难为人。”
贾琮呵呵一笑,想了想,笑道:“两年哪,成,那没问题!”
叶清何等聪慧,斜眼觑视贾琮,问道:“你在想什么?”
贾琮奇道:“我想什么?什么也没想啊!”
叶清咬牙切齿,她会不知道贾琮想什么?
别说两年,就连一年功夫,太后也未必能挺过去。
等凤驾驾崩,谁还能管得了眼前这混蛋!
刚出崇仁殿,就见黛玉、平儿、宝钗、探春等一干姊妹自明德宫方向过来。
众人站定后,黛玉笑道:“怎出来了?我听说关家姐姐醒了,正要过来探望呢。”
叶清呵呵笑道:“被某人花言巧语狠灌了一肚子迷魂汤,这会儿那位又躺下休息了。”
说起那位时,叶清在身前比划了一个极夸张的弧度。
众姊妹们又好气又好笑,贾琮只作没看到,对平儿道:“打发几个本分的宫人去服侍,吩咐妥当了,谁也不准犯口舌,不然不轻饶。”
平儿忙道:“先前就安排妥当了,六个嬷嬷十二个宫人。”
贾琮点点头,就见迎春犹豫了下方小声问道:“爷,若孙嬷嬷没办好差事,果真要……要砍她的脑袋?”
近来迎春一直在跟着孙老嬷嬷学岐黄之术。
说来有趣,原先除了好下点围棋,别无追求的迎春,在这方面竟有极过人的天资。
许多文章怎么背也背不住,欺负过她的人名字也记不全,偏偏那一张张长长的药方儿,迎春几乎过目不忘,得心应手。
深得孙老嬷嬷的喜爱。
二人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谊,故而此刻迎春看起来似想为孙老嬷嬷说情。
看着那双澄净又蕴着不安的眼睛,贾琮抽了抽嘴角,笑道:“二姐姐还不知道宫里那些太医圣手们的习性?旁人都是十成能为使七成,三成留给儿孙。唯独太医院的太医们,一心求稳,纵然不求功,也万万不肯冒一丝险,犯一丝过,十成能为连三成都不肯使出。不逼他们一逼,他们断不会用心的。”
迎春闻言,眼中浮现出一抹茫然之色。
她不大懂这些,还想追问,到底会不会杀人时,被探春在后面使劲拉了把,让她闭了嘴。
若果真那些人救不回小丫头的性命,贾琮失去了理智,这会儿就算问了也白问。
如今,只能祈祷三个孩子都安然无恙罢。
落日西斜,大把的余晖洒在众人身上,笼罩起一层金光。
虽生活中总有波折起伏,但总得来说,她们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一家人……
第七百五十六章 教训
旬日之后。
左春坊净室外,贾琮与武王并肩而立,看着净室内的三个婴孩。
“不想太子如今也有子嗣了,呵呵,真快啊!”
武王目光落在三个襁褓上,根本挪不开眼神。
如今每一日,他都会来看一个时辰。
贾琮嘴角弯起一抹弧度,轻声道:“儿臣也没想到,这个年岁,就能有这么多孩子,呵……”
武王问道:“孩子的名字可有想法?”
贾琮摇头道:“女儿的名字想好了,俩小子,就交给他们皇祖父来起名罢。”
武王闻言大悦,呵呵笑道:“朕没太子有文才,不过嘛,朕为皇祖父,动些心思也是好的。对了,等再过些时日,皇孙能从里面抱出来,太子还是要再费些心思,给一家人画一幅像儿。”
贾琮点点头道:“儿臣知道。”
武王忽又想起,问道:“你给朕的皇孙女儿起的甚名儿?”
贾琮轻声道:“清诺,刘清诺。她是儿臣的女儿,清臣之女,清水出芙蓉。她娘又是四海重然诺的女侠,义气无双。所以……”
“哈哈哈!”
饶是担心惊扰到里面的婴孩,武王还是忍不住压着声量仰头大笑起来,看着贾琮古怪道:“太子,朕怎觉得,你和那关氏相反了?”
贾琮自己也摇头轻轻笑了笑,道:“儿臣喜欢的女人,多有此类豪气。”
“刘清诺,好,好名字!”
武王喜欢的重复了几遍,忽地笑容敛起,问道:“太医和孙嬷嬷还没给准信儿么?”
