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行三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我就说这么多,你照做就行,到了并州,郭嘉他们会给你个满意的答复。有疑问,你现在也得给我留着,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帮我把这些书籍安全的运送回去,明白吗?”
赵云两人见公孙续说的这么严肃,当下都表示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情,尤其是太史慈,他深感公孙续对他的信任,不然,像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是要交给赵云去做的。
太史慈当即就回道:“主公放心,我在,书籍就会全部在,我若不在,书籍也还会全部在,这天下,谁也别想从我手上将这些书籍弄走。”
公孙续点点回道:“其实也是我太小心了,要不然你跟云长其实都是可以不去的。只是,这件事情,的的确确是不能出一丁点意外。要不然,我们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不想中华民族的文化就这样毁在我眼前。”
说完,公孙续转过头继续看着悬挂在屏风上的地图,他心里默念道:“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精髓,现在大部分都在我手上了,若是真出了一点意外,后人就再也见不到这些宝藏了。苍天啊,你可一定要保佑我把这些东西运回幽州啊。
印刷机已经研制了将近四年了,虽然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但是我不急,哪怕是我死后才研制出来都没有问题。关键是这些书籍都能全部保存下来、、、、、、”
公孙续这边的事情交代好以后,赵云两人就下去巡视大营去了,公孙续在研究了会地图后也休息了。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明天,还会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处理。
第二天,公孙续一早起来后照例是跑步,然后是练武,两个时辰后,正在练骑射的公孙续被赵云拦了下来,原来,袁绍已经向众人发出邀请,这次,说是要召集诸侯要论功行赏。
公孙续跳下战马,然后将滑轮弓扔给一旁的亲兵,他看着赵云,然后笑道:“你相信他是要论功行赏?”
“呵呵,属下岂敢妄自猜测。”赵云也笑道:“不过,论功行赏肯定是必须的,不然,谁来确定他自己的名望跟功劳呢?”
公孙续听了也点点头回道:“不错,不过是要为自己争取点名望罢了,哪还有点盟主的样子,也罢,我们都过去看看,听说曹操已经跟他闹翻了,我们就去看看,袁绍一个人怎么唱这个独角戏。”
两人在汇合了公孙瓒这边后就向袁绍的大营出发了,张飞还是被公孙续留下负责收集书籍的事情。不得不说,张飞这人办起事情来很细心,确实靠谱,找这个速度下去,整个洛阳都会被他掘地三尺的。
公孙续这边刚到袁绍的大营,正好就碰见了营门口正在聊天的孙坚和曹操,两人似乎在交谈些什么。公孙续一眼就看到了孙策,不过,孙策似乎在躲着他,眼神也躲躲闪闪的。
公孙瓒上前跟两人打招呼,然后问道:“二位怎么在此耽搁,怎么不进去啊。”
曹操听了笑道:“没什么,呵呵,伯珪来了正好,我们一起进去吧。”说完,众人就一起进去了。
第143章:盟军解散2
刚进营门,公孙续就走到孙策身边问道:“二弟这是怎么了,怎么躲着我啊,难不成是有什么秘密没有告诉我啊,该不会是又从我军中偷了战马吧,呵呵。”
孙策听了脸色更加难看,这时孙坚却抢先回道:“呵呵,骠骑将军这是哪里话,可能是我决定要回去了,策儿心里舍不得吧,这孩子,太重情义,恐怕是舍不得骠骑将军你这个大哥啊。”
