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这时,就见宫人从内坊请了尤氏进来。
  尤氏一进殿内,看到这阵仗,心里就咯噔一下。
  强笑着给贾琮行了礼,又看看其她人,一时不知该如何说话。
  宝钗同贾琮道:“秦氏往后就不好住内坊了,住宜春宫还是宜秋宫?”
  贾琮想了想,道:“住丽正殿?”
  丽正殿离明德宫很近……
  贾琮侧眸悄悄看向宝钗三人,就见三人齐齐白了一眼过来。
  可卿则羞涩的垂下头去,青丝垂于颈前,美的惊心动魄……
  这回竟是平儿出了头,她娇嗔的看着贾琮,道:“不行!就住宜秋宫,和晴雯她们作伴!”
  宝钗简直感激的看了平儿一眼,今日她若再做坏人,怕真要让贾琮心里起厌恶之情了。
  平儿哄贾琮道:“爷自己说男子要长到二十才将将算长成了,甚至还能长到二十三。不好沉迷下去,今儿早上小角儿还寻爷一起晨练都没找到。无论如何,保养好身子才是最紧要的。人就在这,又跑不了,是不是?”
  贾琮“啧”了声,不满道:“你们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是那样的人么?”
  探春笑的不行,连连点头道:“三哥哥愈发不害臊了,我们担了被你怪罪的险才同秦氏说了明白,你可别再想哄人!”
  贾琮看着探春呵呵一笑,探春忙避开目光,轻轻哼了声,俏脸飞霞。
  贾琮觉得站这么一会儿腰就有些酸,咂摸了下嘴巴,点点头道:“好,就依你们。好像我真是无道昏君,暴虐好色一般,还说担风险……行了,就这么着吧。你们定好规矩后,派人送一份去给林妹妹她们瞧瞧,若她们觉得哪里不合适,你们再商议。等以后宫里再进人,就先到你们这学学规矩。你们有这个安宁后宫的心,我自然支持,还感谢。你们继续忙,我先走了……我送可卿回去?”
  探春、平儿忍不住笑,还要制止,宝钗则道:“那爷去送罢。”
  等贾琮牵着羞媚不已的秦可卿离去后,见探春和平儿望了过来,宝钗苦笑道:“哪里还真能拘着隔开?那样反而失了咱们的本分。越那般,越不是法子,反而愈想见。且爷看起来,也想要安抚一下秦氏,人家真心疼了……”
  一直没出声的尤氏赔笑道:“秦氏再怎样,也迈不过几位娘娘去……”
  此言一出,宝钗脸又沉了下来,看着尤氏道:“大嫂子,昨儿那事,是你在后面撺掇的吧?你莫非真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时常对秦氏说的那些话?你担心日后没个下落,在宫里不能立足,让她和殿下好……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我们不与理睬你,你倒愈发胆大包天了!你是欺我们年幼不晓事,就想算计哪个便算计哪个?”
  尤氏都愣住了,她再没想到,在贾家藏愚守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宝钗,进宫后变得如此强势厉害。
  嘴巴张了张,想为自己寻个借口,可看着宝钗沉着脸色,到底没敢狡辩,落着泪道:“几位娘娘……”
  探春截道:“大嫂子莫要臊我们,我们还不是娘娘呢。你往日里劝秦氏的话我们都知道,你真没道理。就是亲戚,也不当这样做。”
  尤氏对着心地最善的平儿哭道:“不敢请几位姑娘原谅,是我迷了心,整日想寻个依靠。我和秦氏两人寡妇失业,也都没什么正经亲眷,在贾家时什么日子几位姑娘也都不是外人,看在眼里。若不能在宫里立下足来,宫里也多是眼高于顶瞧不起人的……”
  探春奇道:“还有宫人难为过你们?”
  尤氏叹息一声,道:“宫人们知道了我们婆媳的根脚后,自然多有风言风语……这倒其次,只是我们不敢想,若日后在宫里待不下去,被赶出去后,该如何苟活……”
  平儿心里虽不待见尤氏,因为她早就知道尤氏和贾琏的丑事,可还是宽慰道:“既然已经接了你们进宫,自会养你们到底,怎会待不下去?”
