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鹿者_楛似叶-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脱脱见着往常这老与自己作对的左丞相哈麻这么反常的举荐自己,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在绝对的实力下,灭了那些乱贼,量他再找不到借口说事。
见着元帝意味深长的眼光神瞧着自己转圈,脱脱顿时上前单膝跪地大声道:“臣定然不辜负陛下的期望,势必剿灭各地叛贼。”
“好好,有脱脱丞相在此,朕还有何忧虑,拟旨,命脱脱为讨贼大元帅,领兵……”
……
和州城内,州伊府中,朱元璋还与着众人议事,只见着俞五快步走来,神色焦急道:“元廷已命脱脱为将,率领了百万大军南下剿灭义军,不过三日已然夺下了遵义,杀了韩山林,败芝麻李,刘福通不知所踪,现下大军正往高邮进发,张士诚已经发了召雄令,寻天下英雄共抗元军。”
朱元璋搓手揉了揉因这几日来不断练习骑马而被硌锝生疼的屁股,勉强接过纸令,见着上头果然是标明从高邮而来的,纸上潦草字迹胡乱搭的一堆,看了半天朱元璋只总结出了一句话来:各路好汉,救命!
脱脱百万大军已然集结往高邮去,现下的情况太过于危急了,朱元璋也神色焦急地望向一旁准军师的李善长来。
这时只见着李善长颇有着军师风范,押了口茶不急不缓道:“这高邮我等必须去救,不然脱脱就此轻易地灭了张士诚,大军势必会由南向北而来,借助水网补给之利,元军席卷中原之下,届时无人可抵挡,再说其他义军之中也不乏聪明之辈,唇亡齿寒之下,定会全力相救。”
朱元璋听此,见也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说道:“那依先生之见怎可破敌?”
“呵呵,那脱脱抽调完了江南所有的兵力,现下大摇大摆地攻向高邮,只怕是故意引我等前去,好一举而灭之。不过号称是百万大军,夸大之词尔,恐也只有二十万余人,诸位也不用心慌……届时朱头领与我领上些兵马北上助张士诚拖延一番元军就成……
大都内的客栈哨探早已探查清楚,传来消息说这脱脱素来与左丞相不和,因着策官礼之事也与太子之间有了些芥蒂,这可便大做一番文章,届时我会命人在大都之中散布一些脱脱手集大军谋于造反、清君侧的谣言,让左丞相与元帝忌之,以妥懽帖睦尔之昏庸,猜忌之下,呵呵,恐不日就会罢免脱脱帅位,届时元军群龙无首之下,正是义军大举反攻的好时候。”
“好,妙计,只要灭了这百万元军,元廷必定元气大伤,那大都的大脑袋皇帝于江南就再也蹦哒不出风浪来,我等大军合力之下一鼓作气大有希望推翻这昏庸无道的元廷。俞五你用谜语传命昭告,就说和州朱元璋定会前往高邮助战。”
“诺!”
第二日一早,朱重八留了以往改过自新的汉军人马与山谷老卒拼成的两千人马留给俞五守城,剩下不到一千老卒,自己则点齐了所部新练的四千新兵,凑够五千兵马,带上粮草,辎重,领着副将韩汉忠浩浩荡荡地南下高邮而去。
这番领兵前去就是为了支援那张士诚,当然练兵也是一个原因,不经历血与火的抗争,新兵永远是新兵,是上不得战场的。
一群红衣士卒在于官道上行进着,虽然人数较多,但整齐划一的步伐没有丝毫凌乱,这一幕延绵地如同长龙般的行军不断冲击着道路两旁的灾民眼球,这迫使得他们更加畏惧起来。
“刘哥,你说这就要去高邮打仗了,俺心里有些紧张,你紧张不?”
