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行三国-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抵达。
至于那位背主求财的胡赤儿,他的运气不怎么好,由于他分得的金银珠宝太多,结果延缓了行军速度,不巧正被张辽给逮住了,对于这个送上门的军功,张辽自然是照单收下,连同那些金银珠宝都成了张辽的战利品。
大战结束后吕布下令全军休整,同时他派人送信回去告知这边的情况,这牛辅虽然死了,但长安这边跟西凉军的较量却没有结束,李傕等西凉军旧将已经聚集了十万大军朝这边赶来,吕布还得继续战斗下去。
出征的时候吕布带了六万大军,击败牛辅军后,吕布又抓了三万多俘虏,现如今,他的部下也达到了**万之多,不过,吕布可并不觉得自己的兵力增强了。
对于那些俘虏,他暂时也就只敢把他们当民夫使唤,而且为了安全起见,他还不得不分出三千人去看着这些俘虏。
李傕这边出发不到三天就接到了牛辅战败身死的消息,他们一边派人去召集牛辅军溃散的士兵,一边商量着怎么去对付吕布。
对于这些西凉军旧将来而言,要说不怕吕布那是不可能的,吕布的勇猛早就让这些人胆寒,以前吕布跟他们是同一阵营的时候,他们都还能为拥有吕布这样的猛将而庆幸,可现在,他们只剩下惧怕了。
可惧怕并不能让他们战胜对手,等到两军相遇后,李傕这边的大军人数也上升到了十四万之多,那些逃散的西凉军将士又重新被召集起来。
两军相遇自然又是一番恶战,西凉军本想依靠人数的优势能给对手点教训,可不想人数越多的情况下,指挥起来也越难,尤其是在西凉军现在这种缺乏统一调度的情况下,他们根本就不能发挥出人数的优势。
吕布率军与西凉军连战五场,五战五捷,打得西凉军士气尽失,更加打得李傕等将魂飞魄散,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会被吕布打成丧家之犬。
无奈之下,李傕只得召集其他将领前来商议对策,虽然输了五场,但好在西凉军损失的人数不多,吕布现在也需要休整,西凉军还有反攻的机会。
“吕布勇不可挡,我军该如何应对啊。”郭汜垂头丧气的说道:“我就知道,跟吕布对阵就不会有好结果,你们就是不听,现在知道了把,唉,这可该怎么办才好。”
李傕鄙视的看了郭汜一眼后骂道:“放屁,吕布再厉害也就是一个人而已,他能杀光我们十几万大军不成,你少在这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想过了,我们不能跟吕布硬碰硬,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分兵袭击了。
吕布出征,必定是将长安的兵马带出了大半,若是我们派出一支兵马绕道攻打长安,吕布必定会率军回援,到时候我们就追着他打。”
“这,这办法可行吗?”郭汜似乎是看到了点希望,但是他不敢确定。
“行不行试过之后才知道。”李傕怒道:“我率本部四万人马退守山上,郭汜你率本部四万人马绕道另立一营。若是吕布前来攻打我,你就率军袭击他的后军,若是吕布率军攻打你,我就率军去袭击他的后军。
张济,樊稠,你二人率本部四万人马奔袭长安,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到长安城下,能不能打下长安不要紧,关键是要让长安那边送出消息迫使吕布退兵回救。
只要吕布一退,我们就能占据主动,到时候吕布又无暇应付我们,我军十多万大军,难道还不能击败吕布?”