  尤氏苦笑道:“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日后少不得会有人弹劾我们。到那个时候,纵然殿下仁慈留我们婆媳,我们也没脸待下去了……”
  探春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这样就有脸了?”
  尤氏赔笑辩解道:“秦氏和我不同,我是个只想有个落脚容身之处的老寡妇,秦氏她还年轻,早先见过殿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平日里纸上都写着殿下的名字……”
  宝钗虽觉得心里腻味,可还能说什么?
  她摆摆手道:“事已至此,再说这些也没个意思。只往后大嫂子好生在内坊待着吧,那里什么也不缺,若想要什么,打发银蝶来同我们说便是。”
  尤氏知道到底是恶了宝钗等人,好在她们还年轻,没真个为难她,心里庆幸不已,告辞离去。
  等外人都离去后,探春忽地呼出口气,隐隐疲倦道:“怪道三哥哥不让林姐姐管这些,若让林姐姐遇到这样的事,怄也怄个半死。三哥哥还真心疼她……”
  平儿怕宝钗多想,忙道:“并不是这个理儿,只是爷瞧着姑娘和宝姑娘有这个才能,不忍埋没了……”
  “噗嗤!”
  宝钗忍不住笑出声来,抚了抚平儿的鬓角,道:“怪道他那般敬爱你,只凭这份心,谁能不爱?”
  探春则抱怨道:“平儿姐姐以后别总拿自己当贾家的丫头了,同我们还陪着小心,别扭的慌。传到外面,人只当我们轻狂。”
  平儿忙想解释一下,宝钗握住她的手,笑道:“三丫头直爽,并非埋怨你,你这一解释,她反而更不自在了。她说的在理,姐姐总这般,往后爷那里对我们都有看法呢。你忘了前儿他怎么说的?你什么位份,你和他一个位份。这普天之下,也没几人值当你这般小心谦卑了……”
  平儿温婉可亲的脸上浮起笑容,道:“你们只这般说,我却不能当真。”
  探春急着还想劝,宝钗拦道:“你急这一时做什么?慢慢来就好了。再说,谦逊总比轻狂更美,或正是如此,他才这般敬爱信重平儿姐姐。”
  平儿见连殿内宫人们都眼含敬意的看她,反而急了,道:“哎呀,都说我做什么?快忙正经的吧,把那些规矩写起来,派人送去贾家,让林姑娘过目了,她不瞧不像,还得请她务必改几条,不然我们是不能作准的。”
  宝钗和探春都笑了起来,平儿这心思之细,还处处为贾琮着想,也是没谁了……
  ……
  从八凤殿往回折返的路上,贾琮问幽幽而行的可卿道:“可怨我没为你做主不曾?”
  可卿忙摇头道:“我非是非不明之人,原是我的不是……”
  贾琮呵呵一笑,问道:“是宝姐姐让你跪的?”
  可卿忙摇头道:“我自己要跪,姑姑她们没让,后来宝姑姑生气了,我就自己跪下的。她们原是长辈……”
  贾琮闻言抽了抽嘴角,笑道:“那我也是长辈?”
  可卿俏脸登时通红低下头去,王春自觉的往后落,往后落,落到听不见私密话为止……
  可卿抬头看了贾琮一眼,目光幽怨,张合了下樱唇,终究忍不住抱怨一声:“叔叔怎不是长辈?昨儿不是还……还让喊爹爹……噗!”
  贾琮闻言,不见什么臊意,忍着鸡动,仰头看着远处含元殿的金顶,呵呵笑道:“可见人的欲望和底线一旦突破,会有多么不堪……可卿,你知道我为何没问你说话么?”
