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行三国-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诤竺娉段颐堑暮笸取!

公孙瓒这下才算是心服口服了,这次会盟联军肯定会有几十万,仅仅靠幽州军也不现实,到时候风头太盛也会遭别人嫉恨,而且,这些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公孙瓒也不想他们就这样白白浪费性命。

想清楚之后,公孙瓒点点头同意了,“续儿考虑的比我仔细多了,哈哈哈,这也是我找你回来的原因,找别人我还是不放心,其实严纲他们也劝我不要带太多人,现在你也这么说,我才是明白我太急躁了。

不过,续儿啊,这讨董大业是天下人的事情,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幽州军就该义不容辞。有些话,不能乱说的,明白吗?”

公孙续点点头笑道:“孩儿明白,还有一件事,父亲,我准备屯兵并州接应我们,如果讨董顺利我们再从并州出援兵这样也会很快,如果不顺利,我们从并州调兵接应我们,只要回并州,入草原,就没有谁能奈我们何。父亲觉得如何。”

“这个建议不错,这也是我叫你回来的主要原因,再怎么说你也是并州刺史了,我们从并州出兵是最好的选择,这点我还是知道的,呵呵,好啦,你赶快下去调兵吧,我们明天就出发,袁绍他们肯定已经等不急了,这次,我们幽州军要再一次在天下人面前一展雄风,你我父子,注定要名载史册啊。”公孙瓒依旧是那么豪情壮志。

公孙续低下头,他明白自己父亲内心的梦想,守卫大汉,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守卫一方百姓,镇守边疆,抗击异族是公孙瓒一生的追求,这样的人其实是最不适合逐鹿天下的。

公孙续抬起头问道:“既然明日出征,那,父亲,今晚我们一家聚聚吧,把爷爷他们也都叫来怎么样,我这么多年还真没有怎么跟爷爷他们聚聚过,而且,公孙家族的优秀子弟也该拉出去历练历练吧。

除了那几个已经参军的兄长以外,我记得还有几个兄弟赋闲在家,要不,让他们也参军历练吧。以前的事情该放下就放下吧。再怎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这么多年,相信爷爷肯定也后悔了。而且,母亲也不喜欢生活在这样左右为难的生活中。”

公孙瓒听了这话脸上的表情不是很好看,以前自己受那么多苦,仅仅是因为自己母亲出身不好,所以连带自己在家族中也不受待见,不然自己也不必要到边疆去发展。

堂堂辽东贵族子弟,竟然得靠忙碌农活为生。不仅如此,当初公孙瓒的母亲病重的时候,整个公孙家竟然没有几人愿意出手支援一下,究其原因,仅仅就是因为公孙瓒的母亲的地位低贱。

就因为这个,公孙瓒的前三十多年的生活都一直在挣扎,从少年时期的练武求学想出人头地,少青年时期四处谋生处处碰壁,再到年长一点后,又因为官场的潜规则而不得不屈才做个文官。

好在最后有了自己这儿子的出谋划策帮忙,自己才算是苦尽甘来啊。

第六十八章:商议出兵2

一想到这些,公孙瓒内心就有点激动,或者说是愤恨吧。

其实,公孙瓒也明白,这就是世家大族里面的龌龊和悲哀,虽然当初他母亲得的是不治之

症,但是,身为公孙家的一员,这公孙家当家的总应该表示一下吧。

哪怕明知道是白白浪费金钱或是药材,如果当初公孙家确实在公孙瓒为难的时候毫不保留

的支援或是付出那么一下的话,现在,公孙瓒也不会跟公孙家闹的这么僵。

公孙瓒叹了一口气,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年幼的时候,受过多少委屈和白眼,就算他父亲总

