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些准备就绪,随着赵孝锡下令上船,所有随行的侍卫,都站在了木筏之上。前后负责操船的士兵,就开始驾驶着小船顺流而下。
如果他们想驾驭这木筏顺流而上。可能有点难度。别看这水流平静,可流动的速度还是有点快。但谁都清楚,有了这条水道,以后移民们出来,就能快速许多。
在赵孝锡等人顺流而下时,木婉清等人也准备好了晚饭。尽管食材不是太丰盛,可也是女孩们亲手烹制出来的食物。味道称不上美味,却也不至于到无人下咽的地步。
做好了晚饭,却还没等到赵孝锡等人的回归,这多少让女孩们有些担心。不少侍卫,也点着火把,站在进山的河道边,焦急的等着赵孝锡等人的回归。
尽管大家都清楚,赵孝锡的武功很高。可钻进这,很少有人进过的大山里,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为此,大家心里还是比较担心的。
就在这个时候,眼尖的士兵很快看到,前方河道中出现几条火龙般的东西。告知众人后,不少人也很好奇,这些火把到底是谁打起来的。
直到火把很快出现在眼前,望着那火把之下,正是他们期盼以久的赵孝锡等人。众人也显得非常高兴,至少进山的人平安归来了。
等到几条简易的木筏靠岸,看着前来迎接的众人,赵孝锡也免不了说道:“对不住,走的有点远,回来晚了点,让你们担心了。”
相比众女都没说什么,段正淳却很好奇道:“怎么样,这山里的情况?”
对此,赵孝锡却微微一笑道:“还是先回营地再说!”
看到赵孝锡脸上的笑容,段正淳等人就知道,他们这趟进山,想必应该找到了适合移民居住的地方。可站在这里,确实不是适合说话的地方。
一行人返回营地之后,那些留守营地的士兵,也清楚可以开饭了。果不其然,随着赵孝锡下令开饭,这些士兵也开始排队就食。
相比这些士兵吃的食物,相对比较简单。赵孝锡一行人吃的东西,自然要丰盛一些。在这种时候,自然也没有什么官兵一致的规矩。
听到秦红棉等人说,今晚的饭菜都是木婉清她们准备的,赵孝锡也显得很高兴。一一品尝了一番,都给予众位不小的评价,让众女也是满心欢喜。
随着众人开始进食,木婉清又询问道:“对了,你还没说,这次进山到底怎么样呢?这河的上游,到底是什么地方呢?能不能安置百姓居住呢?”
对于木婉清的询问,赵孝锡笑着道:“本来是没有,可就在我们打算回来的时候。这条一直绵沿直上的河流突然拐了个弯,你们猜在我那河道拐弯处看到了什么?”
见赵孝锡卖关子,钟灵就不依道:“怎么又卖上关子了?”
听着钟灵的不依声,赵孝锡也无奈道:“好了,我本来想明天,带你们亲自过去看看。可你们现在想听,那就先听,至少心里有个底,明天不会被吓到。
在那大山里,有一块几乎一眼看不到边的平原。我在边缘走了一段,那块平原的地,应该都能开垦出来。加上平原上有河流,开垦出来肯定是上好的水田。
有了那片山中平原,再安置十万百姓都不是问题。而且相比新南城,那些移民开垦出来的田地,那处平原开垦出来的田地,必然又是一个粮仓啊!”
得知这山中,竟然还有一处这么大的平原,段正淳等人自然好奇。可这个时候,天色已然不早,就算再想看,也只能等到明天再去。
吃完饭之后,众人也开始进帐篷休息。除了一些巡逻的士兵,在搭建的栅栏里进行巡逻,这营地也显得非常安静。至于赵孝锡的帐篷里,今晚也多住了一个人。
尽管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好,可今晚轮到钟灵,这丫头可没那么多顾虑。对她而言,这是四天才能轮一次的陪伴,她自然不想这样轻易浪费掉。
等到**之后,懒猫一般的钟灵,摸着那白晰的肚皮道:“赵大哥,你说我怎么就不能怀上呢?我们也有那么多次,怎么就一直没动静呢?”
