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鹿者_楛似叶-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也没有一点军人该有的样子。

    要说来,朱元璋也只能怪这春日里忽冷忽热的天气,早上晨雾散起跟冬日间没什么两样,在这午时太阳一照又是回到了夏日炎炎的时候。加上朱元璋本就有些烦忧这北伐与谈判的诸多事情,身心虚弱下冷热交替也是不免的感冒发烧了。

    也还好只是低烧而已,脑子虽然有些昏沉倒也是不耽误行路。在附近州县请了大夫开了副药便是与着兵士继续行路了,这烈日一照精神头也未免有些差了。

    远远见到了金陵城边,就好似远行的孩子就要回家了一般,朱元璋珉着有些干裂的嘴唇好让它湿润一些,也让自己神色也好看一些,又直了直已经挺直的腰杆,在这停驻已经整理好军容的军队阵前手猛的向下一挥手大喝道:“行进!”

    大军行进时前所未有的整齐,士气如虹一般向前不断行进着,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想要把自己最好的神态展示给相亲们看,好让他们瞧瞧自己的子弟兵是多么的强大、威武。这时他们已经不是了那在战场上冷血肃杀的兵士,而好像是一群群邀功的孩童,竭尽所能的展现自己的长处与努力,所为的也不过就是一句父老长辈的夸赞。

    “咚…咚…咚……”

    战鼓声每一次响起便是有跨出一大步,虽然这些兵士没有经过特地的训练,但也是异常的整齐与协调。排列成一队队的小方正,万军如一人行走一般的景象给那些经临过战场见过军队拼杀的官员百姓们带来了非常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甚至那些站在城池上观摩那吴国大军是如何强大的蒙古汗国特使、长老们也是被此景象惊的一下说不出话来了,在他们的心目中这种军队也是只有成吉思汗时期才会存在吧。那股军士间不断传来的肃杀气,竟让着这些一辈子身处于刀枪血海之中的蒙古人都给蒙住了,他们此时就感觉这些吴国兵士就好像是不可战胜一般,这每一声响起的战鼓声也是直打入了他们的心中一样。

    这次无意之间展露出来的军演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不但是给那些吴国百姓展现了自家的子弟兵是多么的强大,就是对那些因战败还有目空一切的蒙古人来说也是震撼到了心里去,至少在下城楼时面对以往低贱如同蚂蚁的汉奴们他们也终于是抬起正起脸来看待他们了,那永远都是高高扬起的头颅也终于是慢慢的低垂了下来。自此他们认识到,这些汉人已经不是以往时候任打任杀的奴隶了,汉民已经成长起来建立了自己强盛的帝国,他们是与自己平等的。

    朱元璋是不知道无意之中制造出来的大军演会制造出如此之多的因果,他待进了城门实在扛不住便转乘马车一路昏睡着进了吴王府。刘基这时也是知道了吴王身体不适,他也便是执行起自己“宰相”的权利,让那些很是兴奋的兵士回到城外军营脱去铠甲可以回家探亲三日。

    在这些兵士们一个个欢快的跑向那城外已经驻扎起立的军寨时,刘基与李善长等一众知道吴王病情的高官心中不禁有些忧虑。在这古代生病可不是小事,没准一个小小的感冒、流感处理的不好,那也是大有可能丧命的,毕竟古代也是没有那么多的抗生素可以抵抗病毒。

    因为心急加上确实是有一些事情要与吴王商议,所以他们也是紧随车仗之后赶到了吴王府。这些吴国高官在金陵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见他们急匆匆赶来,倒也是没有哪个大胆的家丁护卫敢是阻拦。

    待一众人步入正堂时,只见那吴王哪里有生病的样子,正悠哉悠哉的抱弄着他刚出生但从未见过孩儿戏耍呢。一见这些官员都来了,朱元璋好似早有预料的一般先让他们堂中椅子上坐下,而怀中的孩儿却是一直舍不得放下,待把这孩子哄得舒心睡着了便抱给站在一边的奶妈让她先带孩子出去。