贾琮面色也寡淡了下来,沉默了稍许,道:“还不稳定,再观察观察。能不能保住,看天意……”
武王拍了拍贾琮的肩头,宽慰道:“你是朕之子,是上天血脉,天意必然眷顾于你。这些日子,朕听闻你在茹素,极少露笑脸。朕很担心你……元寿,你还年轻。”
贾琮闻言,沉默的点了点头,柔和的目光,却一直未从最右边的襁褓上移开……
儿子好好的,他其实没怎么上心。
只那个猫儿一样的女儿,他进去后,将手指放在手边,都会被那个小小的手给攥住。
两世为人的他,心里颇有触动,不愿失去……
……
“元寿,不许耍赖,快点!”
畅音阁内,太后、武王甚至有三四位老太妃俱在,还有就是贾琮的一干妻女。
除却月子里的茶娘子外,东宫诸位娇客悉数至此。
今日是九月九重阳,全家人要敬祖、敬老,要一起登高避灾。
宫里人要一起赏菊、吃蟹、吃黄酒、看戏。
叶清站在戏台上,一身旦角儿戏装,站在戏台上连连招呼贾琮。
虽太后和几个老太妃相劝,叶清也不依,只是要贾琮上台。
贾琮无奈,只好上台,还上了老生的妆。
这戏未唱,底下人已经笑声连连。
铜锣敲起,主板打来,开场段过,贾琮一开口,下面人就惊了,只听他颇为入戏满口苦涩的唱道:
“男儿汉凭才不凭貌,奉劝贤妻莫小瞧。”
叶清一甩水袖,嫌弃唱道:
“穷酸背时又倒灶,散伙散伙早散伙……”
“散伙老娘我就乐逍遥!!”
这一连串的散伙加上一个老娘唱出罢,本因太后、武王和太妃俱在而难免拘谨的东宫诸女,无不捧腹大笑。
且此时太后、太妃等人也顾不得她们失礼不失礼了,都已纷纷笑出了眼泪。
只是太后还是连连打发身边老昭容,上戏台将叉腰要散伙的叶清给拽下来后,嗔骂了句:“不成体统!”
待贾琮也迤迤而下,斜觑着叶清时,众人刚刚勉强平息的笑声,又轰然而起。
有太妃用绣帕抹去眼角的泪,赞道:“太子能彩衣娱亲,可见纯孝仁厚。”
贾琮微微躬身颔首,以表谢意,面色平淡。
见他这般,好些人脸上的笑容都淡了。
太后招招手,将他招至身前,苍老的面上浮现出愁色,问道:“元寿啊,可还怪哀家不曾?”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担忧的看向贾琮。
连叶清都肃起了面色。
自太后阻拦茶娘子入宫后,东宫和慈宁宫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了许多。
虽没什么龃龉之事,但亲近明显大不如从前。
这也是今日叶清拉他上台唱戏的缘由……
在众人注视下,贾琮缓缓摇头道:“孙臣明白道理,不曾怪过。”
太后一叹,有些哀气,道:“哀家也不曾料到,你这般年纪,就这般重视骨肉血脉……听小九儿说,这十来天,你夜夜宿在左春坊,看着你那三个儿女,哀家知道了都为之动容心疼。那三个小东西,是有福气的,有天家的气运保佑,也一定会安康。只是,元寿也不可太过挂念,他们到底还太小,未必能承受得住这般重的福泽。哀家使人抄了他们三人的生辰八字,让宫里的鄙贱人日日诵读,替他们压一压。你莫要误会了去……”
这和富贵人家的孩子将名字抄了散给贩夫走卒去念是一个理……
贾琮笑了笑,道:“让太后费心了,老辈的亲长,到底经验老到些,比晚辈主意多。孙臣住在那……只是担心宫人不上心,没什么的。”
众人闻言一笑,只当笑话去听。
太后却没笑,反而拉着贾琮的手道:“也是个操心的命啊!放宽心,放宽心,儿孙自有儿孙福!那个关氏哀家也看了,旁的不说,是个好生养的,哀家这一辈子,就没见过比她更好生养的……如今她亲自奶孩子,断不会有差错。你夜夜守在那,你父皇也不放心你,心疼你,哀家也不放心呢。”
贾琮知道,其实太后是不放心武王……
他点点头,道:“从昨儿开始,小妮儿情况好了许多,昨儿晚上哭的时间也少了大半。今晚不必去了……”
太后闻言惊喜道:“哎哟!那敢情好!”
