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赵孝锡的计划里面,除了新南城的海军,装备三艘这样的炮船之外。其余各支分基地的海军,都暂时只装备一艘。原因是,青铜炮造价太高。
虽然目前钢制火炮,研制的速度有点慢,可赵孝锡相信,给这些研究火炮的工匠一些时间,相信钢制火炮会很快面世。到那时,战船再安装钢制的火炮。
那怕这些安装好的青铜炮,一旦完成换装,赵孝锡都会将它回炉。要知道,制造这样一门青铜火炮,至少要花费几万贯铜钱。换成白银,也可谓价格不菲啊!
虽然赵孝锡觉得不差钱,可有钱也不能这样浪费。所以换成钢制火炮,也是必须的。毕竟,现在小型号的钢炮,已经成功的被研制了出来。
现阶段大型钢制火炮,最大的问题在于火炮的稳定性。一种新型火炮的诞生,其配套弹药,同样也是需要重新研制的。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完善。
看着研制成功的火炮,赵孝锡很直接的道:“你们的工作很努力,可这些炮能不能达到效果,还是要拉到靶场去听听响。如果打不响,炮再好也没用。”
对于赵孝锡的直接,这些工匠似乎早就知道,立刻道:“对,王爷说的对,这些火炮造出来,我们都是经过严格的测试。每门火炮,都是经过严格测试才被入库待用的。”
如果没有底气,这些工匠也不敢当着赵孝锡的面打保票。或许是双方接触次数不是一次两次,说话也用不着文绉绉,直截了当对话才是赵孝锡所喜欢的。
随着负责测试的武卫,将这些小型钢炮搬运到靶场。李云聪很好奇的道:“王爷,这种火炮也是装备给我们海军吗?这火炮,是不是太小了点啊?”
对于李云聪的好奇,赵孝锡笑着道:“哟,你李大统领,看过海船上的大炮,现在嫌弃这种小炮了?你说的话,也不全对,这炮并非装备给海军,而是给陆军使用的。
别看这小炮体型小,可它的杀伤力,在陆地上碰到。保证一发炮弹,让你身体直接断成两截。就算碰上骑马,这炮弹打下去,必定人马全殒。等下看过便知!”
听说这种小型钢炮,是装备给陆军使用的,李云聪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虽然不了解这火炮的威力如何,可在李云聪看来,火炮越大威力自然就越大。
等到测试前准备工作完毕,工匠们请示后,赵孝锡抬手道:“根据火炮的型号,由大到小进行测试。本王也想看看,这些火炮的射程,能否如你们所说那样远。”
见赵孝锡不太相信,这些工匠反倒一点不急,直接道:“请王爷放心,我们对自己制造的火炮有信心。给王爷上的折子,都是经过多次测试得出的数据。”
说完这些话,工匠们立刻让这些,专门负责陆上火炮测试的炮手。进行射击前的准备,而这些武卫同样清楚,这是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跟在海上射击不同,陆地上同样需要打靶,而这种靶子大多都是以石灰画成的圈子。另外还有一些被绑在圈子里的活物,充当人形靶显示炮击后的杀伤力。
在海上见识过火炮发射的过程,李云聪等人也不再觉得有什么丢人,随着炮兵下达开炮的命令。他们都捂住耳朵,不想被声音震的耳朵发出轰鸣之声。
随着第一门射程越过三里的火炮,终于打响了第一发炮弹。看着实心弹准确降落到圈子里,将绑在里面的猪羊,直接射穿而过,这血腥一面令李云聪等人震撼。
先前在海上,打的是空荡荡的空船,而眼下打的却是活物。那血肉横飞的场面,终于让他们感受到,赵孝锡所说炮弹的威力,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对抗。
那怕岳老三这位江湖高手,也觉得有些冒冷汗。想着下次碰上这种炮弹,想来只有提前躲避。不然,挨上一发的后果,恐怕再高的武功都不顶用啊!