是明里暗里在维护他,可是,他的父亲又不能一直呆在他身边。

尤其是在公孙瓒成年成家后,他更是被公孙家某些人以不养废人为借口赶了出来,美其名

曰是每个公孙家子弟都该自立门户,这样,整个大家族才会兴旺昌盛下去。

现在一想起这些,公孙瓒都觉得好笑,从少年到中年,这中间的心酸又有几人能懂。

在公孙瓒看来,最苦的莫过于他出门求学的那几年。当初和刘备结伴去卢植那里旁听,一

走就是三年啊。而且,公孙瓒的妻子为了能让他在外面过的好点,几乎是典当了所有的嫁妆。

作为各女人,当初她要面对的可是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其中的艰辛,恐怕就算是公孙瓒也无法想象啊。

后来,公孙续回来后才知道,自己妻子为了能维持家里生计,不得不天天帮人缝缝补补。

她那双原本秀气的双手,最终还是变成了布满粗茧的大手了。

每当看见自己妻子的双手的时候,公孙瓒内心就是一阵愧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缘于公孙瓒的地位不高。

而公孙瓒的地位,又仅仅是因为公孙家的不远支持跟援助才造成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卑微,地位也地下,仅仅是因为这个。

更让公孙瓒觉得有愧的是,他当时知道自己这么一走,家里的日子更难维持,在这个世道

,家里没有个男人作为顶梁柱,这日子还怎么熬下去啊。当是,他当时还是决定要出去求学。

将家里所有的责任都丢给了他的妻子,这对一个男人来说,绝对是个耻辱。

尤其是他的妻子,怎么说也是在官宦之家养尊处优的,当初却因为他,就不得不吃尽苦头,

哪怕是在外面受了欺负也不敢吭声,更不敢跟娘家说,究其原因,还不就是怕公孙瓒丢了脸面。

正是因为这样,公孙瓒在成名后虽然在生活上变的有点奢华,但是,他对妻子的感情却从

来不会改变。到现在为止,公孙瓒也才娶了两房小妾,而妻子,自始自终都只有一位。她就是公

孙续的母亲。

可是,要说让公孙瓒彻底跟公孙家断绝关系的话却又让公孙瓒很为难,或者说他确实做不

到。且不说公孙家里面那几个堂兄弟从小到大都一直跟他要好,总是为他打抱不平,在经济上也

没少支援过他。

公孙家还有一个让公孙瓒放不下也不敢放下的人,这,就是公孙瓒的父亲。公孙瓒的母亲

在临死前一再强调让他不要抱怨或是记恨父亲,这么多年,公孙瓒确实也做到了。

不过说起来自己父亲还是很维护自己的,至少亲情这方面,自己也没有割舍下,今天自己

儿子也提出来了,看来是真该一家人好好聚聚了。

公孙瓒没有多说,眼中却露出一丝温情:“这些事情你下去安排好,你也长大了,该怎么

样就怎么样吧,今晚我们就来个家宴,把你岳父他们都叫来,也不知道下次再聚会是什么时候。

你去安排吧,我解决手头上的事情就过去。”

“好的,孩儿现在就去安排。”说完公孙续就出去了。

出来后公孙续直奔军营,将事情和任务跟赵云关羽等人说明白后自己就离开了。这点事情

还是难不倒赵云他们的,再说了,也不用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的,不然还不得累死啊。

公孙续带了两个亲兵,分别拜访了公孙家和甄家,说明晚上有家宴的事情后,公孙家反应最

强烈。现在的公孙瓒父子可谓是幽州之主,但是由于以前的事情,公孙瓒并没有怎么接待公孙家

只是接受了几个优秀的年轻子弟入军历练,别的照顾不是没有,只是不多,不然,公孙家

早该成为幽州第一大家族。今天公孙续亲自上门,这意思再明显不过。

公孙续的爷爷更是热情,好不容易有这么出色的儿子又有个这么出色的孙儿,可惜都不

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个遗憾。好在公孙瓒也还没有把事情做绝。现在转机还

是来了。

晚上,一家人全聚在一起,甄家自然不用说,这么多年可谓全力支持公孙父子的发展,提供

了不少人力物力的支持,回报自然也是相当丰厚的。

公孙家这边也来了不少人,连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公孙范也都来了,这两人跟公孙瓒关