公孙续听了脸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他内心却有其他想法了:“现在这么急着回去,看来,玉玺确实是到手了,孙策虽然聪明,但终究还是个孩子,应该是觉得欺骗了我所以心中才会觉得有愧。唉,玉玺啊玉玺,你还真是到了孙坚手中啊,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啊,孙坚,我也帮不了你啦。”
就在公孙续一个人想一个人的时候,众人已经到了袁绍的大帐附近,大帐里吵闹声一片,似乎很热闹。
公孙续等人一进去,立马发现所有人都来齐了,今天所有人都来的很积极啊,原来,袁绍正在和众人讨论功劳的事情。
看见公孙瓒,曹操这几人都来了,袁绍当即就大笑道:“好了,诸位,现在人都来齐了,我们这论功行赏的大会也该开始了,各位请就座。”
众人依次就座后,郭图却发言道:“盟主,这论功行赏的话,是否应该让众人将抢来或是捡来的战利品拿上来分享一点啊,怎么说,这也应该是见者有份啊。”
公孙瓒听了拿起眼前的酒杯笑道:“这位先生,你说的可是我幽州军的战利品嘛,若是想要的话,可跟我们到我营寨中去取,或者跟我儿公孙续要,没有必要在这麻烦盟主啊。”
郭图听了连忙赔笑道:“州牧大人开玩笑了,幽州军的战利品都是一刀一枪拼来的,我们又怎么能要呢?再者说了,只要是凭真实力真功夫得来了,别人就不该要,我说的,乃是指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啊。”
众人听了都议论纷纷,很多人都不明白郭图是什么意思。但是,这时候,孙坚脸色却有点不正常了。
这时候,孙坚站起来向袁绍说道:“盟主,这次会盟,我麾下将士损伤惨重,很多士兵都要回去调养,而且,我本人这几天也生病了,也该回老家调养调养了。”
说完,孙坚咳嗽两声,好似真的是身体有恙一般。
但是,袁绍听了却没有批准的意思,他盯着孙坚,然后笑道:孙将军确实是生病了啊,而且还病的不轻啊。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孙将军生的恐怕还是玉玺病吧。
孙坚,你好的大的胆,到现在还敢隐瞒不成。”
袁绍这么一吼,众人立马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
尤其是孙坚,他明白自己获得玉玺的事情可能是被袁绍知道了,但是,现在和情况,不管怎么说也不能承认啊。
反正是破罐子破摔,只要孙坚不承认,袁绍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孙坚也不甘示弱的盯着袁绍回道:“盟主这是何意?我孙坚及麾下将军浴血疆场,全是为国为名。到现在,我就想让我麾下将士能有个善终而已,从头到尾,我可没有跟盟主你争过一点功劳吧。
盟主何必如此步步紧逼,我孙坚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提出就是,反正大家都在,正好都可以评评理。难不成就以为我违抗了盟主的命令去追击董卓,所以盟主就要给我定这么个罪名不成。”
听到孙坚这么狡辩,袁绍也一下子气疯了:“好,好啊你,好你个孙坚,到现在还这么嘴硬,难道非得要我把你捡到玉玺的事情说出来不成,孙坚你究竟是何居心,自己获得了玉玺,就要私藏不成。”
众人这下子算是热闹了,袁绍这么一说,直接接像点燃了火药桶一般,帐中众人都炸开锅了。、
但是,这时候,孙坚却明白,袁绍肯定是拿不出什么证据,所以,只要他矢口否认,袁绍就不能怎么样,若是自己承认了,恐怕在场众人有不少人都不会放过自己。
看着众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盯着自己,孙坚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哈,袁绍啊袁绍,我孙坚不过是抢了你的风头,然后又违抗了你不准追击董卓的命令而已,是不是看我兵力少就觉得我好欺负,哈哈哈,袁本初,你也就这点胆吗?
