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次参加应征的人选择中,大理的王世子段誉,同样也会代表大理而来。那么吐蕃跟回鹘的王子们,想必也会前来参与应征。

就算如今混乱的大辽,也派出两位有资格入选太子宝座的王子,前来参与应征。对这两位大辽王子而言,谁抱的美人归,谁就有资格凭借这个优势,成为大辽的太子。

至于原来的太子,在大辽的叛乱中,因暂代皇帝管理朝政。自然不可避免,被造反的皇叔父子,给当成祭旗的可怜虫。这也导致,大辽目前太子之位悬而未决。

同样意识到大辽混乱不堪的耶律洪基,也明白不选出继位的太子,这些都成年的儿子。私下也会进行暗斗,让本就混乱的大辽乱上加乱。

若非此刻大辽,在内斗之余还保持着大军,镇守与大宋接壤的区域。让大宋的边军,不敢轻易沾便宜。只怕此刻的大辽,也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之中。

造反的皇叔耶律重元虽然被杀了,可其儿子还有那些忠诚于他的部落,如今还流落在大辽境内。不断的挑动草原部族,反抗耶律洪基的暴政,这让大辽也希望得到一个喘息之机。

总之,如今的天下大势,让这次西夏张榜天下挑选驸马的事情。令几个国家,都得到了难得和平的机会。但驸马的事情一旦落幕,只怕烽烟将再起燃遍各个国家。

考虑到这些情况,赵孝锡觉得李秋水还真是丢了个烫手山芋给他。如果他不想,大宋将来跟西夏还有其联姻的番邦之国抱团,唯有将李秋水的孙女拿下。

一句话,为了大宋这个驸马,看来他是没办法去错过。若是让西夏跟大辽结盟,对大宋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至于吐蕃跟回鹘派来的王子,此番更多是打酱油的人选。

从李秋水透露的消息,目前西夏朝廷分成几派,以汉臣为首的亲宋派。以部族首领为首的亲辽派。除此之外,那些亲吐蕃跟亲回鹘的大臣,根本形不成影响力。

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赵孝锡很快收取信件道:“黄公公,请转告你家主子,这次的大会我会准时参加。梅剑,替我送一下这位黄公公!”

听到赵孝锡愿意参加,这位原本还打算劝说一下的黄公公,也显得长松了一口气。做为李秋水的亲信,黄公公也不明白,为何皇太后会看中这样一个武林门派的掌门。

相比那些王子对西夏的作用,赵孝锡这个在中原武林中威名赫赫的江湖人,似乎不具备什么优势。只是在黄公公看来,那位皇太后很英明,此举想必有其深意。

做为信使而来的黄公公,在离开的时候,将一枚代表西夏皇太后的令牌,也转交到赵孝锡手中。想来赵孝锡若是不参加,那这令牌肯定不会给他。

看着手中这枚禁宫令牌,还能出入西夏的后宫禁地,赵孝锡也不明白。这位西夏皇太后到底想的什么,真的不怕他拿着这枚令牌,闯进西夏皇宫砍了西夏王吗?

第二百七十章女儿心,海底针(补更)

收到李秋水发来的密信,赵孝锡就知道他必须亲自去一趟西夏。尽管赵孝锡非常自信自己的武功,却也不想身陷险境,同样需要提前做一番布置。

除了安排打探情况的人手,应急救援的人手同样需要提前准备。除此之外,牵涉到这种大事上面,赵孝锡也需要跟赵煦报备一下。

尽管这种类似比武招亲的征召驸马,不适合赵煦这种皇帝参加。可谁都清楚,有这样一个西夏驸马的身份,就会引来很多人的警惕,尤其是身为皇帝的赵煦。

现在的赵煦对赵孝锡可谓信任有加,暂时还考虑不到赵孝锡会夺他江山的事情。可拥有了西夏的帮扶,加上赵孝锡自身的郡王爷身份,谁敢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呢?