    眼中的目光一直随着那孩儿一直出了门外,心中再无挂念之下这病痛才是一下都回在了身上。晕晕乎乎的坐在了柔软的舒适铺着野兽绒毛的木椅之上,撑着有些晕红的面孔见着这座下一脸肃然却是异常熟悉的文官武臣。

    从他们的面容上一个个扫过,朱元璋强大起精神笑道:“一个个都急什么,本王没在那箭矢乱飞的战场上送去性命,难道还会折戟在这小小的伤寒之下么?呵呵,知道你们出动这么大的阵仗不都是来看望我的,毕竟国事为大,刘基还是你先来说吧。”

    刘基站起身来先朝着那说完话就闭目养神的朱元璋拱了拱手,再是背对吴王面朝众文武道:“这西察合台汗国与着元帝国结盟之事,整个天下早已经传的沸沸扬扬,想必诸位大人都是早已知晓并且心中也有一定的想法了。

    念吴王怀病在身,基也就是长话短说了……,要想北伐除了是各处聚集出强盛的兵士外,还是要有大义的名分才是能够名正言顺的讨伐元廷的。所以基提议吴王在金陵先行称帝,之后携新立帝王之威再加上控诉着元廷这百年来种种丧灭人心的罪证,一定是能够北伐成功的!”

    听闻刘基说的激烈,朱元璋抬眼一看只见满堂文武的情绪都是被他带立起来了,全都是在高呼着北伐义行!一见这左边第二位处还有一人一直安然坐在椅子之上,露出一脸的沉思之色。

    一见李善长那金锁的眉头,朱元璋笑了笑用手一指他,道:“百越有什么疑问,趁诸位都在现在就说出来吧。”

    “禀吴王,称帝北伐一事微臣也是认为可行的,甚至到刘大人要携帝王大义全力北伐,也不禁拍案叫绝。只是诸位还未考虑一样事情,就是钱粮从哪里来?我吴国自建立起,还没有哪一年是没有四处征战的,百姓出产再多也是都消耗光了。

    而要是北伐战端开启,百万大军一旦开向北疆,现在是春日时节又没有什么粮食产出,也正是农忙的时候。一征兵民间的劳动力一下子也都是抽调一空,没有影响农事就已经不错了,怎还敢指望能够搜集出大量粮税。而且一旦大战我等不但是要面临北方元军,还要时刻准备与帖木尔援军的决战,再加上疆域战线拉长这沿途粮食损耗更加巨大,后勤恐是一时跟不上大军所需啊!”

    听见还有这般烦忧与困扰,刚从北地退下来还满身杀气的汤和一拍身前木桌,起身大吼道:“这不行那不行,一旦要是让那塞外的蒙古大军与着元廷汇合了,那还打个鸟丈啊!我们这一辈子就是要缩在这南方诸地不成?”

    “是啊,是啊。等到秋收时再北伐那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

    这堂内争论的声音渐渐响起,最后越吵越大声谁也拿不出一个确实可行的办法来。朱元璋本就头痛,再被这叽叽喳喳更是有突然一大吼的声音一震,只感觉脑袋之中嗡嗡作响一见又是这个汤十七在作怪,不禁一拍木案大吼一声道:“都吵什么吵,汤将军你这是在比谁的嗓门大是吗?咳咳咳……”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两百零九章做一切准备

    见着堂下众文武终于是安定了下来,朱元璋好不容易才顺了口气,喝口茶润了润喉继续道:“这粮草的事情本王自有考量,也不用你们多做操心,就按称帝后北伐的条例办,到时粮草自然也会眼见今日之局也是要找一些盟友,在北伐成功后把着元廷给赶到漠北之时,要让别人帮助我们拖延一番帖木尔大军才好。