系最好,哪怕是公孙瓒最贫困潦倒的时候三人也是相互支持,割舍不掉的兄弟情啊。

第二天,安排好所有事情后,公孙瓒应袁绍,曹操的邀请,率幽州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人,出幽州,经并州,前往两军会盟地点。

早在两个月前,曹操寻到曹嵩,向父亲说要拿出全部家产招募义兵,讨伐董卓。

曹嵩也是个极有眼光的人,他也看出大汉朝风雨飘摇,现在正是发展自己实力的机会。

而且,自己这儿子,曹嵩还是知道的,才能确实出众,既然他有胆量刺杀董卓,那这讨伐董卓的事情,确实是可以商量的。

更加重要的是,现在正是提升名望的时候,只要处理得好,天下人都会认为曹家是忠义的代表。

这时候,名望才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后期发展和人才的投靠的问题。

所以,曹嵩是举双手赞成自己儿子的提议的。

曹嵩知道孝廉卫弘家资巨万,仗义疏财,就请来卫弘,晓以大义,请卫弘资助儿子起兵。

卫弘慷慨解囊。有了这些钱财后,曹操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势力,然后曹操就假传圣旨,派人联络各地英雄。接着又竖起“忠义”招兵旗。

不几天,就有许多英雄前来应募。阳平卫国人乐进,字文谦,山阳巨鹿人李典,字曼成

,先后来投军。

又有曹家的堂兄弟夏侯惇,字元让,与族弟夏侯渊各率千余人来投军。

不几天,又有曹氏宗亲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也各引千余人来投军。

短短一个多月,曹操就有了将近两万部下,而且这其中并不缺乏沙场老兵。

然后曹操命各将领加紧训练,自己又去联络其他诸侯。

在这段时间中,曹操也不忘投入到军队的训练中,当初曹操跟随卢植征讨黄巾的时候就立下不少战功,不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现在这现实中的曹操,他的军事能力是绝对不差的。

所以,相对而言,曹操练兵的能力也还是有的。

有鉴于当初幽州骑兵的凶悍,曹操一直都想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骑兵,可是,当初征讨黄巾的时候好不容易才训练的五百骑兵。

大战结束后,这五百人虽然都被曹操给隐藏了下来,但是,曹操却没有足够的战马来继续发展骑兵。

所以,到现在为止,曹操的骑兵也还是几百人而已,更别说成建制的骑兵,曹操压根就组建不起来。

以前是不敢明摆着将这些人放出来,现在,曹操可以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所以这些老兵的训练也就提上日程。

数百骑兵在曹仁的统帅下正抓紧训练,其余步军皆有自己的长官在看着,于禁,夏侯渊都是善于统兵的将领,很快,他们手上就练出了一支精兵。

袁绍在接到曹操的通知的时候也马上做出安排,经两人商议后才向兵力最强的公孙瓒发出

邀请函。然后才是其他英雄。

讨伐董卓可不是儿戏,曹操内心明白,所以他非常小心,一定要等所有人聚齐后再向董卓进

军。曹操把会盟地点定在酸枣,这里算是个中心地带,各路诸侯先率兵来此处聚齐,然后才是商

讨讨伐董卓的事情。

这段时间来曹操也是忙的焦头烂额,好在后来袁绍也加入了进来。不得不说,这时候的曹操对汉朝还是有那么点忠心的。

至少,曹操心中还没有想到造反。至于其他诸侯想不想,曹操就不能保证了,他现在想的就是讨伐董卓。

曹操这边动静这么大,董卓不可能不做出安排。董卓现在手上有将近三十万人马。还有留守

西凉的十万和河东的十万。而且,董卓手上有钱,只要他想,他能在一个月之内在西凉地区再招募十万人。

不过现在还是没有这必要。不得不说董卓现在的势力确实是太强了。在世人的了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董卓了。