  秦可卿闻言,轻声道:“三叔已经为我说话了,我知道呢。”
  贾琮摇摇头道:“并不曾,今天她们就算果真动了后宫之法打了你,我都不会为你出头。原因很简单,只有守好大家都遵守的规矩,你才能真正成为我们一家人,而不只是以色侍人的顽物。自古以来,夫以色事人者,都难逃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的命运,从无例外。但我不想你如此,我更希望你能成为我们的家人,我们的亲人,长长久久。所以,日后咱们再欢好时,得多安排一人,负责到时候了把我拉开……”
  原本先面色一白,随即感动的热泪盈眶的秦可卿,听到最后时,俏脸飞红,简直想寻条地缝钻进去藏起来,可又忍不住问道:“让谁?”
  贾琮认真想了想,道:“你觉得晴雯如何?她厉害,敢拽我。”
  秦可卿:“……”
  见她眼睛中的媚意快凝出水来,贾琮试探问道:“那,咱们现在就去寻她?”
  秦可卿身子都摇了摇,可最后强忍着酥意,狠狠咬了下舌尖,疼痛让她清醒了下来,跺脚道:“三叔!再这般下去,我果真不能活了!不要叔叔送了,我自己回去了。”说罢,一扭身,急匆匆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贾琮眼中的贪迷欲色一点点变成了清凛,点了点头。
  若可卿真愿意和她白天再胡来下去,他都要寻个好去处,送她去清修几年了。
  以唐明皇强大的心性尚且抵不住杨太真的十丈软红,贾琮也不认为他二世为人,心性修养就足够抵挡住这样祸国殃民的女人。
  一旦沉迷其中,许多事怕都要变得难堪起来。
  还好,可卿是个聪明的女人。
  轻呼一口气,打定主意以后一个月寻她一回,贾琮大步往慈宁宫行去。
  该给太后和武王请安了……


第七百四十二章 终不负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贾琮刚步入寿萱殿,就听到一道清朗的声音,大声吟诵道,让他一脑门子黑线……
  请罢安,太后笑眯眯的拍着叶清的胳膊,武王则招呼着贾琮在他身边落座。
  贾琮面不改色,解释了下今早没来请安的缘由,是因为太累了,睡过了……
  太后、武王自然不会说什么,叶清“啧啧啧”个不停,嘲笑道:“太子殿下,你如今是名驰宇宙,晃动乾坤哪!”
  贾琮尽显渣男本色,淡然道:“你如今有身子,好妒些,我不同你一般计较。”
  叶清嗤之以鼻,根本不屑理睬这种可笑之言,道:“刚老祖宗夸你眼光好,寻个女人个个出挑。”
  贾琮呵呵轻笑一声,道:“你这自我夸奖的水平倒是越来越高了。”
  宫人们眼中都带起了笑意,太后也笑了起来,道:“这后宫之事,不比前朝容易多少。太子能得这样一群贤惠的女孩子在后面扶持着,哀家和皇帝也放心许多。刚才哀家打发宫人,去赏了那三个丫头些好顽意儿。只要她们忠心服侍你,什么都有。虽然,这原是她们的本分。”
  贾琮笑着代宝钗等人谢过后,就见武王看来,问道:“太子,近来可曾听到什么流言不曾?”
  贾琮闻言,轻笑了声,道:“可是关于儿臣身世的说法?”
