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为接壤两个番邦之国的秦州,一直以来也是深受游牧骑兵南下的重灾区。导致朝廷在此设立的茶马司,一到深秋时节都生意清淡。

这对依赖茶马交易收取税收的李浩而言,自然希望边境越稳定越好。只有边境稳定,来此做生意的商贩才会多,他这位知府所能收到的税银也会多。

衙门有了钱才能好办事,而且这也是考核官员政绩的一项标准。虽然他现在贵为一城知府,可他还是想着,有机会的话升迁到知事州的官位上。

到那时,才是真正的一方封彊大吏,而不是现在这种,还需要受上官跟朝廷双重,节制的知事府官员啊!

望着一众文官期待的眼神,李浩很平静的道:“吕将军有紧急军务需要处理,此次议事暂时就到这里。各位回去,好好整顿城防,有事本府会再召诸位过来议事的。”

端起身边的茶杯不再说话的李浩,很快就看着这些满头雾水的文官们,一个个请辞离开。

至于出城的吕太忠,将封营令下达之后,就带着身边的亲随。跟着那几名传达命令的禁军骑兵,快速的向城外奔驰而去。

第一百二十七章巡边遇敌侦骑

随着五支千人骑兵队,陆续进驻处于高度戒备的通远军大营。除了通远军大营的将士,知道这是钦差大人带来的骑兵队之外,其它百姓跟普通官员,并不清楚通远军中,多了近五千名实力不弱的骑兵。

在进驻通远军大营之后,赵孝锡还特意让吕大忠这位边军指挥使,将手下的两支骑兵千人队。拉到校场扮演番邦骑兵,轮流跟五支骑兵队过过招。

面对这种紧张的战前训练,吕大忠跟一从通远军将士,看着这些骑军营的将士。在大营只训练了一天,随后就进入了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

无论是上马进行骑战训练,还是普通的体能训练,这种训练的强度都让通远军将士。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两支可谓由老兵组成的骑兵。

除了刚开始,在这些菜鸟骑兵身上讨到便宜之后。随着演练次数据增多,通远军的两支骑兵千人队,也渐渐感受到了压力。

清楚这支骑军是朝廷做为,未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主力骑兵来训练的。吕大忠也能从几个千人骑将的名字,知道这支骑军可谓集结了,大宋武勋家的优秀子弟。

这样一支骑军,一旦人数跟技战术成熟起来。以后面对番邦的骑兵,也许大宋的边军们,终于不用天天窝在城里。等待着这些番邦骑兵来攻城掠地吧!

随着骑军的入住,通远军将士最直接的一个体会就是,他们的食物得到了改善。每天一批批赶进军营的畜牲,让以往很少能见到肉食的边军。这次也算沾了骑军的光,伙食方面改善了不少。

只是随着伙食方面的提高,通远军也加大了战前训练。尤其是弓箭射击训练。一天下来,很多士兵都觉得,手肿的都拾不起筷子吃那些大鱼大肉。

为了应对此次西夏,有可能出现万人骑入境的猜测,赵孝锡在后面五支骑兵队。能跟通远军两支老骑兵,战的不分高低之后。

亲自担任骑军主将。指挥了七支千人队骑兵的联手作战,第一次在这些骑兵里面,安排了一支由折知刚统领,五百人规模的重装骑兵。

随着时间在不经意间流失,秦风路边境也显得慢慢紧张了起来。在与吐蕃跟西夏接壤的边境地区,已然看到十人规模的番邦游骑哨。

这些游骑哨的出现,意味着番邦一年一度的劫掠盛宴,即将拉开序幕。为了让骑军感受一些战争的气氛,韩安康将五支千人骑兵队。以夜晚行军的方式。

进住了边境各城原本,安排给通远军跟团练军居住的营地。就连赵孝锡也将指挥所,移到了距离西夏最的的兰州城。对于这位钦差大人的到来,兰州知府同样被吓一大跳。

不过看到这位钦差王爷,除了带来了一支精锐的骑兵之外,每天还有大量的物资补给入城。正愁今天府库物资紧缺的兰州知府,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把军事上的事情,交给这位钦差王爷负责。他乐的清闲管理兰州各地的民事。原本担心兰州今年有点麻烦,可看着这些骑军跟不少边军入住。他总算能长长的松上一口气。

