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武卫弓箭手的箭术,段誉身边的护卫,虽说也擅长弓箭之术。但望着武卫,在超过二百步的距离,还能准确命中目标,无疑也充满了敬佩之意。
等到武卫们开始射出第二轮手中箭,段誉身边的护卫也加入了射击的行列。同时,那些冲锋而来的骑兵,同样张弓发动了反击。
面对这些迎面飞来的铁箭,更多朝段誉跟赵孝锡袭来。本身就处于护卫保护中的段誉,也拎着手中的宝剑,将射过来的铁箭磕飞。至于赵孝锡,则显得更加轻松许多。
很快武卫这边,在第一轮对射之中丝毫无损,保护段誉的护卫,却有一人中箭倒地。看到这种情况,段誉很快下马,将这名护卫拖到身后进行保护。
就在双方距离只有百步之遥,你来我往的展开对射之时,冲在最前面的骑兵。突然感觉战马失踪,一个跪倒在地,顿时从马背上摔飞。
清楚先前武卫准备的陷马坑起到作用,等到这些骑兵将地雷踩完,赵孝锡立刻银枪一指道:“兄弟们,随我杀敌了!”
话音未落,赵孝锡的战马已然加速冲下山坡。其余的武卫,同样丝毫不乱,跟在后面掩杀而下。这股气势,似乎一下子压制了比他们人数更多的偷袭骑兵。
望着赵孝锡开始收割着这些不明身份骑兵的生命,段誉同样神情严肃,站在高地之上。捕杀那些漏网之鱼,力保后方营地的安全。
已然有过几次交手经验的段誉,发现这些骑兵实力都不错。很可惜的是,他们似乎都没修过内功。尽管交手经验丰富,可碰到段誉配合宝剑使用六脉神剑,也只有挨宰的份!
第二百七十九章段誉的成长
对于木婉清等人而言,今晚原本是个欢乐祥和的草原之夜。可伴随着这些不速之客的到访,小小的山坡之下,立刻变成一片修罗地狱般的场面。
心有怒气的赵孝锡,手中的铁枪尤如一条毒龙般,不断挑杀着夜袭而来的骑兵。在他的带领下,其它武卫骑兵同样丝毫不手软,动起手来同样干净利落。
看似进攻的一方人数比较多,可面对无一合之敌的赵孝锡。这些深夜前来的骑兵,也没想过会碰上这样的高手,还有这样一群如狼似虎的精英骑兵。
相比守在山坡之上的段誉,此刻也是手剑并用,射杀着一个个漏网之鱼。那些贴身保护他的大理护卫,也感叹这位公子爷的武功,已然有其父的风范。
做为礼佛出身的段誉,若非经历了几次战斗。明白在这种时候,讲仁慈之心就是将自己跟身边人,陷入不利之境地。为此,杀起人来同样干净利落。
望着这些一个个如虎似狼般的普通人,前来夜袭的骑兵,突然觉得他们为何要来。做为同样精锐的骑兵,死在这些人手中,真的太过憋屈了。
刀剑碰击声,马蹄贱踏声,你死我活的喝杀声,让今晚的夜色也凭添几分血腥。带着王语嫣回到营地的木婉清,同样手持宝剑警惕的望着四处。
至于巴天石等人,则紧张的关注着营地四周的情况。反倒是钟灵等人,直到此刻还浑然不知般,躲在帐篷中呼呼大睡,一点没查觉到外面发生的杀戮之事。
等到赵孝锡凿穿了这些骑兵的队形,在他身后已然倒下十几名偷袭骑兵。跟在他身后的两位天级武卫,同样将这场杀戮的规模又扩大几分。
如果说先前箭射。这些偷袭的骑兵还能依仗人数,跟赵孝锡身边的弓箭手对射。那么陷入骑战状态,这些骑兵则觉得,他们真心碰到一群杀神。
就算没伤到赵孝锡,被其铁枪横扫住,几乎连马都坐不住。直接被横扫着吐血飞出。这种武力,令带队夜袭的骑兵队长,也感叹他们今天真的要马革裹尸了。
随着赵孝锡转扼马转身,再次返过头进行挑杀,这支不足百人的骑兵队。已然坠入一地的尸体,还有那些不断嘶鸣的战马,真正幸存下来的几个骑兵被杀怕了。
望着包围他们的武卫,这些偷袭的骑兵清楚,今天他们没生路可言。现在能做的。就是希望能捡回一条命。只是想到命令他们的人,突围不出也只有死路一条。
先前这么多人都杀不了对方,现在就剩不足十人,还想着突围怎么可能呢?更何况,这十个幸存的骑兵,围在中间的已然在交战中负伤。
将沾满敌血的铁枪,拎在身上缓缓骑马过来的赵孝锡,盯着包围圈中的骑兵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要深夜袭击我们?如果不说。你们今晚就全部留在这里吧?”