我孙文台敢对天发誓,若是我私藏玉玺的话,我必将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这总可以了吧,袁本初,我劝你做人收敛点,想给我安罪名,拿出点证据来啊。”
袁绍眯起眼睛盯着孙坚,这时候,看着孙坚还是这么狡辩,袁绍都恨不得直接就上来掐死他。
“好,孙文台,你要证据是吧。我就给你证据,让你心服口服的将玉玺交出来。”袁绍说完又对身后一名亲兵打扮的人说道:“胡亮,你过来,你告诉大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么亲兵上前摘下帽子后,孙坚一眼就认出这人是自己的一个手下,当日得到玉玺的时候,这人也在场。
这时,孙坚心里明白,绝对不能让这人把话说出口。
当即,孙坚立马拔刀出鞘朝这人看去,口中更是怒吼道:“好你哥叛徒,上次行刺我不成,现在又到盟主那里诬陷我,看我今日不斩杀了你。”
说时迟,那时快,袁绍也立马拔剑出鞘正好就当初了孙坚。不过,袁绍又怎么会是孙坚的对手,只不过他是盟主,孙坚是不能伤害他的,否则,孙坚还真可能走不出这个大帐。
看着孙坚还有杀人的意思,袁绍怒道:“够了,孙文台,还想自我面前杀人吗?这人是你的部下把,他当初就看到你捡到了玉玺,你还想杀人灭口不成。
也罢,今日只要你交出玉玺,我可以不与你计较,但是,今日你若是还是这么胡搅蛮缠的话,休怪我无情了。”
孙坚听了不仅不罢手,反而怒笑道:“好你个袁本初,找了这么个人就想诬陷我。
哈哈,你也太小瞧我孙坚了。此人因为强奸民女,被我处以重罚,当初要不是别人求情,我已经将他给砍头了。
本来,看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我就放过了他,我也以为他会改过自新,谁知道此人人面兽心,竟然在战场上偷袭我,我这病,就是因为他而落下的。
今日看见他正好,我正好为民除害,你休要拦着我,否则,别怪我孙坚翻脸不认人。”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其余诸侯又立马上前劝架。
有的全孙坚交出玉玺就没事,大家息事宁人,有的劝袁绍查清楚再说,不要冤枉了好人,再怎么说,孙坚这种毒誓都发了,他肯定是没有拿玉玺。
但是,有三批人却没有参与劝架,这第一,就是曹操,第二,就是袁术,至于第三嘛,当然就是公孙父子。
看着袁绍跟孙坚还在大眼瞪小眼,曹操只得提高嗓门吼道:“盟主,你若是真的只有这么个人证恐怕也不行吧,孙坚将军可是有功于国,怎么说也不能轻易定罪,要是盟主有其他证据不妨拿出来。”
众人也都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时,袁术的心里却闪过好多想法。
如果孙坚真的得到了玉玺那孙坚就不能拿出来。因为孙坚是他的部下,而且还在他的地盘上混,所以,只要孙坚将玉玺带回去的话,袁术就有办法将玉玺弄到手。
若是孙坚现在将玉玺拿出来的话,袁术知道,他时肯定没有份的,搞不好还会被人诬陷跟孙坚同谋,倒时候,所有的好处就都是袁绍的了,跟他袁术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孙坚没有拿玉玺,那袁绍现在就纯粹是在欺负人了,打狗还要看主人。孙坚是袁术的部下,要是真就这么吃亏了,袁术的脸又该往哪放。
于是,袁术也冷笑道:“是啊,盟主,你该不会就想用这么个士兵给我这部下定罪吧。
要是孙坚真的私藏了玉玺,我第一个出兵将他斩杀,但是,若是他没有拿玉玺反而遭到你的诬陷的话,我淮南军也不是吃干饭的,再怎么说,孙坚也是有大功劳的,盟主不该怎么轻易给他定罪,这也太草率了吧。”
袁术这么一说,基本上就是站在了孙坚这一边,这时,袁绍的脸色就难看了,他还真拿不出什么证据,要不然也不会等到现在来这么一出啊。
众人都在僵持,唯有幽州军还在冷眼旁观,这时,孙策转头看着公孙续,他希望公孙续能帮忙说上几句话。
公孙续自然看到了孙策求救的眼神,但是,从这眼神中,公孙续还是发现了一丝愧疚的意思。
目前这情况,袁绍也确实坚持不下去了,公孙瓒在被公孙续推了一下后也提高嗓门问道:“盟主就拿出点更能说服人的证据吧,我幽州军可以主持这个公道。”
听公孙瓒这么一说,袁绍知道自己是没戏了。于是,袁绍冷哼一声放下宝剑。
孙坚也放下佩刀然后骂道:“自会盟以来,我和我麾下儿郎一直拼杀在最前线,到头来竟然换来这么个罪名。哈哈哈哈哈,这会盟,不来也罢。眼看董卓逃走却不追击,只知道诬陷自己人。
哼,诸位,我先走了,这里,我是呆不下去了。”
说完,孙坚就带人离开了大帐,看来,他是要率军回去了。
第144章:各自结仇1
眼看孙坚就这么走出大帐,众人谁也没有上前阻拦。袁绍倒是想阻拦来着,但是,现在这个情况,谁会站在他这边,谁又会帮助他呢?
