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行三国-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云等人相互看了看,然后都摇摇头,眼看谁都不说话,赵云只得站起来说道:“主公,董卓撤军,盟军眼看就要瓦解,但是洛阳百姓恐怕就会深陷苦海之中,我等本是为救天下百姓而战,可是,不曾想,我等竟然成了将百姓推向苦海的帮凶。”

说完,众人都摇着头,公孙续听了之后笑得更大声了。

看着众人不解的模样,公孙续笑骂道:“怎么?若是董卓真的撤军,你们以为我会坐以待毙不成?”

“嗯?”众人都转头看着公孙续,他们从公孙续的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

公孙续当下也不再隐瞒,而是继续说道:“早在出兵前,我就令黄忠和颜良他们调动兵马,想来,他们应该已经集结在并州境内,若是到时候董卓撤军,而袁绍这边又分崩瓦解的话,我们幽州军正好可以全力对抗董卓。”

众人仿佛一下子听到了什么天大的好消息,张飞更是忍不住问道:“那,主公的意思是?”

“其实,董卓要是不撤军的话,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他。”公孙续笑道:“但是,一旦他离开洛阳,同时又挟裹百姓的话,我们正好可以出手截断他的部队,并想办法救下洛阳百姓。

不过,董卓必定是不会束手待毙的,我们想虎口夺食,恐怕还得有一番苦战,恐怕到时候我们跟其他诸侯的关系也很难处理好,尤其是袁绍,他现在可是盟主。”

贾诩听了笑道:“主公心中必定是已经有了计较,不如说出来让大家听听,我等正好也可以参考参考啊。”

“哈哈哈哈,你这个老狐狸。”公孙续笑骂道:“这等费脑筋的事情本来应该是你来做的,你倒好,竟然直接就推到我头上来了,看来,是我对你太宽容了啊。”

贾诩脸不红,心不跳,继续听公孙续说,公孙续无奈,只得解释道:“我准备令颜良和黄忠各领一支部队埋伏在董卓迁都撤兵的路上,到时候就由他们想办法救下洛阳百姓,如果可以,他们说不定还能发点大财。

至于我们,则不能离开董卓的视线,我们要继续进军追击董卓,最好让董卓以为我们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麻痹董卓。等颜良他们得手后,我们也就可以趁机袭击董卓的后续部队。”

赵云等人听了后都知道公孙续已经有了全盘计划,于是所有人都跪下说道:“请主公吩咐,末将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公孙续看着众人的模样,不禁笑道:“好了,具体细节,我们一起来商议商议,董卓不是什么善茬,我们还得好好合计合计才行,不过,这一次,怎么说也得让董卓大出血才行。”

、、、、、、

第122章:迁都长安2

经过跟赵云等人商议后,公孙续决定配合董卓,暂时不去骚扰他,但是,公孙续隐约记得董卓好像会一把火把洛阳给烧掉。对于这个情况,公孙续是不容允许的。但是,公孙续目前却没有办法制止。

不管怎么说,洛阳是当今化政治中心,公孙续是在是不愿意看到这名一个城市被毁掉,中华多少文明就是这样毁在战火中的。

如果公孙续现在出手的话,董卓必定会改变计划,那样一来,全局就会乱套,公孙续也就很难从大局上掌控事态的发展。但是如果不去制止的话,公孙续心里又会很不舒服,不管怎么说,洛阳这座城市是绝对不能毁掉的。

再三思虑过后,公孙续决定找贾诩讨论讨论,当公孙续提出自己的担忧后,贾诩只是淡淡的说道:“洛阳是洛阳,幽州是幽州,主公虽有悲天悯人之心,但是你能力有限,要是你救下洛阳,那董卓又是否会撤退呢?”