就在这个时候,处于包围中心的一位骑士。突然呜啦咆啦的说了一通话。结果没等赵孝锡等人说话,就被包围他的一位骑兵给怒喝住。
而听到这位骑兵的话,赵孝锡眼神一凌道:“你们是吐蕃骑兵?”
先前那骑兵说的话,正是吐蕃国特有的语音。尽管赵孝锡听的不是太懂,可护卫段誉的大理护卫,却能听懂这个吐蕃骑兵先前所说的话。
无非就是告诉赵孝锡。吐蕃的骑兵没有怕死的。想让他们招供,那就是痴心妄想。有种就让他们冲上来,一比一的挑战。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精锐骑兵勇士!
看着赵孝锡身边,有个护卫能熟练的翻译吐蕃国语。先前喝止的骑兵突然道:“我们都是奉命行事,说与不说其实我们都要死。即如此。我们宁愿选择战死。”
这话他是用大宋官话说出来的,看这样子还是不肯招供。望着这些骑兵有点硬骨头,赵孝锡也不客气,直接道:“即如此,那你们就全部留在这里吧!”
望着包围他们的武卫,立刻树起手中的手弩,那位说话的骑兵领队。也被赵孝锡这样干脆利落的决定,给吓一跳道:“慢,你是什么人?你不是大理人,为何要多管闲事?”
呃!从这人话里的意思,他们晚上似乎不是冲着赵孝锡来的。而是冲着段誉来的!那么他们这支小骑兵分队,想来是想杀死段誉,嫁祸给西夏又顺便解决一个竞争对手。
听到这里,赵孝锡很平静的道:“看来晚上你们是冲着我三哥来的,那么你们应该就是宗赞的护卫骑兵,你们胆子还真不小。
竟然敢主动谋害大理世子,你们想挑起两国的战争吗?还有,你们那位国师,难道就没说过。大理世子是本掌门的义兄吗?你们想谋害他,不就是想谋害本掌门吗?”
对于赵孝锡的询问,这位吐蕃骑兵队长,显得很尊重般道:“还未请教阁下到底是谁?你的武功很高强,你的手下也很厉害,你一定不是无名之辈。”
赵孝锡对于这个询问,很直接的道:“死人没必要知道我是什么人,你们只需要知道。得罪我在意的人,都是我的敌人。而我的敌人,都要下地狱,杀!”
