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行三国-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术这人要说缺点吧,还真是不少,但是,他这个人却有个优点,这个优点,恐怕跟公孙续还真有点像。那就是很照顾部下,尤其是这些跟着自己创业打天下的老臣子,袁术都是相当照顾的。
再说了,袁术派出去的人,那就是代表了他袁术脸面,这是个人尊严问题,也是袁术这个势力的尊严,可现在刘表不给面子了,而且还把袁术派出去的人给轰了回来,这无疑是在打袁术的脸了。
得到这样的回复,不仅是袁术生气了,整个袁术势力集团也生气了,若是这件事情就这么了了的话,那将来还拿什么立足于当世啊,再说了,荆州是邻居,可是,如果这个邻居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话,谁能保证将来这样的邻居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有仇不报非君子,而且,这件事情如果不处理好,袁术觉得自己很难安抚部下们的情绪,哪怕是做样子,自己也得让部下们觉得自己这个主公是真心对他们好。
等到召集部下之后,袁术恶狠狠的问道:“荆州乃是产量大地,我放下面子向刘表借粮二十万石,二十万石,对刘表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可刘表也不给,要是这样,那也就算了,他刘表小气,我又遇到这麻烦,怨不得别人。
可是,他刘表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仗着他荆州水师犀利,仗着他是荆州牧,他就可以不把我淮南放在眼里,不把我袁术放在眼里,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主公,末将愿领精兵五万讨伐荆州,末将定要让那刘表知道得罪主公的下场。”纪灵立马站出来请命,其他将领也纷纷效仿,现在就是争功的时候,谁也不想错过。
袁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的事业现在还处于上升期,自己的这些部将们也一个个的想多立功勋,这样的集体才是有希望的。
对于荆州,袁术早就眼红,只不过时机未到,他也不愿意去招惹刘表,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怕了刘表,要不然,他现在这么努力的训练军队,组建骑兵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摆设吗。
第405章:南方战火2
纪灵等人这段时间也算是憋了一口气,前些时间打淮南的时候其实也没费多大劲。毕竟袁术乃是袁家的嫡长子,有袁家的威望在,很多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打仗。
淮南的世家大族都举城投降,这算是对袁术的认可,换句话说,像纪灵他们其实没有捞到多少战功,故而,当袁术提出如何应对荆州的无礼表现之后,作为袁术麾下第一武将的纪灵立马站出来请战。
纪灵如此,其他武将就更不用说了,袁绍麾下大家陈兰,陈纪等人也都渴望战斗,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也只有在战场上,他们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不过,袁术也不是一个莽夫,对于战事,他很清楚,这可不是想说打就能打的,这些武将们都想上战场,都想去杀敌,这是好事,但身为主公的袁术却不能跟他们一样思考。
此时,袁术明白自己需要的是听听谋士们的想法,实际上,袁术这个人做事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是在创业初期,若是不能小心翼翼的,恐怕就会让自己的大业夭折在摇篮中了。
“荆州如此嚣张,刘表目中无人,这仗,肯定是要打的,你们能有这份激情我很高兴,但是,我现在想知道,这仗该怎么打,你们都说说。”袁术看着众人说道:“荆州地大物博,想从刘表手上讨好处也不容易,到时候可别把我们好不容易积蓄下来的底蕴给败光了。”
武将们听了这话都沉默不语,他们刚刚确实处在兴奋头上,就连纪灵,刚刚也就是想着领兵去征讨荆州,可现在袁术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这里面的难度。
