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算想布置防御工事,又能布置成什么样子呢?骑兵擅攻不擅守,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西夏骑兵在马上是英雄,可落了马连宋军的步兵都不如。

面对这种前后围堵的情况,拓跋野朝赫连铁树道:“大将军。现在怎么办?”

虽然是询问他的意思,可望着拓跋族近四千控弦之士,根本不理会后面失去战马的骑兵跟步兵。赫连铁树就清楚,这个时候他要下个狠心做决断了。

如果要照顾这些步兵,那么他们这种骑兵很有可能,将全部殒落于此。那怕他相信,在这种骑兵交锋过程中,他的骑兵一定能拼赢宋军。

只是眼前的这支宋军骑兵人多势众不说,还是以逸待劳等待多时。相比这些宋军士气旺盛。他手下这些骑兵则士气有些低落。这样的战斗,想取胜多少有些困难。

加上他发现眼前这个捕熊场的地形,对他们非常不利。被堵头堵尾的西夏大军,就如同扣在捕熊场这个大澡盆里,唯有冲出去才有可能逃命。

至于就地防守,宋军骑兵前后夹击之下,他们取胜的希望很渺茫。现在唯的希望,就是希望冲破眼前这支宋军骑兵的阻拦。杀出一条血路突围。

只要保证手下这支骑兵,回到西夏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若为了这些步兵。把骑兵全部牺牲在这里,只怕也非常不值。

尽管赫连铁树不愿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他深信拓跋野带领的拓跋族骑兵,等下冲阵之时。绝对会一股作气冲出去,不会返回对他们实施救援。

拓跋野询问他,无非就是让他做选择。是跟着他部族的骑兵一起杀出去。还是留他们下来陪这些步兵赔葬。这种有些冷血的选择,令赫连铁树也觉得拓跋野还真狠。

可对方能成为万人将,若一点狠劲都没有,怎么可能领兵作战呢?

面对拓跋野的冷眼询问,赫连铁树没多说什么。而是派出身边的亲卫。告诉步兵跟那些,失去马匹的骑兵固守待援。

就现在这种情况,没有骑兵的保护,他们面对上万宋军骑兵,还固守待援,可能吗?

意识到被抛弃的命令后,不少失去战马的骑兵,立刻不依的怒吼起来。结果让两军的士兵都没想到,赫连铁树很冷酷的下令,射杀这些违抗命令的骑兵。

听到赫连铁树异常冷酷的道:“你们还是我赫连铁树的兵吗?面对我的命令,竟然还敢违抗。

你们以为,我做出这个决定心里好受吗?你们难道想让,所有的骑兵一起陪葬吗?”

直言不讳道出这种两难的选择后,不少骑兵顿时也愣住了。是啊!到了这个份上,他们两条腿怎么追的上大部队呢?若拖累这些同袍在此,他们又真的忍心吗?

出于游牧民族的骑兵们,都清楚在面对生死存亡时,抛弃弱小保留精英,才是一个部落延续的最佳办法。而今天他们很不幸,成为了弱小的一族。

望着这些骑兵跟步兵不再抱怨,赫连铁树才凶狠的道:“我赫连铁树发誓,如果此战我有幸回到西夏。它日卷土重来之时,我必屠宋人十城替你们报仇雪恨。”

面对赫连铁树连这种誓都发出来,这些步骑兵还能说什么。很快在一些抱着必死之心的骑兵军官指挥下,尽可能的将队伍中,能用的东西利用起来进行防御。

一直觉得这个时候,宋军应该可以进攻的拓跋野,却很意外的发现。这支宋军骑兵,从始至终都没有移动一步,仿佛就站在那里等着他们去进攻一样。

等到回过头来,赫连铁树安抚下那些被抛弃的骑步兵,走到本部骑兵面前高声道:“此战是本将轻敌大意,导致大军陷入宋军的重重阴谋之中。

假若今天本将有幸返回西夏,它日本将一起会奏请国主。派遣更多的骑兵南下,洗刷我们今日被宋人挑衅的耻辱。

现在拿出你们的虎狼之威,告诉眼前这些宋军骑兵,仅凭他们休息挡住我们归家的路!拿出你们的刀箭,狠狠的杀死这些宋狗,能做到吗?”