外戚乱政,在古代又并非没发生过。加上赵孝锡的父亲,还是大宋目前唯一的皇叔,以前还做过想夺权的事情。难保这事出来,赵煦不会多想什么。

那怕赵孝锡此番前往西夏,更多是站在大宋的立场考虑此事。觉得以其让西夏跟大辽,借这次的联姻结盟,还不如让大宋取而代之,这关乎着未来三国的走向。

至于吐蕃跟回鹃,能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已然是很不错的事情。鉴于这种情况,赵孝锡在密信中,将此中利害全部交由赵煦评判分析。

如果赵煦不同意赵孝锡参加应征,那就说明赵煦对赵孝锡起了提防之心。在接下来的布局中,赵孝锡就需要更加小心从事。如果同意,至少说明目前赵孝锡圣眷正隆。

提笔写好密信,赵孝锡找来武卫,通过武卫的驿站。八百里加急送至京城。在赵孝锡送出这封密信之时,正在逃亡中的鸠摩智,也跟搜寻他的吐蕃武士汇合。

在得知吐蕃国主,希望鸠摩智能陪同吐蕃王子,参加此次西夏的应征。鸠摩智也清楚,身为国师保护吐蕃王子。也是他应尽的职责。

而陪着一路走来的慕容复,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情报。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的两人,最终又决定一起同行前往西夏。就算实在不行,慕容复觉得这对他也是个机会。

如今失去中原的基地,祖先积累的造反基业,也被大宋给查抄。储备的兵卒,也被朝廷的大军围剿。这就意味,慕容复想继续复兴大燕,就必须再寻出路。

那怕这次他应征驸马的机会不大。也能借此挑选利用的对象。虽然人手损失惨重,可慕容家这些年收刮的财富,还是留给慕容复一定东山再起的资本。

至于鸠摩智为何救下慕容复,更多是知晓了慕容博的真实身份,觉得慕容复这样阴险的小人。活着对吐蕃更有利,打算让其给赵孝锡跟大宋制造一些麻烦。

对于大宋掌握的中原之地,任何有野心的番邦之人都不可能放弃。而成为一国之师鸠摩智,更希望将来有机会。帮助吐蕃入主中原,让个人野望达到极点。

其次鸠摩智所尊崇的佛教。跟中原的佛教也有所不同。虽然崇拜的都是佛,可鸠摩智还是希望,将其黑宗教派的佛教,来到中原宣传而非躲在吐蕃这种偏远之地。

当鸠摩智与吐蕃的骑兵汇合,赵孝锡果断中止了追杀。将布置在北方的武卫力量,全部调派到西夏进行准备。希望这次在西夏。能让两人真正明白,跟他作对的后果。

尽管赵孝锡没跟梅剑她们提及参选驸马的事情,却在准备离开时,又碰到想跟着去西夏转转的王语嫣。这让赵孝锡很头疼,觉得带着王语嫣又不知会出现什么问题。

也许是看出赵孝锡的为难。王语嫣略显失望的道:“赵大哥,我知道我跟着你有些为难。如果你不愿意,那我就自己一个人过去好了。”

面对这种话,赵孝锡也忍不住道:“你一个弱女子,前往这种番邦之地,会有什么风险你难道不知道吗?你没看见,我这次连梅剑她们都不带,就是觉得有危险。

要不等这次的事情结束,我在带你去西夏如何?这次我去西夏,连我都不知会遇到什么危险。要是让你再出点什么事,你让我怎么跟师姐交代?”

对于赵孝锡的话,王语嫣却继续一脸哀怨般道:“又是这样,你们总是怕我吃苦受难。却不知道,这种保护,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独立长大呢?

这次我跟你出来,本意就是想增长见识。如果每天待在灵鹫宫内,跟待在曼陀山庄,回大理皇宫又有什么区别呢?赵大哥,你就带我去嘛!”

看着撒娇的王语嫣,赵孝锡顿时觉得浑身一颤。这个神仙姐姐,也不知那根筋搭错了,现在动不动就喜欢在自己面前撒娇。

原本觉得王语嫣文静可爱,现在偶尔来点小撒娇,令赵孝锡也觉得浑身不适。偏偏面对这种撒娇,他还没多大抵抗力。毕竟,王语嫣这种清纯的mm撒娇,杀伤力爆表啊!