“呵呵,也别看我是个伍长了,领着二十几个人,第一次杀人时手也会发抖,新兵第一次军打仗都是一样的,还记得当时我随朱头领攻打张府大门时也是这个样子,经历过战火血礼就好许多,对了,那前方那个背着大砍刀的汉子是个什么人,早些日子出操也没见过他?”刘三指着那背着大刀,在长枪队里非常显眼的高大男子问道。
“他就是个疯子,前几日有两个兄弟不过是取笑他两句就被拧断了胳膊,冲撞队官之言也不知多少次了,平时也不甚言语,几日下来就知晓是姓常,王叔那个伍里有了他这么个老是惹祸的人物,可是常常头疼着呢!”
“我看他老王是高兴得头痛吧,前几日吃酒还在哥几个兄弟面前吹嘘着在他伍中出现了个厉害人物呢!哎,道路上这些个流沛的百姓,这乱世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刚下过大雨,行走在泥泞的江南道上,朱元璋驱马望着越来越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下也是叹了口气,不管是王朝更替还是农民起义,受到伤害的永远是他们这群普善的老百姓。
第七十一章首捷
“老汤,你去后军取一车粮食来。”
汤和一见着这些百姓惨状心下也有些戚戚,听到朱元璋说的这句话自是欢喜而去。
朱元璋对着站立于道路两旁,畏惧得看着军队行进的百姓温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俺是朱元璋,濠州府人,现下就坐落于和州,尔等要是实在吃不上饭,可去和州一趟,现下城内正在发放土地哩。”
朱元璋见着众人眼神中还是木然之色,没有人上前来答话,心中也是难受,战火与天灾已摧毁了他们的家园,这些个百姓已经不再相信军队与官府了,这些个百姓木然不敢起身反抗的模样,这百年来元廷对着汉族人造成的压迫实在是太过于严重了。
突然前方一阵人潮涌动,这时只见着一群流民百姓慌忙跑来,挥舞着手臂嘴中还大声喊道:“快跑,元军来了。”
朱元璋见着百姓们慌忙四处逃窜的样子,顿时就下达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准备迎战。”
五千人马一摆开阵势在这荒野的道路上也当是黑压压的一群,各个手持兵刃排列于各自的位置上,一时间肃杀之气铺面而来。
这时一队有着千人之众的元军到来,一见着朱元璋等五千余严阵以待的军队,不但不慌不逃,反而狞笑着手持兵器向前走来。
朱元璋到是有些疑惑,不知他们是有什么屏障不成?
领兵大将韩汉忠就没有这么些顾虑了,派出斥候周围也没有发现其他元军的踪迹,确定了这不是埋伏之后,脸上就露出了狞笑,要是就这千余人人把自己等几千余人给活生生吓跑了,这才是丢尽了先祖的脸面。
还不待那元将千户上阵前说话,韩汉忠直接冲马向前,快马一跃而起,一阵刀影闪过,不过一招便砍下了颗大好头颅,咕噜咕噜地滚于地上。
韩汉忠又拿矛挑起那千户的头颅,示威般纵马于两军阵前,红卒顿时士气大增。这一下可把这一群只知胜而不知败的元军吓坏了,望着这些人团团围来红色衣物的贼人,好像这群人就是洪荒猛兽般袭来,心中更是惊慌,微微颤抖着的手臂连兵刃都快拿不稳了。
元卒们睁着铜铃大的眼睛,确认这些人都不像是自己以往遇到的起义军,就说在遵义时别说是千人,百人都足以把那些被脱脱元帅吓破胆的几千人吓得一哄而散,崩溃而逃,之后骑军打马于后面尽情驱杀就是。
“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免杀。”
听着周围红卒有如洪钟般的声音响起,吓得元卒一激灵把手中的武器如他们所说的般丢弃在一旁,刚回过神来,想去捡时,只见着尖尖的枪头已然逼近在了近前……
见着这些个元军连忙丢下武器,跪于一旁,连着抵抗的勇气都没有,韩汉忠也是冷笑出声,不知刘福通等人到底是怎么回被这些乌合之众给打得溃不成军的。