“好,就这么办,我现在就让我侄儿张秀率领一万精骑出发。”张济附和道:“事不宜迟,我们绝不能给吕布有喘息之机。”
众人商议好对策后就立马去忙自己的事情,而在众人都离开后,李傕这才拉住张济问道:“军师的计策到底有没有用,若是这计策失败了,我们就必须退兵了。”
“军师想来精明,我相信他。”张济回道:“再说,就算退兵又怎么样,我们加起来有十几万人马,这一次又能打到长安城下,难道皇帝不害怕。
就算我们赢不了,他也该掂量掂量长安到底有没有能力那我们怎么样,就算失败了,我们大可以退守西凉等着长安来招安,不管怎么说,这仗必须打,而且还必须打到长安城下,我相信军师。”
“好吧,只能这样了。”李傕说道:“我尽量拖住吕布,你要尽快打到长安。”
“放心,我侄儿张秀勇武绝伦,有他率领一万精骑,四天内就能抵达长安。”
原来,这计策也是李儒在锦囊中提出的,不过,李傕和张济商议过后都决定不再把李儒搬出来,因为他们也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尤其是现在军中派系比较明显,他们更不能再让别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等到吕布率军来前来追击西凉军的时候,李傕立马率军前来抵挡,相互僵持不到一个时辰,,李傕逃到山上,用石头、弓箭防守,使吕布攻不上去。
郭汜引军攻吕布后队,吕布战郭汜,李傕又杀来。吕布去战李傕,郭汜又杀来。相峙了几天,忽闻张济、樊稠已到长安城下,吕布慌忙退兵,李傕、郭汜率军追杀过来。
吕布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是不得不回援长安。
第442章:青州黄巾1
第442章:青州黄巾1
就在长安遭受战火的时候,一封封有关于长安这边情况的情报也传到了幽州朝廷和河套公孙续手上,纵使这两地距离长安比较远不能有啥动作,但对于长安这边的监视,公孙续可是一直都没有放松过。
毕竟,当初董卓退守长安的时候可是没有折损主力部队,他依旧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势诸侯,而且,董卓从洛阳带走了大量的粮草金银,只要他运作的好,随时都可以反攻。
就算公孙续知道董卓应该活的不长久,可他总担心会有意外,毕竟西凉军很强大,强大到连北疆军都不会随便来招惹。
“报、、、、、、”几名骑兵狂喊着在草原上狂奔,前方一众骑兵终于听到,他们放缓速度停了下来。
“报主公,长安急报,十万火急。”领头的骑兵喘着粗气说道,很明显,这几名传令兵是长途跋涉追赶过来的,一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
一名亲兵上前接过战报送到公孙续手上,公孙续连忙打开快速浏览起来。
不一会,公孙续看完之后叹口气说道:“想不到事情发展的这么快,董卓死了,西凉军反攻长安,逼退了吕布。”
“什么?”旁边高顺听了回道:“长安的情况怎么发展成这样了,前段时间我们刚离开营地的时候才接到消息说董卓和吕布有矛盾而已,想不到我们刚率军出来巡视没几天,长安就变天了。”
“情况很麻烦啊。”公孙续点点头说道:“长安百姓恐怕要受苦了,董卓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至少明白要靠百姓养活这军队,现在董卓死了,王允也被西凉乱军斩杀,吕布又率领部队退出长安,现在长安那边就是西凉乱军的天下了。
根据情报显示,西凉军现在派系林立,各自之间都划分了地盘,他们经常到别的派系地盘上去劫掠百姓,简直是无恶不作。唉,董卓留下的后患啊。
董卓在的时候,好歹他还能管住西凉军,现在,西凉军已经成了西凉乱匪了。”
“那,主公,我们要不要兵出长安,拿下西凉军?”徐晃在一旁问道:“现在西凉军群龙无首,正是我们击破西凉军的最佳时机。”
“不对,现在还不是。”赵云听了连忙说道:“主公,西凉军现在到底情况如何?现在适合我们出兵吗?”
公孙续继续摇头说道:“我军能抽调出来的兵力最多只有五万人,这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若是再多的话,河套就不安全了,西凉军虽然有一定的折损,但根据情报显示,现在盘踞在长安的西凉军人马不下于十四万。
之前不少投降于长安和吕布的西凉军临时反水,再加上西凉军将领在西凉以董卓的名义招募了不少人,此时此刻,整个西凉军依旧是个庞然大物。
而且,这时候那些西凉军将领虽然相互之间有点间隙,但他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此时去攻打,只会让他们更加团结,想要出兵,几乎不可能。
没办法,三年内必须让河套这边腾出手来,我军现在承受不了大战,幽州那边能支援给我们的力量也有限,长安那边也就只能这样了。”
“如此说来,长安百姓真的就是没活路了。”高顺一脸悲愤的说道:“这笔账,到时候一定要找西凉军要回来。”