‘能!杀杀杀!’

这样的声音响起之后,一直未动的鬼脸骑兵中,突然走出两个号声再次吹响了牛角号声。很快一直停在他们身后的宋军骑兵,立刻快速冲刺了起来。

面对后面宋军骑兵开始合围,拓跋野不等赫连铁树下令,立刻吼道:“儿郎们,随我杀宋狗了!”

他这一声令下,拓跋族的骑兵立刻倾巢而出,朝前方阻击他们的宋军骑兵冲杀而去。谁都清楚,只要冲破这些骑兵的阻截,他们就能逃出生天。

就在这个时候,鬼脸骑军一位手枪银枪的骑士,将手中的银枪往前一指。这些占据高位的宋军骑兵,突然出人意料的往两侧奔跑而去,将中间似乎留给西夏骑兵冲击。

觉得这些宋军骑兵,还是不敢跟他们进攻骑兵对决时,冲在最前面的拓跋族骑兵。望着一马当先,从宋军骑兵中冲出的一支骑兵队时,脸色一下子惨白了起来。

‘重甲骑兵,宋人有重骑兵!’

吼出这番声音的拓跋族骑兵,清楚在这种只有冲才有可能活的进攻中,他们不可能停下来。只要他们一停,后面同样冲起来的骑兵,会直接将他们踩踏至死。

可面对这支打头迎面冲来的重骑兵,这些拓跋族的骑兵同样知道,他们这下凶多吉少。面对这些已然占据上风的重骑兵冲击,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了。

待到重骑兵开始抢占了攻击主阵地之后,其余宋军中的轻骑兵则尾随而至。待重骑兵冲锋过来,将冲散的西夏两侧骑兵,同样来个毫不留情的斩杀。

望着这支宋军骑兵中,竟然还有一支重甲骑兵。拓跋野跟赫连铁树,比看到鬼骑军的表情还惊骇。

同时也非常惊讶,宋朝何时组建了,这么强悍的一支骑兵部队呢?

随着重骑兵开始冒着,那些拓跋族骑兵抛射的箭雨,丝毫不理会那些箭支,往前面直冲时。两军的前锋骑兵部队,终于开始了短兵相接。

可面对这些人马都披重甲的骑兵,大多带着骑杀奔袭而来的惯力,将他们刺穿于马下时。西夏骑兵的集团冲锋,立刻陷入停滞不前的囧境。

不少措手不及的西夏骑兵,甚至直接被后面的骑兵踩踏至死,这冲锋阵形顿时大乱。这支重骑兵的出现,如果一块重盾般,挡住他们打算突围而去的希望。

相比西夏骑兵前军冲锋被扼杀,尾随而至的宋军游骑兵,则秩序井然般猎杀着这些堆积一团的西夏骑兵。这也正是,赵孝锡祭出重骑兵阻截他们冲锋突围的原因。

看着出于后军中的赫连铁树,跟其手下的骑兵。因为比拓跋族的骑兵出击稍晚,阵形显得相对还完整。

此次来兰州,就为他而来的赵孝锡,立刻拍马冲下那个斜坡,直奔赫连铁树所在的位置出击。这次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给赫连铁树再有返回西夏的机会。

望着鬼骑军出动,直奔自己而来,赫连铁树也清楚,他没有逃避的可能。唯有正面杀破鬼骑兵的突袭,他才有可能逃回西夏去。若杀不退鬼骑兵,他的生命将在这里终结!