见着这么快就解决了战斗,又瞧见百姓们只是在一旁树林中偷偷观望着这边情形的样子朱元璋笑着大声道:“都出来吧,这些个元军都投降了。”
听此,百姓们才三三两两地走了出来,见着朱元璋连声感谢救命之恩。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更甚,道:“现下你等可去那和州了?和州内正缺耕作之人,去了即可分田,有些手艺的人前去,我们也很是欢迎的紧。”
“朱头领,只要你保真那那和州城能让我等灾民吃饱饭,我们就信你,立马去。”
见着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百姓群中又是一番高兴,七嘴八舌地又谈论起红军的勇武来。
朱元璋见此心中也是无奈,在他们没有见到实事,没有亲手拿到土地之前,是不会再轻易相信别人了。
之后朱元璋便派遣了一支两百人组成的小队,护送百姓们去往和州,想着现在能够帮助他们一点,朱元璋心里也很是开心的。
至于那千人的元军,朱元璋看了看,蒙古人没多少,元军中倒大都是汉人,这就让朱元璋有些忍受不了了,要是异族人这么欺辱自家老百姓,到时全都杀光就好,这些个汉人再这么干……
想着,朱元璋也做不出来就地格杀的命令,也就先带着他们走上高邮去,不过不让他们走的这么舒服就是了,辎重之类的东西自是要他们帮忙来押运的。
不过几天时间,朱元璋等人就到了高邮地界,这时高邮城边都充满了大战到来前的紧张气息,张士诚的吴兵也都在驱逐着百姓到城内,烧了房屋,实行坚壁清野之策。
到了城内,紧张气息更甚,家家户户都紧闭着房门,原本热闹的大街上空无一人。
府衙外,一排排大红灯笼挂于两旁,门外的两只大狮子身系红缎子,张着大嘴眼神中的戾气不怒自威。
“前些日子,官人娶了房小妾,所以这府衙未免红火了些。”
朱元璋听闻这自称为张府管家的张义介绍着在大婚时是多么的热闹奢华,望着这繁华的府邸,心中有所感触。
外头的百姓饭都吃不饱,还要时刻遭受元军的威胁,这些所谓的起义军倒是在忙着娶妾、喝酒,这可还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三日不见,士当刮目相看,朱兄能够前来高邮府,高义之下也是我等幸事啊!呵呵,诸位也曾听闻过朱元璋的大名吧,朱兄可是弹指间就灭了那布达话拉三万大军,攻占了和州,那鲁花赤福寿无兵可用之下倒是给了我等发展的机会。”
“哦,这原来就是那大名鼎鼎的朱头领啊!”
“幸会,幸会。”
“朱头领一来,俺心中就有些底儿了。”
……
才被张府管家带到府衙,就见着衣着白袍,满身儒雅之气的张士诚领着众人早已等候在了门外,见到朱元璋到来,自是一番唏嘘长谈。
朱元璋听着众人不断推崇自己的话语,也只是笑了笑,连声虚谦道:“过奖,过奖,不过就是走了些孕运,侥幸罢了。诸位也别太折煞我了,不过倒是说现下起义军中来了几人?”
一听这话,满脸笑意的张士诚立马收脸正色道:“说起这义军中,刘福通正在赶往来时的路上,那韩林儿早已被脱脱吓破了胆缩在亳州不敢前来,除了朱兄外就只来了徐寿辉一人军马,其余人只是来了信说是要与元军死战,可现下人影也见不到一个……”
一听着徐寿辉居来来了,朱元璋眼睛顿时一亮,那这么说陈友谅现下应该就在他的账下效力吧!得找个机会认识认识这些未来的枭雄才是。
第七十二章城内商议
被张士诚热情地迎进了府内,朱元璋这才见识到了古代什么是奢华富气,只见满院子中到处栽种着花草奇木,一眼望去就能见着这布置得定是不凡,到了正堂内更是犹甚,一地上好像是金砖铺地一般,太阳一照,金光闪闪地直刺眼而来。
到了正堂之内,只见着一位身着紫袍的中年男子坐于客位上,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茶水。
“哈哈,徐兄,你见着这是谁来了?”