  武王面上的笑容敛去,煞气渐显,沉声道:“朕已经让银军去处置了,这些贼子们,当真不知死字怎写。”
  贾琮笑劝道:“父皇,自儿臣归宗那一天起,就知道以后必然少不得会被人以此说嘴。下辣手惩之便可,却不必为此生气。当敌手完全无法在明面上与天家较量时,便会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下作手段来诋毁。看似恶毒,实则不堪一击。这件事儿臣已经让锦衣卫去查办了,不止都中,还有江南,那边才热闹。虽看不起他们,但也不会放纵他们为所欲为。犯口舌之恶,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该惶恐不安的,是他们才对。其实只要等国朝强盛,百姓富足,人人得利后,这些流言也就消散了。”
  这话虽在理,却显然无法让武王释怀。
  大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可发生在其身上,尤其是在意的人或事上时,其实没几人能保持平常心。
  见武王依旧目含怒意,贾琮看了眼叶清。
  他能劝一遭,已经尽力。
  这方面,他并不擅长。
  叶清没好气横了贾琮一眼后,笑道:“九叔,不是我恭维元寿表弟,他合该当天家的太子,大乾也必能在他手上强大。原因无他,古往今来强势有为的君王,都狡诈无比,十分阴险,说简单点就是不要脸。而元寿在这些人中,都能算得上是极品。”
  见武王似不大赞同,叶清正经讲证据:“九叔您别不信,只看看内阁就知,赵青山、林清河之流,哪个不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杰?尤其是赵青山,面对先帝都不怎么低头的强横臣子。您瞧元寿怎么做的?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自认了太傅……我也是奇了,这太子太傅还能由太子亲自认?认了不说,还将国朝大权托付。有人弹劾时,又毫不犹豫的站在赵青山那边。
  这一通乱拳打下来,赵青山都扛不住,如今是连家都不带回的,这算是把命都卖给他了。元寿却犹不知足,又是派御膳房给内阁煲汤,又是派太医十二时辰不间断随叫随到。啧啧,这旷世之恩,别说赵青山了,连魏毅、范浩、董新这几个六部中出了名儿的茅坑臭石头,都被他的礼贤下士给打动的热泪盈眶,一个个做起事来命都不要的架势……
  九叔,外面还有些人担心时日久了皇权会被架空,可照内阁这等理政的强度,我瞧着那些人未必能熬过五年,铁打的人也架不住当牲口使……
  黑心哪!
  但是您以为他对哪个臣子都好?我原先在宫外结交的那些大臣,原就是为了帮他的,他倒好,一上来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清扫了个干净,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是一点体面都没给我留……
  阴险!
  九叔,这样的人,您还为他担心?!您该为那些藏在暗地里头也不敢露的人担心。
  元寿没归宗时就打压的他们不敢冒头,现在……哼哼!”
  尽管这些事武王都看在眼里,可被叶清用饱含深情怨念的语气念了遍,他还是忍不住骄傲和想笑。
  天子,原当深知帝王术。哪怕是枕边人,也绝不允许沾染朝政,原本他想出手的,没想到贾琮做的比他更好……
  贾琮面色淡然,好似那些话都是在说别人一样,只淡淡看了叶清一眼,道:“论阴险狡诈,我不能和你相比。和你相比,好比王先生遇到了玉先生,还差一点。”
  叶清正色道:“清臣公子太谦虚了,论脸皮厚,我和你相比,好比马先生遇到了冯先生,差两点。”
  贾琮轻笑了声,道:“芙蓉公子客气,论胆大心黑,我不能和你相比,不然便是王先生遇到了汪先生,差三点。”
  叶清瞪大眼睛,看着贾琮道:“论好色无耻,我和你比,就是王先生遇到了汪先生和古叔叔……”
  “咳!”
  武王正在边吃茶边听两小儿斗嘴,却没想到听到了个这,一口茶谁咳出。
  见武王如此,太后奇笑道:“好端端的,怎出来个古叔叔?”
  叶清见武王仰头大笑,得意的看了贾琮一眼后,对太后道:“老祖宗不知,古叔叔是九叔身边最信任的心腹大将,旁的都好,就是生了一脸的麻子……”
  这下,别说太后,满殿昭容彩嫔们都笑弯了腰。
  笑罢,太后用锦帕拭去眼角的泪花,同贾琮道:“今儿是初定的日子,内务府大臣和鸿胪寺的官儿还有在京的王公大臣,都去贾家放定去了。仪币是哀家亲自过目的,有镶嵌东珠珊瑚金项圈一个、衔珍珠的大小金簪各三支、嵌东珠二颗的金耳坠三对、金镯二对、金银纽扣各百颗、衔东珠的金领约和做各式袄褂被褥的貂皮、獭皮、狐皮数十张,绸缎一百匹,棉花三百斤,饭房、茶房、清茶房所用银盘银碗银壶银碟,都是最好的……再过些时日,太子就要大婚了。还有选秀的懿旨,哀家也传至各省。万幸太子是个喜好美色的,不然哀家才要发愁!”