原本最支持他的曹操,现在也变得对他不理不睬,更别说帮他去得罪孙坚。至于其他人,站在袁绍这边的说话基本都没有分量,所以,袁绍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到手的玉玺就这么跑掉。
幽州军这边虽然没有明摆着站在孙坚这边,但是,连实力强横的幽州军都没有说拦下孙坚,其他人更不会出这个风头。
其实,这件事情看起来很简单,暗地里,众人又是各有各自的心思。
袁术不想自己大哥就这么轻易得到玉玺,所以他才会阻拦袁绍,只要孙坚回了江东,玉玺多半是他的。
而曹操呢,在经历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后,他也看清了袁绍的嘴脸,现在的袁绍,家大业大,名声又极好,如果这时候让袁绍得到玉玺的话,那就真是如虎添翼。所以,曹操也不愿看到玉玺落在袁绍手上。
更重要的是,只要玉玺不在袁绍手上,曹操相信,他就有机会将玉玺弄到手。
而公孙父子这边,他们一来不想看到袁绍壮大,而来又不想得罪孙坚,不管怎么说,孙坚的势力还是很弱小,就算有了玉玺也无济于事,最多也就是偏安一隅。
所以,倒不如现在卖孙坚一个人情,孙坚的领地跟幽州并州这边完全不搭边,两军暂时是不会有任何矛盾和冲突,反观袁绍就不一样了,袁绍现在正想将势力渗透到冀州,这就会跟幽州,并州接壤,利益冲突在所难免。
孙坚走了后,大帐里一下子冷清下来,刚刚那场闹剧已经将众人的性质搅和的半点不剩。尤其是袁绍。
自会盟以来,袁绍一直扮演着高高在上的盟主的角色,受众诸侯尊敬,万人敬仰。虽然这中间有那么几次,他的风头被公孙续和幽州军给盖了过去,但好在公孙续做事还有分寸,至少会顾及到不把事情做绝。
可是,孙坚这就不一样了。孙坚直接将摆明了要跟袁绍对着干,就算没有袁绍的允许,他也要撤军。袁绍的威信,直接就没有了,现在,要是袁绍发布个命令,也不知道会有几个人遵从。
眼看众人都不再说话,这时候,袁绍准备说几句话来缓和一下气氛,毕竟只有孙坚一个人走了,倒是还没有完全影响到大局。只要接下来的人听命令,袁绍就可以继续当他威风的盟主。
袁绍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孙坚这贼子,不听号令,自视甚高,今日竟然私自退兵,完全不顾及讨董大业还没有完成。此人妄称忠良,我们不必在意,少了他孙坚一人,这讨董大业还是要继续。诸位觉得如何?”