贾琮不欲多言此事,问叶清道:“还唱不唱了?”
叶清撇嘴道:“老祖宗心疼你,不让唱了。”
太后嗔笑道:“你唱旁的也罢了,怎好让堂堂太子唱朱买臣?你自己也不嫌晦气。”
朱买臣乃汉朝名臣,但年轻时历经坎坷。其妻崔巧凤见其不上进,就以恶言相激,逼其休妻。等朱买臣得高官回乡时,崔巧凤再去见,却被以覆水难收而拒,还遭讥言讽刺。崔氏伤心投江水自尽,实为悲剧。
虽也有不同的说法,但崔氏最终都投河或是上吊死了,因此太后不喜。
既然太后不喜,这戏自然唱不成了,且好笑的笑料已经过了。
又让宫里的戏班子上去唱了极几折后,大家酒足饭饱,也就散了。
叶清等人送太后回慈宁宫,贾琮则送武王回咸安宫。
“北边的风越来越紧了,漠南蒙古诸王公已经都搬至大同府暂避了,胆小些的,已经往京城里来了。”
归途,武王同贾琮说着军要之事,他一直想将平生所学传给贾琮。
贾琮点点头,他虽担忧儿女事,但从未耽搁过政事,道:“儿臣知道。”
武王闻言看着他笑了笑,道:“朕知道太子知道,还知道你派锦衣卫南下,责令蒙古诸王襄助大乾行事,否则严惩不贷。对于蒙古诸王,朝廷素来是羁縻安抚之策,太子想变一变?”
贾琮缓缓点头,道:“每一代,天家都将宗室女嫁给蒙古诸王,以安抚收拢人心。当然,大乾开国百年,尤其是自父皇横扫草原之后,至少漠南蒙古再无起兵事南下之心。朝廷高官厚禄尊崇养着,在从前,不能说错。但此一时彼一时,世道已经变了。刀枪弓箭骏马的年代里,这群草原狼不能不安抚着。因为一旦生变,将会牵拉住朝廷太多的精力,为祸不浅。几千年来,能以羁縻之法束缚住漠南蒙古不乱者,唯有我朝,功勋卓著。但是现在,南边的火器源源不断的送来,儿臣将作监里掌心雷、子药包、地雷更是日出百枚。以晋商千万家财为资,这一仗,朝廷要彻底扫平草原之祸,打的他们再无胆南顾。当然,军事指挥上,还是仰仗父皇坐总调度。儿臣只能当个军需粮草官,配合父皇行事。”
武王哈哈一笑,从肩舆上伸出手拍了拍贾琮的肩头,道:“太子与朕,又何须分个彼此?你做的极好,比朕料想的还要好。你逼着大同府的蒙古诸王配合大军行事,寻出漠北蒙古的踪迹,以便设伏或者决战,都是极明智的做法。李道林、刘智、左崇他们都颇为赞许,夸你有魄力,有胆略。唉,若非太子不许,朕真想御驾亲征哪!”
贾琮无奈道:“父皇,北面的战事就算了。用火器去对战草原骑兵,没多大意思。您要是好好将养龙体,等南面起战事时,儿臣侍奉您亲自去瞧瞧。那边的战事,才过瘾!巨舰,巨炮!成百上千门火炮对轰,连天都能炸塌下来。”
武王闻言,简直心神往之。
只是随即,眼中闪过一抹黯淡。
他没时间了……
……
东宫,明德殿。
自大明宫回来,贾琮在此接见了将作监新任大匠陈然陈子川。
这个出身仕宦之家,却沉迷于墨家匠作技艺的年轻人,原是贾琮幼年好友。
数年前就将他送至濠镜,在葡里亚人的工坊里当学徒。
后来盎格兰人送了火器生产线给贾琮,陈然便掌起总来。
这二年,天天拿金银买好酒好菜请濠镜的各路洋师傅好吃好喝。
凭此学到的技艺,足够他撑起内务府的将作监。
这位酷似后世马爸爸的年轻人,如今也气度沉稳,一板一眼的同贾琮见了礼。
贾琮摆手叫起后,问道:“听王春说你要见孤,往后你有事直接来见便是,不必再一层层通秉,耽搁事。”
陈然闻言笑了笑,道:“如今不比从前了。”
贾琮摇头道:“有什么不比的,可惜吴凡那小胖子被家里喊去了南省,不然咱们三人还能再一起吃点酒,说说话。”
想起了曾经的快乐时光,陈然脸上的笑容也加深了些,不过没笑多久,他就又收敛面色,道:“殿下,秦岭内的将作监规模已经足够了。高炉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了,炼铁炼钢都比原先强的多。只是,秦岭内的水力还是成问题,力不够大。所以臣想在渭水边圈一块地,建水力车床。若是能设十处水力车床,钻枪管的速度大增,比现在人力钻孔快百倍不止。除此之外,臣在南边和盎格兰人学到的一种水力驱动的炮筒镗床,也需要水力。一旦做出来,对火炮炮筒的铸造及火炮的精度和发射距离,都将有十分重大的突破!还有几种旁的车床,也需要水力……”
“可以啊!”