  “哈!哈!哈!”
  叶清仰天长笑三声。
  太后宽慰道:“你不必担心,元寿待你不同,我们都瞧得出,你也不会比哪个差。再者,他也不是一味沉迷女色的孩子。若是这般,哀家也还没有老糊涂。他能赞那三个丫头,还让那个秦氏听从规矩,可见心里是有数的。又能坚持打熬筋骨,哀家才广储秀女。这是祖宗大计,事关天下命脉,小九不能起妒心。”
  “我起妒心?”
  叶清简直不能接受这种说法,睁大眼睛看着太后。
  只是老的快连眼睛都睁不开的太后,却静静的看着她,微笑道:“到底是女儿家,若是寻常也罢,可有了身子骨,有了腹中孩儿,这段日子最难熬,心思也最乱。吃些醋,也不算什么大事。”
  叶清到底心胸广阔,敢作敢当,颓丧一叹后,有些无奈道:“还真是头一次知道醋的味道……”
  贾琮登时瞪大眼睛看她,形容有些夸张。
  叶清恼羞成怒,抓起一只孔雀毛掸子朝贾琮扔了过来。
  却被贾琮随手接住,也不见他如何动作,轻轻一翻手,那样长的掸子就不见了,竟换成了一朵娇艳的粉色茶花。
  看到这一幕,莫说叶清,连太后和武王都直了眼。
  武王也只听说过,贾琮会变百戏,却从未亲眼瞧过。
  贾琮持花上前,轻轻插在叶清鬓间,人面茶花相映红。
  四目相对,叶清怔怔的看着目光柔和的看着她的贾琮,一瞬间,竟有些痴了。
  直到贾琮轻轻同她挤了挤眼,才骤然回过神来,当时就想将耳边的茶花拔出来丢掉,可手扬起一半,却无论如何也舍不得。
  太后这会儿才开口,一张老脸笑开了花儿,看着叶清一迭声道:“好看,好看,真好看。”
  武王则面色有些古怪的看着贾琮:
  好小子!
  ……
  神京西城,荣国府。
  如今的荣国府贾家,虽看起来衰败了,甚至连祖传世爵都没了下落,但是,没有任何人会以为贾家真的衰败了。
  恰恰相反,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贾家,至少还有几十年的富贵!
  不提别的,只贾家就要进宫的女孩子,便足以保证贾家门楣不坠。
  如今整个皇宫,都被贾氏女所掌。
  这还没算还未进宫的太子妃!
  虽然大乾祖制,后宫严禁干政。
  历来太后、皇后都严格要求母族,不准轻狂行事。
  然而就算眼下不显,等几年后,满朝皇孙皆出自贾家女,到那个时候,贾家的威势才叫恐怖!
  或许也正是出于这等担忧,太后发懿旨传召天下,为太子宫廷选秀时,朝野之间一片大赞声,没有一句反对的。
  千百年来,天家和朝堂最讲究一个平衡,任何失衡都会造成大患,这也原是儒家教义的核心。
  朝野上下,都想用宫廷选秀这个法子,来抗衡眼见势大,偏还和太子有非同一般情意的贾氏女。
  但无论如何,就算宫廷选秀能罗选出一批极出色的女子,来分薄贾家诸女的圣眷,但也不可能改变后宫中贾氏女坐大的情形。
  所以,贾家的炙手可热,就在眼前。
  如此,今日整个神京城,凡是在京的公候世爵及宗室命妇,悉数来至贾家。
  除此之外,凡京中不当值的二品以上文武官员及外姓诰命,亦皆至贾家。
  为太子妃贺!