实在没办法的赵孝锡,最终只能道:“行,我同意你跟我一起去西夏,但是这一路上,你必须什么都听我的。没有我的允许,不能到处乱走,因为这次的事情可大可小。”

听到赵孝锡终于同意,其实内心也很羞涩的王语嫣,突然觉得象竹剑学的撒娇术。果然是个必杀技,令赵孝锡也无从招架。

其实王语嫣想跟着赵孝锡前往西夏,更多是觉得这段时间,赵孝锡经常收到各方传来的消息。仿佛西夏成为最热闹的地方一样,这让王语嫣很感兴趣。

正如她所说,今年是她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前的十多年,她的行迹都在曼陀山庄。而前次被阿朱拐带出曼陀山庄,让她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江湖的儿女情长,江湖的尔虞我诈都让她受益非浅,让她真正明白,什么才叫自由,什么才叫江湖儿女。现在有这样的大热闹,她自然想去看看。

而且让王语嫣略显意外的是,这段时间接触下来,赵孝锡的品性她多少有些了解。尽管王语嫣很反感男人三妻四妾,可赵孝锡似乎对梅剑四姐妹很好。

更令王语嫣觉得有些失落的是,赵孝锡对她似乎没太多兴趣。每次交谈,更多都是出于礼貌跟关心。这种关怀,更象是一个朋友般的照顾,丝毫没把她当妙丽少女看待。

自问长相才智,她都远超梅剑四女,可偏偏赵孝锡一直恪守规矩。从不在她面前,显示出什么别样的态度。这让王语嫣也有些怀疑,赵孝锡会是她的真命天子吗?

种种原因之下,王语嫣才做出想跟赵孝锡同行的想法。反正她一来想多游历一些地方增长见识,二来也是想知道,她对赵孝锡是不是真的没一点吸引力。

如果说慕容复不喜欢她,更多是为了复国大业。那怕赵孝锡连梅剑四女都收,又收了她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妹。按理说,他是个很多情的人,为何对她就没一点兴趣呢?