第一百六十一章无可匹敌的杀神

望着打头的拓跋族骑兵,被突然杀出的重甲骑兵给挡住陷入混战。先前还觉得拓跋族的骑兵,太无大局观的其余西夏骑兵,也觉得心中有些畅快之意。

只是随着拓跋族的骑兵,与宋军的五千骑已然混战在一起,他们突围的速度也被阻拦了下来。后面的宋军骑兵,已然在虐杀着那些拼死阻拦的骑步兵们。

每时每刻都有西夏的骑兵丧命,而赫连铁树的中军阵营,也遇来攻击力最强的黑衣骑军突袭。望着那些奔袭而下的黑衣精骑,赫连铁树的神情也有些凝重。

不过每个人都清楚,要想活着回西夏,唯有一条路那就是杀出重围。要是等到后面步兵用命,替他们阻拦的宋军骑兵形成合围,全军覆没于此的风险将大增。

面对直取赫连铁树中军的黑衣骑,这些可谓铁卫的西夏骑兵,立刻掩杀了过去。希望阻挡住这些宋军黑衣骑的突袭,保住他们大将军的安全。

到了这种时刻再多的言语都是苍白,唯有手中的刀箭,跨下的战马才是他们回击彼此,最有利的东西。生死相搏,不生便死,来不得半点犹豫。

突袭而至的黑衣骑军,在西夏骑兵还在准备搭弓准备时,已然射出了第一波的箭雨。那几乎超出西夏精锐射手的超远距离,还能造成这么大的命中率。

令被处于保护中的赫连铁树,深深的震憾这支黑衣骑的实力。觉得这支带着面具的宋军骑兵实力,只怕对上西夏国主统领的铁鹞子,只怕也丝毫不相上下啊!

望着手下精锐的骑兵,一**倒在对方的铁箭攻击之下,赫连铁树有种心在滴血的感受。只是望着拓跋族的骑兵。还在与对方混战,打不开突围的道路。

被困在中间的赫连铁树及手下骑兵,就算想动都动不了。这种感觉实在太憋屈了,他们可以飞驰于草原的雄鹰啊!

等到那些黑衣骑进入西夏骑兵的射程之后,幸存下来的西夏骑兵,也给予对方狠历的回击。只是望着那箭雨过去之后。几乎很少看到有人坠落马下时。

这些可谓凶悍的西夏精锐骑兵们,也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何时能跟辽国铁骑一较高下的他们,连一群宋军骑兵也对抗不了?

看着领头那位面具有些与众不同的鬼骑将领,一手三箭的射术,还箭箭致人与死敌。不少西夏骑兵都生怕,自己会成为那人箭下的亡魂。

直到两军骑兵终于接战之时,撤下弓箭换上武器开始交锋之后,那位先前一弓搭三箭的骑士。更是令阻击的西夏骑兵,感受到深深的无力之感。

那一杆银枪上下翻飞之中。阻拦的西夏不是被打飞,就是被一枪毙命。这让不少西夏骑兵觉得,这样的骑兵怎么可能来自,以往软弱可期的宋朝呢?

以银枪骑士为箭头,跟进的那些黑衣骑兵,同样显得凶悍残暴的很。在以往骑兵对决中,大多能以一敌二的西夏骑兵,此刻却变成了以二对一都未必是对方的对手。

就算有些西夏骑兵。采取以命换命的方式与对方拼杀。最终的结果是黑衣骑士受点伤,安落端坐于马上继续拼杀。他们却无一例个被战马贱踏而死。

杀的热血沸腾的赵孝锡,看着前方还安然端坐于战马之上的赫连铁树。清楚越早斩杀这个统兵将领,他手下的骑兵才能越少伤亡。

突然踏步从马上飞腾而起,大吼道:“赫连铁树,纳命来!”

拎着一杆银枪如同一只苍鹰般地赵孝锡,吼出这句令赫连铁树心头一震的话。踩着那些阻挡他进攻的西夏骑兵头颅。如同蜻蜓点水般,快速逼进有亲卫军保护的赫连铁树。

望着踏着手下人头而来的赵孝锡,赫连铁树心头一震道:“这些人只怕不是宋朝的官军,而是由宋朝武林人士组成的骑兵。难怪他们的战力如何强悍!”

尽管武林中人在这种骑兵对决中,往往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可他们的武力。在这种骑兵被限制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普通的骑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觉得心头大骇的赫连铁树,根本不用他吩咐,身边的亲卫立刻搭弓射箭。朝踏着无数人头而来的赵孝锡,射出了一波箭雨。

面对袭来的铁箭,赵孝锡脚下不停,手中银箭往下一挑。一个西夏骑兵就被刺穿的木偶一般,被赵孝锡直接挑到了身前。

那些射来的铁箭,直接被这具西夏骑兵的尸体给全部承受了。望着已然变成刺猬的西夏骑兵尸体,赵孝锡大笑一声道:“还给你们!”