最后,贾诩看公孙续仍然不死心的模样,他只得叹口气说道:“主公啊主公,就算你夺下洛阳又如何?难道你真的以为你夺下了就是你的不成,时机还未成熟,我等的根基在幽州,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经营好并州。

洛阳必是四战之地,董卓,袁绍,曹操,谁人不愿在洛阳立足。但是洛阳是京都吗,不是谁都能占据的,没有足够的威望和势力,时机不成熟的话,即使占据洛阳也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搞不好还会成为天下的公敌。

你以为董卓甘心放弃洛阳不成,若不是关东联军逼的紧,若不是董卓抱着各个击破的策略,他又怎么可能会有迁都的心思。洛阳是个烫手的货,董卓是吃不下去,但是又不甘心吐出来,所以他肯定会想办法毁掉洛阳。

主公,天下终将是我们的,但是,这洛阳,确实是我们现在无法占有的。若是到时候主公救援及时,或许能将这个古都保存下来,若是不行,主公也不必伤感,只要我们能取得天下,洛阳,还会出现在世人眼中。”

听了贾诩一番话,公孙续顿时有种醍醐灌顶之感,他现在才算是了解到贾诩的全局观和掌控大局的能力了,不过,对于贾诩这种心肠,公孙续也不得不叹气道:“果然不愧是毒士,京都洛阳也不过是你眼中的棋子而已。看来,我还得向你学学才行啊。”

对于公孙续的评价,贾诩并没有过多的表示。他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对于别人的看法,贾诩向来不在乎。

两天后,盟军大营,袁绍的大帐内,曹操再次当着众人的面恳求袁绍出兵攻打董卓,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袁绍还是拒绝了。上次大战,曹操作为整个战局的指挥者,几乎是出尽了风头,好在袁绍始终是盟主,这才没有被曹操盖过去。

但是,纵使如此,袁绍也还是开始排挤曹操了。当初公孙续就是风头太盛盖过了袁绍,所以袁绍才选择跟公孙续这些人站在对立面,现在,一不小心又冒出了个曹操,袁绍也是不能接受。

曹操自小就认识袁绍,袁绍的心思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曹操本以为袁绍会以大局为重,至少也要先击败董卓收复洛阳之后再延缓出兵,可惜,领曹操失望的是,袁绍已经打消了攻打董卓的想法。

曹操看着帐中众人,不禁怒道:“本初,你我举兵是为了什么?当初我支持你当盟主,就是因为你答应我会全力攻打董卓,为何到了现在,你就放弃了。董卓随时都会反击,难道你就甘心吗?”

袁绍不语,只是冷冷看着曹操。今天曹操的行为已经触怒他了,若不是念在往日情分上,袁绍肯定是会发怒的。

曹操知道自己今天有点过分,当下,他也不准备再呆在这里了。曹操狠狠转过背,也不理会袁绍那阴冷的目光。

另外一座大营内,公孙续正在集结兵马,公孙瓒听到消息后马上赶过来问道:“续儿,你这是要干什么?”

“父亲,袁绍无能,他是不可能在进军攻打董卓了。我们又何必在这浪费时间。”公孙续急切的说道。

公孙瓒点点头,然后说道:“话虽如此,可是袁绍终究是盟主,这个面子是必须给他的。再者,我军不过一万五千余人,董卓随便派出几万人,都不是我们能应付的。”

公孙续听了只得回道:“父亲且莫焦急,我就率五千人去打头阵,据可靠消息,董卓已经退兵了,现在虎牢关内,守军不过三千,我先取下虎牢关,然后率骑兵追击董卓,父亲率大军在后策应,如此一来,就算我中埋伏,父亲也可及时出兵救我。”

“也罢,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阻拦你了。”公孙叹道:“只是,你这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公孙续连忙说道:“我早就派出细作打探消息,现在,洛阳内人心惶惶,董卓昨天就回到了洛阳,大部队也在今天早上全被撤走,这是我的细作亲眼所见。绝不会有假。”