第五十六章岳老三的幸福
看着抽检的火炮,打出来的数据确实不存在虚假。赵孝锡也觉得,古代的工匠在这方面,做的确实非常实诚。不会弄虚作假能蒙骗,他这位出钱出力的上司。
尽管这些火炮,最近都有近千斤,可赵孝锡清楚,有了这些能进行远程攻击的小型火炮。就算跟辽国的骑兵,进行野外攻防战,相信最终胜利的还是他。
尤其近距离使用开花弹,那种杀伤力足以让游牧骑兵崩溃。更何况,除了这些远程打击武器,赵孝锡替陆军准备的近距离杀伤力武器,同样一点不差。
尽管赵孝锡没法,设计出什么步枪跟机枪来,可火绳枪还是被研制了出来。虽说样式还有点粗糙,但打击效果同样不差。这玩意相比弓箭的打击力,一点都不差。
相比要训练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非常费时间。培训一名合格的火枪手,只需要让对方多进行一些实弹射击,相信在时间上会减少很多。
最重要的,火绳枪的出现,也将改变大宋官兵对游牧弓箭手近战的劣势。只要形成有效的排枪效果,骑兵集团冲锋,只怕也产生不了太大的效果。
加上有火炮进行远程增援,游牧骑兵再进行集体冲锋,相信战损比例会让游牧骑兵们心头滴血。而火绳枪,只是赵孝锡准备准备的首批火枪。
现在新南城的工坊里,无论优质钢铁的生产,还是其它配套的研究。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只要工业实力得到提升,相信他早晚能看到,无烟步枪的出现。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对于眼下火器工坊的成绩。赵孝锡还是肯定的。加上目前陆军跟海军,都需要一个过渡期,谁知道今后时间里,工坊又会搞出什么来呢?
相比火炮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操作,火绳枪的要求则没那么高。重生到这个时代,一直就没感受过枪滋味的赵孝锡。自然免不了上场试上一次。
对于这种需要装填火药,还需要清理枪管再射击的火绳枪,赵孝锡也觉得。这个时候,那怕给他一支老款的半自动步枪,他都会欣喜若狂。
前世做为精锐部队出身的赵孝锡,这辈子虽有内力护身,让他能享受前世感受不到的畅快感。可军人对于枪的依赖,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
这枪换做以前,估计赵孝锡正眼都不会瞧一下。可眼下。这火绳枪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制式步枪。想过过开枪射击的滋味,除此一家别无分号啊!
望着赵孝锡第一次射击,打出来的成绩却比众位试枪员都好。那些工匠跟试枪的武卫也觉得,看到这些,他们真觉得,这世上还有没有赵孝锡不会的事情吗?
一连打了六枪,赵孝锡总算找到一点开枪的滋味。可觉得鼻子被呛不行时。赵孝锡也觉得,这种火枪射击产生的烟雾。真比想象中大的多。
可他同样清楚,无烟火药不是那么容易研制出来的。现如今,生产出来的火绳枪,射击后会产生这样大的烟雾,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觉得继续打下去,只怕他都会呛死。赵孝锡终于停下过过枪瘾的行为。将火绳枪丢给,替他装填弹药的武卫。可这时,却看到有点蠢蠢欲动的李云聪等人。
明白射击这种游戏,任何心有热血的男人都控制不住。赵孝锡也很直接的询问道:“云聪,岳老三。你们都是感受一下,这种火绳枪的滋味吗?”
望着众人嘿嘿笑着点头,赵孝锡很快道:“行,让你们试试也可以。只是,你们必须听从试枪员的教导来。别看这枪本王玩的顺畅,你们却未必哦!”
对于赵孝锡的调侃,众人也不加理会,一个个站到试枪位上。将试枪员手中的火绳枪,拿到手中好好的感受了一下。觉得这枪的份量,拎到手里还真有点重量。
等到试枪员让他们感受一下火绳枪的外形跟重量,又讲述了一些射击时需要注意的动作要领。众人这才觉得,一个简单的开枪动作,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清楚这些试枪员,都是赵孝锡的心腹武卫,那怕出身武卫的海军统领,也对这些人十分客气。不管怎么说,今天他们是来这里当徒弟的,自然要听这些师傅的话了。
随着讲教完射击的动作要领,火药装填的工作,也由试验员代他们完成。毕竟,火药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射击的效果,严重点还会引起火枪炸膛。
如果在这种时候,出现火枪炸膛的事情,那就真的丢了整个火器工坊的脸面。为此,由试射员负责火药装填,也能保证将危险降低到最小。
伴随他们举枪完毕,点燃火绳之后,众人就觉得枪管微微一个后顶。枪尖直接高高扬起,这意味着射击出去的子弹,直接被他们给打飞了。
此时此刻,亲身感受了一次射击滋味的他们,终于明白赵孝锡为何会说,这射击看起来简单,实则也是需要经验。要想第一次,就打出他那样的成绩,几乎是不太可能。
觉得有些丢脸的众人,很快听到赵孝锡安慰道:“行了,你们也别觉得丢人。任何人,第一次试射这种火枪,都不能完全掌握好枪的稳定度,多打几次有经验就好了。
反正今天我们都待在火器工坊,让你们也过一把枪瘾。什么时候,你们觉得差不多,那就什么时候结束。将来你们中不少人,相信也会装备这种火枪的。
相信你们也看到,如果将来在海上近战时,这火枪同样是近战的利器。被这子弹打中的效果,比弓箭更强悍一些。所以,你们也确实要虚心学习一番才行啊!”