对于这个问题,赵孝锡其实也很头疼。至少他清楚,现在的他,可没怎么控制。可种子播下不少,就是不见结果。甚至他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种子质量不好。
都说穿越者,有金手指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不良后果。赵孝锡也很担心,这种不良后果,是不是让他不能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他的后代。
望着钟灵的忧愁,赵孝锡只能安慰道:“傻丫头,你自己现在都跟孩子一样,还天天想着生孩子。难道没人跟你说,生孩子是件很幸苦的事情吗?”
对于这个问题,钟灵却很坚定的道:“我不怕,只要给你生孩子,再幸苦我也不怕。不管,我一定要怀上,赵大哥,我们再来吧!”
面对如此急切的钟灵,赵孝锡也实在无可奈何。好在他本钱雄厚,还真的不怕钟灵的挑衅。收拾一个女人,他从来不会甘拜下风。
直到半夜时分,钟灵终于没了力气,不得不宣布投降时。这幢帐篷的声音,也总算停了下来。直到天亮后,赵孝锡很快就起身走出了帐篷。
感受着山谷的清新空气,赵孝锡也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草木清新之气啊!相比前世的一些森林氧吧,此刻的空气,才是真正无任何杂质的啊!
在赵孝锡起身不久,营地专门负责做饭的士兵,也开始烹制早食。对于早饭这种东西,出门在外自然没太多要求,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况且有这些士兵帮忙做饭,女人们也能多休息一会。毕竟,在这种野外宿营,清晨时分正是睡的最香时,谁也不想爬出被窝起来做饭。
至于赵孝锡,他倒没那种赖床的习惯。反正醒来了,还不如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吐纳内力演武一番。这也是他两世,都养成的好习惯!
第三十五章美味龙凤汤
闻着粥香陆续起来的众人,也没什么太多规矩,直接在营地附近的淡水河洗漱一番。返回营地吃着士兵做好的早饭,就开始进食准备再次进山。
有了昨天的探路,赵孝锡在营地只保留了一支百人队负责留守,其余的士兵全部带上砍刀之类的工具。将他们昨天走过的路,在开拓的宽敞一些。
等到赵孝锡回去后,就会安排工匠跟户部的官员,开始在这山里建设居住区。只要建好百姓居住的村舍,移民计划就可以开始,让这些打算来岛上谋生的百姓开垦作业。
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第一批赶来的百姓,还能赶在春耕前播下第一季的水稻。这样一来,搬迁到这里的移民,也许半年后就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有这么多士兵开路,木婉清等人也很容易,只要跟着队伍前进就行。不多久,来到昨日赵孝锡发现的山谷大平原,也感叹这造物主的神奇一面。
谁会知道,在这满目望去都是大山的山谷里,还有这么一片大草原。如果不是赵孝锡,不肯放弃继续往里面走,只怕谁也不会发现,这样一块可开垦万顷良田的地方。