徐寿辉转身一看,见着朱元璋日渐富态起来的圆脸,直感觉一股亲近之意迎面而来,可怎么也想不起这人是谁。
“呵呵,徐头领莫想了,在下朱元璋,还未曾谋面过。”
“哦?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真是如雷贯耳啊!你以一人之力诛灭元军三万人的事迹,在义军之中人人相传,都说你有着毁天灭地的神力啊!”徐寿辉笑道。
“些许薄名罢了,这也不是一个头一对胳膊么,神力之事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张士诚笑着摆了摆手,邀着朱元璋坐下,自己坐于上方主位上,才道:“不说玩笑话了,现下元军已到了何村,不时就会到高邮,不知两位有何破敌之策?”
“现下兵力悬殊,就是这脱脱实为二十余万人的军马,我等也没有与他硬抗的实力,不若先行守城,等刘福通率领大军来到,两军合为之下再出城与他决战。”
张士诚听到徐寿辉说出的策略,与自己心中想的也差不多,城中只有五万兵马出城无异于以卵击石,分散守城才是上策。
“如此最好,那徐头领便守东门,朱头领守西门,在下是东道主,兵力也是最多,北门与南门便交与我,可有异议?”
朱元璋与徐寿辉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起身,双手抱拳,大喊一声:“诺。”
见着已经商议好了守城之事,剩下的时间三人便闲聊了起来,朱元璋心中所感之下便问起了陈友谅的事情。
徐寿辉见着朱元璋庄重的神情,说话时好像是要与那陈友谅结交一番的语气,一时抓了抓脑袋疑惑道:“这陈友谅,我在军中还真是没听说过,朱头领要是真这么想见他,我去帮你问问?来人……”
朱元璋一听那陈友谅还没出现在徐寿辉身旁,赶忙制止了他继续叫人,想想也是,陈友谅也是个穷苦人,参加起义军后一步步从小兵干起,立功卓越,几年后才会成为徐寿辉的左膀右臂,现下起义不过一月余,应该还没那么快就能暂露头角。
想了想,还是不要去见他,有缘时自会相见,毕竟能不损坏这历史进程就不去损坏,现下的历史已经被自己搞得面目全非了,要是这次能够如愿打败脱脱的百万大军,这元朝指不定就会提前十几年被驱逐出中原,到荒漠之中进入他的北元时代,就是自己这点浅薄的历史知识,再无用武之地了。
与着两人在富丽堂皇的正殿之中说辞一下午,傍晚时分,朱元璋便回到了位于西城内的军营中,见着守着营门满脸专注,敬忠职守的兵卒,上前拍拍他们的肩膀,脸上也有了些笑意。
李善长一见着朱元璋来时阴郁的脸色,顿时了然笑道:“现下局势还不明朗,那些个墙头草自然是不会这么早来,就在一旁既望着,等着我们与元军大战分出个胜负来,好坐收些渔人之利。”
“这些个浅薄无知的人,我等于高邮败了就是他们的暮日……可是先生,城中就只剩余几万兵卒,怎能守得住这脱脱百万大军不间断的攻城?”
“呵呵,届时等脱脱前来在城外驻营时,连日行军之下定料不到我等早已被吓破胆的义军会去截营,到时就可利用这火药之便,先煞煞其来势汹汹的劲头,这些个元军要是没了这一股作气的劲头,最后沦为城外的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尔,凭着城高利器,何足惧也?”