当然,这是不包括韬光养晦的公孙续的。就算公孙续的势力比董卓差,但是,公孙续现在也绝对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势力了。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天下,又将是不安定了。

第六十九章:讨董联盟1

当公孙瓒率军赶到离酸枣还有五十里的时候是出发后的第十三天的下午了,在并州耽误了不少时间。)关键是要安排好接应的事情,公孙续留下了高顺打点一切。

并州现在有正规军九万,足够应付一切突发情况。在处理好公孙续自己的事情后幽州军才开始启程前往酸枣,路上又遇到了个不得志的英雄,公孙瓒看见这人的时候哀叹埋没英雄。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公孙瓒的义弟刘备。不得不说历史总是有相似性,公孙瓒还是在前往会盟的路上遇到了他。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现在的刘备没有关羽张飞这两个义弟,不过他却结识另外一个历史上的悍将,这人就是陈到。

陈到和自己的两个哥哥都已经认刘备为主公,三兄弟更是散尽家财为刘备打造势力。到现在为止,刘备手下其实已经有私人步兵一千多人。

再加上当初公孙续帮他训练的五百骑兵,刘备也还算是小有实力。

刘备在跟随卢植征讨完黄巾之后,并没有放弃打造自己的私兵,只是,刘备这人,正如卢植对他的评价,文不成武不就的,哪会训练军队啊,更别说打造自己的军队。

最后,他还是在陈到的建议下,想想办法攻打小股黄巾余部,再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其实,这些年来,刘备也算是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至少,刘备是一直在帮百姓们攻打黄巾啊,再加上刘备很会做人,所以,刘备现在的名声还是很好的。

可惜,刘备还是不受人待见,当了个县令还被人设计。要不是因为有个当大官的老师和一个当刺史义兄,恐怕早就被人陷害了。

不仅如此,刘备不受待见,他的手下也就跟着不受待见了,每次击败黄巾余部后,刘备其实都是有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跟军队的,但是,可惜的是,刘备不能提供足够的粮草,他的军队也就无法扩充。

再加上刘备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根本就不能形成自己的势力,所以,这些年,刘备其实就跟个流寇一样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刘备一直在打流寇。或者说,他一直是以打流寇为生。

公孙瓒也是实在不愿意自己这个义弟就这样埋没了,于是劝他跟自己一起去讨伐董卓。刘备也正有此意,于是就弃了官职,率领自己的五百骑兵和其余步军跟着公孙瓒上路了。

一路上,公孙续没少观察自己这叔父的手下陈到,经过几天的接触后,公孙续发现这陈到确实是历史上那位和赵云并称为刘备手下爪牙的那位,也就是历史上白耳精兵的创始人和统帅。

历史上,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尽起全国兵力攻打东吴,最后却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到头来还不得不上演一出白帝城托孤。

而这陈到,就是在那场陆逊的追击战中发威了,他紧紧依靠自己手下的几千白耳精兵,再加上山地的有利地形就抵挡住了陆逊十万大军的追击。也给刘备等人的逃生赢得了机会和时间。那一战,白耳精兵几乎全军覆没。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刘备已经开始招揽人才建立自己的势力了,如果天下大乱的话,公孙续觉得自己这边跟这叔父恐怕还是会走向对立面的。

可是,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了,真要是走向对面的话那也就没有办法了,公孙续现在能做的,就是使自己这边不断变强。

也只有这样,公孙续才能保证自己能在这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占据优势,更加从容的面对其他枭雄们的挑战。不管怎么说,这天下,还没有乱,所以,公孙续暂时也就不会去考虑这些。

公孙瓒的队伍已经放慢速度了,现在离会盟地点只剩下五十里不到,对于骑兵来说也就一个时辰的事情。现在不能乱来,搞不好会跟友军发生矛盾,公孙瓒相信联军应该知道自己已经来了,所以,自己大可慢悠悠的行进。

