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晚清-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出来不,让朝廷派来传旨的太监连面殴打没有看到。朝廷要是知道,会不会π军队来讨伐。所以,他在怪罪二字的时候,加重了语气,提高了音量。
刘俊是在后世经过千锤百炼的优秀人才,他当然听出钟霖的意思。
微微一笑,刘俊淡淡道:“他还没有那个胆子。”
刘俊敢这么自信,不是没有理由。
在和日本战争结束后,刘俊就下达过统计兵力的问题,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现在刘俊手中,虽然编制只有五个军十万人,但是实际上,现在旅顺陆军,是十三万人,这其中还没有算上在朝鲜的张勋第一朝鲜师,以及黑龙江军队。
而海军,到现在为止,刘俊敢确定,已经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这可是整个大清国最牛逼的舰队,而且,联合舰队已经覆灭,现在的北洋水师,又坐上亚洲舰队第一把交椅。是亚洲的老大哥。
未雨绸缪,早在对日战争没有结束前,刘俊就知道,自己如今掌握大军,早晚会跟朝廷闹矛盾,不怕一万,怕万一,一旦朝廷真跟自己动手,那就不是你打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不让人家抓住你活剐的问题。
所以在盘锦战役收复大寺安纯后不久,刘俊就让罗大成让冉旭的第一旅紧急以防卫日军进攻关内为理由,接管锦州,让张翼抽出一个旅的兵力,接管抚顺。
现在,整个辽东边界,刘俊就部署了将近四万人马。所以他确定,朝廷不会敢动手,起码目前不会。
况且,旅顺军的战斗力,他相信,朝廷是知道的,旅顺既然能将日军拖死,他就得掂量下,打起来的后果是什么。
见到刘俊出这话,钟霖一下子放心来,开始再次恢复到原来经常挂起的笑脸,他相信,刘俊的推断绝对不会错。
天津直隶总督府,已经是下午了,然而李鸿章还是没有休息,依然在书房处理政务。
好不容易,最后一份文件签发完毕,李鸿章抬起头,看了一下旁边站着的杨士骧。
李鸿章其实已经知道朝廷对刘俊的任命,但是这几天来,他一直忙活着日本投降后,关于第一次赔款多少和日军何时撤离的问题忙的不可开交。在加上他孙女出嫁,所以一直没有缓过时间询问这个事情。趁天色还早,在加上已经没有什么事情,李鸿章想问问刘俊是不是已经动身了。
看着杨士骧不发话,李鸿章皱起眉头,他担心刘俊去北京,但是,更希望刘俊没有去。
李鸿章担心刘俊一旦进入北京,从此就是脱毛的凤凰,不如一只野鸡,要知道,北京城,那就是一个无形的监狱,只要刘俊敢去,那么从此后,就只有挨宰的份。
他希望刘俊不去,因为只有刘俊在辽东,朝鲜的日本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俄国人要想动手,那也得掂量下辽东的旅顺军。毕竟旅顺军是有十几万人。
李鸿章知道,旅顺军,只有刘俊能指挥,其他的人,去了,整不好,命都得搭在哪里。
希望是希望,但是李鸿章知道,刘俊在怎么,那也是大清国的臣子,这皇上下达的命令,他担心刘俊扛不住。
其实,杨士骧也一直想把这个事情告诉李鸿章,但是他担心李鸿章知道后会暴跳如雷。所以一直就没有敢,刘俊不但没有去北京,甚至连传旨太监都没有看一下,连人带圣旨的给轰会北京的第二天后和他的孙女结婚。
现在看到李鸿章如此期待的眼神,杨士骧知道瞒不下去了。低头想了一下,杨士骧轻声的道。
“大人,刘俊没有去北京,而是病了,。传旨的太监没有办法,只能回去。”
啥,一听刘俊病了,李鸿章一下子站了起来,关切的问道:“什么病,严重吗?”