“好吧,你自己要小心。”公孙瓒拍着自己儿子的肩膀说道:“你带两千白马义从在身边,有他们在,你的安全也能增加几分,若是事不可为,你当速速撤回,,每人可携带三匹战马,这样撤退起来,他们也追不上你。”

“多谢父亲,那孩儿这就去追击董卓。”公孙续说完就对身后众将一挥手,然后喊道:“云长,你统帅三千骑兵后行,我和子龙他们率两千骑兵先行一步。”说完,公孙续就纵马率人离开了。

公孙瓒看着自己儿子离开后,心里也焦急得很,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转身对身边亲兵下令道:“赶快去传信给后将军袁术,徐州刺史陶谦,北海太守孔融,就说董卓已经退走,我儿现在正率兵追击,请他们也速速整顿兵马,尽快随我出兵。”

说完,公孙瓒又转身对其他人吼道:“全军速速拔营,随时准备出发。”

一道道命令颁布下去后,公孙瓒也回营帐穿上铠甲,完全是一副出征的模样。

另外一边,公孙续率兵追到虎牢关下时,虎牢关上也没有什么人了,原本情报中说虎牢关有驻兵三千,但是,当他们得知自己被董卓抛弃后,这三千人也就没有心思继续防守了,他们早就混作一团,准备逃跑。

公孙续的到来,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们认出是骠骑将军公孙续的大旗,同时,他们又以为公孙续只是前续兵马,所以,在公孙续一番恐吓后,这三千人也开关投降了。

公孙续留下五百人接手虎牢关后,就立马率其余人马继续追击。一刻钟后,关羽率三千骑兵赶到,,然后,关羽也没有耽搁,而是立马率兵继续追赶公孙续。

很快,一个时辰后,公孙瓒会同袁术,陶谦,孔融还有一直想出兵的曹操,共九万多人马直接进驻虎牢关,然后,在一番商议后,孔融率兵留下驻守虎牢关,其余人率领军中精锐之士,都骑快马去追赶公孙续。

当袁绍得知董卓撤兵的消息时,公孙瓒他们已经出兵将近一个半时辰了。这时候的袁绍才意识到到手的功劳被别人抢走了。眼看攻下虎牢关的大功就这么落到了公孙续手里,袁绍又怎么能够甘心。

在得知洛阳也有可能被攻下时,袁绍更加坐不住了,他立即派高览率四千骑兵前往洛阳,说什么他也要分一杯羹。

另外一边,早在昨天晚上,孙坚部就趁夜攻下了汜水关,当得知董卓已经退兵后,孙坚留下一批人驻守汜水关后自己就率大军向洛阳进发了。

而洛阳方向,董卓率大军赶回后就立马下令离开洛阳,由于早在一个月前董卓就着手迁都,所以,到现在,所有的工作都进入了尾声,董卓也只是做做样子。其实大部分财物都已经上路了。

但是,为了不给盟军留下一点好处,董卓下令洛阳所有百姓,世家大族以及所有富户都得牵走,凡是反抗的都直接格杀,财产直接充公。

一时之间,董卓从虎牢关带回的骄兵悍将们活跃在洛阳的各个角落,抢劫,杀人,放火,强奸等等之类的事情在不断上演。董卓并没有制止,这时候,他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破坏洛阳,所以,对于士兵们的行为,董卓是默许的。

在留下一万人善后以后,董卓就率其他人上路了。

为了防止盟军中有人追击,董卓也不忘留下李儒安排伏兵的事情同时,迁都路上,洛阳城内被迁出的百姓们正在遭受非人的折磨,由于人数太多,整整超过一百多万百姓需要迁徙,董卓也无法监视所有人,所以,沿路有不少人逃跑。

董卓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凡是被抓住的,都被就地格杀。董卓没有过多的在意这些百姓,他很快就率着自己的三千玄甲亲兵赶到了迁徙部队的最前面,这种时候,他可不想遇到什么危险。

至于吕布,郭汜等将领,都被董卓留了下来善后。尤其是吕布,直接就负责一批财物和粮草的押运。吕布也不敢大意,也打起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123章:进驻洛阳1