不一会,阎象站出来劝道:“主公,兵者,乃国之利器也,我军现在底蕴不够,恐怕不足以独自面对荆州,若是贸然兴兵前往,恐怕得不偿失、、、、、、”
“阎主簿,刘表太嚣张了,若是这次我们不能给刘表点教训的话,恐怕今后我们会很难在淮南立足了,更别说打出淮南拿下扬州豫州。”袁术摆摆手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军现在确实不容动兵,但是,这是刘表逼我的,我不得不这么做。”
“主公明见,臣也觉得刘表太过放肆。”阎象解释道:“臣并非是不支持出兵,只是,我军的实力和底蕴确实比荆州要差上很多,臣的意思是,我军不宜大动干戈。
再说,荆州水师犀利,几乎是冠绝天下,而我军又是以陆军见长,很难克制荆州水师。我军若是出动的少,恐怕不足以让荆州引起重视,很难对荆州有所威胁,但若是出动的多的话,我军后勤肯定会压力很大。
再说了,主公,若是出动四万以上的人马,那主公最关心的马场的建设恐怕就得暂停下来,毕竟我军现在支撑不起这么多开支,所以,臣的意思是,要出兵,但不能出动太多人马,至少应该在我军的后勤承受范围之内。”
“可是,主簿大人刚刚不是说出动的少不足以撼动荆州吗?”纪灵疑问道:“既然无法撼动荆州,那也就是没什么效果,这样还不如不出兵呢。”
袁术点点头,他心中也有这个疑问,其实,就在刚刚他提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也考虑到了这些,只不过考虑的没有这么仔细罢了,现在有人提出来,正好大家一起商议商议。
“非也,非也,出兵出的少,未必没有效果。”阎象缓缓说道:“荆州确实是庞然大物,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独自面对这个庞然大物,他刘表占着富裕的荆州,难道别人就不眼红吗,再说了,刘表的仇家也不少,主公何不号召一番,邀群雄共讨刘表。”
“哦?这样?嘿嘿,有意思,有意思,你继续往下说。”袁术笑道:“我似乎明白了点了。”
能找到让刘表吃瘪的办法,袁术当然高兴,而且,只要筹划得好,说不定还能狠狠赚一笔。
“江东孙坚,与刘表有死仇,此前也多次与刘表相斗,而且,孙坚麾下的水师比之荆州水师更加精锐,在与荆州水师的争锋中很少落入下风,若不是荆州水师占着人多势众的优势,孙坚恐怕早就把刘表打的吐血了。
再者,孙坚乃是主公的部将,主公有权调遣他,只不过此人一向对主公阴奉阳违,听调不听宣,若是不许以重利,恐怕还难以调动。”阎象解释道:“孙坚必定可以成为我军的第一大助力,有他出兵,刘表恐怕就会头痛不已。
另外还有曹操,此人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地盘,实力比起主公还要差上一截,不过,此人手下却有不少雄兵猛将,再者,曹操此人现在正领兵于陈留老家,此人一向志气不小,恐怕,他现在想要的是整个兖州,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而已。
兖州现在混乱不堪,曹操粮草不足无法大动干戈,他现在面临的困难跟我们差不多,主公可修书一封邀请曹操出兵牵制荆州北边南阳一带,如此可让刘表分身乏术。
这两人都是当世豪杰,若是他们能同时出兵,主公自可兴师讨伐刘表,而且,臣断定,只要这两人出兵,我军再联络一些其他小势力,主公必定能从刘表手上讨到大便宜。
若是这两人中只有一人出兵,主公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是,若是这两人都拒绝出兵的话,那主公就要三思了,战事一起可不是儿戏,搞不好我军这段时间好不容攒下的家底就会被消耗掉。”
众人听了阎象的分析后都很认同的点点头,阎象分析的确实算是很清晰,至少众人现在明白自己这边的弱势。袁术并非庸人,他也明白这场战事的关键。
没一会,袁术突然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好,很好,阎象,你说的不错,若是有这两人出兵,我军定当大胜,曹操那边我现在还不敢肯定,这家伙向来是无利不起早,而且,搞不好他就算想出兵也不会跟我们一条心。
不过,江东孙坚那边,我却是有把握说动他出兵,自当初会盟结束之后,孙坚与刘表就结下死仇,当初孙坚甚至是差点就死在刘表手上,以孙坚的性格,此等仇恨若是不报的话,他胸中的恶气就难以平息。
再者,孙坚此人志气确实不小,他不会放过荆州这块大肥肉的。还有就是,当初会盟的时候,孙坚就是我的部下,我曾多次援助于他,总的来说,我对他算是有恩,综上几点,我觉得说动孙坚出兵不难。
只是,荆州底蕴深厚,孙坚也只能牵制一部分荆州水师而已,我军若是想在不消耗积蓄的情况下打好这仗,该出动多少人马才合适呢?”