这个?杨士骧思索一下,还是咬牙如实回答道:“不知道啥病,听刘俊身边的侍卫官钟霖讲,连床都不能起。。。只是?”
“只是什么?”李鸿章上前一步。”
“只是朝廷传旨人员走的第二天,刘俊病就好了,而且还跟大人的孙女结了婚。”
“啥”李鸿章一下子目瞪口呆,
这他么的是啥病,一下子就好了还活泼乱跳的跟自己孙女结婚。的,这是装病这是,李鸿章一下子明白过来。
想到这里,李鸿章马上就拉下一张老脸。心中就开始怪罪直接的孙女婿。
这个该死的兔崽子,你就是装病,好歹多他么装几天啊,朝廷的人前脚刚走,你后脚就从床上爬起来就结婚。这不摆明告诉朝廷,老子不去嘛。天啦,老夫怎么就遇到这么一个不考虑后果的刺头。李鸿章悲痛无力的坐到椅子上。
“立即备上几份厚礼,分别给北京的兵部尚书孙大人,九门提督荣禄送去。”李鸿章知道现在就是把刘俊骂一顿也不能解决问题,还是先给京城大下,然后在做处理。
杨士骧知道李鸿章的意思,想了一下,杨士骧道:“大人,我看大可不必,属下看来,刘俊这是故意的。”
故意的,李鸿章一下子呆在那里,好一会,他明白过来。
刘俊在他心里一直是个稳扎稳打的人,而且还有些阴险,啥事都考虑的很远,他断然不会犯这个错误,唯一的解释就只有两种。
一刘俊不想去北京
二就是刘俊嫌官
不管那一种,李鸿章都知道一个巨大的事情,那就是,朝廷遇到一个巨大的刺头,一个不是那么好控制的刺头。
北京城,一天的繁忙再次过去,大街巷再一次归于平静。
吴老三是个卖布的,这一看行人稀少,他也摇摇头,开始准备去关门。
“散开散开。王爷有紧急事情进宫,闲杂人等立即回避。”
吴老三抬头一看,来的是恭亲王奕?的轿子。‘恭亲王奕?的府邸,距离他家也没有多余,每天王爷早朝,都会从这里经过。
快速的关上门,吴老三摇摇头:“奇怪,大晚上的,这天都黑了。王爷怎么现在进宫。”
旁边的一个掌柜的吃惊的道:“东家,你还没有听。”
他能听到什么,一天忙到晚的,所以他让这个经常出去的掌柜。
“听是朝廷的传旨大人被旅顺那位刘提督给轰回来了。”
吴老三倒吸一口凉气,示意掌柜被了,官家的事情,还是少知道的好。
北京紫禁城,储秀宫。
现在的储秀宫,虽然灯火辉煌,但是,现在这里气氛相当的不好。储秀宫的宫女太监,都一个个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动都不敢动动,生怕惹恼现在在气头上的老佛爷。”
哐当一声响,又一个茶杯被摔的粉碎。所以的人都不由得把心提到嗓子眼。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简直是要反了,简直是要反了。”一个苍老尖锐的女声划破夜空。
呼呼呼,慈禧一顿骂完,开始气呼呼的喘气,这让旁边的李莲英不停的皱眉,他伺候慈禧这个多年了,还从来没有见到过慈禧如此的发过火,如此失态。
李莲英看着慈禧如此生气,心中也是揪心不已,他知老佛也是因为什么事情发火。
今天下午,皇帝就来禀报了一件事情,刘俊病了,太监无法传旨,所以回来复命来了。