“这是自然,不过,我们现在可以派人去长安附近宣传,希望长安百姓能够自愿迁徙过来,而后我们再施加一定的压力,我想西凉军会有所收敛的。”公孙续想了想后又说道:“看来,我得把华雄调到这边来才是。
华雄是西凉军出身的将领,在西凉军重点威信很高,若是有他出面,我想不少西凉军将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会投降过来。哼哼,这李傕,郭汜几人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他们现在劫持了刘协,竟然一个个自封为车骑将军、后将军。
就连樊稠张济也都自封为右将军和骠骑将军,朝廷的官职什么时候这么低贱了,竟然都低贱到他们想要有能要的地步,他们还有没有把我北疆军放在眼中,看来,我是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才行。
而且,现在西凉军可以说是犯了众怒,我想其他诸侯也很乐意来从他们手上捞点好处,若是能联合其他几个诸侯把西凉军给击溃,哼哼,这就再好不过了。”
“莫非主公还想来个联盟不成?”高顺疑问道:“若真是如此,那西凉军就不足为虑了。”
“联盟可以有,但不是现在,我们现在不是要巡视草原嘛。”公孙续笑道:“呵呵,我想联盟的事情应该不难,只是河套这边确实麻烦。
这次西边胡羌杂居的草原那边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情,竟然又有要出乱子的节奏,这些游牧部落难道就这么不识时务,这个时候都还敢来招惹我。”
公孙续等人这次率领了三万大军来巡视草原,这次巡视,纯粹是因为胡羌杂居的草原那边出现了点动乱,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动乱的原因,但是公孙续必须让草原上所有势力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北疆军才是草原的老大,谁不听话就得挨揍。
只是,公孙续也没有想到自己这边刚离开营地没多久长安就出了大事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长安离河套也挺远的,再加上消息传达也是需要时间的,等到公孙续这边知道后,长安那边的战事恐怕都已经落下帷幕了。
反正长安那边已经成了定局,暂时已经没有必要去管着了,公孙续继续率军上路前往胡羌杂居草原,没过两天,还没等公孙续的大军抵达,胡羌杂居地带的那些个首领都过来向公孙续赔罪来了。
他们也接到了北疆军出兵的消息,对于北疆军这个庞然大物,草原上的每一个部落首领都明白,就连匈奴,鲜卑这等草原一等一的大势力都被北疆军揍的抬不起头,他们,也就只剩下挨打的份。
故而当听说公孙续亲自领兵出征的消息后,这些首领连忙一起商议了下,他们马上放下内部矛盾,再加上惹起矛盾的那个新兴起的部落也没有什么得罪他们的地方,现在那个部落有了落脚地点之后就马上向其他部落讨好。
所以之前的那些矛盾都化解了,在那位新兴起部落首领的建议下,这些首领连忙带了不少礼物来向公孙续赔罪,他们可不希望北疆军把战火带到他们家门口去。
接到这个消息,公孙续自然没必要继续前进了,不过,为了防止这是敌人的缓兵之计,公孙续也没有退兵,他到是想看看这些个首领会给自己什么样的一个交代。
“草民等叩见大将军。”
北疆军的营地内,公孙续的大帐中,七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部落首领朝公孙续跪下行礼,他们就是来和解的,见了公孙续,这些人都老老实实的跪着。
“你们胆子倒是不小,我刚转过背,你们就想给我闹事。”公孙续冷冰冰的说道:“我记得上次草原会盟,你们之中也有三个人参加了吧。
莫不是在草原会盟的时候没见过我北疆军的厉害不成,还是说你们已经强大到比匈奴,鲜卑还要厉害,现在都可以完全不把我北疆军放在眼中了。
哼哼,匈奴苟延残喘,鲜卑北退数百里,你们,难道也想步他们的后尘不成,还是说,我该出手让你们明白什么叫做亡族灭种?要不然,我北疆军的颜面何存?”
“大将军息怒,大将军息怒啊。”七名首领连忙喊道:“我们一直都敬仰大将军的威名,从来没想过给大将军惹事啊,只是这次真的是有两个部落有点矛盾,后来他们又不能协调好,结果动了手。
但是,大将军啊,我们真的不是有意冒犯您啊,草原上谁人不知道北疆军的强大,谁人不知道大将军的威风,就算是借我们十个胆子,我们也不敢啊。”
领头首领的汉语说的还算流利,反正那个新兴起部落首领教给他的话他是全背熟了。
“得知天军驾到,那两个部落立马都罢手了,他们也都自知惹出麻烦,所以就央求我们出面向大将军求情,只要大将军肯饶过他们这一次,他们愿意奉上战马三万匹,牛羊五万头作为礼物,希望大将军能后笑纳。”
“狗贼,你在打发穷鬼不成,这么点东西,都还不够我全军将士吃几天的,你把我们当什么了。”张飞听了怒目圆睁的骂道:“你知道不知道我北疆军每次出动要耗费多少粮草,这点东西就想平息这件事情,你觉得行吗?”