是她长的太难看,还是她对赵孝锡真的一点魅力都没有呢?产生了这种不自信的王语嫣,也是想通过这种随行的方式,检验一下心中的小小困惑。

女人有时就是如此,对太过热络的男人,她们总保有警惕之心。可对不感兴趣的男人,她们又觉得自己为什么不否定呢?一心想弄个明白。

通过这段时间的交往,王语嫣也渐渐发现,她对慕容复的爱慕。更多来自儿时的记忆,那种小女孩的崇拜,还有欠缺亲情的一种依赖。

想明白这些的王语嫣,也很后悔在少林做出的事情。觉得自己似乎太过天真,把任何事情都想象的太好。觉得内心的好强,令她有些不甘心被慕容复所无视。

现在碰到赵孝锡,想起外公临走时说的话,王语嫣也觉得。赵孝锡的才智武功,丝毫不输于慕容复。在对待女人的事情上,赵孝锡也跟普通的中原男人不一样。

按理说,梅剑四女是他的侍婢,生死全凭赵孝锡掌控。可在一些事情上,赵孝锡很关心梅剑四女,有什么想法跟看法,都会征求四女的意见。

这种对身边女人的尊重,让王语嫣觉得赵孝锡非常与众不同。相比这个时代,女人以夫为纲的传统,赵孝锡显得更开明一些。这一点,让王语嫣很是敬佩。

其实王语娅自己都不清楚,在她将慕容复留下的阴影清除时,另一个男人的影子却悄然入侵。而这一切,别说赵孝锡这个男人,就连她自己也不知。

经过慕容复这件事情,王语嫣多少有些不相信男人。可对赵孝锡,却从当初的警惕,渐渐发展到信任。跟在这样的男人身边,王语嫣觉得很放心。

并不清楚这一切的赵孝锡,得知护送段誉前来的大理人马,已然进入了天山境内。就决定开始下山,跟这位三哥汇合,而后一起前往西夏应征。

至于发给京城的加急密信,也得到了赵煦的回复。可上面的回复,让赵孝锡多少有些失落。并非赵煦没同意,而是很含糊的意思。

这说明,赵煦对赵孝锡也多了一丝皇帝应有的防备心。那怕两人关系再好,牵涉到那张皇帝宝座,赵煦也无法淡然处之。

第二百七十一章不听话的后果

自从将密信发往京城,赵孝锡就推算着回复的时间。只是相比往常,密信都会准时快速的往达。这次的密信递交京城,却停留前后三天左右的时间。

同这封密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京城布衣阁传来的绝密情报。上面讲述了此次延误的原因,更多是赵煦为此事,找过高太后跟信任的大臣商议,最终才做出模凌两可的决定。

或许是去年的兰州大战,让大宋的君臣都觉得,如今的西夏不足为虑。现如今真正能跟大宋一较高下的番邦之国,唯有陷入内乱的大辽。

这种过度澎涨的自信心,若非有高太后细心压制,赵孝锡完全可以相信。赵煦跟那些忠皇派,会立刻发兵攻打大辽,觉得不应该错过这样的机会。

可在赵孝锡看来,如今并非收复大辽的最好机会。而且只要大宋一发动战争,原来争斗频繁的辽国各部,恐怕会立刻坐下来进行谈判,反倒让大辽捡个便宜。

相比大辽的内部纷争,那是兄弟不和进行的平叛跟反抗之战。如果大宋举兵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现在的大辽各部族一定会放下成见合力而战。

真变成那个样子,反倒给大辽各部一个和平谈判的机会。这点考虑,赵孝锡在赵煦询问,是否能发兵大辽时,已然在书信中详细注明了。

也许是觉得赵孝锡,现在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江湖的事情上。这让赵煦觉得,赵孝锡多少有些因私费公,没兑现替他打造一支无敌骑军的承诺。

若不是赵煦心中明白,他目前能够掌控的军队。就是这支赵孝锡统领的骑军。只怕赵煦也不会,放弃在他看来,绝佳攻打大辽的机会。

反倒是高太后,觉得赵孝锡很冷静,看出目前大宋的弊端。别看取得了宋夏之战的胜利,就把辽国也想象成软柿子。一旦轻启战端。除非能快速解决战斗,不然大宋必败。

做为擅守的宋军,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除了需要面对那些守城军。还必须防备住,那些来去如风的骑兵。这意味着,大宋必须拥有一支能与辽军骑兵对抗的骑兵部队。

骑军如今的实力虽强,可人数就只有那些。真要拉到战场上,那怕能以一挡十,最终落败的也是骑军。如果把这些骑军苗子拼完。大宋组建一支骑兵的想法将沦为泡影。

如今大宋的文臣武将,要么抱着‘好战必亡’的理念,不愿意随意进行战争。要么就是抱着‘忘战必危’的理念,天天想着征讨四方,打造大宋的千古盛事。

反倒是赵孝锡非常清楚,这两种理念必须做到兼顾才行。不打无准备之仗,才是身为君臣都应该遵守的原则。这就意味着,战争只是做为一种治国手段。而非一把神兵利器。

此次收到赵孝锡发来的密信,赵煦觉得赵孝锡身为大宋的郡王爷。迎娶番邦的公主虽是一件好事。却很容易对皇权造成威胁,原因很简单,赵煦知道赵孝锡跟大理的合作。

如果说与大理合作,能牵制吐蕃保大宋西南的平安,也能方便赵孝锡在巴蜀组建骑军,赵煦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不太理会赵孝锡。跟大理皇室眉来眼去。

那么成为西夏驸马爷,才意味着赵孝锡的实力,开始渗透到北方之地。一旦赵孝锡有两个国家做后盾,那么赵煦想制衡赵孝锡,也会投鼠忌器。

对于身为帝王的赵煦而言。有一个高太后制衡就觉得很心烦。如果再多出一个赵孝锡,那他身为中原之主,又有什么意义呢?