公孙续在路上快马加鞭,只求能快点赶到洛阳。虽然他早就猜到董卓会迁都,但是,他没有想到董卓行动起来会这么快,本以为还会耽误了十天半个月,却不想董卓连夜就跑了。

就在公孙续离洛阳还有五十里的时候,另外一边,孙坚也率着五百骑兵快要赶到洛阳了。由于孙坚是从汜水关出发,因此跟公孙续不是一条路。

一个时辰后,孙坚和公孙续先后从洛阳的南门和东门进入,公孙续进入洛阳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皇宫,他先派人占领东门后就立马率军去卢植和蔡邕的家,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这两家都人去楼空。公孙续也没有找到自己该找的人。

不过,除了一些府库被翻过以外,其他地方倒是很整齐,看来,卢植他们走的很匆忙啊。

不过,由于董卓撤退的急,他只将卢植跟蔡邕强行带走,另外也随便将二人家的财物抢走,至于其它东西,董卓手下的士兵还没有来得及抢。

公孙续没有找到人后立马下令道:“董卓必定是早就撤退了,所有人,以十人为一队,分散在全城,遇到西凉军的游兵散勇能招降就招降,不能招降的就格杀勿论。

另外,留下两百人整理我师父和我岳父家的东西,尤其要注意书籍,这是比金银还要贵重的东西,务必要小心。还有,派出五百人,遇到世家大族的宅子就给我进去搜搜,要是有书籍之类的东西一定要想办法弄回来,宁可不要金银也不能丢了书籍。

赵云,带五百人跟我进皇宫看看,翼德留下负责城内收集书籍的事情。都明白了吗?”

“明白。”众人齐声吼道。

就在公孙续刚刚跨上战马走出没有几步的时候,就有一个传令兵赶到汇报说道:“报,将军,关羽将军率五千骑兵赶到。”

“五千?哈哈哈哈,好,我父亲还是挺关心我的啊,竟然给我增兵了。子义,你速去迎接云长,让他带三千人人到皇宫来跟我汇合,其余人都在城内负责收集书籍和剿杀西凉军余孽。”

太史慈立马率人离开,公孙续也不再耽搁,于是他就先率人快马加鞭赶往皇宫。

可是,刚走出不到五里的时候,皇宫方向就冒气一阵阵黑烟,公孙续大怒道:“不好,还是来晚了,都给我加快速度,务必要抢在皇宫被烧前将火灭掉。”

众人这下更加不体恤马力,一柱香不到,就在公孙续等人到达宫门口的时候,公孙续就听到皇宫里传来喊杀声,赵云立马率亲兵杀进去,当他看见是孙坚正率人剿杀董卓留下来放火的几百人的时候,他就大吼道:“常山赵子龙在此,我主骠骑将军已率大军杀到,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公孙续在外也听到赵云的吼声,于是立马配合吼道:“众将士,都给我杀进去,一个不留、、、、、、”

这时候,孙坚也率军怒吼着冲杀,西凉军几百人一时摸不清状况,但是看见眼前的江东兵如此凶悍,再加上外面即将杀到的幽州军,这群西凉兵也害怕了,交战不到一刻钟,这群人也就都投降了。

公孙续也来不及处置这群俘虏,他关心的是这个皇宫,于是,公孙续下令道:“尔等速速去救火,凡是救火有功者,可免一死,若是能有其它突出表现,我定有重赏,否则,杀无赦。”

不得不说公孙续的威慑力还是有的,这群西凉军更多的都是选择向公孙续投降,所以,公孙续的命令他们也愿意去执行,再加上公孙续许诺重赏,众人也一下子忙活起来。

孙坚自然也不落后,他立马率本部兵马去另外一个方向救火。很快,关羽就率人赶到,大火也很快就被控制住。

看着皇宫并没有被烧毁多少,公孙续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时候,公孙续抓住西凉军的一个校尉问道:“说,董卓有没有将宫中藏里的书籍搬走。”