光绪是猪头,不代表慈禧是猪头,慈禧当时就知道,这是刘俊故意的存心的。
所以,等光绪走后,慈禧不但摔掉三个茶杯,还迁怒的打死三个宫女。
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自己计谋让人看穿的挑战。
冷冷的看了一眼,慈禧问道:“恭亲王来了没有。”
“回老佛爷,已经在路上了。待会就到了。”李莲英忙弯下腰露出笑容声道。
哎,得到这个消息,慈禧无奈的用手按住自己的太阳穴,
她恨,堂堂一个朝廷,就只有一个能商量事情的。
第144章 官小请不动
“该死的刘俊,这个乱臣贼子。该千刀万剐。”储秀宫中,在一次传来慈禧的咆哮。
第一次,这是她垂帘听政以来,第一次听到,见到,有奴才不买她的帐。
光绪不明白,可是自己明白。
什么病了,什么起不来床,都是假话,这只是刘俊的一种计谋而已,一种刘俊不想来朝廷的理由借口而已。
气愤中,他有些担心,那就是刘俊是不是看出了自己的计谋。
其实早在刘俊上次上表用十万旅顺军哗变威胁朝廷放了李鸿章来,慈禧心中就动了要整刘俊的念头,只是那时候,一来刘俊要指挥作战,二来,刘俊那时候肯定有防备,所以他只能忍下来,一直等待机会。寻找机会弄死刘俊。
机会终于来了,日本投降,这让慈禧找到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将刘俊提拨到京城当官,然后在慢慢分化他和旅顺军的联系,最后找个理由弄死,所以,在李鸿章上表请功后,慈禧当时就眉开眼笑的,让光绪大大的犒赏,提拨刘俊为兵部侍郎。
传旨人员走了后,慈禧是眼巴巴的等待刘俊,却没有想到,最终刘俊没有来。
”老佛爷,恭亲王到了。“李莲英透过储秀宫外内的烛光,看到殿外一个身材高大,消瘦的人影,知道那是恭亲王到了,所以忙向坐在黄色铺垫上的慈禧声道。
正用手抚摸自己脑袋的慈禧一听是恭亲王到了,忙深吸两口气,恢复该有的那种威严,然后示意李莲英去传唤。
恭亲王其实心中已经知道慈禧这次召见他是为了什么事情,所以进来请安后,奕?没有多余的废话,而是直接进入真题。
“老佛爷,是不是因为刘俊。。”后面的话他没有问出来,在他看来,慈禧是绝对能听懂。
见到慈禧头,奕?一下子露出笑意,他其实来的时候,已经想到了对应办法,在他看来,刘俊这次并不是要跟朝廷作对,而是朝廷有些地方,做的是在过分。
刘俊在这次战争中,除了李鸿章,他就是二号功臣,然而朝廷呢,非但满意升官,反而在下降,兵部侍郎是三品,然而刘俊在辽东就是从而品,而且,这次传旨也不重视,一个太监就把刘俊打发了,这是个人都会寒心。
当然,这番话,奕?不但就这样大咧咧的跟慈禧,那存粹是在找死,隐晦的出追击的意思,他抬头看了一眼正闭目没有任何表情的慈禧。
不敢确定慈禧的意思,他也不在下去,而是站在那里。
女人始终是女人,经过奕?这么一分析,慈禧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睁开眼睛,慈禧缓缓问道:“那你的意见是?”