帝王家无情,为了王图霸业的稳固,赵煦觉得兄弟情也应该靠边站。这点那怕赵孝锡也能理解,可真正看到赵煦做出选择,赵孝锡心里多少有些难过。

更令赵孝锡所担心的是,随着那位皇祖母开始渐渐放权,如今赵煦在朝堂上的威望也与日剧增。除了军权暂时,还受到高太后的压制外,文事上几乎赵煦说了算。

加上从京城传来的消息,那位皇祖母身体每况愈下,看样子能熬过这个冬天很难。结合自己所知的历史,赵孝锡清楚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赵孝锡也必须接受这种必然的结果。一旦那位权倾朝野的皇祖母殡天,大宋将正式进入哲宗时代。

如果赵孝锡不想跟赵煦硬碰硬,他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忍让。就比如这次的赵煦发来的密信,上面给予的回复就是,不能让西夏跟辽国结盟。

除此之外,却没说明到底让不让赵孝锡,成为西夏的驸马。总之,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旨意,却能说明赵煦其实也很纠结。似乎也不想,破坏兄弟间建立的情份。

也许是清楚,赵孝锡对自己的王图大业有用,赵煦也不想过多约束赵孝锡。却还是出于皇帝的原则,想要控制住赵孝锡的脚步,不让其脱离掌握之中。

面对这种模糊的旨意,反倒坚定了赵孝锡的信心。如果可以的话,这次的驸马他还必须争上一争。借此试探一下,赵煦最终会做出何种选择。

反正现在他手头的力量,更多都潜伏在中原,或者干脆移居到海外。明面上的力量,只有那幢人数少的可怜的郡王府。至于骑军,现在的副统领似乎很忠诚于皇帝。

当然,真要说起来,赵孝锡现在的手下。不少都忠诚于皇帝,正是因为忠诚于皇帝,他们才能得到不断的提拔任用。

如果有天,要在赵孝锡跟皇帝之间选择一个,或许事情就会出现变数。这种变数,就算赵孝锡也不敢完全打保票。那怕这些人,现在都对其言听即从。

总之,赵孝锡真正能完全信任的,还是从各地秘营培训出来的人员。这些人员,才是韩安康手中真正值得信任的力量。而这些力量,赵孝锡目前都将其移师海外。

从已知的历史中,这位堂弟的时代还有七年之久。只要赵煦能延续现在的理智跟聪慧,赵孝锡可以选择忍让退却。蛰伏起来坐待时机,慢慢蚕食跟经营自己的势力。

带着这封模糊的旨意,赵孝锡带着此行召集而来的两名天卫,还有八位地级武卫。外加王语嫣这个跟屁虫,交灵鹫宫交给梅剑四女负责策马下山。

让赵孝锡有些无奈的是,王语嫣也不知那根筋搭错,硬是放弃之前的谨持,跟他共乘一骑。以至赵孝锡带着她在身边,也总觉得多有不便。

不管如何,王语嫣并非木婉清跟钟灵。这种男女之防,赵孝锡多少还要顾及一些。不然,把王语嫣也收入房中,那位便宜岳父一准埋怨死自己。

几个宝贝女儿,全部成了赵孝锡的枕边人,段正淳想不郁闷都难。可这样一个香喷喷的美女在身侧,赵孝锡又是个正常的男人,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偏偏王语嫣似乎明白这一切,从最初的羞涩慢慢变得适应,反倒而享受赵孝锡这种别扭的感觉。赵孝锡越是恪守规矩,王语嫣就越是不太规矩。

直到赵孝锡反应过来,看着王语嫣的胡闹,也忍不住在耳边警告道:“语嫣,不要胡闹。不然,后果是你承受不起的。我不想伤害你,明白吗?”

听着赵孝锡在耳边的轻声警告,王语嫣却装糊涂的道:“赵大哥,你说什么?”

面对王语嫣露出的狡黠一面,赵孝锡觉得要给这女人一点教训。不然真当他是泥捏的,到时将她收了,就别怪他监守自盗了。

趁着众人骑行时,赵孝锡突然觉得握着缰绳的双手收缩了一下。很快将王语嫣,直接压制进怀里,让王语嫣也忍不住小小的惊讶了一下。

感受着整个身体都要揉进赵孝锡的怀里,王语嫣也清楚这是赵孝锡的警告。忍不住芳心乱跳之余,却硬是没说出什么反对的话来,这让赵孝锡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要知道,现在他们的距离已然贴的很紧。以他对王语嫣的性情了解,好歹也会觉得不合适,稍稍做出一些抗拒的动作才是。可为什么丝毫没有反应呢?