眼看其他人不敢回话,这时候,公孙续站起来对袁绍行礼道:“启禀盟主,自会盟以来,我幽州将士一直厮杀在最前线,将士们忠心为国,都舍生忘死与敌军厮杀。
现今,我幽州军战损率极大,不少将士都已经受伤却没有得到妥善治疗。战马的损耗率也极高,纵使如此,我军也还是要继续跟董卓死磕到底。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能保持我军的战斗力,我想将受伤的将士先遣送回并州,其他没有受伤的将士将留下来,我父子二人也会继续在这听从盟主号令。
但是,战死者和受伤者,我一定要将他们先遣送回去,这是我幽州军一向的习俗,恳请盟主允许。”
说完,公孙续就弯腰在行了一礼。这姿态,已经放的是相当的低了,如果袁绍不答应的话,恐怕公孙父子二人拍拍屁股说要走人的话,也没有谁敢说要阻拦一下。
袁绍自然明白,公孙续这明面上是请求,实际上确只是跟袁绍说一下,这还是公孙续顾及到了袁绍的面子。面对如此谦卑的公孙续,袁绍自然是很配合。
虽然内心还是有点不情愿,但袁绍还是很配合的回道:“幽州将士忠贞为国,战死者和受伤者理应得到妥善安排,骠骑将军这个请求并不为过,我同意了,具体事情,骠骑将军自行安排就是,若是粮草不足的话,直接去后将军那里提取就是。
务必要保证每个士兵都得到妥善安排,不能让天下人觉得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不得善终。”
公孙续再次行礼领命,果然不出公孙续所料,现在这情况,袁绍是能拉拢谁就尽量拉拢谁,尤其是几个重量级的诸侯,袁绍也学乖了,不会轻易去得罪谁了。
公孙续的事情解决后,曹操也上前提了一下相似的意见,他也要将战死者送回家乡,当然,其余人马,曹操还是会留下来的。
昨天曹操虽然说了了气话要离开,但是现在这情况,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除非曹操是准备像孙坚那样直接跟袁绍闹翻,但就目前这个情况,似乎没有必要,所以,曹操也就只能要求到这个地步了。
公孙续和曹操这两个大佬发话后,其余人没有谁再闹什么意见。孙坚走了其实对其他人倒是件好事,至少,孙坚在洛阳城内的地盘算是空了出来,其他诸侯有机会进来插上一脚,捞点好处。
众人的事情商议过后,袁绍照例庆功一番,同时,为了拉拢公孙续和曹操,袁绍自然是要对二人大加封赏的,不过,袁绍给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是些空头衔。
比如公孙续,现在已经成了骠骑大将军,仅仅是加了个大字而已,其他什么粮草,黄金之类的奖赏,袁绍没有给出一丁点,至于曹操,也升官了,实质性的东西,恐怕得自己去抢才行。
这边的事情忙完后,众人饮酒到半夜后方才散去,曹操也学乖了,压根就不提继续讨伐董卓的事情,而公孙续,自然也没有将自己在并州的安排说出来,这里的人,也还没有谁知道刘辩已经被救下的事情。
众人散去后,公孙续第一时间找到太史慈要他准备拔营回并州,太史慈立马忙碌起来。
第二天清晨,其他诸侯还在自己的营帐内睡觉的时候,公孙续已经早早起床,他带着赵云张飞等将来到军营中。
太史慈已经集结好了兵力准备出发,他们都在等公孙续做最后的安排。
公孙续来到众人面前,他看了看太史慈跟关羽后说道:”云长,子义,这次得委屈你们了,押送这批书籍回去可是件苦差事,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满足你们在粮草和军械方面的要求,至于兵力,连同受伤战死者在内,我也只能给你们一万。
但是,作为主公,我要求你们必须将这些书籍安全送到正方手上,当然,我这么说其实是将事情严重化了,这些书籍,说白了根本不值钱,没有谁会为这个跑来跟我幽州军结仇。
可是,除了**,你们还得防止天灾,我已经传来幽州那边修建藏书阁,恐怕得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行,所以,这批书籍会暂时停放在并州,等我把这边的事情解决后我会回并州跟你们回合。”
关羽,太史慈直接跪下领命道:“末将本该追随在主公身边保护主公的安全,但是,现在,末将等已经接受了主公的命令,如果连这等差事都不能完成的话,末将等就是辜负了主公的栽培。
请主公放心,这些书籍,都会完整的运送到并州,就算正方不拍民夫来帮忙,我等也会将书籍运到并州。”
公孙续听了点点头,然后笑道:“有你二人在,我自然是会放心的,当然,我也明白,你们恐怕到现在都还没有明白我为何会浪费这么大的人力财力来保护这些书籍。
甚至,为了能收集到更多的书籍,我军前段时间好不容易用战马换来的粮草都耗费掉了将近三层,我知道,你们现在心中都有疑惑,但是,请你们相信我,最多五年,你们就会知道,我们得到的,将会是今天所付出的千万倍。”
“末将自当领命,绝不质疑主公。”一万多将士以及所有将校和将军都跪下对公孙续回礼道。
一个时辰后,公孙续将关于太史慈的不对送出了二十里外后就率军回来了。他不能离开得太远,毕竟袁绍还在盯着幽州军这边,尤其是现在,幽州军只剩下五千骑兵。
看着被搬空的大营,公孙叹了口气,然后问赵云道:“信,送出去了吗?”