就连段正淳也感叹道:“真是好地方!虽然这平原上,还有些地方不适合开垦,可这里的土壤开垦出来,一准都是上等的好水田。有了这块地方,养活全岛百姓都不成问题。”
赵孝锡笑着道:“是啊!不过,要想将此地开垦出来,只怕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事情。好在如今新南城即将完工,我也可以腾起手上的力量,尽快将这里给开垦出来。
有这样一块地方,想必安置几万百姓耕种都不是问题。百姓只要有了地。相信他们也会将这里视为家园好好建设。也许明年,我这宝岛又能再起一座城了。”
只要有足够的土地,吸引那些移民过来安家,有了人口的岛屿才能慢慢兴旺起来。尽管这需要一个过程,可赵孝锡相信,有新南城做引导。这些卫星城会一个个建起来的。
清楚赵孝锡野心的段正淳,也清楚想做大事,人口非常重要。如果治下,没有拥戴的百姓,赵孝锡的基业,也会变成无主的浮萍一样,最终是无法成就大业的。
为了摸清这座平原的情况,赵孝锡最终让段正淳跟众女,就在一块相对比较干爽的草地上休息。自己却带着几个士兵。将这平原的地形给搜索一番。
当然,为了找到中午吃饭的食物,赵孝锡还是带上弓箭。在这片一望无垠的山谷平原,展开了一场狞猎之旅。虽没什么大猎物,可小动物却非常多。
尤其是边缘地带,那些每走几步都能看到的野兔,更是多不胜数。只是除了这些野兔外,还有一种地方。让赵孝锡跟手下的士兵,也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也许是这里。存在不少灌木丛跟湿地,除了不时乱蹦乱跳的兔子跟鸟类外,还有那些不时窜出的蛇类。而且赵孝锡能很清楚发现,这片平原温地里,生活的毒蛇也非常多。
那怕他们出来,都带了些驱蛇药。可看到有些蛇窝,十几条毒蛇吐舌威胁时。那种场景,让赵孝锡觉得,没带上那些女孩过来,是件非常明智的事情。
等到赵孝锡带着士兵。采用打草惊蛇的方式,将这片平原探查了一半。发现沿着草原的水脉,还有几个山谷看过去,应该都比较适合安置移民。
只是再往里面走,等下又不知何时能返回。总之,这里可开垦的良田,确实比想象的都要多上不少。至于村落的选址,完全可以建在平原边缘的山脚下。
根据山势的区分,沿着这处平原,至少可以建造几十个村庄。至于这里的城府,才可选择平原中心,那块比较明显的高地之上。
暂时想明白这些的赵孝锡,也就没继续往前走,带着陪同探路的士兵开始往回走。等到他回到营地的时候,却发现段正淳,直带着几位红颜,在平原的河沟里捕鱼。
看着钟灵等人献宝般拿出的几条鱼,赵孝锡也没多说什么,吩咐携带了炊具的士兵开始架灶生火。将狩猎到的猎物,开始从袋子里倒出来。
望着那一堆肥硕的野兔,女孩们也显得很吃惊。只是看到,赵孝锡拿出的另外一堆东西,这些女孩却尖叫连连。而这堆东西,就是赵孝锡随手挑的一些大蛇。
这种爬行类似东西,对于女孩而言无疑是很恐怖的动物。反倒是段正淳,两眼放光的道:“好东西啊!这蛇正是肥硕之时,赶紧煮上尝尝这蛇羹的美味。”
其实不光段正淳两眼放光,那些负责做饭的伙头军,也显得非常高兴。毕竟,他们没少在外烹制过野味,这蛇的美味也是一绝啊!
将几只山鸡洗净,汇合这些肥硕的毒蛇煮一锅。面对这种情况,段正淳多少有些不解的道:“小子,这煮的是蛇羹,你怎么把山鸡也丢里面呢?”
对此,赵孝锡笑着道:“单吃蛇汤,多少有些美中不足。丢几只山鸡进去一直熬汤,那汤汁跟山鸡肉,都会变得非常美味。要知道,这可是我自创的龙凤汤呢!”