“回、、、回、、、回将军,丞相走的急,只将宫中值钱的金银全部带走了,至于那些书籍,有很多兄弟进去翻了一下,但是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有带走什么。”这校尉胆战心惊的回答道。

“是吗?哈哈哈哈,好,好啊。快,带我去,如果藏书阁的书籍保存完整的话,我记你一大功。”公孙续听了兴奋的说道。

然后,公孙续转身对赵云,关羽二人说道:“留下三百人巡视宫中,其余人,都随我去整理书籍,尽快将藏书阁的书都搬走。若是人手不够就将宫外的人都调进来。”

赵云二人听了后立马率人跟着公孙续前往藏书阁,其实,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时候公孙续会这么在意书籍,除了让人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宅子中寻找书籍外,公孙续竟然还派这么多人在宫中搬运书籍。

不过,对于公孙续的命令,赵云和关羽从来不怀疑,尤其是在这么紧要关头,他们只会忠实的去执行。

很快,众人就在这校尉的带领下来到藏书阁,公孙续抢先走进去,他看到很多书籍都被丢在地上,但是,却没有多少被弄坏毁掉。弄乱的倒是有不少。

跟这么多书籍,公孙续笑道:“哈哈哈哈,上天待我不薄啊,上天待我不薄啊,快,都小心点,别把书弄坏了,也别把顺序搞乱了,这些,都是比金银还要贵重的东西。”

很多士兵在听到公孙续说这些书比金银还要贵重的时候都露出不解的神色,尤其是那些西凉兵,在他们看来,这时候更应该在皇宫中去寻找金银珠宝,虽然皇宫已经被董卓搜刮了一遍,但是肯定还有不少遗留下来的贵重物品。

不过,公孙续已经下令死命令,众人自然不会再反对,当下,几千人就在藏书阁中忙碌起来。一个多时辰后,藏书阁中的书籍也才搬运了两层不到。

这藏书阁中的书籍其实更多的是竹简,也有很多是布帛,所以搬运起来很麻烦,好在公孙这边人多,不然,还真是忙不开。

又忙了了两个时辰后,突然有传令兵跑过来说道:“报,启禀将军州牧大人派出的五千骑兵和盟主麾下高览将军以及曹操将军麾下曹仁的六千千骑兵同时赶到,张飞将军已经率我军占据城东和城北,高览将军占据城西,孙坚将军和曹仁将军的兵马各占据城南的一部分,现在各军局势有点紧张。”

公孙续皱起眉头说道:“云长,你去,告诉他们,都不要乱来,洛阳城内不适宜大军驻扎,等三方人马进城后就不要有其他军队进城了,不然洛阳会更乱,如果有其他诸侯的军队赶到的话就让他们驻扎在城外。

另外,去警告一下高览和曹仁,不可纵兵劫掠幸存下来的百姓,否则我幽州军翻脸不认人,至于西凉军余孽手上的钱财,还有那些无主之物,都可以不管,但是他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人。”

关羽眯起眼睛点点头说道:“|主公放心,云长明白。”

说完,关羽就率着自己的两百亲兵离开了。

公孙续留下赵云继续负责搬运书籍,他自己则率着三百人巡视宫中其他地方。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孙坚的三百人马和他手下的几千人马进了宫中,再加上孙坚很识趣的只占据了皇宫的一下部分,所以,皇宫中其他地方,还没有人去看过。

公孙续一边巡视一边对身边亲兵下令道:“传令给翼德,让他率三人人进驻宫中,让子义负责大营的事情,不要和其他人起冲突,宫中的书籍暂时可能搬不出去,让翼德将剩余的战马都牵来,将书籍都搬到马车上去,随时准备运走。”

说完,公孙续也觉得没有什么再吩咐了,就让亲兵去传令去了。

这时,公孙续又转身对跟在自己身边的那个西凉军校尉问道:“你对宫中了解的应该比我多吧,宫中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被劫掠过带我去看看,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部下了,明白吗?