贾琮站起身大声道,又奇道:“孤以前不是同你说过么?不管需要什么,要人给人要地给地要银子给银子,这些都有,你只要做好你的事就成。怎么,是工部怠慢你,还是兵部武库司怠慢你?”
见贾琮眼中起了煞气,陈然忙道:“不是不是,他们倒都配合着。臣连从各处调集大匠,他们也都配合着。只是,臣沿着渭水瞧了几次,最好的水力位置,都已经被人占据了,建了水力磨坊……”
贾琮摆手,然后对一旁道:“王春,你现在就和陈大人一同出发,一家一家的去告诉他们挪地方。有谁觉得根底硬动弹不得的,不必回宫告知孤,直接使锦衣卫拿人。以后渭水边,不许再建私人磨坊。事关国朝军工大计,无论是谁,胆敢阻拦,一律与里通敌国罪论处!”
王春自然连声应下,陈然却苦笑道:“殿下,这金光门外最好的那一处地儿,是贾家的。其他家,多还可以沟通一二,只是他们要的赔偿有些多,还在谈。臣也没想到,贾家那位三爷是熟人,反倒不好说话,直接赶了出来。他身份到底不同,内务府都没人敢造次。”
贾琮:“……”
……
“你脑子进水了?!这么爱磨磨,我在黄河边去给你建个大的,连驴都不用,你天天去拉着磨!!”
原本近来心情就不大好的贾琮,将坐地户贾环同学叫进宫来后,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贾环一脸颓丧的跪在那,斜吊着个膀子。
没一会儿探春得信匆匆赶来,见贾琮如此大怒,也不问缘由,从身边宫人手里接过孔雀毛掸子,就朝贾环头上身上招呼去。
这有人动手后,贾琮反而消了些火,见贾环被打的一头金毛小声的“嗷嗷”叫,便开口道:“好了好了,我说他两句,你又来动手。”
探春气个半死,俏脸涨红,修眉倒竖,用光秃秃的掸子指着贾环喝道:“知罪不知罪?”
贾环抽泣道:“知了。”
探春闻言大怒,又抽下去道:“知罪还犯?”
没毛的掸子抽在身上生疼,贾环忙叫道:“原不知!原不知!”
探春更怒:“你连这个也不知,就敢胡作非为?”
“啪啪啪”抽的更狠了。
贾环疼的受不住,嚎道:“我是想多攒些银子,给你再多备些嫁妆!娘克扣的太狠了些,就给你了双镯子,我说不听,才和小武他们合伙干了个磨坊。又没偷又没抢,就是给百姓磨磨,还比旁人便宜,怎就胡作非为了?呜呜呜!”
探春举起的胳膊停在了半空,打不下去了。
贾琮笑呵呵的上前,从她手里接过酸木枝条子,道:“我也劝不听你……”
见她落下泪来,就问贾琮道:“心是好的,只那处水力将作监有大用,要做火器做大炮,去和北面的鞑子打仗,南面也要用。陈然上门找你,你怎说不通,还把人赶出来?”
贾环哭的伤心:“那些球攮的又没和我说明白,开口就让我滚蛋,我只当又有人瞧我的买卖好,眼热想诓我……”
“行了,哭什么?再哭我把老爷也叫来了!”