阎象缓缓举起右手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两万,主公,最多也只能出动两万大军,再多的话恐怕就得不偿失了。”
袁术点点头,他沉思一会后看着纪灵问道:“纪灵,给你两万精兵,你可有把握打好这一仗。”
“末将有七层把握。”纪灵严肃的回道:“荆州水师确实犀利,但末将又不会追着他的水师打,只要上了陆地,荆州水师就不足为惧。”
“说的好,只要上了岸,荆州水师就没什么好怕的。”袁术拍手叫好道:“纪灵,你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尽量满足你。”
“末将有两万大军足以应付弋阳守军,不过,末将恳请主公能调四千骑兵于我。”纪灵一脸认真的说道:“荆州并无成建制的骑兵,末将想扬长避短,打他个措手不及。”
“四千?这几乎就占了我军现在骑兵的一半了啊,这样吧,给你三千精锐骑兵,另外再加两千驮马,有什么意见没有。”
“没有,有三千精锐骑兵,荆州军就会有吃不尽的苦头。”
“好,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写信给孙坚,江东离荆州较近,他若出兵,荆州自当震惊,哈哈哈、、、、、、”
两天后,孙坚就接到了袁术的信件。对于现在的孙坚来说,袁术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袁术的命令还是很有分量的,再加上这段时间袁术也帮过自己,所以,对于袁术送来的这封信,孙坚还是很重视的。
仔细阅读过这封信后,孙坚当即就明白了袁术的意思,但他也感觉此事关系重大,于是就马上召集麾下文武商议对策。
当听说又要起兵攻打荆州的时候,孙坚的这些文臣武将都兴奋了,不过,当得知是袁术来信邀请孙坚出兵共讨荆州之后,帐内有几人却陷入了沉思。
孙坚的意思很明显,他早就在准备攻打荆州了,这段时间部队也休整的差不多,现在正是出兵的好时机,正好又有袁术来邀,孙坚打算借这个机会再次出兵。
可是,作为孙坚麾下的头号战将程普却站起来反对,他的意思很明显,荆州是迟早都要打的,但袁术这人不可靠,再者,袁术不会这么好心,这里面恐怕有阴谋。
不过,孙坚的意思也很明确,他本就打算攻打荆州,哪怕没有袁术的这封信,他也会出兵,攻打荆州乃是复仇,孙坚根本就没打算指望袁术。
至于说道阴谋,孙坚觉得袁术不会算计自己,再怎么说自己也是袁术的部将,袁术不会蠢到自毁墙角,众人一再商议之后,终于达成了出兵的意见。
江东猛虎,终于又要踏上复仇之路了。
第406章:共讨荆州1
一旦决定要讨伐荆州,孙坚就下令部下们尽早进入备战状态。荆州和江东早就成了死敌,正如孙坚说的,他要打荆州,压根就没有想过要靠袁术,哪怕袁术没有给他来这封信,他迟早也要率师去找刘表的麻烦。
之前会盟结束之后,孙坚在半路上遭遇刘表伏击的那次就决定了荆州和江东的对立局面。回到自己的地盘后,孙坚就一直在准备,不论是于公还是于私,荆州和江东已经不可能握手言和。
孙坚是个有仇必报的性格,他跟刘表本就是死仇。而且,孙坚现在的地盘是在江东这一块,但他暂时又没有完全拿下整个江东,他想继续发展的话就必须跟荆州抢地盘,跟荆州比起来,江东还是很贫瘠的。
地理位置决定了双方的对立局面,孙坚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匹夫,他又不会拿军事当儿戏,若不是想想北发展,他也不会跟荆州这么死磕。
他也明白,要想压制住甚至击败荆州水师,自己这边就必须训练出更加精锐的江东水军,毕竟荆州水师成名已久,刘表又有富裕发荆州作为后盾,要想超过荆州水师,这的确是个很难的任务,故而回到自己地盘后,孙坚就全身心投入到水军建设中去。