“提升刘俊为九门提督,并且派出朝中大员为钦差大臣,去旅顺传旨。”奕?一字一字的回答。
嘶,慈禧吸了一口凉气,手指明显动弹了一下。
九门提督,这个位置,她的好好想一下,要知道,一旦把九门提督交给刘俊,那么就证明自己把脑袋送给了刘俊。
旅顺军司令部,虽然春光明媚,炙热的太阳照的人滚烫,但是现在的旅顺司令部,站在刘俊面前的李和,钟霖还是明显的感觉到寒意。
砰的一声响,钟霖被吓的抖了一下,定眼一看,刘俊办公桌上的茶杯被一圈震翻在地上摔成两半。
“太慢了,太慢了。”刘俊坐在椅子上不停的喘气。
钟霖现在见到刘俊发火,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毕竟,枪炮厂的生产速度,的确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一个月,才六百来条枪,子弹两万来发,野战炮才生产出来五门,这不让头发火才怪,钟霖心虚的想到。
事情还得从昨天起,钟霖拿了一条旅顺自己生产的步枪来交给刘俊查看,刘俊很是满意,这次想起在长城镇的兵工厂已经投产一个月,所以今天就带上李和,钟霖一起,去兵工厂视察,谁知道,,一去兵工厂走一圈,刘俊当即就把负责管理兵工厂的吴大同一顿狠批斗。原因就是生产太过缓慢。
看了一下刘俊,钟霖好几次想上去劝,可是还是忍了下来。只能李和对望一样,然后静静的站在那里。
该死的,一个月才生产出这么枪,要是打仗的时候,这根本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
哎,刘俊痛苦的闭上眼睛,他又不能把吴大同给拉来枪毙了。看来只有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闭上眼睛,刘俊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兵工厂的问提
生产慢,生产慢,刘俊不停的嘀咕,
有了,刘俊一拍自己的脑袋,他想到后世为了增加产量进行的一种方式,流水线作业。对,就是流水线。
呵呵,刘俊笑出了声,到时把旁边的钟霖和李和整的一愣一愣的。
两人对望一样,心中想到,完了,头被气傻了。
见到两人奇怪的表情,刘俊一下子恢复严肃,指了一下钟霖:“去吧吴大同给我叫来。”
“头,你不会要把老吴砍了吧。”钟霖心翼翼的问道。
砍老吴,正在桌子上翻纸张来写一些流水线过程的刘俊一下子抬起头,惊讶的问道:“砍老吴,谁我要砍老吴了。”
“好呢,”知道不是看吴大同的脑袋,钟霖露出笑容,立即转了出去。
知道不是看头,钟霖很快就骑马到旅顺城,将吴大同带了过来。
“头,人带过来了。”钟霖看了一下不知道爬在桌子上些什么的刘俊,大声报道。
“让他等一会。”刘俊头也没有抬。
还一会,刘俊放下手中的笔,看了一下一边的吴大同,他知道,兵工厂生产慢,不能怪吴大同吴大同,而是现在的生产模式不行。
现在的生产,不是后世,现在是一个人完成整个过程,从枪托,到最后枪支组装,都是一个人,而后世,那是分散组装,各生产各的,生产枪托的不管生产枪管,生产枪管的不管生产枪托,,那效益,不是一个人能比的上的,所以刘俊根据后世的一会会议,写出一些大概,他要交给吴大同,让他去探索。
看了一下现在还低下头的吴大同,刘俊走了过去,微微一笑,拍拍吴大同肩膀:“老吴,今天是我心急了,这个事情不能怪你。这个东西给你。”刘俊完,递给吴大同刚刚写好的东西。望了一眼眼睛明显有些湿润的吴大同,刘俊呵呵一笑,指了一下吴大同:“多大人了,还哭啥,我可警告你,要是照这种方法还提高不起来生产效益,我是要砍你脑袋的。
吴大同的确感动,他没有想到刘俊会跟自己道歉,要知道,刘俊是上司,就算把他枪毙,他也无怨无悔,可是现在。刘俊跟自己道歉,嘴唇颤抖,吴大同大声的道:“大帅放心,卑职一定完成任务。”
“好好,我就等你这句话,一个星期后,老子还要去视察,如果没有效益,你这句给我夹带。”刘俊半认真半开玩笑的道。
恩恩,吴大同狠狠了几下头,他心中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望着吴大同离去的背影,刘俊也是露出笑意,他保证,吴大同会做好。
事情得到解决,看了一下时间,下午,已经是吃饭的时候。示意李和和钟霖各回各家后,刘俊用最开的速度,就回到自己家,毕竟,哪里可是有两个老婆在等自己吃饭。然而,饭还没有吃到一半,钟霖的嗓音又传进刘俊耳朵。
该死,吃个饭都吃不安静,刘俊无奈的放下碗,皱起眉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还没有转身,钟霖就已经跑了进来。
“头,不好了,朝廷又他么派人来了。”
靠,真他么的阴魂不散,听到钟霖的话,刘俊一下子皱起眉头。
第145章 敢动老子纪念碑
解决好了兵工厂那边生产缓慢的问题,心情大好的刘俊就想好好的陪家人吃顿饭,然而谁会想到,这吃个饭都不清净。
本来想好好收拾一顿打扰自己吃饭的刘俊,确因为钟霖的一句话放弃了这个想法
阴魂不散的朝廷居然又派人来旅顺了。
真特么是个打不死的强。刘俊郁闷的想到。
看了一下现在还气喘如牛的钟霖,示意一边的香儿递给钟霖先解渴休息会后,刘俊三两下吃扒干净碗中的饭,将钟霖带到一边的书房,。
做到书桌下,淡淡的看了一眼已经恢复平静的钟霖:“什么时候的事情?这次他们来干嘛?”