果然,在不到三十里的时候就有军士上前禀告说前方有五十骑快奔而来。公孙瓒下令停止前进,等待前方来人的表示。

不一会,就见曹操率亲兵飞奔而来,“伯珪兄可算是来了,天下诸侯皆已来齐,就差伯珪兄和幽燕铁骑了。”

东道主曹操亲自来迎接,算是给足了公孙瓒的面子了。公孙瓒也在马上回礼说道:“路上耽误时间太长,让孟德和天下英雄久等了,待会我自罚三杯,算是向诸位致歉。”

曹操听了这话也哈哈大笑,“伯珪兄好生豪气,待此次讨伐董卓过后我定要与伯珪兄畅饮千杯。”

“好,哈哈哈哈,孟德可不要食言啊。”公孙瓒立马回应道。

曹操在跟公孙瓒打过招呼后自然注意到了公孙瓒身边的公孙续和刘备,在相互示意过后,曹操在前领路,带着公孙瓒等人前往联军大营去了。赵云等人自率众将士寻找地方扎营。由于幽州军来的最晚,好一点或是比较靠近中心地带的营地早就被抢占没了。没有办法,谁叫联军人数这么多。

刚进大帐就听见里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众人看到公孙瓒进来了就马上有人喊道:“幽州公孙将军来了,这下我们十七路诸侯来齐了,可以商讨讨董大业了。”

众人一听都纷纷附和,早有人给公孙瓒让出座位。待众人坐下后,曹操又下令杀牛宰马,大会诸侯。当吃喝一番过后,众人也觉得该商议正事了。河内太守王匡见众人不说话就立马抢先说道:“我们共举大义,应该立一个盟主,好让大家听约束,共同进兵。”

众人都纷纷表示同意,不过没有人注意到公孙续嘴角的冷笑。王匡属于袁绍一派的人,他这话太明显不过,看来袁绍为了给自己造势,也开始这么不要脸了。

有人该选曹操,因为这场会盟是曹操发动的,而且曹操又是东道主。再加上曹操前段时间行刺董卓的义举早已传遍天下,应该让曹操来带领众人。当然,更多的却是同意袁绍或者袁术,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合该由袁家人来当这盟主。

袁绍本来就和王匡商量好唱双簧,但是众人这么争论他却不好意思再发言了。现在看来曹操和自己那个弟弟极有可能跟自己来抢这个盟主的位置,好在支持自己的人还是不少的。

曹操说:“袁本初祖上四辈子为三公,很多官员是袁家的学生,可当盟主。”曹操不是不想当这个盟主,只是现在形势摆在那里,自己也不好意思跟袁绍撕破脸皮,认识袁绍这么多年,他当然知道袁绍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现在不能跟他争。

袁绍听了曹操这话内心兴奋得很,正准备推辞一番的时候却听见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来,“我大哥公孙瓒为朝廷镇守边关多年,威震塞外,手上又有联军中唯一一支可以和西凉铁骑相抗衡的幽州骑兵,我侄儿公孙续更是大汉骠骑将军又是并州刺史,我觉得这盟主的位置怎么着也该我大哥来座才是。”

众人听了这话都偏过头看着说话的人,这人正是站在公孙瓒身后的刘备。按理说刘备不是这么张扬的人,可是他也看不惯这群人的嘴脸,再说,公孙瓒当盟主对自己绝对有好处,刘备也希望通过讨董之战赚够足够的名声和威望,但是让别人当盟主自己肯定没有这个机会,公孙瓒当盟主的话绝对可以。

袁绍强忍住内心的愤怒,只得低声问道:“不知这位是?”

这时公孙瓒站起来介绍道:“这是我义弟,姓刘名备字玄德。”

袁绍还以为这是公孙瓒在跟手下任唱双簧来抢自己盟主的位置,于是继续问道:“不知阁下是何出身,现在官居何职?”