对于这座收回大宋只有十来年的兰州城,赵孝锡前世也来这里执行过任务,因为这里也曾是华夏大兵区驻地所在。可世事变迁,如今这座城市更显简漏与古朴。

尽管神宗年间,趁着西夏内廷之乱,神宗皇帝当即立断下令进攻。将当时驻扎于此的西夏军。直到了黄河对面。自从两**队,隔河对峙直到现在。

每年黄河结冻前后,西夏的骑兵都会越境挑衅。为了固守住这座城池,兰州城的军民一到这个时候,都会严阵以待警惕西夏人的偷袭。

要是让西夏人占据这个军事前沿重镇。那兰州以下的秦凤路各城,都将陷入西夏的兵锋之下。这也是为何当年,神宗皇帝会趁着西夏内乱,调集重兵将兰州城给夺回。

自从大宋夺回黄河以西的地界,将西夏人赶到黄河对面。不到结冰之时,西夏的骑兵想过河入境,也没那么容易。但组织一些小股骑兵,进行战前侦察跟渗透还是可以的。

了解到此次西夏军,已然偷偷向宋境投送了几百人的骑兵侦骑。赵孝锡决定让手下这些骑兵,以二十人一队撒出去。同样了解一些地形的同时,剿杀偷入宋境的西夏侦骑兵。

首支被全员排出去的,正是此次进入秦凤路,时间最快由高茗君统领的金字营。换上团练跟厢军的军装,去执行赵孝锡下达的打猎计划。

听到训练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出去进行实战,高茗君跟金字营的骑兵们。无疑成为骑军中,最为兴奋的一群人,换上秦凤路厢军们的军装,立刻奔赴兰州沿河各村寨巡逻。

随着金字营的骑兵,被赵孝锡给洒出去,不甘枯守城中的赵孝锡。很快将骑军营的工作,交给张亮光负责。自己带着几个亲信部将,同样以查看地形的名义离开了兰州城。

为了给四个千人骑将领,先其它骑兵接触实战,感受一下西夏侦骑的实力。此次出城,赵孝锡也将他们一起带上。谁都知道,这个时候双方都不可能派遣重兵进行交锋。

清楚这是给他们一个熟悉战场的机会,杨金豹等人自然也是一脸兴奋。追随赵孝锡这个实际年龄,其实比他们都要小的统领。一番接触下来的众武勋子弟,也可谓心服口服。

此次除了四个千人骑将,赵孝锡只带了赵大等亲信护卫,外加一个在京被被收拾过的王子殊。其余亲卫军跟各营骑兵,都被安排在城中大营训练备战。

虽说赵孝锡在骑军营武官考核上面,实行的量才而定。但这些朝廷武勋家的子弟,大多都担任了百人骑跟十人骑这样的指挥官。

只要他们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在此次大战中阵亡的机率,无疑要比普通骑兵高一些。这些被带出京城的武勋子弟,还有一些官员子弟。

某种程度,也是赵孝锡拉拢他们家族的一条线。这个时候可能见不到什么效果,但未来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也许会起到不可预知的作用。

在兰州城防军骑兵向导的带领下,赵孝锡一行近二十人,开始出现在当年宋夏大战过黄河口。看着这块当年,宋夏两国大军在此血战过的地方。

望着眼前这些比后世宽广不少的河流,赵孝锡清楚待它结冰封上时,就是西夏大批骑兵入境的时刻。那怕现在河流尚未结冰,附近村寨已然很少看到有人烟。

这种一到深秋黄河边难见百姓踪迹的情况,给搜捕西夏侦骑也增加了困难。同时这些侦骑,也可以更加方便的,深入兰州腹地进行情报搜集。

此次赵孝锡给予高茗君的建议,就是将所以过河的西夏侦骑全歼。如若可行的话,采用猎人打猎围捕的方式,通过小股骑兵吸收西夏侦骑兵的注意。

一般而言,这些从由骑兵精锐组成的侦骑队,大多都拥有非凡的骑战技能。那怕他们只有五到六人一队,碰上普通十人二十人的宋朝骑兵队,他们都敢主动发起攻击。

这种与西夏侦骑间的较量,对提升金字营骑兵的作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他们能面对西夏的侦骑队不败,那面对普通西夏骑兵,他们也就拥有一战之力。