“头,刚收到北京站电报,上面以为你嫌官,所以这次把你提为九门提督,而且派出朝廷大员来宣读圣旨。”
毒,太他么毒了,还好老子收到过后世熏陶,有着高尚的情操,要不然,老子还真的感谢你,九门提督,好大的手笔。刘俊心中淡淡想到。
九门提督,这个位置,简单,就是首都卫戍部队司令,禁军统领。
满人坐天下,对汉人特别不信任,而九门提督,可是算是皇帝的贴身保镖,所以这个位置,一直以来,都是满人在担任,毕竟,那个皇帝也不敢保证,汉人不会要了自己的命,让后恢复朱家天下。
刘俊看的出来,朝廷为了把自己弄走,是花了大价钱了。
可惜,刘俊并不想领这个情,九门提督虽然好,但是相对辽东,还是要差得多。
的确,刘俊猜的很对,当恭亲王跟慈禧提出让刘俊担任九门提督和派遣朝廷大员亲自传达圣旨表示重视的时候,
慈禧的确实很为难。
派遣朝廷大员,这个不成任何问题,面子工程而已,而九门提督,让慈禧犹豫好久,后来想想,一个九门提督能换到一个手握大军的刘俊,慈禧最终还是决定采纳恭亲王的建议。再次传出圣旨,提拔刘俊为九门提督,从一品。
“听这次来的还是个大官,你晓得是谁不?”刘俊患缓过神来,
这一,钟霖也并不清楚,毕竟北京站知道的消息,就是朝廷又一次改变命令,提拨刘俊为九门提督,至于究竟是谁,并不清楚。
刘俊了头,想了一下对钟霖道:“这次事情,还是你来安排。”
“放心吧,头。”我保证给你弄好。“钟霖呵呵笑道。
旅顺后院,刘俊正乐呵呵的看着正在吴晓燕怀里的儿子,伸手捏了一下那个白嫩的手。
哇的一声,孩子哪里受得了,一下子哭了起来。
吴晓燕白了刘俊一样,恶狠狠骂道:“滚一边去,碍手碍脚的。”
这个?刘俊脸上顿时拉下黑线,要知道,原来吴晓燕可不是这样的,难道有了孩子的女人,都会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
算了,我还是去睡觉的好,省得挨骂,刘俊自我安慰,然后老实巴交的跑回自己的房间。
也不知道啥时候,刘俊感觉有人在推自己,睁开眼睛一看,居然是自己的老婆李茂莲。
一见是李茂莲,刘俊呵呵一笑,温柔的问道:“咋了。”
“钟霖找你。”温柔如水的回答。
钟霖,刘俊一下子皱起眉头。
钟霖不是今天在前面和朝廷来的人打交道,怎么会有时间来找我。刘俊想到这里,一下子掀开被子,穿上鞋子,然后在李茂莲的陪同下,来到大厅,一到大厅,刘俊就见到钟霖在哪里来回走动,脸上更是一脸焦急。
奇怪,这是出什么事情了,刘俊想到这里,连忙上前两步:“钟霖,出什么事情了?”