    至于这盟友人选,想来想去,本王也只能选择正处金陵要求我们放还三十万战俘的三大汗国身上了。虽然他们战力恐怕不行,但要是搞个突然埋伏拖延一下帖木尔大军的行进速度也还是可行的,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既然朱元璋说了这粮草之事他能解决,这些文武也是知道吴王平素里就不是鲁莽的人不会动摇国本,也就不再往大军粮草的事情上多做过问。但是对于与那些蒙古汗国结盟之事,文官武将们却是有着各自的看法……

    瞧着下面又是争吵起来了,特别是那群武将,一个个挽袖子撩胳膊都是要用武力解决了。而文官却是说的是天花乱坠,可谁也不服谁,这不就是嚷嚷着吵起来了么。

    “好了,吵吵什么!明日早间待本王身子好些了,便会接见那些汗国使者,你们各自回去,做政务的做政务,至于城外的军营也不要荒废了。给那些探亲的兵士先发一波饷银吧,回家探亲没钱怎么能行。至于回来之后,你们就抓紧操练,待登基之后便是要立即北伐,松懈不得!伯温与百越留下,其他人先回去吧!”

    一众文武恭敬的拱手退出堂外,朱元璋舒适的靠在椅背上,又见李善长与刘基都是露出沉思状,慵懒的看也不看他们位置随手一指道:“有什么疑问,百越先说吧!”

    本来那弯曲的手指已经是指向自己了,结果这吴王又是点名让李善长来说,已经前倾半步的刘基尴尬挠了挠鼻头便又回身坐下。

    李善长得了令起身到堂中恭敬向那肚子一起一伏,平缓着呼吸好似睡着的朱元璋行了一礼,脸上有些纠结似的沉吟道:“禀吴王,微臣还是想要问这粮草之事,要不说清楚百越心中总觉得有一块石头落不下来。”

    见李善长问起粮草的事,朱元璋心中叹息一声,这觉是睡不成了。

    “既然百越问起了,而这粮草事情也确实是你分内之事,为免到时出什么纰漏这话也是必须要先对你们说了。

    想在庆元时本王在张军军营遭遇一次刺杀,好在有惊无险活擒了刺客据他供述是江南世家的人,再从其身上搜出密信人证物证具在,也容不得他们去狡辩……,虽然这些世家可恶,但现在北伐之时后方绝不能乱,所以这些已经在江南盘踞百年、上千年已根深蒂固的世家一时还是动不得的。

    因为北伐迫临,本王心有一计。在姑苏与南通分别停留一日,便是与他们商议以绝不用刺客刺杀之名寻世家的麻烦,而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担负北伐大军的粮草。想必百越也是知道这些江南豪商、世家的富贵奢靡,千百年来的积累早已经是富可敌国了,他们这些大大小小的世家联合在一起也完全可以支付百万大军的粮银,也就是如此本王才会这样忌惮。这些人无兵只是一群土老财,一旦有兵有将终将会成为大患!

    再是因为那水师舰队在海外开疆拓土,吴国与那些世家的利益还是相同的,有大利在前不乏有聪明之人愿舍弃小利而得大利。因为百万大军所需粮草实在太多,经过讨价还价他们愿意支付一半,并且这些粮食也很快会用船只运来,支付大军北伐所需。呵呵,至于这另一半便是海鱼罐头。本王在杭州府时向一黑脸渔夫讨得的祖传秘方,这罐头在炎热天气内也可保三两月不坏,现已在杭州开厂制作,不日也将会源源不断运来。”

    “粮食不够,多吃些罐类鱼食也是可以的,而且这海内的鱼永远吃不完也不用担心原料的匮乏。粮草够了,接下来吴国只是需要担负将士们北上时的军饷与死伤兵士的抚恤便可,这样运转整个国库官员紧衣缩食也确实是可以供的起。既如此,百越便是没有什么异议了。”