随着赵孝锡手一挥,那些武卫立刻扳动手中的手弩。伴随着嗖嗖的手弩发射声,这些吐蕃王子护卫队的骑兵,还没冲几步就被射成刺猬般倒地。
在这种近距离的攻击下,除非是拥有飞天之术。不然,面对这种速度极快的手弩箭,他们根本没有幸存的可能。为此,他们也只能带着不甘倒在马下。
等到今晚夜袭的骑兵,全部被杀死在小高地之下,先前派出的几位侦察武卫。发来后面没有接应骑兵的消息,想来今晚准备夜袭的骑兵,只有眼前这一支。
不足百人的骑护队,还是护卫吐蕃王子的骑兵,想来也是吐蕃国骑兵中的精锐。单单这些失去主人的战马,也令赵孝锡等人眼前一亮。
这样好的战马可不多见,很快就有武卫上前,将这些马匹给拉起来收扰。而今晚的对战,歼灭全部来敌之外,武卫没出现牺牲,只有几名轻重伤员。
将两名天卫叫到身边,赵孝锡吩咐道:“替受伤的兄弟包扎,明天一早送到最近的营地疗伤。另外这些尸体,全部抛到旁边的密林之中去。”
清楚在这种地方,不愁没消耗这些尸体的动物存在。单单那些闻着血腥味,就会四处而动的草原狼。此刻赵孝锡都能听到,远方传来的狼嚎之声。
相比这些深夜来袭的骑兵,赵孝锡反倒更讨厌这些草原狼。为此,还不如将这些尸体,全部丢到密林之中去。让那些闻腥而来的狼群,替他处理这些尸体。
武卫这边没出现死亡,只有伤亡的人员。段誉带来的护卫中,却同样出现在伤亡。最令段誉难过的是,在先前捕杀漏网之鱼时,他又有两位护卫战死。
加上之前在对射中战死的一位护卫,他今晚有三名护卫战死。看着平日朝夕相处的护卫,如今却永远的闭上眼睛,段誉也第一次明白,他身为君王的意义。
说起来,这两位护卫会死,更多都是为了保护他。很多时候,那怕段誉觉得,不用他们帮忙也能对付。可在护卫看来,他们不想让段誉,承担任何不可预知的危险。
宁愿拼着一条命,也要替段誉解除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段誉心里稍稍有些难过。毕竟,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他而战死的。
看着段誉略显悲伤的表情,赵孝锡却安慰道:“三哥,别太自责,你的护卫都是好样的。你看他们临死前的面容,都是一脸的欣慰跟解脱。
以其在这里悲伤他们的逝去,还是多想想怎么弥补他们。想来你也不会带着他们的尸身回大理,所以还是回营地,将他们火化装盒带走吧!
不管这些人到底是不是宗赞派来的,可他们是吐蕃的精锐骑兵,这点不容置疑。而据我所知,此次护卫宗赞的骑兵,来了一个千人队。
想来他们是知道了你的行踪,才特意派人在这个地方夜袭我们。接下来这一路,看来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一些。不然,今晚的悲剧还有可能继续发生。”
听完赵孝锡的安慰,段誉也深吸一口气道:“嗯,多谢四弟开导,我已然清楚了。放心,将来有机会,我一定亲自替他们报仇雪恨。
朱叔叔,还麻烦你跟弟兄们,将这三个兄弟的尸身抬回去。另外麻烦其它兄弟,多找些柴火来,我要亲自送他们最后一程。”
经历的杀戮多了,面对生死也就看的淡了。现在的段誉,已然不是当初在无量山。碰到那位单纯的王室公子哥,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成熟的王世子。
或许这也是段正明,同意派段誉不远千里,来这里参加应征的原因。不经历磨炼的大理世子,是无法挑起将来整个国家的重担。
而这一路的磨炼,正是令段誉不断感悟,蜕变的磨砺之族。最终这些所见所闻所想所得,都将成为段誉执政大理的宝贵经验。
第二百八十章巴天石的谋划
看着临时用柴火搭建的火化台,段誉跟赵孝锡等人也全部站在一旁。静静看着三位阵亡的大理护卫,被摆放在火化台上,就等着段誉用手中的火把点燃。
随着巴天石指挥着护卫跟武卫,将三人全部安放在上面,回身恭敬的道:“世子,一切准备妥当,就等你亲自送他们一程。等回到大理,臣会奏请朝廷重重厚赏他们的家人。”
做为大理的臣子,又是司空,巴天石在大理的威望自然不小。此次他也是受命,替段誉打理一切。眼下出现护卫伤亡,身为护卫统领他也有一定责任的。
今晚的事情给了段誉不少刺激,让他真正明白身上的职责。望着巴天石平静的道:“好,劳烦巴司空了。我要亲自送他们一程,希望他们能回归佛祖的怀抱。”
或许是信奉佛教的原因,大理君臣对于亡者,更多愿意相信他们是回归佛祖的怀抱。而非跟中原一样,大多觉得亡者会下地狱之类的话。
一直坐在赵孝锡身边的木婉清,望着眼神中流露出悲伤之色的段誉。也明白这位哥哥有君主的仁慈之心,却少了几分君臣的霸道之气。
今晚的袭击,想必给他带来不少的刺激。尤其是三位护卫的阵亡,更让他觉得心有愧疚。木婉清很是担心,这位哥哥会因今晚的事情而意志消沉。
也许是看出了木婉清的担心,赵孝锡伸手将她揽入怀中道:“清儿,这是你哥注定要走的路。早点习惯这种事情,或许他能早点成长起来。
相信不用我多说,你也明白,他肩上将来要挑起整个大理的重担。别说今晚三个护卫。就算那天真有需要,连巴司空他们也会义无反顾替他赴死。
如果他想少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尽快的成长起来。不用别人为他操心,能主动挑起肩上的重担,真正成为大理君臣所爱戴的君主。”
听着赵孝锡的安慰,看着依偎在赵孝锡怀中的木婉清。站在一旁的王语嫣心中,突然有种羡慕的感觉。能有这样一个如意郎君,何尝不是女人的幸福呢?