一听赵孝锡以前这样做过,段正淳也笑着道:“你还真是好诗意,几条长蛇当龙,几只山鸡却成凤凰。不过,这汤名倒是诗意,就不知味道如何了。”
相比段正淳盯着这锅龙凤汤,女孩们则更加期待,那些开始放到烤架上的兔子。就连那些段正淳扎到的鱼,也被那些伙头军给烹制出来。
尽管食材都是就地取材,可先前不光赵孝锡等人动手,这些同样习惯了在野外找吃的士兵,也找来了各式各样可食用的东西,全部交给伙夫将其烹制出来。
随着龙凤汤锅中的水开始沸腾,那泛起的香味,令那些女孩也忍不住侧目。甚至一度,将她们盯着野兔的目光给吸引了过来。
等到赵孝锡看到汤汁开始泛白,那香味就更加浓郁了起来。拎过勺子尝了一口,觉得这汤真地道。那怕什么作料都没加,味道还是香醇诱人。
清楚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段正淳,觉得汤熬的差不多,赵孝锡就给段正淳打了一碗递了过去。段正淳也没客气,吹了两下就喝了一口。
很快就眉开眼笑道:“好汤!看来今日又学到一招,这龙凤汤果然味道甘美!”
明白那些女人敢喝这个的不多,赵孝锡又说道:“伯母们,你们也尝一碗吧!这种龙凤汤,有滋补养颜的功效。若非在这大山里,平时还真难品尝到呢!”
一听有养颜的效果,这些爱美的女人,也有了些兴致。秦红棉做为江湖儿女,很快就伸手道:“行,那给我来一碗!”
有了她的带头,李青萝跟阮星竹等人,也都一一端了一碗。只是相比段正淳,喝完汤又品尝蛇肉跟山鸡肉的美味,这些女人则站的远远喝汤。
只要不看那锅里随汤翻滚的蛇肉,她们才不会觉得这汤有那么恶心。不过,等到品尝过此汤的美味,女人们也觉得,这汤确实异常鲜美甘甜。
等到连王语嫣也在母亲的鼓励下,喝下一碗龙凤汤,觉得味道确实不错。赵孝锡也喝了两碗后,很快就让伙夫,将其它锅里煮的蛇汤,分给那些士兵一一品尝一下。
虽说士兵锅里煮的东西,没赵孝锡锅里的地道,但这种天气喝上一碗蛇汤,滋味自然不言而喻。早就闷制好白米饭的伙夫,也正式宣布开饭。
在这片平原边缘用过午饭,赵孝锡觉得那些押送东西的船队,也应该抵达了这里。就决定带着众人离开,不过在离开前,他还是将一支百人队留在这里。
他们需要在这里,将一些帐篷先搭建起来,另外开辟一块适合工程队进驻的区域来。最主要的,要保证接下来进驻的队伍,伙食方面的供应。
从这片平原看来,要找一些吃食应该不成问题。有一支全副武装的百人队,相信也会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况且,工程队最晚也会在明天到来。
尽管手头的工具不多,可砍伐一些树木,修建一些栅栏跟烧出一块居住地,对这些士兵而言还是不成问题。等后面的大军抵达,他们也可充当工程队的保护力量。
先前走到平原靠山的地方,赵孝锡也没发现什么人迹。想来这片山里,就算有什么危险,也只有山狼之类的猛兽。可修建了栅栏跟火堆,猛兽也不敢过来找事。
况且,这些士兵手中的刀枪跟弓箭,就算碰上山狼之类的猛兽,也并非全无抵抗之力。只要明天大队伍进驻,这片新基地就能正式开始组建。
等到赵孝锡一行人,再次乘座木筏顺流而下,段正淳等人也发现,这个回程的速度果然快了许多。这意味着,往后基地往外运输什么东西,都可顺利这种水运的方式。
而赵孝锡回到山口的营地,就看到户部的主事严律,已然站在营地等候。从新南城调来的物资,也全部堆积在营地之中,等候赵孝锡的处理了!