将一具已然死的不能再死的尸体,直接甩抛而去的赵孝锡,趁着那些亲卫军分神之际。再次往赫连铁树身边挺进,这一路无论被他踩中还是挑起的西夏,无一例外立刻毙命。

万夫不敌之勇将!

这是看到这一切赫连铁树,对这位突袭而来的黑衣骑将第一反应。等到赵孝锡终于逼进身旁时,那些亲卫精锐骑兵立刻抽刀扑了上来。

面对这些西夏骑兵中的精锐,赵孝锡手中一杆银枪,配合他越发强悍的枪术。这些亲卫骑兵,同样无法抵挡赵孝锡的突进。

看到这样的凶神逼进,亲卫骑兵们自然清楚,一旦让对方近身。他们的大将军,只怕生命危在旦夕,很快指挥更多的亲卫阻击时,掩护着赫连铁树不断往后方撤退。

对这些几乎以命相阻的西夏骑兵,一身黑衣已然成为血衣的赵孝锡,立刻大笑道:“赫连铁树,你这只缩头乌龟,不敢与本将一战高下吗?

抛弃了那些步兵,你还要抛弃这些亲卫吗?这的大将军就是这样得来的吗?老子瞧不起你,连跟老子战斗的勇气都没有,你还有什么脸面,自称西夏大将军呢?”

如此嘲讽的话透着大笑声,传遍了整个交战的战场。西夏骑兵心头狂怒的同时,也确实觉得这位大将军,未免有些太没用了,连与对方交手的胆量都没有。

不过这,看到此刻演变成一尊杀神般的赵孝锡,那个骑兵都清楚。跟这样的杀神对战,以他们大将军的武艺,只怕过不了几招就会必死无疑。

就在赫连铁树气的怒发冲冠之中,其余的黑骑突然也大笑道:“赫连铁树,缩头乌龟!”

在这种己方主将被嘲笑之中,西夏骑兵也觉得非常泄气。可听到这些话的宋军骑兵,却觉得非常提气,那‘缩头乌龟’的嘲笑声音响彻整个战场的上空。

清楚这样下去士气将受挫的赫连铁树,望着前方拓跋族同样战斗情况不明。这些阻击的宋军骑兵,无论骑战还是步战,都不比拓跋族的骑兵逊色。

就在他观察战场情况时,赵孝锡再次从交战的地面之上,踩着西夏骑兵的身体腾空而起。快速突进抡起银枪,来了个犀利秋风扫落叶般的横扫千军。

在赫连铁树一脸惊骇的表情中,突然掀开脸上的面具狂笑道:“赫连铁树,上次在江南你当了回丧家之狗。如今在这战场之上面对小爷,又要当回缩头乌龟吗?”

望着露出一脸年青脸庞的赵孝锡,赫连铁树跟当日南海鳄神一样,脱口而出道:“是你!”

当初带领一品堂武士,打算拿中原武林的丐帮开刀。结果却被突然出现的赵孝锡,带领一帮精锐的武林人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品堂幸苦培训出来的武士,在那一战中几乎伤亡殒尽。还导致了四大恶人中,只剩下段延庆一人继续担任供奉之职,其余三大恶人一死两下落不明。

听到赫连铁树说出这番话,已然近身踢下一个亲卫坐在战马之上,威风凛凛的赵孝锡显得异常冷酷的道:“不错,正是我!”

望着那些已然被杀怕不敢近身的西夏骑兵,赫连铁树已然清楚,前次有段延庆跟慕容复保驾护航,他才有幸得与逃脱。可今天,他再难有幸免的机会!

不想战死太窝囊的赫连铁树,很快抽出腰中的弯刀,深吸一口气道:“你到底是谁?”

前次一直觉得赵孝锡,不似武林人的赫连铁树,非常想知道眼前这个年青人到底是谁。为何自从遇上他,每次他都会出现生命危机呢?

命中注定的克星吗?

带着这种浓浓不甘问了一句的赫连铁树,得到的答复却是赵孝锡,用沾满了血液的银枪,冷冰冰的道:“想知道我的身份,胜过我的银枪再说!”