赵云点点头回道:“我已经派十名亲兵暗自混在云长的这支部队中,我相信,只要他们快马加鞭的话,还是能追上孙坚将军他们的,至于他们听不听劝,那我就无能为力了。”
公孙续点点头笑道:“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其余的,听天由命吧。”
另外一边,袁绍大帐内,袁绍询问跪在下面的高览道:”如何?公孙续他们可有什么小动作。”
高览回道:“末将亲自乔装打扮跟出了二十里,然后又跟着骠骑大将军回来,他们没有什么别的动作。”
袁绍听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第145章:各自结仇2
高览跪在下面不敢乱动,因为袁绍还没有叫他起来,自从昨天孙坚惹怒了袁绍就拍拍屁股走人后,袁绍就变得异常暴怒,如果谁做了点让袁绍觉得不顺心的事情,袁绍立马拔剑杀人。。。
所以,就算是袁绍麾下第一号大将的高览,这时候也不敢乱来。
沉默许久后,袁绍终于说道:“好了,你起来吧,在我面前不必如此,我又不会对你怎么样。”
高览站起来站在一边不说话,他知道,袁绍肯定还在等谁。
果然,没过一会,郭图没有经过禀报就直接走进来对袁绍说道:“主公,事情已经办妥了,孙坚这贼子必定不能安全回来江东,荆州刘表肯定不会允许他将玉玺带回去。”
袁绍这才站起来笑道:“哈哈哈哈,好,孙坚,你以为离开了就安然无恙了吗?哼,我在你回去的路上给你安排了份大餐,我就不信你能安然回去。
这一次,我就要你的命。”
郭图听了也笑道:“主公放心,这次,就算孙坚不死也会丢半条命,他的那些部下本就疲惫不堪,刘表以逸待劳,肯定会打孙坚一个措手不及,以前是他跟幽州军走的很近,我们才没有下手,现在,孙坚已经是违抗了盟主的命令私自撤退,就算我们对他下手,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袁绍听了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这就对了,孙坚,必须死,你派细作前往荆州,一定要将玉玺的消息给我带回来,玉玺,只能是我的。孙坚有什么资格拥有。
还有,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让我那弟弟知道了,否则,他会抢先下手。”
郭图领命后下去办事了,留下高览跟袁绍在帐内不说话。高览虽然是袁绍的部将,但是,这时候,他内心也对孙坚有点小同情了,不得不说,袁绍的手段确实不怎么光明正大,孙坚这次,确实是被算计了。
袁绍这边的事情正在进行中,另外一边,诸侯其他部队中,也很不太平。
有句话叫作:吃饱了没事干。那到底干啥呢?多半就得惹是生非啊。
刚开始会盟的时候,大家都还知道有个共同的敌人是董卓,那时候,就算有矛盾,至少也不会摆到明面上来,都会忍着。
但是,现在,董卓已经退走了,主要矛盾已经不存在了,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的摆上明面了。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诸侯之间的粮草问题,现在董卓已经退兵,各个诸侯自然不再愿意把粮草交到袁术那里让他同意发放,谁都有私心,袁术也是如此,他也不知从这个肥差中获利多少了。
粮草既然不再统一发放,那肯定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了。本来这也是自己后方运来的粮草,谁多谁少也怪不得别人,但是,有时候,某些人一旦穷疯了,自然是要想些歪点子的。