而此时在于府衙之中,坐于一旁的元帅李伯升也正对着张士诚禀报道:“……这番袭营之下,定可破其威势,届时这元军远来之下,天时地利人和尽失,与刘教主汇合之后便无可惧也。”
张士诚听后大喜:“元帅好计策,士信,今夜你领五千兵马便去截营,定要杀他个人仰马翻。”
在一旁坐着的魁梧大汉连忙起身,单膝跪地道:“诺。”
……
朱元璋想着自己足下都是些新兵,到时截营乱糟糟的没了个约束,反而会坏了事情,便到了徐寿辉营中借了一营老兵来作用处。
徐寿辉对着朱元璋说是要连夜截营,心中有些不看好,那芝麻李早就去截过,结果中了人早设好的圈套,还不是大败而归。
可是人既已登门,望着他满脸希期之色也生不出拒绝之意,徐寿辉手中握有两万人马,对于这区区一千兵卒还是不放在眼里的,现在这遍地都是流民,要招兵,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徐寿辉摆了摆手,便慷慨地借予了。
……
夜色如漆,二十余万人的火把在黑夜中拉起了一条长龙,元军紧赶慢赶,快速行军三天后终于到了这高邮城下。
身材中等,体态微微有些发福的脱脱,披着黑色大披风,张着他那如两条香肠般特有的厚厚嘴唇,望着这影于黑暗中高耸的城墙,顿时笑道:“等了你们三天时间,足够前来了吧,免了我一个个再去找,可别一攻就下让我太过失望啊!传令下去,命斥候找高处安营扎寨。”
“诺。”
此时在脱脱望向城池时,在于城墙之上也有人正望向黑暗中火光连成一片仿佛无穷无尽般的元军。
“俺的乖,这么多人要一起上,得杀到何时啊?”
朱元璋瞪了一眼汤和:“休得胡言。”
张士诚背着手转过身来,叹息道:“这脱脱果然是个名将,那片高地高处正好就能望到城根,足以望清城外的兵力部署,倒是处天然的望楼啊……哼!要不是兵力有限,定要在这高地处与他大战一番。”
“呵呵,士诚兄也不要过于懊恼了,高地就让他占去,届时夺回来就是了。”
朱元璋在一旁见着张士诚望向元军时眼睛内直透露出一股奇异的光芒,露出了好像是要弑人般的笑容,心中若有所思。
第七十三章夜袭,成!
夜晚,一阵凉凉的春风拂过,吹扬起了那高高悬挂于栏杆上的元字帅旗来,底下的元军兵卒三三两两地靠在篝火旁,闲散地聊天喝热汤,除了一旁有着因偷喝酒而被鞭打得发出的阵阵惨叫声外,整座军营有条不紊的,全然没有即将到来大战时的压迫感。
在丛立的士兵营地左边有着一座高大奢华的大帐,内有文人衣饰的文官不断撩开营帘进出穿梭着,哨军骑兵则骑于马上,领到密书后,马鞭一扬,战马嘶啸一声,向左向右地奔驰在全营各地,传达着不同命令,已作联系。”
在那大帐后一里左右,有着一处低矮破旧的牛皮帐,与着那热闹的大帐相比,这处营帐就显得黯然寂静多了。
脱脱就位于这处牛皮帐之中,与着众将领商议着接下来的攻城战术。
“……大帅,既如此,防止这些白莲乱贼狗急跳墙,我等还是按照着旧招围三厥一的攻城打法?”
脱脱背着手,在原地转了一圈,抬头断然道:“不,这次四面合力攻城,乘兵峰正甚,明日定要消灭这伙乱匪于城中,不能够跑出去一个。”
“诺。”
脱脱厚嘴唇微张,喉咙间嚯嚯作响,还不待发出声来,突然听见轰的一声巨响,大地仿佛开始摇动起来,其余人吓得惊慌失措,扑倒在地有之,蹲跪余地上有之,乱跑乱动的有之,只有他一人怡然不动……
脱脱也不曾去管众人惊慌的神情,只是脸色平静地坐于主位之上等待着什么一般,听到营外一阵脚步声,见到了通秉敌军动向的斥候前来,脱脱脸上这时才有了些笑意。
“报,前方有千余人白莲贼子前来截营,在于黑暗之中也不知用的是什么东西,巨响过后辎重营之中便火光冲天起来。”
不过是稍许辎重而已,脱脱摆手便要他下去,感到自己今晚也有些大意了,居然没料到他们会连夜来截营,那爆炸的声音应该就是那姓朱义军的轰天雷吧,想不到威力会这么大。
见着众人还有些慌张的神情,脱脱大声说道:“不过是截营尔,诸位将领全部回营带好军卒,有贼人来就灭之,除哨军之外谁都不准踏出营寨一步,违令者,斩!”