第三十六章王爷的赏赐
看到赵孝锡等人安全返回,押送物资而来的严律,等知这大山里面,有片足以开垦万顷良田的地方,自然显得非常高兴。这样一来,提前到的一些移民,就有地方安置了。
这段时间,伴随着通往琉球岛的船队增多,一些同船而来的百姓。看到这海外的荒岛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自然显得非常高兴。
只是为了保证新南城的稳定,这些自己找路子上船的百姓,都被户部官员安置在镇外的临时大营居住。提供他们一日三餐,另外给一些青壮寻找工作。
对于他们提出,想跟那些移民一样,去找个地方开垦田地的恳求,赵孝锡却下令拒绝。甚至不少来的移民,只能在户部官员的带领下,参观城郊不远的几个村庄。
见到这些早年迁来的移民,如今开垦出来的田地,真的全部属于他们。每季只需要交纳一定的税粮,其余的粮食都可自存或售卖。
面对这样的大好事,这些迫于生计,来海外讨生活的百姓,自然很想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只是对于他们的恳求,户部官员却表示,新南城已然不安排新移民。
如果他们想享受移民同等的待遇,只能选择去另外的地方。至于这块地方是那里,移民们却不是太清楚。只能埋怨,为何不提前两年来这里呢!
要是他们提前迁移到这里,这些上等的水田,不都是他们家里的吗?有了这些田地,往后也可一代一代的传给子孙后代啊!
迫于移民的数量增长,严律面对那些恳求的移民,也只能表示尽快安排。现在得知。赵孝锡亲自查看这个地方,自然也想亲自过来看看。
面对严律的急切,赵孝锡笑着道:“严大人,不必着急。这件事情,明天就能等到解决,那山里我找到一块。足以开垦万顷良田的好地方。
只是那里还有点荒芜,要想将那里开垦出来,首先要建起村庄来。等下你同我回去,把这个事情落实一下。先期,就带一千移民过来安置,也不要急于让他们开垦田地。
先把村子建起来,另外把通往那里的道路给修建出来,建立固定的物资补给站。只要前期工作做好,我保证你以后。只会愁移民来的太少。”
对于赵孝锡的话,严律自然不会有什么怀疑。而接下来,赵孝锡朝李云聪道:“云聪,这个营地暂时保留起来,安排一个百人队在这里居住。另外可以的话,抬几条小船进来。
这条河道,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有小船摆渡的话,将来进出平原时间上。也能省掉不少。只是河道旁边的道路,也必须修建起来。至少可便于车辆进去。
这个营地位置不错,以后从新南城运来的物资,都可堆放到这里。再通知平原的移民,将放置这里的物资,搬运到里面去,这个营地暂时充当中转站。”
李云聪对于这个命令。自然不会有什么拒绝。反正两只百人队,对目前他手下掌控的兵力而言,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布置好这些事情,赵孝锡才朝木婉清等人道:“清儿,你们随我一起。带着这些东西去三个村子。把这些东西,都给那些先唐遗民送去,算是本王的一份心意。
既然他们不愿搬离这里,那他们现有的土地,以后户部进行登记造册。做为补偿,这些开垦出来的旧田地,以后可享受免税的待遇。
如果将来他们开垦出新的田地,则必须跟移民一样,进行交纳税收。总之,这块地盘本王要了。往后,他们也是本王治下的百姓了!”
来的路上,严律也听士兵讲过,有关三个先唐遗民村落的事情。既然他们不愿搬迁到新南城,那赵孝锡也不会强求。只要他们遵守法令,那赵孝锡也不会亏待他们。
随着大兵再次进村,王村族长王展也吓了一跳。等到赵孝锡说道:“王族长,这位是本王的户部主事,以后你们在此居住,有什么事都需向严大人汇报。
原本想将你们迁移到新南城,可你们舍不得离开这里,那本王也不强人所难。你们的村庄跟开垦的田地,本王也不会侵占半毫,可将来开垦的新田,必须照章纳税。
具体的一些法令,到时自会有官员对你们宣布。而且本王要说的是,将来在你们的村后,将有不计其数的移民搬迁而来,你们不许欺压这些新移民,明白吗?”
听到有新移民搬迁而来,王展立刻道:“草民明白,往后一定约束村民,不得随意生事。多谢王爷体谅草民的苦衷,草民代王家上下感谢王爷的仁慈。”
对于王展的感谢,赵孝锡摆手道:“行了,本王是好是坏,往后你们跟本王的官员接触自知。现在,将你王家村全体村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叫出来吧!”