今晚的事情,对于王语嫣而言并没太多的冲击。在陪伴慕容复行走江湖之时,她也没少经历这种血腥杀戮。为此,面对三个不认识护卫的死,她还真的不太伤心。
在她眼神被身边的赵孝锡两人所吸收时,赵孝锡眼神也注视到王语嫣脸上的变化。相比他可以无所顾及,将木婉清揽入怀中安慰。对王语嫣却做不出这事来。
为此,面对王语嫣略显忧怨的表情,赵孝锡也只能抱之一笑跟点头。他相信这个安慰,王语嫣应该收的到。毕竟,他现在跟王语嫣,也没亲密到跟木婉清这样的程度。
望着赵孝锡投来的眼神,王语嫣也是心中一喜之余,赶紧将眼神给移开。仿佛很害怕。这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神,会将她身心俱吞噬。
对王语嫣这种害羞的表情。换做以前赵孝锡肯定少不了继续追击,好好的打趣一番。可今晚这种情况下,他自然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很快将眼神投向了三堆篝炎。
伴随着段信誉将手中的火热,点燃这些用干柴堆积的火化台,那开始不断升腾的大火。将摆放在中心的尸体给吞噬。整个营地,也似乎在这一刻变得透亮了许多。
除了继续进行警戒的武卫外,其余在营地的人全部聚集了过来。没有什么震天的怒吼之声,每个人都静静的站着,看着这三堆熊熊燃烧的大火。
不管是这些阵亡的护卫。还是赵孝锡身边的武卫,其实都清楚。将来的某一天,他们或许也会是躺在火堆中的一具尸体。两者间相差的,无非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做为赵孝锡身边的武卫,这些武卫尽管清楚,他们的阁主武艺高强。可真到赵孝锡遇到危急时刻,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替其赴死,抵挡一切有可能伤害赵孝锡的危险。
好在至少从现在,他们这些武卫,除了替赵孝锡打理一些身边事。在交战的时候,更多反倒承受赵孝锡的帮助。也正是这种强者风范,让这些武卫对其忠心不二。
在这种乱世,追随强者是一种趋避风险的本能。至少目前看来,追随赵孝锡的武卫,原比追随段誉的护卫幸运的多。因为赵孝锡比段誉要强悍上不少!
清楚明天还要赶路,这堆火烧起来,没一个时辰肯定熄不了。赵孝锡很快道:“清儿,你跟语嫣先去休息吧!明天我们还要赶路,休息不好明天就麻烦了。
其它人员也全部去休息好了,这里交给我跟你们的世子。记住,今晚的事情只怕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的西夏行,会更加的危险重重。
如果不想出现今晚这样的伤亡,你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想来你们,也不希望明天甚至以后,成为第二批被送行的人员。都散了吧!”