兖州太守刘岱自认为自己是皇亲国戚,完全没有将一般的势力代表放在眼中,除了袁绍,公孙续这样的实力派外,其他人在他眼中确实不值一提。
但是,兖州乃是四战之地,也不怎么产粮,刘岱又不擅于内政,压根也就是半个废材。他只知道直接向别人要,哪会自己去搞生产。
自会盟以来,他的粮草也多半是向别人要来的。就在公孙续派太史慈回并州后的第二天,刘岱的粮草又出现短缺的情况,以前,他还可以直接去找袁术申请,但是,现在,袁术也给不了他粮草了。
迫于无奈,他就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推故不给,刘岱没有借到粮食,心里觉得乔瑁这是瞧不起自己,于是就起了杀心。但是,现在袁绍和公孙续等这几个大佬还在,也还轮不到他放肆。
刘岱东拼西凑搞了点粮草后,就开始策划怎么报复乔瑁了,只要有机会,他就来次黑手。
其他人那里也好不到哪去,整个盟军大营都是暗流涌动,只是,身为盟主的袁绍,他在这时候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反而致力于如何报复孙坚好夺回玉玺,不得不说,这是盟军的悲哀。
对历史走向多少有点了解的公孙续自然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他得知刘岱借粮不成功后,他就明白,盟军,快要散了。
这天晚上,他分别向袁术,陶谦,孔融三人发出邀请函,请他们来府中一聚。
由于幽州军这边兵力较少,所以他们已经全部驻扎在洛阳城中,而袁术他们也各自率领一万人驻扎在城中,所以,他们住的地方,其实是以前那些世家大族的府衙。
公孙续这么做,自然是跟自己父亲公孙瓒通过气的,公孙瓒也看出盟军已经坚持不了多久,所以,他也有意思请这几个关系特别好的来喝次酒,权且当作告别。
傍晚,袁术等人相继来到幽州军这边的驻地,他们来到公孙父子所在的府衙后,就发现酒菜已经摆上桌子了。
袁术只带了纪灵一人,孔融身边也跟着武安国这员大将,而陶谦身边,却是刘备这家伙,刘备虽然已经答应去北海,但是,他也没有放过机会跟陶谦打好关系。
众人坐下后,公孙续先站起来举着酒杯对众人说道:“在座的都是我的叔伯小侄今天请诸位来,一,是为了庆贺我们同心协力打败了董卓,二,则是为了纪念我们这段时间的交情,都是一个战场上滚爬过的,我相信,没有什么交情能比得上这个了。”
“好,说得好。”袁术听了哈哈大笑道:“续儿快人快语,深得我心。我袁术也相信,都是一个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战友,没有什么交情能比得上这个了,诸位,为了这段时间我们在一起并肩作战,干杯。”
其余人也都举起酒杯相互致敬,然后都一饮而尽。
第一杯酒下肚后,袁术的话匣子就敞开了。
他拿起酒壶给自己加满酒后笑道:“如此美酒,以后恐怕是再难喝到了,你说是不是啊,续儿。唉,可惜啊。”
公孙续听了眉头微微邹了一下,袁术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他已经知道公孙父子两人的酒宴是离别酒。好一个袁术,一下子就看出了公孙父子的心思,看来,他这段时间也没有少留意盟军大营中的情况啊。
世家大族教导出来的优秀子弟没有几个是简单的,袁绍,袁术,曹操等人都是名声在外,但是,他们自身的才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