不明白这样做什么的王展,显得有些害怕。而这个时候,木婉清上前笑着道:“王大爷,你不要害怕,我们对你们没有恶意。王爷此举,是有东西赐于王村百姓呢!”
被木婉清道破担心的王展,见赵孝锡冷哼一声,也不敢迟疑。赶紧将在村子的所有人,都叫到了谷场集合。这种时候,也不敢有什么隐藏。
望着先前躲进来的妇女,身上穿的兽皮,大多只遮盖住重要的部位。身为女人的木婉清等人,也能明白这些女人,在这里生活的只怕并不好。
随着赵孝锡的点头,严律站出来道:“本官是新南城户部主事严律,以后你们都将是王爷治下的百姓。鉴于你们的情况,王爷特意从新南城,调集物资给尔等改善生活。
现在先由村里的青壮,站出来领取衣物跟赏赐。尔等需要谨记,这是王爷对尔等的一番仁慈,切莫辜负了王爷的美意。一个个排好队,过来领东西吧!”
听到严律的话,在看到那些士兵身边的袋子里,装满了衣服跟鞋子。这些王家村的百姓,也明白这是多么奢侈的东西。毕竟,他们村子能穿衣服的人真不多。
每个领取东西的青壮,都需要报出他们的名字跟年龄。而后士兵根据他们的身高体重,在发放相应的两套衣服跟鞋子,这也算是提前进行人口登记。
只要做好人口登记,接下来户部会给这些村民发放户牌。往后他们出行,都需要出示户牌。如果户牌遗失,必须由本村的村长,前往户部的地方补办。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杜绝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混进村子。尽管作用不会太大,可有这种户牌制度,也更便于户部统计治下百姓的数量跟分类。
等到青壮拿着衣服,千恩万谢的站到一旁,其它村民也陆续领到了属于他们的东西。看着手上的鞋服,不少村民都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相比赵孝锡等人进来时,这些村民害怕跟抵触的眼神,离开的时候。赵孝锡却享受到,全村百姓跪送的待遇。毕竟,这样仁慈的统治者,他们真的没怎么听说过。
离开王家村的赵孝锡,又带着队伍来到了另外一个周家庄。对于这个村子的百姓,同样恩威并施了一番,最后再由严律代为发放物资。
最后来到人口最多的刘家村,已经得到消息的刘村人,脸上显得非常激动。似乎也很想,早点拿到这位王爷发放的赏赐。对于衣服的渴望,这些人比钱跟食物更急切。
东西发放完毕,赵孝锡在离开刘家村的时候,很语重心长的跟刘正源道:“刘族长,你看到没有?就是这简单的两件衣服,如果没有本王的赏赐,你们何时才能换上?
你们担心外人打扰你们的生活,为求自保的心是好。可你身为族长,就甘愿看着村庄没落下去吗?今天本王离开,希望下次再来,不再看到这种赤身兽衣的村民,能做到吗?”
被训诫了一番的刘正源,也感受到赵孝锡的仁慈,很老实的道:“请王爷放心,草民一定会好好告诉村民,不给王爷还有官府添麻烦。多谢王爷的赏赐!”
面对刘正源这种有点老封建的族长,赵孝锡也清楚,一时半会没办法改变他的观念。可赵孝锡相信,随着新移民的搬迁而来,他们就会明白,什么才叫生活。
当满足了温饱的问题,相信这些遗民村落的年青人,也会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到那个时候,就算这些老人谨守祖训,相信也无法约束村里的年青一代。
只要年青人能改变观念,这些遗民才会焕发出新生机。不然,遵照着老传统,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他们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时代所淘汰。
不管怎么说,赵孝锡做了他所能做的事情。至于未来这些遗民,又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赵孝锡也不会去强求什么。
毕竟,这些先唐遗民,加起来也不到一千人。只要新移民开始搬迁进入,相信他们也会明白,融合进人群的重要性。等到他们转变观念,再进行引导想必也更容易。
第三十七章卖房还是卖货?