有了赵孝锡的这番安慰,众人这才觉得脸上好受许多。只要不把自己,拿去跟赵孝锡相比,觉得丢脸的心理也会减缓不少。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打枪嘛!
随着连续射击了几次,岳老三这个有功夫底子的人,渐渐掌握了火绳枪射击产生后座力的强度。把握了射击时,不会将枪口移动偏差太大,打上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看着前方的靶子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弹孔,岳老三显得很兴奋的道:“哈哈,老子终于打中了。看来,我岳老三脑子并不笨嘛,学起新东西也比你们快哦!”
听着岳老三一脸得瑟的样子,李云聪等人也清楚,这家伙就是这付德性。心肠不坏,可就是嘴上喜欢争强好胜。加上他水中功夫了得,众人其实也很钦佩于他。
从赵孝锡得到的消息,这家伙曾经在江湖,也混出过一个南海鳄神的称呼。现在到了海上,他所指挥的海军,水下功夫也是整支部队最好的。
唯一有点令人无奈的是,这家伙指挥作战能力不行。让他上阵杀敌没有问题,可让他指挥打仗,那就会出很大的问题。所以,这人只能成为一员猛将,成不了帅才。
好在岳老三也清楚,排兵布阵上面,他确实不如别人。可他清楚,赵孝锡会给他搭挡一个最好的指挥副将,那样他同样能带兵打仗。
其实赵孝锡也特意提点过岳老三,想要统领这么多手下,有时也要学会放权。甚至也要尊重,一些比他年青跟武功低下的部下。
只要对方能说出合理的理由,那么身为主将,就应该听从部下的建议。若是统兵将领,明知作战指挥不行,却硬要外行指导内行,最终的后果就是葬送自己跟部下。
有了赵孝锡的提点,岳老三也清楚他的性格,确实不喜欢多花脑筋思考问题。以其让他去思考这些,还不如别人告诉他怎么去做,他努力将其执行完成就好。
虽说他现如今,只是赵孝锡手下琼州基地的统领。可岳老三同样清楚,当初若非赵孝锡看中他这身水下功夫,想必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更别提生儿育女了。
加上此番赵孝锡,开始将事业重心转移海外。在公事跟私事上面,赵孝锡对他都委以重任,这让岳老三觉得很舒服。可他同样清楚,不能侍宠而骄。
同样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眼下虽然还不时会经历沙场,过着刀枪箭雨的生活。可岳老三觉得,他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跟敬畏。
以往在江湖上,别人觉得他面目可憎,恨不得背后恨圈圈诅咒他。可现如今在琼州岛基地,那些官兵的孩子,都会亲切的称呼他岳统领,不会觉得他看上去很可怕。
这种被人接受跟认可的环境,让岳老三觉得,这就是他所需要得到的待遇。面貌是天生的,他也无力去改变。可别人对他的评价,却是他可以改变的。
加上得知结拜的大哥跟二姐,如今都找到了生活的目标。身为她们的三弟,岳老三也希望,将来有一天,再见到这两位义兄义姐时,能让她们对他放心。
而这种机会,赵孝锡也答应过,只要将来有机会,他都会给岳老三与段延庆,还有叶二娘重新见面的机会。到那时,他甚至可以抱着,出生的孩子去相见。
相信那个场面,一定会令三人觉得,这个世界对他们而言,其实也是很公平的。丑人也是能拥有幸福生活的!