沿着黄河口一直往地广人稀的地方走去,除了能看到一些结寨而居的大寨,里面拥有青壮团练据寨而守。望着他们出现时,还显得异常惊讶外,赵孝锡一行走了大半天,也没碰到过河的西夏侦骑。

就在随行的杨金豹等人,觉得今天白出来一趟,开始寻找地方安营休息一晚时。前去查看周边地形的王子殊,突然一脸兴奋的从山坡上冲下来。

嚷嚷道:“将军,在那山坡下面,末将看到一支近二十人的西夏骑兵。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正在聊天进食。将军你看?”

此言一出,杨金豹等人就兴奋了,一个个开始激动的望着赵孝锡。希望这位统领,能下令斩杀这些好不容易碰到的西夏侦骑。

同样想看看西夏精锐骑兵组成的侦骑,实力到底如何的赵孝锡,很快拍马道:“子殊,前头带路,放轻马步我们上山坡一观再定。”

听到这话王子殊,赶忙拍马上前领着众人来到了山坡之上。他们刚一出现,就看到在那群进食骑兵旁边警戒的游骑,很快示意有情况。

那些先前还坐在地上的西夏侦骑,迅速收拾好食物跟水,翻身骑到了各自的战马之上。两队人就这样,一个在山坡之上,一个在山坡之下对视了起来。

原本以为遇到了埋伏,可当这些不经意碰到一起,刚好坐下来喝酒进食的西夏侦骑兵们。发现赵孝锡一行人,跟他们的人数几乎差不多。

很快就显得跃跃欲试,准备拿赵孝锡这些,穿着边军服装的骑兵下手。要知道,赵孝锡的手下,想拿西夏侦骑的人头当战利品。

这些西夏侦骑兵何尝不想,砍赵孝锡他们的人头当战利品呢?

第一百二十八章谁是谁的战利品

做为西夏军中最优秀的侦骑兵,他们都有机会成为国内最精锐的铁鹞子。只是每个铁鹞子骑兵,都是西夏骑兵中最强的。如何证明这个最强,就靠他们斩杀敌方骑兵的数量。

相比在大战中斩杀敌方骑兵积累战功,能够成为侦骑提前进入宋境。既担当先锋之职侦察宋朝军队调动,替后面的大军入境提供情报。

又能先后方的骑后一步,在宋境里面斩杀宋朝边军的巡逻骑兵。这些西夏侦骑,每个人都非常珍惜,每次碰到宋朝边军侦骑的机会。

原本以为赵孝锡这些突然出现的骑兵,会向以前的宋朝边军骑兵一样。看到己方人数不占优势,就会掉转马头立刻逃跑。可眼前这些人,似乎不准备逃!

单从两方的地形,无疑赵孝锡一行人地形更占优势,可身为西夏侦骑兵。那个的骑术箭术不是百里挑一的,那会害怕这一点点地形优势呢?

以至这些翻身上马的西夏侦骑,看着赵孝锡呆在山坡上不动,似乎生怕对方会逃跑一样。这些西夏侦骑,立刻拍马往赵孝锡一行人冲了过来。

看着这些西夏侦骑,在这种地形不利的情况下,还敢主动发起攻击。赵孝锡也觉得,这些番邦骑兵的嚣张狂妄,此行可见一斑啊!

‘一个挑一个,其余归本将。谁敢伤到对方的战马,此次战功全部取消。进攻!’