一听着脱脱出声说话说话,众人就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安心之下便连声应诺。
……
“好个汉子。”
这时在于红黑黄三色义军之中,只见着有两人冲杀最猛,来一个元卒红衣士卒双手同时用作一枪一架再一刀就劈成了两半,这血腥的场面,反倒至使其他元军一时不敢上前来。
穿着红色衣物的红卒回头冲那穿着黑色徐军衣饰的军卒笑了笑,也不答话,弃了长刀,提枪便继续冲杀了过去,望着那近在咫尺奢华的帅帐,抖动长枪的频率越发快了起来,枪影一闪就有元卒抱着大腿倒地不断惨嚎。
那徐军兵卒见着他的目标竟与自己一样,都是冲着这帅帐而来,大笑一声便冲将上去陷入了重重元卒围杀之中……
望着那些个元卒越来越多,脸上也露的越发狰狞,红卒大笑一声,越发确定这就是那脱脱的帅帐,对着一旁的徐卒道:“掩护俺。”
徐卒顿时了然,双目一寻,双臂一探青筋暴起撑起了一旁长大的木栅来,左右横扫着冲向前方,元卒阵内一阵人仰马翻。
红卒一见着前方空出了这么一大片地来,两条长腿几步跨越,顺势向前一滚,突破了左右元卒的拦截,一个鲤鱼翻身,站起身来见着这近在眼前的帅帐,抄出咬间的两个铁疙瘩,点燃引线看也不看,就丢了进去……
轰的巨响,帅帐内一阵浓烟升起,呼喊惨嚎的声音也接连自帐内响起,红卒抄起长枪想再冲入其中拼杀一番,斩掉那脱脱的狗头,可惜晚了一步,元卒已把帅帐团团围住,手握兵刃向外如临大敌一般,既不上前也不后退半步。
红卒与徐卒对视一眼,自知对方人多不可久战,也就缓步慢慢向后退去……
张军与红军联合冲杀一阵,见着那些个元军已然不再出营寨,营内的营啸声也渐渐散去,这时又听着后方传来收兵的锣声,只好很恨地退去。
脱脱见营内敌军退去,战火已然平息,在亲军的护卫之下,走出低矮的牛皮帐,见着营寨内一片狼藉,不断有元卒拖捡着尸体走过,叹息一声,看来这想要一鼓作气破城而下的战法要搁浅了。
……
回到到了城内后,徐寿辉一听着朱元璋与张士诚截营大获成功,杀灭元卒无数,心下也有些吃惊,那生性严谨百战百胜的脱脱帖木儿,想不到也会有失败的时候,看来这脱脱有如天神庇佑,永不战败的谣言就要不攻自破了。
大喜之下又见着朱元璋前来归还兵卒,自是拉于酒桌之上,酒过三巡之后便诉说着以往脱脱带领的元军是如何的骁勇,再差的士兵都能够大败刘福通,这番破营之下是如何的大快人心……
在送走朱元璋之后,徐寿辉被营外的凉风一吹,酒意也有些醒了,听闻亲军说那差点攻破帅帐的徐军汉子名为陈友谅时,心思一下就活泛了起来,能让这朱元璋看上的人必定不是泛泛之物,心下便决定要好好提拔他。
招来了陈友谅,望着下方高大有力,孔!武精悍的汉子,心中又大声喝彩一番。
强自按耐着脸色平静,之后随口便准了一个都尉之职,统领两百人马,封百户,底下的陈友谅听此大喜,连声跪地谢过。
而此时朱元璋听到那手持两颗手榴弹就敢去攻打脱脱帅帐的红卒就是常遇春时,心下更是高兴,也不再去追究他私自外出的罪令了,这个急先锋终于来了,前几日搜寻了全和州城楞是没找到他的影子。
投其所好,暂许下了先锋总甲一职,统领一队五十名士卒。
常遇春听后自是大喜,能够在先锋中任职,痛快地杀敌这是自己毕生的梦想。