从遗民村回到新南城,赵孝锡连夜召开移民会议,将发现的平原地形,跟六部官员都通报了一声。随后跟他们布置,有关新移民基地组建的事情。
听到在那大山里面,又有这么一个便于开垦良田的地方,这些官员自然清楚。有了可开垦的田地,就有地方安置移民,有了人口岛上也会越来越热闹。
清楚赵孝锡将要求提出来,剩下就是他们去帮忙完善。这些官员也清楚,赵孝锡手下的地盘越大,他们这些官员晋升的速度也会越快。
谁都明白,他们做为新南城的第一批任命官员。如果只守着一个新南城,他们永远都得不到提升。可有了新基地,自然就会有新的管事官员。
将事情安排下去,赵孝锡才返回王府休息。而这个时候,那些留守移民大营的百姓,也很快得知有地方安排他们。一时间,整个营地的百姓,可谓彻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工部跟户部的官员,就来到移民大营。告知这些等心急的移民,在距离新南城半日海程的地方,有一处可以安置他们居住的地方。
愿意搬迁过去的百姓,可以先行到户部进行登记。首批过去的移民,派出青壮随工部一起出发,去修建他们未来居住的村落。话音一落,移民自然蜂涌而上进行登记。
等到移民登计完毕,户部开始让他们集合,随船一起前往遗民山谷。至于还有家属的青壮,他们的家属,暂时都住在大营里,等移民村落建好再搬过去。
对于这种安排,这些移民觉得很仁义。毕竟。他们都是抱着一丝希望,来这里讨生活。现在他们在移民大营居住,一日三餐还是能吃个半饱。
如果他们勤快一点,还能在城里找到工作,有了工作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意味着能改善生活。为此。那怕继续待在移民大营,这些百姓也显得很安分守己。
不管如何,赵孝锡看过这些移民,也觉得这个时代的百姓,只要能吃上一口饱饭,什么苦都能吃。真正好吃懒做的移民,在这里真不多见。
在事情又回归正常时,新城的其它建筑也陆续修建完毕。众工匠跟奴隶们,也全部集中到城主府。开始正式修建,这个代表新南城脸面的城主府。
相比城中的店铺,目前都没对外开放,那些城中建好的民居,却开始按照赵孝锡的吩咐。分配给六部官员,还有一些有功之士居住,顿时令城中百姓颇是羡慕。
一些分到房子的官员跟百姓,自然是满心欢喜。可按照王府的规矩。能够享受这种分配的官员跟百姓,说起来还真的不多。却令其它官员留了意。
分到房子的官员和百姓,也开始组建工匠进行装修。可这个时候,礼部开始张贴告示,城中建好的几十套住户,可以出售给有钱的海商跟百姓。
当然,谁都清楚。这些房子的价格不会便宜,真正买的起房子的。想必就是这些,打算租商铺的海商。而在这个时候,海商却听到一个消息,买了房子的海商。更容易拿到居住证。
有了这个居住证,以后新南城甚至琉球岛,任何一个城市,他们都可自由进出。而没有这个居住证,他们往后的行程,只能限制于新南城之内。
上次移民又找到了新地方,听说能安置几万移民的新地盘。这意味着,那里将来也能变成一座城。有了新城,就意味着会有新商机,而居住证在这时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怕海商们明白,这是赵孝锡敛财的方式,却也承认他们必须挨这个宰。想要从新南城手里赚钱,就必须先往新南城里掏钱才成。
告示贴出来不久,礼部就表示,这次出售房子,都以拍卖的行式出售。有需要的商人,都可到礼部登记领取号牌。有了号牌,才能参与房子的竞价。
这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