清楚单凭一己之力,万万不是赵孝锡对手的赫连铁树,也顾不得什么大将军的颜面。清楚此战西夏失利,很有可能是此子一手策划。

抱着一个死前拉对方陪葬的遗愿,赫连铁树直接带领身边为数不多的亲卫迎了上去。相比其余骑兵坐壁上观,这些亲卫可谓主将死,他们就无生的可能。

望着赫连铁树不再逃避,赵孝锡胸中豪气大涨,手中银枪再次泛出夺命的银光。将那些抱着必死之心,冲上来的亲卫死士冷酷挑死枪下。

等到与赫连铁树正式交锋时,赵孝锡发现这位大将军的武力值,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相比他而言,赫连铁树还差一点。这也意味,此次他再无活着回西夏的机会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兰州大捷

在如今这个冷兵器横行的时代,两军对垒之时。为了提升各自部队临战前的士气,各**队都比较热衷于斗将。因此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武力值自然不能太差。

若在斗将中失利的一方,则会造成士气受挫的情况。一旦开战不顺,导致全军溃败都很有可能。因此士兵的士气如何,很多时候也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

将为兵之胆!

若身为统兵之将的将领,都显得胆小怕事,不敢与敌军的将军挑战。那对其在军中士气中的形象,也会大大打折扣,甚至不能得到手下将士的拥戴都有可能。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有些排兵布阵历害的儒将。同样也会通过一场场胜利,让手下的士兵相信他们的将领,就算没武力有智力,也能战胜对方那些有勇无谋的战将。

于是在赵孝锡跟赫连铁树,终于展开了将与将之间的交锋时。现在处于下风的西夏骑兵们,也急切的希望看到这位大将军,能斩杀对方的将领提振士气。

西夏骑兵的愿望自然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非常残酷的。在与赫连铁树交锋之中,赵孝锡还能游刃有余般,清理那些亡命的亲卫骑兵。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等到赫连铁树身边,已然没有一个站着的亲卫骑兵时,面对真正的单打独斗。赵孝锡那雷霆般的枪击之下,坚持了近百回合的赫连铁树,已然被一枪刺穿了肩胛骨。

那惨叫声响起之后,紧握在赫连铁树手中的弯刀,无力的坠落在地。望到这一幕的西夏骑兵,都有种不敢置信般的感觉。

望着枪锋刺穿肩胛已然失去还手力的赫连铁树,觉得畅快至极的赵孝锡。手中银枪丝毫不带停顿。将枪尖顶在了对方的喉咙之上。

冷冷说道:“赫连铁树,你败了!现在下令你的手下放下武器,我或许可饶你一命!”

面对赵孝锡神情平静说出的话,清楚这次失败,就算活着回去也唯有一死。搞不好,还会成为此战替罪羊的赫连铁树。才不会去贪婪什么活下的机会。

惨笑道:“哈哈,你未免太小瞧我西夏骑兵的血性,我可不是你们软弱的宋人。想杀你就痛快点,想让我堂堂的征东大将军下令投降,你死了这条心吧!

不怕告诉你,此战就算你们取得了胜利。我相信国主跟西夏的铁骑,它日一样会踏过黄河,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的。我会在地下等着你!”

对赫连铁树死硬不肯下令投降,还口出狂言要报复。赵孝锡觉得。跟这样的人再多说什么,都有些浪费口舌。

手中银枪一抖,枪尖瞬间刺破赫连铁树的喉咙。望着似乎有些不甘死去的赫连铁树,赵孝锡立刻大吼道:“赫连铁树已死,尔等还要负隅顽抗吗?”