正在大厅来回走动的钟霖一见到刘俊,忙走了过去,大声的道:“头,他么的朝廷的人太可恨了。”
“咋了。“刘俊一下子疑惑的歪起脑袋。他就不明白,今天朝廷来的人刚来,会怎么可恨。”
“头,朝廷来的人把你下令要打碎我们的纪念碑,现在正在那里砸呢,而且还我们这是在蓄谋造反。”
纪念碑,是刘俊根据在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旅顺百姓在这次战争中所做的贡献,特意下令吴大同买了一块地,然后用砖石修建的一桌高达十二米的纪念碑,上面的字,是刘俊出,他老丈人的手笔,上面写的是,旅顺百姓万岁,大清帝国百姓万岁。
砰的一声,刘俊猛的一拳砸在桌子上,鲜血一下子流出,染红了桌子上那洁白的白布。
旁边的李茂莲一声惊呼,赶紧掏出手帕就要上去提刘俊包扎。
刘俊摆摆,示意没有事情,然后冷冷的站了起来,看了一下钟霖:“调集卫兵,给老子走,老子今天不管什么鸟朝廷,敢打老子纪念碑,老子弄死他。”
气呼呼的走了出去,刘俊骑上马,然后就向旅顺阵亡将士纪念碑跑去。
远远的还没有到达纪念碑,刘俊就听到那边传来咚咚咚铁器砸在砖石上的声音。税后就是一些围观百姓在哪里愤怒的辱骂和哭泣。
他么的,刘俊动了杀心。
这个地方,他是动了大心思的,这次战争,旅顺百姓大部分年轻人当兵,战死沙场的人就五六千,这造成旅顺十个家庭,起码有三家就有人人死在战场上。
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后世永远记得这些当初在后面默默支持自己的百姓,为了让百姓知道,政府没有忘记他们的贡献。然而现在,居然有人敢动这个地方。
“大帅来了,大帅来了。“一个最边缘大概年纪在五十来岁的老人听到后面传来马蹄声,扭过头一看是刘俊,
哗的一声,这些人一下子跪了下来,看着刘俊哭诉到:“大帅,他们要退到我们的纪念碑,大帅你要为我们做主啊。”
凄凉的哭泣一下子让刘俊真真发酸,一下子跳下马,刘俊忙上前扶起一个七十来岁,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大娘,这个人他认识,当初,她把自己两个儿子送到旅顺军,可是,没有想到,两个儿子,一个在攻打营口的时候,被炮弹炸死,另外一个,却在大连战役中,在攻城的时候,被子弹击中脑袋,当场身亡。
两个儿子死后,她儿媳妇因为性子烈,硬是得到老公死的消息后,上吊自杀,现在这老大娘家,就剩下一个三岁的孙子和她。刘俊当时下令,这个家庭的一切开支,右旅顺县衙支付。
“大帅,大帅,你可的跟我们做主啊,每一天,我都会来这里看看,我能子啊这里看到我的儿子,可是今天他们要毁掉它啊。”老大娘满脸泪痕。
“大娘,你放心,你放心,有我在,没有谁敢推翻它。”安慰这个老大娘几声后,刘俊示意后边的人上来扶住老大娘后,然后整理了一下衣服。
示意大伙起来后,刘俊眼露凶光的往前走去。
见到刘俊走来,前面的百姓自觉让开一条道路。
来到跟前,刘俊就看到十几个身穿黄色衣服的士兵正挥动手中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锤子,正一锤一催的敲击着纪念碑。那老头,有些面熟,但是却一下子想不起来
轰的一声响,纪念碑因为长时间的受到撞击,居然被敲下一大块石头。
草泥马,刘俊一声怒吼,然后指了一下那些正在敲打纪念碑的清军。冷冷的看了一下钟霖:“还他么站着干嘛,给老子抓起来。”
钟霖本来就已经满脸怒火,一听到刘俊的命令,一下子掏出手枪,跑了上去:“谁他么的在打老子蹦了他么的。”