“在下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至今未有官职。”刘备不卑不亢的说道,脸上毫无表情。

“哦,既然如此,那你跟公孙将军就不是一路的了,来人,给刘备看座,想来刘备也算是一路诸侯,怎么能站着。”袁绍准备取笑一下刘备好让他识趣。

有兵士拿着个马扎跑上来放在刘备面前,看着这刺裸裸的挑衅,公孙瓒也有点看不下去了,正准备反驳的时候,刘备却上前很自然大方的坐下,嘴里也不忘说道:“谢谢袁将军赐座。”

袁绍正等着刘备生气然后好反击的,不曾想这刘备忍耐的功夫这么好,竟然不吃这一套。无奈之下只得说道:“我非是敬你刘备,乃是敬你的皇族身份罢了。”

众人已经闻出了这里面的火药味,曹操也怕事情进一步闹大,只得上前打圆场笑呵呵的说道:“公孙将军确实是威震天下,可是袁本初也是天下共知啊,这谁当盟主还真是有点难以抉择啊。”

公孙续听了这话淡淡一笑,谁都能听出这话里的意思,无非是在告诉公孙瓒现在不要跟袁绍争。“曹将军说的有理,这盟主之位确实不适合我父亲,不过我看适合当盟主也不只有袁本初吧,我觉得袁术将军也很合适啊。”

第七十章:讨董联盟2

原本不怎么抱希望的袁术一听见这话立马兴奋起来,袁绍再怎么说也是个庶出,根本没法跟自己比,这是袁术一直的想法。

只不过外人都看重袁绍,往往都把自己忽视了,想不到这公孙续还能记得自己,虽然这里面也有别的意思,但是袁术管不了这么多,有争到盟主的机会袁术是肯定不会放过的。

其实袁绍等人之所以参加这个会盟并且这么积极倒不全是因为忠于汉室,他们更多的是想通过这次会盟赚够名声威望,或许,这么多人里面真正想救国的也就只有曹操,公孙瓒等几人吧。公孙续正式因为看透了这么人的嘴脸所以才不这么热心。

袁绍一听公孙续把袁术拉出来跟自己争,心里暗暗叫苦。谁曾想着公孙续这么狡猾,偏偏不为自己父亲争,却把矛头指向他们兄弟两个。

其实袁术的声望不比自己差,只是缺少运作,没有人给他在这方面出谋划策,如果公孙续真的帮袁术扶上盟主的位置这就等于幽州军跟袁术站到同一战线了。这是袁绍自己不想看到的。

这时候袁绍的谋士郭图暗暗给袁绍使眼色,袁绍也明白郭图的意思。众诸侯中兵力最强的肯定是幽州军,虽然幽州军人来的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这是肯定的。

最重要的是,幽州军是联军中唯一一支骑兵,只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跟幽州军闹翻了,对自己确实没有好处。袁绍正在懊悔自己有点鲁莽了,不该连公孙瓒都得罪的。

正在袁绍懊悔的同时,袁术也在四处张望,这时候只要有谁再能为自己说几句好话,盟主之位确实是有机会的啊。可是自己人缘不好,自己部下孙坚又不善言辞。这时候袁术内心这个急啊,真是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袁绍无奈,只得把头转向公孙瓒,表示出致歉的意思。公孙瓒会意。

其实在会盟的路上自己就跟儿子商量好了,这盟主之位要争一争,不然会让天下人看轻,而且,幽州军确实是有这个资格的。但是却不必争到手。不然就等于得罪了大半诸侯。幽州军要争的是**作战权跟粮草,这才是幽州军的底线。