“将军息怒,将军息怒啊。”这首领连忙朝张飞叩头说道:“只是这两个部落确实只能拿出这么多东西啊,要是大将军不满意,我们几个部落再凑凑,说什么也不能让大将军白来这一趟。”
“罢了,罢了,念在你们还有点诚意,这次我就不跟你们计较了,不过,你们记着,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公孙续冷冷说道:“别以为自己很强大,哪怕你们是七个葫芦娃,老子也能把你们打趴下,明白吗?”
“明白,明白,多谢大将军,大将军真是仁义啊、、、、、、”
这几个首领退下去后,公孙续和其他几个将领又继续商议军情。
第443章:青州黄巾2
第443章:青州黄巾2
等到这件事情商议的差不多的时候,张飞还是不满的说道:“主公何必跟他们客气,要我说,怎么着也得敲诈个十万战马才是,不让他们大出血,怎么能解我等心头之恨。”
“你胃口太大了。”公孙续翻了翻白眼说道:“十万匹战马,亏你想得出来,估计这样两个部落能凑出七万战马就算不错,你还要十万,那不是要把他们逼反。
这件事情就这样,不过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正方,恐怕得要你领两万骑兵在此监视他们一段时间了,后续两万步军三天后就会赶到,你得在这多呆呆了。”
“没问题,如果我们就这么走了的话,恐怕也会让这些部落看轻了。”高顺领命回道:“只是,主公的意思是,您要回去?回河套还是回并州?”
“呵呵,被你听出来了。”公孙续赞赏的看着高顺说道:“我得回并州一趟了,青州那边出事了,这已经是关于青州黄巾的第四封情报了。
而且,北海太守孔融也多次派人来求援,我要是再不出手,恐怕在道义上就说不过去了,再怎么说,我北疆军代表的是陛下,是朝廷,现在北海向朝廷求援,我等是该出手了。”
“北海出事了?”太史慈听闻自己老家有事,他内心也有点焦急,毕竟他在北海还有那么多族人故交,他也不想自己的老家出事。
“青州黄巾三番五次闹事,这一次,他们又跑出来借粮了。”公孙续点头说道:“青州黄巾已经有了壮大之势,若是再不出手,以后想出手就更难了。
我已经想好了,这一次我必须带人去将青州黄巾彻底打服,我们现在的流民工作不是已经进行了一小半了嘛,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河套这边还可以安顿更多的流民。()
而且,我也需要更多的汉人来河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数上压倒那些游牧部落,这才更有利于我们在河套站住脚。所以,这次出兵是势在必行。
子龙,子义随我领兵救援青州,翼德和公明留下协助正方威慑这些游牧部落,也不知道这一次出兵需要多久,正方,河套就交给你了。”
“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高顺跪下领命道:“只是,主公,青州黄巾不下百万,不知道主动打算率领多少军队出征,青州黄巾统帅乃是当年的黄巾第一将管亥,此人也有点手段,不然也不会将数万黄巾残部发展到现在的百万之数,不知道主公、、、、、、”
“你说的我都明白。”公孙续打断高顺说道:“青州黄巾确实已经有了百万之数,这也是我要出兵的主要原因。我准备率两万选锋军出征。
有两万选锋军就够了,剩下一万选锋军就留给你,草原这边也不太平,那些人肯定想趁机找事,你不必留手,谁敢惹你,你就杀谁。”
公孙续刚说完,一边的张飞就不满的说道:“主公偏心,出征黄巾这等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把我留在草原干甚,天天放马牧羊,然后叮嘱那些游牧部落放老实点吗?这也太没意思了。”
“哈哈哈,翼德也会说笑话了不是。”公孙续笑道:“我去青州是为了救人,而留你在草原,是为了杀人,这不正符合你的脾气嘛,行了就这么定了,你与公明留在这必须协助好正方,再说了,不是还有不俊在嘛,他现在领兵镇守河套大本营,你们两个都在草原上,又岂会寂寞。”
张飞愤愤不平的坐下没说话,其实,他哪里不知道公孙续这样安排是最好的,至少这样做是利用了各个将领的优势,只是,张飞一想到公孙续的两万人马要面对的是百万黄巾的时候,他就坐不住了,若是可以选择,他宁愿跟公孙续去面对这百万黄巾。
只是,草原这边也确实需要人来镇守,而且,草原这么大,没几个厉害的点的将领还真不行,现在已经定下来的是自己和徐晃,还有文丑,另外还有一万选锋军,恐怕也就只有这样才能稳住河套这边的形势。