这句话还是很有威力的,贾环登时不哭了,还是委屈十足的不看探春。
探春如今不比原先了,在宫里处理宫务,手段高深了许多。
她瞧贾琮与她擦了眼泪,先有些娇羞的看他一眼,然后用脚轻轻踢了贾环一下,沉声道:“你少和我闹性子,我原如何同你说的?如今宫里宫外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多做一点就多错一点。今日之事若让朝廷上的大臣知道了,还不弹劾咱们姊弟?到时候难为的是谁?我不用你再送嫁妆,宫里连用银子的地方都没有,都是旁人给我送银子,我都不稀得收。你安安生生在家待着,过些时日三哥哥说送你去皇家军事学院,那里才是正经的去处。”
贾琮想了想,道:“罢了,你要是觉得在家没趣味,正好独孤意他们从山东招的兵在齐鲁拉练。我派人送你过去,一起练?”
贾环闻言,登时干笑起来,结巴道:“三……殿,殿下,不……不用了吧,我在家挺好的,真的,很有趣。天天习武射箭……”
“得得得,你不愿去就算,少乱扯。那你和冯子武他们一道,去东宫禁卫营里当段日子小兵罢。你再敢叫苦,我就不饶你了。”
见贾琮脸色肃然起来,贾环哪里还敢讨价还价,且心想能和小武他们天天一道,还在宫里,必然有趣,便欢喜非常的应下了。
时日不早,贾琮便打发人送他回贾家了。
等目送贾环出宫后,探春又红了眼圈。
到底是她的胞弟,岂有不想念的?
哪怕每每想起来就恨的咬牙……
“好了,往后想了直接让人去宫门叫过来就是。”
轻轻揽住探春纤细有弹性的软腰,贾琮微笑道。
探春呼了口气,转过身看贾琮,柔声道:“三哥哥今儿不去左春坊了?”
贾琮“嗯”了声,道:“清诺身子好了许多,住了十天,外面议论也多了起来,再住下去,对他们也不好,罢了,以后白天去看罢。”
探春闻言笑道:“她必会好的!那我先回去了……”
贾琮拥着她,亲吻了片刻后,点点头道:“去罢,明儿我在八凤殿就寝。”
探春俏脸一红,眼中难掩喜色,轻轻一应,又深深望了贾琮一眼,这才离去。
第七百五十七章 风起
“爷来了!”
崇仁殿,东暖阁内,正靠在黄花梨雕龙纹花卉床上的茶娘子看到贾琮进来,忙要起身相迎。
贾琮摆手怪道:“天天来看,天天推让。再这样不听话,仔细我揍你屁股!”
周遭几个年轻宫女红着脸退下,气色好了太多的茶娘子抿嘴含笑望着贾琮。
“辛苦你了。”
贾琮坐在床榻边,看了眼手里还握着绣活儿的茶娘子,微笑道。
茶娘子原是江湖儿女,哪里会做甚女红。
但为了亲手给儿女做衣裳,还是学了起来。
本就善用飞针,学的还不慢。
茶娘子笑的动人,道:“这又值当什么?”
她原本就生的极为美艳,为了方便行走江湖,用易容术将自己打扮的普普通通,似寻常农家女子,并不起眼。
可这会儿在宫里自不会如此易容,露出本来容貌,清秀娇艳。
再加上颇为丰润的身子,与寻常女儿家相比,实在多了不少韵味。
见贾琮目光微热,茶娘子俏脸先是一红,随即愧然道:“爷,我还不能服侍……”
分娩罢,寻常女子也要等二月后才能同房。
她一次生三子,怕是要等到半年后才行。
贾琮失笑道:“我只是欣赏自家娘子好看,这会儿怎会想那些?”