这校尉听了,知道公孙续这下是接纳自己了,当下兴奋回道:”小人王忠,谢过将军。

宫中确实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被西凉军劫掠,那些地方本是小人准备留下来给自己兄弟们的,但是我们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不过,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应该不多,那些都是丞相点名要的,我们也不敢私藏。“

公孙续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叫王忠的校尉还识趣,立马就认清了自己的立场。这样办起事来也就更轻松了。

当下,公孙续也安抚道:”没事,金银珠宝这些东西,董卓是肯定不会留给别人的,我也不在意,你带我去看看就是了,这是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无法用金银衡量的。

算了,说了你们也不会明白,反正你只要记着,只要发现了什么让我看得上的东西,我定会有重赏,别拿那些不入眼的金银来糊弄我就是了。“

公孙续身边的亲兵还有这王忠听了都点头表示明白,他们心里清楚,这时候要是真运气好找到什么好东西,正好又是公孙续看得上眼的,那他们可就发达了,于是,除了五十个保护公孙续的亲兵以外,其余人全都去寻找宝物去了。

第124章:进驻洛阳2

很快,这个西凉军校尉就带着公孙续等人跑进了一个又一个没有被劫掠过的房子。但是,除了找到点比较贵重的物品外,公孙续并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兴奋的东西。

看着公孙续脸上一直没有啥笑容,这西凉军校尉也急了,当即就问道:“不知主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宝贝,小人也好去寻找啊,不然,按这种找法,恐怕要翻遍整个皇宫才行啊。”

公孙续白了他一眼,心中想道:“我要是知道我自己喜欢什么就好了,还需要你去找,当然是找到啥就是啥了,真是、、、、、、”

正在公孙续要回答的时候,一个亲兵跑过来说道:“主公,发现一座类似兵器库一样的仓库,里面还有不少书籍。”

“兵器库?书籍?”公孙续惊奇的问道:“走,看看去,说不定有什么好东西啊。”

当公孙续走进这座仓库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并不是什么陈列着多种犀利兵器盔甲的兵器库,相反,这里布满灰尘,似乎有很多年都没有人来打扫过。

虽然皇宫中房子很多,但是像这种这么久都没有被打扫过的房子还是相当少的,公孙续看了也觉得奇怪。按理说,这不应该是宫中值勤的太监偷懒吧,皇宫中怎么还有这么脏的地方。

公孙续看着仓库中摆列着的十几个大箱子,透过箱子上厚厚的灰尘,公孙续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这些箱子的古朴,公孙续敢断定,仅仅这些箱子,都是年代久远的文物了。

在征得公孙续同意后,刚刚汇报消息的那个亲兵走上前撬开其中一个箱子,等他打开箱子后,众人才发现,这箱子中装的不过是几柄宝剑。

众人又是一阵失望,但是,公孙续却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他发现这些宝剑明显要比现在军中的宝剑要宽阔些,似乎并不是现在军中流行的兵器。

公孙续走上前,他拿起一把剑,然后缓缓抽出来,,纵使被尘封了这么多年,当这宝剑再次出鞘时却仍然泛着幽冷的光芒,众人正要祝贺公孙续获得一把好剑的时候,公孙续却已经将剑拔出鞘,却发现这是一把断剑。

众人不免叹息,可惜了这么一把好剑啊,看着样式,绝对是削铁如泥啊。就算是幽州军中的兵器监,也无法锻造出这么好的兵器,只可惜,这好东西竟然是个废品。

不过,公孙续却没有将宝剑扔掉,他仔细看着这把宝剑,因为,他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地方。

首先,这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它在剑鞘中这么多年,却无蚀无锈,光洁如新。而且,看着这剑锋,公孙续也感觉到了这把宝剑的锋利,于是,公孙续命亲兵拿出一柄军中长刀,两人用力猛砍过后,军中长刀却被崩坏了一个大口子,而这断剑却毫发无损。