除此之外,他也没忘要训练出荆州没有的骑兵。或许这正应了那句敌无我有,敌有我优。要不然,仅仅依靠水军的话,孙坚也觉得很难让荆州军惶恐。只是孙坚自己对骑兵没有什么建树,因此这个任务就交给了长子孙策,好歹孙策还跟公孙续打过仗,他对骑兵的了解绝对比江东其他将领要多。
更重要的是,骑兵乃是步兵的克星,但骑兵的组建和训练也相当耗费钱财,几乎训练出一个骑兵的耗费直接就抵得上训练四五个步兵的耗费了,而且,战马也极易耗损,尤其是那边很少有北边那样的平旷草原,稍微不注意,战马就容易陷在泥潭里折断马蹄。在孙坚看来,若是真训练出如此强军,就必须要将他紧紧抓在手中,除去孙策,孙坚的部下中再也没有更合适的人去统帅骑兵。
孙策对骑兵的组建也是尽心尽力,尤其是从北疆演武回来之后,孙策带回了大批战马,这就加速了他的组建骑兵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孙策手上已经有三千精锐骑兵,这已经是江东财力的极限了。
三千骑兵,若是放在北疆或是草原,恐怕一般的小部落都看不上,但这是在江东。自古南舟北马,地理环境决定了兵种的优势,荆州和江东的情况差不多,刘表在为这么多年都没有想过要组建骑兵,这一步,却被孙坚抢先了。
孙策组建骑兵的办法基本跟公孙续教授的差不多,同时,为了保证这支王牌的战斗力和忠臣度,孙策想自己父亲申请让这三千骑兵成为自己的亲兵,也就是说,这是属于孙家的骑兵,其他军中将领无权统帅。
对于这一点,孙坚也很是同意,毕竟是花了这么大价钱才训练出来的骑兵,孙坚也怕这样的强军会出现什么问题。
在训练骑兵的同时,孙策也建议自己父亲要加强战船的改造,不要一味的去模仿荆州水师的战船,这一点得到了军中大多数将领的赞同。要想超过对手,就不能只按着对手的路线走,必须跳出圈子跑到对手前面去。
有关于战船改进的工作也主要由孙策负责,不过,为了加强自己几个儿子的能力,孙坚将自己的儿子孙权派去协助长子孙策,有道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两兄弟联手,也确实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当然,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孙策在北疆演武大会时从公孙续那讨要来的一些造船资料,或许这些资料在公孙续那看来并不是很重要,但对于孙策来说,这简直就是指引了他的方向,再加上孙策也效仿公孙续善待士卒,提高船工待遇,同时招募流民参与建设,故而,整个江东在这段时间都呈现出一股生机。
袁术的这封信只是一跟导火索,这直接就点燃了江东和荆州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对于孙坚来说,这确实是他出兵的最佳时机,若是让江东独自面对荆州水师的话,这确实是不小的压力,但他现在有了个盟友,在一定程度上绝对可以牵制荆州不少的兵力。
一切准备就绪后,孙坚就派黄盖安排战船,装上粮草战马,挑选吉日发兵。但是由于骑兵和水军不可能走同一条路线,故而孙坚打算自己先率水师出发,长子孙策领精锐步骑五千人作为偏师。只不过,在进入荆州之前,骑兵和水军还是不用分开的。
这是一场关乎江东的前途和走向的大战,孙坚必须打,而且还必须打好才行,若是这一战失败,孙坚就得退回江东重新积蓄实力准备下一次讨伐,但若是这一次成功的话,孙坚的地盘就会进一步扩大,今后就不用再窝在江东这块地方了。
荆州这边现在也不太平了,刘表在驱逐袁术的使者的时候就想到袁术会报复自己。或许,在世人看来,刘表确实有点懦弱,但是,作为一个可以单枪匹马拿下荆州的文人,他必定有过人之处。
从驱逐袁术的使者开始,刘表就下令要对淮南戒严。只是,刘表没有想到的是,袁术的报复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甚至连江东那边都被引出来了,这下字子,刘表确实有点头痛了。