茶娘子闻言,抿嘴笑了笑后,劝道:“爷,今儿别去左春坊了。家里那么些人,总不好一直耽搁在那。我也没想到,宫里的娘娘们都这般和善。太子妃自不必说,还有平儿姑娘、宝姑娘、探春姑娘她们,一个个都待我那样好,真真和做梦一样。外面都道宫里艰难惊险,可我还没见过这样祥和安稳的地方。我爹在时,就常说人要知足,要惜福。如今这么多的福气我和孩子们已经接不住了,不敢得寸进尺,如今清诺也好了许多,爷还是往别处多去去罢。”
贾琮笑着点点头,道:“我知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性使然。
之前是因为孩子体弱,如今缓和大半过来,再一直待在那边,总会引起些不必要的麻烦。
顿了顿,茶娘子犹豫了下,又轻启朱唇,道:“爷,等孩子安稳下来了,过几日我想再去南边……”
贾琮闻言一怔,敛起笑容,问道:“做什么?什么比陪伴孩子长大更重要?太后那边不用你管的,自有我在。”
茶娘子目光愈发柔和,她轻轻摇头,笑道:“不关太后娘娘的事,是我自己……爷为我们娘儿四个做的,我都知道的。也想尽一份我的力气,江南多有绿林,北地也有刀客。我知道爷现在贵为太子,手下精兵强将无数,只是禁卫虽强,却未必熟悉绿林的事。自古侠以武犯禁,如今下面也多有帮派甚至邪教作祟。我想……”
贾琮摆摆手,将茶娘子揽入怀中,柔声道:“我知道你喜欢江湖,所以可以答应五六年或者四五年后,你出去重理江湖事。甚至还可以答应你,在宫里遥遥指挥李义、张虎他们继续做事。但是,这只是因为你喜欢,而不是让你去卖命,为咱们的儿女去争些功劳地位。你这般想,就实在辜负了我的心了……”
将手探入茶娘子怀里,握住那一手都拢不住的滑腻,顺便也挡下了她的解释,贾琮轻声笑道:“你也知道如今我贵为太子,日后还会为天子。或许做不到日月星辰唯我独尊,但让你和三个孩子无忧无虑的生活还是轻而易举的,你莫要自寻烦恼。好好带孩子,宫里虽有乳娘,可到底是亲娘的母乳更适合自己的孩子。你多喂养一年,总要将他们养的壮壮实实的,你才能放下心去为我镇压江湖,是不是?”
贾琮知道,茶娘子终究还是担心给他带来非议和麻烦,才想早早出宫。
她出宫后,在孩子长大成年前,也没谁会为难孩子。
但贾琮又怎会让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有家不能回,漂泊江湖?
看贾琮毫无商议之意,茶娘子心里既无奈,也暖融融的。
眸光如柔水般望着贾琮,这样的男人,莫说是至尊至贵的太子,就是一乞丐,她也愿意跟着,相濡以沫,生死相随。
……
又过旬月之后,待孙老嬷嬷和太医院所有太医全都清减了二十斤后,净室内三小儿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了。
两个男孩儿本就平稳,如今愈发白白胖胖。
小清诺瘦些,但哭声也不再似断断续续的猫儿叫一般,让人心颤担忧,有力了许多。
不过三个孩子仍住在净室内,新生儿的抵抗力弱些,如今入了秋,气温变幻不定,容易染上风寒。
净室内一天十二个时辰温度变化都不大,常保持清洁,细菌也少些。
其实净室就相当于后世的保温箱,和母体相似,是新生儿最好的生长环境。
之所以绝大多数婴孩不住其中,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太贵了……
住上三四个月,就要百万花费,远非寻常百姓能承担得起。
好在,这等事对天家而言,不是问题。
“若非这间屋子,还真真不好说哩!纵是老奴有天大的能为,也未必顶用。小郡主好大的福运!”
净室内,苗条了好多的孙老嬷嬷面带笑容,表功道。
如今大乾朝野上下都知道贾琮爱女如命,为了这个女儿,连续十来日住在左春坊,还亲自起了乳名。
所以孙嬷嬷知道该怎样巴结讨好。
贾琮确也比寻常笑的深了些,道:“辛苦嬷嬷了……”一手手指勾着闺女的小手,随口道:“嬷嬷家里人,孤抽了功夫也了解了下。大都是不成器的……”
孙老嬷嬷正想着得个彩头,虽不图什么赏赐,能得一句赞也成啊!谁曾想,转眼就落了个没脸。
一旁正和姊妹们逗大宝、小宝笑的黛玉闻言回过头,嗔了眼。
贾琮侧眸看着她,呵呵一笑,继续道:“不过嬷嬷有个孙子倒是机灵,虽读不好书,却算得一笔好帐。回头嬷嬷让他进内务府,考个笔帖式,随邱三一道办差事罢。”
孙老嬷嬷闻言,一双老眼差点没突出来,连忙跪下磕头谢恩道:“千岁爷厚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