众人看到这情况后更加惊奇,因为众亲兵身上佩戴的兵器,都是幽州军中最好的一批,是幽州军中的匠作营和兵器监合力研发的最新兵器,就算是放到大汉其他军队中,那也绝对难得的佳品。

可是这么一把断剑竟然能崩坏这样的长刀,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公孙续却发现了更加让人吃惊的地方,他抚摸着剑身,越看越觉得这东西眼熟,似乎在哪见过或是听说过。

经过仔细观察过后,公孙续断定这是把青铜剑,而且这把青铜剑的内部肯定组织致密,再加上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更奇怪的是,公孙续觉得这把剑的表面似乎还有一层什么东西一样。

公孙续皱着眉头,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情,青铜剑是汉朝以前的兵器,也就是说,这把剑,极有可能是秦朝留下来的,而这个发现,突然让公孙续想起后世的秦兵马俑中出土的一些宝剑。

“秦朝古剑,剑身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公孙续喃喃自语道:“那,这剑身上的这层,必定是铬盐化合物,传说是真的,秦朝以前,中国就有人掌握了这种先进技术。”

公孙续越想越兴奋,当即笑道:“哈哈哈哈哈,快,看看其他宝剑,看看有没有完整的。”

众人立马抽出箱子中的其它宝剑,发现有五把剑竟然是完好无损的。

公孙续当即拿出其中一把剑,命人用力将其折弯,不可思议的是,纵使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但是,当撤去外力后,这剑竟然能恢复原状。

众人一下子沸腾了,这绝对是把难得的宝剑。不过,只有公孙续自言自语道:“形态记忆合金,中国古人的智慧,当真是不可小觑啊。”

于是,众人立马打开其他箱子,发现箱子中除了一些宝剑外,竟然还有弓,弩,枪等兵器,有的完好,但是有的已经折损。最后,公孙续在几口箱子中发现了一些书籍。

这上面的很多文字公孙续都看不懂,仅仅有几册书上,公孙续勉强认得这些字是小篆。

“莫非是秦朝甚至秦朝以前的东西。”公孙续疑惑道:“刘家人真不识货,在种好东西,竟然不加以研究,简直是暴殄天物啊。这些书籍上记的必定是一些锻造技术,失传已久的锻造技术,哈哈哈。”

“主公,你看,这个小盒子好奇怪。”一个亲兵拿着一个长约一米五,宽不足二十厘米的盒子说道。

公孙续结果一看,发现这盒子上竟然写着两个小篆字体的字。虽然小篆不是当下流行的文字,但是公孙还是勉强认出这两个字:太阿。

看着仓库中还有些东西没有被翻开,公孙续压制住内心的兴奋,然后下令道:“好了,把这仓库中的东西收拾干净了,都给我运回大营,记住,哪怕是断裂的兵器也不能留下,必须全部带走。”

众人领命后立马照办,公孙续则将手中的盒子交给身边亲兵后就走了出去。

带人巡视了一会宫中的情况后,公孙续正要往往宫外走,却正好遇见前来寻找公孙续的赵云和关羽两人。

公孙续问道:“云长,如何了?他们可还老实?”

“启禀主公,高览和曹仁还不至于乱来,孙坚将军的部下只有五百人,也闹不出什么事。”关羽严肃的回道:“不过,据探子汇报,州牧大人一个时辰后必会率大军赶到,而其他们,恐怕也会在两个时辰内赶到。”

公孙续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现在他已经先占据了洛阳大部分地方,就算这些诸侯都来了又怎么样,一切还不得看他。不过,公孙续并没有打算独吞洛阳,不管怎么说,整个洛阳也不是他一个人能霸占的,但是,洛阳现在的情况确实不适合大军驻扎,联军的大部分军队确实只能驻扎在城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