同样有些手痒痒的赵孝锡,很快下达了作战指示。这支侦骑的人数,跟自己这边差不多。一人一个估计也就差不多。

虽说眼前这二十来个骑兵,是西夏骑兵中的精锐。可相比他这队人当中,要么是百战余生的老兵,要么是担任百人骑以上的年青武官。

收拾不了这么一队骑兵。那这接下来的仗还用的着打吗?相比这些西夏侦骑的脑袋,可以做为军功做为晋升之用,赵孝锡更看重他们跨下的战马。

这次愿意带着骑军来此参加战役,赵孝锡其实除了想斩杀西夏的入境骑兵外,更多是觉得。这种大型的骑兵对战,在战马缴获上也能大赚一笔。

现在骑军所骑乘的战马。更多都是从回鹘通过大理马贩牵到成都。其次之外,也有赵孝锡手下的镖局,劫杀游牧民族的骑兵收集而来。

要是全部花钱从接壤的番邦购买,不说战马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单单所需的费用就足以让朝廷吃不消。更别提,还想培育属于宋朝的优良战马了!

赵孝锡的一声令下,性子最急的杨金豹拍马就冲下了山坡,其它人也立刻跟了下去。在骑行到双方距离两百步左右时,杨金豹已然抽箭搭弓射出了第一箭。

同样已经做好射箭准备的西夏侦骑。觉得对方冲在最前面的年青骑兵,未免有些狂妄了。骑行中最佳的射箭距离,都在一百步到左右。对方这么远就射箭,真的能射中人吗?

心中正在嘲笑对方,果然是一群无知的年青骑兵时。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就感觉对方射出的长箭,已然朝着他飞射而来。

尽管这一箭没有射中他,可对方那么远射箭。就能将箭射到他身边。着实令这些心中嘲笑对方的西夏侦骑,心中忍不住小小一惊。

很可惜。就在他们觉得这个领头的年青骑兵,太过狂妄自负这么远射出第一箭时。先前躲过一箭的骑兵,又看到一直长箭袭来。

这次他就没这么幸运,直接被一箭贯穿胸前倒下战马,翻滚了几圈之后再也没了声息。而此时还在骑行的西夏骑兵,手中搭好的铁箭。还是没有射出去。

一个领头骑兵的阵亡只是开始,就在刚对这个骑兵战死而感觉愤怒时,先前跟在战死骑兵旁边的西夏侦骑。刚一回头,就感受到眼前传来一片黑暗,摔入于马下再无动静。

望着这一箭快似一箭的攻击。侦骑中的西夏军官,很快道:“小心,对方箭术很厉害,进入一百五十步开始射击。”

在奔行中发出这道命令的西夏军官,话音刚落赵孝锡一行人,已然全部射出了手中的长箭。至于骑在最后面的赵孝锡,此刻已然有了两个战功在手。

做为冲在最前面的杨金豹,清楚先前那个西夏骑兵不是死在他箭下,而是那位统领的杰作。丝毫不气馁,又快速的搭箭瞄准,射出了自己的第二箭。

在他射出这支长箭的同时,其余跟随其前进的曹文虎等人,同样射出了自己的第一箭。这一支小规模的箭雨袭来,西夏侦骑也觉得。

这队穿着边军服装的年青骑兵,跟他们了解的边军骑兵似乎不一样,单单这箭术就丝毫不比他们差。赶忙躲避之时,又有几人落于马下。

直到进入他们有把握的射击范围内,他们也射出了手中的第一箭。可在他们这一箭射出之时,对方第二波箭雨同时抵达。

身为精锐骑兵,他们非常清楚,在骑行当中。一个射手的射箭速度跟距离,能直接决定一次交锋的生死。可对方射箭的距离比他们远,这射速同样快的惊人。

看着身边又有几个侦骑中箭跌落马上,他们的首波攻击,竟然出奇般全部落空。双方的战马也在短短几轮箭雨后,已然进入百步距离之内。

这个时候,人数多的一方自然占据优势。面对先前几乎一比一的人数,此刻还没打照面,他们就损失了一多半。面对再次袭来的大波箭雨,这些侦骑终于意识危险。

只可惜现在再想逃,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方二十多骑,已然在奔骑时形成了扇面,将他们给合围了起来。想冲破这些人的劫杀,几乎没太大可能。