    说完了这么多话,朱元璋口中也有些干涸,喝了口茶眼见李善长退了下去,便是把目光望向那一直安然坐在椅上的刘基。

    “既然粮草之事已经解决,而国事又由李大人照料运作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而基此时想要说的便是关于这结盟之事,要说与这三大金帐汗国结盟,在帖木尔的压迫下他们也肯定是期许的。但我们与他们结盟,必须得是占据主位,他们派兵埋伏还是入中原支援我等都要细细商议。

    ……说来这帖木尔与元廷结盟恐怕也是不怀好意,只是二十万援军就把我们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去了,不知到那些蒙古汗国的大军埋伏在侧打胜了这些援军,到时他们可否是有足够的兵力去守卫国土,抵挡帖木尔的两面进攻么?”

    听着刘基有些萧瑟的话语,朱元璋也是不禁眯上了眼睛。帖木尔是个少年英雄肯定不会不知道把与元廷结盟的消息先隐蔽起来,派援兵杀自己一个措手不及利益才会最大。而他这么高调的把着自己与元廷的结盟事情宣布出来,让所有势力都把目光投入到他派出的二十万援军上,这背后一定是有什么图谋。

    想来除了是要把那三大汗国的兵力与精力都给吸引去,好让帖木尔隐藏的第二路大军趁敌国兵力空虚而攻城掠地之外,朱元璋也是再想不到另外的原因了。这开拔在境外的二十万大军是最容易受到打击埋伏的,只要消灭了他们帖木尔的实力一定会下降许多,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已经快被帖木尔逼疯的那些汗王与长老们一定也不会放过这次绝佳的机会。

    只是这些成吉思汗的正统子孙终究是没落了,要想吃掉这二十万援军,除了是出其不意的埋伏之外恐还是要派遣两倍甚至三、四倍的军力,把他们团团围困再慢慢蚕食才行。

    一旦这些汗国派出了五六十万的精兵,他们守卫国土的兵士那还能再剩多少?既然帖木尔能够派出二十万援助元廷的大军,那他的国土之上能够聚集起来的虎狼兵士也肯定是不会少于这个数,到那时内地空虚之下这些汗国肯定是要岌岌可危了。

    虽然看到了这处破漏,但是朱元璋却不能够拒绝这所带来的利益。这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这些汗国虽然没落但是毕竟存在了百年早已构建起各自的势力与国家,就算是国土之内无兵可守但毕竟是疆域宽阔,帖木尔一下子想要吞掉他们全部势力那也是不可能的。

    只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年的时间,朱元璋相信他在把北方元廷消灭之后修养生息个几年,一定是会再聚集起能够与帖木尔决战的实力。所以说这塞外越乱越好,只有那些蒙古人自己人杀起自己人,乃至到了世仇的地步,到那时才是最符合派兵利益的时候。

    只是一个帖木尔朱元璋还是不怕,他就是恐惧那些蒙古人突然团结起来,共同的想要消灭自己,到那时真的是与全世界为敌了。

    ……

    要说生意最好的奢华酒馆,在金陵就要数同福客栈了,因为他们家的酒最烈也最是实惠。第一壶可能是比较贵,可是接下来的续壶那就是便宜多了,甚至有时有活动也还会到半价的地步。

    因为酒香、酒烈所以也吸引了不少酒鬼驻足此处,但毕竟是大酒楼,身后有的是人,也是没人敢去闹事。

    此时在金陵城内最是奢华的一处酒楼,同福客栈内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而在三楼之内的一处巨大奢华的雅间之内,却是有着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家伙们在激烈争论着什么。

    “……必勒格你这老家伙是什么意思,想在来安作战的时候就是你们东察合台的军队先后撤才是造成全军溃败的。现在你又是主张与着这些如饿狼般窥伺北方元朝的吴国结盟,你说你是不是被这些汉奴所买通了?”