这一下子,让所有人一下子愣神,看着那黑乎乎的枪口,在看了一下正站在后边的那个老头。
“砸。”老头好像并没有被钟霖的威胁吓到,而是淡定的下达了命令。
我草泥马,正在一边的刘俊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难怪他觉得这个老头有些眼熟,原来是他。
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再次燃烧到了极限。
第146章 打了就打了
乌云盖了下来,刚才还阳光明媚的旅顺一下子凉爽起来。
钟霖敢掏枪,是因为气愤,这个纪念碑的意义,他知道,旅顺百姓,甚至整个旅顺军都知道,这是头为了纪念旅顺百姓建立的。
今天早上,他就和吴大同一起在城外接到了前来传达圣旨的朝廷大臣,一路都hi好。
朝廷大臣要到达司令部,必须就要走过旅顺中街,而那里,一个二十米的空地上,就树立着纪念碑。
那个大臣一下子看到纪念碑上写的字后,脸色一下子怒气冲天,然后就问了一下情况后,不分青红皂白的让随行来的大内侍卫开始去找来锤子砸,扔凭钟霖和吴大同如何阻止,都是好动摇不了这老顽固的决心。
钟霖一见没有办法,就让吴大同在这里等,他赶紧回去叫刘俊。让刘俊来处理。
有了刘俊撑腰,钟霖当即掏枪,对准这些还在砸的士兵。
谁知道他没有想到还真他么不怕死的,居然在枪口的威胁下,那个老头还让砸。
这一下子让钟霖犯难了,毕竟这在怎么,也是禁军。
“翁同龢,我草你祖宗。”一声怒吼,顿时一下子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
钟霖更是扭过头,一脸惊讶的看着刘俊,他不知道刘俊为啥会发出这么一声带着寒意,愤怒的声音。
刘俊真的愤怒了,现在他紧紧握紧拳头,脸上青筋暴露。
他听出来了,这个人不是谁,正是当初在北京,自己谎报战功的翁同龢。
难怪他刚才来的时候看到那个牛逼样的老头站在那里背起双手冷漠的看着纪念碑的人那么眼熟。
自己谎报战功,这个可以理解,签署卖国条约,这个也可以理解,但是,今天动了这纪念碑,刘俊没有办法理解。
那群士兵同样被这冷冷的声音惊呆,一下子愣神,举起手中的锤子,硬是没有在砸下去。
一听刘俊当场提出自己的姓名,一礼貌都没有,翁同龢的气愤可想而知,他不敢对刘俊怎么样,但是却能指挥的动这些禁军。
“还他么站着干什么,快砸。”一声苍老的怒吼,吓的这些士兵再次挥动手中的锤子。
砰的一声枪响。所以人都吓了一跳,一下胆子的感觉闭上自己的眼睛。
“谁他么在砸一下,老子要他的命。”刘俊脸上青筋暴露瞪大眼睛,扬起手中的枪,大声吼道。
反了反了,翁同龢气的直跺脚。颤抖的指了一下不远处正扬起手上枪支的刘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语气,翁同龢居然一下子跑到刘俊面前,大声呵斥到:“刘俊,你。你想造反嘛。”
刘俊冷眼看了一眼面前脸红耳赤的翁同龢,没有话,只是底下了头。
翁同龢以为刘俊怕了,他心中的书生豪气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翁同龢两代帝师,忠君爱国如果他敢第二,就没有谁敢第一,这万岁二字,普天之下,只有皇上能用,他没有想到,刘俊居然在用,而且还是用在贱民身上,这如何让他咽下这口气。
深吸一口气,翁同龢再次指着刘俊:“大胆刘俊,你知不知道,万岁二字,只能皇上用,你又几个脑袋砍,老夫要上表朝廷,治你个大不敬罪。”
“凭什么。”刘俊眯起眼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