唯今之计,只有加速冲过对方的包围,尽快脱离战场。不然,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怕将是被对方全歼于此。这是抱着赚功勋而来的侦骑们,所无法接受的事实。

就在双方已然能看清对方的脸色时,西夏侦骑已然将手中弓箭换成弯刀。吼叫着快马冲了过来,只是令他们叫声中充满恐惧的是,这些同样撤去弓箭的骑兵。

却人手架起了一把弓弩,正对准着挥舞弯刀的他们。这种不近身,就可再次发动一次近距离弩杀的骑兵,无疑让这些侦骑越发的惊骇,对方到底是什么边军骑兵啊!

难不成,他们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宋朝的边军骑兵装备已然如此精良了吗?几乎人手一把弓弩,完全可以虐杀他们近距离只靠弯刀的骑兵啊!

就在他们惊骇对方装备精良之中,这种射击速度更快更难防的弩箭,已然射了出来。好不容易幸存的几个侦骑,最终还是倒在了这轮弩箭之下。

唯一幸存的一位西夏侦骑,正觉得他此次必死无疑时,却听到对方朝他奔来的队伍后。却传来一句年青声音道:“将他围起来!”

望着这些将自己团团包围的宋朝骑兵,看着背后一地的死去战友,这位被包围的西夏侦骑。似乎也不想活一般,朝包围圈中最年青的王子殊冲了过来。

看着对方挥舞着弯刀朝自己冲来,王子殊不惊反喜道:“番狗,真当小爷好欺负吗?”

说着话抽出放在身边的铁枪,就朝对方迎了上去,其余杨金豹等人。也没过去插手,只是将包围圈又重新转了一圈,再次将交战的两人给包围了起来。

就在这位侦骑,觉得这个年青骑兵,似乎比他想象的更加棘手时,王子殊突然长枪猛然一个重击道:“给小爷滚下去吧你!”

被长枪击中腹部的西夏侦骑,顿时随着王子殊的话声跌落马下,还没从地上爬起。闪着白光的枪尖,已然顶在他的咽喉之处,让他丝毫不敢动弹。

见到对方唯一的骑兵被制服,赵孝锡很快道:“赵大,带几个人把战马收拢起来,这些战马可都是良马。不要轻易放过了!

文虎,你带两个兄弟,把这些番狗的尸体检查一遍。有用的东西全部带走,尸体挖个坑埋了吧!记得,谁的战利品谁收割,但不许弄的到处都是。听清楚了吗?”

为了给予西夏人一次深刻的教训,赵孝锡给予骑军评定战功的原则,就是按人头计算。这种有些残忍的割头计功,同样是番邦骑兵的爱好。

以前大战之时,不少骑兵身边都绑着无数个宋朝骑兵的人头。有时看到这些,挂满狰狞人头的番邦骑兵,不少宋朝的兵卒都会发自内心的害怕。

那么这次赵孝锡,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脑袋被人割去之后,他们做为同族之人会做何感想。

暂时不可能采取怀柔政策的赵孝锡,必须让这支未来将成为征战四方的骑军,打造成一支番邦闻风丧胆的割头军。

让这些番邦人知道,不光他们这些游牧骑兵知道割头,他们宋朝的骑兵同样知道割头。有机会的话,赵孝锡甚至都想过,摆几座京观给那些番邦之人看看。

让他们知道。轻易踏足宋境的后果,是他们所承受不了的痛。只是将他们打怕了,后面再展现宋朝仁慈的一面,这些番邦军民才会知道珍惜。

第一百二十九章深夜‘迷路人’

看着被王子殊一枪撂落马下的西夏侦骑,年纪似乎也不大。此刻望着赵孝锡一行人,他尽管故作镇定,眼神却也流露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