随着赵孝锡的话音落下,武卫们很快就散了去。木婉清虽然有些不舍离开,可看着赵孝锡不容反驳的眼神,也只能带着王语嫣回帐篷去休息。
至于巴天石也清楚,今晚段誉怕是无心睡眠。原本想留下来陪伴,却被段誉摇头拒绝。正如赵孝锡所说,晚上偷袭的骑兵是冲他而来,那前面只怕真的危机四伏。
好在段誉非常清楚,相比大理在西夏的力量微不足道,赵孝锡在这里的力量肯定很大。有赵孝锡陪在身边,某种程度上他很安全。
只是这种依赖感,让段誉也暗自发誓,一定要加强武功的修炼。只有自身实力强大起来,他才能更好的保护身边人,不会让今晚这样的事情重演。
做为大理的司空大臣,巴天石可以不听赵孝锡的话,却不能不听段誉的话。况且,赵孝锡身上的驸马身份,也值得巴天石好好考虑一下对待赵孝锡的方式。
现在听到段誉让其休息,也免不了来到赵孝锡面前道:“今晚的事情,幸苦驸马了。世子宅心仁厚,今晚的事情,还请驸马多加教导一番。”
这话说出来虽然有点丢人,可巴天石非常清楚。相比眼前这位大宋的郡王爷,年纪轻轻就指挥着兰州之战,段誉的资历确实比较浅。
达者为师,那怕赵孝锡的辈分比段誉低一些,可赵孝锡为人处事的手段跟经验。远不是段誉这个王世子所能相比的,因此‘教导’二字,赵孝锡也受的起。
况且来西夏前,段正明两兄弟就给巴天石交待。如果能与赵孝锡同行,那一路上就要多听赵孝锡的建议。在不危及段誉的人身安全前提下,他们行动都可听从赵孝锡的安排。
敢这样放心的原因,也是段正明两兄弟,已然感受到赵孝锡身上,对他们的真诚之意。或许准确点说,是对段誉还有木婉清他们的真心实意。
连大理的皇帝跟镇南王,都有过这样的交待,巴天石又不是看不出。此行都是赵孝锡,在替他们打理一切。而且晚上的事情,若非赵孝锡在,真的凶险至极。
专门用于护卫吐蕃王子的骑兵,那也是吐蕃国的精锐骑兵。这样一支百人骑,如果真的偷袭他们,段誉能否逃脱生天,还真的未尝可知。
眼下只是阵亡了三个护卫,说起来巴天石还应该觉得庆幸。想来这次的西夏行,他们依仗赵孝锡的地方远非今晚。而且,这里距离大理甚远,就算大理想救援,也远水救不了近火。
唯有赵孝锡这位,化名江湖人的大理驸马,其大宋郡王爷的身份。加上身边这些精锐的武卫死士,真遇到什么特殊情况,赵孝锡也有能力带他们杀出重围。
带着大理护卫返回营地的巴天石,同样无主睡眠,而是拿出文房四宝。连夜写了一封密信,明日交与赵孝锡身下的谍报系统,将其快马加鞭送往大理。
今天晚上的事情,对于大理而言可大可小。相比吐蕃有几位王子,争取一张皇帝宝座。大理目前的继承人,也就段誉一个人。真要出点问题,巴天石可真的有负君恩啊!
清楚这两年大理的军事实力增长了不少,让吐蕃也有种危急感。想来今晚的袭击,也少不了吐蕃国的授意。既然吐蕃已然动手,大理少不了也要给予报复。
要跟吐蕃进行一番试探性的交锋,自然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那么今晚的事情,正好让大理找到了借口。趁此机会,打吐蕃一个措手不及,相信也是件好事。
对于大理这两年增长的实力,更多都用于镇压少数部族的反叛,还没真正进行过与番邦之国的交战。现在找个机会,将训练的兵卒拉到边境对战一番,对大理也有益无害。
如果能让吐蕃让出些利益,对大理国的威望也有所提升。不管怎么说,做为大理的司空,巴天石还是希望大理越强大越好,这样大理国才有安全保障。
甚至在巴天石的设想之中,希望借此次偷袭的事情,以大理兵威之锋,打压一下这位宗赞王子的气势。让其在吐蕃失势,以报今晚的袭击之仇!