当刘表得知孙坚已经出兵的消息的时候,他就立马召集文武商议对策。江东的确是荆州的老对手了,对于江东猛虎,刘表现在确实忌惮得很,孙坚能以江东之地对抗整个荆州,组建孙坚的厉害之处,而且,刘表也打探到江东已经训练出一定数量的骑兵,这就更加让他焦急。
对于那一次伏击战,刘表也是记忆犹新,当初自己这边本就占着大好局面,可最后竟然让孙策这毛头小子搅了局,仅仅五百骑兵就让自己这边成了败局,这样的事情,刘表还真没有见过,故而,对于江东骑兵,刘表是不得不担忧。
众人都在堂内商议,对于江东,有的人认为不足为虑,有的人则觉得不可不防,众人说法不一,刘表也是心烦意乱,真出事的时候这些家伙总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眼看众人还在争吵,身为刘表身边数得上的谋士的蒯良不得不站出来,他对刘表拱手说道说:“主公,江东水师确实厉害,但却不是没有弱点。
江东之地太过贫瘠,哪比得上我荆州富裕,江东之地财力有限,孙坚手上能拿出来的水军绝对没有我们多,我军随便出动一支军队都会多于他们,所以我们可在这一点上下功夫,再者,江东积蓄了这么久也不一定能积攒多少钱粮,这,也是他们的弱点。
臣觉得,可让黄祖领江夏兵为前驱,主公率荆襄大军作为后盾,这样可随时能提供支援,江东兵马有限,绝对不会超过两万人,黄祖那边只要不出大差错就不会有问题。
另外,可令刘磐领麾下一万人马进驻巴丘,严防江东骑兵突袭江夏,孙坚麾下人马不多,不可能分兵攻打我军,故而这第一战场必定是在江夏附近,只要我们能守住江夏,孙坚就无法率军进入我荆州领地。如此一来,孙坚跨江作战,将无用武之地。”
刘表听了点点头,蒯良对江东这边分析还算很清晰,孙坚要想攻打自己这边就必须从江夏着手,所以,只要江夏守得住,孙坚就不可能有什么战果。
众人商议了一会后,刘表这才转过目光盯着蔡瑁说道:“德珪,江东兵马进不了江夏的话,你这边也就没什么事,若是让你率军去抵挡袁术,你可有把握。”
“这,末将定当尽全力。”蔡瑁面露难色说道:“不过,这袁术也不是小人物,尤其是他前些时间拿下淮南以来一直就在整顿兵马,他又从北疆那边购买到了大量战马和盔甲兵器,其麾下兵马也不缺乏精锐之士。
而且,袁术麾下大将纪灵号称淮南第一将,更有好事者称之为无敌于荆襄,臣敢断定这次领兵的必是纪灵,再加上袁术麾下有一支厉害的骑兵,所以,臣恐怕有心无力啊。”
“无妨,袁术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但我觉得他这次绝对出动太多人马,你们别忘了,他之所以讨伐于我无非就是缺粮,你们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出动多少兵马。”刘表冷笑道:“哼,以我估计,袁术那边最多出动三万人马,再多的话他就扛不住了。
德珪,三万淮南军不算很多,你只要据城而守就行,我就不信,他袁术能靠这点人马拿下我的一座座城墙。”
“末将领命,末将愿领兵镇守弋阳,若是纪灵赶来,我定当将他阻在城下,让他淮南军入不了我荆州。”蔡瑁信誓旦旦的回道。其实,对于这一战,他心里已经有谱了,蔡瑁不是傻子,他明白,只要自己不贪功,不跟对方正面交战,淮南军就不能拿自己怎么样。
“好,既如此,诸位速速下去准备,这一次,我倒要看看他袁术和孙坚能耐我荆州何?哼、、、、、、”
第407章:共讨荆州2
江东,孙坚的大本营内,此时孙坚已经率军抵达豫章北方一带,再往前走就是江夏,过了江的话就会跟荆州水师面对面了,战事一触即发,营内众将士们都在做最后的努力。