对很多西夏的侦骑而言,能成为首批进入宋境的先锋队,除了本身他们实力确实不错之外。更多的这些侦骑,都可谓西夏的忠勇骑兵。

可先前死了倒也罢,现在却活着幸存了下来。说不怕死,肯定是假的。可想起身为侦骑的荣耀,这位年青的侦骑却又强行压抑畏惧,以一种相对镇定的面孔望着这些宋朝骑兵。

尽管这位侦骑看上去很年青,可他却并非第一次进入宋境。只是相比往年,他是随着大队一起进入,今天却摇身一变成为侦骑渗透入境。

在很多西夏骑兵眼中,能成为侦骑就是迈入铁鹞子的第一步。以往每个渗透进来的侦骑小队,除了为后续大军提供了不少可靠情报,几乎每人都能立下不少功勋,抢劫到不少财富。

正是出于这么多好处,每次侦骑选拔的时候,西夏骑兵们几乎都是人人争先恐后。生怕捞不到一个侦骑的名额,失去一次立功跟发财的机会。

只是谁都不会想到,以往看到他们就跑的宋朝边军骑兵,在人数相对侦骑而言还少一些的情况下。非但将他们全歼,还无一死伤,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呢?

若是这个消息传回蓄势待发的大军,只怕会引起众军震动吧!只可惜的是,这位西夏侦骑知道,他能够将此信传回大军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啊!

就在这位西夏侦骑脑中,迅速的推断自己的可能时。赵孝锡上前道:“报上你的名字!”

此言一出,被打断思路的西夏侦骑,已然通过先前这些人对赵孝锡的态度。知道这个年青骑士,是这支队伍中领头的。

看了一眼赵孝锡之后,这个西夏侦骑不想这么痛快交待。可赵孝锡显得很痛快的道:“子殊,这人是哑巴。留着也没用,杀了吧!”

‘是,将军!’

就在王子殊抽刀时,这个西夏骑兵赶忙道:“我不是哑巴!我叫李刚!”

李刚!这名字听上去似乎很熟悉啊!

这个念头只在赵孝锡脑中过了一下,他很快就道:“我还以为你是哑巴呢?说吧!你是西夏那位将军的部下,怎么跟其它小队的侦骑联络?”

问出两个问题之后,赵孝锡面色平静的看着这个西夏侦骑李刚。而有关这两个问题,每一个都是不允许透露的。

李刚很硬气的道:“不知道!”

对于他的回答,赵孝锡又一句让他吐血的话道:“子殊。这样的废话留着没事,杀了吧!”

靠!这套路不是这样来的!不是应该威胁一下,甚至刑讯逼供一下再问的吗?怎么动不动,就是杀呢?

望着身连这些原本打算突围,却没想对方实力如此高强的年青边军骑兵,又一次把刀抽了出来。这个西夏侦骑,似乎想赌一把。看看对方是不是吓唬他!

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只是稍做迟疑的王子殊。见赵孝锡已然回过头。立马一刀砍了出去,以至刚想求饶的李刚。还没来的及求饶就被斩杀。

这种干净利落的斩杀,别说这个西夏士兵想不明白,其它的随行武官同样不解。要知道,看这个骑兵的样子,似乎吓唬两下有可能,会招一些事情的。

也许是看出众人眼中的困惑。赵孝锡很直接的道:“这种人杀了就杀了,问出来的情况,还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以其相信他的供词,我更相信自己人调查到的情报。”

有布衣阁跟武卫随时提供西夏情报,要不要这种侦骑的口供都无所谓。有这种底气的赵孝锡。自然不想跟一个,还想跟他玩心眼的西夏侦骑多废话。

听赵孝锡这样一说,众人也不再多问什么。反正对他们而言,不管赵孝锡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只有服从的份。

打扫完战场,将西夏侦骑掩埋之后,赵孝锡看到天色已晚。很快让众军找到避风处,准备扎营休息。原本在这种夜里,是不应该升火引人注意,偏偏赵孝锡就让人把火点起来。

在这种有点阴沉的夜色之下,他们所点燃的几堆篝火,几里外都能看的一清二楚。这似乎有点,故意引人上钩的味道。

只是在折知刚等人忙着扎营时,赵孝锡却让王子殊,找来一些树枝跟先前断裂的箭头。在营地四处,布置了一个个令王子殊等人,也是眼前一亮的陷阱。

布置好这些陷阱,赵孝锡很快道:“晚上,你们四人一组休息。赵大,你们四个在火堆边休息。其余人在暗中休息,由我来负责守夜!”