随着赵孝锡这声‘赫连铁树已死’的怒吼之声,西夏骑兵的士兵再次受到重挫。

等到宋军骑兵,适时喊出‘放下武器,可免一死’的劝降话。还有勇气继续对抗的西夏骑兵。已然没有多少。

处于前军中还在外往突围的拓跋野,同样听到了赵孝锡的怒吼之声。清楚赫连铁树实力的他。非常清楚那个领兵的宋将。如果找上他,只怕他也同样难以幸免。

还不想就此死在这里的拓跋野,立刻下令骑兵向他靠拢,从宋军骑兵的一个薄弱处。依靠着部族骑兵亡命的战斗,终于打穿了一个缺口。

听着部族骑兵被扎穿身体,还紧握至宋朝骑兵的铁枪。高喊‘将军快走’的声音。拓跋野也是虎目含泪,带领突围而出的几百部族骑兵,头也不回的快速抽打战马离开。

看到有人突出包围圈,宋军骑兵队中,也分出一部分骑兵前去追击。这样一来。前军形成的包围圈,很快就出现一些小范围的漏洞。

待到鬼骑军赵孝锡的带领下,加入到清剿的队例中,听到赵孝锡‘降者免死’的声音。清楚拓跋野已然逃出重围的拓跋族骑兵,也终于无力的放下手中的兵器。

望着这些脸上还流露庆幸表情的拓跋族骑兵,腾出手来的骑军将士。就准备继续派兵追捕拓跋野一行,却被赵孝锡拦了下来。

吩咐各军检查损失,同样收容俘虏押回兰州城。这一战,他们已经完成了预定的作战目标。没必要,再为几百个逃出包围圈的骑兵,再浪费骑军将士宝贵的生命。

待到各骑兵部队开始清点伤亡时,负责阻击的重骑兵跟五千骑兵,付出了上千阵亡的代价。就算鬼骑军,也战死战伤上百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后军的五千骑兵损失比较少。对付那些抵抗力不是很强的步骑兵,他们只付出了百余骑兵的伤亡。

一番统计下来,宋军方面负责战死战受伤的骑兵近二千人,歼灭西夏骑兵近五千人。还俘虏了近五六千人。战马的数量,同样多达几千匹,也可谓大获全胜。

这近二千人的伤亡中,骑军中的数量占到近千,其余都是边军骑兵的伤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骑军的实力已然超过了边军骑兵。

尽管预料到这种骑兵阻击战,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可赵孝锡还是觉得有些难受,那近千骑军官兵的伤亡。意味着,未来大宋骑军中的近千骑兵武官的消失。

虽说此战有锤炼摔打骑军的意愿在,可出现这么多伤亡,赵孝锡却没法跟其它骑军一样欢欣鼓舞。命令几位还算完整的骑兵千人将,打扫战场押送俘虏返回。

至于赵孝锡自己,则在众骑军开始带着战利品返回兰州时。带着手下的鬼骑军,沿着拓跋野逃亡的道路,再次出现在黄河岸边。

吩咐沿途的侦骑加强军情搜集之后,赵孝锡决定就在这处拓跋野等人逃脱的黄河口,等待西夏的下一步行动。此次解决了赫连铁树,兰州边境已然不再拥有敌情威胁。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看西夏人在吃了这个亏后,会做出什么选择。是大兵入境,还是选择吞下这个苦果,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等待。

当然他也不会忘记,来自已然一个多月时间,却从未向京师汇报过战报。从目前布衣阁送集的情况,今年的宋辽边境,同样出现了往年一样的敌骑骚扰情况。

至于西夏今年,也许是特别渴望收复兰州,才着重攻击这一处。结果却被赵孝锡,来了个迎头痛击,损失了近二万精锐骑兵,相信他们也会好好心疼上一段时间。

亲自书写了一封报捷的战报,赵孝锡交给骑军侦骑,让他迅速送至秦凤路知州处。以八百里加急的情况,向京师朝廷报捷。希望这次的大胜,能让今年朝廷的官员们好过一些。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封密折,交由身边的亲卫亲自递送进京。转交给那位此刻,想必心里也非常不痛快的皇帝赵煦。

里面除了说出骑军此战的伤亡,还对后续的一些事情做出了预判。有些东西,赵孝锡现在只是一个钦差,他的命令更多只能传达到秦凤路跟永兴军路。

若此次西夏真想拼命,那朝廷必然有所应对才行。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安排了两组伏兵。打算进入与西春接壤的吐蕃跟辽国捣乱,以此转移三国的注意力。

别看目前三国似乎都喜欢欺负大宋,但在三国的边境地区,到了这种时节,同样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