  在天家后宫只有一年迈太后,中宫无主时,贾家这位外孙女儿,数日之后便是天下女人中至尊至贵之人。
  凤仪天下,众生皆臣。
  即使是宗室郡王太妃至此,依旧要礼拜一声太子妃。
  当然,此刻就是郡王太妃,也见不到黛玉。
  尊贵已显。
  只是由贾家内眷陪在二门内吃个酒宴,添一分喜气罢。
  大观楼内,紫鹃瞧着身着金银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的黛玉一步步练习着仪态,走向正殿凤座,眼睛都湿润了。
  谁能想到,八年前那位只带了两个嬷嬷一个雪雁就从扬州而来的怙恃弱女孩,竟能走到今日。
  紫鹃犹记当年,贾母老太君怜黛玉孤弱,雪雁太小不会照顾人,便将她赠给黛玉,作大丫头。
  那会儿黛玉虽小,但心思机敏懂事,自感身世悲苦,寄人篱下,不安之极,常常泪流一夜,那时,紫鹃总劝也劝不得。
  后来她才明白,黛玉哭,不是因为爱哭,只是因为心中不定,无所依。
  太过聪慧,过早的懂事,反而让丧母之苦痛,十倍临于其身。
  然纵是如此,除却在那位宝二爷跟前外,也从未在姊妹面前失态过。
  想起那位宝二爷,紫鹃都不知该如何想如何说……
  但凡他有殿下三成担当,能为黛玉遮挡稍许,使其心安,也不会有今日之像……
  紫鹃甚至犹记,当初贾琮横空出世,展现出惊世之才时,家中姊妹皆与其亲近,唯独黛玉念及自幼与宝玉兄妹亲厚,顾及他的心思,才疏远于贾琮。
  然而这般苦心,依旧不能让宝玉释怀,换来的是一次更甚一次的猜疑和伤害……
  但即使如此,那时的黛玉待贾琮,依旧与宝玉没什么分别。
  直到下扬州,连林家老爷也病危将去,林家远房族人在盐院衙门内作威作福,欺负黛玉,贾琏却无所作为时,那时席卷六省锦衣千户所,形容狼狈枯槁的贾琮却从天而降,一举镇杀了林家远房,赶走了无用的链二爷……
  那种安全感,才是真正改变了黛玉的原因。
  然后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终至那夜芙蓉公子下了药,闹出那场闹剧后,意外的成全了黛玉的一片芳心。
  贾琮不似宝二爷踟蹰犹豫不敢话明,他直接挑明了,日后要呵护黛玉一生一世。
  自此定下此生不再生离,唯有死别的誓言。
  也是从那时起,黛玉听贾琮说,他不喜女人流泪,便再极少落泪……
  这一步步走来,连生死也经历过一遭,终究苦尽甘来。
  看着黛玉按照严格的仪态要求,缓缓坐在凤榻上时,紫鹃眼泪还是落了下来。
  三爷,终究没有辜负姑娘的生死相随……


第七百四十三章 嫁妆
  崇康十四年,七月十七。
  神京西城,荣国府。
  连日不休的拜访,让贾母面色看起来极差。
  与红光满面春风得意的王熙凤,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几日,王熙凤是真真出尽了风头。
  哪怕在当年,她一个小辈虽得贾母疼爱,执掌大权,但对上外面命妇时,仍以小辈自处,许多时候连话都没资格说。
  如今却不同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都知道太子最敬爱的女人之一,是与王熙凤自幼一起长大,一起进贾府的侍女。
  二人名为主仆,情同姊妹。
  虽王熙凤性格霸蛮强横,奈何宫里那位一点不记仇,依旧极敬她爱她。
  如此,谁还敢小觑她?