又想着不能坏了军中规矩,常遇春领了军职,一码归于一码,军功是军功,过是过。领了军功功过自是不能相抵,咬着牙又去受了该有的三十大板。
朱元璋眼望着常遇春一瘸一拐地向着兵营走去,心中想着这人看来也不是像历史中所说的这么拧巴,是非分明得很,不过就是有着噬杀的毛病而已,以后慢慢改过来就是。
第七十四章元军攻城
第二日清晨,微风一阵拂来,城外林立的旌旗随风摇曳。
元军此番大举攻城,城下擂鼓声响彻天地,士卒之间的呐喊鼓劲声滚滚而来。
朱元璋因着受命防守西城,登上城墙一看,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人头排列整齐的队列,加上一声声雄厚的呐喊,一种大战来临压抑的氛围顿时笼罩在众人心头。
随着三通鼓响罢,紧接着一阵悠长的号角声吹响,元军队列一阵涌动,这就要开始进攻了,步卒永远是攻城的不二人选,这时一支两千人由汉人组成的先锋队排成一条长线,不顾城上箭羽的阻扰,扛着麻包向着护城河而去。
虽然城楼上的兵士极力阻止,但这些人就不怕死一般,死了一波立马又会迎上来一波,踏着同伴的尸体而过,箭羽射在身上脸色都没有变一下,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之下,终于护城河被填出了一条三米宽的通道来,之后元卒中又是一阵涌动,直奔跑而出一营背着箭羽弓箭的射手来……
两军的弓箭手正在不断地对射着,不时就有红军掉下城墙来,而元卒中因着没有遮挡物的阻挡,暴露在这天地之间,如同活靶子一般立在哪,更是死伤惨重。
见着火候差不多了,敌人的箭羽所剩不多,元军阵中旗手站于高处一阵旗帜舞动,背着大刀、阔斧的元卒狰狞着脸色便向着城池奔驰而来……随着数不清的饶勾抛上城墙,元军士卒看也不看是否牢固,直接顺着绳索爬上去,不时有着惨叫声响起,因饶勾脱落而摔下城来。因才下过雨,刚爬上一大段距离,就下滑一小节,速度就延缓了下来,这延缓一小会儿的时间在这紧张的时刻就会付出命的代价。
上头的红军只要见着元卒就用滚木砸下去,一砸就是一大片,而城垛中不时有人伸出手来,一剪子就剪断绳索,元卒没待注意脚一打滑砰的一声就掉了下去,在惨叫声不断响起中其他人就如没听见一般继续向上爬去……
战势几番胶着,随着越来越多的元军攻城,逐渐攀爬上了城墙,红卒只好与之贴身肉搏起来,因着都是些新兵使用武器难免有些不熟练,可战场上就是瞬息万变的,敌人怎么会给人第二次机会,找准机会一阵连斩便砍死了许多红卒。
红卒在一阵惊慌之下,招架着连连后退,这时只见着韩汉忠从众人身后冲出,一刀便砍下了那领头的狰狞头颅来,大喊一声:“按平时的操练,几人一组,结阵。”
一听着这雄厚的声音响起,红卒心中就有了些底,各伍的兵士一阵调换,很快便组成了一对对小阵来。在这有些狭隘的城池上这样的小阵正是适用,一人持刀,一人持枪,一人持盾,元卒近时用刀拼杀,远时长枪挺近,护盾手就只扶着抵住前方兵卒就好。
在这样狭隘的地方下,元卒就是想躲都没地方躲,这时战场上杀敌的经验也不是那么必要的了,新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