第二百八十一章中原与番邦
清晨阳光初升,整个营地沉浸于一片薄雾之中。昨晚的杀戮,经过一晚上的沉淀,已经无人再去提及。而此刻营地中,除了赵孝锡还坐在一堆炭火前,段誉也沉睡了过去。
就倒在赵孝锡身边熟睡的段誉,倒也不用担心着凉。那散发着微势的炭火,还是令昨晚喝了过量英雄血的段誉,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睡意,倒在草地上深沉睡去。
相比段誉未能坚持到最后一刻,赵孝锡却真正一晚未眼。段誉身旁放的三个骨灰盒,也是赵孝锡替其收敛好,等到其醒来之后再带回大理安葬。
接受了无崖子的功力,赵孝锡现在只需要打坐一至二个时辰,就能保证一天饱满的精神状态。所以,睡觉对他而言,已经不在象以前那样必须。
望着此刻云雾环绕的营地,赵孝锡也感叹这个时空的空气清新。尤其到了这种地方,更能感触到天地的草木清新之意。这在后世,已经很难感受到了。
望着熟睡的如同孩子般的段誉,赵孝锡其实也明白,任何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说到底,段誉正是因为独特的身份,让他承受过少的王者继承人磨砺。
好在赵孝锡很欣慰段誉这份君主少有的仁善之念,这种君主或者不能带领国民开彊拓土,却能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用于守成,想来也能胜任。
有心要一统中原跟边疆的赵孝锡,也希望段誉能少一些君王的野心。不然,未来收服四方之后,大理是否让其延续下去,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就在赵孝锡守护着段誉之时,两人所在的地方传来了脚步声。看着走过来的人。正是同样休息了一会的巴天石,没等他开口赵孝锡己然打出手势,让他不必行礼问好。
正感好奇的巴天石,走近才发现,在赵孝锡身前披着一件披风熟睡的段誉。三个新做的骨灰盒,已然摆在段誉熟睡的身旁。想来这位世子还是未能坚持到天明。
看着巴天石若有所思的表情,赵孝锡起身带着他,来到营地不远的小河边。用小河中清澈而又冰冷的河水洗脸后道:“巴司空,有些事情不要太操心过急了。”
听到这话的巴天石,立刻明白赵孝锡所指的到底是什么。只能感叹这位驸马爷,还真是洞察人心之时,笑着道:“臣明白,劳烦驸马爷了。”
对于巴天石的话,赵孝锡笑了笑不以为意的道:“放心。未来的路,谁也不知会是怎么样。但我相信,段誉能守护住这份基业。君主仁慈点,未必是件坏事。
如果那些番邦之主,能有段誉这份善心,或许这世上就能少些许杀戮。有时间,司空大人不如将眼光放眼一些,盯着吐蕃或大理。只会让你的眼界受限。
虽说中原人,习惯将大理称为西南边陲。可是司空大人应该知道。在大理更南方,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那里,还有无数陌生的大陆等着人光顾。
只要给你们大理发展的时间,国富民强之后,组织一批人进行探索。你会发现,这个天地远比你想象的更为宽广。而君臣的眼光。也将决定的一个国家的命运。”
听着赵孝锡看似无头无脑的表达,巴天石一时间也不能明白,其中到底有何用意。只是他非常清楚,在大理之南,确实还存在着广阔的天地。
更多人只是觉得。那里山高路险,加上障气横生,将其视为真正的蛮荒之地,很少有人敢探寻一二。
那怕生活在那附近的土著,同样对那茫茫无尽大山,充满着发自内心的敬畏之心。反倒是那里的土著,似乎更期待跟大理接触,以换取他们急需的一些东西。
至于赵孝锡所询问,大理再南端还有什么天地,巴天石还真的不太清楚。那怕是跟大理接壤的交趾国,两国的边民接触都不多。