公孙续没有在这边过多逗留,第二天,他就率领军中一万选锋军离开了,这一次,公孙续就是冲着百万黄巾去的,北疆这块已经看不到黄巾军的影子了,不过中原地带可还有不少黄巾军残部在活跃着。
公孙续明白一个道理,东汉末年的许多诸侯实际上都是靠着黄巾起家的,像曹操手下一支骁勇善战的青州军,就是曹操在降服了三十万青州兵后挑选出来训练的。
而且,这支青州兵也确确实实给曹操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这支青州军的强大,甚至让曹操的接班人曹丕都感到位畏惧,曹丕上台后因为控制不住这支青州军,他最后也只能下令这支百战雄狮解散掉。
公孙续明白,如果自己不出手去收复这些黄巾军的话,那其他诸侯肯定会出手,到时候自己这边就吃亏了。
其实,百万黄巾听起来确实是声势浩大,但要击败黄巾军却不是不可能,黄巾军此刻还是保留了当初的作战方式,老弱妇孺都在军中,青壮年充当战兵。
可是,黄巾军最大的的弱点就是粮草问题,而且他们就像成片的蝗虫一样,走到哪就把哪吃光,只要黄巾军抵达的地方,几乎都被破坏的不成样子。
这样的一支乱军,注定成不了气候,若不是因为人多,恐怕其他诸侯也早就下手了把。
公孙续知道情况紧急,所以一路上他都没有耽搁,再加上他带领的选锋军早就是经历了苦战的精锐,所以公孙续率领两万选锋军和三千虎贲亲卫在最短的时间内就穿过长城抵达九原。
在九原休整一天后,公孙续又立马率军穿过并州,而后在中山跟关羽大军汇合,到这以后,公孙续又停留下来,因为他要让军队把后勤先搞定。
这一次出征,他虽然只带了两万多士兵,但是战马却不下于四万匹,而且,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公孙续一路上都没怎么携带过多的粮草辎重。
这次前往青州,他也打算携带大量牛羊,除了让牛羊驮运粮草辎重之外,在粮草紧缺的情况下,这些牛羊也可以宰杀。
除此之外,公孙续在中山这停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要等幽州那边一个人,只要有她随军出征,青州黄巾就更容易被收复了,这也是公孙续敢于率领两万选锋军就去攻打百万黄巾的关键所在。
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公孙续就率军出中山,过河间,而后借道渤海朝北海进发。为了配合好这次出征,公孙续早就下令乐浪海军扬帆出海跨海协同作战。
同时,为了保证长安那边的情况,公孙续已经奏请朝廷下令让西凉韩遂和马腾联合出兵讨伐长安乱军,如此一来,就算公孙续暂时不出手,长安的西凉乱军这段时间恐怕也没好日子过了。
北海这次派来求救的代表乃是公孙续的老熟人武安国,这家伙靠着手中两柄大锤,而后在刘备派出的骑兵的协助下从黄巾军的重重包围。
这次,他也是受了孔融之托前来救援,北海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黄巾军入侵,但这一次,黄巾军的人数确实太多了,多到北海这边只能坚守。
说起来,公孙续对武安国也还是挺有好感的,这家伙就是一个老实人,他本不是孔融的部下,但是念在孔融造福一方的份上,总是三番五次的为孔融卖命。
每一次,武安国都没找孔融要赏赐或是啥好处,每次帮孔融解决完难题,他就回家打铁捕鱼,对于当官,武安国的兴趣不是很大,关键还是因为他不满官场上那些世家大族的所作所为。
刘备在北海呆这么久也没少跟武安国套近乎,但武安国这人也就是佩服刘备而已,到现在,刘备都不能收服武安国,没办法,武安国对刘备就是不怎么感冒。
或许人与人之间确实是需要那么点缘分的。当初在战场上公孙瓒挺身而出从吕布手下救了武安国一命,武安国从没忘掉这份恩情,再加上公孙瓒父子的名声一直都还不错,都是守卫大汉北疆的大英雄,所以武安国每次见到公孙父子都很开心。
或许是武安国脑子比较简单的缘故,公孙续也乐于跟他亲近,这不,当公孙续听说是武安国拼死杀出重围前来求援的时候,公孙续一道命令下来,一定要安置好武安国,至于其他的,公孙续也为武安国办好。
如果不是因为生在北海,武安国早就去为公孙父子卖命去了,这一次,武安国成功从公孙续手上请到救兵,这份恩情,武安国自己清楚,恐怕自己现在是没法偿还了。
当公孙续率领两万三千骑兵和从中山调动的五千步军抵达乐陵的时候,青州黄巾已经做出了防御姿态,公孙续也不得不下令大军放缓行军速度,等待后续后勤部队赶上。