第五十七章为战争做准备
在澎湖基地待了三天,赵孝锡带着手下这些亲腹武官,见识了这个时代最为颠峰的科技力量。让这些武官大开眼界之余,也让他们开始明白,打仗现在单凭武勇已然没用。
相比武官们见识到,这些人力难以力拼的武器,真正意识到科技的力量强大。赵孝锡却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未来将出现诸多不定因素。
如果将来他的继承人,能一直保持这个优秀,将火药这个华夏的发明,真正一直处于领先的水平。只有这些,华夏民族才不会重复被侵略的历史。
从研制火器开始那天,赵孝锡就将保密做为最重要的工作抓起来。任何参与火器研制的工匠,都被严格监控起来居住。目的就是杜绝,这种研制被人盗版了去。
尽管现如今,欧洲国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罗马帝国的光辉即将逝去。可赵孝锡清楚,东西大陆的融合,因为他的出现可能会提前。
一旦完成了华夏的统一,赵孝锡觉得,未来的时间,他都会用在移民跟探索未知大陆的事情上。到那个时候,也许东西大陆将变得跟后世一样。
如果想保持东方大陆的强大,那么火器的研制就必须保持领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华夏民族的领先性。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东方人的惯爱的内斗思维。
有时候,赵孝锡都觉得,做完一件事情之后。他就会发现,后面似乎有无数件事情等着他去完成。总之,赵孝锡有时觉得,他这辈子怕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了。
从意识到,他来到这个年代,很有可能带着一种使命。赵孝锡就一直希望,能通往余生的时间。将固有的历史做些改变,而这种改变会持续多久,只怕他也不知道。
清楚后世历史发展的赵孝锡。如果华夏一直延续帝王统治,他敢说大宋必然也会被淘汰。将来的帝国统治者,能否延续他的扩张主义,只怕也未尝可知。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打破华夏内斗的局面,先完成民族的融合。提升汉族百姓的凝聚向心力,改变延续了上千年儒家思维独尊的局面。
只有让思想百家争鸣,让华夏人永远不被一种思想所统治,那么这种内斗的局面就会被打破。当然。这个前提是,每一任帝王都有他这种心理。
其实赵孝锡有时也觉得,他似乎想的太多。有时候,想着未来没有太多自信的他。总会用一句话安慰自己,那就是‘他死后,管它洪水滔天,关他鸟事呢?’
原本按照赵孝锡的安排,此次视察最多留宿一夜。可他还是低估。这些火器工匠师们,积累下来的诸多问题。硬是拉着他询问了一整天。
清楚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这些工匠师技艺提升的难题。如果破解之后,相信这些工匠师,会加快对一些武器的研发速度。
为了早点实现强军目标,赵孝锡自然不好离开,就待在技师院。陪着这些工匠师探讨了一天。至于李云聪等人,也趁着这个时间,找到武卫统领学习了一番火炮知识。
自从知道,未来他们驾驭的战船,将配备这样的火炮。李云聪等人也明白。如果他们做不到熟悉掌握武器,跟相应变化的作战指挥,就将被淘汰出现有的位置。
相比这些测试员,都是赵孝锡的亲信武卫部下。如果他们掌握不好新武器,那么根据赵孝锡制定的军规,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武职被别人取而代之。
明白先行一步,领先一步道理的武官们,自然不想错过这样的学习机会。面对这些好学的武官,赵孝锡自然很欣慰,而武卫统领也有什么教什么,并没隐瞒什么。
觉得这个时代工匠师,丝毫不比后世的科学家好学。很多东西,赵孝锡都觉得回答不上来。可只要他提供一些简单的案例跟知识,这些工匠师就会豁然开朗。
正是靠着赵孝锡这种,前世对武器的熟悉程度,还有一些化学理工知识,总能给这些工匠师一些有用的提点。靠着这种提点,工匠师总能从赵孝锡收获良多。
对于赵孝锡的离开,最不舍的无疑就是这些工匠师。如果不是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是给他们发俸禄的王爷,这些工匠巴不得,天天将他留在岛上当解答师。
可是他们都清楚,赵孝锡是他们所有人的支持者。如果没有赵孝锡,给他们提供这样舒适的研制环境,他们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不用为家人的生活担心,有使用不完的材料供他们研究实验。这种环境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想都没想过的。为此,他们打心里感恩赵孝锡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古代人心中,很多时候都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想学一些真本事,就必须经过漫长的学徒期,等到师傅认可后,才有可能学到师傅的本事。
可在火器工坊里面,只要你肯学,这些工匠都会毫无保留的传授于学徒。这一点,也得利于赵孝锡,就是如此无私的,将很多超前的科技知识传授给他们。
明白火器工坊关系着赵孝锡的大业,这些工匠师也清楚,只有各多人熟悉火器制作,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质量最好的火器给生产出来。
在返回新南城的船上,赵孝锡将几个分基地的统领给找了过来。略显严肃的道:“尔等都是本王的亲信,有些事情本王不会隐瞒,可你们也清楚,有些事情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接下来,你们都需要挑选亲信成员,陆续前往澎湖基地,接受炮船的培训。只要你们能做到,跟前日武卫的射击熟悉度一样,那就能将战船做为你们的旗舰。
另外本王需要告诉你们的是,再过一段时间,本王将移居琼州岛。一旦琼州岛完成建设,本王下一步,将征讨四海,你们都是本王的先锋将。
相信你们都清楚,金王妃原是新罗王室后裔,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推翻当下高丽王室的统治。而本王答应过她,要替她完成这个心愿。
短时间,本王没办法重回朝廷,可尔等都清楚,目前大宋周边群狼虎视。高丽目前虽跟大宋称臣,可它们现在,却向大辽进贡,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说这些,就是本王想告诉你们,从接下来的时间,你们都将做好战争的准备。一旦高丽之战打响,就将是我们琼州王府崛起的机会。
对于未来,本王暂时不想告诉你们太多。能告诉你们的就是,只要你们肯追随本王,将来本王也会给你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尔等回基地后,军备切勿落下,明白吗?”