赵孝锡在密折中所提及的伏兵,就是化装进入三国的边境地带。将这种小冲突尽可能的扩大化,让他们无力顾及骚扰宋朝,替宋朝争取崛起的时间。

在赵孝锡将两封密折,通过不同的渠道递送京师时。这段时间,天天上朝听到都是,与番邦接壤地区有多少人被掳。多少村子被杀消息的赵煦,可谓心情极度的不佳。

一直希望听到点好消息的秦凤路,直到赵孝锡领兵进入也有一个多月,却没任何消息。这让赵煦也有些担心,这位堂兄会不会把事情搞砸了。

直到报捷的战报,通过驿卒的八百里加急。在汴梁城开门没多久,朝廷还未结束早朝时。那背着战报的骑兵驿卒,飞奔进城一路高喊‘兰州大捷’,引来京城百姓驻足观望。

等到这个背着捷报的驿卒,直奔皇城脚下,被守卫宫门的禁军拦下。望着那驿卒一脸的疲惫,还有那兴奋至狂的表情,禁军也清楚这种事情拖延不得。

很快将情报上报,清楚这段时间皇帝会边境战事苦恼的小黄门太监。立刻领着那位驿卒,往朝堂走出还喊出‘兰州大捷’的尖锐声音。

正在讨论御敌事宜的赵煦,还有一众文武官员,听到这‘兰州大捷’的声音。几乎同一时间停下了争论,将脑袋望向了宫门之外。

想到这个大捷应该是那位堂兄送来的,赵煦不顾天子形象已然走下龙椅,往朝堂的宫门中走出。那些文武大臣们,自然也跟了出来。

在那进入朝堂的台阶上,望着不断小步快跑的太监跟驿卒。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那驿卒端于手上的报捷盒子,期望这里面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好消息!

第一百六十三章是战是和?

做为一个皇帝,不管年纪大小,他都渴望听到边关大捷这种消息。尤其对年幼接掌大宋朝的赵煦而言,他更加渴望在位期间,能成就超越前几任皇帝的功勋。

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可赵煦同样明白朝廷如今的形势并不乐观。加上他这位皇帝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那位皇祖母手里,朝中掌权的大臣又有些厌战或者说怕战。

想想三个番邦之国虎视中原,会心存担忧也是很正常。为此,面对那些封河后屡犯边境的番邦骑兵,朝廷能做的就是避免边关城池的陷落。

至于那些没有大城庇护的普通百姓,也只能寄托他们靠运气,能逃过每天必来的一次洗劫。这种洗劫运气好点,最多失去一些财富。运气不好,也许就化身一具横于野外的尸身。

清楚这段时间,这位皇帝多么渴望好消息的文武大臣,自然清楚那位郡王爷。从封河前就进入秦凤路,准备给西夏国一次深刻的教训。

只是随着对方进入秦凤路之后,朝廷虽然没收到那里,令人心感不悦的消息,却也没听到任何战事的消息。仿佛秦凤路那一块,今年被朝廷彻底遗忘了一般。

这段时间,赵煦也询问过兵部,是否有接到秦凤路那边的战报。结果这一等,今天终于等到一个大捷的战报。至于这个大捷有多少,还要看了战报才知道。

从跪倒在地的驿地身上,拿到报捷战报的太监,恭恭敬敬的将奏折递给赵煦。迅速打开奏折时,看到上面熟悉的字眼,赵煦就知道这份报捷的战报,出自赵孝锡的亲笔。

等到上面详细记载。有关此次西夏大军进犯的消息,还有歼灭西夏骑兵的数量。以及那近五千号被俘的西夏骑兵,边境诸城安然无恙,边民死亡的数字可以忽略不计。

赵煦紧锁的眉头终于绽放,高兴的道:“好,好。好,巴蜀郡王不负朕望,带领朕的亲卫骑军,终于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阵前斩杀西夏征东大将军赫连铁树,歼灭敌骑近一万有余,还俘虏敌骑近五千余人。自身伤亡才不过二千,这可是本朝当之无愧的大胜仗啊!”

一众大臣听到这个消息时,武将们自然是欣喜之余有些不信。文臣们虽然高兴,却有些担心这样一来。西夏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