公孙瓒慢慢放下手中的酒杯,咳了一声,众人见公孙瓒有话说也就静了下来。

公孙瓒不急不慢的说道:“我等会盟乃是为了拯救苍生,只要众人都抱着这个信念,谁当盟主都是一样的。我幽州军常年在塞外作战,虽然骁勇,但是终究对中原地区不熟悉,除了能跟西凉铁骑正面交锋以外,攻城拔地之类的战役我想我也是无能为力啊。

这盟主之位我是不想也是不会去争的。不过,我觉得袁家兄弟两个都合适嘛,本初跟公路都是年轻俊杰,又是袁家子弟,谁当都一样,我相信无论是谁,都不会耽搁拯救苍生的大业。”

说完,公孙瓒又拿起酒杯,这话说出来确实引起一阵骚动。

首先,公孙瓒表明自己是不会去争盟主之位,这让袁绍也放心的同时更让袁术看到希望,袁绍从这话里听出只要你能高倒你弟弟并给足我足够的好处我就支持你的意思,而袁术则是听出我公孙瓒也只能帮你到这了,你要是不能击败袁绍,那是的问题了。

袁绍转过头看见袁术还是有跟自己相争的意思连忙给曹操使眼色,曹操笑了笑也会意,看来这恶人还是得自己来做了,只得得罪一下袁术了。

想好以后曹操站起来说道:“公孙将军说的好,拯救天下苍生,谁当盟主都一样,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击败董卓,今日如果我们在这里争夺盟主之位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若是让董卓这恶贼知道了更会笑掉大牙。

我看就不必争了,我支持本初,我相信本初会带领我们完成这拯救天下苍生的伟业。”

众人见曹操这么表态也只得跟着附和了,袁术无奈,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能怎么办。

再争就显得自己小气了。要怪急怪自己平时没有拉拢几个可靠的盟友,关键时刻自己还是掉链子了。只能回去想想办法或者看自己这哥哥能不能给自己点好处了。

见没有人再反对,袁绍也假意推辞一番后算是接受了。

众诸侯筑起三层高台,上立黄旄白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焚香拜了天地,读了盟誓,慷慨激昂一番后终于结束了这表面文章。接着与众诸侯饮了血酒。

然后,众人下坛,到大帐中依官爵、年龄坐下,曹操向众人敬了几巡酒,袁绍说:“既然大家公推我为盟主,就要严守军纪,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得违犯命令。”众人表示同意。

袁绍见众人暂时对自己还是信服的内心也一阵阵喜悦,但看见袁术黑着个脸,袁绍也明白,如果不给他点好处恐怕以后会给自己找麻烦,自己这个弟弟从小如此。

于是袁绍清了清嗓子说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联军人数众多,粮草乃是重中之重,为了统一调度,我决定从我们之重推选一人调度粮草,你们看如何?

当然,这负责粮草的人必须是经过大家推选出来的。可以说,掌管了粮草就等于掌管了我军的命脉,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件好差事,这个重担,也不是谁能担起的,现在,我们就来商议一下谁最合适吧。”

袁绍这话说的也在理,众人自然不会反对。

这时袁绍又继续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也就不耽搁时间了,刚才大家也推荐公路,说明公路也是很有威望的。而且公路是我弟弟,我对他最了解,当然,我这也不是偏私,但是我还是推荐公路掌管粮草。你们看如何?”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袁术听了这话内心也算是得到一点安慰。好在自己这哥哥还是会给自己点好处,也只能这样了。

就在众人表示同意的时候公孙续又上前说道:“启禀盟主,我幽州军与诸位不同,我军全是骑兵,消耗粮草巨大,而且为了能有效发挥我军优势,我希望我军能得到**作战权,毕竟在座诸位还没有谁对我幽州军的战法熟悉。

相信曹将军孙坚将军应该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征讨黄巾的事情,当初,我之所以能帮助我恩师打败张角,就是因为我恩师卢植大人允许我麾下骑兵有独自作战的权力,并且也不干涉我军的粮草供应。

为了早日实现讨董大业,恳请盟主允许我幽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