  便是宗室王妃、太妃当面,也拉下身份与她谈笑风生。
  不过此刻见贾母面色这样差,凤姐儿心里好笑不已。
  在她看来,这连日来的应酬疲惫倒是其次,最让贾母心碎的,当是要送进宫里的嫁妆。
  虽然贾母最疼爱宝玉,早已打定主意诸多珍宝皆留给他,可是……
  她也是个极要体面的老太婆,一辈子就活了张老脸。
  贾家这般女子进宫,旁人都只见贾家繁花簇锦,烈火烹油,却没想过,贾家要往宫里送进多少嫁妆去……
  其实黛玉反倒好办,贾敏留下的嫁妆便足有九十六抬,这是当年老荣国尚在时,贾家嫁唯一嫡女时陪送出去的。
  这份嫁妆,连王夫人都为之惊叹艳羡,也为之肉疼。
  贾敏过世后,黛玉进京养在贾家,后来林如海病重,黛玉听从贾琮之言,小小年纪举家北上,这份嫁妆自然也就回到了京中。
  这次进宫的妆奁虽不够,但还有宫里赏赐下来的仪币,加起来便有一百二十四抬。
  所以贾母、贾政等人就算再出些,实则出的也有限。
  太多了反而不好,毕竟前有皇后、太后之例在,不好逾越了过去。
  添补的有限。
  麻烦的是迎春、探春、湘云姊妹身上。
  尤其是迎春、探春二人,是正经的贾家亲女。
  而且,宫里已经透出了消息,探春是和宝钗同进八凤殿的。
  日后,多半就是当朝贵妃娘娘!
  同为贵妃,总不能比宝钗差太多去罢?
  可薛家那皇商之家,又只一女,这些日子拼命的变卖京中财产,还将诸多极好的门铺、宅子的契约都合在一起,要送进宫去给宝钗做嫁妆,傍身之用。
  贾家人知道薛家如此,是为了弥补薛姨妈的糊涂事,不让宫里忌恨。
  可外人不知道啊!
  外人只当嫁个贵妃进宫,就该送那么些嫁妆。
  可探春她娘……
  不提也罢。
  这份嫁妆,终究要出自贾家。
  可贾家官中的银子,早被某孙子花个七七八八,去修了那劳什子大观园了。
  原本贾母等人还担心贾琮势大难制,变了曾经之言,取贾家财富花用。
  所以拿出来修园子时,众人都在心里高兴。
  却不想形势会发生到今天这种地步。
  官中没了银子,就只能从旁处想法子。
  迎春那边要挪用邢夫人的嫁妆,邢夫人小气一辈子,倒是攒下了些东西。
  虽不入贾母之眼,可当迎春陪嫁足够了。
  至于当初邢夫人临终前说要将那些东西给她兄弟,却是笑话……
  最棘手的,就是探春处。
  想要凑够和宝钗差不多的嫁妆,就是把赵姨娘卖了都不够。
  且那赵姨娘早就发出话来,会陪嫁一对上好的玉镯子……
  贾母得闻时,差点想啐她一脸。
  小娼妇!
  只是……
  贾母悲哀的是,她如今连赵姨娘都好好骂不得了。
  一个亲女当贵妃,一个冻猫子一样的儿子。竟快成了都中衙内之首了……
  她还要为三丫头费尽心思的筹备嫁妆。
  作为嫡母,王夫人自然少不得出一份血。
  王夫人虽在礼佛,可嫁妆还在外面。
  贾母做主,让凤姐儿从王夫人的嫁妆中剥出了足足三十二抬嫁妆出来,作探春陪嫁。
  而她自己,也得出血,分出足足六十四抬嫁妆出来。
  凑齐九十六抬,虽实际上差薛家不少,但至少面子上看起来差不多。
  贾母也是落下了老脸,死活拉着薛姨妈不让她早早南下,非要商议齐了陪嫁后再说。
  这迎春、探春就已经够吃力了,别忘了还有湘云和平儿等人。
  湘云自不用说了,是贾母打小养到大的娘家侄孙女儿。
  大头自然忠靖侯府来出,可她这个当姑祖母的,能一毛不拔?
  又是十二抬出去。
  而平儿原不过一个丫头,不必陪什么。
  架不住宫里传出消息,日后她是要住在明德殿偏殿的,往后竟是皇贵妃的身份。
  这种情况下,贾家就算河干海尽,也得陪出一笔嫁妆出去,做个人情。
  不然满神京的高门,怕都要将贾家笑成叫花子!
  万幸,平儿这边大头是王熙凤出……
  凤姐儿倒不是个小气的,一咬牙将自己嫁妆和这些年积攒的私房划出一半来,凑成了六十四抬嫁妆。
  贾母再添十二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