直到看见王语嫣,那对精致的耳垂变得粉红,赵孝锡觉得这女人怕是也心有羞涩。只是强忍着,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不肯让他认输罢了。

也不知那里来的想法,鬼使神差之下赵孝锡突然张嘴,将靠在嘴边的耳垂给吸吮了一下。这个动作,立刻让王语嫣如遭雷击般,低吟一起娇躯都软化了一般。

看到这种反应,赵孝锡再傻也清楚,这个地方怕是这女人的敏感处。更令他想不到的是,王语嫣的体质竟然如此敏感,这种女人可是男人的最爱啊!

为了防止那些随从看出古怪,赵孝锡只能用手扶起瘫在怀中的王语嫣。轻声道:“现在知道不听话的后果吧?”

这话落到王语嫣的耳朵里,也觉得芳心大乱。这种亲密接触,对王语嫣而言无疑超出了承受力。更令王语嫣慌乱的是,这种如同电流的奇妙感觉。

尽管王语嫣有些暗气赵孝锡的大胆,却明白是她自找的结果。现在浑身无力,靠在赵孝锡的怀中,王语嫣却觉得异常安稳踏实。难道,这真是老天注定的姻缘?

第二百七十二章人要学着长大

也许是赵孝锡的突然袭击,令王语嫣意识到,赵孝锡并非圣人。如果她在挑衅下去,最终的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只怕是她所不能预知的。

可令王语嫣意外的是,按理说赵孝锡先前那个动作,有轻薄于她的意料。可王语嫣觉得,她非但没想象中的气愤,反倒有点窃窃自喜,觉得她在赵孝锡眼中并非无吸引力。

这种矛盾的情绪,让王语嫣也着实困惑。以至众人在夜宿一个路边小村时,王语嫣都觉得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她的情绪会变得如此复杂。

对于王语嫣变化,赵孝锡自然也是看在眼中。在王语嫣沉默反思之时,赵孝锡同样在猜测,王语嫣对他的转变,到底意味着什么。

等到沉下心来之时,赵孝锡终于醒悟到,在木婉清跟钟灵身上,他对女人的想法理解的很透彻。可面对王语嫣,固有的看法让他失去了这份洞察力。

自从王语嫣从少林跟着他出来,这一路上王语嫣的态度改变,无不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正在渐渐取代慕容复的位置,让这位刚受伤的女孩心起波澜。

虽然被这个猜测给吓一跳,可联想到王语嫣最近的反常,加上那晚透露的信息。赵孝锡才渐渐醒悟到,王语嫣所谓的缘分天定,难不成定的是他?

租下一户农家小院休息的赵孝锡,趁着吃完饭,院子就剩下他跟王语嫣。决定再找王语嫣谈谈,必须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不然他心里总觉得没底。

或许是知道赵孝锡跟王语嫣有事要聊,这些随行的武卫,吃过饭都离开了院子。走到外面,将整座院子给保护起来。这也是身为手下应尽的责任。

看着这些随行的武卫离开,王语嫣也觉得这次出来,实在有些冒失了。在灵鹫宫的这段时间,王语嫣可是知道,赵孝锡每晚都有两女陪伴。

在她看来,这是一个无女不欢的坏家伙。那现如今。这露宿农家小院,孤男寡女独处一室,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如果赵才锡欲行不轨之事,她怎么办呢?

望着眼神闪烁的王语嫣,赵孝锡也清楚,想来这女人也终于意识到。跟着他一帮大男人出行,危险到底有多大。现在知道怕了,早为什么不想到这些呢?