孙坚的大帐内,孙坚刚刚与众将领商议完军情,一些将领们都告辞下去忙碌去了,毕竟站前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将士们的情绪也需要照顾。
当帐内只留下程普,黄盖和孙策后,孙坚这才对三人点头说道:“都别多礼了,来,坐下聊聊。”
反正现在就这么几个人,大家平时私底下也放得开,故而孙坚这句说出来并没有引来多少推辞。孙坚一直盯着地图,而后,他问程普道:“德谋,你说说,这战我们有多少胜算,说实话。”
程普点点头严肃回道:“依末将看,此战我军胜利的机会恐怕只有六成,我军出发的时候太过大帐旗鼓,但是后勤那边跟上的又比较慢,延缓了我军的行军速度。
荆州那边必定已经得到我军出动的消息,我军已经失去了突袭的最佳时机。简单说,我军先机已失,要想打好这一战,恐怕得跟敌军慢慢耗了。”
孙坚听了点点头回道:“说的不错,分析的也很有道理,还有别的吗?”
“有。”程普点头说道:“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必定是江夏的黄祖,黄祖此人我们都很了解,若不是江夏城高墙坚,再加上刘表给予了他打量粮草上的支援,哼哼,这匹夫还真不一定能撑到现在。
我们跟黄祖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黄祖麾下那些人马我们都一清二楚,他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那两万水军,可是跟我们的水军比起来,他们的水军太过逊色。
若是我们能将黄祖引出来打,那我们就能很快拿下江夏,到时候说不定还能逼迫刘表亲自领兵来战,只是,这黄祖在我们手上也吃过不少亏,要想把他引出来,恐怕难得很啊,说不定刘表现在已经给黄祖下了死命令不准他出城迎战,这就是难点啊。”
“我军攻击约两万人其中水军有一万人,若是正面对战,我又把握在水面上击破黄祖的那两万水军。”孙坚眯着眼睛说道:“不过,黄祖多半是要做缩头乌龟的,不给他点甜头,他恐怕还真不愿意出城。”
程普三人都点点头,孙坚这句话说的比较中肯,只是,该如何引诱黄祖出来呢。
过了一会,孙坚继续说道:“我有意分兵攻打江夏,荆州那边虽然已经得到我军出发的消息,但他们现在恐怕还不知道我军的具体人数。为了引诱黄祖出战,我军不得不示敌以弱了。”
“主公的意思是?”程普疑问道:“兵分两路?我军人数本来就少,若是再分兵,岂不是两路人马的实力都很薄弱,这是在冒险啊。”
孙坚冷笑一声,而后他继续说道:“打仗本就是如此,能赢就是好办法,再说了,我们若是不能在黄祖那讨到便宜,难道我还不能及时撤军吗?若是黄祖不敢出城跟我决战,那他又哪来的胆追击我,德谋不必太过焦虑。”
而后,孙坚转过头看着孙策说道:“策儿,再过几个月你就要满十八岁了,是该给你取字了。从你出生那天起,我就想好了,你爷爷当初给你取的字是伯符,今后,你就是孙策孙伯符。”
孙策兴奋的点点头,总算是快要熬到十八岁了,今后再也没有人说他是小孩了,不过,这取字也是件大事,孙策,没有想到自己父亲会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的这件大事给敲定了。
“你也长大了,是该脱离我的保护了。”孙坚爱惜的抚摸着孙坚的脑袋笑道:“伯符,给你五千精锐步骑,你可敢独自领兵攻打江夏,先不要急着回答我,军事非同儿戏,你若是犯了错,也是要受军法处置的,军中无父子,到时候我定不会手下留情。”
没有一点犹豫,也没有一点迟疑,孙策单膝麾下直接领命道:“末将孙策,愿为将军分忧,若是不能完成任务,末将愿受军法处置。”
“好,好,这才是我孙坚的儿子,这才是我孙家的好男儿。”孙坚拍了拍孙策的肩膀笑道:“大军出发之前,你叔叔孙静率子侄拜在马前,劝我不要为报一时之仇,轻率用兵,我没听,而且还将你带在军中,留其他子侄在后方,你知道为什么吗?”