第一次告诉这些亲信,他下一个作战目标,就是一直以来对大宋比较敬畏的高丽国。这些亲信自然觉得惊吓,却更多是惊喜。
做为琼州王府的武部官员,他们想要得到更多的晋升提升,就必须拥有征战四方的机会。至于赵孝锡所说他们想要的,无谓是武官想得到的封候拜将的机会。
很快李云聪等人就起身道:“誓死追随王爷!”
这种客套话,赵孝锡并不怎么在意。可他清楚,只要他能给这些人想要的东西,李云聪等人就会坚定不移的追随于他。
至于将来统一之后,对这些有功之臣的封赏如何,那都是以后考虑的事情。对于将来的事情,赵孝锡现在都不想去想,只想好好把握好现在才是硬道理。
可随着周边海域海盗几乎绝迹,重组后的海军,似乎缺少实战的机会。这在赵孝锡看来,没仗可打的军队,战斗力是会直线下降的。
唯有保持军队有仗打,让官兵有压力,这支军队才会在战斗中不断成熟强大起来。那么目前被赵孝锡认为,可以征伐的对象,就是居于大辽身侧的高丽国。
跟大辽陆地接壤的高丽,随着原本与中原接壤的区域,被辽国所占据。害怕辽兵入侵的高丽,不得不改变上贡的对象,改为向大辽上贡称臣。
尽管目前高丽,对大宋也敬畏有加。可谁都清楚,如果高丽真的对大宋俯首称臣,就不会断绝以往上交大宋的贡品。这种墙头草,赵孝锡无疑是非常反感的。
其次征讨高丽,也有赵孝锡的战略考量。如果他能掌控高丽,那么大辽就要担心,他可以随时通过高丽,向他们的后方运送兵力,让他们首尾难顾。
另一个考虑,则是替征伐倭国做准备。相比从大宋直接派兵征伐倭国,远不如从高丽派兵前往。将高丽做为前沿阵地,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眼下赵孝锡就在为征战高丽做准备,而他希望用这一战,真正震慑住沿海各岛国。让他们明白,琼州王能给他们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战争。
如果不想战争,以后就要唯琼州王府马首是瞻。那么这种臣服,将让赵孝锡省去,四处征战的麻烦。通过控制其经济跟军事的手段,变相的完成殖民跟扩张!