听到这话,跟出来的杨金豹等人立刻道:“将军,晚上守夜的事情还是我们来吧!”

对于这些手下的劝阻,赵孝锡却道:“行了,这点屁事你们还争什么?吃完干粮都赶紧休息,指不定半夜还有客人光顾,有的你们忙。都去歇着吧!”

见赵孝锡不给争辩的机会,杨金豹等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很快按照赵孝锡先前的吩咐。除了赵大跟三人亲卫老兵,躲在火堆附近休息。其余杨金豹等人,都另找一个地方休息。

至于守夜的赵孝锡,则同样找了个,能够环顾四周的隐密地休息。期待着,他点燃的这堆引路篝火,会引来夜晚有些睡不着的迷路人。

就在杨金豹等人,开始进入睡眠状态时。赵孝锡却警惕的关注着,四处显得寂静无声的夜晚。仿佛除了不时响起的虫鸣声,也就剩下不时刮过的秋风声。

当夜幕更加深沉时,觉得这附近的会不会没西夏的侦骑时,敏锐的他终于发现。几个猫着腰,不断往他们休息地方前往的黑影。

就在赵孝锡觉得,等了半夜终于等来几个‘迷路人’时,却发现来的这批人当中。似乎还真不少,前后加起来似乎有将近三十个。

从这些人猫眼前进的动作,赵孝锡就知道,这些人似乎有进行过这种暗夜偷袭。只是在他眼里,这些人晚上过来纯属送死来的。

先前就有交待,除了赵大四人必须充当诱誀,其余分别休息在暗处的王子殊等人。就算听到大动作,也不要现身。一切交给他,跟赵大他们负责。

望着这些人小声的猫腰前进,不时有领头的人指挥着身边人,迎着火堆的方向前进。仿佛那些火堆,如今成了他们的指明灯一样。

其实在白天发现这二十来个西夏侦骑时,赵孝锡就觉得情况有些不寻常。从侦骑分散的情况而言,他们大多都应该三五成群才对。出现这样多人扎堆,自然有些不寻常!

通过对这处地形的观察,赵孝锡大胆猜测,这里会不会是西夏侦骑的联络地。若不进入这块有点类似凹形的山梁地,从下面经过根本发现不了,这里面有人隐藏。

加上这里距离黄河口似乎并不远,要想传递什么消息,行动上无疑方便许多。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赵孝锡才打算在这里,故意点燃篝火吸引一些‘迷路人’过来。

从这处山梁要上,只发现比较多的马蹄印迹。可在此生火的迹象似乎全部没有,那怕一些马糞也被特意收拾过。这都说明,这里有可能是西夏侦骑的聚集地。

在自己选定的集结地,夜晚发现有人生火,那就说明这生火的人。肯定不是自已人,那些西夏侦骑无论如何,都会趁夜摸过来打探一番。

推测到这些的赵孝锡,立刻决定在这里设伏。只是他觉得,这种有点明显不寻常的设伏,不一定会引来西春侦骑。说不定会吓跑他们都不一定!

可想到进入宋境的这些侦骑,一个个都可谓狂妄自负之辈。不打探一下虚实,想必他们是不会甘心的。现在看来,他的猜测一点不错。

望着开始进入陷阱区的这些夜猫子,赵孝锡将两架手弩上好,准备随时给他们来个悄无声息的抹杀。不过,先让他们把自己幸苦铺下的陷阱踩踩,也不枉一费心血嘛!

就在这些趁夜摸过来的偷袭者,已然可以看到躺在火光处的赵大等人。相反其它休息在阴暗中的,反倒成了这些偷袭者的视眼盲区,根本就发现不了。在火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其实还躺着十几个人呢!

当领头的几个西夏武官,看到附近似乎没什么伏击。除了一些草丛跟低矮的灌木丛,还有一些稀疏的树木,根本就藏不了什么人。

等到几个弓箭手打算摸近一点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