    身为东察合台的长老也是派来的特使之一,必勒格无疑是与着吴国有良好的关系的。见身前这头发胡子花白一片但身子异常健壮的老家伙在跳脚咒骂,这人是伊尔汗国的长老,一向也是自己的老对头。被他说起心事吴国也确实是给自己送来许多金银珠宝,但自己为了自身利益考虑的时候也是认真观测过国家大事的。

    一见这老家伙跳脚的样子,必勒格冷笑道:“你这如绵羊般老迈而迂腐、等死的人懂个什么?当时来安大战已经被王保保弄的大败崩溃了,我不带领军队逃跑难道还是留在那里等死么。再说现在我们的三十万蒙古军卒还在这南方吴国的手里,而那吴王也已经放出话来了,不结盟就不放人或是把这些军卒俘虏送还给帖木尔平息他的愤怒,你们说不结盟那是怎么办?”

    这时所有人都是沉默了下来,一旦结盟那肯定是要出兵阻挡住那来袭的二十万大军的,可是要阻挡住他们那肯定不是十几二十万大军就能办成的事情。但要是不结盟也是不成,除了吴国手中握有那三十万降俘外,这里头还有多方面的利益权衡。

    虽然说能消灭这些军卒削弱帖木尔的实力,对于这其他三个汗国长老来说都是有莫大的吸引力,但一起战争肯定是有伤亡而他们这些汗国往日间素有仇怨,在唇亡齿寒之下同盟在一起也是同心而不同德,各自之间都有一些多占便宜与少出兵的小心思,所以没有大人物出来压服决策,他们也都是只能干耗在这里。

    就在这一众长老沉默之时,忽然就有高大的蒙古兵推开门进来,向着那实力最强的金帐汗国的长老汇报着一些事情。听完那军士的回报,金帐长老脸上也是露出了沉思之色,听他说完便是挥手让他先走出去。

    待细想过后见一众花白头颅下瞪大的眼睛在不断注视着自己,金帐长老咳嗽一声如实说:“远方传来消息,帖木尔派遣了巴雅尔成为这二十万援军的统兵将军,而这二十万人全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好多…好多都是以前那些金衣战士,恐是有两万多人参与进来。”

    一听这里头有许多金衣战士,所有上了年纪去过战场的老家伙们那双瞪大的眼睛猛的缩了一下。这些金衣人可都是跟着帖木尔从弱小时一步步走过来,挑选最为严格,战力也是最强。在西察合台三十五万的常备军中就只有五万金衣战士存在,在这些百战军士中重重挑选战力肯定也是最强的。

    而要是能够把着这两万人的金衣战士都给消灭掉,那所带来的震撼力也肯定是最大的,甚至比着直接消灭二十万大军更让帖木尔心痛。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诱惑了,有许多人沉寂的心也已经有些蠢蠢欲动。

    虽然诱惑力是非常巨大,可是这三大汗国中可以主事的长老却是都没有先发一句话。毕竟要是谁来主持同盟的话,那一方出的力也肯定是最大的,要不然也压不住其余两国。

    就在这再次安静下来的厢房之内,忽然听见那外面传来了一声声细微的吵闹声,这房内的隔音设施太好要不是那外面吵闹声太大,这耳尖的人也是察觉不到外面传来的声响。在别人提醒之后,有些老迈的金帐汗国长老皱了皱那花白的眉毛,一抬手便是叫站立一旁充当护卫的亲信去外面看看。

    结果这门一打开,还未等那人出去,这时就直接传进来了大笑声:“诸位长老在我金陵处商议大事,又是在这同福客栈内,怎的是少了我刘基的参与呢?”