第五十八章离岛赴任琼州
琼州即后世的海南,琼州在后世也是海南的别称。此州始设唐贞观五年,辖境为琼山,汀迈,文昌,舍城,临高,乐会等县,州府则设于琼山境内。
自宋开始按户口、资地条件等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等县,琼州全岛仅琼山属中等,其余的县均属下等。琼山经唐以来重点开发,经济、文化一直居全岛领先地位。
正是这些得利优势,让其成为目前琼州岛上发展最早和最好的地区。从贞观五年开设琼州府,琼山的县府都为琼州府的所在地,由此琼山也被喻为“府城”。
尽管这是官府对琼州的官方介绍,可赵孝锡非常清楚。区区一个中等县,在大宋也可谓最不起眼的中等县。生活在这岛上的百姓,只怕还不如刚建成的新南城多。
在当今皇帝赵煦,将年号由元祐改为绍圣元年之时。赵孝锡觉得新南城的发展,已经进入正轨,就有意前往琼州岛上任,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琼州王。
离开琉球岛前,赵孝锡也清楚,这次跟他一同离开的,还有父王赵顥以及岳父段正淳。对这位来此,居住几月不想返回的镇南王,赵孝锡也着实有些无语。
可人家是岳父大人,有什么事情都借助布衣阁的通信系统,跟大理国内进行通信来往。甚至在过年后,答应给他的三间商铺,也被大理王室派人过来进行经营。
这次赵孝锡离开,一来是去琼州上任,他在琼州的王府也建好了。二来就是送这位岳父回大理,其中也包括送赵茑跟段誉完婚,这也是两方家长都首肯的事情。
鉴于两地距离实在太远,赵孝锡将在琼州替赵茑操办喜事。毕竟。那里离大理路途,相对还是比较近,如果大理前来迎婚,无疑也会方便许多。
尽管赵孝锡要求一切从简出行,可当他离开新南城的时候,携带的物资也有几大船。其中有不少。都是运到琼州岛上去的必备物资。
随着建设重点,由新南城慢慢转到琼州岛。这段时间,琼州的州府所在地,无论码头还是道路,都在紧张的修缮当中。不少雷州百姓,都过来做工赚钱。
自从上次赵孝锡,给雷州百姓送粮送盐,雷州的百姓就知道。他们这种偏远之地,也来了一位朝廷的王爷。有这样一位王爷。他们也许日子会好过一些。
果不其然,随着赵孝锡开始打算在琼州大搞基础建设。不少雷州百姓,听从官府的宣传,乘座琼州岛海军的战船,陆续来到一海之隔的琼州岛。
每天只要愿意努力工作,就不愁找不到事情做。而这些工作,所能得到的工钱,也令这些百姓为之疯狂。一家只要一个青壮劳作。就能赚取一家人一日之食。
随着琼州岛几乎一天一变样,一些离开琼州跑到雷州的百姓。似乎也意识到。未来琼州肯定不愁吃穿,又纷纷携家带口返回以前的村子。
只要家里出个青壮,到琼州府治下的官府里面做事,每天下工之时,就能给一家人带来一天甚至几日的吃食。要工钱的给工钱,不要工钱的也可折换成米粮。
靠着新南城这块已然成熟的基地。赵孝锡治下的百姓,都能吃到相对便宜的粮米。而粮食的价格,在新南城也是由官府负责主导,私人甚至不允许贩卖。
如果邻近的番邦商人想购买,那么价格自然又不会是对百姓销售的价格。为此。单单这条法令,就令诸多赵孝锡治下的百姓,感恩赵孝锡的仁爱之举。
此次离开新南城,身体已然有些显怀的木婉清,尽管不舍跟赵孝锡分开。却也清楚,赵孝锡是去做大事,身为王府的后宫之主,她必须替其守好这个家。
赵孝锡不在新南城的时候,城主之权由赵孝骞接管,木婉清可在一旁进行监督。总体而言,木婉清这位正妃,在新南城的权力也非常大,那怕她平时不怎么管事。
望着依依不舍的木婉清,赵孝锡同样有些不舍的道:“清儿,家里就劳烦你多操心。母亲大人还有大婶她们,也需要你跟梅儿她们多用心照顾了。
此次我去琼州,想必一时半会回不来。不过,只要时间允许,为夫一定会回来看望你们。在岛上,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事可让人传信与我,明白吗?”
此次不单木婉清留下来,梅兰竹菊四女也自愿留下来照顾木婉清,还有同样不适合长途奔波的徐王妃。其余王语嫣、李清露等人,都将陪同赵孝锡前往琼州上任。
明白这位夫君,其实也不舍与她分别。只是眼下琼州,同样需要赵孝锡过去坐镇指挥。而琉球基地这边,在几个月的时候里,已经被管理的井然有序。
看着新南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木婉清也知道,这个男人的野心很大。有时候,为了大义跟国家,他自然无法顾及太多儿女私情。
不想让其分心的木婉清,也压抑着内心的不舍,笑着道:“夫君请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母亲大人还有大嫂她们。反倒是夫君在外,万事也要多加小心才是啊!”
在两夫妻诉说着分离话时,赵茑这位即将出嫁的女儿,也在与徐王妃洒泪告别。对于出嫁大理的事情,她自然不会反对。可想到跟母亲分别,多少又有些不舍。
这些天,徐王妃为了让赵茑,当一个合格的儿媳妇,也专门教育了她一段时间。让她以后要好好孝敬公婆,替未来的大理储君段誉延续血脉子嗣。
望着哭哭涕涕的女儿,原本心有不舍的徐王妃,反倒劝慰道:“茑儿,别哭了,都要嫁为人妻的人,怎么还这么儿女态呢!如若想回来,到时带誉儿一回来看娘便是。
这段时间,娘有你两个大嫂陪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