这年头不比外世,有飞机轮渡。行走全靠一双脚或四条腿的马,来往一次耗时许久。而交趾国虽是大宋赐封,其实力比大理更是不如,很少有人会进入中原之地。
正是因为这些周边属国,不太了解中原的事情。对于中原的地大物博,充满着无穷的贪婪之意。觉得能进军中原,方显君主本色。
而无开拓之心的君主,更愿意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过着所谓的皇权传承的生活。那怕每年给大宋上供点东西,他们往往也拿不出太好的东西来。
跟其相同的是,身为中原之主的大宋,也瞧不上这些边陲小国。只要他们老实,大宋也不惜给个赐封的国号,让其在自家那块地盘上老实待着。
虽说大唐盛世出现过万邦来朝的盛况,可这万邦很多都是叫不出名字的番邦小国。他们的国体传承,很多也许进入中原一次,回来就差不多被其它人取而代之。
唯有中原王朝的传承,尽管自古至今更替无数次,但相比这些番邦小国的更换速度。中原王朝的更换速度,无疑要缓慢上许多。
得中原得天下,也是如今共认的事实。这也导致,很多有野心的番邦之主,都渴望坐上中原共主的宝座,享受一把万邦来朝的荣誉盛世。
就在赵孝锡给巴天石灌输一些开拓视野的理念时,两人站立的河边又多了一道身影。正是先前还在熟睡中的段誉,这会表情有些苦恼的走了过来。
‘四弟,巴叔叔,你们全都醒了。怎么也不叫我一下?’
醒来后看着放在身侧的骨灰盒,段誉就明白昨晚收敛尸骨灰的事情,肯定是赵孝锡替他做的。对于这位年龄明明比他小,却事事考虑比他周全的四弟,段誉也心存感激。
望着段誉有点宿醉的样子,赵孝锡却笑着道:“没事,我们也是刚醒没多久。看你还在熟睡,就过来这边洗个凉水脸。既然你也醒了,那就洗一下应该会精神些。”
让出一个位子给段誉,捧起一汪清水的段誉,感受着指间的凉意。也觉得头疼的感觉,似乎好了不少。将这汪冰冷的清水泼于脸上,整个人立刻哆嗦了一下。
这种有点冰冷刺骨的河水,确实令刚苏醒的段誉清醒了不少。等到三人重新回到营地时,也看到有武卫跟护卫,陆续从帐篷中走了出来。
至于昨晚醒的最早最香的钟灵等人,此刻似乎还在熟睡之中。昨晚醒来的木婉清跟王语嫣,此刻想来也在熟睡之中,赵孝锡也没让人去打扰她们。
相反带着段誉等人,开始搭建一个简易的灶台,做一些简单可口的食物。等到吃过早饭,他们还在继续上路。到那时,想来这笼罩在草原中的薄雾,也会消散许多。
在这种视线不佳的情况下赶路,还是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赵孝锡等人想继续赶路,还要等到这些薄雾散去才行。趁着时间,熬几锅米粥也正好打发时间。
伴随着锅里的肉粥开始散发着香味,睡在帐篷中的木婉清,也很快的睁开了眼睛。昨晚回到帐篷,她跟王语嫣虽然没怎么聊天,却也没多少睡意。
结果直到接近凌晨时分,压抑不住的困意,才将她们纷纷送入睡梦之中。等到一觉醒来时,又闻到飘进帐篷的粥香之气。
觉得这个时候,可能大家都起来的木婉清,也显得有些着急。赶紧穿好用上等皮毛制成的披风,拉开帐篷走了出去。而此刻,王语嫣同样睁开略显疲惫的双眸。
望着走出帐篷的木婉清,王语嫣也感叹她的体力跟警惕性,相比木婉清要落后不少。很可惜的是,她虽然熟知天下武功,自己却手无缚鸡之力。
在这种外出的时候,她的作用相比木婉清,确实远远不如。而其它的女孩,同样都拥有一些自保之力。就算赵孝锡的妹妹赵茑,也会骑马射箭。
这种只能充当被保护者的感觉,让王语嫣多少有些心中不是滋味。可现在她都快双十年花,再想学习武功,想来也来不及。怪只怪,年少是不用功啊!
等到木婉清走出帐篷,来到围坐在一起聊天的赵孝锡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