    自在吴王府出来之后,刘基便是打算先找这些汗国长老商议结盟的事情,为明日吴王亲自的谈判做一个铺垫。这也是因为结盟的事情太过于重大,虽然确认这些蒙古汗国肯定是会与吴国结盟,但这最后的宣誓毕竟还没有喊起,不管再坚信预测这一切也都还是做不得数的。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刘基也是来到了这同福客栈内。本来就是吴国在金陵最大的密碟客栈,这些长老到了同福刘基只是一询问就是知道了他们的行踪,这也是快步赶来了。

    而在这半途之中刘基也是收到了一份与着汗国长老们一样的消息,那便是帖木尔调整了兵力部署,虽然没有添加援军数目但是战力却是明显增添了。因为他身为吴国大臣,所以得知的消息也比那些长老更全面一些,且这帖木尔也是并未打算隐藏过消息,第一时间就把着在援军之中增添两万金衣战士的消息通报了天下。

    这样一来,不但是给那同盟的元廷增添了信心之外,也是为这些敌国发布了第一手信息。本来西察合台只有三十五万常备军,但是那些仆从军无数。

    攻一城、攻一国就抓奴隶,就帖木尔也是不清楚他的仆从军到底是有多少。也就是这样,那些汗国才会犹豫。这三十五万的常备军中能够派出五万和十五万的仆从军组成军队去救援就是不错的了,就这么些人杀光也是对整个战局无用,所带来的诱惑力自然也是不够的。

    但是现在西察合台已经明确发布了消息,会派出两万金衣军士与着八万百战的常备军加上十万仆从军组成的援军。这一下可是惊呆了所有人,这金衣军士从来都是编外的兵士,常备军实际上也只有三十万,而这八万聚集起来的百战军士也确实是极限了。毕竟军队虽然多,但这西察合台的疆域也大,而且帖木尔帝国才立国不久国内不安分的地方还时常会有着烽烟冒起,也是必要的要把这些常备军给派往四处边界不断巡视,以防国内叛乱发生或是敌国突然侵蚀国土。

    刘基也是看到了如果消灭了这八万百战军士和两万金衣军士后会给帖木尔的巨大创伤,一旦要是损失了这些军队西察合台帝国肯定也是要安分的停战几年休养生息了。既然自己都看见了,没理由那些长老看不到,因此刘基对于结盟的也更加的有信心了。

    一边感叹这帖木尔的大手笔时,刘基也不禁加快了步伐,以防夜长梦多的尽快促成结盟之事。

    因为知道这些汗国已经心动,也是知晓这些塞外蛮人没有耐性。所以刘基在一来到这厢房未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直接就开口道:“……杀灭掉帖木尔这二十万大军对我们各家各国来说都是巨大的好事,要想消灭他们肯定是要集结五十万以上的兵卒,而我们吴国决定只要你们答应结盟这三十万的蒙古战俘我们将全都无条件释放,一件珠宝一块金银也都是不会拿你们的。

    而有了这三十万蒙古兵卒,你们三大汗国不会连二十万的兵士都聚集不出来吧?这是个大好的机会,只要能够消灭了二十万西察合台的大军,帖木尔肯定会消停几年,而你们也会有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只要能够助我大吴灭元,我们吴国便会与各汗国保持永远的同盟关系,到时候一定会发派远征军征讨帖木尔的。”

    至于大话谁不会说,那时只怕这些汗国都快被帖木尔打灭了,到那吴国恢复元气出征塞外之时在这虚弱的汗国之间肯定会是占据主导位置。在这中原大地上四处都是城池,只要善于守城的汉人们能够把守好各处,调度精确没有内乱发生根本就是不会怕这些游牧民族的进攻。

    也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朱元璋才是不怕帖木尔在大胜之后对于中原的威胁。他塞外越乱越好,只要关**部没有问题,吴国在短暂疲惫之后也迟早会腾出手来收拾他帖木尔的。

    瞧着脸露各色的众人,朝他们的一个个扫过去,最后定格在必勒格那张古井无波的老脸上。不用刘基多说,已经收了钱财的必勒格便是会意道:“只是二十万,你们这些汉人还真是小瞧了我们这些狼神的子孙。只需要你们如实放出三十万的战俘,那我们便答应结盟的事情。诸位长老你们觉得如何呢?”