孙策摇摇头,他确实不明白自己父亲为何会这样一意孤行,这确实不符合自己父亲的性格。
“你知道吗,就现在的整个孙家而言,没有几个人有锐意进取之心。”孙坚笑道:“你叔叔这人行事太过小心翼翼,这就注定了他嫩有什么大成就。
你们几个兄弟中,你二弟孙权性格阴柔,注定是个守成之人,将来让他处理内政或许还行,但若是想让他行那开疆拓土之事,恐怕是难上加难。
你三弟孙翊性格与你稍微相似,可是这孩子比你还鲁莽,行事不懂脑子,将来也难有大成就。当初让你跟在大将军身边学习学习确实是对你有好处。
至少,你现在已经不想几年前那样四处惹祸了,而且,你现在做事肯动脑筋,观察入微。伯符,你能有这么大进步,为父很是高兴,这也是我只带你一人出战的原因,孩子,我知道你一直是以大将军为目标,大将军是人中之雄,但我孙坚的儿子,至少也是虎熊之将。
这一次,你必须自己去面对困难,你我父子二人联手对敌,这小小江夏,不足为虑,区区黄祖,只是你的垫脚石。”
这一番话说出来,孙策只觉得自己是热血沸腾,自从见识过公孙续的风采后,他无时无刻不想独自领兵征战沙场,只是自己父亲一直压制着自己,不给自己这个机会。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机会来了,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领兵出战了,从今以后,自己不用做别人眼中的富家子弟,不再是那二世祖了。
“孩儿定不会让父亲失望。”孙策迎着孙坚的目光回道:“江夏黄祖,岂能阻拦父亲进军荆州,只要父亲一声令下,我定亲自领兵擒拿黄祖,献给父亲。”
“哈哈哈,好,有志气,我孙家男儿正该如此。”孙坚哈哈大笑道:“明日我们就分兵,你率三千骑兵并两千精锐步兵绕道柴桑,攻打黄祖的右侧,记住,你这支人马是偏师,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暴露。
我会领主力人马去迎战黄祖,等到敌军注意力全部在这边的时候,你才可出战。伯符,你听着,你只有一次机会,若是一击不成就必须率军来跟我汇合,不可鲁莽行事,明白没有?”
“孩儿明白。”孙策领命道:“孩儿定要那黄祖闻风丧胆。”
“这是你第一次领兵作战,说放心那是假的,你这孩子潜力无限,只是你自己不懂得挖掘,我让德谋随你出战,德谋是我的老部下,也是我的兄长,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若是关键时刻你们意见有分歧,自当听从你德谋伯父的,明白吗?”
孙策点点头,而后转向程普行礼道:“还请伯父多多指教。”
程普没有点长辈的架子,他立马扶起孙策回道:“少主不可如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