好在赵孝锡也自持正人君子,不会做出那种强人所难的事情来。开口道:“语嫣。今晚夜色不错,要不我们就院子里喝喝茶吧!有些话,我想问问你。”

听到去院子里喝茶,王语嫣觉得待在房间更危险,很快就不作声的点头。跟在端着茶壶跟茶杯的赵孝锡,来到了这幢借宿农家宽敞的院子里。

尽管这种敞开的院子,看上去有点简漏,可一壶清茶泡好。闻着茶杯中漂荡的茶叶清香。这段时间已然喜欢上这种清茶之味的王语嫣,也小小的品尝了起来。

望着此刻品尝茶水滋味的王语嫣。赵孝锡觉得换一种心态,再去观察这个女人。给人的感觉似乎都不太一样,至少今晚的王语嫣,看上去很有一丝祸水之意。

身为大男人,谁都喜欢找个柔弱女子,彰显一下所谓的大男子气概。眼前的王语嫣。一身长发飞舞,配上其精致的脸庞,着实有种月下美人的味道。

或许是感受到赵孝锡眼中的欣赏之意,王语嫣很快又红着脸道:“赵大哥,你不是说有事要跟我说吗?那你为何不说。还这样盯着人家看呢?”

对于王语嫣言语中的娇嗔,赵孝锡忍不住轻笑道:“爱美之心,人皆有知。要怪就怪今晚的月色太撩人,将你突显的分外美丽妖娆。怎么,现在知道怕了?”

面对赵孝锡的赞美,王语嫣觉得羞涩之余,也感觉芳心跳动的厉害。觉得她的美丽,并非如她想象般那样无用。赵孝锡先前的话,至少证明了这一点。

心里窃喜的王语嫣,嘴上却不肯服输的道:“我有什么怕的?你是我外公的徒弟,再怎么样,你也不敢伤害我的。况且,明天就要见到木姐姐,你就不怕我告你一状?”

听着王语嫣言语中的反击,赵孝锡却轻笑道:“跟清儿告状,你觉得有用吗?放心,清儿原本你想象的包容。别看她性格冷冰冰,其实她是个外刚内柔的女孩。

我也知道你想说什么,梅剑她们四姐妹的事情,我早跟清儿说过。所以,你用告状的话威胁我是没用的。不想受先前那样的惩罚,那以后就乖乖听话。”

对赵孝锡一脸的自信之色,王语嫣也忍不住轻声道:“好霸道!”

这种指责对赵孝锡而言,一点反应都没有。相反开了几句玩笑,赵孝锡才试着道:“语嫣,虽然我知道,你不想听到他的消息。但我还是想问,你真的放下他了吗?”

这个‘他’说的是谁,王语嫣自然心知肚明。表情稍僵硬了一下,却很快道:“大哥不是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吗?我现在已经想通了,明白以前是我太傻。

也许是我太过天真,觉得不管他变成什么样,都是那个年轻时逗我开心的人。现在才明白,这天下在变,这人心同样在变,他不在是当年那个他了。

放心,现在只要你不说,我都快遗忘他的存在。其实我也觉得非常奇怪,原本觉得出了上次的事情。我或许会恨他一辈子,却发现有些恨不起来。

真要说起来,他才是这世上最可怜的人。为了所谓的复国大业,落到现在这种下场,也只能说罪有应得。至于他对我的伤害,我却不怪他,反倒谢谢他点醒了我。

从小到大,我就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长大。前次若非阿朱带我出来,也许我就跟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总觉得自己长大能自由飞翔,却根本承受不起风雨的侵袭。”

听完王语嫣脸色平静说出这些话,赵孝锡也觉得非常意外。从这些话中,赵孝锡不难听出,王语嫣真的将慕容复对她的好与坏,全部开始遗忘掉。

这种遗忘,让赵孝锡对王语嫣的痴情评价,无疑打了个大大的问候。难不成,王语嫣是个喜欢移情别恋的女孩。可这似乎又有点说不通啊!

也许是见赵孝锡没说话,王语嫣很聪慧的道:“赵大哥,也许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其实我也是这段时间,通过自己不断反思所得出的结论。

对于表哥,或许我只当他是一个舍不得放弃的玩伴。却从来没真正确认,他会是我命中的那个男人。我当初救他,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不肯服输罢了。

人总要学着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