    这最后一句是用蒙古语说的,那另外两大汗国的长老一见必勒格所代表的东察合台帝国已经表态,而且五十万大军确实可以准备就绪,杀灭那二十万帖木尔援军对他们各国都是有好处,当即也不再迟疑低头抚胸表示赞成。

    见他们都答应了,而且他们好似还有话语要说,刘基也是不便继续留在这里,轻飘飘的留下一句“明日早间吴王与你们歃血结盟”便是直接退出了门外。

    说来这三十万蒙古军一旦要是都给放还了塞外,失去了对于塞外汗国的节制,一个歃血结盟便也不是他们在得到俘虏之后能够出兵的理由。虽然这样做是有些危险,但朱元璋却不得不这么做,因为要是这些战俘不放回去,那些个汗国因为要防守国内提防帖木尔继续来攻,而又是要聚集五十万大军围剿这些援军,就是再强大的帝国这样做都有可能会吃不消,更何况是这些已经疲敝之极的蒙古汗国们了。

    把这三十万大军派遣回去,那些汗国只需要凑出二十万大军,这本身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而且能够消灭帖木尔的二十万援军也确实是对他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帖木尔派出做诱饵的二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就算那些汗国联盟军占了天时地利包围住这些军卒,那也肯定是会付出巨大伤亡之后才能把他们收服。

    朱元璋看过巴雅尔当时在蚌埠时抛弃的军卒困兽犹斗时,那股狠辣劲给救援来的联盟军造成多大的杀伤力,所以他不怕这三十万蒙古军放回去后就是放虎归山。祈祷着不管帖木尔还是那些盟军都能够杀得惨烈,以至成两败俱伤……==(。

 第两百一十章登基,称帝!

    红日初升,晨间大雾下朦朦胧胧之中有着一丝丝太阳撒下,给着早间的湿冷带上那么一些温暖。

    今日可是一个大好日子,不但是对于官员们来说是盛大的时候,就是那些游离于政治军事之外的平民百姓们也是非常高兴。因为昨日晚间吴王府突然传出令授昭告了全城,吴王于今日称帝!

    虽然不明白朱元璋会这么紧迫的就要称帝,那金陵城扩边出来的皇城还没有修建成功呢,但是这并不能影响那些百姓们发自内心的高兴。

    蒙古人终于被驱逐走了,自家汉人终究是要称帝了!同为汉族身为国民怎能不去高兴?

    “来了,来了,车仗来了!”站立两边街道上的百姓们遥望那奇形怪状的车队兴奋的大声叫喊着。

    说这车队奇形怪状不为过,那前头并排驱赶着五头白色的牛,而在牛后不是宣扬吴**功的威武军士,反而是那些戴着五颜六色的野兽帽子不断跳着奇异舞蹈的深目异族人。

    说到这,朱元璋也是有些无奈。本来他就是想搞一场普普通通的登基仪式,快速的调集起城外聚集军队的士气,再是送往北上伐元。至于仪式简陋么,到北伐成功以后再补办一场不救行了么?到那时皇宫也是建造好了,在皇城之内威风凛凛的登基,这不是多好?

    坑就坑在,那些文武大臣死活都不同意,也因为开国皇帝的登基仪式与祭祀天地对于古代人来说是重要无比的。这可不是朱元璋一个人的事情,而关乎到整个吴国的颜面。所以便是由着他们先在城外建造好了一座金砖高台,等建造完成了也是过去了几日时间,而这个时候那些塞外的蒙古人不嫌麻烦的又要来横插一脚。

    按着这些花白胡须的蒙古长老们的想法来说,这皇帝登基是神圣无比的,而在这之后的结盟仪式何尝不是呢?这下好了,直接两相结合不是皆大欢喜么!

    瞧着他们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好似不听他们的这结盟就完全不可能了。虽然不知他们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心里,但是朱元璋却是知道就算自己拒绝了,这结盟也肯定是会如常进行的,不会如此儿戏。但又为照顾这些蒙古人的面子,合并就合并吧,别到伏击帖木尔援军的时候给搞出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