青州黄巾虽然号称百万,但其中青壮恐怕也就只占一半之数,而真正能上战场的战兵,应该也不会超过三十万,只不过,青州黄巾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公孙续必须想办法尽快遏制住黄巾军的发展势头。
等到公孙续的后续后勤部队抵达之后,公孙续开始下令集结,指代海军那边传来消息,公孙续就打算开始朝黄巾军进攻了。
第444章:黄巾之悲1
第444章:黄巾之悲1
百万青州黄巾军,此次可谓是倾巢而出,其目的不过是想筹集粮草过冬,黄巾军的人数早就超过了管亥和其他黄巾军首领的想象,他们手中的存粮根本就无法支撑大军度过到来年春耕。
这也是这一次黄巾军声势浩大的原因所在,他们都活不下去了,所以老弱妇孺都得出来找吃的。年轻人在前边打仗,年老体弱的跟在后边捡点残羹剩饭吃吃,也只有这样,这些黄巾军才能勉强度日。
当公孙续的大军集结在乐陵的时候,管亥已经派出五万人前往乐安堵截,北疆军若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北海解了北海之围的话,那就必须接到乐安。
而且,公孙续选择的路线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从穿过河间进入渤海开始,北疆军就一直沿着海边一百多里行军,而且,有时候为了探明海边的情况,公孙续甚至会让大军停下来休整。
如此一来,公孙续可谓是浪费了不少时间在海边了,这也是五万青州军能够在北疆军抵达乐安之前进行堵截的主要原因,要不然,依照北疆军的骑兵的突击速度,恐怕现在早就该打到北海城下了吧。
黄巾军中没人知道公孙续到底是想干什么,也没人知道公孙续的这种行为是否跟此次出征有关,或者说,他们现在还摸不透北疆军到底是不是想要来攻打他们。
到目前为止,北疆军的行为跟以往的作战方式很是不符,管亥现在也正在集结各处的主要兵力要来对抗北疆军。
外人不知晓公孙续是想干什么,可北疆军的几位重要将领却明白。自己主公之所以在海边浪费这么久的时间,无非就是想在附近海域找到一处最适合海军登陆的地方,如果可以,或许建造几座码头是最合适的。
毕竟,这是海军第一次在大汉境内出战,虽然这一次调动的海军不用参加实战,但好歹也要经得起大海的折腾才是,说不定到时候北疆军骑兵的后勤大部分就得依赖海军的运输了。
为了能走好这一步棋,公孙续是不得不小心应对。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给黄巾军足够的时间集结,这一次,他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黄巾问题。
若是又像当年那样只是击溃黄巾军的话,那黄巾军又会溃散成多部,公孙续手上的人马有限,百万黄巾能抓住的恐怕也就二三十万,其余人都逃走的话,黄巾问题依旧是没有解决。
很明显,黄巾军目前的动作都是按照公孙续的设想进行的,管亥派出五万人马前来乐安进行堵截,无非也就是想为黄巾军的大部队集结争取时间而已。
公孙续已经在章武,渤海,乐陵建造了多处码头,到时候只要头像的黄巾军沿着这条路线迁徙,那沿途的粮草问题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有海军协助运粮,骑兵就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等到海军那边传来确切消息后,公孙续的骑兵终于出动了,这个时候,五万青州在乐安的集结也才刚刚结束,就算是公孙续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安排这一切,可黄巾军的粮草问题是硬伤,再加上他们的运输大多是依靠人力,所以五万大军的粮草问题到现在也还没有解决。
管亥在继续实力,公孙续却已经做好准备,北疆军到现在还没怎么跟黄巾军交手,大部分黄巾军都没见识过北疆军骑兵的厉害,更别说是北疆第一军选锋军的威风。
当管亥正在派人运送五万黄巾军的粮草的时候,公孙续已经下令让太史慈为主帅,以三名选锋军校尉为副将,五千选锋军以一人两骑的装备从后方绕道平原,而后又朝济南杀了过去,而这支骑兵的向导,则是武安国这个双锤将。
太史慈和武安国都是本地人,他们对当地的情形相当熟悉,而且,太史慈当初可是当地有名的游侠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